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

时间:2019-05-15 05:26: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

第一篇: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

《经理人》杂志主办的2009中国CEO年会9月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整合营销之父唐﹒舒尔茨教授、唐骏、徐少春等共同探寻“中国企业的核心动力”。主持人:

谢谢樊纲教授精彩的演讲!

接下来的嘉宾他是微软中国,有请中国最耀眼的职业经理人新华都集团总裁唐俊先生。唐骏:

刚才听了唐舒尔茨大师的演讲,他讲的很好,他作为一个国际的管理学家结合了中国的很多实际情况,更好的是他还起了一个中国的名字叫做舒尔茨,前面还加了一个唐舒尔茨,这就更加中国化,这个名字起的很好。

在我过去人生的经历当中,我经历过三次大的浪潮,70年代初期,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小朋友,但是在所有的地方上我看到了什么,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下,中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运动,那个时候大家议论的话题是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个时候的年轻人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要么上山、要么下乡。十个年轻人中有九个都想上山、下乡的做准备,还有一个还是小朋友。过一段时间是出国热,受西方思想影响的年轻人都想出国,想看一下西方是什么样,那个时候出现了出国热。一样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要么出国要么不出国。十个朋友都等待出国,还有一个在等待陪读。在过去九年中,我们又看到一个浪潮,是创业人。到处都看到农民工也在创业,下岗工人也在创业,大学生也在创业,全中国一片上下都在创业。可以说所有的创业者,也都是抱着一颗红手两手准备,要么成功、要么不成功的心态。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下海创业,还有一个是在做风投的。但是今天我又看到一种全新的热潮,这是什么热?是管理热。因为我们知道,在当今**中,中国的企业最缺乏的是什么?也就是我今天的话题,最缺乏的就是管理。所以我现在看到的很多人,大家都非常热衷于,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我们说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管理是我们企业当中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看到热衷于管理的一些人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要么管理别人,要么被别人管理。更重要的一点是,所有人投身到管理的热浪当中去,十个人当中有九个人在学管理,还有一个人在做管理培训。

为什么在当今**当中,管理受到如此的推崇?因为我们看到过去改革的三十年,让中国成就了一大批的企业。我们也在看,中国的企业如果要做到基业常青,需要什么?我们看美国基业常青的企业,靠两个法宝,一个是创新,一个是管理。所以美国企业不断创新,所有世界上新的东西全是靠他们创新出来的,互联网、IT,跟我们没有关系的,靠他们的创新加上管理带动整个全球的进步。当然他们也做了很多不应该的创新,像所谓的金融创新造成了我们这次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因素,但这就是美国的企业文化,他通过这样的创新来带动整个经济。日本同样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我们不能不轻视日本这么一个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日本靠什么?我在日本生活15年,看不到一点点创新,但是看到整个经济的架构,企业的架构,包括整体的百姓国民素质,他靠的是什么?靠的也是两条,一个是勤奋,一个是管理。而中国企业靠的是什么?中国企业在过去30年,大多数企业靠的是胆大加关系,这是我们企业过去在30年当中成功的一点点小的秘诀。要想维持我们中国企业的发展,光靠这两点,肯定是不够的。现在**的体系,开始变的完善起来,变的更加有法制化的**在里边,你这种灰色地带慢慢的越来越少,暴利的行业也越来越少。所以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挑战是什么?中国企业如何变成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个时候我们希望对中国企业的未来三十年,我们应该排除过去三十年所走的路,应该在中国这么大的环境中怎么样才能走到企业的基业常青,也是靠四个字“市场加管理”,市场上没有一个像中国未开发的这么大的市场,美国、日本、欧洲他们的市场相对趋于成熟,而其他的第三世界不足以形成庞大的市场,在当今世界只有中国等待或者走向成熟开发的市场,这个机遇给我们中国所有的企业带来无比的机遇,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产业都有重大的机遇。但是光有市场是不够的,需要什么?一个企业的成功永远离不开这一点,就是我们企业的管理,如果没有这样的管理,我相信我们中国的企业是很难成功的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能,这是我们做管理者自己应该意识到的最高成就。当然做到这样的最高境界,是很困难很复杂的事情,但并不是说不能做到。我在这里提出一个我所谓的,在过去十几年当中我所经历过的,感悟到的一些我对待管理的基本理念,我推崇的管理理念是简单化管理。

我们很多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中,其实作为管理者要把管理做的越简单越好,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能够把你的企业管理做到最简单、最有效。其实简单就是有效,简单就是提升效益。今天讲到简单或管理的三个方面,我们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是不是应该学习,应该学习他。我们知道,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东西不需要自创。这不是武林,你不需要,任何一个科学的东西,争议只有一条,管理同样是一门科学,所以我们在讲,为什么大家都在学习西方的管理学,因为西方在过去的五十年、八十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要请西方的管理学家到我们中国来讲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已经得到了科学的验证,这样的管理体系是有效的,我们不需要找到自身的所谓某某流派的管理。我们讲到管理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就是规范。而当今中国的企业,过分的强调自己流派的管理模式,到每一个企业,都会告诉你他怎么做管理,他的企业文化是什么。其实这些企业文化不叫企业文化,这些企业文化只是老本的个性而已,这样的老板个性也许一个阶段可以带领你的企业走向一个阶段。为什么?当你的企业取得高增长的时期,我们的企业是不需要管理的。当年的企业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三十个人、五十个人的时候,你的企业根本不需要来听这样的管理课程,完全可以通过你个人的魅力,个人得影响力管理你三十、五十个员工,当你的企业处在高增长时期,你的企业暂时不需要管理,在高增长期,员工看到了未来,看到高增长的上升空间,看到了他的回报。但是我们的企业永远不是三十、五十个人,也一直不是存在高增长的时期,当一个企业需要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时,这个时候的管理变的无比重要。我们讲到,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一定是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核心所在。每一个企业离开了他,不可能持续、长久的发展。

我们讲到,在学习西方管理学当中今天注重讲到的是规范,规范是我们当今企业最缺乏的,中国企业不缺乏文化。今天首先讲西方的管理,西方的管理更不是国际化的管理,我们讲到的国际化的管理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加上本土的文化传统,这叫国际化的管理。

西方管理,西方管理强调的是规范。什么是一个好的规范?规范无非讲到管理架构。今天主要讲,一个是管理架构,一个是激励机制,还有一个是提升的机制。首先讲到管理架构,这是我们中国企业当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可以问一下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你的企业是一个好的管理架构吗?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问你的员工或者你可以看到,在你的公司里边问一下你的员工,你有几个老板?这是最简单的问题。我相信中国99%的企业,都会告诉你,他有N个老板,部门经理是他的老板,部门经理的副经理也是老板,总监也是老板,副总裁也是老板,总裁也是老板,董事长也是老板,董事长的妹妹、老婆、姐姐也是他的老板,这是中国的现状。一个员工在企业里边,有N多个老板。如果你是员工,你会面临十个老板,你的工作效率是什么,你的判断力是什么,你到底听谁的。所以说无畏是最简单的,不要去得罪任何人,因为我的老板太多了,我要对谁负责?我要对十个老板都负责,结果就是对十个老板都不负责。这就是中国管理最大的缺陷所在。我提出的简单式的管理是什么?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员工只有你一个老板,就是你的顶头上市。就像我在微软一样,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软件工程师,但盖茨不是我的老板,他是我的老板的老板的老板的老板,跟我没有关系,我只对一个人负责任,当你只对一个人负责任的时候,你的方向非常明确,你的职责也非常的明确。但是看到我们很多的企业,一个出差报销需要几个人签字?七个人、十个人,这样的企业有效率吗?你觉得这七个人有用吗?我可以告诉你这七个人怎么签字的。这七个人的签字,第一个人签字最简单,因为他知道后边还有六个人签字,所以我这个签字不重要。第二个人也简单,因为第一个人都签了,我签更不重要了,因为前面有人签,后边还有人签,随便就签一个字。到了第七个人,一看前面六个人,每个人都是副总裁、总监、部门经理签了,这个单子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也就签一下吧!这就是中国的现状,这样有效果吗?七个人、一百个人一点用都没有,这就是我们的管理架构所造成的。如果我们来换一种管理,简单式的管理,你只对一个人负责任,这个人对你未来的提升,你的奖金,你的评估,等等所有的都在这一个人当中。作为一个部门经理,作为一个总监你会负起100%的责任,你要知道签一个小小的单子你都会知道是在为公司签字。这种荣誉感,这种权力不集中在这里的话,会激发每一个人的责任所在。这是我提的第一个点,所谓的简单化的管理。简单化管理的第一点就是简单化的管理架构,如果你的企业想成为一个高效的,具有西方管理架构理念的管理模式,我希望你们去推崇一下所谓的一对一的管理模式。一个企业,完全实现一对一的管理体系以后,我相信这个企业的效率、机制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没有人提出来,万一这个人,我的某一个部门经理,或者我的某一个部门总监不能履行职责的话怎么办。所有的问题都是归结到用人的问题,千万不要用机制。

第二,激励机制,我也说一个最简单的激励机制,中国的很多企业看到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只要问一句话,什么话?特别是刚刚开始要做的企业,你的每一个员工是否都拥有公司的股权,这就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你能实现说,每一个员工都是我们公司的一个群体,我相信你的激励机制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激励机制。因为每一个人都是公司的股东,每一个员工都是公司股东的时候,当你公司做强做大的时候,每一个员工都是受益者,这就是最简单的激励机制。

第三,员工的提升机制,员工为了一份薪水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为了在公司里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如果没有发展空间,你在公司做什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追求的,当你有这么一个发展空间,希望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是什么?公司里边提升的机制是不是公平的机制?看一个公司的公平机制看的是什么?只看公司的总裁,他和员工是什么关系?这也是我所谓的简单管理理念的方式。如果这个总裁对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是一视同仁,那么可以告诉你,这个公司的提升机制就完善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的很多公司里边,都有各式各样的小圈子,这个人是领导的人,这个人不是*。如果出现小圈、外圈,这样的体制、机制能激励员工吗,所以最简单、最简单的方法,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叫做圆心原理。你作为公司的总裁、董事长,把自己定位成什么?定位成一个圆,你在圆当中是一个圆心。你跟任何一个员工都是等距离,不可能跟某一个走的太近,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当你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以后,这样的管理体系是失效的。确实有一批人,有人为你卖命,但圈子外面的人不可能给你卖命。

当然我们讲到在学习西方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因为他是一种科学,我们不得不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在科学体系之下,是不是我们完全照搬到中国来?并不一定。因为我们毕竟讲到,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多大?就像西方人爱喝咖啡,小口小口的品味咖啡豆的香,而中国人喝咖啡是大口大口的喝,作为一种饮料来喝,这没有对与错,但就是差异。我们看到西方所谓的管理学者来给我们讲,讲的非常好,但不要忘掉一点,还有很多人并不是对我们中国非常了解,像唐舒尔茨这种又懂中国、又懂管理的人确实很少,我们不能盲目的把西方的东西照搬过来。曾经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最近一个阶段,几个月前成功收购了美国、英国公司持有了青岛啤酒公司的股份,我们和美国、英国公司的谈判可以看出来,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所在,美国、英国公司派出他们的首席谈判官来和我们谈判,新华都也派出了一个叫唐骏的人来谈判,当然新华都只有个人能去谈判,为了跟国际接轨,我也把它叫做首席谈判官。美国人的谈判上来就是说价值观,告诉你说我们不会轻易的把我们手中的股票卖给跟我们价值观不相关的公司,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创新等等,讲述英国、美国的价值观。他讲到这里问你们公司的价值是什么?我说我们公司的价值很简单,叫做科学发展观。他说,什么叫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的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他说,我还是听不懂。那我告诉你,所谓的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价值观,比你们的价值观高两个层次,因为我也没法解释,到底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我也不知道。唯一我知道的,比他的价值观高两个层次,我是可以说的。他问,你们新华都是做什么产业的?我说我们新华都除了不做的产业我们什么都做。你们居然做这么多的产业,我怎么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你们新华都?我知道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我提一个小插曲,在美国生活不多年,买了一个房子锁在那儿,夏天草长的很长,邻居人看着就开着自己的车来割草,为了整个社区的美观。中国人比较实在,回去请他们吃饭,带中国的土特产,但是人很多,我没有办法每个人都给,所以选择**的方式,让他们美国人写出你熟悉的三个城市,我们的社区是比较中高档的社区,他们还是很有文化的,他们写的也很有文化,第一是新加坡、第二是香港,第三是北京。去年我又回到美国的家,中国做了历史性的震撼事件就是奥运会在北京开,我相信这一次以后所有的人都知道奥运会是在北京召开的,所以我问出同样的问题,写出你熟悉的三个城市,这个时候感觉到奥运会的影响力,第一名北京、第二名上海、第三名鸟巢,所以你知道美国人是多么有文化的文化在里边。回到刚才的谈判,我知道他不可能对新华都有太大的了解,我说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公司?他说有三个公司,一个是中国石油、一个是中国移动,还有一个是中国青岛啤酒。我说难怪,我们正好在中国排名第四,所以你不知道。那你们是拥有青岛啤酒的股份,你们的投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的投资价值观很简单,好的公司长期持有,很好的公司继续长期持有,第三是第一和第二的总结。你们的投资这么的高明,中国人的投资都这么高明吗?我说我们中国的高明人都是通过内部消息在做投资的。我说那不是违法吗?违什么法,连内部人都知道的消息,那还叫消息吗?中西文化差异很大。

最后在我所谓的中西方文化的对冲下,不得不认同,原来我们的价值观比他们高尚一些,我们的投资理念既然是美国巴菲特所总结出来的结论在我们这儿应用的游刃有余的方式,这个谈判就变的简单了,就变的更加显示了。当然结果,我们看到美国的(英都)公司也不得不把他手上所持有的水黄晶的股份转让给我们。我们看到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西方文化的管理科学,这个科学毕竟是一个人文科学,我们讲到人文科学和普通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是有这么一点点差异。人文科学中人文是非常重要的,你这个科学应用到什么地方去?应用到中国,这么有文化的背景下,你需要做一些挑战,所以我们讲到中国的管理体系,我们讲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必须是在西方人文科学的前提下,他是通过研究、通过历史总结出来的管理架构、管理模式,再应用到中国的实际企业当中来。我们在中国首先强调的是什么?中国老百姓当中情、理、法,情永远放在第一位,而西方人永远是把法律放在第一位。讲一个故事,徐总在这儿,当年我在做微软,微软南方区总裁的时候的一个赵峰,赵峰给我打电话说,唐总我给你提出离职,他做的很好,我很舍不得离开。我问他,为什么?你不是做的很好吗!他说我不是因为不喜欢微软,因为我找到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你想我们做职业经理人(http://www.xiexiebang.com/),谁不想成为更好的职业经理。所以今天很高兴,能通过半个小时的时间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过去对管理的感悟,我也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你们将来一定可以成为管理中的管理者。谢谢大家!

