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颈部迷走神经阻滞预防眼心反射的临床研究
麻醉相关新技术、新业务进展
颈部迷走神经阻滞预防眼心反射的临床研究
天津市眼科医院麻醉科 300020 王淑珍 顾恩华
目的 颈部迷走神经阻滞用于预防OCR不失为一种治本的方法,因颈部迷走神经阻滞阻断了OCR的神经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即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被阻滞,而使交感神经占优势,心率加快,减少和预防OCR。目前,迷走神经阻滞已在外科,心脏科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避免传统方法应用抗胆碱药引起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尚无将颈部迷走神经阻滞应用于预防眼心反射的报道,因此希望通过该研究为手术和麻醉医生以及病人提供一种保障手术安全的方法。
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眶壁骨折修复术病人(ASAⅠ~Ⅱ级,年龄19~45岁),随即分为两组: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麻醉前采用颈部迷走神经阻滞,患者去枕平卧, 头转向对侧后仰, 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肩部垫枕,在乳突尖与第6颈椎横突连一直线,由甲状舌骨外上角向此直线作垂直线,其交点为穿刺进针点,常规皮肤消毒后,右手执珍,左手食指触及颈动脉搏动处,进针时将针尖直指颈总动脉下方,当穿刺针尖抵达颈总动脉下方后,回抽无血、无液、无气即可注药,注射针可选用5号针头[25]。成人选用1%利多卡因8~10 ml。在穿刺前和穿刺后5~10min取静脉血,检测血中ACh变化情况。观察指标为记录颈部迷走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3min(T1)、5min(T2)、10 min(T3)、120min(T4)的MAP、HR、SpO2等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术中压迫眼球或牵拉眼肌时MAP、HR的变化及阿托品的使用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以及神经阻滞前后静脉血监测血中乙酰胆碱(ACh)的改变。两组麻醉诱导方法均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枸橼酸芬太尼0.03~0.05mg/kg,爱可松(罗库溴铵)0.6mg/kg,丙泊酚1mg/kg,插入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控制呼吸,呼吸频率12次/min,潮气量10ml/kg,吸呼比1:2,麻醉维持以吸入1%异氟醚和丙泊酚微泵注入4ml/kg/h,瑞芬太尼0.05μg/kg/min,维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mmHg,术中间断追加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深度。
结果 ⑴实验组和对照组年龄、体重、身高、平均基础血压、基础心率、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等各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⑵实验组颈部
迷走神经阻滞后3min~120min与阻滞前比较,心率明显增快(p<o.05),血压变化不明显(p>o.05),SpO2 两组无明显变化(p>o.05);⑶术中眼心反射的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眼心反射发生程度级别降低,阿托品的使用率降低(p<o.05),手术暂停时间和次数,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p<o.05);⑷术后两组在PACU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如恶心呕吐、心动过缓、韩战、疼痛、局部血肿、声音嘶哑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⑸实验组患者静脉血ACh含量,迷走神经阻滞后低于阻滞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 迷走神经阻滞阻断了OCR的神经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即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被阻滞,而使交感神经占优势,心率加快,减少和预防了OCR的发生。颈部迷走神经阻滞术,方法简单安全,效果确切,无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第二篇: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国食药监注[2005]493号)
【发布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国食药监注[2005]493号 【发布日期】2005-10-14 【生效日期】2005-10-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国食药监注[2005]4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规范疫苗研发行为,指导疫苗研究单位科学地开展研究工作,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我局组织制定了《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生物制品生产工艺过程变更管理技术指导原则》、《联合疫苗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多肽疫苗生产及质控技术指导原则》、《结合疫苗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预防用疫苗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分级标准指导原则》等6个技术指导原则,现印发给你们,并请转发辖区内各有关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五年十月十四日
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前 言
