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酒及酿造学考试重点总结

时间:2019-05-15 05:0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饮料酒及酿造学考试重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饮料酒及酿造学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篇:饮料酒及酿造学考试重点总结

饮料酒酿造工艺

大曲:以小麦或大麦和豌豆为主要原料,将其粉碎、加水、压制成砖状的曲胚,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使自然 界的微生物进行富集和扩大培养,再经风干而制成的含 有多种 菌的一种糖化发酵剂。

淋饭酒:指蒸熟的米饭用冷水淋凉,然后拌入酒药粉末,搭窝,糖化,最后加水发酵成酒。蒸馏酒:以谷物、薯类、水果,乳类等糖质为原料,经糖化发酵,采用蒸馏、勾兑调配而成的饮料酒。

糊化:在一定的温度下,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细胞壁破裂,淀粉分子溶出,呈胶体状态分布于水中,形成糊状物,这个过程即称为“糊化”。糖化:利用麦芽自身的酶(或外加酶制剂)将麦芽和辅料中不溶性高分子物质分解成为可溶性低分子物质,而制得麦汁的过程,原位清洗简称CIP,又称在位清洗或自动清洗。是指不用拆开或移动装置,即采用高温、高浓度的洗净液,对设备装置加以强力作用,把与食品的接触面洗净的方法。

药酒:用白酒、米酒或黄酒,加入相应的中药材,经过浸泡加工配制而成。

酒度:酒饮料中酒精的百分含量称做“酒度”。酒度有3种表示方法:(1)体积分数;(2)质量分数;(3)标准酒度。(啤酒的酒度指麦汁的浓度)

1、啤酒酒花的主要成分及对啤酒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成分有α—酸(5~11%)、β—酸(11%)、酒花油(0.5%)、多酚物质(4~8%)等。作用:(1)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苦味;(2)提高啤酒泡沫的持久性(3)有利于蛋白质沉淀和啤酒澄清(4)抑菌作用,增强防腐能力。

2、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及其作用

粉碎机:粉碎麦芽和谷物辅料。增加原料与水的接触面积,促进难溶解的物质溶解,有利于酶的浸出和作用。糊化锅:糊化和液化淀粉。

糖化锅:水解淀粉及蛋白质,并对糊化醪液进行糖化。过滤槽(或压滤机):分离糖化后的醪液。煮沸锅:用于过滤后麦汁煮沸,添加酒花,使麦汁达到一定浓度。

回旋沉淀槽:分离出热凝固物。换热器:冷却

发酵罐:发酵

过滤机:去除悬浮物,改善啤酒的外观;提高啤酒的胶体稳定性;提高生物稳定性。

3、葡萄汁成分调整

葡萄酒的改良常指糖度、酸度的调整。糖分的调整:若葡萄汁中含糖量低于应生成的酒精含量时,必须提高糖度,发酵后才达到所需的酒精含量,常用的方法有添加白砂糖、添加浓缩葡萄汁;葡萄汁在发酵前一般酸度调整到6g/L左右,pH 3.3~3.5,常用添加酒石酸和柠檬酸 添加未成熟的葡萄压榨汁来提高酸度

4、葡萄酒中添加 SO2的作用

1.杀菌防腐作用:SO2是一种杀菌剂,它能抑制各种微生物的活动,若浓度足够高,可杀死微生物。

2.抗氧化作用:SO2可以抑制葡萄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减少单宁、色素的氧化,阻止氧化混浊,颜色退化,防止葡萄汁过早褐变。

3.增酸作用:这是因为SO2阻止了分解苹果酸与酒石酸的细菌活动,生成的亚硫酸氧化成硫酸,与苹果酸及酒石酸的钾、钙等盐类作用,使酸游离,增加了不挥发酸的含量。

4.澄清作用 :在葡萄汁中添加适量的SO2,可延缓葡萄汁的发酵使葡萄汁获得充分的澄清。

5.溶解作用:将SO2添加到葡萄汁中,与水化合会立刻生成亚硫酸,有利于果皮上某些成分的溶解。

酿造学

速效迟效N源:无机氮源或以蛋白质降解产物形式存在的有机氮源可以直接被菌体吸收利用,这种氮源叫做速效氮源;反之为迟效氮源

食品酿造历程的3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分子物质降解阶段。利用原料中固有的酶和微生物产生的酶同时水解酿造原料中的有机物质。

第二阶段:代谢产物形成阶段。此阶段变化复杂,是多种自然和人工因素的综合体现,它决定了酿造产物的最终趋向。

第三阶段:产物再平衡阶段。酿造食品在形成过程中不单是纵向的降解和合成,它作为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实体,横向的发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限定微生物混合固态发酵:限定微生物混合固态发酵是在对微生物相互作用和群落认识的基础上,接种混合培养的微生物是已知和确定的,通常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经过分离纯化的微生物纯种,同时或先后接种同一灭过茵的培养基中,在无污染条件下进行的固态发酵过程。酱油分类:产品标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特性及用途:本色酱油;浓色酱油;花色酱油

产品体态:液态酱油;半固态酱油;固态酱油

简述酱油发酵过程的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答:酱油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1)曲霉:以米曲霉为主,主要产生蛋白酶和淀粉酶,降解原料的蛋白质和淀粉(2)酵母菌:以鲁氏酵母和球似酵母为主,产生酱油风味和香味物质;(3)细菌:以乳酸菌为主,如嗜盐足球菌和四联球菌,产生有机酸,降低PH,有利于酵母繁殖,并提高酱油风味。

干腌法:蔬菜研制时不加水,把盐直接加入蔬菜中,盐与菜体接触,使菜汁渗出,菜汁渗出又可以溶解食盐,这样反复进行,直至食盐全部溶解,菜体和菜汁中的食盐渗透作用达到平衡。干腌法又可分为一次下盐法和分批下盐法。

卤腌法(湿腌法):蔬菜放置腌制容器内,将预先溶解好的食盐溶液用泵打入容器内,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渗透作用,食盐渗入菜体,菜体中菜汁渗出,盐水浓度降低,放出盐卤。

面酱的生产工艺:

种曲或曲精

|

| 面粉——拌和——蒸熟——冷却——接种——制曲——面糕曲——入发酵池——A

A——自然升温——加盐水——酱醅保温发酵——翻酱——面酱

|(加热)