第二篇:唐舒尔茨中国CEO年会演讲

2009中国CEO年会

时 间:2009年9月5日上午 地 点:中国大饭店 网络直播:新浪网

下面有请唐舒尔茨先生。唐舒尔茨: 大家好!

北京秋天的天气很不错,不管是蓝天晴空,还是其他的天气,今天没有,但我还是很荣幸能够回来。今天早上,我主要想和各位探讨一下刚才我们前面两位发言人已经讲过的一系列的问题。中国必须引导世界走出一条路来,中国有资源,中国有人力,中国有雄心,中国有能力。其实我要传递的一个信息就是绝对不要再跟着西方走了,因为你们已经看到在西方他们的错误管理最终会导致经济的崩溃,关键的问题就是过去我们经常考虑的那些要素,认为可行的要素,现在不再值得依靠了,而且对我们来说也已经不再管用了。我们当前的时代是一个非连续的变革,所谓的非连续变革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事情的发生,我们可以理解部分的事情,但是突然他们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突然爆发了。所谓的爆发,其实指的就是去年。去年爆发的这场金融危机振动了全世界,所有我们过去所依赖的那些要素,所了解的知识不再管用。当然,这些变革为有些人创造了机遇,比如说为中国的奥运会创造了机遇,为美国创造了机遇,比如说他们诞生了一个新的*,倡导变革的*,但同时业带来了挑战。也就意味着有一些组织、有一些机构在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从来没有期待过,也不知道怎样解决这些挑战。所以今天我们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要谈的一个话题,就是中国的企业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当中成长,实现繁荣。中国企业需要做什么,才能担任起全球领导者的地位。中国其实有各式各样自己的特色,有一些特色一会儿会谈到,我觉得中国的特色是独特的,而且能够帮助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超越和其他国家和其他企业的竞争,并且能够成为全球的领导者。首先看看我们的经济挑战,而且我们要重新思考以前对市场的假设,全球化就意味着我们的利益更加融合,我们更加相互依赖,全球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很快的就会影响到另外的地区,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面临着不可预知的竞争者,而且我们的消费者购买能力增强。此外我们的消费者特别是顾客对于市场的了解和经验越来越多,这是增长的一个趋势。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人群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的机遇、中国的特色曾经是中国的企业,过去是一些成功的依据,但是如果继续靠过去走到今天的成就,明天未必可行。比如说我们过去的劳动力比较低廉,生产成本比较低,而且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有一些规则和规范。而且还有大量增长的出口市场,还有政府保护下的金融市场以及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市,所有的这些机遇,未来未必存在。而且中国市场的特点也在改变,这对于在中国的营销和传播意味着什么?我想对于所有中国的企业来说,对于所有在座的各位有两个主要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才能发展充分的营销技巧来抵御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国内市场,因为所有在西方的人都看着中国说,他们想进入中国的市场,这是他们所有的人所关注的。他们会尽所有的努力和技能来进入中国的市场,那你们就面临着这样的挑战,这样的竞争。因为中国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美国的百盛餐饮集团已经购买了中国的火锅连锁店小肥羊20%的股份,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扩大中国存在的市场。第二,要开发怎样独特的营销和推广的技能,确保你们能够成功打入海外的市场。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上周找出来的例子,百度现在已经开始聚焦手机网,我想也许百度在这方面可能会做到全球最好,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而且这样的机遇在其它地方也许是不能复制的,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三个情况,就是中国的高官面临的三大选择。大家也很普遍的能够想到的实现公司增长的一个办法,而且也是中国公司在过去30年当中大多数人都这么做的,也就是效仿国外跨国公司的做法,了解他们怎么做的,而且把他们那一套拿过来应用在自己的身上,使得他更加有效。而这样做,开销很高、时间更长,风险很高,使你的公司比较有竞争力,但是成不了市场的领跑者。更重要的一点,必须有一个预设的前提,也就是以前的这个模型在今天还能适用,而我觉得这很有可能在未来并不实用。如何才能利用中国特色,按照这样的模式利用中国特色是不可行的。而且此外我们要牢记的一点,现在有大量的证据存在证明,西方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正是制造今天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成因。如果没有这些管理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导致我们今天面临的危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创造新的方法论,而且必须是适用于中国,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西方的技巧和模型。

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就是所谓的西方管理的结果,通用的破产、关闭,或者是导致业绩大量下滑,这就是西方管理方式问题的所在,也是大家需要尽量避免的。第二个解决方案,通过兼并来实现扩张,比如说我们买国外的品牌,买市场,购买资源,购买跨国企业的技术和技能,通过收购品牌,打入外国的市场。但问题就在于之所以这些价格现在看起来超低吸引人,就是因为这些品牌所陷入的困境当中,比如说IBM的个人电脑,以及沃尔沃、悍马,这种兼并扩张的手段问题在哪里,之所以这些品牌陷入了困境,就是因为他确实存在困境当中,之所以能够下手收买他,是因为他存在问题。而且这些买来的品牌没有人能够担保他确实有价值,现在这些品牌就像我所说的存在困境,而且还存在文化上的挑战。这些能不能为中国受众所接受?而且买来这些品牌之后,而且是否具有全球增长的潜力,是否具有出口的潜力。这些所谓的有名的品牌,不见得能够给各位带来机遇。一般人的假设,他只要是一个名牌,一般他都是有价值的,可有的时候这个价值可能是负面的,如何把存在困境当中的品牌让它翻身,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

在方案二当中,如果选择了这个模式,再利用中国特色的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着局限性,也有风险性,我想比较适合的位置就是联想的例子。当时联想买了IBM的个人电脑,希望能够利用中国低成本的制造基地来增加全球附加值在个人电脑方面的市场,但问题在于要整合很困难,你不可能一方面在中国用中国式的管理,在国外换一套管理方式,这样的方式是不可行的,所以结果就是中国公司的*被迫要整合所有的管理模式。而且他们提出一点,要实现企业的成功,必须从中国开始,我想这个思路他们是对的。你必须在本国的经济内,必须本身做的很好,才有可能在海外做的好。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赖中国经济很强劲,只有这样才能够成功拓展海外的市场。

第三个解决方案,通过创新、通过变革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什么是变革,什么是创新?就是这个创新并不是大公司的强项,反而是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更强,而且也更愿意冒一些风险,而且在创新方面走的更快。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未来,才能生存。对于中国特色,用好中国机遇,就是你们有敏捷度,有文化、有**政策、有创新,有勤奋努力的精神,而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当今世界的经济当中的成功关键。现在全球经济与混乱当中,过去的模式不再用了,我们必须开发新的思路才能创造新的机遇。

我想几个月之前,大家还看到我们没有希望了,没有未来了,但是现在呢?我们必须要创造出一个21世纪的模型,而不是把20世纪西方的模型改换头面拿来用。而且要建设中国自己的内在的能力,也就是说,不再是利用20世纪老的模型,把他们改进以后拿来再用。我想你们是可以的,因为中国的市场之大,在中国的市场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但是总而言之中国的特色、中国的能力是能够很好应对这个问题的。我为什么要谈跨越式的发展,是因为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本是要重建,他们当时决定要重建他们的工业,去模范西方的模式,去减少成本,他们把这样的思路投入了实践。结果日本制造在西方人看来就变成了破烂货的代名词。但是他们认为,他们引进了西方的技术,他们了解到世界希望高品质的产品,如果你的产品质量足够好的话,你能够获得足够大的市场份额,所以日本的工厂在他们的工艺流程过程中引入了统计数据,他们在有限的产品领域,试图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这就是汽车、光学产品、电子产品,他不希望全面的扩张,而是专注于少数几个领域。20年后的今天,全世界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去模仿日本,以他们为基准,试图能够改善他们,但很多时候却做不到这一点。日本人造出了体积很小的汽车,美国人说世界上的消费者不会要这种很小的汽车。所以这种微型汽车的市场完全被日本人占领了,并且品质、质量很好。他们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规则和框架,我想向大家反复强调的一点,你必须改变行业的竞争格局,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仅仅是和跨国公司去竞争,而同时跨国公司有很多的资源、经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和他们竞争很难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改变竞争的场所和格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专注于某几项技能,如果你是一个中小公司的话。前面的发言人的讲话是对的,必须找到新的竞争的方法,而不是试图去模仿固有的技术和模式。在中国的内外市场中,所谓的中国式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中国所潜在的有哪些优势?有以下这些。

第一个优势,中国他有经济发展的势头,PPT显示,最上面的这条线是欧洲,中间是美国,红线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198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只是7.1%,但是到2010年将上升到22.8%,与此同时欧美的份额都在下降。这些还会产生一些连带的效应,所以我想在亚洲,在中国有很大的机遇。

第二个优势,你们有机会去发展中国的软实力,包括联盟、投资,各种关系和世界各地搭建这种关系的网络。比如说中国向巴西石油公司,向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提供贷款,得到的是他们长期的供油。西班牙电信,正在向华为提供援助,帮助他们在南美抢占市场。中国在电信方面也很有优势,并且已经进入了非洲市场。这会为非洲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因为他们可以从中国移动这儿引进很多的技术,中国得到的就是原材料的供给。现在在财富500强中已经有了37家中国公司上榜。10年前只有8家公司排在全球500强的前列,我想这是这么多年来发生的很大的变化。比亚迪所生产的电动汽车,在市场上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中国人是会创新的,是有能力的,但你必须很好的用好你的这种优势。但是你必须要抛弃那些传统的、过时的管理模式,你必须要改变整个系统,改变你做事情的方式。

第三个优势,能够缓慢的扩张现有的品牌,有很多品牌大师到中国来跟你们说,你们应该去美国和他们竞争,把你们的品牌拿到美国去,但是你为什么要到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市场。为什么不好好的在中国发展?这有这么多的机遇,所以我发现在联想、李宁,中国的邻国都在探索,他们开拓的是全球市场,而不是中国市场。你是要去打造你的品牌,但是需要在你最有把握的市场去做决定。所以在地区市场这么做,就能够帮助你打造很好的研发基地。你可以直接跟他们的研发人员交流,并且迅速的把握当地市场的变化。

第四个优势,中国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日益增加,即使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的经济还是能保证6%、7%的增长。大家必须看到这样的机会,有一些奢侈品,过去中国人都在国外去买它们,过去日本人也是这样,但现在有60%的奢侈品都是在国内买的。换句话说,他们是在中国消费,他们花的钱也留在了中国。

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很好的利用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级的市场,他很容易辨认,他不断的在扩大。另外还有一个事情很有意义,就是公司所开发出的产品可以说特别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像食品、饮料、时装、鞋、医药等,这是中国市场上特别需要的。并且在国内开发市场,避免很多复杂的物流问题。你可以先在临近的少数国家开发市场,物流的压力也不是很大,然后再慢慢的扩张。所以对于中国的商业发展,最主要的挑战是这样的。绝对不能和已经错误的失灵的战略跟的太紧,美国的模式只适用于美国,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们已经发现,要把这种模式,在美国成功的模式转移到别的国家很难生根。因为有的时候,有一些公司是全球性的,跨国性的公司,他们在全球各地都要卖他们的产品,比如说PMG,他们在中国卖洗手液,卖日化产品,也很成功。但是他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市场和美国的市场是不一样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千万不要盲目从事西方已经失败的策略,而是要从西方失败的经验上吸取教训。

我想对于我们在西方市场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个模式,西方大多数的公司认为他们的营销市场,你是客户,我可以向你发出公示,我就可以从你身上拿到钱,这是单向的所谓的推动的模式,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消费者。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在西方的客户身上,确实成功了。但是过去卖成功的产品不意味着今天也能做到这一点。西方的公司在媒体身上传递他们的信息,提供他们的激励机制,说他们的产品有多么的独特,他们能够提出很优惠的价格,可问题在于他们花太多的精力在大众传媒身上,可是他们忽略的是什么?就是客户个人的品牌体验。而且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新的信息传播的方式,比如说网站、博客以及口碑相传等等。而所有的这些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导致固有的媒体传播方式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了,这就导致我们现在需要一种推和拉相结合的一个模式,所谓推和拉,就是要能在客户和你的公司之间形成双向的传播。这是以前我们在市场当中没有注意到的,中国和中国公司他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优势?就是所谓的拉模式,他所产生的市场效应,他带来的市场机遇远远大于在西方的市场上,我认为在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现象,有一个根本的原因。看看中国的手机市场,手机市场发展的多么快,在美国根本没有这么快,你们有3G的先进技术,我们在美国3G在我们的宽带上都没有实现,关键就在于如果你们能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独特的市场,能够认识到在这里的市场条件和其他地区都是不一样的,其他的国家都没有你们的经验,都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样的市场情况,那么你们就知道,你们是有优势的,是有独特优势的。

