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内地大学教育存在四大问题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内地大学教育存在四大问题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 大学教育存在“四大问题”
教育过于专业化,忽视学生能力培养 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人文精神缺失
再过一个月不到,准大学生们就要进入到大学学习,大家可能非常憧憬大学生活,也非常想了解大学的学习和中学有什么不同;我们进大学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这些问题是即将进入大学的一些学生,也可能是多数高中学生需要了解的。
同样,大家可以一起来进行探讨:中国的高校如何对人才进行培养?大学的使命是把人才培养放第一位的,它关系到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和前途。我想通过介绍大学的“通识教育”,为大家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大学知识跟不上社会需要
什么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指不单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它并不是仅传授给你一种知识,而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品格、能力和智慧。为什么要大力提倡通识教育?
首先,开展通识教育实际上也是世界各个高校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所辐射带来的结果。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都采用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这些学校,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主体部分,各个学科课程逐渐向科学与人文、专业与通识紧密融合的方向发展。
其次,上世纪90年代后,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事实上,现在不少国内外名企在招聘毕业生过程时,已经不看重学生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他们更看重能力与综合素质。如果你有能力,经过培训以后马上就可以满足职业化的需求。比如我所指导的研究生,学的是半导体物理,以前去微电子行业发展的比较多;金融危机后,该领域对这类毕业生的需求减少,我的学生就转到其他领域工作,到银行、保险公司总部、证券公司,甚至房地产公司。大学教育普遍存在4大问题
强化的专业教育所带来的一些弊病,这几年越来越凸显,目前在中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过分专业化的教育,损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化的培养和教育,使得学生一进入学校以后就限定在某个专业领域学习。而在高考中,不少学生接受了专业调剂,也有不少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也是十分盲目。进入高校后却发现他们可能并不喜欢这个选择,或者不适合在这个专业中学习,但还得要硬着头皮学下去。而高校中转专业的机会,通常是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学得不好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二,专业教育也容易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不断地更新、拓展,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师要想教你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形中,学生将完全被局限在某个专业领域,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辛苦。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固化的专业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成为有足够的知识宽度、卓越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能够灵活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
三,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成为训练有素的一个“考试机器”,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并且认为教师的讲课内容是正确的,现在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讲课内容提出过异议或者质辩,这种教育方式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反复练习获得暂时的记忆,对于人的培养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四,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现在社会较为普遍地重技术、轻人文,重知识、轻心智,重物质、轻思想,再加上现在社会市场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功利思想在年轻人心里根深蒂固,这使得人文精神、道德水准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而高度专业化的模式比较注重对专业知识的重视,往往忽视了对伦理道德和人文价值等综合素质培养。除了人文精神缺失以外,我们的一些学生还缺乏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总之,现在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单纯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教育改革也就呼之欲出。通识教育逐步走进中国的大学校园,目标就是要寻求人文精神的回归,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集聚智慧,获得心智的提升,使他们不仅要具备创新精神,批判性的思维以及熟练掌握跨学科知识,同时,也应该要具有爱心、责任心、崇高的道德水准,人与人和谐共处、共赢的健全的人格。
通识教育本质是“兼容并包”
通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来立足国情,开展通识教育?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关注:
第一,通识教育应该同时传递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长期以来我们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直处于割裂状态,理科和文科在中学就开始分科学习;因此理科的学生尤其需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生则更需要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二,通识教育应该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通识教育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发展历史、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在不同学科之间、不同领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研究甚至于转换。第三,通识教育应该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展现不同民族文化和发展。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关注人类命运、社会发展、百姓疾苦,所以课程设置中应包括环境、资源、文化、社会发展和组织形态、文明冲突、文化交流等内容。通识教育有责任,让学生通过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训练,培养逻辑推理、思维论证能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当中具备解决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