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为起始材料,经培养增殖制成的减毒、灭活的病原体,或再经纯化、裂解、亚单位(包括细菌类毒素)等方法处理制备的富含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而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产品,为预防用疫苗。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用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制备的预防用疫苗,其目的是为该类制剂提供一个共同的原则,指导制定临床前研究的方案,和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
一、基本原则
(一)应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对所预防的疾病的流行情况进行研究,包括疾病的危害程度 所涉及的人群及病原的型和亚型等;
(三)对研制该类制品用于预防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必要性进行分析;
(四)应对该制品用于预防该疾病的利益风险比进行研究。根据该制品的预防方案可能达到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或危害,对总体的利弊权衡进行评价,并提出拟采取避免或减少其危害性或副作用的措施。这种评价将是该方案能否获得批准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用于疫苗研究用的菌毒种
研究疫苗所用的菌毒种必须证明为引起本病的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如该菌毒株分离自人体,下述内容必须清楚。
(一)菌毒株名称及来源:
1.菌毒株名称
2.菌毒株来源
(1)分离菌毒株的宿主一般情况;
(2)发病地点、发病日期;临床确诊日期、实验室确诊日期;病人病程及病人转归。
3.菌毒株分离原样本: 咽试子、漱口液、痰液、血液、粪便、尿液、尸解标本的组织名称;取样日期;取样时病人的病期。
4.鉴于人类的血液在同一时间内较少感染多种病毒或细菌,而咽试子、漱口液、痰液、尿液、粪便等样品难免污染其他外源因子,因此用病人血液分离的菌、毒株较适宜用于研究疫苗。
5.分离菌、毒株的其他自然样本名称、来源、数量、取样方法等。
(二)菌、毒株分离过程
1.用细胞分离病毒,所用细胞名称、代次、来源应清楚,应进行细胞无菌检测、支原体和外原因子等检测;病毒分离不宜使用肿瘤原性的细胞系。尽可能使用非肿瘤原性细胞,如人二倍体细胞或Vero细胞等。
2.用动物分离病毒,对所用动物名称、品系、级别、年龄、接种途径、饲养条件和制备毒种的动物脏器名称等须详细记载;如再适应到细胞,则还应参照上述对分离用细胞的要求。
3.确定分离菌株所用培养基名称、种类,以及分离培养的温度和条件。
(三)菌、毒株分离传代特性
应包括样品处理方法、首次盲传确证菌毒株阳性代次、菌毒株确证检定方法、每代培养天数、病毒滴度、滴定方法、动物是否发病或死亡等资料。
(四)菌毒种建立和保存
应包括原始菌毒种代次、滴度,添加的保护剂的名称和浓度、存储条件等资料;原代菌毒种是指已适应到可生产疫苗的细胞或培养基,可稳定传代、保留抗原性、并经过检定可用于疫苗生产的菌毒种。种子批的建立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生物制品制品检定用菌毒种管理规程”的要求,应对种子批进行菌毒种的传代和限定代次的研究,以证明主种子和工作种子批在规定代次内的生物学特性与原始菌毒种的一致性。
(五)菌毒种的检定 1.鉴别试验:可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核酸序列分析等方法证明为该菌毒种。明确该病原体及其它相关生物分子的基因序列及结构,并与我国主要流行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进行分析以及明确其血清型、亚型和/或基因型,对该种基因型或血清型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若存在不同的血清型或基因型,应对所选择的血清型或基因型与其它血清型或基因型交叉反应或交叉保护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2.无菌检查: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应符合规定。
3.外源因子检查: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进行,应符合规定,取样量应足够检测试验的需要。
4.扩增能力和感染性滴度:应能达到按生产工艺要求顺利生产合格疫苗的要求。应建立测定菌毒种扩增能力和感染性滴度的方法和标准,并提供这些扩增能力和感染性滴度与疫苗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数据。
5.免疫原性检查:菌毒种的免疫原性是衡量该疫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应制定和建立测定菌毒种免疫原性的有效方法和标准,以评估该候选菌毒种能否进行疫苗生产。
6.减毒特性
(1)如研制减毒活疫苗应对原始菌毒株的生物学、血清型、基因型和免疫原性进行研究;减毒方法、减毒过程、减毒程度和减毒后的生物学、血清型、基因型和免疫原性,并进行减毒前后的特性对比,尤其要对减毒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作出确切的结论;
(2)应建立减毒特性指标的验证方法、动物模型和减毒后安全性的标准以及检测和警戒毒力回复的依据等;
(3)对制备注射剂的减毒活疫苗,除一般的外源因子检测外,还应验证无逆转录病毒的污染。该验证方法可采用PERT法;
(4)如已知该病毒具有嗜神经毒性,其验证要求可参考《IABS Scientific workshop on neurovirulence test for live virus vaccines, WHO,31 January 2005》。
三、疫苗的生产工艺研究
(一)建立菌毒种库
应建立三级种子库。对种子库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析,明确该种子库可以传代的次数。生产用菌毒种、细胞和涉及生产的工艺技术应注意专利,应进行相关专利查询。
(二)生产用细胞和/或培养基
1.生产用细胞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中“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的要求,如用传代细胞系应建立三级细胞库;
2.生产用培养基尽可能避免使用动物来源和可能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的原材料,禁止使用来自疯牛病疫区的牛源性原材料。
(三)疫苗原液生产工艺的研究
1.生产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病毒与细胞的接种比例、MOI的最佳参数、细胞培养和病毒培养的最佳温度、培养时间和收获时间。菌毒种的接种量,培养和发酵条件等技术参数的研究确定;
