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朝鲜的变化源自外压,更有内因
朝鲜的变化源自外压,更有内因
2018年上半年,朝鲜半岛局势出现戏剧性的转变,朝鲜在4月27日的《板门店宣言》中对外宣称朝鲜半岛无核化立场,5月24日炸毁丰溪里核试验场,朝鲜弃核的意愿和举措使得朝鲜半岛局势从2017年底的战争边缘突然迈向和平进程。同时,朝鲜的首脑外交发生举世瞩目的转变,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自执政以来首次走出国门,在短暂的半年之内三次出访中国,两次与韩国总统文在寅进行会晤,赴新加坡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实现首脑会谈。
朝鲜在核武器立场和首脑外交上的积极变化正促使朝鲜半岛局势向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美朝首脑会谈的成功举办和韩国执政党在6月13日地方选举中的大胜,更是为朝韩关系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朝鲜的变化,既是缘于美国的“极限施压”和联合国安理会的严厉制裁,也有着朝鲜内部调整的深刻动因,是其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用弃核、停核换取与美关系改善
首先,朝鲜和平拥核的意愿。自研发核武器至今,朝鲜已拥有一定程度的核武器,金正恩在2018年新年社论中明确表示已完成拥核的目标。但在美国“极限施压”的背景下,拥有并不精准的核武器对朝鲜已不再是政权安全的有力保障,反而是加剧联合国制裁力度、加深朝鲜国内经济困难的因素。对朝鲜来说,抓住当前千载难逢的时机,用弃核、至少是停止研发核导能力,来换取与美国关系的改善、联合国制裁的解除、朝韩经济交流的重启等更符合本国利益。
然而,朝鲜对无核化的立场与美国及国际社会的理解仍然有着较大差异。朝鲜主张的弃核更多是核武器的放弃,而不是核能力。朝鲜希望将核能力应用于国民经济,如设立核电站等,突破电力瓶颈,尽快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朝鲜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电力供应,而单纯依靠既有的火力发电却无法满足工业、农业等各领域的电力需求。核电站的设立不仅可助朝实现和平拥核意愿,也可促进朝鲜经济的迅速腾飞。
其次,巩固执政基础是促使金正恩调整“并进”战略、决心集中精力追求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因之一。由于年龄、经验、资历等方面的劣势,以及美日韩等国家的施压,金正恩在执政初期的基础较为薄弱,从而执着于以拥核来加强内部团结和对外提高威慑力,截至2017年底未曾出访过任何国家。经过六年多执政,金正恩迅速走向权力核心,牢固了执政基础,一方面对权力结构进行不断调整,避免因年轻无经验而过于依赖既有权力阶层,另一方面破格提拔和重用大批专业素质高、忠诚度高的年轻干部,其中有些人具备丰富的国外工作经验,掌握多门外语,熟悉国际形势。这些人并不一定是“老革命”的后裔,很多都是平民子女,他们分布在朝鲜社会各领域,担负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因仅凭实力和忠诚而非依靠出身和背景,既是金正恩可靠的智囊团,也是衷心拥护朝鲜现政权的牢固基石。
第三,朝鲜经济发展的不可逆性使然。自金正恩执政以来,朝鲜经济发展基本逐年正增长,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朝鲜人对手机、平板电脑、相机、汽车等消费品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近期平壤市内出租车、私家车数量显著增多,居民住宅楼迅速增加,黎明街、未来科学家大街两侧建起不少高楼大厦,这与过去朝鲜领导人喜欢修建大型纪念性地标建筑物有着鲜明对比。过去朝鲜的日常生活用品基本依赖进口,很大程度上限制着国民的消费能力,但近几年国产商品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啤酒、饼干、袜子等轻工业产品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平壤市内还新建了练马场、咖啡厅等不少娱乐场所,且多数消费者是国内民众。平壤也出现了“广场舞”,显示出居民精神面貌的提升。计划经济框架内的市场化运行
朝鲜的计划经济已不再是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而是被称为“朝鲜式社会主义经济”。金正恩执政后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计划经济框架内的市场化运行,取得较好成效:农业领域,出台“圃田担当制”,允许各大农场自行处理按国家规定上缴份额以外的剩余农牧业产品,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工业领域,实施“企业独立核算制”,允许企业依据自身生产能力上报生产指标,而不是由中央下发指令性计划指标,允许计划经济体制内的企业之间进行生产资料与生产要素的交易,也允许企业自行处理剩余产品。朝鲜在对外招商引资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自2013年以来宣布设立20多个经济开发开放区,一定程度上享受特区政策,包括2017年在战争危机一触即发之时宣布设立的“江南经济开发区”。
朝鲜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其经济发展只能向前,不可倒退,一旦因处理对外关系失败而重归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苦难行军”,将会引发国民强烈不满,也会动摇领导人的执政地位。
第四,朝鲜内阁地位不断提升。朝鲜在金正日执政时期固守“先军政治”和“优先发展国防工业”路线,导致形成一种以军队为主体的特殊经济群体。金正恩执政之后,开始提出优先发展民生经济的路线方针,也着手整顿国内经济秩序,主要体现为内阁地位的提升。2016年朝鲜劳动党七大明确规定由内阁指挥经济发展,保障内阁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金正恩自执政以?硪恢比斡闷臃镏?为内阁总理,其地位较军队核心领导稳定,这也足以表明朝鲜领导人对经济发展的迫切希望和坚定意志。