在一个推动和拉相结合的市场当中,中国的特色就比西方的特色更有优势。比如说中方的企业在**媒体,在网上,在及时通讯,在3G手机方面做的很强,这也许就是未来成功的经验。我认为,今天的市场已经今时不同往日,是西方人过去发现的市场往往不同了。我认为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企业可以走出一条新路,也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中国的特色作为一个优势,而不是作为你们发展的障碍。而且我认为,在中国市场上,这种推动和拉升相结合的模型比在西方市场发展的要快得多。这是在其它地方都没有的一些市场机遇,比如说今天中国有近5亿的手机用户,有近2.5亿的因特网使用者。今天波斯顿咨询公司根据他们的统计,中国的消费者每天在网络上花的时间达到2.7个小时,这就意味着每一天在中国上网的总时数达到5.7亿小时。13亿中国人当中有一半的人要么有电脑,要么有手机,要么两者都有。中国在网络2.0技术上引领西方,在技术应用上都超越了西方,包括及时传讯,包括跨平台服务,在这方面西方都要向中国学习经验。我们做了很多的功课来研究中国的消费者,他们是使用什么样的媒体渠道、媒体平台,我们发现和西方是很不一样的,我们把所有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在2002和美国的媒体消费者使用进行了比较,很明显的一点,中国的消费者、中国的客户,他们的媒体消费方式和媒体使用渠道,和美国是很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先看一看PPT,上面的是中国,上面的是美国。在网络上我们都是旗鼓相当,在美国我们还很依赖电视、E-mail,但是在中国在博客,在电子杂志,在电台的使用方面都远远超过了美国。也就是说,可以看一下中国人在媒体平台上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西方人,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要告诉大家这是机遇所在。

这个新的推动和拉升的模式和市场条件对于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首先你们要发展别的经济发展模型,而且要使你们的企业尽快适应这种推拉模式的市场模型。对于新型经济体他们适合什么样的模型,第一个是传统的工业化模型,英国被美国学习,在西方得到大量的应用,特别是西欧。这些国家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把这些资源变成了品牌的产品和服务,通过这些品牌创造品牌价值,最后把品牌价值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返还到母国。他们要实现这一点,要试图主导别国文化。但是在日本,没有人能够把别的西方理念强加给日本人,他们所做的还有一点,要保证他们的竞争优势,通过商标、版权以及其他的法律手段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日韩所发生的情况,很值得我们研究。日本和韩国都是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所以他们主要是靠进口,把他们变成工业国家制品的翻版。日本并不是很多手机、家电的发明者,可是他们的品牌优势在于更多的创新,在原来产品的更新换代上。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非常注重研发高素质的劳动力,他们应用于别的文化,并不是把自己的品牌强加于别的文化,从而实现了某些产品的供应商。比如说三星,也许他本来是一个韩国公司,可是现在这个公司总部是在韩国,但他所提供的是全球性的产品,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品牌。他们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产品,如何保护自己的竞争力优势,他们不需要公司。如果你能够继续创新,你根本不需要打官司就能够赢得市场。

新兴的市场一共有几个模型?比如说在俄罗斯,在非洲、在中东他们的做法,就是卖没有品牌的半成品或者部件,俄罗斯卖的是石油,中东卖的也是油,非洲呢?卖的是农产品。第二种模型就是收购这些自然资源,然后替发达国家制造一些品牌的产品,在我看来,好像中国的公司用的就是这种模型,购买自然资源,比如说从澳大利亚买,然后进行生产,然后又卖回去。第三种模型就是印度模型,印度是开发发展自己的内部资源,生产一些原产地认同的品牌。印度强调的是文化,强调的是服务,强调能力建设,他们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工人提高素质。

问题是中国应该遵循哪一种模式?中国应该成为一个生产的工厂,成为生产机器还是说中国应该开发自己的资源?也就是说不再关注像西方这样的资源,而关注人身上的资源,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我认为中印之间不是竞争,而是一种非常天生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有生产方面的设备,而印度呢?则有服务的优势,产品需要服务,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大家可能听说过,Gupta和王海燕联合写的书《如何国明白中、印》,其实写到了我们如何利用中印之间的优势,因为中国有制造能力,印度则有高科技,这两个国家需要相互了解,需要通过精简设计来了解另外的市场,因为两个国家都有巨大的市场和潜力,如果看看西方的市场,他们主要关注的是高阶级的人群。因为高阶级的人群需要高级的产品,需要高级的服务,等等。中国和印度是否能通过精简设计,通过和印度的合作发挥全世界的领导力。

使你的商业模式适应当今的局势,要与时俱进。在我过去几年的研究当中,我发现了三个主要基本的模型。第一个是生产商,第二个是分销商,第三个是顾客和服务。我认为,对于中国企业的主要挑战,你不能选择其中的单独一个,而是要把三个都抓起来。你即要生产,又要分销,而且要了解消费者想什么、要什么,对于中国来说,挑战还是很清楚的。这就是信息技术和能力,正从生产者,由对角线到右端的顾客需要多长时间能实现,在中国对角线上的迁移和变革发生的非常快,换句话说,公司必须非常擅于分销,非常了解顾客的需求。历史上的国家总得关注三个领域中的一个,我建议大家在未来,把三者都掌握,这是对于管理者的一个挑战。因为我们都记得,在历史上我们的管理系统,要么哪一点做的特别好,要么在别的国家也做这一点。但是我想说作为中国的管理者,你们必须要有更宏大的事业,看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做的好,而不仅仅是在一个方面做的好。有两种基本的商业模式,一个是供应链,一个是需求链。如果是供应链的话,你就是做一个,然后把产品卖掉,如果是需求链呢?你就更关注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有一个传统的4P的供应链模式,这是西方开发出来的。他的模式主要是由供应者主导,他们为产品创造附加值,并且他们认为消费者是会需要他们所创造的附加值。是由生产加工者,他们先生产产品,他们不知道消费者是不是要这个产品,只有把产品投放市场以后才能确认消费者是否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价值在是内部创造的,顾客去购买产品或服务,以及他所含的附加值,竞争是基于如何提供创造特殊的价值,比你的竞争对手做的更好。所有的这些供应链的模式,都是西方企业所遵循的。美国人他们希望做大,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说实话,真正重要的不是你多大,或者说你有多少市场份额,西方现在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他们的国内市场处于停顿状态,所以他们改进的唯一办法就是削减成本。

所以,他们希望能够增加利润率,他们希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够出现创新。跨越式发展是另外一种办法,我认为他很有意思,那就是我们应该试图去了解消费者想要什么,他们要我们提供什么。中国有很多的消费者,正因为消费者他们需要产品,他们有购买力,你如何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中国的中产阶级日益扩大,随着他们财富的增加,他们到底是会选择更多的买西方产品,还是中国的产品。再一个,客户主导的供应链里边,生产者需要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对生产过程进行相应的挑战。换句话说,就是把消费链整个掉了头,由顾客来确定并且创造价值,要更明确消费者要什么,而不是你能做什么。你必须了解并且满足顾客的要求,他不仅能够给顾客提供他想要的产品,并且能够为你的公司创造利润。所以,你需要动作非常快,非常的激动、灵活。而大企业,他们要挑战的话,需要很长的时间。相反,小公司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更加的灵活。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你需要重新的考虑你的机构的构成,没有必要继续按照西方公司的组建方式去组建你的公司。那些竖井仍然会存在,但大家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视角,要知道西方更多注重的是个人,而东方更注重的是整体,更注重的是集体的运作,而不是每一个个体。所以,你必须要迅速的挑战,要激励你的员工。这些都是管理的技能、管理的技巧。很明显,中国人有很多的管理技能,只有中国人知道,中国人了解。因为中国人是不出口管理技能的,我认为在这个方面有很多的机会。你如何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中国公司,他们是怎么做的。在你的公司、机构和国家内,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去分享这些成功的经验。很明显,在今天西方的世界已经不太成功了,中国的模式是不是会比他们更好一些?

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系统,管理者永远不会放弃这些竖井,因为这是他们管理最好的,但关键是要如何树立横向的系统,如何重新思考管理体系,那就是我不会把我的组织变成每一级往下都变成越来越小的机构,而是如何使得整个整体能够获得成功,这是管理者的挑战,西方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西方不认为这个问题能够被解决,但没准在中国能够被解决。所以我想,这就需要一个整合的营销、沟通的能力。我们开发出了这样一种五步的营销沟通的过程。它是一个循环,不断的在改进自己。开始的时候,就是我的顾客是谁,我想卖给他什么东西,这是你关注的,而不是说我生产什么,要卖什么。他要求你在这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就要知道,你能创造多少利润,以此来决定你的预算。

我在我的这本书里边,就介绍了了怎么做的,我在这儿不是推销我的书,而是介绍这个过程是怎么做的,如何实现整合营销传播。这个理念很早就传销到了中国,90年代早期就来了,他的基本理念非常简单,就是如何实现成功的营销。当时互联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之后我们向这个时代做了调整。现在这本书里边已经包括了所有新的媒体,以及营销的方式。我想任何成功、任何的想法,要想真正成功,就要不断的适应市场的变革。

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推拉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利益的结合。这种IMC五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他可以跨越目前我们看到的那些失败了的营销和传播的理念,所以我希望大家去尝试它,需要去认识到我们现在和90年代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所以谢谢大家听我的演讲,很高兴参加CEO年会(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CEO论坛]《第十一届CEO年会开幕主题演讲实录》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CEO论坛]《第十一届CEO年会开幕主题演讲实录》

2007年11月6日,美国《商业周刊》在亚洲的旗舰活动“第十一届CEO年会”在北京召开。以下为第十一届CEO年会开幕主题演讲实录。

主持人(John Defterios):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欢迎各位嘉宾能够参加今天的CEO论坛。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返回到北京参加CEO论坛,我们昨天晚上非常晚的从上海过来,和纽约进行了协商,和北京商量怎么样更好地安排第11届CEO论坛。

非常高兴看到北京的发展越来越好,非常高兴DNA在过去十届当中参与我们的论坛,非常高兴这次有很多中东的代表能够参加今年的论坛。我是John Defterios,我作为今天论坛的主持人。我们在接下来的大会环节中还有对话主持人,以前每个论坛、分会场没有这样的安排,所以我们非常期待在接下来的会谈中有非常好的碰撞。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对话,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首先非常高兴地欢迎各位的到来。今天的主题是力争上游——领导才华、创新睿智、卓越表现。在过去15年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挑战,看到了成功的动力,所以我们想看一下在全球非常成功的人士,和他们一起进行对话,看他们从创业到现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而且我想看一下在亚洲、欧洲、美国、中东都请来了专家,今天非常有幸能够邀请到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先生阁下,还荣幸地邀请到阿联酋经济部长Qasimi女士,还有龙永图先生。等一会儿我们会邀请主讲嘉宾进行演讲,也会邀请其他公司的CEO。

非常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博鳌亚洲论坛能够在我们的论坛中给予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安联保险公司、巴林经济发展局、渣打银行。还感谢我们的协办单位,海湾金融所、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中国日报等其他的合作伙伴。还有媒体的合作伙伴。

感谢迪吧航空集团,在这次论坛中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这一次论坛还有相关的服装是由佐丹奴公司提供的,非常的感谢这些公司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一会儿可以很好的交流。

现在就要正式的开始CEO论坛,首先的感谢昨天的安排晚宴美国《商业周刊》给我们提供的。一会儿也和纽约进行联络。

首先宴请Harold McGraw Ⅲ先生。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Harold McGraw Ⅲ:各位上午好!我代表美国《商业周刊》非常欢迎各位能够参加第十一届CEO论坛,我非常的相信这次CEO论坛是国际化的论坛,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和主讲嘉宾,相信这一次所邀请到的嘉宾都是真正的国际性的CEO,非常感谢我们的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龙永图先生为我们这次大会提供的大力支持。

对我们公司来说,我们在行业当中提供了相关的行业信息,比如航空、汽车和有关能源方面的数据。对于麦格劳—希尔公司来说,我们也为其他的公司提供分析数据,对于中国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和美国《商业周刊》进行合作,每天和每周都有很多重大的信息,每个月都有中文版的美国《商业周刊》,所以非常感谢John Defterios,也非常感谢John Defterios为我们安排了这么多的顶尖的CEO。

我们公司的信息提供方面,我们希望真正的提供全球教育培训方面的信息,希望全球的专家和学生进行合作,希望有这样的对话。我们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感到科技对我们的商业和方方面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现在的公司来说,需要不断的灵活和不断的调整自己商务模式,才能满足客户需求。

去年提到了创新和服务方面的创新,要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客户在哪里,他们需要怎样的服务。对于客户来说,今天又加了两方面,除了创新,还有领导和卓越表现方面,对我们来说更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的表现。我们不仅要战略,更要把战略付诸实施。

