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州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
------------------
(更新时间:2016-3-10)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兼具“自由之精神、卓越之能力、独立之人格、社会之责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我校2016年继续面向全国开展自主招生工作,为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特制订本招生简章。
一、领导机构
自主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委员会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
二、申请对象及条件
1、申请对象:品德优秀、遵纪守法、身心健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远大理想及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申请条件:符合生源地省级招生委员会规定的2016年高考报名条件,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请报考:
⑴、具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特殊才能,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性作文比赛获二等奖及以上者(具体赛事名称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⑵、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创新英语大赛获“全国优胜者”二等奖,或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全国一等奖者;
⑶、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省级赛区二等奖(或不同学科两个三等奖)及以上者;
⑷、高中阶段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获奖者,或者参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三等奖及以上者;
⑸、高中阶段获得苏州大学“东吴杯”全国中学生辩论邀请赛、北京大学中学生国际辩论邀请赛、精英杯亚洲中学华语辩论公开赛半决赛、决赛、全程最佳辩手以及进入以上三项赛事决赛的辩手;
⑹、高中阶段有科技创新、发明专利(不含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公开发表专著、论文者;
⑺、其他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并能提供相关证明推荐材料的优秀学生。
三、招生计划
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自主招生计划数不超过300名。
四、招生专业(类)
考生须根据高考报名文、理科类选择与自身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相关的一个学院(部)。各学院(部)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类)、笔试科目、享受优录政策类型具体如下:
学院(部)专业(类)名称
高考科类
招生
计划
笔试科目
优录政策类型及说明
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类
文科 语文、历史
享受优录政策2
社会学院
历史学(师范)文科 语文、历史
享受优录政策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哲学
文科 语文、政治
享受优录政策1
思想政治教育
文科
教育学院 教育学(师范)文理兼招 语文、数学
享受优录政策1
教育技术学(师范)理科
应用心理学
理科
东吴商学院
市场营销
文理兼招 数学、英语
享受优录政策3
电子商务
理科
王健法学院
法学
文理兼招 语文、数学
享受优录政策3
知识产权
文理兼招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文理兼招 语文、英语
享受优录政策3
俄语(五年制)文理兼招
日语
文理兼招
朝鲜语
文理兼招
金螳螂建筑学院
建筑学(五年制)理科 语文、数学
享受优录政策3
需有一定美术基础
城乡规划(五年制)理科
风景园林
理科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类
理科 语文、数学
享受优录政策1
物理与光电·能源学部
物理学
理科 数学、物理
享受优录政策2
物理学(师范)理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理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科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化学工程与工艺 理科 数学、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1
江苏考生高考需选测化学
化学类
理科
材料类
理科
纳米科学技术学院
纳米材料与技术
理科 物理、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1
英语基础较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类
理科 数学、物理
享受优录政策3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理科 数学、物理
享受优录政策3
电子科学与技术
理科
通信工程
理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理科
信息工程
理科
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理科 数学、物理
享受优录政策3
工业工程
理科
机械类
理科
沙钢钢铁学院
冶金工程
理科 数学、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1
金属材料工程
理科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轻化工程
理科 数学、英语
享受优录政策1
纺织类
理科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理科 数学、物理
享受优录政策2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理科
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
放射医学(五年制)理科 物理、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2
江苏考生高考需选测化学或生物
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五年制)理科 物理、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1
江苏考生高考需选测化学或生物
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生物信息学
理科 物理、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1
江苏考生高考需选测化学或生物
食品质量与安全
理科
生物科学类
理科
医学部药学院
生物制药
理科 物理、化学
享受优录政策1
江苏考生高考需选测化学
药学
理科
中药学
理科
注:
1、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基地)、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专业;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基地)、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专业;机械类含机械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纺织类含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专业。