总体上来说,2018年上半年朝鲜发生的变化是向往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变化,而这一变化也恰与中韩美合力推动东北亚和平发展相汇聚,机会千载难逢。如果朝鲜的变化仅是迫于外部压力,其变化只能是短暂和随意的,但如果是内部主动谋变,将会改变朝鲜的未来命运,也必将对东北亚地区格局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为吉林省社科院东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
第二篇:外界应鼓励朝鲜态度的变化
外界应鼓励朝鲜态度的变化
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特使崔龙海23日在中国说,他访华的目的就是改善、巩固并发展中朝关系,并表示朝方愿接受中方建议,同有关各方开展对话。崔龙海的这番话与此前朝方的一系列强硬表态相比有了明显变化,信息量很大。
崔龙海提到,朝鲜希望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愿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这意味着朝鲜今后的内政外交有可能更侧重于经济建设,这种转变是有利于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中国对朝鲜致力于经济建设一直是支持的态度。尽管前段时间半岛局势充满火药味,但谁也不愿意真看到爆发战争,朝鲜当局也面临改善民生议题的迫切性。
朝鲜要发展经济,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缓解外部环境。朝鲜自身必须为其外部环境的紧张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朝鲜坚持发展核武器,从而导致国际社会对其严厉制裁。中国对朝鲜核试验的反对态度也同样是明确的,前段时间外界对中朝关系有种种猜测,有声音称,朝鲜对中国存在不少不满,当然也有不少人说,中国对朝鲜也很不满。
实际上,中朝双方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摆在那里,用不着猜测。而中朝之间保持着一种“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对朝鲜至关重要,也是中国能在半岛局势上发挥“特殊”影响力的依托。从崔龙海此次访华及其表态看,中朝双方都没有意愿对这种“特殊”关系做根本扭转,这为破解半岛僵局留下一个最大的活扣。
中方一直致力于推动用谈判方式解决争端,中方的核心建议之一就是重启“六方会谈”,这是当前和平解决半岛危机最好和唯一的方式,崔龙海对此也做了积极回应,表示愿意同各方开展对话。这个态度对重启“六方会谈”是十分必要的,只要各方的态度都有所缓和,事情才开始走出僵局。
半岛僵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朝鲜表态上的一次变化,不会对半岛局势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但经历了连续数月的剑拔弩张,半岛局势已经降至停战以后的历史最低点,朝鲜态度的转变,对紧张局势能起到珍贵的降温作用,外界应该鼓励这种变化,而不是僵化应对,非把朝鲜逼到墙角。对朝鲜来说,仅表态显然是不够的,我们也希望朝鲜拿出实际行动来,其实在半岛各方中,最着急的应该是朝鲜一方,至少它不应该再有火上浇油之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初将与奥巴马举行会晤,韩国总统朴槿惠6月下旬也将对中国进行访问,相信朝鲜半岛局势都将是会谈的议题。期待半岛僵局转机的出现。
第三篇:三江源藏区教育今昔变化
曲麻莱县民族中学今昔巨变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曲麻莱县民族中学已经走过了43个年头,忆往昔峥嵘岁月,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不懈努力,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曲麻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看今朝“桃李满天下”,各行各业都有曲麻县中学培养的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发扬着母校的精神。
曲麻莱县中学始建于1968年,建校初期只有七.八间又低又矮的平房(每间12平方米),破烂不堪,十分简陋,学校固定资产几千元,在校学生200余人。教师只有5名,开设的课程有,藏文、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劳动。当时基础设施匮乏,师资水平落后,严重影响教育教学。
八十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犹如和煦的春风沐浴着神州大地,祖国各地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百废待兴的教育也找到了前进方向。然而贫穷落后的牧区,办教育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只能成为激励各级重视教育的进军号角。1989年有4排瓦房教室共6间,三间办公室,5排教师学生宿舍,只有12名教师和130名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老师的孜孜不倦加上学生不懈努力,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斐然。
九十年代,逐步走向富裕的国家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