盐水——澄清——配制——食盐和水

腌制过程中的保绿措施

1、在腌制过程中及时翻倒,减慢乳酸发酵速度,同时使蔬菜均匀接触浸渍液,加快渗透速度,从而降低蔬菜中乳酸含量。

2、用碱水浸泡蔬菜,利用酸碱中和反应调整酸度,从而使叶绿素不变色,另外碱性物质能将叶绿素的酯基碱化生成叶绿色盐保持绿色。

3、可在绿色蔬菜中加热水使叶绿素水解酶失活保持绿色,但热水温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

乳酸发酵的类型

(一)同型乳酸发酵:乳酸链球菌以及许多乳酸杆菌进行乳糖发酵时,首先乳糖被β-半乳糖苷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然后葡萄糖按糖酵解途径转换成2分子丙酮酸,再经乳酸脱氢酶催化还原成乳酸;半乳糖经转化依次生成半乳糖-1-磷酸、葡萄糖-1-磷酸、葡萄糖-6-磷酸,最后进入糖酵解途径(EMP途径),也转换成2分子丙酮酸,再被还原成乳酸。即1分子乳糖生成4分子乳酸。

(二)异型乳酸发酵:明串珠菌及某些乳酸杆菌进行乳糖发酵时,先把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其中的半乳糖经一系列生化反应转化成葡萄糖-6-磷酸,它和葡萄糖直接生成的葡萄糖-6-磷酸一起经磷酸己糖途径(HMP途径)生成乙酰磷酸和3-磷酸甘油醛,前者再还原成乙醇,后者进入糖酵解途径(EMP途径)转化成丙酮酸,丙酮酸被进一步还原成乳酸。在HMP途径的代谢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异型乳酸发酵的产物除乳酸外,还有乙醇和二氧化碳。

淀粉质原料食醋发酵过程的原理

曲霉

酵母

醋酸菌

淀粉——————葡萄糖——————乙醇——————乙酸

淀粉酶

酒化酶

脱氢酶

1、淀粉糖化(淀粉液化,降解为糊精,再糖化,分解为小分子可发酵糖)

2、酒精发酵(酒母分泌酒化酶将糖发酵为酒精和其他副产物)

3、醋酸发酵(酒精在醋酸菌作用下被氧化为醋酸)

4、后熟与陈酿

豆腐乳的凝固剂(使大豆蛋白凝固)

1、盐卤:MgCl2·6H2O

2、石膏:CaSO4·2H2O

3、葡萄糖酸内酯

4、复合凝固剂(外观、口感、保水性好)

点浆:点浆(点花)即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将热变性的蛋白质表面电荷和水合膜破坏,使蛋白质链状结构相互交连,形成网络结构,大豆蛋白质由溶胶变为凝胶,最后形成豆腐脑。

用于腐乳生产的菌种主要是霉菌、根霉

。如:腐乳毛霉(M.supu)、鲁氏毛霉、总状毛霉、华根霉等,但克东腐乳是利用微球菌,武汉腐乳是用枯草杆菌进行酿造的。

第二篇:酿造学自学考试选择填空(精华包过)

1.下列白酒中,属于清香型白酒的是(汾酒)2.提供酱油中的鲜味成分的物质是(氨基酸)

3.以下列原料酿制的白酒,甲醇含量最高的是(薯干)

4.上面发酵酵母是指(Saccharromyces cerevisiae)5.下面没有经过巴氏灭菌处理的啤酒是(纯生啤酒)

6.沿用至今的著名的巴氏灭菌法由哪位科学家创立的(巴斯德)

7.中高温大曲通常用于酿造的白酒香型是(浓香型)8.选育酱油生产菌株时,需要哪种酶活最高?(蛋白酶)9.啤酒中易引起上头的物质是(双乙酰)

10.啤酒发酵中的冷凝故沉淀物中,大量成分是(蛋白质)11.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白兰地)

12.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生产的酿造酒是(黄酒)

13.糖化后的麦汁中含量最高的糖是(麦芽糖)

23.啤酒中易引起上头的物质是(双乙酰)

24.啤酒酿造上衡量酒花酿造价值的物质是(α-酸)25.决定啤酒风味和泡沫性的重要物质是(肽类)

26.以下列原料酿制的白酒,甲醇含量最高的是(薯干)

27.中高温大曲通常用于酿造的白酒香型是(浓香型)

28.酿造小曲白酒的主要微生物是(根霉)

29.下列白酒中,属于清香型白酒的是(汾酒)30.下列白酒中,属于米香型白酒的是(桂林三花酒)

31.人们采用以下哪些方法来解决液态法白酒香味的不足(A B)

A、固液结合法 B、调香勾兑法

32.下列不属于饮料酒下游处理过程的是(清蒸)

二、多项选择题

38.中国白酒的香型可以分为(ABCDE)A.清香型 B.酱香型

14.啤酒酿造上衡量酒花酿造价值的物质是(α-酸)

15.香槟酒原产于法国香槟省,根据CO2的含量区分,属于(起泡葡萄酒)

16.小曲酿造的酒其香型是(清香型)

17.啤酒糖化用水的处理中,为了提高酸度,常常采用添加(碳酸钙)18.下面发酵酵母是指(Saccharomyces carlbergensis)19.甜型葡萄酒含糖度是(≤50g/L)

20.玉米可以用作酿造啤酒的辅料,但是其中的油脂会使啤酒产生异味(胚)

21.用小曲半固半液工艺酿造出来的酒是(米香型)22.啤酒的苦味主要来源于(α-酸或异α-酸)

23.啤酒酿造中,欧美国家一般采用的辅助原料是(玉米)24.啤酒的酒度表示是(每100g酒中含纯酒精的g数)25.中高温大曲通常用于酿造白酒的香型是(浓香型)

26.香槟酒原产于法国香槟省,根据CO2的含量区分,属于(起泡葡萄酒)

27.我国古代第一代酒精饮料是(果酒和乳酒)28.绍兴香雪酒采用生产的工艺方法是(淋饭法)

29.生产酱油选用大豆作为原料,是因为大豆中(蛋白质含量高)30.通常用来调制鸡尾酒的蒸馏酒是(金酒)

31.理论上,17g/L的糖完全发酵能产生酒精的体积分数是(1%)32.最先从酸败的葡萄酒中分离出酒精酵母的人是(巴斯德)

33.下列白酒生产类型中,生产周期短,出酒率最高的是(小曲酒)34.鉴别上面发酵酵母和下面发酵酵母的主要特征是发酵能力的(棉子糖)

35.下列不属于饮料酒下游处理过程的是(清蒸)

36.下列酒中以甘蔗或糖蜜为原料的蒸馏酒是(劳姆酒)37.下列选项中,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是(白兰地)1.以下属于复合调味品的是(五香粉)