对我们来说,科技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对公司来说,对国家来说,我们要考虑未来的领袖怎么样,要注重培养未来的人才。所以我们非常高兴麦格劳—希尔公司能够在这方面提供我们的贡献。对于麦格劳—希尔公司来说,我们在业务的发展中,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资讯的提供方面,我们也相信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有三大领域:资金、支持、信息的透明性,这三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整个科技发展和投资过程中,在美国和全球的自由贸易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麦格劳先生来说,他为很多美国的大公司提供有关的数据,而且给美国的政府也提供了很多的资讯。我们的泰维先生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为很多客户提供服务。我们的目的是在很多国家间促进贸易,特别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泰维先生是我们的总裁,他特别致力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发展。另外,我非常高兴的和泰维进行合作,我们工作了很长时间。他今天因为不能到现场,所以我们和泰维进行视频通话。

John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Defterios:因为我们是全球的论坛,所以我们也是从国外邀请到很多人,而且是第一次来到北京。我们要和泰维说,晚上好!一会儿可能有一个问答的阶段,一会儿再交流。首先请说对论坛的看法。

泰维:谢谢你的介绍,首先是上午好!也非常感谢你对我们公司的介绍,这次非常的高兴通过这样的卫星通话参加《第十一届CEO年会》,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力争上游——领导才华、创新睿智、卓越表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我相信今明两天的日程会非常丰富,我也看到了所有的嘉宾和对话嘉宾,及还看到了各个分会场的主题,所以我相信在这些分会上大家可以获得非常多的信息和资讯。虽然我本人不能亲自参加所有的分会,但是从名单中可以看到他们在自己的行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而且这些主题和我们未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相信这一届的《第十一届CEO年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因为我们在这两天的年会中看到有很多的专家和我们进行分享。大家也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生机勃勃。对于中国来说,从原先的农业大国越来越向高科技发展,中国的公司非常具有创新能力,而且在全球市场中发挥了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而且我们有目共睹在过去25年当中中国经济的繁荣,非常的巨大。

在全球的范围内,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上,中国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幅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国的领导人在经济决定方面也是非常明智、非常具有远见的。

对于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几个新兴国家来说,从98年一直到现在,这四个国家的平均增长幅度都达到了4.5%,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国家,而且成为了整个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

我们也看到了这些新兴国家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整个的经济也发生了转变,而且这些经济的转变对于整个经济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无论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变化还是贵国的变化,全球国家都会受到这些新兴国家发展的影响。而且我们也相信在这些新兴国家的发展当中,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久之前,我们也看到了各个国家在进行竞争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本地的元素也融入到了全球的发展当中,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些科技的发展不仅对于全球,对每个市场都有针对性的特色的发展,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好的。

而且我们现在致力于把相关的贸易壁垒逐渐的消除掉,我们相信通过技术可以消除这些技术的壁垒和贸易的壁垒,大家可以更通畅的交流,所有的努力使得我们拥有很多的机会。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正是因为这些我们有了一些挑战,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消除这样的矛盾,特别是在科技的发展当中我们可以进行更好地对话。

无论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公司来说,或者对于整个经济体的发展来说,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通过教育培训可以充分发挥人们的潜质。我们非常地相信,如果把投资放在人才方面、放在智力方面,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去年美国的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比前几年有了很大的增幅,而且去年的比例比前年增加了75%,大家可以看到教育培训发展的非常快。大家可以看到未来在教育和培训的投资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企业,包括对工人培训的也会越来越高,这样才能使公司有持续的发展力。

我们也相信在技术的研发方面投资越来越多,这也是对智力的投资。通过对高科技、科研的投资,才能使得我们的生产力更强,我们也相信全球的人都可以充分的利用教育的机遇来充分地发展。特别是现在有很多的人到其他的国家接受更多的培训,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有人会到拉丁美洲,包括到中国和印度来学习当地的情况。

对我们来说,我们非常希望能够接受高品质和高质量的教育,我们现在也是遇到了一个教育的变革,如果不进行实时教育培训,就会被时代淘汰,这是知识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无论是你我还是其他人都需要持续进行培训。我公司内部也是这样,对我们公司内部来说也希望通过教育培训,使得不同员工之间的知识方面能够不断的缩短距离,大家共同提高。

我一直在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因为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提高效率,比如供应链,如果你要进一步的发展,在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要保持稳定的话,信息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信息技术是很多国家发展最大的推动力,以“八国集团”(音)来说,其实在过去十几年当中他们20%的经济增长都是由信息技术所推动,他们要发展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的内容,很多的公司原先是花几百万美元,现在整体的信息技术的投资达到几十亿,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当中,在这些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会再翻一番。而且很多的公司未来的承办可能就是取决于他们的员工是否能拥有信息技术的能力。对于我们的麦格劳—希尔公司来说,我们也有这样的培训技术,而且是发展IT和高品质IT的培训。

一个受过教育的市民、公民对于一个公司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现在的经济是知识的经济,要有很好的技术和很好的才能,公司有很多的选项和方法给员工进行学习。我说一个成功的案例,美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公司,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联合技术,我很荣幸做他们董事会的董事,他们的产品有空调、电梯、手滑梯、飞机的引擎等等,在全球一共有23万名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员工,这些员工都是非常有教育、有经验的员工,为了使员工留在公司,公司的培训项目非常完善,叫做学位培训,就是说他们的员工可以在任何一个公立大学或私立大学继续学习,而且学习他们所喜欢的任何题目都可以,他们学习的学费和其他费用都是由公司支付的,员工同时也可以得到时间的支持,能够学学士或者硕士学位,不仅是支持学费,还有经费的补助,这是96年开始推出的。现在已经提供了6亿美金的学费来支持员工的学习,得到学费的员工有2万名员工,这是在美国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挑战对我们来说,不管公司的大小,怎样承诺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以及对社区的长期贡献,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承诺。

我刚才提到了现在是竞争力很强的世界,如果能够在这点上掌握得好就能够决定成功与否。在座的对各种情况都非常关注,特别是今天这种论坛使得大家有交流的机会,因为世界竞争力越来越多,竞争对手越来越强,怎样才能争取上游呢?克服传统的障碍,这是一个动态的资本主义社会,关键是驱动于竞争,我想这是与时的,我的回报不是逃避,也不是政府的保护。最主要的是自己适应潮流,有更多的创新、创意和弹性,才能保证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继续存活。在将来还有更多的不同的改变。

在我们公司也是一样,要了解将来三年我们的方向在哪里?战略优势是什么?怎么样能够执行?所以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面对挑战,不是单独作战,而需要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很好的、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员工一起来合作。竞争使自己要找出优势,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质量好不好,顾客服务是否优质,诚信如何,可靠性有多大,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很好的承诺的团队。所以教育在这个中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一次我们面对培训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让我们的员工知道他们的前途是非常的光明,上一代的领导和下一代的员工能够持续的发展的业务,才能保证业务的成功。

我就讲这么多,非常谢谢你们。希望这次论坛对你们来讲是有意义的,能够建立更好的团队、建立更好的网络,让你们的公司继续的成长,谢谢大家的聆听。

John Defterios:泰维,我现在想问你几个问题,时间不是很多,至少是分享几点。美国现在有一个信贷危机,而且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时期。我想知道,现在的信贷危机,特别是贷款造成的问题会不会使得整个美国经济更萧条,或者变得更严重?这是大家所关注的。

泰维:我并不认为会进入经济衰退,但会影响一些经济成长,比如房地产成长率下降了1%而已,我们预测今年整个美国的GDP大概会在2.2的百分比,这里有意思的是日本、加拿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大、美国、欧洲,他们的成长经济应该是2.2百分比的成长,这是一个好现象。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现象出现了,全球大概是5.4%的成长,开发的国家第一次反而受到全球经济成长的推动和彼此的互惠,同时我要表示我的看法,现代危机可能不会是长期,短期就会过去,这是我的猜测和判断。

明年应该是一个好的现象,现在最终的恢复,大家担心,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所以我们必须把这种预测或者是猜测的工具改变成一个更稳定的保证、保值的金融工具,经济学家在今年中期的时候有30%的预测,对这个数据以为是我们见到的经济萧条的情况,但是在过去四周或者五周,已经上升到40%,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可能最多33%萧条的可能性。但是我个人并不觉得现在的危机会长期的继续,我觉得有其他的活动,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John Defterios):上次我们见过面,也是去年这个时候在纽约见面的。那时候大家所关注的是中国出钞的情况,这个情况现在是不是有一些改变呢?你现在觉得多哈会谈会不会把这个问题彻底地解决?

泰维:我觉得没错,中国的贸易顺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在美国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现在我们的美元非常疲软,而且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美元低有一些好处,但这个好处并不是真正的好处,必须要全面的看。多哈会谈的议程我认为非常的好,可以帮助印度的领袖做一些贡献,巴西、印度在多哈会谈中能够继续完成和扮演重要的角色,韩国和日本的参与也非常重要。

我们要在四个方面必须进行很好地谈判:第一,农产品的问题;第二,非农产品的切入,特别是工业产品;第三,服务产业,包括金融、电讯等等;第四,贸易的促成机制。

现在很不幸的是在农产品方面有很大的增值,生产和服务关注得不够多,我觉得这都是重要的题目,多哈会合并没有完成。

但我觉得我们迟早会达成协议,虽然悲观的思想很多,但我并不认为如此,最后我们还是会找到一些好的解决办法,而且每个人必须要同时努力,政府领导人必须在中间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果把这些贸易的障碍打破,使得全球经济快速成长,特别是各种不同的经济体,这样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繁荣、更多的公平和财富的均衡等等,这是一个好事情,我们要在这方面努力来解决全球疾病和贫困的问题。如果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话,是应该大家共同努力的。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还有一点是知识的差距,这对我来讲是最为关注的一件事情,因为现在我们成长得非常快,在全球得到更多好的服务,我们也找寻更好的员工,但是还有一些更穷和教育不足的人,存在很大的落差,有知识的工人和没有知识工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所以商业界的人必须尽我们的能力改变这种现象,提供一些培训的项目,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儿,一定要把知识的鸿沟缩短。

主持人(John Defterios):最后一个问题,现在的差距,美国在教育上扮演着很好的地位,中国现在也有很多很好的大学毕业出来的留学生,印度也有很好的现象,中东像卡塔尔等等都有很好的大学的毕业生,在全球更高等次的竞争,全球的竞争会怎么演变呢?

泰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整个世界在不断的成长,但不要忘记将来的事情早就发现了,比如中国现在11%的成长,印度大概是10%,还有巴西等等东盟的国家都在快速的成长,这是好现象。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好处,但是核心的问题就是因为高等的教育和大多高等技术的人才,这是一个全球的现象,这样使得整个经济能够很好的成长,整个的教育需要改革在美国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达到了很好的经济成长,必须要找私人的单位,因为他们关注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很好的技术,说到底就是教育的问题。在有些国家一些人非常的清楚,经济的成长和教育有很好的关系。

主持人(John Defterios):时间有限,非常感谢您参加这个论坛。

泰维:谢谢大家,谢谢John Defterios。

主持人(John Defterios):下面请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先生演讲。

龙永图:非常感谢。各位女士、先生们早安!很荣幸能够让我在这个大会中讲几句话,首先我热烈欢迎各位参加这次论坛,非常高兴由博鳌亚洲论坛和美国《商业周刊》共同来主办这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总裁论坛会议。这个品牌是大家共同同意的、也是全球所认知的,所以博鳌亚洲论坛非常高兴能够和美国《商业周刊》一起来举办这个非常重要、非常有价值的CEO论坛,因为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知识。

先生们、女士们,我想你们这次来到这个论坛是最重要的时间、最重要的时刻,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关口。在这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可以说我们到了一个新的起步点。中国“十七大”的召开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们看到整个中国经

内部资料,严禁转载

济的政策有所调整和改变,有三个重要的改变跟大家分享一下,特别是这些策略和政策。

第一,转型。从过去非常强调经济初步思维的方式转型到两个思维方面,一个是经济发展,一个是思维发展。将来政府会更关心教育、社会福利、边缘化福利等等,这都是牵扯到民生的问题,也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体制。这是将来中国关注的首要议题。

第二,我们过去非常强调计划经济,而且会从量的经济体制转到质的经济体制。我们将来会关注环境、环保以及其他相关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关注的议题。

第三,将来中国的经济体制会从过去强调出口为主的导向经济体系发展到将来不仅关注出口导向,而是国内市场的消费。这是大家非常清楚关注的问题,将来并不是要减少出口,因为毕竟中国经济大量还是要大量靠出口,才能造成各种收入的增加和就业的机会。但是我们将来要增加进口的数量,因为我们到了一个时刻就必须平衡整个进口的问题。

我们目前有很多的出口,特别是对美和欧洲的顺差,但是对亚太的国家还有很多不平衡贸易的情况。所以在将来这是我们长期发展的一个方向的战略。

所以各位先生、女士,你们这次来中国,在这个时刻是非常关键的。这次美国《商业周刊》的报告中重点是东和西必须互见互面,不仅是彼此见面,更重要的是将来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整合,因为在亚洲是非常多元化的经济体制,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东和西见面,不仅如此,也能建立一个平台使得在亚洲的各个国家都有好的机会,彼此的交流。这个交流希望能够达到一个什么现象呢?是要使得欧美、中东、亚洲都能成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所以我们希望东亚和南亚和中东、中亚建立一个整合的经济平台,通过一个很好的动态的交流。

最后我要预祝这个大会圆满的成功,而且希望在座的所有与会者都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更好的了解亚洲,最终希望在我们之间促成更多的合作。非常感谢各位。