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办学方针,全社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关心教育,支持办学。于是学校就有了质的变化。从县一完小院内搬迁至现址,一排排红砖瓦房拔地而起;木制的桌椅整齐地排列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12间教室,5间办公室,1间会议室,6排师生宿舍,20名教师,240多名学生。购置了简单的体育器材和体育用品。教学条件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热情不断升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日益高涨。教学成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孩子们的成绩能像日新月异的学校那样蒸蒸日上。
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家出台了:“科教兴国”的办学政策,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中小学。不光实行了“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还拨付巨额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于是一栋栋教学楼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标准化的建筑彰显时代气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至2008年曲麻莱县中学已建成一幢三层的教学楼,另有砖混钢窗结构的平房(90间)3342.62平方米,另有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教室配有电视机,DVD。固定资产达3792264元。9个教学班,294名学生。教职工36人,其中25名专职教师已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本科15名、专科10名。开设的课程有藏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写字、法制教育、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中学的基础设施和师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至2011年,仅在这三年中,已建成一幢三层综合教学楼,内有语音室、计算机室、电子备课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大型会议室,办公室。一幢教学楼内有18间教室、6间办公室,两幢宿舍可容纳849名学生住宿,一幢2层的食堂,可容纳1200名学生同时就餐。总建筑面积达到13166.66平方米。校园内有一尊造价为30多万元的土弥桑布扎的塑像,9900多平方米的硬化操场,5000多平方米的绿化带。现有教职工62名、专职教师46名、其中专科学历11人、本科学历35人,100﹪取得教师资格证。整个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和师资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标准化的建筑彰显时代气息;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钢架木制标准课桌椅淘汰了杂木拼凑的旧式课桌凳;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接受电子信息教学。享受老辈人闻所未闻、连想都不敢想的宽带远程教育。学生们快乐的学习,自由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怎么也不会想到43年前学校的模样,不会知道当时艰苦的学习条件,落后的教学设施。但他们知道眼前的幸福生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化雨、是党改革开放政策缔结的硕果。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明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30年教育的迅猛发展,充分说明“教育兴邦、科教兴国”正在进一步实施。一个国力强盛、科技发达的国家正在崛起,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走在这美丽的校园里,望着一幢幢崭新的楼房,回望43年的风雨历程,从几间简陋的平房到如今的高楼林立,从几名教师发展到如今的60多名教职员工,怎能不让人感慨:我们抛弃了贫穷,跟着时代的步伐,展望着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负荷快速变化与滑压运行对锅炉安全的影响
负荷快速变化与滑压运行
对锅炉安全的影响
随着煤炭市场的日趋紧张、电网对机组AGC变负荷速率要求的提高,我公司机组在滑压运行时,锅炉调节对外界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变差,已危胁到锅炉运行的安全。
一、机组滑压运行的特征
滑压运行时,汽机调节汽门基本保持不变,依靠改变进入汽轮机蒸汽压力的变化来适应外界负荷的变化。这种情况下,当外界负荷变化时,机组相应的调整工作全部依靠锅炉来完成。
二、汽包锅炉对滑压运行的适应性
对于汽包锅炉而言,滑压运行对电网调频的适应性差。当机组负荷增大时,锅炉必须增加燃料量以提高汽压,锅炉的蓄热能力不能利用,还因压力的升高(饱和温度升高)而存储一部分热量,这就较定压运行要增加更多的燃料量;反之,当机组负荷减小时,随着汽压降低(饱和温度降低),锅炉的蓄热会被释放,较定压运行要减少更多的燃料量。
这就造成,在升负荷时,锅炉燃料量大幅上升,给粉机超转速运行,且汽压上升缓慢,甚至协调切除;在降负荷时,锅炉燃料量大幅下降,炉膛温度大幅下降,可能会造成锅炉灭火事件的发生。
三、滑压运行对汽包安全的影响 滑压运行时,由于汽包压力随负荷而变化,饱和蒸汽温度也随之变化,与它接触的厚壁承压部件将受到较大的热应力,汽包是最严重的。在负荷变动时,汽轮机高压缸及高压转子的温度基本不变,温度的变化被全部转移到锅炉汽包上。所以滑压运行会影响汽包的安全及使用寿命。
