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5:2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烈推荐】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烈推荐】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

第一篇:【强烈推荐】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

《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

利弊 》

张泽群: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留学史可谓极其波澜,其中也涌现了大量的经邦济世和博学的杰出人才。至今留学热潮依然是方兴未艾,可是留学又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说现在留学就有低龄化,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关注这个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根据赛前双方抽签的决定,正方中国政法大学他们所述的立场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反方武汉大学他们所述的立场是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好了,根据规则规定,首先我们有请正方一辩张红同学做陈述一段,时间是2'30“,有请。

中国政法大学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1980年非洲共和国在静寂了17年之后,重又允许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1995年欧盟订立《苏格拉底计划》规定大龄在校生必须有一定的学分在海外取得,2000年由国家教委举办近百所海外高校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巡回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今天蔚然成风。依托这一背景我们与对方辩友探讨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持开放还是封闭的态度;第二,高中毕业生能否适应海外的学习和生活。根据第一个问题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有利于个人成才,有利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应当开放。就个人来讲,你不占高考的独木桥,就搭留学的越洋船,多一条机会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其次就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而言,今天中国的高校事业面临三个根本问题:招生能力有限、竞争机制缺乏、培养模式单一,而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用国外的高校资源缓解国内的高考压力,依托各国各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国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他们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当然利大于弊。再次就国家而言,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将在中外文化、思想、科技的沟通上搭起坚实的桥梁,展望历史近百年的成就也确实依托了一代代留学生的共同努力。当然我们还要看到高中毕业生也能够适应海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在国内接受了十二年的国民教育,有中华文化史册,总体年龄在18周岁以上并有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意识,其实他们在国外面对的是一种相对简单、平和,所以我们说出国留学的挑战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是适度的,当然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存在着弊端,但我方认为弊是表面的,利是根本的、长远的、积极的,所以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谢谢。

张泽群:下面我们请反方一辩杨者同学陈述观点,时间也是2'30”,有请。

武汉大学一辩:谢谢,各位好!对方辩友刚才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可以暂时躲避国内高考的压力,但即便如你所说国内高考是独木桥,你又怎么能确信到了国外就不用再挤独木桥了呢?第二,出国留学好,因此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好,我方也认为出国留学是符合教育国际化这一时代潮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出国留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要看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利大还是弊大,还要分析出国留学是否有利于高中毕业生的成人、成才和成长为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理由如下:首先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的青年在心理上正是解决自我熟悉时期的钟摆时期,他们就象杂经伸开了抓住童年的那双手,就要伸长手臂去握住世界,在此关键时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解决自我 熟悉的危机和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而出国留学带来的环境突变,则会造成自我迷失与决策混乱,带来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不利于成人。其次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今非昔比,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放弃价廉物美的中国大学教育,而去追求价格昂贵的外国大学教育,岂不是盲目崇外,舍近求远吗?至于那些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压力而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既然对用母语参加国内竞争都缺乏信心,又怎么能确信用外语参加国外竞争就一定有利于自己的成才呢?第三,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尚未建立以我为本、兼收并治的深厚文化根基,往往会在出国后被动适应异国文化过程中迷失自己文化本身,这样的人即使学有所成,对于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又有何裨益呢?当然,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有一些利,例如借以学习外国言语可以暂时躲避国内高考压力,但这些利不过是表面之利、眼前之利和局部之利,而实际却是关系到个人成人、成才,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之弊、长远之弊和全局之弊。因此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谢谢。

张泽群:感谢杨者同学,下面我们要进入的是攻辩阶段,我们首先要有请正方的二辩来选择反方的辩友进行攻辩。有请。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选择对方二辩。请问对方辩友,对待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呢,还是闭守的态度? 武汉大学二辩:开放的态度。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为什么呢?

武汉大学二辩: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要发展必然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回答得很好,那么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去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去利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不是国际化的应有之意呢? 武汉大学二辩:我们要兼收并治,要吸收国外的文化,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本根,要有独立的自我,而高中毕业生缺乏的正是这两点,也许在大学生看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可是在高中毕业生看来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何以对高中毕业生的文化自理能力有那么差的自信心呢?请问对方辩友高中毕业生接受过多少年的国民教育呢?

武汉大学二辩:12年的国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教育部最近提出,要把我们的高中的课程50%都改为文言文,说明什么,说明以前学得不够啊。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现在我们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之外有了别的一条路,以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请问对方辩友何弊之有啊? 武汉大学二辩: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是好的,可是要看这条路是不是好走,如果走到半路摔下去了,您说好还是不好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武汉大学的前校长周丰升、范秀花都是17、8岁出国留学,请问他们摔下去没有呢? 武汉大学二辩:对方辩友,解放前的情况和当今情况完全不同。既然时代不同了,当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了。这就叫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那是不是像九斤老太所说的现代人与古代相比,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呢?(时间到)张泽群:下面我们请反方二辩来选择正方辩友进行攻辩,请问选择哪位?

武汉大学二辩:我也想请教对方二辩。请问一般来说一个人出国留学是不是要面临着地区的社会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是的。

武汉大学二辩:那么再请问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而高中毕业生的年龄一般不许超过20岁,是或与不是?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当然是不超过20岁,可是对方辩友无非就是告诉我说,高中毕业生的心理不够成熟,但是不成熟需不需要去成熟一下呢,要成熟一下需不需要去锻炼一下呢,有一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才的成长恰恰需要环境的磨炼。

武汉大学二辩:发展心理学同样表明,大多数的青年人要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需要一个联系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或与不是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不一定,我们只能说文化变化同样可以是一个人点燃心灵的火花,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实本无果,我们说文化现象产生的火花,对方辩友又怎么知道它不是点燃高中毕业生心灵的明灯呢、火种呢?

武汉大学二辩:我方的科学依据来自发展心理学权威,对方辩友既然说不一定,请问您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我的科学依据来自我国基建心理学研究,他表明17、8岁的人他的心理已经渐渐成熟,因为他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他是成年人,而高中毕业生恰恰就属于这一年龄阶段。

武汉大学二辩:请问法律上的完全责任年龄和心理上的成熟是不是一个概念?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法律上的完全行为责任年龄恰恰是从心理学的责任年龄抽象出来的,对方辩友难道连这点还不知道吗?(时间到)

张泽群:好了,请正方的三辩来选择反方辩友。中国政法大学三辩:有请对方三辩。在欧盟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请问这是利大还是弊大?

武汉大学三辩:对于欧盟来说,他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他们的高中毕业生心理年龄可能也没有成熟,所以我们不说是利大还是弊大,但是对方辩友能不能用欧盟来推导我们国家的情况呢?显然是不能的,我们国家有不同特殊的国情啊。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如果这是弊大利于的话我想请问为什么欧盟坚持了四十年的弊大于利的国情呢? 武汉大学三辩:可是我们同样知道呀,欧盟同样在提高留学生的水准。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请问对方辩友知不知道《苏格拉底计划》?

武汉大学三辩: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计划》了。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对方请问《苏格拉底计划》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出国留学呢?

武汉大学三辩:包括高中毕业生,但是主要是什么,主要是本科生、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对方辩友欧盟要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政府鼓励的,《苏格拉底计划》是利大于弊,也就是欧盟国家选择了利大于弊的行为呢?

武汉大学三辩:政府鼓励的事情就一定利大于弊吗?我看不一定吧,其实呢我还要提醒对方辩友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的问题,当然要有一个基点了,我们主要讨论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利大还是弊大,难道我们今天如果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对方辩友还要告诉我们要讨论外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改革的吗?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难道中国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不站在世界的环境下探讨,你是在本国内出国留学的吗?对方辩友?

武汉大学三辩:对方辩友,世界上有197个国家,出国留学的可能性有1900个,有19700多个,对方辩友,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中国政法大学三辩:那对方请你与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武汉大学三辩:我们已经具体问题,已经具体分析了,当今……

张泽群:请反方三辩继续选择。

武汉大学三辩:请教对方二辩。第一个问题,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不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要接受好的东西、新鲜的东西,我们说国外教育一定不一定比国内好,但是它有没有好的地方呢,要问我们的黄全愈教授,他为什么写一本素质在美国来启发我们今天的中国大众呢?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法国、德国,他们众多大学根本就不招收中国的高中毕业生,请教对方辩友,这个矛盾如何解释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他不招收我们的高中毕业生,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别的国家去不就好了吗?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再请教对方辩友了,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别的国家去需不需要竞争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当然需要竞争了,没有竞争出去干什么,那还不如在家里呢。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对方辩友对他们在国内竞争没有信心,那么为什么肯定他们在国外竞争就会脱颖而出呢?这个矛盾对方二辩又如何解释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一个人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现,他在国内没有竞争的能力你就能保证他在国外没有竞争的能力吗?他在国内不能适应应试教育,你怎么就知道他出国以后不能适应美国的素质教育呢?

武汉大学三辩:再请教对方辩友,在国内还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您就说他不适合,那么他到国外还没接受高等教育您就说他适合,您适合不适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适合不适合的标准当然是看教育市场了。当然是看教育市场,看供求关系,当然是看个人的努力选择了。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再请教对方辩友,美国的大学难道遍地都是黄金吗?难道……(时间到)

张泽群:好,下面有请正方一辩用1'30“的时间进行攻辩小结。中国政法大学一辩: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问了解放前,问了欧盟,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是外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出国,中国以前的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出国,但唯独今天的高中毕业生不可以出国,为什么呢?时代不一样了。我们说时代是不一样了,如果说今天的时代跟以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今天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今天有国际高教资源的丰富,今天有我们少年求知、求新、求文明开化、统一世界的勇气。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国内竞争尚且没有信心,又跑到国外去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可是对方辩友你别忘了,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板凳做不好怎么样,挨打挨骂,可是后来怎么样,成为一代的科学家呀,你怎么知道适应不了国内的路就走不了国外的越洋路呢?第三,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20岁人才成熟,我就不明白了,法定婚龄女性是20岁,难道只有结婚才能让女性成熟起来吗?根据著名教授顾明远先生所编的《教育心理学》,18岁正是我们今天人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我们真正能离开依赖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真正相对成熟的那一天,当然,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高中毕业出去可能没有文化本根,但是12年的国民教育教育我们了什么呢?难道对方辩友要否定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卓越成就吗?再请问对方辩友,外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留学来华,为什么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出去呢?谢谢。张泽群:下面有请反方一辩杨者同学也用1'30”的时间进行攻辩小结。

武汉大学一辩:谢谢。对方辩友您可以对发展心理学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但科学还是科学,发展心理学的权威艾里克森的观点之一 就是,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的青年需要一个相对连续和稳定的社会化环境,那么既然你也承认了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须面临的是一个突变的与跳跃的环境,两种环境之间的矛盾岂不是昭然若揭。跟着对方辩友又承认了高中毕业出国留学的目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方的三辩基于各国的招生状态指出了其实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根本往往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我想那是不言自喻。在 攻辩的最后我们再次讨论了那些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压力而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对用本国的言语和思维方式进行竞争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又对用异国的言语、思维方式进行竞争很有信心,这样的有信心和没信心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以上三个对方辩友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之说,第一个说明了高中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以成人,后两个说明他们主观上的盲目性和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又使其难以成才。又难成人又难成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难道不是弊大于利的吗?至于对方辩友提到的欧盟问题,那有着特殊性,欧盟现在正在一体化,而我们国家出国留学最多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中国到底是要和哪个国家一体化呢?谢谢。

张泽群:下面我们要开始的是自由辩论,在这个环节双方各有累计时是4分钟,我们首先有请正方发问。

中国政法大学:有85%的高中毕业生挤在中国大学门外,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有能力、有意愿选择出国留学,为什么是弊大于利的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您附加了很多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能力,第二他要有意愿,第三他要成绩很好在中国不能读大学,第四他要适合美国的教育,附加了这么多的条件当然是利大于弊了。不附加这么多条件的话,是不是就弊大于利了呢?请教对方辩友,一个突变的社会化环境是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解决自我成熟危机呢?

