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蕾切尔的婚礼》看成瘾与家庭关系
《蕾切尔的婚礼》是在美国实习的时候督导推荐的。她说,如果你想了解成瘾患者的家庭氛围,一定要看一看这部电影。
围绕Rachel婚礼的筹备,影片展开了Kym(安妮·海瑟薇饰)一家复杂的家庭关系。Kym作为瘾君子,已经进进出出戒毒中心(Rehab Center)[注]很多次,这次成功戒毒9个月请假出来就为提前赶到姐姐的婚礼。Kym到家后却发现姐姐没有让她当伴娘,便跟Rachel争执了起来。父亲Paul一直极力维护小女儿Kym。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Kym开始了不合时宜的“道歉计划”搅和得全家都不安宁。在一次争吵中,姐姐Rachel提及早年弟弟Ethan车祸意外身亡之事,这让Kym内心的负罪感愈加沉重,并跑去跟母亲Abby争辩当年的意外,两人发生冲突甚至打了起来。
婚礼最终还是顺利举行了,可曾经的伤痕却依然存在,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先来看一看Rachel和Kym这对姐妹的关系 Kym回到家时姐姐Rachel正在试婚礼礼服。Rachel见到妹妹异常兴奋热情,但不一会儿就面露厌烦的表情,喝令Kym不要在她放着礼服的房间里抽烟,甚至表现出崩溃的样子。有趣的是影片却又突然跳到Kym和Rachel有说有笑聊起有趣的往事。可以看出Rachel对Kym其实感情非常深厚,但又潜藏了对Kym的许多不满和攻击。
直到婚礼前一天,影片揭示出原来Rachel的愤怒来自于Kym一直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甚至在戒毒康复中心的时候也编造谎言,不愿袒露复吸的真正原因。姐姐Rachel在家庭里所扮演的是“英雄”一样的角色 她读到心理学博士,优秀、能干、聪明,被家人朋友视为完美的化身。但她内心极度渴望爱与关注,尤其是父亲Paul 的爱与关怀。她一次又一次地向父亲表示他忽略了自己而过度关心瘾君子Kym。Rachel在以心理学博士的身份叨叨父亲和Kym之间人际界线不明,指出Kym一直在逃避她的核心问题,即弟弟的意外死亡。导演也借Rachel自己的话,道明了她的拯救情结,她说如果妹妹不能够被拯救,她就该消失。
Rachel追求完美,一心想成为家中的那个“英雄”。她深爱妹妹,纵使在她婚礼的前一秒Kym才肿着眼睛出现,她还悉心地给妹妹洗澡、穿衣。在婚礼尾声时,她对妹妹和妈妈的拯救情结尤为凸显,她主动将妈妈和妹妹拉在一起抱成一团,企图想给彼此营造一些亲密的机会,但母亲却显得异常局促不安。
主角Kym在家中的角色就如她自己说的“我是那个破坏气氛的人” 也就是说,她觉得自己是家里的所谓“害群之马”或叫“替罪羔羊”。这里不得不提成瘾通常不仅仅是成瘾患者一个人的问题,往往是家庭关系失衡,为了转移家庭冲突进而产生的病态表现。就像Kym祝酒辞中对姐夫说的,“你很幸运娶到我们这个病态家庭中最正常最完美的一个Rachel”。这话其实是话中有话,甚至带着刺儿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影片一直在渲染Kym的破坏性,从刚回来和姐姐吵架索要伴娘位置,到婚礼排练的时候充满隐形攻击的祝酒辞,再到与姐姐的争执不休,甚至质问妈妈Abby为什么明明知道她是个瘾君子还把弟弟交给她照顾。在这样强烈的质问下,Abby也暴怒了,动手打了Kym。Kym也瞬间点燃了情绪,不仅还手,还一时冲动开车冲进了树丛。这里暗含了Kym对自己的愤怒以及攻击,也可以解释之后她在车里过了一夜才回家的原因——惩罚自己。
Kym和妈妈Abby对话的一幕,揭露了当年母亲的不负责任及她身上隐藏的问题。16岁的Kym早已染上了毒瘾,事实上Kym从内向外都在用吸毒这件事惩罚自己,试图通过吸毒逃避现实中的痛苦,实质是一种慢性自杀。Kym一直挣扎着想得到家人的理解和认可,她内心充满冲突:对弟弟Ethan意外车祸的自责,对父亲不信任自己的不满,对妈妈淡漠及推脱责任的失望,还有对姐姐又是热爱又是嫉妒的复杂心情。
亲生妈妈Abby在影片中镜头不多,却是解开家庭冲突谜团至关重要的一个角色 在女儿婚礼前,Abby和大女儿Rachel聊天的时候,流露出了对二女儿Kym的担忧。而在Kym跟她争吵当年她让Kym照顾弟弟的事儿时,Abby突然情绪失控,扇了女儿一巴掌。Abby一直否认女儿16岁的时候吸毒,没有能力照顾弟弟,而是一味强调她和弟弟相处很好。这也给影片后段几个镜头埋下了伏笔。
在Rachel的婚礼上,其他人都享受着婚礼现场的气氛,Abby却神情恍惚。这可能是由于头一天晚上和Kym的争吵,也很有可能,这就是妈妈一直以来在这个家庭中所展现的样子,有些心不在焉。紧接着女儿切蛋糕时,喊着等妈妈一起把手放上来,而Abby不久就悄悄抽离了自己,一如她之前的表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意味。更让女儿们吃惊的是,这原本应该是母女情长促膝长谈的聚会,Abby却选择在婚礼第二天就立刻离开,转身去华盛顿度假,再次展现了她内心逃离亲密关系的焦虑感。
这也不难看出,母亲的抽离状态,给当年16岁的Kym和这个家庭带来了许多无言的伤痛。
Paul给人的感觉是特别温厚善良的父亲形象 他也是这个家庭中的调停者/夹心人(Peace maker),他处处照顾不被家人所接纳的小女儿Kym,甚至过分担心她的一举一动会引起家庭纷争,这也自然而然分散了他对大女儿Rachel的关照。
然而父亲却也是最不敢表达自己感受的人,他更关注的是整个家庭和谐,没有冲突。当Paul 跟未来女婿玩摆碟进洗碗机的时候,瞬间被关于小儿子的记忆击倒,这又从侧面反映了整个家庭都没有一起分享、哀悼过对意外死亡的小Ethan的感受。影片随处可见全家人对哀伤的否认和压抑。当Kym回到家打开Ethan的房间,看到房间还保留了他生前的样子。这份哀伤足以使这个原本就如履薄冰的家庭的关系更加恶化。
当一个家庭中有一位成瘾的成员,生病的往往不仅仅是这位成瘾患者,他牺牲自己的身体是为了引起这个家庭的注意,是在用一种无力的反抗告诉家庭中的其他人,“Here is something wrong!”(这里总有些不对劲!)也正因如此,治疗成瘾来访者的时候,除了在初期重新帮助来访者去构建他独立的自我,面对他自己逃避多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后期或者说长期而言,囊括他的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力量,帮助他一起度过这场容易循环往复的自我鏖战。
第二篇: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