2.提供酱油中的鲜味成分的物质是(氨基酸)

3.选育酱油生产菌株时,需要那种酶活最高(蛋白酶)

4.酱油目前生产的普遍方法为(固态低盐发酵)

5.以下哪种不是制酱油曲时污染的主要杂菌(球拟酵母)

6.以下哪种物质会在进入血液后,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缺氧的青紫症状(亚硝酸盐)

7.以下哪种物质对动物有致癌作用(亚硝胺)

8.涪陵榨菜属于(盐渍菜)9.萧山萝卜干属于(盐渍菜)

10.食醋中的香气主要来源于以下哪种酯类物质(乙酸乙酯)11.食醋酿造中,酒精浓度在多少以上,醋酸菌的生长繁殖就受到抑制(8%)

12.酿造食醋国家质量标准规定,总酸含量(以乙酸计)(g/100ml)应(≥3.50)

13.配制食醋国家质量标准规定,总酸含量(以乙酸计)(g/100ml)应(≥2.50)

1.下列酒中,酒度表示方法与其他酒不一样的是(啤酒)

2.下列酒中以甘蔗或糖蜜为原料的蒸馏酒是(劳姆酒(甘蔗、糖蜜))3.黄酒按含糖量可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其代表酒种对应顺序正确的是(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4.一般与鸡、鸭、蛋类同佐的首选黄酒是(元红酒)5.用来佐以冷盘、海鲜的首选黄酒是(加饭酒)6.配以甜味菜肴或糕点最为适宜的黄酒是(善酿酒)7.以下适合饭前饭后适度饮用的黄酒是(香雪酒)

8.以下黄酒中总糖量较高且含有水果香味的黄酒是(香雪酒)9.黄酒中酒精的含量一般为(15%~16%)10.黄酒中水份占成品的(80%)

11.黄酒的酒药中最主要的微生物是(根霉)

12.下列不属于黄酒醪发酵特点的是(高温短时发酵)13.采用边糖化边发酵工艺生产的酿造酒是(黄酒)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葡萄酒主要口味成分的是(高级醇)15.下列选项中,属于起泡葡萄酒的是(香槟酒)

16香槟酒原产于法国香槟省,根据二氧化碳的含量区分,属于(起泡葡萄酒)

17.下列选项中,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是(白兰地)18.啤酒后发酵的作用不正确的是(产生连二酮)

19.下面关于啤酒花的说法错误的是(啤酒发酵时添加)20.啤酒发酵中,冷凝固沉淀物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21.下列没有经过巴氏灭菌处理的啤酒是(纯生啤酒)22.糖化后的麦汁中含量最高的糖是(麦芽糖)

C.浓香型 D.米香型 E.其他香型 39.酒花在啤酒中的作用主要有(ABCE)

A.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苦味 B.提高啤酒泡沫的持久性 C.促进蛋白质的沉淀,有利啤酒澄清

E.具有抑菌作用,增强麦芽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

40.酱油酿造过程中对风味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有(CD)C.酵母菌 D.乳酸菌

41.食醋生产中糖化计的类型有(ABCDE)

A.大曲B.小曲C.麸曲D.红曲E.淀粉酶制剂 42.黄酒醅发酵的主要特点是(ACDE)

A.敞口式发酵 C.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D.酒醅的高浓度发酵 E.低温长时间发酵和高浓度酒醅的形成

43.传统工艺酿造黄酒的方法可以分为(AC)A.淋饭法 C.喂饭法 44.除了中国白酒外,世界公认的几大蒸馏酒有(ABCD)A.白兰地 B.伏特加 C.劳姆酒 D.威士忌

45.豆腐乳生产的凝固剂有(BCD)B.石膏C.葡萄糖酸内酯D.复合凝固剂

46.参与食醋酿造的微生物类群(ABCD)A.曲霉B.酵母C.丁酸梭菌D.醋酸菌

47.在葡萄糖酿造中添加SO2的目的是(ABCD)

A杀菌和抑菌B.澄清作用C.抗氧化作用D.增酸作用

48.啤酒后发酵的作用正确的是(ACD)A.发酵残糖C.饱充CO2 D.澄清

49.小曲酿造的酒其主要香型有(AD)A.清香型D.米香型 50.人们采用以下哪些方法来解决液态法白酒香味的不足(AB)A.固液结合法B.调香勾兑法

1.酱油酿造过程中对风味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有(CD)C.酵母菌 D.乳酸菌

2.食醋生产中糖化剂的类型有(ABCDE)

A.大曲 B.小曲 C.麸曲 D.红曲 E.淀粉酶制剂(孙俊良书)

3.酱油酿造过程中对风味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微生物有(CDE)C.酵母菌 D.嗜盐足球菌 E.四联球菌

4.提供酱油中甜味成分的物质是(ABCDE)A.甘氨酸 B.色氨酸 C.葡萄糖 D.麦芽糖 E.甘油 5.以下哪些物质赋予酱腌菜香气和风味(BCD)B.花椒 C.甘草 D.酱油

6.食醋中的酸味来源于(ABCDE)

A.醋酸B.琥珀酸C.苹果酸D.柠檬酸E.葡萄糖酸 1.下列酒中,酒度表示方法一样的是(BCD)B.白酒C.葡萄酒D.黄酒

2.下列酒中以大麦为原料的蒸馏酒是(AD)

A.金酒(大麦芽)D.伏特加(大麦、马铃薯、玉米)

3.黄酒生产的糖化发酵剂包括(ABD)A.麦曲B.酒药D.淋饭酒母 4.下列用来作为制造黄酒麦曲的主要菌种的是(ABC)A.根霉B.毛霉C.米曲霉

5.黄酒醅发酵的主要特点是(ACDE)

A.敞口式发酵 C.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D.酒醅的高浓度发酵E.低

温长时间发酵和高浓度酒醅的形成

6.葡萄酒主要口味成分包括(ACD)A.酒精C.有机酸D.糖类 7.下列酒属于葡萄酒的是(AC)A.香槟酒C.味美思劳姆酒 8.啤酒后发酵的作用正确的是(ACD)A.发酵残糖C.饱充CO2 D.澄清

9.啤酒的主要成分是(AB)A.酒精B.水

10.酒花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主要有(ABCE)A.赋予啤酒香味和爽口苦味B.提高啤酒泡沫的持久性C.促进蛋白质沉淀和有利啤酒澄清E.具有抑菌作用,增强麦芽汁和啤酒的防腐能力

