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册音乐第四课《音乐会》教学反思
第四课教学反思
《我是小音乐家》是三年级下册的歌曲,这首歌欢快活泼,富有情趣。我在设计本课时以世界各国小朋友“同做小音乐家”的乐趣为教学的链来贯穿整堂课。把教学的内容有序的整合在这条线上,让学生在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感受和表现音乐。同时,体会创编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回顾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分析这节课后,我得出了以下启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然后对学生说:“大自然的美妙音乐会让我们陶醉,今天我们班也来举行一个音乐会,首先我隆重请出我们班的几位优秀乐手为我们来展示他们的风采,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为我演奏!”从而引出班级小乐手的展示。通过这一设计,创设开音乐会的情境,轻松课堂气氛,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又如在聆听歌曲前我提问设置悬念:“今天开音乐会,老师还请了外国小音乐家来参加,是谁呢?客人说,猜出他们演奏的乐器,他就会现身。现在就让我们仔细聆听他们的演奏。”接着播放吉他、小提琴、法国号的演奏片段,让学生猜猜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景,扩大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搭建舞台,展生风采 《音乐新课标》强调:“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歌表演这种形式就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学会了歌曲,我请学生用动作表现自己喜欢的乐器的演奏。有的学生选择表现演奏圆号,有的学生表现演奏小提琴,有的表现演奏吉他等等。在表演中,他们赋予创造性的自我表达,全身心地沉浸在自己的舞台中,从而发展孩子的个性、自主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注重创编,培养能力
在新教材中,几乎每课都增加了编创活动,本课中我设计了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乐器改编歌词来表演唱这首歌曲。以往到创编环节,往往会因为学生缺乏创编的素材而使创编流于形式,所以在本课的一开始,我让班级小乐手展示的目的除了创设情境外,还是为完成为歌曲创编歌词教学任务提供素材,打下基础。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达到了学生能独立创编歌词的教学目标。
在总结这堂课优点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歌曲教学中,有不少节奏难点,如“0 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 砰 ”中的八分休止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的弱起衬词“勃隆”,是比较难处理的,虽然通过反复的听唱,学生掌握得比较到位,但是我觉得是缺少解决方法的。课后我在思考,如果为了不让学生将“勃隆”两字常到强拍位置而让学生只唱“砰砰砰”,将八分休止符及“勃隆”放在心里默唱,这样,更能确定“砰砰砰”的准确拍位,同时在默唱时也能聆听“勃隆”两字的弱起感觉。又比如在“跳•哟 唱 哟” 这一字多音的乐句,处理最不好,尽管我进行了多次范唱,节奏仍有错误,学生还是很明显地将“跳•哟 唱 哟”唱成了“跳 哟 唱 哟”。课后我思考在教学生唱“跳”字时做一个伸懒腰的动作,并在“5 3 1︱2 1︱”中的“3”音处加个“ao”音,那么难点就解决了!
我相信,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老师多想想怎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有趣,这样的课一定会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第二篇:音乐会 第六册第四课 教案
音乐会 第六册第四课
(2008-06-19 14:47:00)转载 标签: 教育 分类:常规教案
第1课时
课题:
4、音乐会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1)听觉直接导入:
A、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B、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3)聆听《游击队歌》:
仔细听
指名说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课型: 综合 A、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B、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4)聆听《苗岭的早晨》:
A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B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集体吹
仔细听
A、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指名说 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B、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
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
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A、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自由完成B、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
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A、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
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B、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仔细听
三、组织下课
指名说
第2课时
课题:
4、音乐会 课型: 综合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仔细听 指名说
仔细听
仔细听 指名说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唱歌曲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
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
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仔细听(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A、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
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B、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
C、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指名说
D、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E、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自由学习
A、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分组唱
B、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接唱
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
C、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2、活动与练习
(一)(1)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齐唱
集体唱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2)全班学生齐唱。
(3)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4)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A、隔两小节进入; B、隔一小节进入。
自由完成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仔细听 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指名说 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5)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三、组织下课
齐唱 指名说
指名说
小组展示
第3课时
课题:
4、音乐会
课型: 综合 教学目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重点: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难点: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方法:听唱、表演、活动尝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习歌曲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指名说 仔细听
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
学生活动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
么乐器?怎样演奏?