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来,在出露于雪层之上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郊外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徙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涌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地来这里观看它们。另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有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
《寂静的春天》开篇就虚设这样一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翻版的城镇,对齐的一景一物作细致的描写,以此来带领读者进入这本书的主题,同时也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环境变化的迫切感。1962年9月27日,美国哈顿·米夫林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寂静的春天》,这本书迅速引起轰动,同时也产生巨大的争议。该书在扉页引用了美国散文家E·B·怀特的一段话,这段话概括了该书的核心哲学思想:“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并使之屈服。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深怀感激之心对待它,我们本可有更好的存活机会。” 《寂静的春天》可能不是一部和它的名字一样吸引人的书。它出自一位女作家之手,问世之时可谓惊世骇俗,受到了各方面的强烈质疑与抨击。在纽约大学新闻学院评选的本世纪100篇最佳新闻作品中它名列第二。
蕾切尔•卡逊当时是一名供职于政府部位的海洋科学研究员,写过一些与海洋生态有关的著作。在《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前,她可能永远不会想到她会被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她使全世界开始关注并实施“环境保护”这一概念,被誉为现代环境运动之母。在她去世后,美国政府追授她美国普通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
事实上这本书除了第一章充满优美的用词和精妙的渲染,其它的部分可谓是枯燥的。她在书中详细地罗列了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历史及其造成的危害。这几乎是一部庞大的生态环境调研报告。全书对各种常用的杀虫剂进行了控诉,让人们描述一个小村庄喧闹的季节如果变成了一个毫无生气,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正式出版后,卡逊顶着农业部、化学公司等机构的强烈抨击促成了美国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72年美国政府全面禁用了DDT(滴滴涕)这一应用最为广泛的杀虫剂,大量的美国化学厂家开始向国外转移。随后世界各国纷纷效法,时至今日,全世界已几乎没有了DDT的生产厂家。毫无疑问,卡逊和她的这本《寂静的春天》改变了全世界。
1958年1月,卡逊接到她的一位朋友,原《波士顿邮报》的作家奥尔加·欧文斯·哈金斯寄自马萨诸塞州的一封信。奥尔加在信中写到,1957年夏,州政府租用的一架飞机为消灭蚊子喷洒了DDT归来,飞过她和她丈夫在达克斯伯里的两英亩私人禽鸟保护区上空。第二天,她的许多鸟儿都死了。她说,她为此感到十分震惊。于是,哈金斯女士给《波士顿先驱报》写了一封长信,又给卡逊写了这个便条,附上这信的复印件,请这位已经成名的作家朋友在首都华盛顿找找什么人能帮她的忙,不要再发生像这类喷洒的事了。
DDT是一种合成的有机杀虫剂,作为多种昆虫的接触性毒剂,有很高的毒效,尤其适用于扑灭传播疟疾的蚊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仅在美国军队当中,疟疾病人就多达一百万,特效药金鸡纳供不应求,极大地影响了战争的进展。后来,有赖于DDT消灭了蚊子,才使疟疾的流行逐步得到有效的控制。DDT及其毒性的发现者、瑞士化学家保罗·赫尔满·米勒因而获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应用DDT这类杀虫剂,就像是与魔鬼做交易:它杀灭了蚊子和其他的害虫,也许还会使作物提高了收益,但同时也杀灭了益虫。更可怕的是,在接受过DDT喷撒后,许多种昆虫能迅速繁殖抗DDT的种群;还有,由于DDT会积累于昆虫的体内,这些昆虫成为其他动物的食物后,那些动物,尤其是鱼类、鸟类,则会中毒而被危害。所以喷洒DDT就只是获得近期的利益,却牺牲了长远的利益。
哈金斯提到大幅度喷洒杀虫剂的事使她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只是奥尔加的要求,她觉得她无力办到,于是,她决定自己来做,也就是她自己后来说的,哈金斯的信“迫使我把注意力转到我多年所一直关注的这个问题上来”,决定要把这个问题写出来,让很多人都知道。
本来,卡逊只是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来写本小册子。后来,随着资料阅读的增多,她感到问题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是并非一本小册子所能够说得清楚和让人信服的。这样,从1957年开始“意识到必须要写一本书”,到尽可能搜集一切资料,阅读了数千篇研究报告和文章,到1962年完成以《寂静的春天》之名由霍顿·米夫林出版,卡逊共花去五六年时间。而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卡逊的个人生活正经受着极大的痛苦。她和她母亲收养的外甥、五岁的罗杰因为得不到她的照顾,在1957年差点儿死了;此后,随着她母亲的病和去世,她又面对一位十分亲密的朋友的死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自己又被诊断患了乳房癌,进行乳房彻底切除的手术和放射治疗。她还因负担过重,身体十分虚弱、难以支撑,被阻止继续自己的工作。但是卡逊以极大的毅力实现了她的目标。
