第一篇:(沈金江)走近文化,让学生习作富有韵味
走近文化,让学生习作富有韵味
江苏省震泽中学 沈金江
一篇富有文化色彩的作文,可以迸发出考生胸中的激情,可以表现出考生深邃的思想,可以激发起阅读者对审美的共鸣,可以使阅卷老师感受到考生的深厚的文化积累。
在写作时,如果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的深厚的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是直接叙述文化名人的言论、事迹,显示文化积淀,这样的文章,也就多了一份文化的韵味。爱默生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加里宁说“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我们的作文也需要文化的韵味。
一、以典雅的语言显示文化韵味
典雅的语言指的是我们的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从而让文章显示出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
2013年高考例文片段:
但是悟不到这一点的人太多了,因此美被惊扰的例子常常刺痛每一个爱美之人的神经。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之下无所遁形,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到九霄云外,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深情被汽船的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不见的叹息……美呢?
该段文字即以排比的句式,融合了三句古典诗词,以整句的形式、优美的语言让人享受深厚的语言学养。
二、用文化素材展现文化韵味 1.巧用文化人的语言
文化人的语言,更具文化的韵味,巧用到文章之中,自然也让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非宁静无以致远》例文片段: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于车马喧嚣的繁华都市有一个宁静之所。
林徽因这样的文化人自然而然地从精神层面从内心深处解读了“真正的宁静”;文化人的语言,自然而然有一种典雅的语言特质,而使语段更具文化韵味。
2.多用文化界的逸事
充满文化内涵的文章,以文化名人的事迹或言论,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让作文的鲜花,散发出文化的芳香。2013年高考作文片段:
世人观兵马俑,往往感叹其规模宏大,令人震撼。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兵马俑并不总是这样“灰头土脸”的——在刚出土的时候,它们色泽光鲜,一如山洞中那些美得让人屏息的蝴蝶。然而,人们的惊叹和艳羡的目光惊扰了那华美的色彩,一夜之间,彩色尽数褪去,留给世人的只有灰色的惋惜与遗憾。一连挖了几个坑洞,一边收获了几万声叹息。终于,科学家们放弃了发掘,像失落的旅者们一样,默默地退出。何必发掘呢?与其一次次被美攫住呼吸再一次次顿足于美的消逝,不如还美一个宁静而适宜的栖身之所——我们知道,在那里,在厚厚的黄土下,有一群美的精灵。这就够了。《非宁静无以致远》作文片段二:
前段时间,于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于被人轰下台。这似乎很意外,可是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于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正是于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反感,最终失去成功。
与她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这个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凭什么藐视一切?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文化界的闲情逸事,娓娓道来,本就吸引了读者,又加了一份浓浓的文化韵味。
3.善用文化经典中的素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说: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丰富文章的文化内涵根本而有效的获得途径是通过吸纳经典造血长肉,在潜移默化之中造就浓厚的书卷气,最后达到“郁郁乎文哉”的境界。
作文片段欣赏:
作家毕淑敏曾说:“生活如同桑叶,需反复咀嚼才能酿出亮晶晶的作品来。”不经历生活的磨练就难以酿造好的作品。记得前些日子所阅读的野夫的《乡关何处》,里面对江河对母亲对家乡的追忆细致的刻画饱含深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体味杜甫那句“故人日已稀,访旧半为鬼”的人生况味。如此真切,只是因为经历,所以懂得。
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到鲁迅的《一件小事》再到余华的《活着》,这些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在经历生活“门槛”的检阅之后,将“小我”哀叹时运不济提升到“大我”怜悯众生的高度,从而用笔触及人的深处,以“龙”的责任感和尊贵感继续自己的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十部名著,已成了学生的必读篇目,高一考名著,高二考名著,高三的文科学生,把阅读名著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很少有学生在作文中用到了名著素材。食而不化!名著,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应融化在学生的习作之中。有人说一部《红楼梦》,涉及到各个领域;我想说,一部《红楼梦》,可以为大多数的作文题目提供素材,遗憾的是学生用到的实在太少。
还应值得一提的是,课本中的文本,平时训练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材料,都是作文的好素材。我们有责任唤醒积淀在学生记忆深处的素材。
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说到经典应该是“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的作品。“种子”不但拥有丰富的生命信息,而且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把文化经典的生命力融化到学生的作品中,也就焕发出文化的生命力。
三、以文化主题展示文化韵味
作文,在充分肯定人文历史的同时,要触及生命的意义,追寻人生的价值,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在精神的漫游中获得人格的滋长,闪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
借助文化的力量,反思自身,审视社会,并从而调整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文化也就在作文中有了鲜活深刻的现实意义,文章展现了文化认知,文化内涵更为深刻,文化思考更为厚重,乃至于“开始构建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请看2015届高三南通市一模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作文审题后,可以通过“联”的方式对接现实。“联”向何处?“文化”是“联接”的好方向。本题作文中,鲤鱼跃龙门降低了高度,由此有同学“联”向了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降低了高度,有同学“联”向了文化界的“作家”的门槛降低了,有同学“联”向了文化的水位线。平台不同,高度也不同,站上了文化的平台,自然也就让文章的立论有了高度,说理有了文化的韵味。
附三篇作文的开端:
莫让文化低了高度
佛祖降低龙门高度适应了鲤鱼,致使“龙”变得泛滥,进而使龙不成其龙了,由此联想到当下的文化,不也因龙门太低而失其本真吗?