第四篇:2009观察家年会主题演讲“中国再出发”实录

2009观察家年会主题演讲“中国再出发”实录

2010年01月16日 13:40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2010年1月16日,由《经济观察报》报社主办的“2009观察家年会”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再出发”。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直播。下面是主题演讲“中国再出发”实录。

主持人芮成钢:谢谢李金华副主席的精彩演讲,的确说出了很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心声,我们很多调查发现很多中国民营企业家如果对未来得预期不够良好的话,确实很多民营企业开始把自己的资产转移到到海外的窗口,甚至把身份都换了。所以很多人说对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心,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后期的动力。接下来我们再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的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我们有请。

厉以宁:我要讲的题目是如何走出投资冲动的怪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投资冲动怪圈,第二个问题,投资冲动所引起的资产泡沫陷阱。第三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我们刚才讲过了,投资冲动的怪圈是计划经济时代,但在改革过程中,投资冲动怪圈一直反复出现。投资冲动怪圈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可以这样讲,应该说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和GDP增长的积极性大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兴趣小于中央政府。另外在地方,他为了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和缓解就业的压力,所以他总是要增加GDP。要增加GDP就得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投资扩大了,信贷量也随之扩大了。这样一来,在全国范围内投资的急剧上升和信贷通胀就造成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逐渐就形成了产能过剩,第二个,就形成了物价上涨,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产能的过剩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注意、警惕,这样就出台了紧缩的措施。紧缩措施一出来以后,投资被压下去,物价上涨的趋势也不会慢慢下来,因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多的,投资需求拉动只是原因之一,还可能是由成本的推进,比如原材料价格是由于供给不足而造成的。再比如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料价格的上涨,比如石油、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会传递到国内来。所以这样就形成了经济的不是一般的增长放慢,而是陷到了滞胀的局面,滞胀是指什么呢?滞胀是通货膨胀虽然下来一点但还是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而经济就停滞了,经济停滞是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在中国上谈滞胀,都是把增长率到1%这样的话就可能形成了经济的停滞。而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停滞的概念,增长下降6%滞胀就是物价的上涨,这是中国的特色。

前年10月底,我到西欧访问去,那时候国际金融风暴已经出来了,所以在西欧跟经济学家座谈的时候,他们老问一个问题,他们问什么呢?就是说在我们西欧国家,只要经济增长率能保持在2%到3%,我们就觉得日子比较好过,失业不会出大问题。每年新下岗劳动力,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的空位就让出来了。因为年满18岁的劳动力就填补了这个空缺,这样没问题。为什么你们中国走到了6%多的增长率就这么惊慌啊,不得了,导致很多的恐慌,在我们看来6%还是挺好的,怎么回事儿呢?我回答,因为中国跟你们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体制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的速度是非常慢的。我们刚解放的时候,城市化大概占了20%,我们建国60年到了最近的资料,我们的城市化率才达到45%,还有55%是农民的。农民是出来了,农民要出来是挡也挡不住的,改革开放了,略有松动的,农民工就出来了。所以农民工出来身份还是农民,这个情况在我们国家是存在的,西欧没有。因为西欧农村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啊,农民在农村都有自己的家庭、农场,有自己的房屋、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都一样的,在农村生活的挺好,干嘛要出来打工啊?出去打工,因为工业化200多年了,农村该释放的劳动力都释放完了,出来打工是他爷爷辈、曾祖父辈的事情,他是不会出来打工的。那你解决什么问题呢?城里退休的新的就业人员填补了,主要是非洲移民,2%、3%的增长率使他们得到工作。

中国农村是大的劳动力需求池,在农村是充分就业的,为什么呢?因为农村有土地承包,那就是就业,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80年代出来的民工,老一代民工出来了,他的根在农村,他在外面赚了钱是要回到农村讨老婆、生儿育女,他是这种想法。但是90年、95年以后出来的农民工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新生代农民工,出来就不会回农村的,心不在农村了,他不仅为了收入,我收入能提高一点这是一个原因。还有第二个原因,他逐渐的意识到了,为什么我的待遇和城里人待遇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城里不能上学,只能到农民工子弟学校上学,为什么城里该有的社会福利我没有所以,他悟出来了。所以这种经济萎缩的话,劳动力是不出来了,出来了是不会走,就在各个城市转。我们知道在农村中没有出来的劳动力,如果是机会少了他出不来,他心里很着急,但他没有办法。而城里农民工,已经出来的农民工在城里,如果经济增长率下来了,他的工厂倒闭了或者工厂规模缩小了,他就减员了或者关掉了,这批人是中国特有的。就是失业的农民工,失业农民工不会回农村的,因为他是新生代农民工,他就在中国各大城市转悠,这就是中国的滞胀特点,跟国外不一样。

陷入投资冲动怪圈之后最后会来一个紧缩,紧缩下来一点,而失业会大量增加,这就是中国的滞胀。所以说投资冲动引起的结果经过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以后,就是滞胀。

第二个问题,由投资滞胀引起的资产泡沫,从投资滞胀的情况下、投资冲动的情况之下,他进一步发展就不在实体经济里了,就会转到虚拟经济里,所以就会形成了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随着投资扩张,信贷大量扩张,他没有全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其中有一部分就进入到虚拟性经济领域,主要是投资比较敏感,银行贷款给他了,他发现了有产能过剩的迹象,之后于是他先停留在虚拟经济里,这是一种可能。第二个可能,他对通货膨胀中资产价格的上升有他的预期。因为将来既然要通货膨胀的话,我就买楼或者买其他资产,等待将来再卖。所以他不是自己消费型住宅的购买,而是投机型或者投资型的资产购买,这样资产泡沫就增长。

资产泡沫的陷阱主要是怎么呢?这个泡沫一定要破的,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它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因此这种泡沫如果一破裂的话,就会联系到所有的房地产公司,所有因为信贷而购房的人,这样的话就会出现房屋贷款的危机。股市也一样,股市的泡沫在炒作过程中可能上去,但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来也会下来,如果市场投资冲动又引进了资产泡沫的陷阱,那就会产生问题。

第三个问题,怎么来应付这一问题呢?结构调整当然是重要的,用行政手段来贯彻产业政策这也是必要的,但不解决问题,因为它的根子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由哪方面着手呢?第一政府定位,政府必须定位,定位在什么呢?定位在这个,既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是基础条件,政府是高层次条件,政府只干事长所干不了的事,市场所干不好的事由政府做,政府不能包办,地方政府对GDP增长这么积极,他完全把政府处在经济的实际的操纵者手中,而且是经济直接干预者,这就形成了地方政府追究GDP的重要原因。

政府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好,市场做的了的市场做,市场做不了的政府做。那市场有什么东西做不了而必须政府做呢?或者什么东西做不好而必须政府做呢?

大体上是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社会中有一些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这些行业政府他要做,因为市场经济效益低他做不好,比如说义务教育、基本的医疗保健,比如给中低收入者提供廉价出租房和他们买的起的社会保障住房,像这些是政府需要做的。像基础理论研究而不是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可以,基础理论研究政府要做,还有公安啊、国防啊,这些市场做不了的,所以政府首先定位在这些方面要做。

第二个定位,市场没法做大的就有个人收入分配的条件。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个人收入分配是按照你提供给市场的生产资料的质量决定的,而且也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障碍,所以按照个人分配的原则,市场做不了,而且也做不好。

第三是地区的收入差距,发展程度差距,这是历程所形成的,这是有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造成的,市场可以做,但过程非常缓慢,这需要政府做,因为它使社会矛盾扩大。比如对西部开发政府应该多做一点,因为在目前情况下,必须依赖政府多做一点。

还有第四个政府要做的,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调控的手段,宏观调控政府应当采取适当的政策,而不是政府没有办法,而它还是要依靠市场。你制定任何政策,不从市场出发行吗,要从主观的愿望出发行吗,所以政府是做不好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政府定位再次强调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投资决策体制的改革,造成投资重冲动的,因为投资冲动会影响到投资泡沫,到现在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决策体制,那些大项目不都是政府做的,但这应当有它的程序,应当有一定的规章来约束他。关键在于我们要把政府主导型的投资决策体制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的决策体制。所以国有企业一定要改革的,国有企业不改革不能真正成为市场独立,100%国家控股的,80%国家控股的不能吸收市场决定的机制在里头。我们说国家控股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主导型也是必要的。但应该改,改到什么程度呢?改到有足够的分量让市场决策机制能起作用,甚至一股独大还不如几股并存为好。这几股可能都是国有投资单位,他有几个股东在里头,就比一股独大更要接近市场化一些。

第三个行业垄断体制的改革,行业垄断体制当前重要的是行业垄断往往跟行政垄断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体制如果不改革,阻碍了企业的公平竞争,并且产能过剩和它有一定的关系,资产泡沫跟他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它把过多的信贷资金通过行业垄断转移到了资产泡沫的投资中间去了。

第四个是民营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就业问题,滞胀怕就业问题,因为经济增长率下来了,要解决中国就业问题,改变观念,你是靠什么推动就业?是靠国家大量投资吗?国家大量投资是重要的,但国家大量投资为长远发展准备后劲这个角度进行的。你解决就业是靠什么?第二产业和新产业容纳多少人就业。假如该减税的减税、该融资的融资,门槛降低,等等,全国的个体工商户有上千万户,每一个工商户把自己的亲戚小孩找来当帮手,那全国有多少人就业。那么多中小企业,每个企业增加三到五个人,那会增加多少人就业,让更多的人创业了,自己创办企业又能增加多少人就业。这样的话我们就看的很清楚了,光是这个政策一放宽,全国会增加几千万人就业,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最后一个,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必须加快,城镇化速度必须加快,现在重庆、成都在搞,但我们要注意到,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加快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农民为什么要出来,新农民工为什么不愿意回农村了,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人和城里人就是不一样的。他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同等的社会地位,为了孩子着想,为了家庭着想,所以这个改革一定要加快。这个改革加快了,真正的农业产业化推行,产业链延长,农村本身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出来了,因为城市跟农村一样了,他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为什么出来呢?还有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就跟城镇化连在一起了,大量农民需要进城,但主要在县城和镇,县城和镇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建设工程。依靠城镇化加快推动,内需也加大,老百姓有地方住,发展城市建设,因为他要建楼房建住宅,建马路,建学校、办医院,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好,谢谢大家。主持人:谢谢李金华先生的演讲,给我们阐述了盲目的投资冲动是魔鬼,给我们介绍了城镇化的过程和扩大内需等方面的解读。接下来我们再用热烈的掌声有请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李连仲先生为我们演讲。

李连仲:我听了各位演讲嘉宾的演讲很受启发,所以我决定把演讲内容调整,我没有稿子,所以有灵活性,题目是学习李金华、厉以宁老师演讲的体会。经济观察报搞了一个《中国再出发》的论坛,我觉得这样的题目选的非常好,为什么要再出发,就是要巩固去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矛盾的问题,乘胜前进再出发。我们去年其的了企稳回升非常好的成绩,我们的GDP一季度是6.1,二季度是7.9,三季度是8.9,全年预计能达到8.5左右,形势非常好。

那么规模企业以上的增加值10月份是16.3%,11月份是19.2%上升了。社会销售总额三季度15.8%,11月份15.3%,上升了。财政收入10月份28.4%,11月份32.3%。贷款规模10月份8.67%,11月份9.2万亿,全年10万亿。所以经济形势企稳回升的态势非常明显,那么国际方面美国什么状况,他的居民的债务下降了4500亿美元,因为借贷消费,消费下降。净资产下降了14万亿美元,收入减少。他的失业达到了10.1%,失业增加。破产的银行113万家,所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的经济恢复没有5年的时间那是很难达到的。所以经济波动中,他们国内讨论是不是存在二次探底,有1/3的可能性。一个企稳回升日益明显,一个还在波动中。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GDP增长很快,但我们的外贸三个月连续下降,12月份出口增加了17%,但全年下降了16%,进出口总额下降16.3%,出口外贸有问题。第二个贷款规模很大,11月份9.2万亿,但贷款结构,需要研究,有关方面预测他的整个比例大企业、中等企业、小企业的比例,大企业占47%,中等企业占44%,小企业只占8.5%。那么中小企业能安排就业全社会的比重是75%,GDP是60%,国内税收是50%,那小企业发展遇到的融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你8.5%他没有到位啊,成千论万家的小企业需要融资。再就是产能过剩,钢铁有1.6亿吨过剩,水泥是3亿吨,风力发电设备,徐主任在这里,上半年增长幅度475%。