中国政法大学:如果说突变的话,那我们说过去容闳时代突变更大,过去邓小平出国时代突变更大,过去詹天佑突变更大,那我们今天看到他们不是都成才了吗?怎么就没成才、没成人呢?请不要回避我方问的让85%的挤不上独木桥的人出国去走越洋船是利大、弊大呢?

武汉大学:我方一辩已经回答过了,对方辩友刚刚举了那么多例子哪个是高中毕业生呢?对方辩友的虚虚实实,指南打北,指东打西,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他们的确不是高中毕业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高中。那我就想请问,那时候没有高中都能适应,现在有了高中反倒不能适应,是不是越教越笨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所以请您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又是回避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今天谈的,主要谈利弊谁更为主。要不然为什么武松上景阳岗就能打老虎,我上景阳岗就只能喂老虎呢?所以请您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有什么不同呢?都是少年,都有一样的心理特征,为什么对方辩友就避而不答? 武汉大学:青少年有什么问题嘛,哈尔滨日报的报道在十年前有一位高中毕业生赴日留学,结果遁入空门,对方辩友于心何忍啊!

中国政法大学:那就不是个人主义无奈的悲剧吗?请问民国初期的少儿出国可以学有所成,为什么今天接受了12年教育的青年出国留学却一事不成?什么都干不成?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喜欢谈民国我们就来谈民国,请教你1933年民国教育部两次修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纲领,这些原因在哪里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何必谈民国呢,我们来谈一谈我们的新中国吧,1992年中国提出了鼓励出国,回国治国的方针,对方辩友对此作何解释啊?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刚才是您谈民国我们才谈民国的,1933年教育部修改章程是专门将出国留学生的年限,从高中毕业生改为大专生,原因何在您能不能正面回答一下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谈来谈去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高中毕业生他不成熟,他不能适应外国环境,是根据发展心理学依据,那么我就想问一句,不成熟在国外,难道在国内就能成熟吗?难道让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了一个20岁的年龄还要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吗? 武汉大学:让我们看看现在的情况吧,请教一下,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统计,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能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只有3%。昂贵的出国费用对于我们中国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如何承担呢?你就要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哦!中国政法大学:可是我们不能光看他们花了多少,我们还要看他收进了多少,请问对方辩友,今天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值多少万元呢?

武汉大学:我们是不能光看花了多少,可是这花了多少也得花得出去,花不花得了呢?请问对方辩友有一个具体的方案来解决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资金流失的问题,好不好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还有公派出国呢,只要认为花的钱就叫资金流失,那请问我们的公派出国国家教委是不是改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呢?再请问对方辩友,今天超过百万的人在中国已经有千万了,请问他们的子女选择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要谈公派我们来看一看,1979年我们国家采取公派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后果如何,对方辩友您真不知道吗?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无非是告诉我们那些人中很多没有回来过,不可否认在现在不完善的情况有一个人才流失的情况存在,但我们更该看到的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香港台湾发展过程中也有人才流失的现象,现在怎么样请你告诉我?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就是告诉我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于国家,利于个人,利于民族,请教你我们国家的政府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公费做一件利于国家,利于个人,利于民族的事呢?请您正面回答。

中国政法大学:因为我们的国家教育资金不足嘛。刚才对方辩友不是告诉我了吗?

武汉大学:教育资金不足,还任巨额资金留向国外,对方辩友不是“此地空留留学梦,唯见资金向西流”吗?

中国政法大学:我们不去强占竞争优势,而一味抱怨资金在竞争中外流了,请问对方辩友这理智吗?难道中国教育产业也只能靠地方保护主义吗?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现在的问题不是说资金流出去了,人才流回来了,我们看到什么呢,1979年我们公派出了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而结果是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回国率还基本上等于零,请对方辩友具体解释一下,这么多人一去不复返到底如何有利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了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可是你又知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回国率以多少数目递增吗?13%,对方辩友怎么又知道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然导致人才流失呢?请问对方辩友,原来高等教育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天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一条路走,利大、弊大呢? 武汉大学:真的是多了一条路吗?对方辩友,今年我国高考的录取率已经达到50%以上,而去美国的签订成功率高中毕业生还不足5%,你不从两个里面取个,而从20个里面取一个,到底哪个是独木桥,哪个是阳关道啊?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我们多了一条路,对方否认,因为这条路不好走,你又不让我走,那我想请问,你不让我出国,我现在没有高考录取通知书这张旧船票,我还能不能登上高等教育的客船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这不是多了一条路,是你已经占着走过一条独木桥,还要再给你再走过一条独木桥,请问对方辩友对于出国留学生大量的盲目现象如何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盲目现象也是算出国的错吗?告诉对方辩友,那不是出国留学的错,那是盲从心理、盲目心理、盲目攀比惹的祸。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浙江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调查,70%的家长要把这些的孩子送出去,原因是什么呢?是一种盲目的攀比心理,如果70%的家长心理状态都是这样的,对方辩友还能告诉我利大于弊吗 中国政法大学:我们看到的不是盲目心理,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看到的不是因为时髦,而是因为确确实实大势所趋。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不是没有看到盲目心理,而是看到也不愿意承认,我想举个实例,我们国家上海文汇报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因为支付不起承重的费用,父母累倒在自家的炕台上。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刚刚说经济负担沉重,又说浙江有很多家长要把孩子送出国,这又说明什么呢。这么这么复杂还要送出国,说明什么呢?(时间到)

观众一:我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我想请问一下反方的同学,如果不用法律上18岁成年人的规定的话,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 武汉大学:首先法律上的完全责任行为能力人绝对不代表心理上的成熟,比如说泰国就规定,7岁的人就有完全民事责任;再比说以前苏联的《刑法》就有个规定12岁的人就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而且在美国一些州也规定14岁的人就可以被判处死刑,而且在美国的两个州同样规定,一个刑事责任年龄达到18岁,一个刑事责任年龄只有10岁,按照对方的观点,10岁的人、7岁的人、12岁的人是不是心理年龄都已经成熟了呢?可见我们今天既然探讨心理问题,请要根据它的科学依据,绝对不能按照他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或民事责任年龄来判断他的心理年龄究竟成熟多少,我想以这样的标准来判定的话,恐怕会脱离实际。谢谢。观众二:我想请问一下正方同学,您刚才似乎一直在论证对于那些登不上高考的独木桥,而且又能付起巨额资金来的人说,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那么您这个小前提又怎么能推出对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出国留学都是利大于弊呢?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说的那个学术的判断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判断,局部判断推不出全局判断,我们承认在形式逻辑当中确实是那样,但今天面临的辩题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逻辑辩论的辩题,我们要做一个事实的判断,在当今中国真正能出国、愿出国,想出国,真正出了国的有多少呢?只是一部分人。我们探讨的辩题当然是针对这一部分人而言,对于那部分人,他本身就不想出国的人,看到出国有什么意义呢? 观众三:我是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我想请问武汉大学的同学,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可以避免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弊端,为何不好?

武汉大学:我们的学生的确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两方面来看,我得告诉您,中国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是世界一流的,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说的,同时毛博士也说过这样的话。同时美国大学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高中的课程,也许在那里你可以培养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但基础就不好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学生首先在国内接受本国的世界一流的本科的基础教育,然后再出国,往高精尖的方向来发展,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观众四:我来自天津轻工业学院,我请教正方同学一个问题,那么据有关部门统计,凡是国外的院校到中国招生前去留学的院校的一般来说在国外都是不知名的中小院校,并且他们的第一目的是经济利益,第二才是教育学生,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正方同学作何解释呢?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我没有想到在今天的辩题中我们好象稍微占了一点点等级的观念,认为不上一流大学就不是在上大学,但我们说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很多科学家,有很多成功人士,他就是从二、三流大学当中爬滚过来的,难道咱们就说上了二三流大学就不是上大学吗?国外的很多优秀院校不在中国招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出国留学的行为还没有真正的发展完善,如果真正地发展完善,相信会吸引到更多的国外高校到中国来招生。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很多的高中毕业生,他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他们都想要共享一下国际的高等教育资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如果让我们上大学的答案也变得丰富起来,多几条路又有什么不呢? 张泽群:感谢观众朋友参与,下面我们要进入辩论会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陈词,下面我们有请反方的四辩周全义同学用3'的时间来总结反方的观点。有请。武汉大学四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对方同学的基本逻辑,无非是说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出国留学,所以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但听起来好象是一个很严密的三段论,那好我们根据这个方法再来构建一下,自由恋爱利大于弊,初中生自由恋爱也是自由恋爱,所以初中生自由恋爱利大于弊。这样的结论大家又以为如何呢?可见对方辩友今天最根本问题就在于用一个抽象的形式逻辑来取代具体分析的辩证态度,第一是解开了推理和掩盖高中毕业生生理和心理的各种状态,这样只重逻辑不重现实的经验治学方法恐怕也是弊大于利的吧?第二我们来看看对方辩友用的是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无非是用一些表面的、眼前的、局部的利去掩盖根本的、长远、全局的弊,我方不否认高中毕业生年龄较小,出国留学更容易适应那面的环境,更容易躲避国内的高考压力,同时也确实也出了一些特定的人才,但是不要忘了,从整体上来说高中毕业生处于一种心理自我同一性还没有解决的特定状态,一方面他坚定的文化本根还没有形成,一方面又到国外去接受语言的、学习的、思维方式的多面压力和异域文化的全面冲击,其结果往往只可能被动同化而不是主动吸收,是不分好歹的抱来的,而不是以我为主的拿来的。这样一种文化本根的流失也许当事者自己还浑然不觉,甚至是乐此不疲,但是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第三请问对方辩友在回避我方问题的方式,突变是个好环境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自我成熟危机的解决,对方辩友无法回答,自我同一的危机没有解决,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规范行为顺利成长,对方辩友也无法回答。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渺茫的成才之路如何有利于个人和家庭,民族教育的流失和民族文化本根的迷失如何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对方辩友也无法回答。对方辩友始终无法给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那就是1979年我们国家公派出派的一批高中毕业生为什么到现在为止20多年的时间其回国率还是基本等于零呢?我们不是说所有的留学生都必须要回来才叫好,但是这么多的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去不复返,这到底是如何体现利大于弊的呢?我国从此不再公派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又是如何体现利大于弊的呢?希望对方四辩待会儿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我方始终认为,首先应该在神州沃土扎下文化本根,我们才能振兴中华与人类文明之间,振兴祖国与世界文明之间。希望就在我辈。谢谢大家!

