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义岗川镇悠江村养牛协会创先争优活动立足助农增收促进协会发展
义岗川镇悠江村养牛协会创先争优活动
立足助农增收促进协会发展
悠江村位于义岗川镇南部,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292户,1415人,耕地面积5588亩。悠江村养牛协会成立于2008年5月,协会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3月,现有会员56名,党员23名。
悠江村养牛协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发展路子,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发挥“支部+协会”的优势,在党员会员中培养发展了一大批养殖示范户和技术人员,有效地推进了养牛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协会快速发展。
组建专业协会,健全运作机制。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在产业发展链条上兴建专业协会,以协会促进产业开发,成立了悠江村养牛协会,并在协会中成立了党支部,把支部建在协会上,把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到党员和群众最关注的养殖产业上,把全镇先进群体的力量团结凝聚到了加快发展上,保证了协会成为养殖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提升了产业化水平。
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协会运作。按照“协会牵头,入会自愿,共同筹资,统一购销,分散饲养”的总要求,制定了协会章程。章程规定协会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负盈亏”的社团组织,界定主要业务范围为以村秦川牛养殖大户为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提供饲料供应和疫病防治服务,提供秦川牛销售服务。章程还对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程序、资产管理使用原则以及协会终止后的财产处理办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加强基层组织,实施“双培双带”。悠江村养牛协会党支部将发展养殖业与“双培双带”工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了一支懂技术,会管理,能带领群众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致富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使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项目实施中,将“双培双带”示范户,贫困党员等作为项目实施的带头人,在资金、政策、技术等各个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注重能力建设,提高养殖技术。协会党支部始终将培养养殖户自我发展能力贯穿于发展该村养殖业的全过程。及时组织协会会长及村“两委”班子成员参加省、市、县扶贫和畜牧、农业等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班。同时,邀请畜牧、农业等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对村社干部及养殖大户进行培训。通过集中讲授,观看碟片,发放资料,外出观摩,现场培训,入户讲解等形式,重点培训良种的引进,圈舍的修建,饲料的调配,疫病的防治等实用技术。累计培训村社干部及养殖大户2000余人(次),使每户养殖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其中村社干部中的农村党员的培训覆盖率100%,养殖大户的培训覆盖率100%,提高了养殖户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通过协会的带动和引导,带领养殖大户进入市场,使产业开发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得到合理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开辟了新的渠道。
创新养殖方式,建设养牛小区。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协会的协调下,以悠江村新发展的养牛大户为主体,在海子滩建成养牛小区一处,占地面积14亩,分成10个单元院,每户建成150㎡(6×25)前敞式暖棚圈舍1座,每户可存栏牛20头。
在筹资方式上,实行“政府补助、农户自筹”的办法,镇政府在圈舍建设上每户补助4000元、其余部分由农户自筹。
在建设模式上,以养牛户为主体,建成“独联体”的标准化养牛小区,每户一院,独立饲养,各个单元院和分散户连在一起形成对外销售的联合体。在管理模式上,推行“村圈分开、人畜分离”的标准化建设,改变了养殖户以前圈舍小、且人畜不分离的现状,解决了人畜混居、规模发展、环境卫生的问题。
在养殖模式上,实行“三统一分”,即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防疫、分户饲养,有利于推广“良种、良舍、良料、良医、良法”5种现代养殖技术。
在功能发挥上,具备三个平台的作用:一是市场交易的平台,二是培育养殖企业的平台,三是新技术推广的平台。
这种“小群体、大规模”的经营方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经营灵活,深受群众欢迎,能使悠江村群众放开手脚,大规模发展肉牛育肥。
经过发展,悠江养牛业已成为远近响当当的产业,规模现已发展到80户养殖户,年存栏量达650头,出栏量达2000头,可创年养殖纯收入80多万元。
一花引得万花开。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在养牛协会的带动下,悠江村在大力发展养牛产业的同时,全膜玉米种植产业、劳务输出等都出现了良好发展势头,形成了家家搞产业,户户搞养殖,特色建村,产业兴村,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