这些问题还存在,要巩固去年的成绩,要再出发就要解决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那么中央工作会议指出,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刻不容缓。一个是要建立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和机制。第二个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自主创新,那么经济结构当中要继续扩大内需,住房、汽车、家电这些要鼓励消费。同时要推动城镇化来扩大我们的消费、扩大我们的内需。通过城镇化来鼓励农民进城,使农民变成市民,我们的城市化率,08年是45.68,09年有人说是45.7。平均水平世界是50%,发达国家是70%到80%。我们2050年要达到国外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平均我们每年要有2000万农民进入城市,2050年要有8亿农民变成市民,这是一个扩大内需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决策。因为农民进城之后,住房要拉动,有了住房以后,需要的家电、工业品找到了出路,同时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使城市化的水平提高,同时城市容积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和城市的面积,日本是4,香港是1.6,台北是1.2,我们国家是0.7。所以说基础设施发展落后,要通过城市化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第二就是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风能、核电、水电、太阳能,包括太阳能汽车、物联网,物体和物体之间的信息网络联系,把物联网和互联网结合,要打造智慧城市、智慧单位、智慧国家、智慧地球,这是新兴产业。同时,要发展我们的环保产业。历史的累计,碳的排放量,美国是1100吨,我们是66吨,现实当中人均碳排放量,我们是5.8吨,美国是25吨,历史和现实他都是最高的。那么我们提出2020年比2005年单位GDP碳排放量要降低40%到45%,我们的目标非常的高,高标准、严要求。美国的排放那么多,他定的是17%,指标非常的低,他不负责任,我们的高标准、严要求。那么达到这个指标,要投入4千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碳排放量的1/4。要达到我们提出降低40%到45%,那么要鼓励、发展先进的环保产业,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运用先进的环保设备,要发展环保产业。同时第二产业调整,第三产业要上水平,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我们的服务业有金融、法律、会计,同时每1000人,我们提供的大夫医生是1.6亿,发达国家是23名,需要3000万的大夫,教师每1000名,我们是10名,发达国家是22名,需要1500多名教师,所以教育和医疗要发展,城市化的推动要带动教育和卫生产业,医疗制度发展。那么我们老龄化社会提前到来,每年要增加1千万老同志,要创造为老同志服务的第三产业,使他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第三产业要急于发展,有它的现实意义。同时要发展旅游业、发展老同志有兴趣,走遍祖国大好山河,要旅游。投入其他产业,投资1,产生1.2,投资旅游产业可以产生1.8,所以说它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

另外推动经济的发展,除了重视实体经济,还要重视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当中,一个是外汇市场,要把我们的外汇变成创造财富的源泉,我们有两个22726亿的外汇储备,7898亿美国国债,但是现实当中,奥巴马他拿出7870亿美元来振兴美国产业,搞产业振兴计划,拿出2500亿来救助美国的房地产产业,拿出3000亿收购美国的长期国债,拿出7500亿收购美国低压贷款的短期债券,在座的专家领导,一算需要多少美元?怎么来解决奥巴马大量的印刷美元,印钞机来印,大量印刷美元,造成美元编制,持有美美元的国家,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受到严重损失。所以,他要所有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给他们分担成本,损人利己。怎么使外汇、持有美国的国债保持,使外汇增殖,变成创造财富的源泉,需要研究这个问题。俄罗斯抛出美国国债,购买黄金,俄罗斯要使外汇储备中黄金占10%,印度黄金占外汇储备由3.4上升到6.3,美国黄金储备是7.5,我们的黄金占1.6,所以说专家建议买一部分美国国债也可以考虑买一部分黄金,同时要用好我们的外汇收购国外的能源资源,石油、铁矿、铜矿,同时和外国的研发部门建立研发中心,掌握关键技术来推动我们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工作会议给2010年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解决结构,2010年也是一个很好的一年,所以各位企业家,你要抓住机遇,大胆投资,借助虎年的虎威,再创辉煌,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李连仲先生,下面有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有请!

高尚全:刚才李金华副主席、厉以宁教授、李连仲局长讲话很精彩,我听了很受启发。我今天想讲这样一个题目,《加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中央工作会议很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到刻不容缓了,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我想讲两点意见,第一,为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滞后,体制性原因是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是现在的问题,我觉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提出了两个转变,一个转变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从粗放的转变到集约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5年来,有了不少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是粗放的。

体制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看看,一个从资源配置来看,我们生产要素市场还是很不完善,市场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突出的问题是土地、能源、资本的要素发育滞后,价格形成机制过多的受到行政的干预。比如说土地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但是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在当前这种政绩考核和征地制度下,土地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和招商引资的手段。有的地方把招商引资的指标都分到下面去了,分到干部去了,不是搞经济的有些部门都分了指标了。这样结果鼓励企业扩张规模,使得我们土地资源稀缺的大国,还有大量土地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二是从市场主体来看,政府过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活动,与历史原因我国企业投资自主权还没有真正落实,主要问题政府投资决策的机制不恢复,政府投资职能机构的决策不健全,决策者对决策后果不负责任,在当前体制下造成了政府追求政绩,政府官员忙于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现象,与国家官员的认识比较大,比较短,投资往往集中在短期见效的项目上,甚至不惜引入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真正需要政府关注的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往往是投入不足的。这使得我国投资的居高不下,而且造成投资结构问题,导致资源配制的低效率。

三是从财税体制来看,目前的制度安排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现行分税制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的考虑,地方政府容易甚至鼓励污染的项目,比如刚才李局长讲钢铁产能过剩大概是2亿吨,要压缩才会过剩,第一压缩影响到了地方官员的政绩,第二影响到财政收入,第三影响到就业。所以尽管科学发展观理论学的很好,但到了实际难度很大。所以我想简单讲这第一个问题,发展方式为什么转变滞后,体制性原因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讲如何加快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以上讲的有体制性原因,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从体制创新入手,重点推荐以下几个方面的领域,第一加快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要通过市场化改革,尽快建立反映资源要素稀缺程度的价格制度,公平竞争的、产权边界清晰的微观主体。在新建完善市场体制,就是要走政府主导的经济运营机制向富有活力的市场主导型经济运行机制转变。加快推进生产要素市场化的进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抑制对要素的过度需求引发的扩张性增长,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资源的定价机制,加快建立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的要素市场,由市场决定资源价格。同时要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财税体制和制度。

现在看来,资源税的改革已经到时候了,主要方向是扩大资源,征收的方式由目前的从量计价为从价激增,如果按照税率3%从价激增,我国原油资源税税额将从原来的从量计价的5倍走,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要制定行业标准,合适使用节能产品开发,比如说低油耗、低排量,新汽车汽车、新能源的建筑,同时使用税收增产。广州很重视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比如污水处理,我们的标准是16年以前定的,定的什么标准呢?冲水率80%,但我们现在通过技术创新,冲水率已经达到55%了。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减少排放。因为冲水率一高,我们的污泥还是湿的,结果还是排到珠江里去了,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使得运输成本很高,冲水率冲高了以后湿泥变成干泥了,那这个干泥可以制造种花需要的肥料等有用的东西,就可以变废为宝,但我们的标准不行,还是鼓励资源的浪费、鼓励高排放。

最近我看到贾庆林主席在表彰非公有制人士他有一个讲话,他讲到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创新的时候,他讲了技术创新的65%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来实现的。75%的和新产品80%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来实现的。我看到这个数字引起我的思考,为什么有非公有制经济有可能跟体制有关系,我们的国有企业因为任期短,你搞七八年,他考虑到政府官员和企业的负责任期是短期的,他便于7、8年之后他认为是下一轮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一个体制的问题。

另外一个例子,最近华为公司过去有一些争论,我看有个材料,有人认为华为不是搞社会主义,是搞资本主义。我参加了十五大报告的起草,我对这个问题专门到深圳华为做了调查,当时书记很感兴趣,他说我们一道去。调查的结果来说,华为他吸收了好多博士生、硕士生,他搞人才集中的企业,他允许能干的人入股,这样职工跟企业成为一体,利益共同体,所以内在的动力激发所得,后来说不要说他资本主义,他是劳动者的劳动力和劳动者的劳动资本结合的形式,是新型的经济体系。所以原来概念当中国家投资、社会投资才是社会主义,你私人投资不是社会主义,这种传统的理念往往我们在改革过程中体现出来。现在华为是怎样呢?华为已经加入100多个国际标准组织,申请专利39000多件,2009年它实现销售收入215亿美元。占全球通信市场整体份额的20%,是全球第二大移动设备的供应商,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新兴企业,而且跨入到全球500强之中。我们也有很多企业跨入之中,但都是垄断型企业,国家没有花一分钱,创造了大量税收,解决了大量就业,而且那么多战略,有哪些公司有39000多专利。劳动者的劳动结合是一种新型经济体,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二加快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改革历程来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主要挑战还不在于经济社会本身,而在于政府决策与政府转型。这个看法不知道对不对,所以要推进投入体制改革和战略转变,消除政府扩张投资的冲动,现在谁在冲动啊?政府在冲动,所以要增强它的公共服务功能。因为现在体制下面,地方政府的行为更趋向于追究政绩特别是经济增长指标,很少考虑下一届政府的事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投资率过高的问题。现在投资率大概是40%,可以说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

所以我看政府刚才厉以宁同志讲了,政府首先要定型,政府要干什么,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而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过去计划经济政府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我们把纳税人的钱给政府了。所以说政府是搞什么的?是创造环境,不是创造财富主体,创造财富的主题是什么?是企业,是老百姓。最近我看了

广东省委为了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我看了他的材料,我觉得很好。第一个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而且把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不是一般的推动力。广东光洋(音译)书记比喻政府干什么呢?政府是搞服务的,政府最多当导演,主体是谁呢?主体是企业,主角是企业,政府不要管主角,企业是要当主角,政府为企业主角服务,比如灯光合适不合适,为企业来自主创新创造环境。刚才几个数字我觉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应当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三是加快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体的社会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我国已经从私有产品短缺时代进入公共产品短缺的时代,未来几年,社会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去城乡差距,为什么差距扩大,就是公共产品提供的差别。所以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这个差距,这是一个重要措施。所以要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要努力扩大就业,鼓励全民创业。因为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靠国有的经济形式是不行的,要靠全民参与,厉以宁同志讲的很清楚。要通过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来开启农村市场,依靠结构性改革,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安排和体制建设,逐步推动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保证城乡一体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是加快以适应低碳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全方位改革,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复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正式对外宣布我们的目标,到2020年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到45%。这将是约束性指标纳入到经济和社会的中长期计划,如此巨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使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空前的挑战。我们要利用这样的倒逼机制加强全方位改革,为什么全方位改革?因为涉及到经济领域、社会领域,也涉及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而且也涉及到人们的思想、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的变革。所以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当中要加快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者、政策提供者和监管者。

其次把二氧化碳的排放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且作为约束性的指标加以考核。作为硬性指标,通过GDP考核引导改变这种思维方式,GDP作为重要指标,但不应当作为考核干部升迁重要程序,要改革认识制度,建立科学的业绩评核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自主创新和立法,比如说能源法、碳法、碳交易、环境经营制度、低碳产业政策等,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要理顺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在发展低碳经济当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积极创造条件,实行碳排放的交易,建立和发展碳排放市场。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排放的主体,发展战略性绿色经济,与新能源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重要产业。

我们2009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很好,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销市场。我们推动新能源汽车与中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路子,甚至会颠覆传统产业的模式。同时要依靠全社会公众的参与,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因此,必须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要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的习惯,谢谢。

主持人:谢谢高尚全先生精彩的演讲,接下来有请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为我们做主题演讲。尹中卿:大家上午好,刚才几位领导和专家已经做了很精彩的演讲,我也很高兴能够向大家汇报我对中国再出发、起点和路径的思考。套用主办方的论断,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在哪呢?特殊就特殊在我们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不到三个季度,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七个季度连续下滑的势头,我国经济列车成功回到了8%增长的轨道上来。

在后危机阶段,当经济增长回到长河之后,我们是在传统增长路径上继续蹒跚前行,恢复并勉强维持危机前的高增长速度呢,还是要以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通过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升我们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后劲,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我觉得这次论坛选择这个题目很好。那么要研究再出发,就要来研究它的起点,我以为再出发的起点,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举措。我们有哪些举措呢?我觉得我们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迅速果断的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全面实施和完善一揽子计划。我认为这些可以概括位八项主要措施,我们用八项主要措施换到了8%以上的经济增长。

第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增加政府投资,我们知道,财政赤字从2008年的1800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9500亿,国家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央投资两年一年1.8万亿。按照各个部门,根据中央关于快、重、准、实的要求,随着项目的实施,加快项目推进,增加集体需求,为建筑业和投资品相关领域提供了市场空间,缓解了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第二大规模的推进结构减税。我们不仅实行了增值税转型,同时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率,减轻企业负担,调整增值税退税率,下调部分产品的进出口关税税率,对居民储蓄管理利息,证券交易结算的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购买住房实行汽水、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放宽了对个人转让住房、减免营业税,减轻居民负担,刺激消费。

第三大幅度提高居民补贴,实施教师、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改革,提高城乡低保,基本养老保险和用户对象的保障要求,推出政策力度大,群众受惠面广的促进家电、汽车、节能产品和住房消费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18.75 1.08%]的收购价格,增加了粮食直补和粮食综合补贴等。

第四大容量扩展了信贷投放。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创新投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放松贷款限制。增加货币总量,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一到十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92000多亿,保持了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合理。第五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制定并实施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幅度增加给三农的投入,巩固农业地位,积极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加快产业升级,加大对中部地区优化结构的支持力度,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第六,大手笔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选择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见效快的项目,十六个重大专项,集中力量攻关。出台一系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激励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七大踏步深化配套改革,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价格体制改革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改革,基本完成电信企业资产业务重组工作,深化金融结构和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市场股票市场新股发行制度,正式推出创业板市场。

第八,大强度发展民营事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进五缓四减三补贴两协商的政策,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岗位。主要的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妥善安置。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救助制度。

所以我感觉到以八个举措,应该说换得了8%经济增长,迅速扭转和遏制了经济增速的下滑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深度箫条的凛冽寒流中,我们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回暖,所以我国经济就进入了后危机阶段。这就是一个再出发的起点。再出发的路径,要推进后危机阶段需求结构改革。我们知道经济危机不仅打断了经济增长上升趋势,也提供了机遇。所以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再出发就是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后危机时代的结构改革,我觉得第一个要推动投资自高位恢复到正常。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消费推动,实践证明长期以来增长依靠投资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在过去一年,30%以上的投资增长是不可持续,我们一定要把投资率从30%,拉回20%以下。第二促进消费由低位提升到高位,最主要是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解决无钱可花的问题。要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有钱不肯花的问题。要调整居民消费结构,解决有钱无处花的问题。第三降低经济发展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我们知道我们长期投资和进出口在我们GDP增长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009年,我们的对外贸易虽然有所下降,但是到了12月份,我们在国外市场主要的贸易国,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我们的市场份额都有很大的提高。这样我们就遇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制约,实践证明我们把经济增长放到过度依赖外需、依赖进出口拉动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要降低经济发展对外需、出口的过度依赖。