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卡逊不仅将化学药物的危害事实公诸于众,而且进一步质疑现代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狂妄的科学态度。她指出,人类之所以要向大自然投放大量的化学药剂,完全是出于一种狭隘的自然观念,即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动植物的存在与否,对自己有利的就保留,对自己不利的就判处其死刑。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和伦理态度,才导致了现代人不负责任的科学狂妄和现代技术愚昧。卡逊在书中指出,控制自然的观念体现了人类妄自尊大的自我想象,它是生物学和哲学还处在原始阶段的产物。在穴居人的时代,人们假定大自然的存在就是要为人类提供便利。可悲的是,现代人已经用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把这种原始时代的生物学和哲学武装起来,在向害虫和杂草开战的同时,也把炮火对准了人类与其他生命共享的地球,甚至对准了人类自身。在卡逊看来,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科学狂妄和现代技术愚昧,这种科学狂妄和技术愚昧不仅没有把大自然改造得让人类称心如意,反倒破坏了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了自然界的生态危机。
卡逊在这本书里还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审视一切生物,她告诉读者,从科学的角度看,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学中所说的“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如果人类总是认为自己优越于其他一切生物,以自我利益为中心,随意划定生物敌人,必欲除之而后快,最终一定会得到残酷的报复。卡逊在对人类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现代科学狂妄进行质疑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生态整体主义自然观。她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平衡机制,这种自然平衡是一个将各种生命联系起来的复杂、精密、高度统一的系统。
但是,不仅是因为作品中的观点是人们前所未闻的,像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猴子是人类的祖先一样,让很多人感到恼火,更因侵犯了某些产业集团的切身利益,使作者受到的攻击,也像当年达尔文所遭遇到的,甚至远超过达尔文当年。
在1962年6月号的《纽约客》上刚一看到卡逊开始连载的文章,在人们中间所兴起的就不仅仅是震惊,而是恐慌,特别是来自化学工业界中的愤怒嚎叫,随着作品的出版和发行,这攻击的火力更为猛烈,尤以农场主、某些科学家和杀虫剂产业的支持者为最。
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是对事实的尊重和对人类未来的信心,使卡逊面对如此强大的批评、攻击和诬陷,以异常坚强的毅力和无可辩驳的论据——她的《寂静的春天》仅文献来源就多达五十四页,写出了这样一部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著作。克林顿的副总统、环保主义者艾尔·戈尔在为《寂静的春天》中文版的“前言”中这样评价此书:《寂静的春天》“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1964年春天,雷切尔·卡逊逝世后,一切都很清楚了,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地被看成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
然后时至今日,这本惊世之作是否仍有其作用呢。类似DDT的隐形杀手是否还存在?答案是肯定的。这本书今日的意义更在于让人们认识到固有的习惯的东西并非是完美的。如果不能以证否的态度看待耳熟能详的传统事物,可能会将每个普通人都带入新的灾难中。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使人们相信相比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自然界赐予我们的植物是更健康的。中国人很容易相信中医(药)比西医(药)副作用更小,对人体的伤害更轻。这一观点似乎合乎情理,巧妙之处在于这种观点似乎与卡逊的观点更相符。人工合成的DDT等化学药剂造成的危害令人唏嘘。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北京同仁堂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中医药品牌。然而2003年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使包括这家企业在内的多家中药企业卷入舆论中心。龙胆泻肝丸含有的一种马兜铃酸的物质已被现代药学家毒理学家证明可以引致肾衰竭。这是一种难以修复的致命损伤。龙胆泻肝丸事件一度被定性为同仁堂公司的失误。而事实上很多常见的中药材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细辛等都含有马兜铃酸。这些药材制成的成药至今仍在销售并被很多人用于养生等非必要性治疗。很多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观判断——天然的中药材危害很小或可以通过阴阳平衡温凉中和降低毒性,而不愿相信科学严谨的实验证据。事实上,很多中药材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已是医学界不讳的秘密。只是公布这些危害需要与许多利益所有者博弈,更需要与科学素养尚不完善的普通民众进行价值观的博弈。舆论也更倾向说用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加以周旋,具有足够公众影响力的学者纷纷回避。我们面临的是一种比卡逊时代的美国更难驾驭的局面。似乎已无法通过一本《寂静的春天》这样的书来阐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也需要《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直接相信传统或舆论的人们将会无法明白为何生机勃勃的春天会慢慢安静下来。不论是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精神世界,毒物都会被一些似乎合情合理的观念慢慢过滤富集,形成慢性中毒。当人物无法认清一些现象并做出理智判断时,更倾向于模仿。广告效应从来不局限于媒体,也出现在普通人身边的社会环境中。《寂静的春天》最后一章名叫《另外的道路》,我们不应该习惯于大家都习惯的道路,因为这条道路不一定是平坦的,也不一定能走向真正的目的地。