11.下面关于啤酒花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赋予啤酒香味和苦味B.增进啤酒泡沫持久力D.增加啤酒防腐能力 12.中国白酒的香型可以分为(ABCDE)

A.清香型B.酱香型C.浓香型D.米香型E.其他香型

13.小曲酿造的酒其主要香型有(AD)A.清香型D.米香型

14.下列属于酱香型大曲酒生产特点的是(ABCD)A.高温制曲、高温堆积

B.2次投料,8次发酵,7次流酒C.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D.长期陈酿,精心勾兑

第三篇:经济法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经济法的概念

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主体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对整个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特征

1、经济性。这是经济法最本质的特征。经济关系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决定了经济法的内容与发展方向。

2、社会性。经济法的社会性主要体现为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的特征。,经济法是根本目标在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

3、政策性

4、综合性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是国家协调国内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国内经济协调关系,而非单纯的国家干预关系

1、市场规制关系。它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提升社会公共福利,而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加以干预和约束所发生的一种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2、宏观调控关系。它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进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它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其本质是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关系。

第二节 经济法的渊源与体系

一、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经济法的概念

是调整国家在对市场主体及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对整个市场活动

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特征

1、经济性。这是经济法最本质的特征。经济关系的存在与发展直接决定了经济法的内

容与发展方向。

2、社会性。经济法的社会性主要体现为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的特征。,经济法是根本目标在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的协调、稳定和发展。

3、政策性。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参与经济关系的产物,在此过程中,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无疑对经济法的发展和变化产生影响,经济法也必须反映和回应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呈现出政策性的特性。

4、综合性。经济法的综合是由其所调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二、经济法的体系

 经济法的体系是法的体系的子系统,经济法的体系同法的体系一样,是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系列经济法法律的整体。 从应然层面的经济法的体系应当包括经济法总纲、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国有经济法和涉外经济法五个部分。

第三节、经济法的地位与原则

一、经济法的地位。

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相当一致地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整个法学界绝大多数人也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

二、经济法与相关法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 1.调整对象不同

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它不调整人身关系。

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民事关系,即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

 经济法的主体有协调主体和协调受体,包括国家机关、经济组织、市场中介组织,以及农户、个体工商户、个人等。

 民法的主体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3.作用不同

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之法,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主。 民法作为体现市场调节机制之法,以维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利益为主。 4.调整方法不同

 经济法采取了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调整方法;就惩罚而言,对于违反经济法义务而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采取追究经济责任和非经济责任相结合的制裁形式;非经济责任包括行为责任、信誉责任、资格减免责任和人身责任。

三、经济法的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原则

(二)适度干预原则: 

两方面内容:

(1)在国家干预下,任何自由的经济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限制。

(2)特别强调干预的有限性(表现为对干预前提、限度和范围的限制)

(三)公共利益原则

要求符合“最大限度服务于公众”的目的。

(四)、合理竞争原则

第四节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 是经济法所确认的在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过程中,当事人所确认的具有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经济关系。

 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有三个:主体、客体和内容。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分类 经济组织法律关系 经济活动法律关系 经济监督法律关系 市场管理法律关系 宏观调控法律关系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概念:指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特征:

1、主体主要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组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市场主体

2、不同类别的主体其活动宗旨具有质的区别

管理和调控

以盈利为目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它是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五、法人成立的条件

1、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2、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3、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依法成立

六、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18周岁以上的公民;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不完整的,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是有条件的,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

是指公民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参与民事活动而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第四篇:中药学考试重点总结

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第一部官修本草为《新修本草》。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炮制的目的:

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如石膏挑出沙石,茯苓去净泥土,防风去掉芦头,黄柏刮净粗皮,鳖甲除去残肉,枳壳去瓤,远志抽心等;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一些矿物介壳类药物如灵磁石、代赭石、石决明、牡蛎等,经烧、醋淬等炮制处理,使之酥脆;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如种子药材白扁豆、赤小豆等,必需加热干燥,再如桑螵蛸、露蜂房、刺猬皮等动物药,不经炮制就更难保存了;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如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麸炒白僵蚕、滑石烫刺猬皮、水漂海藻、麸炒斑蝥等;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如巴豆压油取霜,醋煮甘遂、大戟,酒炒常山,甘草银花水煮川乌、草乌,姜矾水制南星、半夏,胆巴水制附子等;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麻黄、紫菀、款冬花蜜制增强润肺止咳作用,红花酒制后活血作用增强,淫羊藿用羊脂炒后能增强补肾助阳作用;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生地黄功专清热凉血、滋阴生津,而酒制成熟地黄后则成滋阴补血、生精填髓之品了;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如知母、黄柏、杜仲经盐炒后,可增强入肾经的作用,柴胡、香附、青皮经醋炒后,增强入肝经的作用。火制包括炒、炙、烫、煅、煨

炒:炒黄;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炒焦;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蛋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焦麦芽;炒炭;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如艾叶炭、地榆炭、姜炭。

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炙百部、款冬花、枇杷叶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当归、牛膝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柴胡可增强疏肝止痛功效;醋制芫花、甘遂、大戟可降低毒性;盐炙杜仲、黄柏可引药入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酒炙常山可减低催吐作用;姜炙半夏、竹沥可增强止呕作用。

烫;煅: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多直接用煅烧;煨: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如煨肉豆蔻、煨木香、煨生姜、煨葛根。药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

药性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四气的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四气的临床意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辛“能散、能行”,既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甘“能补、能和、能缓”。酸“能收、能涩”。苦“能泄、能燥、能坚”。咸“能下、能软”。

升降浮沉: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升浮药: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癥、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特性。

沉降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归经:简而言之,归经就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归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反省了药物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的依据: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毒性: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药是药物的总称,毒性是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1是剂量过大,如砒霜、胆矾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2是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路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3是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4是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5是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蒌同用而致中毒。

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的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和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的内容:单行:就是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相使:就是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两药合用,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

相畏:就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相杀:就是一种药物能够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就是一种药物能减弱,影响,部分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相反:就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桑叶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功效: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清热药:

配伍临床意义:

1、相须、相使可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是临床常用的配伍方法;

2、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证安全用药,是使用毒副作用较强药物的配伍方法,也可用于有毒中药的炮制及中毒解救;

3、相恶则是因为药物的拮抗作用,抵消或削弱其中一种药物的功效;

4、相反则是药物相互作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故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用药的禁忌。“十八反歌”: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细辛、芍药。

中药的剂量与药物性质,剂型、配伍,年龄、体质、病情,季节变化有关。

中药的用法:

1、先煎:主要指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一些金石、矿物、贝壳类药物,如磁石、代赭石、生铁落、生石膏、寒水石、紫石英、龙骨、牡蛎、海蛤壳、瓦楞子、珍珠母、石决明、紫贝齿、龟甲、鳖甲等,此外,附子、乌头等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

2、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如薄荷、青蒿、香薷、木香、砂仁、沉香、白豆蔻、草豆蔻等,另外不属于芳香药物但也不宜久煎,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3、包煎:主要指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如蛤粉、滑石、青黛、旋覆花、车前子、蒲黄及灶心土等。

解表药: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特点: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药的要药。

桂枝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紫苏功效:解表散寒,行气宽中。生姜素有“呕家圣药”之称。

荆芥功效: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防风功效: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薄荷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蝉蜕功效: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栀子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夏枯草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大青叶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功效特点: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牡丹皮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青蒿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泻下药: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芒硝功效: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祛风湿药:

独活功效特点:为治风湿痹痛主药,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威灵仙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川乌功效:祛风湿,温经止痛。木瓜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秦艽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防己功效: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五加皮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桑寄生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

藿香功效:化湿,止呕,解暑。苍术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厚朴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功效特点: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砂仁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豆蔻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利水渗湿药: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特点: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薏苡仁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弊,清热排脓。泽泻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车前子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尤宜于崩漏。

活血化瘀药:

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功效特点: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

延胡索功效特点: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郁金功效: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滑石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木通功效: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茵陈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金钱草功效: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温里药:

附子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特点: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干姜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肉桂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吴茱萸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理气药:

陈皮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枳实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木香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乌药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香附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功效特点:“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

薤白功效:通经散结,行气导滞。功效特点: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

消食药

山楂功效特点: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麦芽功效特点:主治米面薯芋类积滞不化。

止血药:

小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功效特点:能利尿通淋,尤善治尿血、血淋。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槐花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功效特点:对下部血热妄行所致的痔血、便血等最为适宜。

白茅根功效: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功效特点:不仅善治上部火热之出血,而且可治尿血、血淋之症。

三七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茜草功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白及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特点:尤多用于肺胃出血之证。

艾叶功效: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功效特点: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

红花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桃仁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益母草功效: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牛膝功效:活血调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土鳖虫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莪术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半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南天星功效: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白芥子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特点:善除“皮里膜外”之痰。旋覆花功效:降气化痰,降逆止呕。

川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浙贝母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瓜蒌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桔梗功效: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苦杏仁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紫苏子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百部功效:润肺止咳,杀虫灭虱。紫菀功效:润肺化痰止咳。

款冬花功效: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马兜铃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肠消痔。枇杷叶功效:清肺止咳,降逆止呕。桑白皮功效:泻肺平喘,利尿消肿。葶苈子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安神药:

朱砂功效:清心镇惊,安神解毒。功效特点:为镇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药。

磁石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龙骨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酸枣仁功效: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功效特点:主治心肝阴血亏虚,心失所养,神不守舍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眩晕等症。柏子仁功效:养心安神,润肠通便。功效特点:多用于心阴不足,心血亏虚,心失所养之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头晕健忘等。

灵芝功效:补气安神,止咳平喘。

平肝息风药:

石决明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牡蛎功效: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代赭石功效: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羚羊角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牛黄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钩藤功效: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天麻功效: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特点:可用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不论寒热虚实。地龙功效:清热息风,通络,平喘,利尿。全蝎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僵蚕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开窍药:

麝香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冰片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补虚药:

人参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功效特点:为拯危救脱要药。

黄芪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脱毒生肌。

白术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山药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甘草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鹿茸功效: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淫羊藿功效: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杜仲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止血安胎,疗伤续折。

补骨脂功效: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菟丝子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沙苑子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当归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熟地黄功效: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白芍功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阿胶功效:补血,滋阴,润肺,止血。

北沙参归肺、胃经,南沙参归肺、胃经,百合归肺、心、胃经,麦冬归胃、肺、心经,天冬归肺、肾、胃经,石斛归胃、肾经,玉竹归肺、胃经,黄精归脾、肺、肾经。

枸杞子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墨旱莲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女贞子功效:滋补肝肾,乌须明目。龟甲功效: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鳖甲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收涩药:

五味子功效: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乌梅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山茱萸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1、桑叶与菊花比较:

桑叶与菊花皆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同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以及肝肾精血不足,目暗昏花等症。但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

2、黄芩、黄连、黄柏比较:

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皆苦寒,而黄连为苦寒之最。三药均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要功效,用治湿热内生或热毒炽盛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肺热咳嗽者多用;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中焦湿热、痞满呕逆及心火亢旺、高热心烦者多用;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湿热下注诸证及骨蒸劳热者多用。

3、金银花、连翘比较:

连翘与金银花,均有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疮痈等证常相须为用。然区别点是: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亦治瘰疬痰核;而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优,且炒炭后善于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

4、川贝母、浙贝母比较:

川贝母与浙贝母都有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的功效,但川贝母以甘为为主,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浙贝母以苦味为主,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至于清热散结之功,为川贝母、浙贝母共有,但以浙贝母为胜。

5、龙骨、牡蛎比较:

龙骨与牡蛎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然龙骨长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力优于牡蛎;牡蛎平肝潜阳功效显著,又有软坚散结之功。

6、龟甲、鳖甲比较:

龟甲与鳖甲,均能滋养肝肾之阴、平肝潜阳,同治肾阴不足,虚火亢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但龟甲长于滋肾,鳖甲长于退热。此外,龟甲兼有健骨、补血、养心等功效,常用于肝肾不足,筋骨广痿弱,腰膝酸软,妇女崩漏、月经过多及心血不足,失眠、健忘等证。鳖甲兼能软坚散结,常用于癓瘕积聚。

第五篇:针灸学考试重点总结

1.《针经》是指《灵枢》

2.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足臂十一炙经》《阴阳十一脉炙经》

4.三大总结:《灵枢》又称为〈针经〉,魏晋.皇莆谧〈针灸甲乙经〉是幸存最早针灸学专著,扬继洲<针灸大成>.5.王唯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6.明代是针灸学最昌盛的时期

7.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8.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任、督、冲、带、阴、阳维、阴、阳跷脉共8条。9.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10.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想、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 井荥输经合

11.经络: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是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调节人体各部的通路。12.十二经别:十二正经离、入 出 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13.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

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14.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班口角

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以口喎、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主症的疾病 15.刺手:针刺操作时,医者持针的手。一般是