文化是社会精灵财富的结晶,是对人类的一剂精神补养品。阳春白雪自是甚佳,下里巴人亦有妙处。但如果一味让文化作品俗下去,低下去,让文化的门槛低下去,让低俗文化跳进去,传播下去,那文化之美自是没了吧?文化作为龙的感觉自是没了,只能是鱼儿般平庸下去,低俗下去,中国文化想以龙面示人还是想以鱼面示人,其选择自是明显的吧?
“门槛”去哪儿了 如今,“作家”泛滥成灾。
纵观当今文坛,作家这一颇具人文情怀和诗意生活特质的职业,在中国传媒业娱乐信息文化的鼓动下俨然成为热门职业。
许多怀揣着“文学梦”的年轻人,提笔作诗希望自己这匹“千里马”遇上伯乐,从而轻轻一跃从“鲤鱼”变成“龙”。而我们的刊物杂志出版商似乎为了助燃文学热情,在“感动”之下逐渐降低了对文学作品审查的门槛,让一个个未经世事的年轻人陡然间就拥有了“新锐作家”的桂冠。
守住文化的水位线
近日,北京的某地标式书局被曝光有劣等书籍报刊上架的现象。其中不乏各类风靡少男少女的网络玄幻、言情,更有缺乏品味、满纸奢华金迷的所谓时尚杂志。
此闻一出,整个文化界不禁哗然,这些地标式书店应是商品文化、厚重文化的汇集地、传播地。怎能任由不合格甚至低劣的庸俗文化混杂其中,实为鲤而妄称为龙呢?
四、以基于文化的思辨凸显文化韵味
很多作文往往是李白、杜甫等一串文化名人的名言名篇,却忘了发表自己的观点。无我之思的文章没有真智灼见,没有真智灼见也就没有了灵魂,笔下的文化素材只能是有源而无流,是死水。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经典,但更要勤加思考,参照比较,消化吸收,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这样才能水到渠成,从心所欲。如果不从思维和思想方面提升自己、丰富自己,而是一味寻章摘句、操练所谓技法,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没有思考与心灵参与,即使有较多的文化素材,也只能是堆积了文化。荒芜了个性。
所以,不仅要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素材,更要让学生学会基于文化的思辨。
看如下几段学生习作:
2012年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并在晚宴中致辞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有用,人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转换为可以兑现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影视收视率、考试成功率、升官发财率等等成为衡量有没有用、成不成功的主要标准。功利主义、普遍的金钱焦虑正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没有了步行绿道、街心公园与市民广场的城市,不值得留恋。没有了大学、博物馆和音乐厅的城市,是否还会存在,都是个问题。国内许多城市都酝酿把大学迁移到郊区,腾出市中心的黄金靓地大搞房地产。如果没有北大清华的学术滋养,中关村是否还是中关村?没有艺术家的创造力,798只是个旅游区。(《有用与无用》)
是的,古城墙有什么用?博物馆有什么用?市民广场又有什么用?段子里潘石屹在中关村某大厦上看见好大一片空地,急嘱助手拿下。有人提醒说:那是北大。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乔万尼〃波特若如此定义城市:“城市被认为是人民的集合,他们团结起来以在丰裕和繁荣中悠闲地共度更好的生活。”但在中国市长们的规划之下,城市只是摩天大厦与地标工程的集合,人们只配在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中度过余生。(〈有用与无用〉)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时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非宁静无以致远》2013)
文化是基础,基于文化的思辨,才能展示自己的真知灼见,才能闪耀自己独特的智慧。这样的智慧是文化的升华,从而让文章更具文化的韵味。作家冯骥才先生说:“我喜欢这样——在生活与文化深深的肌理里感受、思考和工作”。我们需要在文化中感受与思考。
第二篇: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蓝天王畴金
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
222115江苏省赣榆县金山镇赵湖小学王畴金
【内容摘要】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习作教育。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让学生快快乐乐的踏入习作的大门,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从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激发热情丰富内容诱发动机
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既存在“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问题,又存在有材料如何表达清楚,写通顺,写具体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习作的兴趣,如同婴儿牙牙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三年级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象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之门。