2、招生专业(类)具体名称最终以生源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3、各学院(部)招生计划数不作分省安排,最终计划数视报名及考核情况做适当调整。
五、报名办法
即日起至3月30日24时止,考生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zzbm)(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按流程要求进行报名。请根据报名系统提示上传以下申请材料的电子扫描件:
①从报名系统打印的自主招生申请表,请按页码顺序上传;
②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③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证明材料;
④个人陈述,着重突出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方面的内容,字数在800字左右。
注意:材料①、③须由所在中学审核人亲笔签字并加盖中学公章;材料④须考生本人亲笔书写。
考生所在中学校长(单位负责人)、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统称推荐者)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推荐材料须由推荐者亲笔签名并加盖所在单位公章,由推荐者按报名系统要求自行上传。以申请条件第7条申请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中学校长及专家个人的推荐材料。
考生申请材料、推荐者的推荐材料均无需邮寄,因此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电子扫描件须确保清晰可读。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者不予进行资格初审。
六、选拔程序
1、资格初审
学校成立由监察处、招生就业处以及各学院(部)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资格初审小组,对考生思想品德、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及综合素质等情况,结合所报考学院(部)进行资格初审。初审结果将于4月30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网、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2、考试费缴纳及准考证打印
通过初审的考生考试费缴纳及准考证打印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依据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高校收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07]423号、苏财综[2007]92号、苏教财[2007]89号),考试费收费标准为60元/人。
3、笔试
考生于6月10日下午12:00-16:00携带本人身份证、网上打印的准考证办理报到手续,6月11日上午参加笔试。具体报到地点、考试安排详见准考证。
4、面试
面试主要侧重对考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及综合素质的考查。我校将考生笔试成绩分学院(部)由高到低排序,分别确定参加面试的考生名单。6月11日晚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笔试成绩、面试资格线及面试事宜,考生于6月12日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参加面试。
5、入选资格认定
我校将考生笔试、面试成绩直接相加后的成绩,分学院(部)由高到低排序,分别认定入选资格,入选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各学院(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入选考生享受所报学院(部)对应的优录政策类型。
6、入选名单公示
入选名单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审定后,将于6月22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网、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七、录取政策
1、志愿填报
考生须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有关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须在经公示的入围专业(类)范围内。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教育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的有关规定;报考材料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者要求无色盲、色弱。
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且须参加由省级招生机构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试;其他专业,进校后以英语安排外语教学,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慎重报考。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实施全英文教学,要求考生英语基础扎实、英语成绩优秀。
2、优录政策
优录政策1:入选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一批(重点本科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予以录取。
优录政策2:入选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一批(重点本科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非江苏省考生高考成绩在我校同科类模拟投档线下25分以内即予以录取(高考满分非750分的省份,优惠分值按照“25×生源省份高考满分/750”计算,出现小数则按四舍五入的规则确定实际优惠分值);江苏省考生高考成绩在我校同科类模拟投档线下8分以内即予以录取。
优录政策3:入选考生高考成绩达到生源省份本一批(重点本科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非江苏省考生高考成绩在我校同科类模拟投档线下15分以内即予以录取(高考满分非750分的省份,优惠分值按照“15×生源省份高考满分/750”计算,出现小数则按四舍五入的规则确定实际优惠分值);江苏省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同科类模拟投档线即予以录取。
3、录取
⑴、根据入选资格考生自主招生志愿、高考成绩总分、经公示的优惠分值、入选专业和学校模拟投档线决定录取与否。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该省(区、市)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本一批(重点本科批次)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生源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自主招生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⑵、取得我校自主招生认定资格的江苏省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BB及以上,所报专业(类)符合我校选科要求。
⑶、录取名单将于7月25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网、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⑷、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新生,我校在录取、发放录取通知书及入学报到环节一律不更改录取专业。
八、监督机制及申诉渠道
1、学校将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学校本科招生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招生就业处统筹组织,有关院系和专家参与实施。同时健全工作机制,严防权力寻租,切实保障各环节按程序有序实施。