右手作用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押手:针刺操作时,医者用来按压辅助进针的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左手为押手,作用:a固定腧穴的位置,b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c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d控制针感。16.十四经:因任、督两脉不仅有各自的专穴(其

他六奇经的穴位都依附于十二经中),而且与十二经关系密切,故常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 17.特定穴:十四经穴中有一部分腧穴除具有经

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18.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19.原络配穴:原穴与络穴相配伍使用的配穴方法。

20.经外奇穴:是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 21.奇穴:是指具有一定的名称,又有固定的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22.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也没固定位置而

是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23.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

殊部位,同时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临床治疗的刺激点。腧,本写作“输”,或从简作“俞”,有传输,输注的含义,言经气传输之意;穴,即孔隙的意思,言经气所居之处。

24.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腹募穴”。“

26.得气:古称“气至”,今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酸麻胀痛等经气感应。

27.行针:又叫运针,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

28.烧山火:将针刺入腧穴应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即为烧山火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9.透天凉:将预定针刺深度分为浅(天部)、中(人部)、深(地部)三层,操作时,由深至浅,每层紧提慢按六次,如此反复几遍(称几度),至病人自觉某一局部或全身有凉感时出针,不揉闭针孔,有泻阳退热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及温疟、骨蒸痨热等症。

30.滞针: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

33.刺法:古称“砭刺”,是由砭石刺病发展而来,后来又称“针法”。指使用不用的针具或非针具,通过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操作方法。

34.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35.奇经八脉的功能:①任脉:“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②督脉:“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③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④冲脉:“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涵蓄十二经气血;⑤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⑥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⑦阴跷脉、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36.十二经脉的络穴: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37.十五络脉的作用: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别络、督脉别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

38.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

39.四海即: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40.五输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

41.十二经原穴:手太阴肺经:太渊;手阳明大肠经:合谷;足阳明胃经:冲阳;足太阴脾经:太白;手少阴心经:神门;手太阳小肠经:腕骨;足太阳膀胱经:京骨;足少阴肾经:太溪;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手少阳三焦经:阳池;足少阳胆经:丘墟;足厥阴肝经:太冲。42.郄穴治疗急症和久病

43.下合穴: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对足三里上下巨墟阳陵泉委中委阳。

44.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45.①通于任脉:列缺②通于冲脉:公孙③通于督脉:后溪④通于阳跷脉:申脉⑤通于阴维脉:内关⑥通于阳维脉:外关⑦通于带脉:足临泣⑧通于阴跷脉:照海 46.骨度分寸: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掌(背)侧横纹12寸。下肢: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外缘18寸;胫骨内侧可下方至内踝尖13寸;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47.平神阙的穴位有哪些:肓俞、天枢、大横、带脉 48.平命门的穴位有哪些:肾俞、志室

49.尺泽: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鱼际 :小儿疳积。合谷: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凡太阳病,皆可用合谷。丰隆:人身祛痰第一要穴,三阴交:妇科病症;生殖系统疾患;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证

50.孕妇禁针穴位:合谷、缺盆、三阴交、昆仑、肩井、至阴(慎用: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少泽)51.阴维为病苦心痛,阳维为病苦寒热

52.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足阳明胃经(45穴)足太阴脾经(21)手少阴心经(9穴)手太阳小肠经(19穴)足太阳膀胱经(67穴)足少阴肾经(27穴)手厥阴心包经(9穴)手少阳三焦经(23穴)足少阳胆经(44穴)足厥阴肝经(14穴)

53.刺法的量学要素包括: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时间。

54.头针:⑴额中线:从神庭向前引一条1寸的线。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⑵额旁1线:从膀胱镜眉冲引出。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⑶额旁2线:从胆经头临泣引出。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⑷额旁3线:从胃经头维穴引出。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等。⑸枕下旁线:玉枕穴向下引一条长2寸的线。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

55.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下肢内侧为手足三阴经,阳经属腑,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排列顺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则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6.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交接规律: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②同名的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7.十二经起止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府,止于少商;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商阳,止于迎香;足阳明胃经:起于承泣,止于厉兑;足太阴脾经:起于隐白,止于大包;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少泽,止于听宫;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睛明,止于至阴;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止于俞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止于中冲;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止于足窍阴;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敦,止于期门。

58.腧穴的主治特点:①近治作用:如睛明、承泣、攒竹、瞳子髎等经穴均能治疗眼疾;②远治作用:如合谷能治疗本经所过处的颈部和头面部病症;③特殊作用:如内关可治心动过速,又可治疗心动过缓。59.简述经络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经脉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临床引用:1诊断方面: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脉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辩证归经的依据2治疗方面:针灸治病选穴,一般在明确辩证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61.耳穴的分布规律: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62.针灸治疗原则:⑴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63.针灸的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64.举例说明针灸的取穴原则

1)近部选穴 颠顶痛取百会 胃痛取中脘 面瘫局部去颊车 地仓 颧髎,近部选风池 2)远部选穴 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 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 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 3)辩证对症选穴 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 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 行间等;牙痛由病因病机可分风火牙痛 风池 外关,胃火牙痛内庭 二间,肾虚牙痛 太溪 行间。根据特殊症状取穴如哮喘选定喘穴 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崩漏选断红穴

65.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缝。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

66.列缺 归经:手太阴肺经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主治:a.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b.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功效:祛风散邪,通条任脉 67.内关 归经:手少阴心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a.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b.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c.中风;d.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e.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f.肘臂挛痛。功效: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降逆和胃,化痰

68.外关 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a.热病;b.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c.瘰疬;d.胁肋痛;e.上肢痿痹不遂。功效:清热解表,活络聪耳

69.三阴交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 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难产、阴挺、不孕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水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失眠、多梦、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70.足三里 归经:足阳明胃经 定位 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71.合谷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 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72.曲池 归经: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 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3.阴陵泉 归经:足太阴脾经 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膝痛。

74.阳陵泉 归经:足少阳胆经。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 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75.曲泽 归经:手厥阴心包经。定位 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主治: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76.次髎 归经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主治 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77.天枢 足阳明胃经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大肠的募穴。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78.百会 督脉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脱肛等

79.大椎 督脉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外感病症,骨蒸潮热,癫狂痫等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80.水沟 督脉穴。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 癔症癫狂急慢惊风等神志病症 闭塞鼻扭面肿口歪吃痛牙关紧闭等鼻口部 闪挫腰痛

81.肾俞 足太阳膀胱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精液缺乏; 外科系统疾病:肾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 其它: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82.丰隆 足阳明胃经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气逆,喉痹卒暗,狂癫,足不收,胫枯,胸腹痛,呕吐,便秘,脚气,厥头痛,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身重,经久闭,忽大崩,妇人心痛,诸痰为病,头风喘嗽,大小便涩难。