张泽群:谢谢。下面有请正方四辩陶离风同学也是用3分钟时间总结正方观点,下面有请。中国政法大学四辩:今天为了反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对方辩友提出了四个论证,我方以为不然,一一提出,共同商榷。对方一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因为适应不了,所以弊大于利。诚然异国他乡,挑战是有的,但挑战是适度的。这种挑战,12岁的詹天佑适应得了,16岁的邓小平适应得了,那么我们今天18、9岁的高中毕生,在比以前好得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怎么反而适应不了了呢?对方同学说是因为心理适应不了,那么请问,如果你不让孩子锻炼,那么有适应得了的那一天吗?对方二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会被异国文化同化,所以弊大于利。但是不要忘记,他们出国前接受了整整12年的国民教育。如果对方辩友认为,欧风美雨可以轻易冲掉中国文化的本色,冲掉仁义理智信乃至廉耻和良心。请问,对中国高等教育如此刚愎自用的你们对中国12年的国民教育怎么如此的不自信?对方三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导致人才流失,所以弊大于利。首先,未必不回来吧。17岁的留美的周丰升、18岁留日的范秀花不都回来了嘛,而且成为今天一流大学武汉大学的奠基人。其实,以回不回来作为人才是否流失的标准,实在是太狭隘,李政道,杨振宁不都是世界尊重中华民族的理由吗?对方四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费用昂贵,导致教育资本外流,所以弊大于利。诚然,荣洪出国留学是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可他从西方带来的文化思想理念,请问又值多少银子呢?今天一个家庭买洋烟,买洋酒,大家觉得无可厚非。那我不买烟,不买酒,我买教育,明明是投以木桃,报以琼瑶,请问为什么是弊大于利的呢?今天对方一、二、三、四辩友面临共同的错误就在于你们不能面对现实,而一味的把自己的例论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今天一个高中毕业生我跳不过高考的龙门,我绕着龙门去西洋,一样可以成龙。今天不应以削足适履的方式勉强另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我出国选择另一种教育来适合我,更容易成才。今天我方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原因很简单,第一对高中毕业生而言,增加了接受和选择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个人成才;第二对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既缓解了量上的压力,又提出了质上的竞争,有利于高教事业的发展;第三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促进了东西方思想、科技、文化的交流和汇合,有利于社会进步。我们承认,弊端也是有的,但在今天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中国,我们认为不能因为种种暂时的困难和表面的弊端,而否定。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长远利益

1.quite 相当 quiet 安静地

2.affect v 影响, 假装 effect n 结果, 影响

3.adapt 适应 adopt 采用 adept 内行

4.angel 天使 angle 角度

5.dairy 牛奶厂 diary 日记 6.contend 奋斗, 斗争 content 内容, 满足的

7.context 上下文 contest 竞争, 比赛

8.则

9.10.11.打

12.13.14.15.principal 校长, 主要的 principle 原implicit 含蓄的 explicit 明白的

dessert 甜食 desert 沙漠 v 放弃

pat 轻拍 tap 轻打 slap 掌击 rap 敲,descent n 向下, 血统 descend v 向下sweet 甜的 sweat 汗水

later 后来 latter 后者

extensive 广泛的 intensive 深刻的

16.aural 听力的 oral 口头的

17.abroad 国外 aboard 上(船,飞机)

18.altar 祭坛 alter 改变

19.assent 同意 ascent 上升 accent 口音

20.pray 祈祷 prey 猎物

21.chicken 鸡 kitchen 厨房

22.monkey 猴子 donkey 驴

23.chore 家务活 chord 和弦

24.clash(金属)幢击声 crash 碰幢,坠落 crush 压坏

25.compliment 赞美 complement 附加物 26.confirm 确认 conform 使顺从

27.contact 接触 contract 合同 contrast 对照

28.council 议会 counsel 忠告 consul 领事

29.crow 乌鸦 crown 王冠

30.dose 一剂药 doze 打盹

31.drawn draw 过去分词 drown 溺水

32.immoral 不道德 的 immortal 不朽的

33.mortal 不死的model 模特

34.medal 勋章metal 金属 mental 神经的

35.scare 惊吓 scarce 缺乏的 36.drought 天旱 draught 通风

37.except 除外 expect 期望excerpt 选录 exempt 免除

38.floor 地板 flour 面粉

39.march 三月, 前进 match 比赛

40.patent 专利 potent 有力的

41.police 警察 policy 政策

42.protest 抗议 protect 保护

43.story 故事 storey 楼层

44.strike 打 strict 严格的

45.through 通过 thought think 过去分词 46.steal 偷 steel 钢

47.strive 努力 stride 大步走

48.stationery 文具 stationary 固定的

49.loose 松的 lose 丢失 loss n 损失 lost lose过去式

50.capitol 大厦 capital 首都

51.casual 随便的 causal 表原因的

52.extend 延伸 extent 长度 extant 现存的

53.personnel 人事 personal 个人的

54.grim 严酷的 grime 污点

55.crayon 蜡笔 canyon 山谷 56.recent 最近resent 生气

57.vision 视觉 version 译本

58.delicate 微妙的 dedicate 献身

59.idle 空闲的 idol 偶像

60.induce 促使,劝诱 deduce 推测 reduce 减少 seduce 诱使

61.lapse 流逝 elapse 消逝 eclipse 日食

62.rude 粗鲁的 crude 天然的

63.resource 资源 recourse 求援

64.stripe 条纹 strip 条 trip 旅行

65.area 区域 era 时代 66.badge 徽章 bandage 绷带

67.blush 脸红 flush 发红(脸)68.bride 新娘 bribe 贿赂

69.growl 咆哮 howl 狼叫

70.dime 一角 dim 暗淡的

71.dizzy 眼花缭乱 dazzle 使眼花

72.brown 褐色 brow 眼眉 blow 打击

73.carton 纸板盒 cartoon 动画

74.decline 下降 recline 放臵 incline 倾斜

75.exclaim 呼喊 proclaim 宣布 acclaim 欢呼 declaim 朗诵 76.edict 法令 indict 控告

77.perfuse 泼洒 profuse 浪费的

78.median 中央的,中线的 medium 媒体

79.rip 撕 ripe 熟的

80.wench 绞车 wrench 扭伤

81.confidant 知己 confident 有信心的

82.dreg 渣滓 drag 拖拉

83.faint 失去知觉 feint 佯攻

84.imprudence 轻率 impudence 无耻

85.specie 硬币 species 种类

86.hanger 钩子 hangar 棚厂 hunger 饥饿 87.suite 一(套,批)suit一套衣服

88.cock公鸡clock时钟

89.amoral unmoral immoral 同义 不道德的

90.tax 税 taxi 出租

【转】去香港读研——申请全过程

来源: 宋子晟xinxi的日志

一、香港各大学简介

1.香港读研的优势:

第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区,读硕士最大的优势在于免试入学,学生不用远赴海外就可以感受不同的学习背景及文化特色,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第二,学习年限上比内地高校时间短,是一年全日制,学习的内容很实用,能切实应用到工作当中。

第三,香港高校的硕士学位受到很多国家教育机构承认,获得硕士学位的同学可以选择去海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第四,香港与内地互认高等教育文凭。教育部承认香港八所大学本科以上文凭。

第五,凡向入境事务处提出申请的应届非本地毕业生,一律可以无条件留港,逗留期限为12个月。在这段期间他们可以随意就业。其后提出的延长逗留期限申请。

香港有六所比较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其中中文大学和香港大学建校较早。

2.香港八所高校及其特色

香港大学:1911年 建校,是香港其中一所学术排名最高的大学。根据《亚洲周刊》,香港大学在2000年于亚洲最佳大学的排名中位列第三。于亚洲周刊2000年亚洲最佳大学调查东闸(般咸道)入口中香港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于香港中文大学之后位列第二。在《泰晤士报》,2009年的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二十四位。现时香港大学有十个学院,分别为建筑学院、文学院、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牙医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其 他教西闸(薄扶林道)入口学单位包括研究生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及其他不属任何学院的教研单位,如亚洲研究中心、佛学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成立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 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亦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中大是由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及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组成,及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中大现在大多教学系皆有提供中 英语课程。有些院系,如医学院,法律学院、药剂学院、英文系、语言学系等及大部分新开办的理学院课程,则全部以英语为教学语言。堪称全亚洲最优美的校园之一。其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连续两年获AsiaInc杂志排名为全亚洲第一位。

香港理工大学:1937年建校,该校科研实力雄厚,每年共有2000多个研究项目,在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2003/2004年度的拨款中,工程学组所取得的拨款是众多香港院校之冠。理大与世界上18个国家、约100多 所海内外知名大学进行交换生计划,让学生前往海外或内地学府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在理工大学毕业的内地学生,可申请留港或海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也可选择回内地或申请留港工作。香港理工大学是真正锐意推动香港发展成为卓越酒店管理中心,而且亚太区首间和世界最大、最豪华、设备最齐全的教学酒店是理大为酒店 与旅游业管理学院(SHTM)兴建的,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开业,董事长是理大的常务副校长。另外,理大的SHTM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名,仅次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酒店管理学院。

香港浸会大学: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政府资助的高等教育学校。获政府授权颁发的博士、硕士、学士学位。香港浸会大学毕业生资格获世界各地广泛认可。学校以英语授课,获政府授权颁发博士、硕士、学士等学位,毕业生取得之学位获内地及国际认可。浸大教研并重,文理互通,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毕业后之工作及升学能力。大学创办 至今,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追求卓越。大学实行英语教学,以配合国际化。除一般课堂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舍堂教育等项目,在课堂内外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共设有七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中医药学院、传理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及持续教育学 院。前六个学院共开设40多个本科专业及约40个高等学位修读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 是一所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在2009年,根据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最新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榜,科大排名高居第35位,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大学(第22位)和香港大学(第24位)。港间另一所著名学府香港中 文大学排名第46,也进入了前50名的榜单。

香港城市大学:成立于1984年。香港城市大学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的2009年度全球200所顶尖大学排名中跃升23位,居第124位。香港排名 4,其他排名

商 学院——亚太区第 5 名(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全球最优秀的100家商学院),社会科学院——全球排名 61(英国泰晤士报)。城市大学共11个不同学术部门,包括3个学院(Faculty)、4个学院(School)、1个学部(Division)、1个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及2个语言中心(Language Centre)。

岭南大学:1967年成立,是香港政府资助体系内8所高校之一,该校会计学、人事管理学、市场学等专业课程的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可获国际或香港有关专业机构认可资质证书。曾先后设臵6个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商学院;并有研究院2所:理科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室,开设研究生专修课程(理学硕士)。

香港教育学院:于1994年成立,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的师训教育高等学府,现有5000名学生就读。提供一系列涵盖:幼师、小学及中学教育的教师培训及教师进修课程。毕业学生全部获特区政府认可为检定教师。大多数毕业学生皆于短时间内成功觅得教席,其学历广泛获内地及各海外教育机构所认可。

申请香港的大学与申请美国大学的程序大致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大致介绍一下。

二、递交申请 申请时间一般是从前一年的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2、3月份结束,具体日期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要上各学校去查。香港研究生分为授课型研究生和研究型研究生,授课型研究生相对容易申请一点,而研究型的研究生最后取得的是研究硕士,因而比较难申请。

首先,可以到网上去查询一下各大学的情况,如系科分配、奖学金多少等,以确定申请的目标,确定目标之后便开始正式申请。香港各大学的研究生申请一般需要以下材料:

1.基本信息: 现在基本上都是通过网上申请。注册一个用户后,即可在上面提交相关的信息及材料。不管怎么说,首先肯定要填一些基本信息,其中邮箱地址是最重要的,因为那边的大学全靠发邮件来通知你面试、录取的事。除此之外,当然还要填写毕业的学校、院系,实习情况,获奖情况等,为了加深对你的了解。不必夸大,实事求是就 好。

2.英文水平证明:因为香港各大学基本上都是全英文授课,所以英语成绩非常重要。一般应具有托福成绩,与美国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学并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绩,而是只要复印件即可。有些大学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绩,大陆的四、六级证书也可接受。不过一个好的托福成绩显然更有竞争力,据我了解,如要申请港大中文大这样的知名学府,托福GRE的成绩是必需的。

浸会大学要求的英语水平考试最低条件:旧托550分或新托79分,雅思6分,或通过大学英语6级。

(我是用六级申请的——487分。)

3.本科成绩单:须经过学校公证,学分积点要在3.0以上。我感觉成绩这块香港看得很重,可以说是除英语外,第二重要的录取因素。如果你平时还学了什么辅修的话,而且辅修的成绩还不错的话,成绩单中最好全都加上。一来可以让香港那边看看我们在大学期间学了很多东西,二来还可以把学分积点提上来。(我的主修课的学分积点是3.38,加上辅修之后学分积点变成3.54。)

4.推荐信:香港各大学一般要两封推荐信,必须是学术领域中的人,其他人则不被接受。推荐信的格式各大学都会提供,其内容是对你学术才能的评价。其实推荐信并不难写,只要找和你比较熟、关系好的老师帮你写就行。一般要求是全英文的,所以你只要之前写好,让老师签字就行。