2、严格遴选初审专家和考核专家。把师德师风、业务素质等作为选聘专家主要标准,严明工作纪律,加强业务培训,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严格规范命题和测试管理,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
3、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学校监察处对自主招生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申诉,及时妥善处置自主招生信访问题(申诉电话:0512-67507343)。
4、考生及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应本着“诚信、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申请、推荐和公示工作,若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个人或相关单位,一经查实,将取消其相关资格。
5、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规定和学籍管理规定,认真开展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凡属替考、违规录取、冒名顶替入学等违规情况的新生,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录取资格、不予学籍电子注册,并报告有关部门倒查追责。
6、对弄虚作假、违规违纪的学校、单位、考生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以及《刑法修正案(九)》相关处罚规定从严查处。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b.suda.edu.cn
邮箱:zsb@suda.edu.cn
招生就业处咨询电话:0512-67507949、67507943
传真:0512-67507942
招生就业处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凌云楼17楼,邮编:215021
十、其他
1、本简章内容若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相悖,则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
2、学费、住宿费按江苏省有关部门核准的标准执行。
3、我校未委托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自主招生相关工作。若发现以我校名义进行非法咨询、辅导、招生等活动的中介或个人,我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4、本招生简章由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苏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2016年3月
苏州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报名流程及常见问题
------------------
(更新时间:2016-3-12)
欢迎您报考苏州大学自主招生!
本文档内容将根据考生咨询情况及时补充,请注意查阅。
一、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1、请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zzbm)或我校本科招生网(http://zsb.suda.edu.cn/),仔细阅读《苏州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了解我校招生政策及要求。
2、请仔细阅读《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常见问题》(http://gaokao.chsi.com.cn/gkxx/kp/201502/201502***25.html)和《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使用说明》(http://gaokao.chsi.com.cn/gkxx/kp/201502/20150212/1429896716.html),了解报名系统功能及使用说明。
3、备齐所需材料
(1)考生本人清晰的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头像照片电子版(参照居民身份证照片样式)。(2)各科目高中三年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及排名、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排名。
(3)各科目高三历次模拟考试成绩及排名。
(4)各科目历次期末考试和模拟考试的单科排名。
(5)与所选报名条件相对应的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必须提供)以及考生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
相关证明材料的扫描件用于报名时上传,请在确保内容清晰可读的情况下将图片压缩到较小的尺寸。
(6)考生所在中学校长(单位负责人)、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可为考生提供推荐材料。请中学推荐的,考生需要填写中学名称、所在地、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邮箱;请专家推荐的,考生需要填写专家姓名、所在地、单位、职称、职务、手机号码、邮箱;请社会团体推荐的,考生需要填写社会团体名称、所在地、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邮箱。
4、考生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zzbm)(以下简称报名系统),按流程要求进行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登录报名系统后,点击“普通自主招生”下方的“进入报名”。
(2)报名过程中务必特别注意报名系统中给出的各项提示信息,如报名须知、信息填写要求及说明等。注意:在输入数字或字母时,请使用半角字符,否则可能会造成报名失败。
(3)填报个人信息
①基本信息。身体健康状况以录取时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投放的考生电子档案为准。请确保符合国家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及我校招生简章的有关规定。
②成绩信息。成绩信息是我校进行资格初审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务必全部如实填写。如果某科目没有成绩或没有排名请填“无”。
③综合信息。若有正式出版的专著,请在“高中期间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封面、版权信息页、目录及封底的扫描件。同时,请于报名截止日期前(以寄出日邮戳为准)将专著原件以EMS全球邮政特快专递方式邮寄至我校(邮寄地址见招生简章)。
(4)填报志愿。综合信息填报完成后可以开始填报志愿。
①选专业。考生只能选择1个报名条件,并选择与自身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相关的1个学院(部)。入选考生的入围专业(类)为所报学院(部)所属所有自主招生专业(类),填报具体专业志愿的事宜另行通知。
②个人陈述。请在输入区输入“本人亲笔书写如下:”,打印后在申请表“个人陈述”页由考生本人亲笔书写,也可另附纸书写。
③综合信息。请填写社会活动、获奖记录、专利的相关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扫描件,或者选择已填报的社会活动、获奖记录、专利。
(5)提交申请材料的电子扫描件。考生确认志愿后下载申请表使用A4纸打印,按招生简章要求进行审核、签字、盖章,与身份证原件正反面、手写的个人陈述一起扫描或拍照后上传报名系统。
注:考生申请材料、推荐者的推荐材料均无需邮寄,因此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的电子扫描件须确保清晰可读。材料不符合招生简章要求者不予进行资格初审。
二、常见问题
1、贵校今年自主招生网上报名什么时间开始?
