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仕彬先生清华大学讲“书画与人文素质”

时间:2019-05-15 05:2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仕彬先生清华大学讲“书画与人文素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仕彬先生清华大学讲“书画与人文素质”》。

第一篇:陈仕彬先生清华大学讲“书画与人文素质”

(一)关于人文素质的问题

何为人文素质?这个不讲其实大家都可以意会,现在网络很方便,我百度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竟然还有这个词条。他里面提到的一点倒是比较重要和清楚: “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实际上,“做人”是“做事”的根本,“道”是“器”的根本。当然,这不是说科学不重要,只是强调人文素质很重要。可以这样说,在今天,人文素质,关乎我们的生命质量和人生境界,与我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中国人的“修养”主要指的便是人文素质的修养。修,指修心,修为,修炼,修行。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列修身为首,足见其修的重要。此之修,也谓学习,修身,为修养身心,提高品德。养,则是蒙养,培养、学养的意思。当将良好的知识和行为变成习惯,甚至内化为本能,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在修的基础上的渐悟。修和养合在一起,指思想、品行、操守、道德、知识、技能乃至性情,最后体现在一个人的情趣和格调上。

我们知道,传统的中国士人无论是参加科举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毛笔,离不开书画。我们上面讲书画鉴赏,大家应该已经感受到,没有很高的人文素养,不可能真正读懂书画。所以对于中国人而言,可以说,书画的鉴赏和学习与人文素质的提高关系密切。为了把问题讲透并且便于大家理解,我想择取人文素质中几个方面与大家来交流,谈谈他们与书画鉴赏与学习的关系。

(二)书画与做人

前面讲过,人文重点在“做人”。而中国传统士人之所以那样重视书画修养最重要的也就在于此。“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书如其人,书法的好坏,是一个人品性和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学习书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修道的过程。柳公权笔谏穆宗的小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当时柳公权的官职是“右拾遗侍书学士”,这个职位实际上没有什么实权,但有机会经常跟皇帝在一起。有一次,唐穆宗问柳公权书法如何用笔,柳公权想了一下说了九个字:“ 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就是说“心思端正,用笔才能端正,这样才成法度。”当时穆宗就变了脸色,明白他是在以书法下笔来进谏。“心正则笔正”虽有些绝对,但实际上已经很直接道出了书法和整个自我修养的关系。绘画也是这样,五代时的荆浩在解释骨法用笔时说“生死刚正谓之骨”,亦是道出了人品与画品的关系。中国的传统绘画主要是文人绘画,而文人画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以画养心,二是以画遣兴,三是以画写情,最高境界乃是以画写心。所以宋代郭若虚说:“人品既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高矣,生动不得不至。”所以,在古代,能赏画能作画的都是“衣冠贵胄、逸士高人”。当然,这也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境与今天的差别。同时,也说明今天的普通书画家与传统士人差距也甚远。

书画作品或雄奇峻拔,或超然散淡,其境界与人的境界实际上是相通的。而且书画与做人的关系不仅仅在于最根本的人品层面,书画中所蕴藏的道理与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中国书画本身便是哲学的,或者说与哲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三)书画与哲学

北大已故的金开诚教授曾经花很大精力专门研究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老先生指出书法和中国文化中“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中庸中和以及克己修身”等重要观念有着非常紧密地联系,感悟和学习中国书画,是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哲学中的儒释道思想在书画中都有所体现。其实,有一定书画欣赏和创作经验的人对此都会有切身的体验,书画里面是蕴藏着巨大的智慧的。我们可以从辩证法的角度去理解书法的刚柔、疏密、穿插、巧拙、开合等,怎样用柔软的笔锋写出圆健有力充满情感和智慧的线条?怎样用水和墨画出五色的氤氲?所谓中锋用笔,所谓计白当黑,所谓取法自然,从法到技,从技到艺,从艺至道。书画其实都是与哲学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的。

所以,我们的书法在日本被称为书道,而著名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先生更是认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停留在艺术的阶段,恐怕还是不够的,那是一种“道”,是中国人人生的体悟,是一种人生哲学的表露。

有着深厚书画修养的人必然有着很深的哲学素养,而且这个哲学素养不是呆板无趣的,而是一种对事物规律的洞悉和掌握,是一种在生活实践中的圆融自得,并且让人一步步向着终极之“道”不断探求和靠近。我想这点不难理解,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是融合在中国的所有学科中,包括武术、中医、琴棋书画、建筑等,他们相得益彰,互为表里。