四、我公司面临的形势
1、燃煤热值大幅下降,灰份据高不下,锅炉炉膛温度下降。在变负荷时,给粉机转速波动大,经常超出力运行;低负荷时燃烧稳定性变差。
2、电网对负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负荷速率每分钟最低为满负荷的2%,AGC投入率要求100%,使锅炉调整更加困难,经常出现因给粉机超转速而限负荷的事件。3、8、9、10号机组投入滑压运行,将变负荷时的调整工作全部转移至锅炉,给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典型事件 1、2011年6月22日23:05至00:45,8号机组滑压运行,AGC投入,变负荷速率4MW/min,有功负荷最低降至110MW,就地观察炉膛南侧火焰明显发暗,向中调申请,将有功负荷升至130MW后,炉内火焰相对好转。
查当时负荷、汽压、给粉机转速变化情况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负荷由143MW至110MW,变化幅度为33MW;汽压10.4MPa至8.6MPa,变化幅度为1.8MPa;给粉机从683r/min至195r/min,变化幅度为488 r/min。
查化学化验报告,当班煤质发热量为16498kj/kg,灰份为40.77%,挥发份为12.2%。属目前入炉煤的通常煤质,但受到给粉机波动大的影响,引起炉膛燃烧不稳。2、2011年6月24日07:20,10号机有功按6.6MW/min的速率由170MW升向300MW的过程中,负荷升至285MW时,锅炉汽压由11.8 MPa 升至14.8MPa,汽机调速汽门开至100%,CCS切除,升负荷中止。原因为锅炉汽压升速不能满足负荷升速的需求。
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在负荷速率变化快的情况下,投入滑压运行,会增加锅炉调整的困难,对锅炉燃烧的稳定性及抢发电量工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六、应采取的措施
1、克服困难,极积寻找新煤源,提高入炉煤质量,尽量接近设计值,使负荷变化时锅炉燃料量波动幅度减小。
2、减小负荷变化速率。受电网调频制度的限制,此措施不可能长期实现,只能做为应急手段暂时使用。
3、机组采用定压运行的方式。既能快速抢带负荷,也能够降低锅炉灭火的机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变负荷对汽包的损坏。
第五篇: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综述
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及近来的变化趋势
重视和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污染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加快治理农业污染步伐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农业污染的根源及危害程度
一般来说,农业污染分为天然和次生的。天然的是指一些地区土壤中本身就含有带毒的重金属元素;次生的是指健康的土壤被人为伤害而造成的。
1、来自农药的污染
据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提供的资料称,我国每年生产的农药品种有2500多个,加工制剂500多个,年产量4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由于农民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农药喷雾实际附着于作物上的只有50%左右,农药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尚有70%的农药残留于农业环境中。更有甚者,有些农民在农作物收获前还施用农药,结果一部分直接污染粮食、水果、和蔬菜等,另一部分则污染土壤、空气和水,引起人和动植物造成急慢性中毒现象。
2、来自化肥的污染 因农民施肥方法不科学,化肥有效利用率低。据有关报道显示,2011年我国化肥产量达6027万吨,居世界首位,全国化肥年施用量达4000万吨以上,氮肥利用率仅30-40%,磷肥利用率为10-15%,钾肥利用率为40-60%,流失的很大部分则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盐渍化,使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农产品和饮用水中有毒成分增加,影响农产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我市总体上看肥料利用率比较低,氮肥利用率为22.8%;磷肥利用率为8.7%;钾肥的利用率为21.3%,与全国、全区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3、来自地膜的污染
随着地膜种植技术的推广,地膜带来的农田“白色污染”日趋严重,在农产品产量增加的同时,农膜污染己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有近半农膜残留在土壤中,给土壤带来了批量污染,使过去零星的易降解的农膜污染被批量的难以降解的污染所取代,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008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显示,我市废旧地膜的残留率高达46.2%,在全区12个盟市中列第一,2014年残留率仍高达40%,每亩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为3.4kg。
4、来自养殖业方面的污染