“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但是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更与人们所熟悉的罗伯特•福罗斯特的诗歌中的道路迥然不同。我们长期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个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边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
读《寂静的春天》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不在于这本书本身,而在于它的作者。宁可不要导游也要走正确的路。不盲信,不盲从是卡逊卓越的品格。正是这种品格促成她完成这本著作。我们或许不需要了解这本书本身所叙述的内容,但如果我们能学习到卡逊的这种品格。用我们自己的,理智的判断去认识这个世界和掌握世界话语权的人们所告诉我们的事,可能我们会找到卡逊所说的另一个叉路。
第三篇:罗切斯特大学与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哪个好
www.xiexiebang.com
罗切斯特大学与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哪个好?咨询立思辰留学360。
罗切斯特大学
罗切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U of R)是一所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北美大学协会(AAU)成员。该校的7位学者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8位学者是美国文理研究院院士;在教师和校友中,该校有8名教授是诺贝尔奖(Nobel Prize)获得者,12名学者获普利策文学奖(Pulitzer Prize)。罗切斯特大学有6个学院,共开设超过175门学位课程(含学士、硕士和博士3种学位),其中英语、音乐、金融、历史、政治学、心理学、数学、生物医学工程和光学等专业素享盛誉。其中伊斯曼音乐学院(Eastman School of Music)2014年世界排名第一;2015年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金融专业全球排名5;华尔街日报将该校西蒙商学院(Simon Business School)列为全美第6佳商学院。据2014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Report)美国大学排名,罗切斯特大学与纽约大学并列全美第32名;2016年US News & Report美国大学排名罗切斯特大学列第33名。
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 UWM, UW-Milwaukee)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体系中两所可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之
一、美国八十所具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UW-Milwaukee紧邻密歇根湖畔,位于密尔沃基市中心,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本科在美国的公立大学中排名前100,研究生和学术水平排名位于全美76名(含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大学现有28000名学生,其中有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国际学生。
密尔沃基是美国五大湖区重要的工业与旅游城市,与芝加哥一样位于久负盛名的密歇根湖西岸,离芝加哥约90英里(20分钟飞机),市区人口60万,大密尔沃基(密尔沃基郡)人口超过200万。通用电气(GE Health Care)、史密斯热水器(Smith)、江森自控(Johnson Automation)、米勒啤酒(Miller Beer)、蓝带啤酒等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除了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UWM),还有马凯特大学(Maquette University)、威斯康星医学院(MCW)、哥伦比亚圣玛丽护理学院等十几所高校位于该市。
第四篇:基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语言与文化论文
一、简述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作为20世纪西方语言学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形成过程我们需要知道语言学家洪堡特的“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个独特的世界观”的观点;著名语言学弗朗斯·鲍厄斯阐述的不同语言是以不同的方式创立以语言的外部形式特征为重点的客观描写主义,及本文下面将介绍的萨尔皮提出的“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产品,没有语言,思维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和沃尔夫继承萨丕尔的观点后提出的“语言系统不仅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而且语言本身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心理活动、印象分析、综合思想活动的纲领和指南起源”。