答:我校今年自主招生网上报名时间为3月10日-30日。
2、请问填报自主招生专业时,可选择多个学院(部)所属的专业吗?
答:很抱歉,您只能选择与自身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相关的1个学院(部)。入选考生的入围专业(类)为所报学院(部)所属所有自主招生专业(类),填报具体专业志愿的事宜另行通知。
3、贵校的校长实名推荐制还继续执行吗?给中学分配了多少名自主招生校荐指标?
答: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要求,为保证考生机会公平,自主招生报名由考生提出申请,我校不再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符合《苏州大学2016年自主招生简章》要求的考生均可按规定申请报考。
4、高中阶段获得多个类别的奖项者如何报名?
答:考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名条件,依据高考报名科类(文科或理科)选择与自身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相关的一个学院(部)报考。我校成立由监察处、招生就业处以及各学院(部)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的资格初审小组,对考生思想品德、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及综合素质等情况,结合考生报名条件、所报考学院(部)等认真审核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
5、未获得过招生简章要求的奖项者可以报考吗?
答:报名时选择申请条件7的考生,必须由中学校长及专家个人实名提供证明考生符合该条件的相关证明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6、考生指定的专家、中学(或社会团体)如何提供推荐信?
答:若考生想请专家个人出具推荐信,需在报名系统中填写推荐专家信息(含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若考生想请中学(或社会团体)出具推荐信,需在报名系统中填写推荐中学(或社会团体)信息(含联系人、手机号码、电子邮箱)。考生按要求填写上述推荐人信息后,点“保存”按钮。系统自动给专家、中学(或社会团体)联系人发送电子邮件(发件人:学信网;主题:邀请您给特殊类型招生报名考生填写推荐信)和短信,提示推荐人填写推荐信。邮件内容大致如下(其中,推荐信上传地址省略):
XXX您好:
XX中学的XXX于XXXX年XX月XX日通过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报考了XX大学,该学生邀请您作为本次报名的推荐人。为确保该生顺利完成报名,请您尽快为该生如实填写推荐信。填写完成后请签字盖章,然后扫描或拍照后上传至本系统。非常感谢!
上传地址:„„
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
推荐人将邮件中的网址复制后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中打开网页,显示《2016年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推荐表》,推荐人填写验证信息(即被推荐人姓名、推荐人姓名、推荐人手机号,必须与考生报名时填写的信息完全一致),系统显示被推荐人基本信息、考生填写的推荐人基本信息。推荐人将推荐表填写完毕并保存后下载、打印,亲笔签名、加盖所在单位公章,然后拍照或扫描后上传系统。上传完成后,考生将收到手机短信,同时,在报名系统“我的消息”栏目中会收到系统发送的提醒消息。
7、我是往届生,目前在A中学复读。高中阶段学籍在B中学,从高二开始到C中学借读。申请材料应该哪个学校审核、盖章?
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14]18号)要求,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应依据考生学籍档案、在校表现和高校要求,如实提供考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包括高中阶段课程修习情况和相关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获奖证书证明以及其他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的写实性材料。
有关中学应认真审核考生申请材料,由审核人亲笔签字后加盖中学公章,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同一张表中不同部分由多个相关中学分别审核,则审核中学须注明所审核的内容,并由审核人亲笔签字后加盖中学公章。
8、自主招生单独报志愿,是不是可以和高考志愿不一致?提前批次录取?