5.此外就剩下申请费了。香港的大学申请费比美国低得多,一般是两百港币,一般人均能承受。

三、MSN面试

等学校那边收到你的申请后,会审核你的信息和材料,然后通过E-mail发给你面试的通知,这种MSN面试要求全英文。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参加面试,只有经过筛选后符合条件的学生才会参加,面试通过率有50%到80%。同学们不要惧怕面试,只要提前准备一下面试的题目,打打草稿,到时候有的可说就行。下面是我所搜集到的香港浸会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面试题目:(仅供参考)

1.准备好自我介绍

2.为什么想来HK学习

3.为什么选择浸会大学

4.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5.最感兴趣和最不感兴趣的课

6.参加实习的情况

7.毕业设计选题 8. 有没有学过编程

9.毕业后想做什么

10.你的问题

一 般是输在面试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同学材料写得挺好,但是面试的时候不是这个情况。比如,英语不过关,还有很多材料发现有弄虚作假的,面试有时候会发现一些问题。还有一些,比如他告诉面试官,他同时被别的大学录取,他说也希望得知大学有什么好处,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太愿意收这样学生。

四、费用问题

一般来说,对于授课型研究生一年的学费是8.4万港币,住宿费每月在2000到3000元港币左右,生活费1000到2000港币,一年下来差不多12、13万港币就能下来。当然学校也有奖学金,按成绩来发,大概是一年2万港币吧。(这个我也不太清楚,现在还没有开始申请,好像是开学后的事。)

五、申请成功之后

其实能收到offer就证明你已经具备在香港读研的资格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事还有很多。就拿浸会大学来说,等你收到他寄来的Office Later 后,首先要把“回执”和学费寄回去,证明你想来浸会读研。过一段时间等毕设完成以后,要以学校的名义寄一份具有全部成绩的成绩单给香港。等有了学位证,也要把你的学位证复印件再寄过去,证明你大学毕业了。除此之外,香港那边会帮你办“港澳通行证”,所以你要把相关材料,如户口本复印件、学位证复印件、财产证明 等等寄给香港。事情虽然琐碎,但是一件不能落掉,要耐心看好Office Later上的具体要求。

当然还要提前联系住宿,因为香港的大学基本上不提供宿舍,可以联系校外宿舍或者在外租房。还有要好好复习英语,最好再学点粤语,毕竟在香港要生活,简单的粤语也是很必要的。我就打算现在考个托福,好好弄弄英语。还要翻看一下相关专业的书籍,为以后上课打基础。

六、相关链接

同学们如果对香港读研感兴趣的话,可以到时候提前关注一下各大学的,看看有什么合适的专业,以及申请的条件,尽早开始申请,千万别错过时间。

香港大学:hku.edu.hk 香港中文大学:cuhk.edu.hk 香港城市大学:cityu.edu.hk 香港理工大学:hkpolyu/ 研究生专业:www28.polyu.edu.hk/aseprospectus/jsp/home.jsp?websiteId=1&schemeId=200814&&langId=1 香港科技大学招生:ust.hk/ 香港浸会大学:hkbu.edu.hk 香港教育学院:ied.edu.hk 香港岭南大学:ln.edu.hk 因为我是学师范的,所以我还申请了一个香港教育学院读教育硕士,也是2月份递交的材料。后来一直没消息,也没有面试的通知。谁曾想就在4月2日(收到浸会offer的 那天)那学校给我发了一个邮件说我被录取了,已经给我寄官方信了。可是那时已经决定去浸会了,就拒绝了。所以我想说,其实申请香港地区的大学并不是件困难的事。只要你想去做,就没什么能拦得住。当然在申请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小困难,但千万不要放弃。一路走下来,你会学到

第二篇: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

中国政法大学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1980年非洲共和国在静寂了17年之后,重又允许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1995年欧盟订立《苏格拉底计划》规定大龄在校生必须有一定的学分在海外取得,2000年由国家教委举办近百所海外高校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巡回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今天蔚然成风。依托这一背景我们与对方辩友探讨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持开放还是封闭的态度;第二,高中毕业生能否适应海外的学习和生活。根据第一个问题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有利于个人成才,有利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应当开放。就个人来讲,你不占高考的独木桥,就搭留学的越洋船,多一条机会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其次就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而言,今天中国的高校事业面临三个根本问题:招生能力有限、竞争机制缺乏、培养模式单一,而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用国外的高校资源缓解国内的高考压力,依托各国各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国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他们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当然利大于弊。再次就国家而言,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将在中外文化、思想、科技的沟通上搭起坚实的桥梁,展望历史近百年的成就也确实依托了一代代留学生的共同努力。当然我们还要看到高中毕业生也能够适应海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在国内接受了十二年的国民教育,有中华文化史册,总体年龄在18周岁以上并有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意识,其实他们在国外面对的是一种相对简单、平和,所以我们说出国留学的挑战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是适度的,当然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存在着弊端,但我方认为弊是表面的,利是根本的、长远的、积极的,所以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谢谢。

张泽群:下面我们请反方一辩杨者同学陈述观点,时间也是2'30“,有请。

武汉大学一辩:谢谢,各位好!对方辩友刚才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可以暂时躲避国内高考的压力,但即便如你所说国内高考是独木桥,你又怎么能确信到了国外就不用再挤独木桥了呢?第二,出国留学好,因此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好,我方也认为出国留学是符合教育国际化这一时代潮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出国留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要看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利大还是弊大,还要分析出国留学是否有利于高中毕业生的成人、成才和成长为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理由如下:首先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的青年在心理上正是解决自我熟悉时期的钟摆时期,他们就象杂经伸开了抓住童年的那双手,就要伸长手臂去握住世界,在此关键时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解决自我 熟悉的危机和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而出国留学带来的环境突变,则会造成自我迷失与决策混乱,带来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不利于成人。其次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今非昔比,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放弃价廉物美的中国大学教育,而去追求价格昂贵的外国大学教育,岂不是盲目崇外,舍近求远吗?至于那些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压力而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既然对用母语参加国内竞争都缺乏信心,又怎么能确信用外语参加国外竞争就一定有利于自己的成才呢?第三,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尚未建立以我为本、兼收并治的深厚文化根基,往往会在出国后被动适应异国文化过程中迷失自己文化本身,这样的人即使学有所成,对于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又有何裨益呢?当然,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有一些利,例如借以学习外国言语可以暂时躲避国内高考压力,但这些利不过是表面之利、眼前之利和局部之利,而实际却是关系到个人成人、成才,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之弊、长远之弊和全局之弊。因此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谢谢。张泽群:感谢杨者同学,下面我们要进入的是攻辩阶段,我们首先要有请正方的二辩来选择反方的辩友进行攻辩。有请。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选择对方二辩。请问对方辩友,对待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呢,还是闭守的态度? 武汉大学二辩:开放的态度。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为什么呢? 武汉大学二辩: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要发展必然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回答得很好,那么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去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去利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不是国际化的应有之意呢?

武汉大学二辩:我们要兼收并治,要吸收国外的文化,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本根,要有独立的自我,而高中毕业生缺乏的正是这两点,也许在大学生看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可是在高中毕业生看来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何以对高中毕业生的文化自理能力有那么差的自信心呢?请问对方辩友高中毕业生接受过多少年的国民教育呢?

武汉大学二辩:12年的国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教育部最近提出,要把我们的高中的课程50%都改为文言文,说明什么,说明以前学得不够啊。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现在我们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之外有了别的一条路,以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请问对方辩友何弊之有啊?

武汉大学二辩: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是好的,可是要看这条路是不是好走,如果走到半路摔下去了,您说好还是不好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武汉大学的前校长周丰升、范秀花都是17、8岁出国留学,请问他们摔下去没有呢?

武汉大学二辩:对方辩友,解放前的情况和当今情况完全不同。既然时代不同了,当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了。这就叫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那是不是像九斤老太所说的现代人与古代相比,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呢?(时间到)张泽群:下面我们请反方二辩来选择正方辩友进行攻辩,请问选择哪位?

武汉大学二辩:我也想请教对方二辩。请问一般来说一个人出国留学是不是要面临着地区的社会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是的。

武汉大学二辩:那么再请问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而高中毕业生的年龄一般不许超过20岁,是或与不是?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当然是不超过20岁,可是对方辩友无非就是告诉我说,高中毕业生的心理不够成熟,但是不成熟需不需要去成熟一下呢,要成熟一下需不需要去锻炼一下呢,有一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才的成长恰恰需要环境的磨炼。武汉大学二辩:发展心理学同样表明,大多数的青年人要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需要一个联系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或与不是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不一定,我们只能说文化变化同样可以是一个人点燃心灵的火花,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实本无果,我们说文化现象产生的火花,对方辩友又怎么知道它不是点燃高中毕业生心灵的明灯呢、火种呢?

武汉大学二辩:我方的科学依据来自发展心理学权威,对方辩友既然说不一定,请问您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我的科学依据来自我国基建心理学研究,他表明17、8岁的人他的心理已经渐渐成熟,因为他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他是成年人,而高中毕业生恰恰就属于这一年龄阶段。武汉大学二辩:请问法律上的完全责任年龄和心理上的成熟是不是一个概念?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法律上的完全行为责任年龄恰恰是从心理学的责任年龄抽象出来的,对方辩友难道连这点还不知道吗?(时间到)

张泽群:好了,请正方的三辩来选择反方辩友。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有请对方三辩。在欧盟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请问这是利大还是弊大?

武汉大学三辩:对于欧盟来说,他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他们的高中毕业生心理年龄可能也没有成熟,所以我们不说是利大还是弊大,但是对方辩友能不能用欧盟来推导我们国家的情况呢?显然是不能的,我们国家有不同特殊的国情啊。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如果这是弊大利于的话我想请问为什么欧盟坚持了四十年的弊大于利的国情呢? 武汉大学三辩:可是我们同样知道呀,欧盟同样在提高留学生的水准。中国政法大学三辩:请问对方辩友知不知道《苏格拉底计划》? 武汉大学三辩: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计划》了。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对方请问《苏格拉底计划》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出国留学呢? 武汉大学三辩:包括高中毕业生,但是主要是什么,主要是本科生、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对方辩友欧盟要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政府鼓励的,《苏格拉底计划》是利大于弊,也就是欧盟国家选择了利大于弊的行为呢?

武汉大学三辩:政府鼓励的事情就一定利大于弊吗?我看不一定吧,其实呢我还要提醒对方辩友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的问题,当然要有一个基点了,我们主要讨论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利大还是弊大,难道我们今天如果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对方辩友还要告诉我们要讨论外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改革的吗?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难道中国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不站在世界的环境下探讨,你是在本国内出国留学的吗?对方辩友?

武汉大学三辩:对方辩友,世界上有197个国家,出国留学的可能性有1900个,有19700多个,对方辩友,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那对方请你与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武汉大学三辩:我们已经具体问题,已经具体分析了,当今……

张泽群:请反方三辩继续选择。

武汉大学三辩:请教对方二辩。第一个问题,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不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要接受好的东西、新鲜的东西,我们说国外教育一定不一定比国内好,但是它有没有好的地方呢,要问我们的黄全愈教授,他为什么写一本素质在美国来启发我们今天的中国大众呢?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法国、德国,他们众多大学根本就不招收中国的高中毕业生,请教对方辩友,这个矛盾如何解释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他不招收我们的高中毕业生,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别的国家去不就好了吗?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再请教对方辩友了,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别的国家去需不需要竞争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当然需要竞争了,没有竞争出去干什么,那还不如在家里呢。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对方辩友对他们在国内竞争没有信心,那么为什么肯定他们在国外竞争就会脱颖而出呢?这个矛盾对方二辩又如何解释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一个人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现,他在国内没有竞争的能力你就能保证他在国外没有竞争的能力吗?他在国内不能适应应试教育,你怎么就知道他出国以后不能适应美国的素质教育呢?