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原本用于蓄水用途的水库、山塘开辟为养殖场使用,有的配套养殖鱼类,2 有的在沿河两岸和人口密切生活区旁进行规模养殖。有的养殖场在饲料中滥用添加剂,还有的在畜禽用药时人药兽用,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废渣和恶臭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上。如此养殖业排出的污水、冲洗物、部分粪便及食物残渣,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和重金属等。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排放后会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塘,不仅对畜禽质量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很大影响,更是污染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环境。据环保部和农业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和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和25%,占农业源的95%和79%,养殖业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源头。
5、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不少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配备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散落在农村周边,污染农田、湖泊、河道、水塘,加之工业园区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给农业灌溉带来的污染,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得不到质量保证。据我国农业部全国污灌区调查表明,在约140万公顷的污灌区中,遭受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灌区面积的64.8%,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1200万吨。
二、农业污染的治理及相关措施 农民不合理和不规范使用农药、兽药、化肥、地膜、激素等农业投入品是造成农产品安全的直接隐患,使农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等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污染,在这种环境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很难有安全保证。全国各地一再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警示我们,治理农业污染刻不容缓。为此,我市农牧业局积极探索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生态农业等技术,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户用沼气池推广情况
按照养殖场—沼气—农田“三位一体”的模式,依托联户工程和养殖小区,大力发展循环产业,集中建设连体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拓展沼气利用新途径,实现了农田增产,农牧民增收。目前,我市户用沼气池保有量5万余座,有30050座户用沼气池能够正常产气。一座8--10m沼气池,每天可处理3-5口猪所排的所有粪便(每口猪每天排粪量一般为2.5公斤左右),全年可处理粪便3650公斤。按照使用新型高效沼气池技术,一年可产沼气380--450 m,提供的热能能够解决3--5口人的农户5---6个月的生活燃料,可节约煤炭1吨左右,可节省燃料费约760元。30050座沼气池全年可节约煤炭3.005万吨煤,折合标煤2.15万吨,可节约燃料费2283.8万元。
33为了使节能低碳的理念真正深入人心,我市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组织培训班以及现场会议等形式,宣传沼气安全使用常识及发展农村沼气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沼气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卫生状况以及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利用村级展示栏对项目户进行统一公示,告知项目建设内容、资金补助标准,项目建设任务数。以沼气使用技术为主,组织科技直通车,送科技下乡,现场发放技术挂图、明白纸等宣传资料,选派技术人员进行不定期检查回访沼气户,最终形成“村村有专人管、户户有明白人”的良好局面。
2、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我市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调查、宣传、推广已有五年时间,由于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讲及时到位,农牧民对秸秆综合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在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某些地区或个人正引进先进水平的秸秆转化设备,促进了我市农村牧区的过剩秸秆进行综合有效利用。目前,我市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秸秆饲料化。这是我市秸秆综合化利用最有效、也是利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通过将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处理,饲喂畜禽,发展畜牧增值增收,转化过剩农作物秸秆。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秸秆养畜,实行农牧结合,形成环保型农业结构和节粮型畜牧业结构,是一条符合我市市情的可持续 农、畜牧业发展道路。