(2)灭活剂的选择和依据;
(3)灭活或裂解条件及灭活或脱毒效果的验证,灭活效果验证的依据、方法;灭活效果的验证,应采用尽可能敏感的细胞或培养基和方法进行;(4)原液的浓缩和/或活性抗原的提取纯化等工艺研究:纯化和提取工艺中各种条件进行优化,纯化和提取工艺对抗原活性成分是否影响,应建立稳定的纯化工艺,包括纯化时的回收率、抗原活性和纯度等的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质控指标和检测方法,按GMP要求在符合GMP要求的生产环境下生产;
(5)初步确定起始投料、原液、半成品和成品的产出比的理论数据。
2.疫苗对佐剂的要求
目前能用于疫苗的佐剂多为氢氧化铝,而铝佐剂通常使疫苗产生的抗体滞后,且增加注射局部的副反应机率。如疫苗的抗原能满足免疫的需要,则不加佐剂为宜。如果在终制品中使用佐剂,则对以下问题应进行研究,对于已经明确有佐剂效应或者已经商品化的佐剂,只需提供该类制剂的组分或化学组成,国内外使用该类制剂的情况,无需再进行毒理和安全性研究。若国内外均未使用过该类佐剂,则必须对其作用原理、安全性及佐剂效应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四)疫苗的配方研究
应对疫苗的配方进行研究,如疫苗中添加的稳定剂成分,缓冲液、佐剂、以及冻干疫苗的赋形剂成分等是否对疫苗造成影响。
四、药理、毒理和生物分布
疫苗不同于一般的化学药品,药理、毒理的实验要求具有特殊性,因此,该制品的药理学试验主要包括发生作用的原理、生物效价与剂量的关系、免疫程序和接种途径与效果的关系等;在毒理学方面主要考虑接种部位和全身的病理反应、以及机体对该疫苗的非期望的免疫应答反应和这种反应的持续时间。由于以上各方面是互相关联的,因此,应综合考虑药理、毒理和免疫原性或生物效价的因素。
应建立适当的试验及检测方法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或生物效价,如果有动物模型或可建立动物模型的,可以采用动物模型直接评价疫苗的生物效价,如:对一些有动物模型的感染性疾病,可以采用病原体的攻击实验来评价该疫苗的保护效果。而且要建立剂量与生物效价的关系,通过实验优化免疫程序和接种途径。若无法建立动物模型,应建立能验证该疫苗有效性的体外实验进行评价。
灭活疫苗的生物分布较难检测和评价。减毒活疫苗的生物分布应建立敏感的动物模型,可测定接种疫苗后的病毒血症(或菌血症)以及持续时间,排毒(菌)方式和途径,对是否呈现体内复制及感染的器官组织细胞应进行详细的研究。
五、质量控制及检定的要求
(一)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标准的建立及要求
在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中的产品均应建立相应的监控标准,以便后续工艺的进行,保证产品的质量、工艺的稳定性。
(二)产品的质量检定与要求
1.外观检查:根据样品的特征建立外观的质量标准。
2.pH值检测:可根据一般生物制品的要求建立标准,一般为7.2±0.5。
3.纯度:主要用于评价纯化制品中含有有效成分的量和杂质的最低限量,制定相应标准,通常可测定有效抗原在疫苗中的绝对值或测定主要杂质的量推算有效抗原在疫苗中的相对值。
4.宿主细胞 DNA和蛋白残留量检测:采用传代细胞生产疫苗,应限制疫苗中的宿主细胞DNA和蛋白残留量,进行方法研究时应建立相应的标准品,并对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验证。疫苗中残余宿主细胞DNA及蛋白残留量可参考现行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5.无菌检查: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6.热原或细菌内毒素检查:可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进行; 也可以用其它方法检测疫苗中的热原物质。
7.抗生素检测:预防用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青霉素或其他β内酰氨类抗生素;如在生产过程中添加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抗生素,应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并规定抗生素残留量的要求。
8.灭活效果的验证:由于制备疫苗的病原体一般均对人类致病,因此应建立有效的灭活方法对该制品中的病原体进行灭活,并应对灭活效果进行验证;在成品检定中应建立灭活剂残留量检测的方法和限度标准。
9.异常毒性检查:应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相关要求。
10.稳定性试验:是指疫苗在常规保存温度下的稳定性试验。由于稳定性试验的结果直接与制品的效期有关,且试验观察时间较长,因此应在生产工艺确定后尽早留样进行,定期取样测定制品效力和其他相关的质量指标;对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加速稳定性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可为正式产品的有效期确定提供依据。
11.效力试验(生物效价):由于用于预防的疫苗是通过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发生作用的,因此应评价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生物效价。在评价体液免疫效价时,应选择实验动物的品系,建立检测动物血清抗体的诊断试剂,并对该类试剂进行验证,可以计算小鼠ED50以及抗体产生的滴度,如有必要和可行,还应当建立评价抗体质量的方法,对抗体的性质进行评价,如亚型测定及抗原中和位点分析等;在评价细胞免疫效价时,应当建立检测评价细胞免疫的方法(如特异性CTL反应的方法或Elispot方法等),也可通过对细胞因子的定量检测评价其细胞免疫情况,如属于常规检定项目,该类方法应稳定、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若有动物模型,可进行动物保护性实验。
12.佐剂的质量评价:如最终制品含有佐剂,则应建立佐剂含量以及与之结合率的检测方法,并制定相应质量标准。
13.疫苗标准品或参考品的研究:对于一种新疫苗而言,建立检测疫苗的效力、免疫原性或毒性用标准品或参考品对判断验室研究阶段与批量投产后的疫苗质量是否一致以及临床试验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六、临床研究用样品要求
(一)申请临床试验用的疫苗,按照国家GMP的要求,在符合现行中国药品GMP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的。
(二)临床试验用疫苗样品应尽量使用与临床前研究相同批的疫苗,其批量一般不少于1000人份,并能满足临床试验对疫苗量的要求。