武汉大学三辩:再请教对方辩友,在国内还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您就说他不适合,那么他到国外还没接受高等教育您就说他适合,您适合不适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适合不适合的标准当然是看教育市场了。当然是看教育市场,看供求关系,当然是看个人的努力选择了。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再请教对方辩友,美国的大学难道遍地都是黄金吗?难道……(时间到)张泽群:好,下面有请正方一辩用1'30”的时间进行攻辩小结。

中国政法大学一辩: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问了解放前,问了欧盟,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是外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出国,中国以前的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出国,但唯独今天的高中毕业生不可以出国,为什么呢?时代不一样了。我们说时代是不一样了,如果说今天的时代跟以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今天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今天有国际高教资源的丰富,今天有我们少年求知、求新、求文明开化、统一世界的勇气。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国内竞争尚且没有信心,又跑到国外去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可是对方辩友你别忘了,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板凳做不好怎么样,挨打挨骂,可是后来怎么样,成为一代的科学家呀,你怎么知道适应不了国内的路就走不了国外的越洋路呢?第三,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20岁人才成熟,我就不明白了,法定婚龄女性是20岁,难道只有结婚才能让女性成熟起来吗?根据著名教授顾明远先生所编的《教育心理学》,18岁正是我们今天人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我们真正能离开依赖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真正相对成熟的那一天,当然,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高中毕业出去可能没有文化本根,但是12年的国民教育教育我们了什么呢?难道对方辩友要否定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卓越成就吗?再请问对方辩友,外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留学来华,为什么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出去呢?谢谢。张泽群:下面有请反方一辩杨者同学也用1'30“的时间进行攻辩小结。

武汉大学一辩:谢谢。对方辩友您可以对发展心理学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但科学还是科学,发展心理学的权威艾里克森的观点之一 就是,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的青年需要一个相对连续和稳定的社会化环境,那么既然你也承认了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须面临的是一个突变的与跳跃的环境,两种环境之间的矛盾岂不是昭然若揭。跟着对方辩友又承认了高中毕业出国留学的目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方的三辩基于各国的招生状态指出了其实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根本往往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我想那是不言自喻。在 攻辩的最后我们再次讨论了那些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压力而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对用本国的言语和思维方式进行竞争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又对用异国的言语、思维方式进行竞争很有信心,这样的有信心和没信心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以上三个对方辩友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之说,第一个说明了高中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以成人,后两个说明他们主观上的盲目性和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又使其难以成才。又难成人又难成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难道不是弊大于利的吗?至于对方辩友提到的欧盟问题,那有着特殊性,欧盟现在正在一体化,而我们国家出国留学最多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中国到底是要和哪个国家一体化呢?谢谢。

张泽群:下面我们要开始的是自由辩论,在这个环节双方各有累计时是4分钟,我们首先有请正方发问。

中国政法大学:有85%的高中毕业生挤在中国大学门外,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有能力、有意愿选择出国留学,为什么是弊大于利的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您附加了很多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能力,第二他要有意愿,第三他要成绩很好在中国不能读大学,第四他要适合美国的教育,附加了这么多的条件当然是利大于弊了。不附加这么多条件的话,是不是就弊大于利了呢?请教对方辩友,一个突变的社会化环境是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解决自我成熟危机呢?

中国政法大学:如果说突变的话,那我们说过去容闳时代突变更大,过去邓小平出国时代突变更大,过去詹天佑突变更大,那我们今天看到他们不是都成才了吗?怎么就没成才、没成人呢?请不要回避我方问的让85%的挤不上独木桥的人出国去走越洋船是利大、弊大呢?

武汉大学:我方一辩已经回答过了,对方辩友刚刚举了那么多例子哪个是高中毕业生呢?对方辩友的虚虚实实,指南打北,指东打西,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他们的确不是高中毕业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高中。那我就想请问,那时候没有高中都能适应,现在有了高中反倒不能适应,是不是越教越笨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所以请您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又是回避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今天谈的,主要谈利弊谁更为主。要不然为什么武松上景阳岗就能打老虎,我上景阳岗就只能喂老虎呢?所以请您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有什么不同呢?都是少年,都有一样的心理特征,为什么对方辩友就避而不答? 武汉大学:青少年有什么问题嘛,哈尔滨日报的报道在十年前有一位高中毕业生赴日留学,结果遁入空门,对方辩友于心何忍啊!

中国政法大学:那就不是个人主义无奈的悲剧吗?请问民国初期的少儿出国可以学有所成,为什么今天接受了12年教育的青年出国留学却一事不成?什么都干不成?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喜欢谈民国我们就来谈民国,请教你1933年民国教育部两次修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纲领,这些原因在哪里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何必谈民国呢,我们来谈一谈我们的新中国吧,1992年中国提出了鼓励出国,回国治国的方针,对方辩友对此作何解释啊?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刚才是您谈民国我们才谈民国的,1933年教育部修改章程是专门将出国留学生的年限,从高中毕业生改为大专生,原因何在您能不能正面回答一下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谈来谈去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高中毕业生他不成熟,他不能适应外国环境,是根据发展心理学依据,那么我就想问一句,不成熟在国外,难道在国内就能成熟吗?难道让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了一个20岁的年龄还要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吗?

武汉大学:让我们看看现在的情况吧,请教一下,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统计,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能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只有3%。昂贵的出国费用对于我们中国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如何承担呢?你就要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哦!

中国政法大学:可是我们不能光看他们花了多少,我们还要看他收进了多少,请问对方辩友,今天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值多少万元呢?

武汉大学:我们是不能光看花了多少,可是这花了多少也得花得出去,花不花得了呢?请问对方辩友有一个具体的方案来解决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资金流失的问题,好不好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还有公派出国呢,只要认为花的钱就叫资金流失,那请问我们的公派出国国家教委是不是改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呢?再请问对方辩友,今天超过百万的人在中国已经有千万了,请问他们的子女选择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要谈公派我们来看一看,1979年我们国家采取公派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后果如何,对方辩友您真不知道吗?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无非是告诉我们那些人中很多没有回来过,不可否认在现在不完善的情况有一个人才流失的情况存在,但我们更该看到的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香港台湾发展过程中也有人才流失的现象,现在怎么样请你告诉我?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就是告诉我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于国家,利于个人,利于民族,请教你我们国家的政府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公费做一件利于国家,利于个人,利于民族的事呢?请您正面回答。中国政法大学:因为我们的国家教育资金不足嘛。刚才对方辩友不是告诉我了吗?

武汉大学:教育资金不足,还任巨额资金留向国外,对方辩友不是”此地空留留学梦,唯见资金向西流"吗?

中国政法大学:我们不去强占竞争优势,而一味抱怨资金在竞争中外流了,请问对方辩友这理智吗?难道中国教育产业也只能靠地方保护主义吗?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现在的问题不是说资金流出去了,人才流回来了,我们看到什么呢,1979年我们公派出了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而结果是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回国率还基本上等于零,请对方辩友具体解释一下,这么多人一去不复返到底如何有利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了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可是你又知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回国率以多少数目递增吗?13%,对方辩友怎么又知道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然导致人才流失呢?请问对方辩友,原来高等教育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天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一条路走,利大、弊大呢?

武汉大学:真的是多了一条路吗?对方辩友,今年我国高考的录取率已经达到50%以上,而去美国的签订成功率高中毕业生还不足5%,你不从两个里面取个,而从20个里面取一个,到底哪个是独木桥,哪个是阳关道啊?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我们多了一条路,对方否认,因为这条路不好走,你又不让我走,那我想请问,你不让我出国,我现在没有高考录取通知书这张旧船票,我还能不能登上高等教育的客船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这不是多了一条路,是你已经占着走过一条独木桥,还要再给你再走过一条独木桥,请问对方辩友对于出国留学生大量的盲目现象如何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盲目现象也是算出国的错吗?告诉对方辩友,那不是出国留学的错,那是盲从心理、盲目心理、盲目攀比惹的祸。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浙江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调查,70%的家长要把这些的孩子送出去,原因是什么呢?是一种盲目的攀比心理,如果70%的家长心理状态都是这样的,对方辩友还能告诉我利大于弊吗

中国政法大学:我们看到的不是盲目心理,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看到的不是因为时髦,而是因为确确实实大势所趋。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不是没有看到盲目心理,而是看到也不愿意承认,我想举个实例,我们国家上海文汇报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因为支付不起承重的费用,父母累倒在自家的炕台上。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刚刚说经济负担沉重,又说浙江有很多家长要把孩子送出国,这又说明什么呢。这么这么复杂还要送出国,说明什么呢?(时间到)

观众一:我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我想请问一下反方的同学,如果不用法律上18岁成年人的规定的话,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

武汉大学:首先法律上的完全责任行为能力人绝对不代表心理上的成熟,比如说泰国就规定,7岁的人就有完全民事责任;再比说以前苏联的《刑法》就有个规定12岁的人就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而且在美国一些州也规定14岁的人就可以被判处死刑,而且在美国的两个州同样规定,一个刑事责任年龄达到18岁,一个刑事责任年龄只有10岁,按照对方的观点,10岁的人、7岁的人、12岁的人是不是心理年龄都已经成熟了呢?可见我们今天既然探讨心理问题,请要根据它的科学依据,绝对不能按照他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或民事责任年龄来判断他的心理年龄究竟成熟多少,我想以这样的标准来判定的话,恐怕会脱离实际。谢谢。

观众二:我想请问一下正方同学,您刚才似乎一直在论证对于那些登不上高考的独木桥,而且又能付起巨额资金来的人说,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那么您这个小前提又怎么能推出对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出国留学都是利大于弊呢?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说的那个学术的判断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判断,局部判断推不出全局判断,我们承认在形式逻辑当中确实是那样,但今天面临的辩题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逻辑辩论的辩题,我们要做一个事实的判断,在当今中国真正能出国、愿出国,想出国,真正出了国的有多少呢?只是一部分人。我们探讨的辩题当然是针对这一部分人而言,对于那部分人,他本身就不想出国的人,看到出国有什么意义呢?

观众三:我是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我想请问武汉大学的同学,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可以避免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弊端,为何不好?

武汉大学:我们的学生的确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两方面来看,我得告诉您,中国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是世界一流的,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说的,同时毛博士也说过这样的话。同时美国大学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高中的课程,也许在那里你可以培养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但基础就不好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学生首先在国内接受本国的世界一流的本科的基础教育,然后再出国,往高精尖的方向来发展,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观众四:我来自天津轻工业学院,我请教正方同学一个问题,那么据有关部门统计,凡是国外的院校到中国招生前去留学的院校的一般来说在国外都是不知名的中小院校,并且他们的第一目的是经济利益,第二才是教育学生,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正方同学作何解释呢?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我没有想到在今天的辩题中我们好象稍微占了一点点等级的观念,认为不上一流大学就不是在上大学,但我们说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很多科学家,有很多成功人士,他就是从二、三流大学当中爬滚过来的,难道咱们就说上了二三流大学就不是上大学吗?国外的很多优秀院校不在中国招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出国留学的行为还没有真正的发展完善,如果真正地发展完善,相信会吸引到更多的国外高校到中国来招生。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很多的高中毕业生,他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他们都想要共享一下国际的高等教育资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如果让我们上大学的答案也变得丰富起来,多几条路又有什么不呢?