83.风池 足少阳胆经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衄,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

84.人中 位于上唇中线的垂直沟,督脉穴位之一。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人中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昏迷,晕厥,暑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鼻塞,鼻出血,风水面肿,牙痛,牙关紧闭,黄疸,消渴,霍乱,温疫,脊膂强痛,挫闪腰疼 85.后溪 手太阳小肠经穴。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主治头痛项强,落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鼻衄,癫痫,疟疾,黄疸,盗汗,腰背腿痛,肘、臂、手指挛急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86.关元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仰卧位。

87.膻中 任脉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胸部 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 1.中风:眩晕: 面瘫:胃痛 外感头痛:祛风通络,止痛。督、足少阳、手太阴

主穴:列缺、太阳、百会、风池

配穴:阳明头痛配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配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配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配四神聪、太冲、内关;风热配曲池、大椎点刺出血,风寒配风门拔罐或艾灸,风湿配阴陵泉 余穴泻法

方义:百会、太阳疏导头部经气,风池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实证:疏通经络,清利头窍。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头维

配穴: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泻法 方义:百会、头维收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3虚证:疏通经络,滋养脑髓。督、足阳明、足少阳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悬钟 风池平补平泻,余穴补法 方义: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外感头痛 2.落枕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阿是穴 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加内关、阿是穴,肩痛加肩髃、外关,背痛加天宗 泻法

方义:外劳宫是经验穴,后溪、悬钟、阿是穴疏通颈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3.漏肩风 治法:通经活血,祛风止痛。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肩髃、肩髎、肩贞、肩井、阿是穴

配穴:手太阳经证加后溪,手阳明经证加合谷,手少阳经证加外关,外邪内侵加合谷、风池,气滞血瘀加内关、膈俞,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海(补法)余穴泻法 方义: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肩前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活血祛风止痛 3.腰痛 治法:活血通经。阿是穴、足太阳经 主穴: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配穴:寒湿配腰阳关,瘀血者配膈俞,肾虚者配肾俞、命门、志室 主穴泻法,寒湿灸法,瘀血刺络拔罐,肾虚补法,肾阳虚加灸法 方义:阿是穴、大肠俞疏通气血,通经止痛,委中疏调背部膀胱经之气血 梅花针叩刺出血,加拔火罐寒湿和瘀血 4.痹证

治法:通痹止痛。阿是穴、循经及辩证选穴 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 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泻法或平补平泻。寒痹、湿痹灸法,大椎、曲池点刺出血,局部穴位可拔罐法 5.中风 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手厥阴、督脉、足太阴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丰隆、内庭,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晴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泻法,水沟雀啄法,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角,提插补法,极泉在原穴位置上下2寸取穴,直刺进针,提插泻法,尺泽、委中直刺提插泻法,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方义:内关调理心神,疏通气血,水沟醒脑开窍、调神导气,三阴交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中脏腑:醒脑开窍,启闭固脱。手厥阴、督脉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

操作:内关、水沟同前,十二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泻,强刺激,关元、气海艾灸,神阙隔盐灸

方义:内关调心神,水沟醒脑开窍,十二井调和阴阳,加太冲、合谷平肝熄风,关元灸之可辅助元阳,神阙、气海益气固本,回阳固脱 6.眩晕

实证:平肝化痰,定眩。督、足少阳经、手足厥阴 主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 配穴:肝阳上亢加行间、太溪、侠溪,痰湿中阻加中脘、头维、丰隆、阴陵泉 操作:泻法

方义:风池、太冲清泻肝胆,平抑肝阳,内关宽胸理气,和中化痰止呕,百会清利脑窍定眩

虚证:益气养血,定眩。督、足少阳经、相应背俞穴 主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 配穴: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加悬钟、太溪、三阴交 操作:风池平补平泻,肝、肾俞、足三里等补法 方义: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足三里补益气血,风池疏调头部气血,百会升提气血,二穴配合充养脑髓,缓急治标 7.面瘫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手足阳明、手足太阳

主穴: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合谷、昆仑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鼻唇沟浅加迎香

操作:面部腧穴平补平泻,恢复期灸法,肢体远端腧穴行泻法,手法宜重,恢复期肢体远端足三里补法,合谷、昆仑平补平泻,余穴泻法

方义:面部腧穴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昆仑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恢复期,足三里补法可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8.不寐

治法:调理蹻脉,安神利眠。相应八脉交会穴、手少阴、督 主穴:照海、申脉、四神聪、神门、印堂、安眠

配穴:肝火扰心加行间、侠溪,痰热内扰加丰隆、内庭、曲池,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心肾不交配心俞、脾俞、太溪、水泉,心胆气虚配心俞、丘墟、内关,脾胃不和配足三里、太白、公孙、内关

操作:神门、印堂、四神聪平补平泻,对重者,四神聪留针过夜,照海补,申脉泻,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心藏神,神门为心经原穴,印堂调理脑神,二穴相配安神利眠,四神聪、安眠镇静安神,照海、申脉蹻脉,主睡眠 9.哮喘:实: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相应背俞 主穴:列缺、肺俞、膻中、尺泽、定喘 配穴:风寒者配风门,风热者配大椎、曲池,痰热者配丰隆,喘甚者配天突 泻法,风寒可灸,定喘刺络拔罐

方义:列缺宣通肺气,祛邪外出,尺泽肃肺化痰,降逆平喘,膻中宽胸理气,舒展气机,肺俞宣肺祛痰,定喘平喘 虚:补益肺肾,止哮平喘。相应背俞、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肺俞、肾俞、膏肓、太渊、定喘、太溪、足三里 配穴: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阴谷、关元 定喘刺络拔罐,余穴补 方义:肺俞、膏肓针灸并用,补肺气,肾俞补纳肾气,太渊、太溪补肺肾之气,足三里调和胃气,定喘平喘之效穴 10.月经不调:(1)经早:清热调经。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配太冲或行间,虚热配太溪,气虚配足三里、脾俞,月经过多配隐白,腰骶疼痛加肾俞、次髎 操作:关元、三阴交平补平泻,血海泻,配穴虚补实泻,气虚加灸或温针灸

方义:本方主功是清热和血,调理冲任,关元调冲任之要穴,血海清泻血分之热,三阴交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2)经迟: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加子宫,虚实加命门、腰阳关 操作:气海、三阴交毫针补法,灸,归来泻,配穴虚补实泻,灸或温针灸