(三)进行临床试验的疫苗必须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行质量复核。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前列地尔预防肿瘤患者PICC 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期刊文献
前列地尔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林琳
刘艳杰
邓牡红
【摘要】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137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胃管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前列地尔10 ug 1次/d,连用3 d。2个月后所有患者经血管超声检查确定是否有血栓形成,比较2组患者血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前列地尔组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降低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以作为有效的预防手段。
【关键词】前列地尔;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静脉血栓;肿瘤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Tipherally inserted cemralcaiheter,PICC),是指通过肘前部静脉穿刺将导管末端放置于中心静脉,是近年来静脉输液技术的重要进步。因其避免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减轻化疗药物刺激血管的痛苦。在肿瘤的化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长期置管,血液浓缩及高凝状态的患者可能在中心静脉导管上形成微小血栓,栓子脱落反流血液入肺循环,可造成肺微小动脉栓塞。如何预防PIcC并发静脉血栓形成已成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是探讨前列地尔对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5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胃癌43例、结直肠癌56例、肺癌12例、肝癌l0例、乳腺癌6例、头颈部肿瘤5例、软组织肉瘤4例、恶性淋巴瘤l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男36例,女30例,平均年龄(60.94±12.75)岁;前列地尔组男36例,女35例,平均年龄(61.68±11.85)岁。2组性别、年龄、肿瘤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ICc管为美国美国巴德公司的三向瓣膜式CmoshongPICC导管,型号为4 F,导管长度60 cm。前列地尔化学名称:(1R、2R、3R)-3-羟基-2-[(E)-(3S)-3-羟基-l-辛烯基]-5-氧化环戊烷庚酸。
2.方法:2组患者在化疗前l d或化疗当日,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进行PICC置入术。鼓励术侧肢体活动,避免导管受压,用生理盐水20 ml脉冲式冲管,正压式封管,化疗间歇无静脉输注者,每7天更换敷料及冲管1次,静
期刊文献
脉输注者,输注前后冲管及封管。避免通过PICC管采血。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于置管当日开始静脉注射前列地尔10ug,1次/d,连用3d。
3.评价方法:2个月后所有患者给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认是否发生静脉血栓。比较2组患者血栓发生率。
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所有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9/137),前列地尔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l。
讨论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化疗药物影响DNA、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常见的如长春新碱、诺维本、阿霉素、环磷酰胺、顺铂,氟脲密啶等均可引起血管纤维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栓形成。静脉置管作为一种异物刺激,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痉挛,诱导血小板凝聚,使肿瘤患者的机体产生血栓可能性大大提高。研究认为置管时的损伤是引起血栓的主要因素。静脉血栓一理形成往往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预防PICC置管后血栓形成,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前列地尔是前列腺索El脂微球复合物,其生理作用:(1)扩张血管,对正常大鼠及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大鼠,Lipo-PGE1显示出比PGEl粉针剂更强的血流增加作用,其作用对糖尿病大鼠更为显著。(2)抑郁血小板聚集,在仓鼠颊囊微小血管,用ADP诱发血栓形成,Lipo-PGE1比PGEl粉针剂有更强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并且药效的持续性要好于PGEl粉针剂。(3)血管内分布:电镜下观察到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中,脂微球附着于肠系膜小动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在胸部有病变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脂微球附着于大动脉内皮细胞而被细胞内摄取,期刊文献
3H标记的Lipo-PGE1与3HPGEl相比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病变血管内有更高的放射性分布。本研究中2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均衡,经前列地尔干预后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前列地尔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