张泽群:感谢观众朋友参与,下面我们要进入辩论会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陈词,下面我们有请反方的四辩周全义同学用3'的时间来总结反方的观点。有请。

武汉大学四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对方同学的基本逻辑,无非是说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出国留学,所以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但听起来好象是一个很严密的三段论,那好我们根据这个方法再来构建一下,自由恋爱利大于弊,初中生自由恋爱也是自由恋爱,所以初中生自由恋爱利大于弊。这样的结论大家又以为如何呢?可见对方辩友今天最根本问题就在于用一个抽象的形式逻辑来取代具体分析的辩证态度,第一是解开了推理和掩盖高中毕业生生理和心理的各种状态,这样只重逻辑不重现实的经验治学方法恐怕也是弊大于利的吧?第二我们来看看对方辩友用的是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无非是用一些表面的、眼前的、局部的利去掩盖根本的、长远、全局的弊,我方不否认高中毕业生年龄较小,出国留学更容易适应那面的环境,更容易躲避国内的高考压力,同时也确实也出了一些特定的人才,但是不要忘了,从整体上来说高中毕业生处于一种心理自我同一性还没有解决的特定状态,一方面他坚定的文化本根还没有形成,一方面又到国外去接受语言的、学习的、思维方式的多面压力和异域文化的全面冲击,其结果往往只可能被动同化而不是主动吸收,是不分好歹的抱来的,而不是以我为主的拿来的。这样一种文化本根的流失也许当事者自己还浑然不觉,甚至是乐此不疲,但是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第三请问对方辩友在回避我方问题的方式,突变是个好环境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自我成熟危机的解决,对方辩友无法回答,自我同一的危机没有解决,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规范行为顺利成长,对方辩友也无法回答。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渺茫的成才之路如何有利于个人和家庭,民族教育的流失和民族文化本根的迷失如何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对方辩友也无法回答。对方辩友始终无法给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那就是1979年我们国家公派出派的一批高中毕业生为什么到现在为止20多年的时间其回国率还是基本等于零呢?我们不是说所有的留学生都必须要回来才叫好,但是这么多的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去不复返,这到底是如何体现利大于弊的呢?我国从此不再公派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又是如何体现利大于弊的呢?希望对方四辩待会儿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我方始终认为,首先应该在神州沃土扎下文化本根,我们才能振兴中华与人类文明之间,振兴祖国与世界文明之间。希望就在我辈。谢谢大家!

张泽群:谢谢。下面有请正方四辩陶离风同学也是用3分钟时间总结正方观点,下面有请。中国政法大学四辩:今天为了反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对方辩友提出了四个论证,我方以为不然,一一提出,共同商榷。对方一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因为适应不了,所以弊大于利。诚然异国他乡,挑战是有的,但挑战是适度的。这种挑战,12岁的詹天佑适应得了,16岁的邓小平适应得了,那么我们今天18、9岁的高中毕生,在比以前好得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怎么反而适应不了了呢?对方同学说是因为心理适应不了,那么请问,如果你不让孩子锻炼,那么有适应得了的那一天吗?对方二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会被异国文化同化,所以弊大于利。但是不要忘记,他们出国前接受了整整12年的国民教育。如果对方辩友认为,欧风美雨可以轻易冲掉中国文化的本色,冲掉仁义理智信乃至廉耻和良心。请问,对中国高等教育如此刚愎自用的你们对中国12年的国民教育怎么如此的不自信?对方三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导致人才流失,所以弊大于利。首先,未必不回来吧。17岁的留美的周丰升、18岁留日的范秀花不都回来了嘛,而且成为今天一流大学武汉大学的奠基人。其实,以回不回来作为人才是否流失的标准,实在是太狭隘,李政道,杨振宁不都是世界尊重中华民族的理由吗?对方四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费用昂贵,导致教育资本外流,所以弊大于利。诚然,荣洪出国留学是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可他从西方带来的文化思想理念,请问又值多少银子呢?今天一个家庭买洋烟,买洋酒,大家觉得无可厚非。那我不买烟,不买酒,我买教育,明明是投以木桃,报以琼瑶,请问为什么是弊大于利的呢?今天对方一、二、三、四辩友面临共同的错误就在于你们不能面对现实,而一味的把自己的例论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今天一个高中毕业生我跳不过高考的龙门,我绕着龙门去西洋,一样可以成龙。今天不应以削足适履的方式勉强另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我出国选择另一种教育来适合我,更容易成才。今天我方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原因很简单,第一对高中毕业生而言,增加了接受和选择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个人成才;第二对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既缓解了量上的压力,又提出了质上的竞争,有利于高教事业的发展;第三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促进了东西方思想、科技、文化的交流和汇合,有利于社会进步。我们承认,弊端也是有的,但在今天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中国,我们认为不能因为种种暂时的困难和表面的弊端,而否定。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长远利益

第三篇: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经典】

全过程经典奉献

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

张泽群: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留学史可谓极其波澜,其中也涌现了大量的经邦济世和博学的杰出人才。至今留学热潮依然是方兴未艾,可是留学又出现了新的特点,比如说现在留学就有低龄化,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关注这个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根据赛前双方抽签的决定,正方中国政法大学他们所述的立场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反方武汉大学他们所述的立场是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好了,根据规则规定,首先我们有请正方一辩张红同学做陈述一段,时间是2'30“,有请。

【正方一辩陈词】中国政法大学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1980年非洲共和国在静寂了17年之后,重又允许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1995年欧盟订立《苏格拉底计划》规定大龄在校生必须有一定的学分在海外取得,2000年由国家教委举办近百所海外高校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际高等教育巡回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今天蔚然成风。依托这一背景我们与对方辩友探讨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应持开放还是封闭的态度;第二,高中毕业生能否适应海外的学习和生活。根据第一个问题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有利于个人成才,有利于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所以应当开放。就个人来讲,你不占高考的独木桥,就搭留学的越洋船,多一条机会选择接受高等教育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其次就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而言,今天中国的高校事业面临三个根本问题:招生能力有限、竞争机制缺乏、培养模式单一,而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用国外的高校资源缓解国内的高考压力,依托各国各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培养中国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他们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教育水平有利于根本问题的解决,当然利大于弊。再次就国家而言,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将在中外文化、思想、科技的沟通上搭起坚实的桥梁,展望历史近百年的成就也确实依托了一代代留学生的共同努力。当然我们还要看到高中毕业生也能够适应海外的留学生活,他们在国内接受了十二年的国民教育,有中华文化史册,总体年龄在18周岁以上并有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意识,其实他们在国外面对的是一种相对简单、平和,所以我们说出国留学的挑战对高中毕业生来说是适度的,当然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存在着弊端,但我方认为弊是表面的,利是根本的、长远的、积极的,所以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谢谢。

张泽群:下面我们请反方一辩杨者同学陈述观点,时间也是2'30”,有请。

【反方一辩陈词】武汉大学一辩:谢谢,各位好!对方辩友刚才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两点,第一是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可以暂时躲避国内高考的压力,但即便如你所说国内高考是独木桥,你又怎么能确信到了国外就不用再挤独木桥了呢?第二,出国留学好,因此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好,我方也认为出国留学是符合教育国际化这一时代潮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出国留学都是利大于弊的,要看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利大还是弊大,还要分析出国留学是否有利于高中毕业生的成人、成才和成长为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理由如下:首先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的青年在心理上正是解决自我熟悉时期的钟摆时期,他们就象杂经伸开了抓住童年的那双手,就要伸长手臂去握住世界,在此关键时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相对联系和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来解决自我 熟悉的危机和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而出国留学带来的环境突变,则会造成自我迷失与决策混乱,带来心理失衡和行为失范,不利于成人。其次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今非昔比,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如果放弃价廉物美的中国大学教育,而去追求价格昂贵的外国大学教育,岂不是盲目崇外,舍近求远吗?至于那些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压力而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既然对用母语参加国内竞争都缺乏信心,又怎么能确信用外语参加国外竞争就一定有利于自己的成才呢?第三,由于种种客观原因,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尚未建立以我为本、兼收并治的深厚文化根基,往往会在出国后被动适应异国文化过程中迷失自己文化本身,这样的人即使学有所成,对于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又有何裨益呢?当然,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有一些利,例如借以学习外国言语可以暂时躲避国内高考压力,但这些利不过是表面之利、眼前之利和局部之利,而实际却是关系到个人成人、成才,和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之弊、长远之弊和全局之弊。因此我方认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谢谢。

张泽群:感谢杨者同学,下面我们要进入的是攻辩阶段,我们首先要有请正方的二辩来选择反方的辩友进

行攻辩。有请。

【正方攻辩】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选择对方二辩。请问对方辩友,对待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我们应该持开放的态度呢,还是闭守的态度?

武汉大学二辩:开放的态度。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为什么呢?

武汉大学二辩:因为我们这个国家要发展必然要走对外开放的道路。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回答得很好,那么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去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去利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不是国际化的应有之意呢?

武汉大学二辩:我们要兼收并治,要吸收国外的文化,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本根,要有独立的自我,而高中毕业生缺乏的正是这两点,也许在大学生看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可是在高中毕业生看来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何以对高中毕业生的文化自理能力有那么差的自信心呢?请问对方辩友高中毕业生接受过多少年的国民教育呢?

武汉大学二辩:12年的国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教育部最近提出,要把我们的高中的课程50%都改为文言文,说明什么,说明以前学得不够啊。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对方辩友,现在我们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之外有了别的一条路,以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请问对方辩友何弊之有啊?

武汉大学二辩: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然是好的,可是要看这条路是不是好走,如果走到半路摔下去了,您说好还是不好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武汉大学的前校长周丰升、范秀花都是17、8岁出国留学,请问他们摔下去没有呢?

武汉大学二辩:对方辩友,解放前的情况和当今情况完全不同。既然时代不同了,当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了。这就叫时移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那是不是像九斤老太所说的现代人与古代相比,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呢?(时间到)

张泽群:下面我们请反方二辩来选择正方辩友进行攻辩,请问选择哪位?

武汉大学二辩:我也想请教对方二辩。请问一般来说一个人出国留学是不是要面临着地区的社会变化?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是的。

武汉大学二辩:那么再请问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轻人要到20岁以后才能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而高中毕业生的年龄一般不许超过20岁,是或与不是?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当然是不超过20岁,可是对方辩友无非就是告诉我说,高中毕业生的心理不够成熟,但是不成熟需不需要去成熟一下呢,要成熟一下需不需要去锻炼一下呢,有一句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才的成长恰恰需要环境的磨炼。

武汉大学二辩:发展心理学同样表明,大多数的青年人要克服自我成熟的危机,需要一个联系稳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或与不是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不一定,我们只能说文化变化同样可以是一个人点燃心灵的火花,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实本无果,我们说文化现象产生的火花,对方辩友又怎么知道它不是点燃高中毕业生心灵的明灯呢、火种呢?

武汉大学二辩:我方的科学依据来自发展心理学权威,对方辩友既然说不一定,请问您的科学依据在哪里?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我的科学依据来自我国基建心理学研究,他表明17、8岁的人他的心理已经渐渐成熟,因为他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他是成年人,而高中毕业生恰恰就属于这一年龄阶段。

武汉大学二辩:请问法律上的完全责任年龄和心理上的成熟是不是一个概念?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法律上的完全行为责任年龄恰恰是从心理学的责任年龄抽象出来的,对方辩友难道连这点还不知道吗?(时间到)

张泽群:好了,请正方的三辩来选择反方辩友。

【反方攻辩】中国政法大学三辩:有请对方三辩。在欧盟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请问这

是利大还是弊大?

武汉大学三辩:对于欧盟来说,他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他们的高中毕业生心理年龄可能也没有成熟,所以我们不说是利大还是弊大,但是对方辩友能不能用欧盟来推导我们国家的情况呢?显然是不能的,我们国家有不同特殊的国情啊。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如果这是弊大利于的话我想请问为什么欧盟坚持了四十年的弊大于利的国情呢?

武汉大学三辩:可是我们同样知道呀,欧盟同样在提高留学生的水准。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请问对方辩友知不知道《苏格拉底计划》?

武汉大学三辩: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计划》了。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对方请问《苏格拉底计划》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出国留学呢?

武汉大学三辩:包括高中毕业生,但是主要是什么,主要是本科生、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对方辩友欧盟要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政府鼓励的,《苏格拉底计划》是利大于弊,也就是欧盟国家选择了利大于弊的行为呢?

武汉大学三辩:政府鼓励的事情就一定利大于弊吗?我看不一定吧,其实呢我还要提醒对方辩友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的问题,当然要有一个基点了,我们主要讨论今天的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利大还是弊大,难道我们今天如果讨论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对方辩友还要告诉我们要讨论外国的国有企业是如何改革的吗?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难道中国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不站在世界的环境下探讨,你是在本国内出国留学的吗?对方辩友?

