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传记--东南大学韦钰院士
生物医学工程的奠基人
韦钰院士
任庆帅 S201315066 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对本专业的了解相对较少。说来惭愧,当初我的第一志愿并不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经过本科四年时间对机械工程的学习,本身对自己的本职专业还是有一分的热爱,但限于能力有限,不得不考虑调剂,于是,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就这样走进了我的人生。
在复试的时候,当老师得知我的第一志愿是东南大学时,感叹道东南大学韦钰院士就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中国第一人,是奠基人。以前我只知道东南大学是985高校,是机械强校,并不知道还有这这样传奇的人物,这第一人的称呼还是让我对这位韦钰院士产生了好奇,经过一些努力,还是对这位传奇人物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
1940年出生的韦钰,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这使得韦钰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与“第一”结了缘。“我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第一批射击队员,第一批航模队员„„”她笑着说,1956年,作为南师附中的学生,她到东南大学听刚从美国回来的两个教授做报告,其中提到电子学既有理又有工,特别有挑战性,很有前途。结果她第二年就报考了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1961年大学毕业的韦钰,受益于陈毅的“高教61条”,毕业后被选拔为本校的电子工程系在职研究生,不仅成为新中国大规模正式培养的第一届研究生,也成为当时唯一完整完成全部研究生培养过程而毕业的研究生。1978年,她赶上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出国潮。当年全国首次选拔100名留学人员,50名去美国,50名去德国,她有幸成为去德国留学的50名留学生之一。回国后,她的研究由电子学转向国内还没有人做的生物分子电子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学科。她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1986年,韦钰开始担任东南大学校长,那一年,她还不到47岁,是当时我国第二位重点大学的女校长。
韦钰教授曾长期从事微波电子学的研究工作。从1982年起从事生物电子学和分子电子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了国内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象。她在国内建立了第一个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实验室,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生物电子学”博士点。在国际上首先系统地阐明了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性,并率先采用了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
韦钰院士为国际分子电子学与生物计算系统学会首批十二名常务理事之一,“Biosystem”,“Molecular Engineering”等国际学术刊物的常务编委或编委。她在国内外有关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先后培养指导了数十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她主持承担的十多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任务均已圆满完成,分别获得国家科技攻关优秀个人奖.项目攻关奖,四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五次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期间,对我国教育网络的建设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正在从事前沿交叉学科——学习科学的研究。
韦钰除突出的科研成果,还有非凡的行政魄力,1993年韦钰被任命为教育部副部长,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有专业背景的她为中国打开了现代化远程教育的大门。
1994年,到世界银行开会的韦钰,听说了“信息高速公路”这个新事物。搞电子出身的韦钰敏感地感到这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久,教育部和国家计委就形成了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的建议报告报批,开始着手打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科研网”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对培养人才和中国整个网络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明天女教师培训”计划是韦钰在教育部任职期间利用远程教育惠及边远地区方面所做的另一个有益尝试。为了改变偏远山区的教育,韦钰辗转筹措资金,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的支持,开始挑选了30个广西农村女教师到北京接受为期20天的远程教育培训。结果这些来时连打字都不会的女教师不仅学会了打字和接收卫星传播的课程信号,现代化的技术还让她们变得自信而大方。投资方因此追加资助10000名计划的名额,同时,国家也在地方增设了农村教师培训计划。这项工作在国际上影响非常大,韦钰因此获得了“联合国特殊贡献奖”,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60年做出贡献的60位女性”。