(四)书画与养生

我们知道,退休的老年人现在是书画学习的一个很大群体,之所以选择书画是因为他们在书画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平和与宁静,不仅寻找到心灵的寄托,而且还把书画当做一种有益身心的运动和消遣方式。单纯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这些老年人对书画感兴趣确实是件好事,也直接反映出书画欣赏和学习确实有利于我们的身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十分重要和宝贵。养生,可以说包括身与心两个维度。书画学习对身体健康的好处,现在已经有人专门研究,比如处在写字和画画的状态时,身体各器官的反映指标是极佳的一种状态。这个其实不难想象,写字画画需要气沉丹田、吸地心之力贯通全身;而握笔、运笔、挥毫时手指和手腕都要运动,思维要清晰集中,自然健脑健心。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可同时健身、健脑、健心并且可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最好方式。当然,书画之所以有利于养生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养心”。清代画家王昱在《东庄论画》这样论述:“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以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昔人谓山水画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各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画画是一种娱悦心灵的方式,可以让人清静平和,心情舒畅,宠辱不惊。可以说,心不静,气不平,心胸不广,便写不好字,画不好画。所以,中国的书画大家向来不乏高寿之人,如前面提到的柳公权活了88岁,黄公望活到89岁,文徵明活到91岁,忙忙碌碌的董其昌都活到82岁,要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平均寿命很低,人生七十已经是古来稀了。而今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七十了,而享耄耋之年的书画大家仍数不胜数,比如黄宾虹、齐白石、刘海粟、孙天牧斗都将近百岁,朱妃瞻(106岁)、晏济元(108岁)等更是超过百岁。从图片中我们可以领略黄宾虹和齐白石晚年的神采。在这里,我还想专门谈一下大家可能还了解不多的当代的倪为公先生。

(五)书画与文学

这里的“文学”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广泛意义上的“读书”。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一幅好画需是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以墨为韵的完美结合体。中国的书画艺术,重视意境的创造,在本质上是“诗性”的,书画家侧重自我心灵世界的诗性表达。王维的诗和画都很好,所以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古往今来的书画大家,无一不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无一不有着“读万卷书”的抱负与实践。

我们说中国书画是哲学的,是诗性的,所以不通过读书感悟儒、释、道的文化艺术精神,是不可能创造出真正超迈的大境界的。书卷气,清气皆从读书和学养中来,所以齐白石说:“一息尚存要读书”。从欣赏的角度来讲,如果不读书,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是读不懂中国书画的。这也更加说明书画鉴赏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充分互动的。

作为书画家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论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要读书的原因,艺术家穷其一生就主要解决自身的审美高度问题,只有审美境界高了,笔墨才能高。而通过大量阅读古典哲学、文学、画论、书论等则可提高自己的审美境界。

(六)书画与政治

在座的诸位都是仕途中人,应该对政治理解得比较深入。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过,中国古代的书画大家往往都是政治家,都是官员。唐太宗的字写的很好;乾隆皇帝的字且不说好坏,但他喜欢到处题字,现在很多古代书画真迹上都能看到他的“御笔”;

还有宋徽宗,他书画皆精,自己创造了“瘦金体”,这是他的具有代表性的两幅作品。书圣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苏东坡、朱熹„„这些在书法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家无一不具有从政的经历。

近现代的康有为也是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郭沫若先生也是身居要职。书如其人,我们简单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泽东的书法成就大家都了解,我就不详细介绍,书中的大气和霸气不一般人是模仿不来的。

这其实也再次证明了我们前面所讲的,书画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而是与一个人的境界和综合修养有关,书画是哲学的,里边有为人处事甚至是治国安民的道理。中国书画和中国艺术的一个很重要的终极价值和功能恰恰是 “成教化,助人伦”,而这与传统儒家乃至我们今天的政治理想又是相吻合的。当然,也有很多画家虽不问政治,甚至远离政治,但其胸怀宽阔,襟抱天下,其文化理想与政治家的终极理想殊途同归。

书画与政治的关系当然有很多层面,比如,前不久两岸分居的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台湾合璧展出,自然有特殊的政治深意。

关于艺术与政治,这里我们还可以稍微发散一下,谈一下当代艺术,谈一下“艺术的阴谋”。

(七)书画与文化创意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其文明的存在,那文明是什么?第一是文字,其次是建筑、符号、故事、历史文化名人等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健在的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我们要感谢中国的汉字,及其与文字相关的中国画等传统艺术,它们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他们支撑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又赶上了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发展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呢?我觉得首先要解决一个文化立场问题。经济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科技也可以借鉴,甚至剽窃都可以,但是文化必须是自己的,不仅不能拿来,而且别人送来我们都不能要,不仅不能要还要把一些不适合我们的赶出去。其次,科技是向前看向未来看,而文化是向后看,向古人学,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发扬光大。其实,我们每个地方的当政者上任时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是把当地的文化搞清楚,其中作为核心文化的中国书画也应列为重要内容进行规划和发展。这些年很多地方都诞生了画家村、影视城创作基地、写生基地及各种名义的书画院、艺术馆等等,这都是很好的事情。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审美元素也在悄悄回归。各种琴棋书画、奇石园林、茶道中医等应运而生,而体现在家庭装饰和公共装饰上也极为普遍。书画的涵养为我们提供了创意的灵感,影响和启发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的文化创意厚重、富有文化底蕴而又具有创新意识。为了更形象具体的说明书画文化创意的关系,我们倒是正可以参照我策划和设计的几个相关案例。

下载陈仕彬先生清华大学讲“书画与人文素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仕彬先生清华大学讲“书画与人文素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