答: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高考成绩后,组织本省(区、市)有关考生单独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原则上在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前完成自主招生录取并进行公示。具体投档录取办法以本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
第二篇:苏州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简章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有关自主选拔录取的文件精神,我校2011年继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学校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培养需要,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选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能和特殊才能的优秀人才。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一、报名条件
具有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且思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凡符合下列任意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考:
1、奥赛获奖类: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者;
2、创新发明类: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专利(不含外观专利)或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和培养潜能,且取得苏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专家组认可的成果者(含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
3、文学特长类:具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特殊才能,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者高中阶段在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者(具体赛事名称:“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4、英语特长类: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获优胜奖,或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者;
5、学习优秀类:各省(市、自治区)重点中学(示范高中)思想品德优良、综合素质优秀,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综合排名位于年级同科类学生中的前20%者。
二、招生人数
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不超过我校2011年总招生计划的5%。
三、报名方式
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中学推荐或个人自荐的方式提出申请。
网上报名时间:截止2011年1月15日24点。申请人登录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站(http://zsb.suda.edu.cn),点击“网上报名”,根据网上提示的“报名流程”办理报名相关手续,报名信息填写完毕后用A4纸打印。
申请人所有书面材料请用A4纸大小、以《苏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为封面装订,于2011年1月15日前(以当地邮戳日期为准)以EMS特快专递方式寄至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邮编:215021),并请在信封上注明“自主招生报名材料”字样,所交申请材料概不退还。具体书面材料如下:
①所在中学校长签名、加盖中学公章的苏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②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章的高中阶段各学期成绩以及年级排名汇总情况;③身份证复印件;
④盖有所在中学教务处章的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和其他证明自己特长、优势的材料;
⑤个人陈述,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字数在1000字左右。
学校在收到考生申请材料后将及时在网上报名系统中确认,请注意查询。
四、选拔程序
1、初审
报名截止后,苏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专家委员会将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初审(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初审通过的考生名单将于2011年1月25日在苏州大学本科招生网上公布,考生可通过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看结果。通过初审者须在网上确认参加考试(截止时间为2011年2月10日)。
2、报到
通过初审的考生于2011年2月16日携带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和具备报名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到苏州大学东校区(东环路50号)办理报到、缴费手续(测试费人民币60元/人),并领取准考证。
3、笔试
考试科目:理工类:数学、英语、物理;文史类:语文、数学、英语。测试时间:2011年2月17日,具体考场安排详见准考证及考场外通知。符合报名条件中第1、2、3、4条的报考者,以笔试考试成绩加10分作为基础测试成绩,报名条件中第5条的报考者,笔试成绩即为基础测试成绩。按照“全面衡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基础测试成绩高低认定我校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考生。
4、面试
在入选考生中,按照基础测试成绩由高到低,选出不低于50%的考生参加面试。
测试时间:2011年3月6日,具体考试安排另行通知。
5、测试等级确定
在参加面试的考生中,按照基础测试成绩加面试成绩由高到低,认定一定比
例的优秀等级;其余入选考生,则认定为合格等级。
6、入选名单公示
苏州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认定名单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将通过学校招生办网站和考生所在中学公示,并在规定时间报送所在省级招生部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接受学校和社会监督。
7、入选名单上报
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最终确认考生的自主选拔录取认定资格,与考生签订《苏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诚信承诺书》,并将名单上报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招生办公室备案。
五、录取政策
根据国家和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自主选拔录取的有关政策,我校对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给予一定的优录政策。凡获得苏州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认定资格的考生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并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将苏州大学填写为本科一批(重点本科批次)第一志愿。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如未设置自主招生志愿,则仍须将我校填报为平行志愿第一顺序。填报的专业志愿须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我校同科类招生专业计划范围内。
1、优秀等级者
高考成绩只要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一批次(重点本科批次)录取控制线上,经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学校将满足其所报第一专业志愿予以录取。
2、合格等级者
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一批次(重点本科批次)录取控制线上,经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学校将在总分上加20分(江苏省考生加10分)参加专业排序予以录取。如专业服从调剂,经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同意,我校确保录取。
对于取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江苏省考生,其两门选测科目等级必须达到2B以上,所报专业符合我校选科要求。
六、开设理科强化班、文科强化班