2011.5韦钰院士被授予中国科协荣誉委员。在发展中国生物电子学和建立分子电子学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系统和重要的贡献。获得国内第一批生物组织的微波CT、超声CT、衍射CT和B/A非线性参量断层图象。在国际上首先系统阐明分子器件和分子计算系统的基本特征,并率先采用分子器件分子设计的方法。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分子组装技术和应用方面获得多项奖励,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方面也做出重要贡献,是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明天小小科学家”项目的发起人之一,对青少年辅导员和青少年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国科学院在2006年10月18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儿童科普教育奖“PURKWA”奖的颁奖仪式上宣布,中国教育部前副部长、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韦钰女士成为该院2006年度的两个获奖人之一。“PURKWA”奖是一项由国际评委评选的针对儿童教育及科学扫盲的国际奖项。根据评委会主席、法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斯·查帕克的介绍,这一奖项之所以取名“PURKWA”,是因为它的发音近似法语“为什么”,而设立该奖项的目的就是鼓励孩子们的求知和提问。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获奖人数不限,一个由12名国际知名科学院院士组成的评审团决定获奖人选,而候选人必须在儿童科普教育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当年查帕克先生在谈到评奖工作时介绍说,2006年度的两位获奖者来自中国的韦钰院士和来自美国的卡伦·沃斯女士,她们都是在本国的儿童教育工作领域有着长期工作经验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人士。
韦钰院士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评审团的决定“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儿童科普教育工作的肯定”。据韦钰院士介绍,1995年她来法国参加会议时发现,法国在儿童科普教育中推出的“在动手中学习”教育方法对中国的儿童教育很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于是把这一理念引向中国,设立了“在做中学”的探究式儿童教育项目。该项目自2002年8月在中国正式启动以来,迄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6年9月,中国教育部已经决定把这一教育方法正式推向全国。1985年其获的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65岁的韦钰还被网民称为“中国博客部长第一人”。这位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工程院电子学院士,已经有了两年的“博”龄。儿童成长、青年发展、“海归”未来、教育不公等等都是韦钰“博客”的主题。韦钰的“博客”吸引了大量网民的热烈回应,追贴数量节节攀升。曾经一位年轻的网民回应道:我们是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一代,从小接受的知识只和考试有关,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真希望小弟小妹们补上这一课。也有网民说:我十分赞成您谈到的创新文化。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自由地发挥自已的长处的环境,让我们去创造。也有网民表示:希望韦院士把建议部分更具体化,提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审核标准„„
韦钰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博客”为所有的人提供了平等发表意见的空间,她喜欢这种民主的单纯的方式,也希望和网民争论问题。“我的年龄已不适合我再进行什么科学研究,但我很高兴找到‘博客’这种形式,把自己的知识回馈社会,这是一种快乐。”韦钰说。
再多的介绍也只是只言片语的文字,无法表达韦钰院士再教育事业上做出的丰功伟绩。韦钰院士不仅在学习科研的道路上为我们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同样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我将踏着韦钰院士的足迹,继续前行。
第二篇:听韦钰专家讲座感悟
听韦钰专家讲座感悟
昨天是参加国培学习第一天,所听讲座是韦钰专家所讲的。共讲五个问题,对其中的两个问题感悟颇深:一是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二是为什么要减负?
一、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她认为是基因育环境所共同决定的,先天与后天所决定的。这个观点就否定了先前某位专家所推出的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我想起爱迪生的一句话,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其中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韦钰专家的规定能够给爱迪生的名言做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注释。也为我们乡村学校老师的工作绩效难以与城镇学校的工作绩效决胜高低的一个原因。但同时也为我们每位教师指明了方向,教育工作应该因人而宜,教育方法要因材施教,不能简单粗暴,而应该灵活多样。因孩子的生存环境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制定不同的方式方法,使用不同的语言,宜于孩子接受,达到完美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是为什么减负?