一、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三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习作也不例外,习作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其根本原因是教师让习文的主体——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因此,我没有把学生限制在单一的读书学习上,而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向生活靠拢,1
融入生活,多参加各种活动,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并把捕捉到的精彩镜头及时写在习作中。
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把这一方式运用到“观察日记”的活动中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日记质量。三年级上学期,我在班级开展“循环日记”活动,要求各小组几个同学合作,周二、周四每天轮流写一篇日记。后面的同学要先欣赏前几位同学的日记,再自己写。我每天及时批改,并组织学生利用早读或课前三分钟评赏。每周评出优胜小组。这样,为了实现“优胜小组”这个目标,学生们积极寻找材料,尽力地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日记本在学生中传递,习作的灵感在互动中萌生。如“生日”、“节日的庆贺”、“运动会的场面”、“课间的游戏情景”、“各种调查实践活动”等,都成为习作的源头活水。此间学生们也逐渐学会了合作的学习方式,同一个组的同学聚在一起或是想办法,出点子,找习作材料,或是对同伴的习作进行修改,或是共同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伴。当他们互相倾听伙伴们的意见时,当他们共同探讨一篇习作时,他们的习作能力在提高,合作的意识在增强。每周获得“优胜小组”的同学,在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中,在同学们钦佩的目光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习作的热情。
写读书笔记有利于学生从读物中筛选出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培养选择材料的能力。三年级学生进入写读书笔记。每周写一篇。前一周让每位学生可以阅读一篇或一本课外读物,到班级交流,进行书面点评,要标出优美词句,并写出评语及读物的主要内容。后一周把读书内容写成读书笔记,并在小组评选,每小组选一篇最佳作品,将发表在班级学习园地中的小作家栏目里。这样一来,为了取得最佳作品,学生就要认真的写读书笔记,可贵的是,学生能认真阅读课外书,懂得了阅读的方法:如标出好词好句;发现与众不同的材料能积极主动地记下来;感受到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捕捉到越来越多的精彩镜头,他们的思维广度、深度也得到拓展。这样学生的随笔应手了,读书笔记能力提高了,习作兴趣也就自然引发而来,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习作就是生活,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需要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可以自由选择,写自己关心的、相信的和想说的话。当生活丰富多彩了,习作中的精彩镜头也多了起来。
二、仿写丰富习作内容
观察日记,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小练笔有效地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小练笔的形式有多种,象仿写精彩片断、写读后感、学后感、课文内容惊醒补白等。小练笔为习作练习开辟了另一阵地,为学生抒写感受和见闻提供了另一空间,为习作内容增添了无限精彩。
《新课标》将充满意趣的想象习作,列为小学生习作的样式,开辟了学生自由作文的重要途径,丰富了学生的习作题材,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如学完《三袋麦子》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详致的了解,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想象:让我们来续编下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新的结局,构思新的情节。于是在学生们的笔下,另一个小故事就涌现了。如:把一袋麦子送给了谁,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作出什么评价,最后他就向土地爷爷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土地爷爷又会有如何反应。王刚同学笔下的故事是一袋麦子送给爸爸,爸爸全种下了地;张红的是打了好多麦子,让一袋麦子送到国库里存了下来;还有„„学生鲜活的思想融入了很多童心、童趣、童真,抒写着他们精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读写结合,丰富了习作练习的内
容。