指名说
(4)讨论上述问题:(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
—拉奏、法国号—吹奏。)(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
仔细听
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齐学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
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
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2、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1)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2)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3)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
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4)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5)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3、活动与练习
(二)(1)唱熟曲调。
(2)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
三、组织下课
齐学 齐唱 自由完成齐唱 自由完成
第三篇:第四课 音乐会
第四课 音乐会
教 材 分 析
1.歌曲《游击队歌》
这是由我国作曲家贺绿汀所作的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自抗日战争初期之始传唱至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歌曲反映了处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游击健儿的昂扬斗志、乐观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歌曲的旋律轻快,回旋起伏,模仿小军鼓的鼓点节奏给人以行进的感觉。歌词以精练的语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游击战士战斗生活,表达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二、四乐句相似,第三乐句则在节奏、旋律、调性上与其他各句形成明显对比,使歌曲富变化于统一之中,易唱易记而又不乏新鲜生动的感觉。
这首歌曲后被改编为四部混声合唱、男声四重唱等演唱形式以及用口哨吹奏的乐曲。
2.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这首口笛独奏曲的主题旋律取自苗族“飞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它即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鸟类鸣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赋予乐曲以生动的趣味。
乐曲一开始由口笛奏出起伏舒展的旋律,富有苗族音乐特点的同音大、小三度交替的音调,把人们引入晨曦初露,薄雾缭绕的青山翠谷之中,展现了美丽恬静的苗寨晨景春色。在那里,布谷鸟在欢叫,百鸟在呼应,犹如一幅秀丽动人的图画。
乐曲的主体部分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的愉快劳动和喜悦心情。
乐曲接着再现了开始时的旋律,重视了苗寨的锦绣山川和悦耳的鸟啼。乐声越来越轻,仿佛鸟儿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依依不舍地向勤劳的人们告别而去。
3.器乐合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这首舞曲原来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这是在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两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一首,另一首为《匈牙利舞曲》(第六号),也出自于勃拉姆斯之手笔。这里我们将欣赏到的是用三角琴(俄罗斯的民族弹奏乐器)、手风琴等乐器合奏的改编曲。
乐曲采用复三段体结构。
4.小号与乐队《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舞曲奏响时的场景是:恶魔罗德巴尔特企图以他的女儿黑天鹅来迷惑王子。恶魔挥舞着黑斗篷,随即走出一个跳西班牙舞的女郎,一会儿又变换成跳意大利舞的女郎。此曲即为该女所跳的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乐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三个各不相同的乐段组成。第二乐段的节奏及音调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以附点节奏代替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显得从容不迫。第三乐段速度由慢而快,热烈奔放,小号在这里充分发挥其演奏技巧。
5.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
”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把孩子们尽情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再现了第三乐句的旋律,歌曲在充满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6.歌曲《嘹亮歌声》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词意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儿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大自然中面对远山纵情欢唱的情景,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歌曲为4/4拍,由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运用了轮唱这一手法,使音乐有着动荡飘逸之感,营造了悠扬的歌声遥相呼应在空中回荡的美妙效果。全曲每乐句都以第二弱拍进行,乐句间运用了旋律的模进,使音乐富有动感。第三乐句在变化重复了第一乐句曲调后,旋律向上推进,从而把欢唱的情绪推向高潮。那缭绕远方的歌声在空中回荡,令人陶醉。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1.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难点:
1.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1)隔两小节进入;
(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
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
(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www.cn910.net
13.教学小结。
第四篇:第四课音乐会
第四课 音乐会
教学内容;聆听,游击队歌、苗岭的早上、匈牙利舞曲、表演,一支短笛轻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通过节奏问答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3.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教学重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教学重难点: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二、欣赏;
1、《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2、《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3 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4.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5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6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三、拓展;感受不同的乐曲带给人不同的感
教后反思: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使学生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难点: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二、寓教于乐;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1.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2.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3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三、创造表现;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2)隔一小节进入。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四、完美结课;.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教后反思。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了轮唱,并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效果良好。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3.活动与练习
(二)。
教学重难点: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一、激趣;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二、欣赏。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三、创造;.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⑵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
(二) ⑴唱熟曲调。
⑵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四、拓展;观察一下在其他的歌曲中有没有八分休止符
第五篇:第四课 音乐会
第四课 音 乐 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教学重难点:
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教学过程: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 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 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变代?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教学重难点:
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教学过程:
1.演唱形式导入: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请大家看图形谱: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设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 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设问:这支歌的歌名?是哪一学期唱的歌?(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⑵ 全班学生齐唱。 ⑶ 设问:这支歌能否唱轮唱?怎样唱轮唱?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 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1)隔两小节进入;
(2)隔一小节进入。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3.活动与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教学过程: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是哪几个国家?哪几个城市?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教师适时用动作、独唱进行暗示及语言点拨。
6.教师用点谱法指导学生唱后半拍起拍的节奏,唱好第一、二句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7.学唱第三乐句时,穿插讲八分休止符。 学生已掌握十六分符的时值,只要点拨适时,加上点谱法的动作,学生是能理解的。
8.完整地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 9.以第一人称的角色投入即兴表演唱。 10.自编歌词。如住在无锡拉起二胡;住在昆明吹起芦笙;住在上海吹起笛子„„各地学生可以编当地的民族乐器,加上后面的象声词即可。还可以打开思路,完全自编:我是小音乐家„„
11.音乐知识:八分休止符
⑴ 八分休止符的认识可以从八分音符引入,这样即复习八分音符的时值,同时也掌握八分休止符。“0-5”。⑵ 结合本课《我是小音乐家》教学中穿插进行。 ⑶ 八分休止符在后半拍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前半拍的音符唱得短些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在前半拍这样往往是后半拍起唱,这就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通过拍击、点谱、动作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一节奏。
⑷ 本课的“活动与练习
(二)”就是配合这一乐理知识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认真练习。 ⑸ 通过四分休止符与八分休止符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12.活动与练习
(二) ⑴ 唱熟曲调。
⑵ 分别用X0 X0 或0X 0X 节奏改编,再唱与奏。例: 13.教学小结。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