韦钰专家从人的生长发育和大脑的生理特性来谈的。很有力的说明了国家极力倡导减负的原因,我想对于每一位观看讲座的老师能够从内心深处,领会减负的意义和必要性。从我个人角度绝对响应和拥护国家倡导的减负举措,也希望国家能够以立法的形式监督减负,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基层教育部门对于减负的抵触,形成一种制度约束,而不是以检查督学的方式,如季风般一掠而过,使减负流于形式。或者改变对教师的业绩考核方式,少点评比少点竞争,就能够从根本上达到减负的意愿。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韦剑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凌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 韦剑钰
时光飞逝,弹指一挥,一个学期又结束了,这个学期对于我来说是忙碌而又充实的,而且我自己感觉这学期充满了挑战,为使今后的工作更加顺利,现对一学期来的学科教学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果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那么,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下面我就谈一谈一些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是从学前班上来的,对于一些学习习惯、课堂纪律,一概没有明确的概念。刚开始一个月,我有些大意了,疏忽了这一点,后来我发现他们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么坐就怎么坐,老师讲课他们在下面随便插话,书写不干净等问题,学习习惯养不好,再加上家庭、智力等差异,学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周我开展一次评选遵守纪律小明星活动,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就给他贴上一个小笑脸,为本组增添一面小红旗并表扬他。“你们看他做的多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他?”这样就让做得不好的同学有了意识,对有进步的也给予奖励,慢慢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对于书写问题,在每一次作业完成后,我在本子上通过画笑脸、小星星、贴小花、贴优等不同方式奖励,每个学生都尽量使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很简单,关键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我在教学时尽量利用生活中的感情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原来有多少的问题”有好多的学生理解不了原来是什么意思,我就拿学生的牛奶做例子。我随便拿了九盒奶,分给4个同学,手里还剩下5盒,问他们我原来拿了几盒?再让学生把我的做法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很快就列出了算式4+5=9。由此启发我们设计了亲子互动作业,让家长与我们携手让孩子理解并学会应用。再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节时,我拿生活中的物品作原形引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学生很快便有了深刻的印象,对物体有了感性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趁热打铁,我又让学生做了立体圆形 的手抄报,非常漂亮,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立体圆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达到学以致用。
三、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我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考试不只是看学生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教师改进教学依据的手段之一。而结果也不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次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通过努力,我班52人除智障生韦扬志不来参加考试外,其余51人全部参加考试,及格46人,及格率为90%;优秀36人,优秀率为70.6%;平均分为81.8。成绩虽然达标,但与兄弟学校相比,我班成绩却是倒数第一,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自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里面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开拓创新,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走得更远,更好,在学习中更加开心、快乐!
第四篇:人物传记阅读:《85岁屠呦呦至今不是中科院院士,她自己怎么说》
人物传记阅读:《85岁屠呦呦至今不是中科院院士,她自己
怎么说》
85岁屠呦呦至今不是中科院院士,她自己怎么说
屠呦呦摘得诺贝尔医学奖之后,她的“无博士学历,无院士头衔,无留洋经历”特殊身份又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评价她背后大量科研人员的贡献也引发争议。
舆论对屠呦呦落选院士的“打抱不平”由来已久。有人认为,一个获得美国医学最高奖的科学家,竞无法评上中国的院士,不是由于学术原因。人民网2011年的一篇评论就曾强调: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在会议上也好,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然而,学术界对于屠呦呦却不乏质疑之声。2009年,屠呦呦发表了由她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后,同样参加“523”项目,并在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作出关键贡献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曾撰文称,这本书“许多部分歪曲历史,无视当今现实,严重误导读者”。
其实,早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之后,屠呦呦就曾亲自谈到过这个问题,态度要平和的多。
她说,青蒿素项目不是一个人做的,是一个团队做的,是一个大协作项目,是许多人共同参与的结果。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著名科学家饶毅也曾撰文谈及屠呦呦落选院士的问题。他说:屠呦呦确实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但青蒿素的研究过程复杂,“几乎从头到尾经常出现矛盾”。如果哪天屠呦呦获得了普遍认可,“我希望,中国大众不能简单地英雄崇拜,认为他们是完人。他们不是,也没有人是”。
以下为《人民日报》2011年11月的一篇报道:
屠呦呦,在两个月前还只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一名普通研究员,而现在,她已经成为新闻的主角。因为她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大奖,因为这个奖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
掌声之外,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作为一个团队项目,屠呦呦有没有资格以个人的名义获奖?“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实,又让人对于中国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产生了些许疑问。
而今天,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答案。
在15日召开的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上,屠呦呦研究员被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她所带领的青蒿素研究团队同时获得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此前,屠呦呦更是获得了美国2011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药界所获得的最高的世界级大奖。
从幕后走到舞台中央,81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总结这40年来的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
三个“第一”,让她赢得拉斯克奖杯。
带着沉甸甸的拉斯克奖杯,面对赞誉和争议,屠呦呦从容淡定。
我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七省市开展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任务后,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从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她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提取出青蒿素。