讲这些有什么不对的还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尹中卿主任的精彩演讲,刚才八位领导专家演讲中提到了节能环保、节能减排,提到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中国的战略。下面我们有请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先生为我们做主题演讲,有请。

徐锭明:谢谢主持人和会议组织者让我有这个机会参加这次会议,前面很多专家讲的话受益非常大。各位都是大专家,我是公务员,本人叫徐锭明,现在是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前段时间我到欧洲演讲,叫“哥本哈根请到中国来走走看看”,它有英文版,网上有,欧洲朋友笑了,你讲的不像官员讲的。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讲的题目是“走进哥本哈根”,认识哥本哈根、关注哥本哈根、期盼哥本哈根”。时间很短我就不好讲了,内容很多,哥本哈根走了一小步,气候谈判走了一大步。我都不讲了,总理做了很大的努力,做了100%的努力,我也不讲了。

我后面有结论,我讲结论吧。本来我有三个介绍,现在也不好介绍了,一个是关于哥本哈根会议,一个中国公民的心声的一封信,我不介绍了,没有时间了,讲个题目。第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一个美国人的声音,也不讲了。一本书《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用了毛主席的语录,很精彩。特别是讲到了循环经济,从摇篮到摇篮,世界现在到处都是美国,处处都是美国,我们也在学美国,不行的,没有时间讲了。

后面讲结论,还有一个,十六年前,一个十二岁的欧洲女孩在国际会议上的哭诉,对未来的发展,我看了很辛酸。孩子们画的画,醒悟吧,最后有孤岛,地球要拍卖了,没法生存了,还有1972年气候宣言,希望大家看一下。

老祖宗的教导,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为我为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一体,要天人合一啊。哥本哈根会议将永远继续下去,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永远继续下去,保护地球家园、毁灭地球家园,人类向何处去。

总理讲话有几个最,最早制定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国家,中国最早在节能减排方面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等。我们是自主愿意的减排,不容讨论,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挂钩。事实上我们发挥了四国的作用,中国不能接受三个可,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人民网站一个很好的系列报道十条,低碳引领中国未来,没有时间讲了。中国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了,也不讲了。

哥本哈根呼唤新能源,气候变化呼唤新能源、低碳经济呼唤新能源、科技革命呼唤新能源、持续发展呼唤新能源。中国再出发,本来我要讲很多,今天早上重新归纳一下,中国再出发。

中国从低碳经济出发,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元年,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元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元年的标志是什么?是三件大事情,第一9月22号,主席向世界宣布我们要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这是主席对世界的承诺。第二人大常委会伟大的决议,讲了要抓住当今世界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发展高谈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第三国务院两次会议,一个是审查应对气候变化会议,一个是11月26号宣布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一些数据。作为主席的讲话、人大的决议、国务院的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低碳发展的元年。中国人言必行,行必果,变压力为动力,加大节能减排。这是庆祝六十年我写的一首诗。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在发烧,中医讲看病望闻问切,哥本哈根会议都在给地球看病。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总书记讲了前提是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节能减排尤其不能放松。1月3日总理讲了,要选择新兴战略性的发展产业,第一条是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新能源发展包括煤的清洁利用。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它和二氧化碳的关系,少排放,不排放,再利用。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周密规划、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慎重操作。光伏产业按规律办事,既不是高耗能产业,也不是高污染产业。要辩证看这些问题,所以要解决几个问题,原始社会人类敬畏自然,顺从自然,征服自然。现在我们天人合一,我们要和世界和谐、自然和谐。能源工作走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人类从地表能源到地下能源,现在又到了地表能源,我们要高持续的和谐,走向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人类根本的目标是建设生态体系,促进人类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发展首先要破怀疑论,立受益论,讲发展论,树和谐论。要讲科学,低碳经济发展这是我两年前在环保部讲的话,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技术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要做好四项基本工作,查清碳足迹,摸清本地是基础。编制碳预算,总量控制是手段。鼓励碳交易,市场推动是方法。倡导低碳生活,人人行动起来。

我认为当前发展经济需要十个工作,立法研究、公民教育、本底普查、技术研发、预算编制、市场培育、金融创建,示范推动,国际交流,国防建设。

后面十七大讲了,健康是人发展的基本机制,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变暖带来威胁不亚于战争,我们不仅是继承父辈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

主持人:谢谢徐锭明先生的讲演,接下来我们用掌声有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吴建民先生为我们演讲。

吴建民:非常高兴出席这次会议,前面几位讲的非常好,我想换一个角度,我讲话的题目是世界的变化。第一点,正确认识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点,中国的崛起,中国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第三点,中国走出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先讲第一点,我们中国有句固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非常好,从历史上吸取教训。回顾我们过去的历程,特别是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程,凡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比较到位的时候,我们就大踏步前进,凡是我们对世界认识错误的时候,我们都会摔跟头。

举两个例子,1958年,我们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当时对国际形势有一个总的判断,当前国际形势总的特点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天天好起来。这句话年纪大一点的同志都记得,这个判断对不对?大家知道战后,战争对世界的摧毁性巨大,英国财富1/3被战争摧毁,法国财富1/4被战争摧毁,他们的外汇储备黄金荡然无存。之后出现了1947年美国人开始搞马歇尔计划,人们告诉我们马歇尔计划是空头支票。后来慢慢到国外去了解情况,战后我们讲这个话的时候,讲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恰恰是西方世界大踏步发展的时候。我在法国当了五年大使,法国人有一句话,战后的光辉30年,58年正是法国发展最好的时候。德国是这样,日本、美国都是这样。我们做出了错误判断,结果我们回来搞大跃进,慢慢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给中国带来严重的后果。

另外二十年之后,1978年,10月22号到29号,小平同志访问日本,正好是三中全会之前,小平同志看了日本本田汽车制造厂,小平同志很认真听了对方的报告,听完之后一比较,日本汽车劳动生产力比我们一汽高几十倍,小平同志一句话,我现在懂了,什么叫现代化。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一个大战略是对世界一个正确的认识基础提出来的。

世界变了,今天的世界和昨天的世界很不一样了,今天的世界我觉得有很多新的东西,我认为当前乃至相当一段时间里面,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存在着老的观念,我们不能用老的观念看今天的世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讲了,我们否定了阶级斗争的理念和实践,讲的非常对,但中国是长期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生活的。这个思想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远远没有得到清除。你看对国际世界的评论相当是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要改变中央的外政方针。

第二条,中国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心,我们走到国际舞台中心比我们预期要快,是因为什么原因?我想是因为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个经济。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边缘化了,那么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向中间出发。改革开放30年,我们加快了步伐,现在我们走到了世界中心。我们如何走向世界中心的?有三个原因,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世界变了,世界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这是国际关系当中最大的变化,不要小看这个变化。大家想想,今天世界和过去世界是不一样的。第一人类就像锦涛主席在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类从来没有像这样一样患难与共,把他们给连接起来。如果40年前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我们会说什么?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下去。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胡锦涛主席讲了八个字,大家觉得非常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胡锦涛主席说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你说如果说我们购买了很多美元国债,而且危机爆发之后我们购买的数量不是减少是增加,为什么?这有一个原因,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不是救美国,而是救世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把我们连在一起。第二是因为共同的挑战把我们结合在一起,只有人类联合起来,不联合起来大家走向灭亡,行吗?这是世界变化,世界变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大国没有分裂成对立的集团,这就意味着什么?我们讲的战略机遇可以延长,这是有根据的。第三很重要的,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下降,不是上升,你看看伊拉克战争最明显。所以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世界变了,你想想看,如果世界不变化,我们改革开放能迎来这个局面吗?不可能,鸦片战争开始,我们愿意开放、承认落后,我们搞洋务运动,结果是什么?为什么那时候我们开放没有现在这个结果,为什么现在又跟世界不一样,我们国际上有一句话,打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但是我们现在国际体制全球化,我们是受益者,我们现在要把旧体制打得落花流水吗,我们当然要改进,但是我们总体上是受益的。

第二就是我们走到世界的中心是地利,我们处在亚洲,国际中心从大西洋[18.86 1.34%]向太平洋[11.77-1.01%]转移,第一是融合,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看到了世界的变化,看到了天时、地利,改革开放我们才走到中心的。看到我们走到世界中心的地位不是偶然的,是三个因素联系在一起的。最后一条,我们中国人走向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你走到了世界中心,世界对中国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走向世界要注意什么?我想要注意两条,现在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要考虑到世界对中国的崛起是充满疑虑的,走向世界大家非常重视,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中央讲的互利共赢。我们走向世界就要盈利,但是我们要造福世界,中国走向世界必须把爱国主义结合起来,我们走向世界如果是想捞一把就走,我想他们一定鄙视你,我想中国人走向世界一定要考虑给世界带来好处。第二走向世界的时候需要考虑一条,要买进,不要买断,资源也好其他东西也好,你说老子去,有钱都买下来,是不是聪明的办法,我认为不太聪明。因为中国对外部环境不熟悉,对游戏规则不熟悉,买断100%是你的,结果一变化,整你一整一个准,买进,我参股,形成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可以走更远。过去我获得利益,其他也获得利益,而不要买断,我感觉到世界上对中国的疑虑是相当多的。怎么消除?一个是政策声明,一个是靠我们的实际行动,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谢谢吴先生的演讲。下面有请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先生做主题演讲。

魏新:大家上午好,刚才都有官员、专家讲完了,我是用企业的角度讲。中国再出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都知道金融危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好,09年所有对外经贸,外包制造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大概在2001、02年的时候,很多经济学家都在讲,中国制造,中国现在已经很了不得了,满世界都是中国制造,很自豪,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了。

我记得当年,我在创造合作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我说我们要冷静的看中国制造这么一个东西。大家可能都觉得我们现在中国已经很了不得了,认为美国在走下坡路,认为这个新的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我觉得有这种看法应该是大势所趋,但我也希望大家冷静的看看,我在美国,我就发现美国你看不到工厂冒烟,可是美国仍然在赚着最多的钱,所有都是写字楼在赚钱,什么原因?因为美国是创造,中国是制造。那么中国的经济和民族企业,如果想达到美国那个层次,我认为还早着呢。现在很多人认为美国经济一蹶不振,以我的感觉,我不这么看,我还是认为美国现在可能是在进行他们内部的利益调整。为什么这么说?每一次出现经济危机,美国都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新的创新的东西出来。现在美国是因为利益集团的东西可能把很多创新的东西不允许拿出来,所以你现在可能看到他现在经济发展没有我们快。但一旦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之后可能新的产业又出来了。所以我们不要盲目乐观,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我们中国的经济如果不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你就是再出发,我觉得是走不远的。我为什么讲这个话,因为我们中国企业在整个制造业、产业链中大多处于下游。美国工厂都在国外,70、80年代在拉美国家,他把工厂转移出去了,阿根廷、巴西都是发展比较快的,后来马上一蹶不振,为什么?资本走了,资本到别的地方去了,资本为什么走?因为中国文化革命结束之后变成了非常好的投资国家和地区,劳动力又便宜,土地也便宜,资本和劳动力结合就创造了价值,资本是租赁,所以那是一次产业制造基地的转移,从巴西、阿根廷转到了中国。所以中国变成了世界制造基地,但是看看巴西那些国家就很麻烦了,我有一个数据,当时美国、欧美国家,通过独资、合资等其他形势,直接控制了拉美80%的资源开发,巴西70%的汽车,60%电力工业等都在跨国公司控制之下,掌握拉美经济命脉的跨国公司每年把大量的利润汇往美国。当然金融也一样,当他决定调整,把资本转移的时候,这个国家问题就出来了,经济急剧下降。

中国要想一个什么问题?有朝一日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也增加的话,当然我们觉得我们挺幸运,经济学角度讲幸运。实际上我觉得不应该这么看,因为我们有农民工,农民向城市转移这么一个阶段,所以导致了连续数年农民工工资不涨,这在拉美国家当年是不可能的,工厂建立起来经济一增长,工人工资很快就会涨,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增长,所以导致资本转移。中国这么多年牺牲了农民兄弟利益,因为不断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劳动力过剩,导致成本上不去,所以外国的资金一直在中国停留。有朝一日如果非洲不打仗了,东南亚国家环境更好了,有可能这些美国或者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的跨国公司资本会转移,转移走了,中国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进行创造性的东西,没有去发展核心技术,我们和拉美国家一样,所以这就是当年我记得是《中国企业家》总编,现在是《中国创业家》的社长牛文文,我跟他聊起这个事,他说很重要,后来中国企业家出了一个专辑讲这个事情。