至此,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正式形成。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作沃尔夫假说、语言决定论、决定论、语言相对论。此假说是为纪念两位伟大的语言学家而得名。对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内容,在此就只简单地概括一下:语言形式对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及三观起着决定性思维作用;语言是如何让描述世界,我们就会用怎样的方法观察、了解世界,因此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的语言,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后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被称作“语言相对论”,而且还区分为“强式相对论”和“弱式相对论”。强式相对论指语言决定或制约这思维;弱式相对论则指语言多少影响着人的思维。其实,如果你仔细认真地研究萨丕尔和沃尔夫的著作,你会发现在他们的文章中没有明确主张过语言决定论。这一点,在本文中就不细说了。
二、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正好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弱式相对论即‘语言影响着人的思维和文化,反过来,文化对语言也存在着影响和制约‘相符合。那么我们就从这两方面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
1、语言对文化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语言特征不仅会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乃至于文化产生极大的作用,形成这个民族与众不同与他人的文化现象。一种语言的使用者长期收一种语言特征的影响,他们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式,这种心理定式会通过受其影响的行为影响得到展现。语言使用者之间也在彼此影响,从而使某些的心理定式和行为习惯得到肯定并沿袭下来。比如说,在中国对于人际关系的描写总会用一些谚语,如“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头猪怕壮”来反映对个人主义的反对。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表现集体主义民族心理的谚语,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谚语代代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而西方谚语中则出现更多盛赞个体主义的思想。例如,“God help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谚语不仅反映了中西对人际关系的不同态度,并且通过语言交际影响了人们的群体意识: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西方更注重个人主义和个性解放。
2、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
对于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了解一下
1)面对“赞扬与祝贺”时的不同反应
在中国当别人想我们表示祝贺时,即使我们心里很开心、自豪,嘴上也会谦虚一下。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美德叫做“谦虚”。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认为,如果我们欣然接受了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是对别人的不尊敬,同时也会被人认为是骄傲的人。例如,一个中国人在长城游玩时,用英文给一位外国游客指路后,外国人夸她说“Your Englishis very fluent.”这位中国人谦虚地回答“No,where,where.My English is very poor”。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这位外国人感到十分困惑,他会误解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因为在英美文化中接受赞扬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可以欣然接受,也是对对方的肯定。他们会直接说“Thank you!”“Thank you forsaying so。”
2)比喻用语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各国人们常常会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来表达意思或感情。但是比喻往往会因为语言、文化上的差异而存在不同的理解。在中文中,“狗”的形象多不是太好,常常带有贬意,比如“癞皮狗”、“看门狗”、“走狗”等;然而,在英语中,(dog)的形象都很好,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三、结论
语言与文化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前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会出现更多新的看法与理论。但正如上文提到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只有理解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学习各国文化与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