当然,通识教育反对片面、极端化的专业教育,但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所体现的那种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也要应用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可以说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经过通识教育可以告诉学生,任何一个知识领域都是在质疑和批判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所以我们更需质疑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用这些知识来进行求解的能力。复旦试点推行个性化指导
复旦大学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通识教育,2006年成立了通识教育的研究机构,构建起了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一共由六大模块组成: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造与生命体验。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至今已经拥有150多门课程,每年选课人次都超过了2万,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们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感悟最深的就是大学里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复旦的通识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之外。复旦学院是书院制的机构,它包含了四个平级的、文化各异的书院,这是实施通识教育一个重要的环境。在书院里,有一批优秀的老师,专职导师,也有兼职导师和特邀导师,对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业指导和服务。
从今年新大一的学生开始,复旦学院尝试在部分书院施行新的试点:新的试点书院将增强导师的指导力量。复旦学院是按照1:40配备导师,试点书院将按照1∶8比例来配备导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指导。
试点书院的硬件条件也将大大改善。宿舍内将可以安装空调和热水器,另外增加了活动室、阅览室、讨论室以及娱乐活动场所,包括休闲咖啡吧,使大家可以经常在一起喝喝咖啡、聊天进行讨论、交流与沟通。
试点书院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宿舍活动室、咖啡吧都将由学生自己来管理,引导学生自发组织各种社团、学术社团、专业社团开展活动,并积极和美国的一些文理学院交流,开拓国际视野,在这个书院里面学生将有更多的国际交流的机会。
总之,实行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
第二篇:大学审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就高校非审计专业审计学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扩充教学内容,调整授课时间等建议,以提高审计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审计学教学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授课时间
按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大纲设置的要求,审计学与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一样是会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没有体现出主干的作用来,其教学效果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都远远不及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导致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审计难教,审计难学”的说法,老师上课备课辛苦,学生上课反映平淡,这说明审计学在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多年审计学的工作实践,主要谈谈非审计专业审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提高非审计类专业审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
学生对审计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阶段,审计学课程的教学都是在“大会计”架构下进行的,审计相关课程的内容都是会计或者是与会计有关的知识,这种“就会计学讲授审计学”的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审计基础知识视野的局限性,使审计专业学生的适应性受到影响。学生拿学会计的思维和观念来学审计,认为审计学是对会计学的总结,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枯燥,没有会计等课程生动,这是对审计的误解。审计学属于应用学科范畴,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审计不仅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且是对国家政治活动的管理。审计行为横跨了国家政治生活、资本市场运转和企事业的内部管理,涉及了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属于大管理学科的概念。因此审计源于会计,但高于会计。对待审计学,就不能仅仅以为审计是对会计账务的修改,审计教材的内容不局限于查账的分录。现代审计的重点(涵盖国家、内部、社会审计)是基于风险的角度来对各种实体的活动进行判断与评价,这一特点表明审计学不仅不枯燥,而且生动,饱满。
2、教学内容单一 基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比较单一。目前多数高校审计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注册会计师审计(民间审计)为主,并不由自主地把传授职业会计师所具备的知识作为审计教学目标,即会计学专业审计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能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考试,使会计学专业的审计课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这与审计学的多学科和综合性是相矛盾的,审计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为“应试教育”而圈定的教学内容是满足不了审计学的特点。同时注册会计师审计只是审计的一个分支,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同样是审计中的一部分,而在审计学的教学中几乎很少涉及到,这与当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对审计人才的旺盛需求是不相称的。教材是审计学专业课程的载体,同时也是将审计学专业课程传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工具,教材内容上的缺陷也导致审计学教学难以拓展。现有教材内容体系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近几年出版的审计学教材,主要借鉴了西方审计学的内容体系,翻译痕迹明显,而内容主要以传授民间审计的知识为主,涉及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知识较少甚至没有,教材内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不多,即使有所涉及也仅仅停留在一般的介绍,对我国审计理论与实务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建设性的研究涉及不多。这些导致审计学在教学内容上局限于以介绍社会审计为主的理论与方法的单一学科。
3、教学方式单调