古诗词中的名篇佳作,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诗歌的语言美、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学生丰富语言、提高语文水平大有益处。让学生结合学习情境。仿写创编诗歌,是小练笔的一种有效形式。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从三年级开始,就坚持让学生背诵《课标》推荐的古诗词,并向学生渗透“学以致用”的观念,把各种特殊时间如节日,作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背相应的诗歌,并仿写或创编诗歌。但诗歌的一些严格的格式如对偶、押韵等则不用太讲究。如一年四季到来时,让学生背诵与四季有关的诗歌,如春天到来时,让学生背诵《春日》、《春晓》等诗,逼供内根据观察到的春天景色仿写一首。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和我一起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编写成诗句,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共同完成板书。如学习第五册第二单元描写景物的这一组课文时,我让学生用文中描写景物的生动语句编写诗句,如学了《北大荒的秋天》,我们借助黑板上板书的重点词编出了一首“打油诗”:“往年的北大荒荒无人烟,如今的北大荒是米粮仓。”实践证明,有了表达形式上的借鉴,学生才会对作文感兴趣,才有创作的美感。现在,我班的学生很喜欢在他们的习作中插入一首“诗”,以期获得“锦上添花”之效。这些“诗”有时也免不了幼稚,免不了缺乏逻辑,但有表达形式的模仿和创新,有表达的欲望和热情,这不正是习作起步阶段我们想看到的“乐于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吗?
三、诱发习作动机
让学生尝试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受习作带来的成功与自豪,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新课标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学生习作的展示与交流,几乎每次的单元习作都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习
作读给别人听”或是“与同学交流交流”。展示学生的精彩习作,这于刚刚起步的学生,是个极大的鼓舞。我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我在以往的习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习作能力的高低是天差地别。因此,关注到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都能感受到习作的乐趣,对于避免严重的习作能力的“两极分化”应该是有帮助的。我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创办班刊《小作家》,并设置了几个主题栏目:“习作乐园”一栏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收集学生的成功之作,是学生习作兴趣培养的加油站。“精彩片断”一栏主要是为习作水平相对一般和暂时落后的学生而设,摘录他们在单元习作、小练笔或观察日记中的较为竟蚕的句子或片断,“诚于嘉许,乐于称道”,让他们也享受成功的快乐。“课堂上的精彩镜头”记录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奇言妙语、精彩言论,尤其是平时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们那些“一鸣惊人”的妙语,有利于增强学生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的意识。这些栏目的设置,使优生有了展示的机会,但不“包场”;其他学生也有展示的舞台,不仅仅当一名“读者”。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习作集里齐展精彩,使得全班同学都爱上了我们的班刊,这一点从他们每个月拿到“新鲜出炉”的《小作家》都兴高采烈的样子可以看出来。
我在班刊里设置了几个栏目,开辟家校合作和互动的另一渠道,让教师和家长成为习作教学资源。“王老师教学手记”一栏刊登的是我本人的一些诸如“新课程教学故事”、“教学论文和随笔”等作品,意在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平等对话,加强互动交流——看到自己和伙伴们的形象出现在老师的文章中,学生总是分外惊喜;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老师勤于练笔,以发挥示范作用,激励学生赶超自己的老师。“家长频道”专栏中,家长们有的与学生分享自己学
生时代或近来撰写的文学作品;有的写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有的发表对学校的建议等。习作集在每个家庭中传阅,学生、家长及时写下阅读感受。在与教师、家长的互动式欣赏中,学生知道怎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该怎样捕捉生活信息;另一方面,家长也被学生的童心、童趣所感动,他们与课改同行、与习作同步的责任感、主动性,是学生习作中的一种动力,有利于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在轻松、和谐、自信的氛围中快乐习作。有了教师、家长的真诚参与,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乐于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用笔告诉师长,教师和家长也就更乐于向学生传递自己的心声。三方如此良性循环互动,共享习作教学的精彩。
这样建构新型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才会对写作充满兴趣,才会“自由”和“不受束缚”,他们的作品才会精彩无限。只要指导方法得当,其实,习作的起步,也可以这样精彩。
参考书目:
《江苏教育》2006.4
《小学语文教学》2006.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