武汉大学三辩:对方辩友,世界上有197个国家,出国留学的可能性有1900个,有19700多个,对方辩友,当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中国政法大学三辩:那对方请你与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武汉大学三辩:我们已经具体问题,已经具体分析了,当今……

张泽群:请反方三辩继续选择。

武汉大学三辩:请教对方二辩。第一个问题,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不是为了接受好的教育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要接受好的东西、新鲜的东西,我们说国外教育一定不一定比国内好,但是它有没有好的地方呢,要问我们的黄全愈教授,他为什么写一本素质在美国来启发我们今天的中国大众呢?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一些发达国家,比如说法国、德国,他们众多大学根本就不招收中国的高中毕业生,请教对方辩友,这个矛盾如何解释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他不招收我们的高中毕业生,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别的国家去不就好了吗?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再请教对方辩友了,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别的国家去需不需要竞争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当然需要竞争了,没有竞争出去干什么,那还不如在家里呢。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对方辩友对他们在国内竞争没有信心,那么为什么肯定他们在国外竞争就会脱颖而出呢?这个矛盾对方二辩又如何解释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一个人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表现,他在国内没有竞争的能力你就能保证他在国外没有竞争的能力吗?他在国内不能适应应试教育,你怎么就知道他出国以后不能适应美国的素质教育呢?

武汉大学三辩:再请教对方辩友,在国内还没有接受高等教育您就说他不适合,那么他到国外还没接受高等教育您就说他适合,您适合不适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政法大学二辩:适合不适合的标准当然是看教育市场了。当然是看教育市场,看供求关系,当然是看个人的努力选择了。

武汉大学三辩:那么再请教对方辩友,美国的大学难道遍地都是黄金吗?难道……(时间到)

【正方一辩小结】张泽群:好,下面有请正方一辩用1'30“的时间进行攻辩小结。

中国政法大学一辩: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问了解放前,问了欧盟,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的是外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出国,中国以前的高中毕业生也可以出国,但唯独今天的高中毕业生不可以出国,为什么呢?时代不一样了。我们说时代是不一样了,如果说今天的时代跟以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今天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今天有国际高教资源的丰富,今天有我们少年求知、求新、求文明开化、统一世界的勇气。第二,对方辩友告诉我们国内竞争尚且没有信心,又跑到国外去操着半生不熟的英语,可是对方辩友你别忘了,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板凳做不好怎么样,挨打挨骂,可是后来怎么样,成为一代的科学家呀,你怎么知道适应不了国内的路就走不了国外的越洋路呢?第三,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20岁人才成熟,我就不明白了,法定婚龄女性是20岁,难道只有结婚才能让女性成熟起来吗?根据著名教授顾明远先生所编的《教育心理学》,18岁正是我们今天人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我们真正能离开依赖的那一天,就是我们真正相对成熟的那一天,当然,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高中毕业出去可能没有文化本根,但是12年的国民教育教育我们了什么呢?难道对方辩友要否定我们九年义务教育的卓越成就吗?再请问对方辩友,外国的高中毕业生可以留学来华,为什么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出去呢?谢谢。

张泽群:下面有请反方一辩杨者同学也用1'30”的时间进行攻辩小结。

【反方一辩小结】武汉大学一辩:谢谢。对方辩友您可以对发展心理学的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但科学还是科学,发展心理学的权威艾里克森的观点之一 就是,高中毕业生年龄阶段的青年需要一个相对连续和稳定的社会化环境,那么既然你也承认了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须面临的是一个突变的与跳跃的环境,两种环境之间的矛盾岂不是昭然若揭。跟着对方辩友又承认了高中毕业出国留学的目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我方的三辩基于各国的招生状态指出了其实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根本往往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我想那是不言自喻。在 攻辩的最后我们再次讨论了那些为了躲避国内高考压力而出国留学的高中毕业生,一方面他们对用本国的言语和思维方式进行竞争没有信心,另一方面又对用异国的言语、思维方式进行竞争很有信心,这样的有信心和没信心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以上三个对方辩友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之说,第一个说明了高中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以成人,后两个说明他们主观上的盲目性和客观现实的复杂性又使其难以成才。又难成人又难成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难道不是弊大于利的吗?至于对方辩友提到的欧盟问题,那有着特殊性,欧盟现在正在一体化,而我们国家出国留学最多的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中国到底是要和哪个国家一体化呢?谢谢。

张泽群:下面我们要开始的是自由辩论,在这个环节双方各有累计时是4分钟,我们首先有请正方发问。

中国政法大学:有85%的高中毕业生挤在中国大学门外,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有能力、有意愿选择出国留学,为什么是弊大于利的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您附加了很多的前提,首先是要有能力,第二他要有意愿,第三他要成绩很好在中国不能读大学,第四他要适合美国的教育,附加了这么多的条件当然是利大于弊了。不附加这么多条件的话,是不是就弊大于利了呢?请教对方辩友,一个突变的社会化环境是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解决自我成熟危机呢?

中国政法大学:如果说突变的话,那我们说过去容闳时代突变更大,过去邓小平出国时代突变更大,过去詹天佑突变更大,那我们今天看到他们不是都成才了吗?怎么就没成才、没成人呢?请不要回避我方问的让85%的挤不上独木桥的人出国去走越洋船是利大、弊大呢?

武汉大学:我方一辩已经回答过了,对方辩友刚刚举了那么多例子哪个是高中毕业生呢?对方辩友的虚虚实实,指南打北,指东打西,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他们的确不是高中毕业生,因为那时候还没有高中。那我就想请问,那时候没有高中都能适应,现在有了高中反倒不能适应,是不是越教越笨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所以请您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又是回避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今天谈的,主要谈利弊谁更为主。要不然为什么武松上景阳岗就能打老虎,我上景阳岗就只能喂老虎呢?所以请您回答我方一辩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有什么不同呢?都是少年,都有一样的心理特征,为什么对方辩友就避而不答?

武汉大学:青少年有什么问题嘛,哈尔滨日报的报道在十年前有一位高中毕业生赴日留学,结果遁入空门,对方辩友于心何忍啊!

中国政法大学:那就不是个人主义无奈的悲剧吗?请问民国初期的少儿出国可以学有所成,为什么今天接受了12年教育的青年出国留学却一事不成?什么都干不成?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喜欢谈民国我们就来谈民国,请教你1933年民国教育部两次修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纲领,这些原因在哪里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何必谈民国呢,我们来谈一谈我们的新中国吧,1992年中国提出了鼓励出国,回国治国的方针,对方辩友对此作何解释啊?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刚才是您谈民国我们才谈民国的,1933年教育部修改章程是专门将出国留学生的年限,从高中毕业生改为大专生,原因何在您能不能正面回答一下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谈来谈去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高中毕业生他不成熟,他不能适应外国环境,是根据发展心理学依据,那么我就想问一句,不成熟在国外,难道在国内就能成熟吗?难道让我们的高中毕业生到了一个20岁的年龄还要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吗?

武汉大学:让我们看看现在的情况吧,请教一下,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统计,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能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只有3%。昂贵的出国费用对于我们中国高中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来说如何承担呢?你就要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哦!

中国政法大学:可是我们不能光看他们花了多少,我们还要看他收进了多少,请问对方辩友,今天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值多少万元呢?

武汉大学:我们是不能光看花了多少,可是这花了多少也得花得出去,花不花得了呢?请问对方辩友有一个具体的方案来解决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资金流失的问题,好不好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还有公派出国呢,只要认为花的钱就叫资金流失,那请问我们的公派出国国家教委是不是改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呢?再请问对方辩友,今天超过百万的人在中国已经有千万了,请问他们的子女选择出国留学利大还是弊大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要谈公派我们来看一看,1979年我们国家采取公派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后果如何,对方辩友您真不知道吗?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无非是告诉我们那些人中很多没有回来过,不可否认在现在不完善的情况有一个人才流失的情况存在,但我们更该看到的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香港台湾发展过程中也有人才流失的现象,现在怎么样请你告诉我?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就是告诉我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于国家,利于个人,利于民族,请教你我们国家的政府为什么就是不愿意公费做一件利于国家,利于个人,利于民族的事呢?请您正面回答。

中国政法大学:因为我们的国家教育资金不足嘛。刚才对方辩友不是告诉我了吗?

武汉大学:教育资金不足,还任巨额资金留向国外,对方辩友不是“此地空留留学梦,唯见资金向西流”吗?

中国政法大学:我们不去强占竞争优势,而一味抱怨资金在竞争中外流了,请问对方辩友这理智吗?难道中国教育产业也只能靠地方保护主义吗?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现在的问题不是说资金流出去了,人才流回来了,我们看到什么呢,1979年我们公派出了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而结果是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回国率还基本上等于零,请对方辩友具体解释一下,这么多人一去不复返到底如何有利于我们的教育事业了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可是你又知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回国率以多少数目递增吗?13%,对方辩友怎么又知道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必然导致人才流失呢?请问对方辩友,原来高等教育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今天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一条路走,利大、弊大呢?

武汉大学:真的是多了一条路吗?对方辩友,今年我国高考的录取率已经达到50%以上,而去美国的签订成功率高中毕业生还不足5%,你不从两个里面取个,而从20个里面取一个,到底哪个是独木桥,哪个是阳关道啊?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辩友我们多了一条路,对方否认,因为这条路不好走,你又不让我走,那我想请问,你不让我出国,我现在没有高考录取通知书这张旧船票,我还能不能登上高等教育的客船呢?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这不是多了一条路,是你已经占着走过一条独木桥,还要再给你再走过一条独木桥,请问对方辩友对于出国留学生大量的盲目现象如何解释?

中国政法大学:盲目现象也是算出国的错吗?告诉对方辩友,那不是出国留学的错,那是盲从心理、盲目心理、盲目攀比惹的祸。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浙江电视台曾经做过一个调查,70%的家长要把这些的孩子送出去,原因是什么呢?是一种盲目的攀比心理,如果70%的家长心理状态都是这样的,对方辩友还能告诉我利大于弊吗

中国政法大学:我们看到的不是盲目心理,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看到的不是因为时髦,而是因为确确实实大势所趋。

武汉大学:对方辩友不是没有看到盲目心理,而是看到也不愿意承认,我想举个实例,我们国家上海文汇报曾经发表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因为支付不起承重的费用,父母累倒在自家的炕台上。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刚刚说经济负担沉重,又说浙江有很多家长要把孩子送出国,这又说明什么呢。这么这么复杂还要送出国,说明什么呢?(时间到)

观众一:我是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我想请问一下反方的同学,如果不用法律上18岁成年人的规定的话,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是否成熟?

武汉大学:首先法律上的完全责任行为能力人绝对不代表心理上的成熟,比如说泰国就规定,7岁的人就有完全民事责任;再比说以前苏联的《刑法》就有个规定12岁的人就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而且在美国一些州也规定14岁的人就可以被判处死刑,而且在美国的两个州同样规定,一个刑事责任年龄达到18岁,一个刑事责任年龄只有10岁,按照对方的观点,10岁的人、7岁的人、12岁的人是不是心理年龄都已经成熟了呢?可见我们今天既然探讨心理问题,请要根据它的科学依据,绝对不能按照他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或民事责任年龄来判断他的心理年龄究竟成熟多少,我想以这样的标准来判定的话,恐怕会脱离实际。谢谢。

观众二:我想请问一下正方同学,您刚才似乎一直在论证对于那些登不上高考的独木桥,而且又能付起巨额资金来的人说,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那么您这个小前提又怎么能推出对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出国留学都是利大于弊呢?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对方说的那个学术的判断不能称之为一个成熟的判断,局部判断推不出全局判断,我们承认在形式逻辑当中确实是那样,但今天面临的辩题不是一个空洞的形式逻辑辩论的辩题,我们要做一个事实的判断,在当今中国真正能出国、愿出国,想出国,真正出了国的有多少呢?只是一部分人。我们探讨的辩题当然是针对这一部分人而言,对于那部分人,他本身就不想出国的人,看到出国有什么意义呢?

观众三:我是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我想请问武汉大学的同学,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可以避免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弊端,为何不好?