就像我们讲,中国其实是有条件的,刚才几位领导都讲到了,我们现在汽车到了1300多万辆,其实我认为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如果中国当年汽车工业能像韩国现代汽车这么发展,走这么一条路,中国的汽车工业,现在这样的市场得益的是我们中国人。我们现在是什么呢?虽然一年生产1300多万辆汽车,有多少到了国外,有多少是自己的,有多少品牌是中国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呢?偌大的市场,真的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我曾经说过,我说中国到现在为止,有几家像三星和现代这样的企业呢?其实中国条件要比韩国好的多,因为我们有这么大的市场。在IT信息产业里也一样,有自主产权的企业寥若晨星,太少了。所以如果我们要走中国创造,核心就是创新,如果没有企业创新,就没有推动中国经济高速、稳定、长期增长的驱动器。我很推崇华为,我认为华为是中国唯一一家这样的企业,拥有核心技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方正当年在王宣(音译)老师的激光导盘(音译),中国要做激光的技术,那时候叫748工程,实际是国家投入的,那是什么阶段呢?中国第一次创新浪潮。我们称之为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那时候中国吴院长讲,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要拥护,凡是敌人支持我们就要反对,那时候就是这样的判断,认为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那时候恰恰中国也是受到他们封锁的时候,我们在封闭下走,我们有没有成绩呢?有,比如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也包括王宣老师的激光导盘技术,方正也是在这个时候做了第一次创新。

第二个阶段叫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引进是什么?引进是我们不光是合资别人的钱进来,我们希望别人的技术进来,大体是这么一个概念,方正当时也是这样做,比如我们电脑公司等等这样的设备的东西,但这样一个东西的关键是核心技术不在自己手里,我们和别人合资通过拿市场换技术,总的感觉是说这样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了,中国的企业制造的工厂设备建起来了,但核心技术我们没有拿过来。比如芯片是英特尔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中国在这里得益,但没有得到核心利益。

第三阶段叫开放状态下自主创新,这是我们的机遇,也就是说从04年中央讲企业是创新主题,所有企业开始关注自主创新的东西,像方正,这是第二次的技术革命,同时跟北大,因为方正是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和北大还有一个在芯片基础上,可能我们今后有大的突破。除了这个,我们还在经营模式上进行转变,产业和资本两个轮子一起转动,可能方正今后会有自己的控股集团。企业为什么做这个东西,本来像韩国,整个国家处在什么阶段,你赛跑,10000米,别人跑了8000米你从起点跑,你说我要和他比赛是跑不过他的,这样要对企业进行支持的。像当时的韩国,当时韩国的企业负载率可以高达1000%,你说他在西方国家怎么可能呢?所以他才有今天的现代,今天的三星、LG这样的企业。我们正好在那个时期把那个机会错过了。中国负载率如果超过70%,想象我们比别人落后,我们没有创新的产品,我们没有超出利润的产品,你国家不支持的话,他怎么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呢?不可能的。韩国是我给你钱一直做出来创新为止,然后你就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才有新开发的。包括汽车是最典型的,银行借钱,政府担保、政府贴息使这个企业有自己买到这个技术,同时韩国把资本召回来,他有了技术、核心人才,这才是他成功的要点。我认为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当然在信息工业我认为也是这个事情。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我们政府没有让我们这么做,所以我说这么多年,方正大家在IT里面投了相当多的资金,不是从IT赚过来的,只有从别的地方赚过来钱用过去。

主持人:上午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那么下面主题演讲第一部分我做一个总结,今天世界大的局势、趋势是什么,如果概括一下,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世界不好中国很难好,中国很难脱离世界独自好,所以中国需要在世界上多做贡献。中国人看看世界的大势是什么,中国需要顺势而为,和世界的潮流一起往前走。

大家提到很多中国的判断,领导人说要特别小心,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捧杀,但我想也未必都是糖衣炮弹。中国是一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中国的距离跟世界级的强国、世界级的企业比起来还需要再努力,我们不要盲目的追求速度。我们要戒骄戒躁,背后还需要进一步把关系理顺,政府需要做政府的事情,企业需要做企业的事情,政府需要对企业提供更好的激励机制,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

我们的论坛由于时间关系,继续进行我们中间不休息了,中间我把话筒交给我一位非常尊敬的师长,也是一位非常尊敬的经济学家赵晓先生。

第五篇:中国CEO年会--主题对话新商业环境下的竞争制胜战略(高雪)

“中国CEO年会”主题对话新商业环境下的竞争制胜战略

徐沁:首先咱们来说一下关于咱们的竞争制胜,那么在整个外部环境如此变化的情况下,我发现每个企业都有制胜之道。关于ITM以及GE两大公司关于在变化过程中的一些方法,我想先请许正先生来谈一谈。

许正:实际上如果谈变化的世界里面什么是法宝,创新,还是创新。这个不变的话题是保持企业不断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力气。在今天这个时代,不是单纯产品的创新,或者是单纯技术的创新,刚才陈总也提到了,现在的创新是一个综合,是一个商业模式的综和。它要解决我们的价值主张是什么,我们的服务意识,传递什么价值,我们如何整合资源。这样一个系统化的竞争是未来和现在的竞争的关键点。所以包括苹果公司在内,它的成功就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那么回顾一下,在这个产业里面什么是方向,怎么样定义这个商业模式,解决方案的方式,重新定义了IBM。

徐沁:尤其谈到了重新定义自己的产品和产业。咱们四位老总,再加上我,发现我们有什么共性?我们都是做服务行业的。我现在发现一个特征,现在的服务行业正在往工业化转变。

黎伟雄:刚才吴总需要通过全国的终端,零售店铺去把大几十亿的产品卖给消费者。我们原来是一个制造型企业,三年前我们是有两千多员工,营业额是四个多亿。三年之后我们公司人员现在是700位,销售额是9个亿。这个也是来源于创新产生的效益,人均营业额几倍的提升。它是从经营模式的改变,产生的一个改变。原来我们是一个制造型的企业,去把一件一件的产品提供给我们的客户,现在靠我们的管理工厂,原来是工厂管理,这需要管理一个工厂,管理一个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东西。需要的不是我们的产品做的多好,是我们执行做的多好,通过这些改变客户更加信赖了,我们也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从一个制造型企业往一个服务型企业转变。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对创新的理解。

徐沁:这种模式转变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不是所有的产业都会转变的过来。这里面就是说在创新也好,转变也好要有基础的条件。刚才新东方也谈到了,在做创新也好,转变也好,作为新东方也好,你们公司在创新方面,如果有冲突你们怎么处理,你们的决策机制是什么。

陈向东:创新对一个大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我对咱们GE公司是非常感兴趣的。对于新东方这么大的机构,可能要有新的模式。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话,第一个事叫做创新管理,创新驱动。第二个是卓越背景。

徐沁:谈到创新,我们社会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创新的责任,甚至国家给的大量资本。所以今天我们说我们这里面有各方面的代表,我想请孙总谈一谈,中国航空服务公司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另外也谈谈创新。

孙冀: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很熟悉了,但是中航既是大家熟悉的,又不是大家不熟悉的。现在国内有些企业已经认识了差旅服务对于公司节省费用的帮助,但是政府部门都不太注意这一点。第一他们不认为差旅费用是一个可控成本,第二他们不愿意通过第三方去做差旅服务,第三,他们不承认第三方公司的价值。我们国家体育总局这一点儿就做得比较好,这些年。

徐沁:孙总提到专家,有很大的风险,关键你是和谁谈,相关部门谈,估计也谈不出一二三来。我们现在再谈一下,关于创新,一些观点,前一阵子我在学校里讲一个案例,我们发现创新者实际上有诸多的风险。我讲一个例子,牛根生,他从伊利出来以后进了清华北大学习,我估计学到了东西,回去创造了新的业务发展模式。什么样的模式呢?以营销驱动的商业模式,蒙牛随之异军突起。那么他的做法实际上是改变了整个产品链。原来的乳品产业可能百分之六十的奶源,可能百分之三十在生产,百分之十在销售,但是牛总把资源砸向终端,效果很好,庞大的销售团队,巨大的消费市场,但是大家也看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同行业的恶性竞争,更恶劣的是后面爆发了三氯氰胺事件。最后使中国奶粉的市场百分之九十归于外资。那么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最后也是一个失败案例。基于这个案例,我想听听许总,所谓的创新,所谓的这种能力上面,作为IBM,你们是怎么考虑,怎么规范这个东西。

许正:我想这个问题已经超越了创新的边界,能够规范产业环境的问题,如果谈创新的风险的话,创新一定是风险的,我想就这个话题我谈一下IBM的事情很多领导都很头疼,到底怎么激励它和现有体系之间什么关系,如何考评,如何激励。IBM有一个很好的做法,它自己有一个组织,每年都会把外面好的一些创新点子拿下来。因为创新这件事情是有成败的考量,近期业务的驱动,不会考虑长远。这个创新的组织赋予它的职责,你可以失败,如果你把这个项目孵化成功,再去拿新的项目进行新的孵化。应该是创新里面是一个好的借鉴,实际在我们国家,刚才也回忆一下中航孙总的看法,服务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我举一个例子,刚才其实徐总,我在企业里面做了,就是怎么样帮他们在工业领域服务。我认为不管是转型,还是增长都是密切关注的话题。他们有很多想做压缩机,节能改造的机会,发现什么问题,这个压缩机几十年设计下来了,它的风量控制,靠什么控制的,靠挡板。非常节能的,因为十年以前不考虑这个问题,这种节能改造是非常高的。今天完全成熟了,为什么小公司找我们大企业呢。控制坏了,后来仔细聊了发现,估算了一下压缩机可以带来的市场份额。谈了一个更好的方式,节能环保。那么类似这样的节能改造,节能减排的项目在传统行业里面比比皆是。包括服务控制性的软件公司,有大量的机会,一方面是机会,刚才您谈到风险管理,我们也考虑过钱如何回收,这个创新的东西怎么收回来钱呢?实际发现这个问题不是问题。因为客户讲我如果不给你钱的话,你在控制我的资金,所以这个就不是问题。我觉得从今天讲转型增长来讲,有很多很多传统工业改造升级的机会,带着大家去挖掘。谢谢。

徐沁:因为你们已经变成解决系统问题的专家了。刚才介绍的方法我觉得对大家很有起因。

黎伟雄:中小企业创新是企业最核心的生命力,作为我们这种企业来说面对创新风险,要把它常态化去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创新不能是今天做了,改完之后稳定下来再做新的创新,我们应该是滚动式的。今天所发生的改变是前面创新的一些实践推动,而不是说今天开导,这一个创新的推动,它是做出一些调整。打个比方日先是从一个制造行业转向一个服务行业,首先我们要找到的创新的源头,所以我们首先从设计角度,从为客户做出一个投入。这个第一步客户产生的需求,会多元化,会让你的管理产生混乱,因为我们不是要设计一个产品,而是设计一个店铺,店铺里面的东西是不是你能制造的,而是你需要在市场上满足客户,你能做,你不能做的你都要满足客户,而不是说你能设计的你设计,不能做的你不设计。你的产线不能满足他。那我们怎么能够从产线方面满足到我们无限的设计想法呢?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制造,就是产能。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准备寻找产能方面,建立供应链方面,去管理,我们去管理一个工厂,管理一个供应商,去满足我们无限设计的需求,通过满足设计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一步步的革新,创新,去推动,供应链的改变也同样产生到另外一个问题。怎么配合客户的服务?怎么满足客户的服务?补这个需求。所以这个创新是你不能停止的,它是一个持点。

徐沁:你创新的很艰难,你比他艰难多了,你讲的也很艰难。我要看一下相关的资料,看完以后我也很吃惊,只是做铺面的陈设,最后海尔什么都做。

黎伟雄:我总结一下我们是小企业做大事。是客户委托我的东西就是大事,帮他几千亿,几百亿,推动他的店铺,卖的更好。这是客户对我的托付,我怎么去满足到他的托付,去承诺他的托付,我们是小公司做客户的大事。

徐沁:最后我想关于这个话题上今天讨论很多了,其实我最后还是要汇总一下,作为一个企业要在这种竞争之中面临很多坎坷。这个企业的一把手,因为从中国经济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其实不是开拓市场,所以也不得不去授权。又是CEO,要做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作为老总来讲可能面临更多的压力。有时候我们也想最后怎么建立这种创新的机制,建立这种创新的文化。许总可以交流一下,这种东西到最后怎么坚持这种氛围,最后像IBM一样,像GE一样,是有难度的,最后能不能提炼到,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最后共同点是什么。

许正:提炼三句话,第一创新的文化是重要的,创新的文化是领导者率先要做的,公司创新文化,不是被驱动也来的,要鼓励大家,给大家一些授权。像谷歌这样的公司,自己发挥,可以做一些你们想做的事。

徐沁:拿出预算来犯错误。

许正:一定要把方向摆正。第三句话,创新落到什么陷阱里,大家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国际企业容易犯下这个问题。创新就是创新。

徐沁:真知灼见,孙总对国企创新有没有建议,或者是牢骚都可以。

孙坚:中航是国企控股公司。体制问题,这个问题那个问题,但是我想在国营体制下能够创新的企业也不少,我想其实国企有一定的优势,我觉得我们都是通情达理的,做什么事情能够通过股东会,让各位董事认可,就可以了。有三个市场,一个是大众式的,一个是细分市场,还有一个是个性化市场,其实我们做的恰恰是后两个市场,一个是细分化市场,一个是个性化市场。它为了保持平衡,所谓平衡就是一定要跟上市场发展的节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徐沁:综合一下整天的情况,我感觉今后民营企业恐怕难度越来越大,第一要求国际化,没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恐怕他也很难做出创新;第二必须要在中国有一定的政治智慧,因为要高度关注中央政策,第三是信息化、网络化这是一个大的驱势。另外在中国还要提升道德修养,包容能力,包容不同文化,允许下面有10%胡思乱想。最后还有整合能力。最后我想概括一下,感谢在座的各位,感谢三位嘉宾,谢谢大家。

下载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唐骏中国CEO年会演讲主题:简单式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