我校针对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将继续组建理科强化班和文科强化班。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均可选择参加强化班的学习。学校将依托全校学科齐全的优势,集中教学师资,以强化基础、分流培养为特色,实行全学程学分制管理和导师制。前两年主要强化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同时强化外语、计算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及兴趣爱好选修其他课程。两年后根据学习成绩、本人兴趣及分班计划进入相关专业学习。学校对强化班的学生在学习条件、导师指导、出国深造、推免攻读研究生、奖学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七、监督机制
1、学校将根据“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认真做好自主选拔工作,我校纪检部门对自主选拔录取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2、学生及其所在中学等所填写的内容和提供的材料必须属实、齐全。凡发现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者,一经查实,我校将随时取消其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并保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
八、联系方式
网址:http://zsb.suda.edu.cn邮箱:zsb@suda.edu.cn
电话:(0512)67507949、67507943 传真:(0512)67507942地址: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
邮编:215021
九、其它
若国家或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政策有所变动,我校将做相应调整。
本招生简章由苏州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篇:苏州大学2012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
(一)招生专业:2012年我校招收学术型硕士生专业116个(其中部分学科专业按一级学科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21个(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 育硕士、国际商务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会计硕士、药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具体招生专业详见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规模:拟定招生302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招185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1170名左右。各专业拟招生人数请参考我校历年各专业录取人数。
二、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
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时间及办法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本人报名信息。预报名时间为2011年9月25日—29日。网上正式报名时间:2011年10月10日—31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现场确认:本人凭有效身份证件(限“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军校学员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像,不参加现场确认的考生网报无效。现场确认时间:2011年11月10日—11月14日。
3、报考我校单独考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网报时须选择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名点,必须到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确认。
4、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 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四、学制与培养费
(一)学制
1、所有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临床医学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学制三年。
2、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含临床医学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学制二年。
(二)公费比例。
1、学术型研究生原则上均为计划内招生。
2、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公费比例如下:政 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除MPA外)为20%;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MPA专业)为0%;东吴商学院为0%;王健法学院为20%;教育学院为90%;体育学院 为0%;文学院为20%;凤凰传媒学院为0%;艺术学院为10%;社会学院为30%;外国语学院为0%;数学科学学院为100%;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为 0%;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为100%;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为100%;电子信息学院为5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50%;机电工程学院为100%;纺 织与服装工程学院为100%;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为10%;医学部为50%;医学部临床医学院(含附儿院)为70%。
(三)收费标准:
计划外研究生的收费标准按物价部门规定或备案的标准收取,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计划外):
收费标准及单
位
7000元/生年
专业类别
哲学门类、历史学门类、教育学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心理学一级学科)、理学门类(数
学一级学科)、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经 济学门类、农学门类、管理学门类、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社会学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理学门类(物理学一级学科、化学一级学科、生物 学一级
9000元/生年
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理学中其它学科)、文学门类(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教育学门类(体育学一级学 科)、艺术学门类(艺术
学理论一级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
10000元/生年 12000元/生年 15000元/生年
工学门类
法学门类(法学一级学科)、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美术学一级学科、设
计学一级学科)医学门类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计划外)
收费标准及单
位 7000元/生年 8000元/生年 9000元/生年 10000元/生年 12000元/生年 23000元/生年
专业类别 教育硕士 农业推广硕士
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 工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
士、应用心理硕士、药学硕士、会计硕士 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艺术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五、单独考试
1、报名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
(一)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2、报名手续:先于2011年10月10日至31日网上报名,再于11月10日到14日凭本人有效
身份证件和毕业证书到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现场报点。
3、单独考试报考专业仅限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不超过15人,其中安排在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学科门类的招生人数不低于总数的70%。
六、其它
1、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参加统考初试合格后,须加试二门大学主干课程。
2、应届本科毕业生考上后可安排保留入学资格,先到用人单位参与实践锻炼1-2年后,再回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复试时提出申请。