武汉大学:我们的学生的确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两方面来看,我得告诉您,中国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是世界一流的,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说的,同时毛博士也说过这样的话。同时美国大学的基础和本科教育,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高中的课程,也许在那里你可以培养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但基础就不好了。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学生首先在国内接受本国的世界一流的本科的基础教育,然后再出国,往高精尖的方向来发展,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观众四:我来自天津轻工业学院,我请教正方同学一个问题,那么据有关部门统计,凡是国外的院校到中国招生前去留学的院校的一般来说在国外都是不知名的中小院校,并且他们的第一目的是经济利益,第二才是教育学生,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正方同学作何解释呢?谢谢。

中国政法大学:我没有想到在今天的辩题中我们好象稍微占了一点点等级的观念,认为不上一流大学就不是在上大学,但我们说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有很多科学家,有很多成功人士,他就是从二、三流大学当中爬滚过来的,难道咱们就说上了二三流大学就不是上大学吗?国外的很多优秀院校不在中国招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中国出国留学的行为还没有真正的发展完善,如果真正地发展完善,相信会吸引

到更多的国外高校到中国来招生。我们要看到我们现在很多的高中毕业生,他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他们都想要共享一下国际的高等教育资源,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答案是丰富多采的,如果让我们上大学的答案也变得丰富起来,多几条路又有什么不呢?

张泽群:感谢观众朋友参与,下面我们要进入辩论会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陈词,下面我们有请反方的四辩周全义同学用3'的时间来总结反方的观点。有请。

武汉大学四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对方同学的基本逻辑,无非是说出国留学利大于弊,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出国留学,所以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但听起来好象是一个很严密的三段论,那好我们根据这个方法再来构建一下,自由恋爱利大于弊,初中生自由恋爱也是自由恋爱,所以初中生自由恋爱利大于弊。这样的结论大家又以为如何呢?可见对方辩友今天最根本问题就在于用一个抽象的形式逻辑来取代具体分析的辩证态度,第一是解开了推理和掩盖高中毕业生生理和心理的各种状态,这样只重逻辑不重现实的经验治学方法恐怕也是弊大于利的吧?第二我们来看看对方辩友用的是什么样的论证方式,无非是用一些表面的、眼前的、局部的利去掩盖根本的、长远、全局的弊,我方不否认高中毕业生年龄较小,出国留学更容易适应那面的环境,更容易躲避国内的高考压力,同时也确实也出了一些特定的人才,但是不要忘了,从整体上来说高中毕业生处于一种心理自我同一性还没有解决的特定状态,一方面他坚定的文化本根还没有形成,一方面又到国外去接受语言的、学习的、思维方式的多面压力和异域文化的全面冲击,其结果往往只可能被动同化而不是主动吸收,是不分好歹的抱来的,而不是以我为主的拿来的。这样一种文化本根的流失也许当事者自己还浑然不觉,甚至是乐此不疲,但是对国家和民族来说,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第三请问对方辩友在回避我方问题的方式,突变是个好环境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生自我成熟危机的解决,对方辩友无法回答,自我同一的危机没有解决,如何有利于高中毕业规范行为顺利成长,对方辩友也无法回答。巨额的资金投入和渺茫的成才之路如何有利于个人和家庭,民族教育的流失和民族文化本根的迷失如何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对方辩友也无法回答。对方辩友始终无法给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那就是1979年我们国家公派出派的一批高中毕业生为什么到现在为止20多年的时间其回国率还是基本等于零呢?我们不是说所有的留学生都必须要回来才叫好,但是这么多的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一去不复返,这到底是如何体现利大于弊的呢?我国从此不再公派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又是如何体现利大于弊的呢?希望对方四辩待会儿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我方始终认为,首先应该在神州沃土扎下文化本根,我们才能振兴中华与人类文明之间,振兴祖国与世界文明之间。希望就在我辈。谢谢大家!张泽群:谢谢。下面有请正方四辩陶离风同学也是用3分钟时间总结正方观点,下面有请。

中国政法大学四辩:今天为了反对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对方辩友提出了四个论证,我方以为不然,一一提出,共同商榷。对方一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因为适应不了,所以弊大于利。诚然异国他乡,挑战是有的,但挑战是适度的。这种挑战,12岁的詹天佑适应得了,16岁的邓小平适应得了,那么我们今天18、9岁的高中毕生,在比以前好得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怎么反而适应不了了呢?对方同学说是因为心理适应不了,那么请问,如果你不让孩子锻炼,那么有适应得了的那一天吗?对方二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会被异国文化同化,所以弊大于利。但是不要忘记,他们出国前接受了整整12年的国民教育。如果对方辩友认为,欧风美雨可以轻易冲掉中国文化的本色,冲掉仁义理智信乃至廉耻和良心。请问,对中国高等教育如此刚愎自用的你们对中国12年的国民教育怎么如此的不自信?对方三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导致人才流失,所以弊大于利。首先,未必不回来吧。17岁的留美的周丰升、18岁留日的范秀花不都回来了嘛,而且成为今天一流大学武汉大学的奠基人。其实,以回不回来作为人才是否流失的标准,实在是太狭隘,李政道,杨振宁不都是世界尊重中华民族的理由吗?对方四辩告诉我们,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费用昂贵,导致教育资本外流,所以弊大于利。诚然,荣洪出国留学是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可他从西方带来的文化思想理念,请问又值多少银子呢?今天一个家庭买洋烟,买洋酒,大家觉得无可厚非。那我不买烟,不买酒,我买教育,明明是投以木桃,报以琼瑶,请问为什么是弊大于利的呢?今天对方一、二、三、四辩友面临共同的错误就在于你们不能面对现实,而一味的把自己的例论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今天一个高中毕业生我跳不过高考的龙门,我绕着龙门去西洋,一样可以成龙。今天不应以削足适履的方式勉强另一种教育方式,那么我出国选择另一种教育来适合我,更容易成才。今天我方为高中毕业生出国

留学利大于弊,原因很简单,第一对高中毕业生而言,增加了接受和选择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个人成才;第二对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既缓解了量上的压力,又提出了质上的竞争,有利于高教事业的发展;第三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促进了东西方思想、科技、文化的交流和汇合,有利于社会进步。我们承认,弊端也是有的,但在今天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的中国,我们认为不能因为种种暂时的困难和表面的弊端,而否定。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长远利益和最大价值。谢谢。

第四篇: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

谢谢主席,大家好,政府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统治机关,其执政目的是保证全体人民利益,让国家与民族更好的发展,并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公平公正,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与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化,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不断产生并且日渐加深。而今天我们所讨论的社会价值观冲突,并非有明确正误的价值观冲突。由于政府具有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职能,而错误的社会价值观会影响稳定,政府绝不能放任不管,此种价值冲突也就不属于我们今天的讨论范围。因此,今天的辩题只对没有对错之分的社会价值冲突适用。我方认为“政府应中立于社会价值冲突”,理由如下:

第一,中立即为“中正独立,不倾向与任一方”。政府在社会价值冲突中处于中立的态度,即不偏向任何利益集体。作为保障全体人民利益的执政机关,政府在社会价值观产生冲突时若不能保持中立,必将成为一方的代言人,而违背了与另一方签订的无形的社会契约,也就违背了政府成立的初衷。因此,在两种没有明确正误之分的社会价值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政府只有保持中立的态度,才能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从而化解冲突。这是政府职能之所在,也是人民对于政府的基本要求。

第二,政府持有中立的立场,并非消极的回避矛盾,而是基于政府基本职能,即保证人民群众利益,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保持国家与民族又好又快的发展,所作出的解决冲突,解决纷争的举措。政府中立的具体表现为:对可调解的社会价值冲突,政府将积极的进行调解,而在面对无法调解的社会价值冲突,政府将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让人民群众与时间共同检验,从而能良好的解决社会价值冲突。

我们今天说“政府应中立于社会价值冲突”,是因为如果政府不中立于社会价值冲突,而倾向于某一利益团体,就会引导群众偏向此利益团体所倡导的社会价值观,从而使民众失去了自由发表言论的意愿与权利,连民众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都没有的国家,政府的存在还有意义么?我们所提倡的民主与自由又将被置于何地?我们的社会又怎能保持稳定和谐呢?因此我方坚持认为“政府应该中立于社会价值冲突”。

第五篇: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怎样选择

高中毕业生如何计划加拿大留学

IDP北京 Bruce Zhu

经常接到这类家长的电话,情况大概是孩子明年高中毕业,以孩子目前水平来说,考个大专或者2本3本不成问题,想了解一下出国留学的情况,并且问我是不是应该把孩子送到外国去读书?这条路是不是对的?

家长的问题是:孩子在国内考不上本科,或者上不了比较好的本科,那就把孩子送到外国去拿个大学本科证得了。同时这些家长也都在犹豫不决,要是孩子能考上一所比较知名的大学本科,就没必要出国了。

对于大多数国内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在进入高二年级的学习后,想法和做法就属于慌不择路的,他们的想法就是如何把孩子送进大学读本科,国内不行就去国外读,他们的思维完全被读本科所控制,根本就对留学没有明确的考虑,也没有认真指导规划孩子的未来,家长没有了解哪个专业比较好,也无暇顾及就业方向等重大问题。一般来说,对于有送孩子出国留学想法的家长来说,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面对拿钱就进的国外大学,孩子能不能毕业?

2、选择什么专业,对孩子未来就业和发展有用?

3、面对就业困难的普遍现象,一个国外本科毕业生回国是否好就业?

4、留学投资大,把钱花出去是肯定的,但是回报和收益是什么?

如果没有考虑以上问题,这样的家长和学生往往既是高考的失败者也是留学的受害者。家长最好参照以下问题,为孩子的加拿大留学做准备:

1、选择专业最重要:许多加拿大的大学拿钱就可以进,就像你拿钱就可以在商场买东西一样,那么选择商品对自己有用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谁也不会给自己买一些根本用不着的商品。去加拿大上大学,绝大多数大学都可以申请,专业可以随便选择,那么选择哪个专业对孩子未来有好处,是最重要的事情。这就需要给孩子做好规划。

2、在加拿大留学毕业后,回国怎样才能找到工作。很多家长的错误是感觉有个国外本科,回国就业怎么着也好找工作吧。但是家长不明白的问题是,对于一个国外大学的本科生,毕业后回国求职是不容乐观的,因为他们在和中国优秀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竞争中,某些方面也会缺乏竞争力。缺乏的原因在于孩子外国受教育多年,不了解或者不适应国内的人情世故、处事方法,最后孩子由沮丧变为愤青,一切归于社会诟病而没有从自身寻找不足,既没有发挥出外国所长又无法弥补自身所短,这样导致了“海龟”变为“海带”。对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是不是应该放弃高考、去加拿大留学呢?

1、如果在国内只能考上一个二本甚至三本或大专的话,在家庭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到国外读书,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受到最好的磨练。

2、为了将来的就业,选择好专业最为重要。什么是好专业呢?目前在国内的情况是,当年高考热门的专业等到毕业后就可能变成了就业难,原因在于学此专业的学生当年过多,加上高校的扩招以及该行业在几年中的变化。所以,学生在国外留学选择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与当地的国情结合,对所要留学的国家的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产业结构做一定的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3、为了将来的就业,最好不要国外本科毕业后就回国找工作。毕业后要能够留在国外工作几年。因为国内不缺乏没有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当孩子在国外获得高学历并且有丰富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回国才有发展空间,并且能够真正体现出留学的价值。

下载【强烈推荐】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烈推荐】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复赛辩词-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弊(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漫谈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利弊和现状5篇

    留学+官方平台:www.xiexiebang.com 漫谈大学生出国留学的利弊和现状 留学到底美不美?留学低龄趋势明显、中介违规**不断、盲目留学水土不服。尽管问题种种,但留学志愿依旧热......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 辩论词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 辩论词正方:中国政法大学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利大于弊反方:武汉大学 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弊大于利 张泽群: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的留学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