审计学是一门典型的应用学科,因此审计学的授业者应该经常参加实际的审计实践,从实践中理解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实践的经验来提升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授课时从实践的角度来讲述审计理论和方法。目前大学的审计学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堂讲授,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审计学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高教研究关课程(如会计学)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纯粹的理论教学和课堂讲授不能适应审计学学科的特点,也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乏味感。当然将理论与实务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来进行讲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案例的选择又是一个问题,这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工作经验,凭想象编不出适合于各教学阶段的案例,很多讲授审计学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又缺乏必要的调研和实习,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是国内的审计学教材案例不理想,更多的只是文字上对有关情况、背景知识的描述,而缺乏其中具体内容的介绍,这对审计学教学来说几乎是无用的,因为审计活动充满了审计判断,审计判断需要将具体情况、背景知识与审计理论结合起来。国外的经典案例尽管很多,但它是在国外的政治、经济、法律环境下发生的,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教学。
三是受限于审计案例的保密性,国内有教学价值的审计案例应当说也不少,只是保密方面的因素,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不会也不愿将其奉献出来,这也严重影响到了这些案例应当发挥的作用。最后,市场上也有不少单位开发出有价值的案例,但各教学单位限于经费的不足,无力购买此类产品。以上原因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在非审计类的单位是很难实现的。
4、教学时间不当
对于非审计类专业来说,不少教学单位安排审计学的教学在大四上学期(有些学校在大三下学期),这种安排有它的合理性,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财务信息,那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当然要等到学完会计的有关课程后,才会知道审计是干什么,从这一角度来说是可行的。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就业的压力,学生升到大四后目标就很明确了:为就业准备———考研、考证或奔人才市场,能留在教室里坐下来上课就寥寥无几,还有部分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同时审计学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少,有些教学单位是72学时,有些64学时,更少的就只有48学时,连审计基本概念都难以讲完,更别说让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而且对于非审计类专业来说只开一门审计学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后续的补充课程。由于课时少,授课老师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对很多问题就只能点到为止,再加上学生专心度不够,致使很多学生在上完这门课后还认为现代审计仍然是查账,这与审计学是会计类的主干课程位置不相称,与其他主干课程的效果完全不同。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改变认识上的误区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改变认识,审计学源于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管理学等课程的知识,但又有别于这些。审计的目的是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是否合法、合规、有效与被审单位所处的宏观、微观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审计过程充满了判断和分析,这与会计等是不同的,在学习与教学中的方法当然也不同了,学生在掌握基本会计等式、借贷记账规则以后,每讲授一个账户,学生就会有所收获,又会作账了,这一成就感会激发学习兴趣。同一种思维放在审计学学习上就失效了,审计学所依赖的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多,更广泛,更复杂,对于连会计实务接触都不多的学生来说,确实存在困难,但不是不能攻克,沿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审计实务”这条线,步步深入,就迎刃而解了,这要付出时间,付出努力,才会有收获,非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才能学会、学好审计学。
2、扩充教学内容
当今的审计教学应该是全方位的审计,而不仅仅是社会审计、还有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今后应还有一个大审计,既面向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也面向内部审计。审计学课程的内容不仅包括审计学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和技术以及业务循环审计实务三大方面,还包括怎样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哲学、法学、政治学乃至于工程学等相关内容中获取知识、重组知识,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方式,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取的会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的扩展对教材的开发提出新的要求,在现有借鉴和引进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强教材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课程的设置,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法,解决单纯面向社会审计教学的局面。
3、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可以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差距。积极开展审计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审计实践教学中,可以从社会调查实践、专业实验教学、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等几种方式设置实践环节,像社会调查实践、走进审计实务界实习可由学校组织,也可让学生在暑期实践过程中完成,对于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授课老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可支持教师不定期参加各类审计项目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可提高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此作为开发适合于自己的案例教学的材料。或加大经费投入,购买已有的案例教学软件,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力度,突出审计学的课程特点。
4、调整授课时间鉴于审计学的学科特点和其他课程设置的关系,以及非审计类专业的特点,可将审计学课程开设时间一分为二,在学完会计类其他课程以后,在三年级开设一门审计理论课程,而后补充实务方面的教学时间,或通过设置选修课来解决授课时间不足的问题。对授课老师来说,可减轻一次授课过多备课过重的压力,提高备课的质量,提升理论和案例的时效性;对学生来说,一分为二以后,授课的期间拉长,学生对审计学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提高,提高审计学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让大四的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