3、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后,如果硕士阶段学习期间,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优先推荐硕博连读。
4、加大复试考核在录取总成绩中的比例。在复试过程中,根据考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验技能、面试情况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将自我评价、个人陈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提交到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要求届时请查看 苏州大学研究生部网站。
5、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我校不指定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只对考试内容范围(考试大纲)作出说明,各专业考试大纲详见http://yjs.suda.edu.cn/show.asp?id=20.6、被确定为计划内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硕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定定向、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7、苏州大学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出售任何考研书籍。
8、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复试通知、拟录取名单等信息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务必及时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部网站(http://yjs.suda.edu.cn/)。研究生部招生办联系电话:0512-65227655,0512-65227656,传真:0512-65112816。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研招办。邮政编码:215006。
9、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基层招生单位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
051265880152
基层招生单位
东吴商学院(除MBA外)
联系电话
051267162396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MPA)
051265882132
东吴商学院(MBA)051267162577
王健法学院
体育学院
凤凰传媒学院
社会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电子信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医学部
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部护理学院
051265227483
051267162123
051265882065
051265880539
051265112082
051267870145
051265880090
051267871249
051267161703
051267501742
051265884128
051267780538
051265221462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学院 艺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金融工程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信息光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 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051265884409
051265880510
051265880451
051265243012
051265112418
051265112851
051265882846
051265241203
051267164993
051265880196
051267786317
051267783746
第四篇:苏州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 学位博士点、209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 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
(一)招生专业:2011年我校招收学术型硕士生专业18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20个(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国际商务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会计硕士、药学硕士)。
(二)招生规模:拟定招生295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拟招1850名左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拟招1100名左右。各专业拟招生人数见招 生专业目录(目录中提供的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录取时各专业招生人数会根据国家下达招生规模数、考生报考及上线情况等进行调整)。
二、报名条件
(一)学术型研究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
1、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各项报名条件。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不得报考)。
2、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的全国联考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各项报名条件。
(2)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方可报考)。
3、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报名条件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以外的其它专业学位的考生,须符合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各项报名条件。
三、报名时间及办法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 //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31日(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 息)。
2、现场确认: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学生证(或毕业证书)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像,不参加现场确认的考生网报无效。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11月10日—14日。
3、报考我校单独考试、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的考生网报时须选择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名点,必须到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确认。
4、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按要求正确填写所有信息,考生提供的本人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及电话必须准确无误。
四、学制与培养费
(一)学制
1、所有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临床医学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学制三年。
2、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含临床医学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学制二年。
(二)培养费。按物价部门批准或备案标准收取,具体收费标准请查看http:///school_affair/jysfgs.htm
五、单独考试
1、报名条件:
(1)符合学术型研究生报名条件中第1、2、3、4、5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考生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 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2、报名手续:先于2010年10月16日至31日网上报名,再于11月10日到14日凭本人身份证(或现役军人、文职干部证件)和毕业证书到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现场报点。
3、单独考试报考专业仅限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具体招生人数届时以教育部下达的规模为准。
六、其它
1、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参加统考初试合格后,还须加试二门大学主干课程。
2、应届本科毕业生考上后可安排保留入学资格,先到用人单位参与实践锻炼1-2年后,再回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复试时提出申请。