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个看似一个极为简单的提取过程,却是拉斯克看重的首创精神。
青蒿素在研制成功之后,无论是申报国家奖励,还是获得国外奖项时,都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美国拉斯克奖评委们作了认真的调查后,在最后一份正式的文件中谈到,他们表彰的是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而评奖的关键是三个第一: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入了“523”项目、第一个提取出了具有100%活性的青蒿素、第一个将青蒿素运用到临床并证实它有效。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伯礼院士说,这三个第一就等于首创。
首创只是开始。屠呦呦认为,中医药成分复杂,杂质多,如果在未掌握规律之前盲目提取,便无法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成分,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实践中反映不出应有的抗疟效果。所以,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反复试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地发现。
然而,如果这些发现不是突破性质的,青蒿素也许仍然无法被提炼出来。起初,屠呦呦选用的是北方生长的青蒿,但是试验效果并不明显。通过反复实践,她发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与产地有关,南方的比北方的含量高;青蒿素的抗疟药效还与药物部位密切相关,茎和杆是不含抗疟物质的,叶子才是药用部位;叶子还与采收的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夏秋季叶子繁茂的时候,青蒿素含量才是最高的。
不断研究,不断发现,屠呦呦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舆论对屠呦呦落选院士的“打抱不平”是有科学依据的,屠呦呦之所以不能评上院士,就是因为她“不善言辞”。
B.作者认为屠呦呦发表的她自己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这本书许多部分歪曲历史,无视当今现实,严重误导读者。
C.著名科学家饶毅也曾撰文谈及屠呦呦落选院士的问题。他说屠呦呦确实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D.屠呦呦说,青蒿素项目不是一个人做的,是一个团队做的,是一个大协作项目,是许多人共同参与的结果。这个荣誉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E.屠呦呦发现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与产地有关,南方的比北方的含量高;而关键的药用部位就是根。
(2)屠呦呦面对学术界的质疑的反应,表明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3)屠呦呦凭借什么获得了拉斯克大奖?请简要回答。(6分)
(4)屠呦呦似乎对自己不是院士的事实没有太多的争辩,你认为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联系实际,谈谈她的做法给你怎样的启示?(8分)(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
(C项完全正确,根据文本第6段。D项与原文的区别在于“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她个人”,也就是说,这个荣誉在属于她个人的同时,也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D项内容不完整,故给2分。E项,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关键的药用部位是叶子,不是根,故给1分。A项,原文强调是“不是学术原因”,并没有说就是因为“不善言辞”。B项不是作者的观点)
(2)①低调、平和。不把所有的功劳归结为自己,而认为是中国科学家群体的。②理智、平静。在获得拉斯克大奖之后,能够平静地对待。③从容、淡定。面对赞誉和争议,她没有去辩解什么,而是从容淡定。(每点2分)
(3)三个“第一”,让她赢得拉斯克奖杯。①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入了“523”项目。②第一个提取出了具有100%活性的青蒿素。③第一个将青蒿素运用到临床并证实它有效。(每点2分)
(4)①她具有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创新进取的科研精神。②她拥有淡泊名利,理智平和,从容淡定的品性和修为。(4分)
启示:①我们做一件事情,应当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既然决定了去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把这件事做好。②面对赞誉,不能骄傲自大;面对争议,不能畏首畏尾。应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不能因为外界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4分。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篇:在土木工程院士讲座及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开幕式上的致辞
在土木工程院士讲座及东南大学暑期学校开幕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吕院士、孙院士、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江苏省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暨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今天开学了,我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对本期讲座及暑期学校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了给土木工程科技人员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土木工程的学科发展和科技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工程院和各位院士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共同发起举办的“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这项公益活动自2006年起共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福建、长春、郑州等地举办了23期,听众共计4000余人,有48位院士和专家为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介绍了土木工程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内容涉及工程地质、地下空间利用、轨道交通、桥梁技术、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岩土工程、防护工程、高速铁路、防震减灾、组合结构、水利工程、空间结构等专业领域,受到广大土木工程建设和科技人员的广泛好评,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结合本次土木工程院士专家系列讲座举办的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学术交流与研究生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尝试,通过聆听国内大师级专家学者的专题演讲,与大师们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现场参观国家的重大工程建设等学术活动,使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前沿的学术方向和研究动态,将自己从书本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展了学术视野,强化了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对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学术素养,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
希望本次活动的举办,能为有更多这样创新形式的学术与教学活动的不断涌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优秀青年工程科技人才而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也让我们一起为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科技水平,为实现我国由土木工程大国向土木工程科技强国的转变而共同努力。
最后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