方义:气海益气温阳,温灸更可温经散寒,三阴交调补三阴而和血调经,归来足阳明经,调理气血而调经(3)经乱:疏肝益肾,调理冲任。任、足太阴 主穴:关元、三阴交、肝俞 配穴:胸胁胀痛配膻中、内关,肝郁配期门、太冲,肾虚加肾俞、太溪 操作:肝俞泻,余主穴补,配穴虚补实泻

方义:关元补肾培元,通调冲任,三阴交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肝俞疏肝理气 11.痛经

实证:行气散寒,通经止痛。足太阴、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配归来、地机,气滞配太冲,腹胀配天枢、气穴,胁痛加阳陵泉、光明,胸闷加内关 泻法,寒甚灸

方义:三阴交通经止痛,中极调冲任之气,散寒,次髎治痛经经验穴 虚:调补气血,温养冲任。足太阴、足阳明 主穴:气海、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悬钟 补法加灸法 方义: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温暖下焦,温养冲任 12.崩漏:实证:通调冲任,祛邪固经。任脉、足太阴 主穴:关元、隐白、三阴交、公孙 *隐白为足太阴脾经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13.蛇串疮: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局部阿是穴及相应夹脊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 *以治疗肝、胆、脾三经为主 配穴:肝经郁火加行间、大敦、阳陵泉,脾经湿热加血海、隐白、内庭

操作:泻,疱疹局部阿是穴用*围针法,中央沿皮平刺,拔火罐,大敦、隐白三棱针点刺 方义:阿是穴*围针刺或点刺拔罐,引火毒外出,夹脊穴泻火解 毒,通络止痛

14.乳痈:疏肝和胃,清热散结。*足阳明、足厥阴 主穴:足三里、梁丘、期门、内关、肩井 配穴:肝郁加太冲,胃热配内庭,火毒加厉兑、大敦 操作:泻,期门、肩井不得针刺过深

方义:乳痈为病,多胃热、肝郁,足三里、梁丘清泻阳明胃热,期门疏通厥阴肝郁,内关宽胸理气,加期门疏泄厥阴壅滞,肩井乳痈经验穴

15.扭伤:祛瘀消肿,舒筋通络。受伤部局部腧穴 主穴:腰部:阿是穴、肾俞、腰痛穴、委中,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膝部:阿是穴、膝阳关、梁丘、膝眼,肩部:阿是穴、肩髃、肩醪、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池、阳溪、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承扶

配穴:循经远取:腰部正中加人中、后溪,腰椎一侧或两侧加手三里或三间 上下循经近取:膝内侧上取血海、下取阴陵泉

手足同名经取穴:踝腕对应,踝外昆仑、申脉处扭伤,手养老、阳谷 踝关节内上侧扭伤,病在足太阴经,可在肘手太阴尺泽穴找到压可用点

16.耳鸣耳聋:实:清肝泻火,疏通耳窍。手足少阳 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火盛配太冲、丘墟,外感风邪加外关、合谷 泻

方义:主穴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虚:益肾养窍。足少阴、手太阳

主穴:太溪、照海、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 补,肾气虚小艾柱灸患处 方义: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听宫疏通耳部经络气血

17.鼻渊:清热宣肺,通利鼻窍。手太阳、阳明 主穴:列缺、合谷、迎香、印堂、风池 配穴:肺经风热配少商,湿热配曲池、阴陵泉 泻,少商点刺出血

方义:合谷、迎香调手阳明经气,清泻肺热,印堂散局部预热,列缺宣肺气,祛风邪,风池疏风利窍 18.咽喉肿痛:实热:清热利咽,消肿止痛。手太阴、手足阳明 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内庭、关冲

配穴: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肺胃实热加厉兑、鱼际 泻 方义:少商点刺,清泻肺热(主穴),尺泽泻肺经实热,“实则

泻子”,合谷、内庭泻阳明郁热,加关冲加强泻肺胃之热 阴虚:滋阴降火,养阴清热。足少阴 主穴:太溪、照海、鱼际 配穴:入夜发热配三阴交、复溜 鱼际泻,余穴补 方义:太溪、照海调经,鱼际利咽,清肺热

19.遗尿 健脾益气,温肾固摄 穴取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

方义:中极乃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为俞募相配,能振奋膀胱气化之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而止遗尿。

配穴选穴:肾气不足加肾俞、太溪;脾肺气虚加气海、足三里、太渊;肝经湿热加行间、曲泉、阴陵泉;尿频加百会。1.手太阴肺经(11穴)

a)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 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b)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2.手阳明大肠经(共20穴)a)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b)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3.足阳明胃经(45穴)a)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b)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c)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d)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e)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f)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4.足太阴脾经(21穴)

a)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b)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5.手少阴心经(9穴)a)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b)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c)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6.手太阳小肠经(19穴)a)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b)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 c)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7.足太阳膀胱经(67穴)

a)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颊,交巅; b)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c)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d)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e)其支者,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循外踝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8.足少阴肾经(27穴)a)肾足少阴之脉,起于足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b)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c)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9.手厥阴心包经(9穴)

a)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b)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c)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10.手少阳三焦经(23穴)

a)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 b)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 c)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11.足少阳胆经(44穴)a)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b)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后; c)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 d)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e)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12.足厥阴肝经(14穴)

a)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b)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c)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13.督脉

a)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14.任脉

a)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下载饮料酒及酿造学考试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饮料酒及酿造学考试重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关系考试重点总结

    公共关系考试重点总结 1.公共关系的概念P4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

    SCM考试重点总结

    供应链管理 1.21世纪竞争环境的“纵向一体化”特点 在20世纪40-60年代,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中,这时的“纵向一体化”模式是有效的。此时“纵向一体化”的优点显现出来......

    PLC考试重点总结

    1、 接触器结构: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工作原理:当电磁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产生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1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临床表现、治疗: 3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4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药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作用:指药物在治疗时,机体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毒性反应:指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

    诊断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放射痛(radiating pain):又叫牵涉痛,内脏疼痛引起身体体表的疼痛,内脏痛觉信号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该节段支配的身体体表部位发生疼痛,特点是疼痛明显,有压痛、感......

    桥梁工程考试重点总结

    1. 桥梁分类:①受力特点: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斜拉桥、组合体系桥梁②用途:公路桥、铁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农桥、人行桥、运水桥等。③大小:特大桥、大桥、中桥......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颅脑外科 1、什么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答:在颅腔内容物增加的早期,由于颅内的容积代偿作用,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当代偿功能的消耗终于到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