3、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后,如果硕士阶段学习期间,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优先推荐硕博连读。
4、加大复试考核在录取总成绩中的比例。在复试过程中,根据考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验技能、面试情况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取得复 试资格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将自我评价、个人陈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提交到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 要求届时请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部网站。
5、根据教育部教学司[2010]21号文件规定,编制2011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时,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只对考试内容范围作出说明。部分基层招生单位的提供的考试内容范围见附件2,仅供考生参考。
6、被确定为计划内定向、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硕士生发放录取通知书前须签定定向、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合同,否则不发放录取通知书。
7、苏州大学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出售任何考研书籍。
8、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复试通知、拟录取名单等信息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务必及时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部网站
(http://yjs.suda.edu.cn),研究生部招生办联系电话:0512-65112816。
9、2008--2010年各专业录取人数:
http://yjs.suda.edu.cn/menu/zsgz/sslqrstj.htm。
10、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基层招生单位
政治与公共管理
学院
王健法学院
体育学院
凤凰传媒学院
社会学院 联系电话 基层招生单位 联系电话 051267162396 051265880806 051265880510 051265880451 051265243012 051265880152 东吴商学院 051265227483 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051267162123 文学院 051265882065 艺术学院 051265880539 外国语学院
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与系统生物学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
学院
材料与化学化工
学部
电子信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学
院
医学部
医学部第一临床
医学院
医学部护理学院
051265112082 研究中心 051267870145 信息光学工程研究所/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 051265880090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 05126787124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051267161703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 051267501742 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 051265884128 医学部儿科临床医学院 051267780538 医学部第二临床医学院 ***265112418 051265112851 051265882846 051265241203 051267164993 051265880196 051267786317 051267783746
第五篇:苏州大学艺术专业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
招 生 简 章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位 沈阳授课)
苏州大学创建于1900年,距今有112年的历史。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和江苏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的学府之一。位于我国重要的经济重镇和历史文化古城的苏州市内,素有“天堂学府”之美誉。
苏州大学秉承“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雷洁琼、费孝通、荣毅仁、钱伟长、董寅初及查良镛(金庸)等众多名人均为校友。为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方向齐全。学院拥有八个教学单位、十个专业方向。形成了审美理论和审美实践相结合、纯艺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专业艺术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曾在全国高校评比中排行第二名(清华大学第一)。根据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提高在职人员艺术素养及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人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在东北举办艺术设计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并委托沈阳政企管理人才培训中心负责当地学员的招生与日常管理工作。
【招生对象】
凡是从事与文化、艺术相关产业者均可报名。本科并具有学士学位者可 申请硕士学位。
(优先录取在职的文化管理、产业管理、文艺演出、出版传媒、广播电影电视、图书馆及博物馆、动漫游戏、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策划会展、艺术品经营与交易、创意设计、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体育竞技与经纪、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等相关人士。)
【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为二年,面授与自学相结合。按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教学,采用学分制管理。每月集中面授2-4天(双休日或节假日),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对集中时间授课的方式进行。东北学员集中授课地点:沈阳。
【课程设置】
既有美术史的专业理论,又有作为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基础,既有艺术实现创意的成功案例;同时又有哲学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最高的智慧。主要课程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艺术发展史研究、艺术设计
原理、中国设计艺术、设计美学、中国文化导读、中外艺术
设计比较研究、现代艺术研究、中国艺术市场分析与研究、文化与艺术、艺术管理与营销、产品概念设计及实例分析、品牌形象整体策划研究、现代传媒概论。
【证书颁发】
1、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由苏州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硕士研究生课程
班结业证书(钢印、红印)、成绩单(红印),学校建档并备案。
2、具有本科学士学位的学员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申请硕士学位,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外语考试和论文答辩合格后,授予研究生硕士学位,并颁发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保留学籍,可在4年内连续申请学位有效)
3、在读期间如果参加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符合录取标准者,可作为当年在职委培生录取,进修班课程可以免修。
【学费】
二年的学费和管理费用:20000元/人。(中途退学,不退学费)
报名费:200元/人。教材、讲义及资料费:1000元。
【报名手续】
本人身份证、学历证、学位证复印件各2份(验原件);二寸彩色照片6 张。填写硕士研究生入学登记表,经注册后颁发入学通知书或在学证明。
注:其他专业简章备索
苏州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班东北(沈阳)教学中心
报名地点:沈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7楼报名处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南街7号)
咨询电话:024-***862883298
***(李老师)
网站: http://ysxy.sud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