秸秆原料化。在农村能源建设中利用秸秆厌氧发酵产出沼气。即通过作物秸秆适配人畜粪便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适应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同时消耗掉了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实现秸秆处理规模化的方式。
秸秆肥料化。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的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和有机生产。该技术方便简单,运行成本低廉,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且每亩投入较少,即可达到增产增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减少秸秆焚烧的目的,适用于从事温室大棚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农户应用。我市在鄂托克旗和达拉特旗建设有日光温室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示范点,通过试验示范对照比较,群众认识到此项技术是一个集生态、环保、经济等效益与一体的良性循环好技术。
3、新型再生清洁能源的推广
将沼气池建设、三沼综合利用、太阳能灶、太阳能供热取暖系统、风能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利用等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创新和整合,使综合的节能环保模式广泛的应用于广大农村牧区。这正是我市农村目前推广的“农村牧区节能环保6 模式示范项目”的理念。
由市农村生态能源环保站站长组建的农村牧区节能环保模式创新团队已成功研发了自动跟踪太阳能灶和太阳能取暖自循环系统,且获得了国家专利。围绕太阳能灶、太阳能取暖自循环系统和“四位一体”沼气建设模式的推广,我们制定了详实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技术方案。在节能环保模式推广的关键时期,项目组深入项目区蹲点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实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重点普及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的技术集成化、生产集约化和发展持续化的节能环保模式,充分体现项目、技术、资源的“三集成”。目前,项目区已推广太阳能取暖自循环系统3000平方米。
4、节水灌溉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通过推广应用高标准节水灌溉设施,节约了农业用水量。2007-2014年,逐步完善规模经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共发展喷灌基地148万亩、渠衬基地95万亩、管灌基地6万亩、滴灌基地6万亩。通过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节约了30%左右的用电量和30%以上的用水量,平均每亩地较常规灌溉模式年可节约用水70吨,255万亩基地每年可节水1.8亿吨。
5、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及成效
通过玉米施肥指标体系建立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项目9年的实施,科学施肥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化肥利用 率显著提高。据2006~2014年8个旗区肥料贡献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市的肥料贡献率由原来的29.2%提高到35.4%。化肥贡献率提高了6.2%,意味着肥料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利用。同时,也平衡了作物营养供给,增强了作物的抗逆性,减少了农药使用,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目前,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了70%,农作物化肥用量增幅下降1%以下;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50%,农作物秸秆养分直接还田率达到35%,机械施肥达到30%。
6、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几年,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组织逐步成为蝗虫、草地螟、粘虫、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突击队。通过试验示范,防病杀虫效果显著,平均每季减少用药次数2-3次,减少农药使用量30%;杀虫灯每年2-10月每盏灯诱虫量9000头左右,大约可减少农药用量30%,品质提高了1个等级,并新增经济效益420万元,病虫综合损失率低于3%,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药效持续期比对照增加5天,病虫损失降低16.7%,增产15%。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工作的融合推进,在防虫、防病、防草过程中,使用药量减少30%以上,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农药污染减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