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8.30修订)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推荐)
关于印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修订试行)》的通知
鄂职改办[2013]119号
各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办),省直有关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人事处(人力资源部):
现将《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修订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原评审条件即停止执行。
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3年8月30日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修订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推动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原有条件试行实践多年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及国家和省里职称改革工作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修订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分为三级,高级职务名称为教授、副教授,中级职务名称为讲师,初级职务名称为助教。
第三条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的申报和评审,按照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划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4种类型。
第四条本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在岗在职教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第二章
分 则
第五条申报
一、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热爱教育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年度考核和任职考核均为称职以上,其中破格人员近两年内考核必须有一次为优秀;
(三)遵纪守法、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四)按规定取得高校教师职业资格;
(五)外语、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测试和继续教育符合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
(六)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二、学历资历条件
(一)教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或取得博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7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3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取得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或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年限,并取得副教授任职资格,从事副教授工作5年以上。
(二)副教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评审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工作2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8年以上,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工作5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0年以上,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工作5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或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并取得讲师任职资格,从事讲师工作5年以上。
(三)讲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或申报评审讲师职务任职资格:
1、博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博士学位,当年经考核合格可认定;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并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可认定;
3、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或取得双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取得助教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助教工作3年以上;
4、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取得助教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助教工作4年以上;
5、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上述相同学历或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和助教职务工作累计达到上述规定的相应年限。
(四)助教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认定助教职务任职资格: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当年经考核合格可认定;
2、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见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认定;
3、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见习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经考核合格可认定。
三、能力业绩条件
(一)教授
1、教学为主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任现职近5年来,每学年至少承担2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②专业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60学时),基础课、公共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4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60学时)。
③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且近五年来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2次以上。
④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及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秀。具有主持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的能力,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⑤担任过1届以上研究生导师,或独立讲授过1门以上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指导过2名以上访问学者、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并取得较好效果。
(2)任现职以来,业绩与科研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的第①②条,并同时具备③至⑥条之一: ①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须含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外语、音乐、美术专业至少2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或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须含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且出版学术著作1部。
②参与国家级教研项目1项(限前5名);或主持完成省级教研项目1项。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限前5名);或获省(部)级二等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二等奖限前3名)。
④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2名)
⑤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1项。
⑥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励,或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均为第一指导教师);或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2项。
2、教学科研并重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①至⑤条,专职辅导员只需具备第⑥条:
①任现职近5年来系统担任过2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讲授工作,其中每学年至少承担1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②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0学时)。③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近五年来须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1次以上。
④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及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治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
⑤担任过1届以上研究生导师,或独立讲授过1门以上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指导过2名以上访问学者、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并取得较好效果。
⑥专职学生辅导员指导学生就业和参与组织省(部)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独立讲授2门以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或专业课,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指导青年辅导员工作2年以上,并取得良好效果。
(2)任现职以来,业绩与科研成果必须同时具备第①条中的一条和第②条中的一条:
①项目、奖励条件:
a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b获国家级(限前5名)或省(部)级奖(一等奖限前4名、二等奖限前3名、三等奖限前2名)。
c艺术类教师在省(部)级音乐比赛、展演(画展、设计展、音乐会等)中获二等奖以上,或在国家级音乐比赛、展演中获优秀奖以上;或主持承担过省(部)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d体育类教师任国家级赛事集体项目前3名运动队的主教练、单项比赛冠军的主教练;或任省级赛事集体项目冠军队主教练;或具有国家级裁判及以上资格并在国家级赛事担任过主裁判。
e专职学生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且至少近5年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本人获得或所带班级、团支部等学生团体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或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②论文、论著条件
a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b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学术论文5篇以上。
c出版学术著作1部,且有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d艺术类教师有3篇以上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同时在艺术类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2件以上,或在省以上电台、电视台播放作品2件以上(须提供正式播放证书附带有台标的实况录像或音响资料),或由省以上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作为主办单位举办的个人独唱(奏)音乐会、独舞专场演出、专场原创作品音乐会、歌舞剧、戏剧中演出主要角色、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1次以上,或参加中国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主办的届展1次或各专业艺委会主办的展览2次以上。
e体育类教师有3篇以上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同时在奥科会、亚科会、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科学报告会上有墙报交流及以上文章2篇(限第一作者)。
f专职学生辅导员有3篇以上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或出版著作1部,且有1篇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3、科研为主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本学科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学术造诣,能及时把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主持和指导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能力。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1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③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且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④担任过1届以上研究生导师,或独立讲授过1门以上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指导过2名以上访问学者、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并取得较好效果。
(2)任现职以来,业绩与科研成果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至②中的一条以及③至⑤中的一条: ①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②获国家级(限前5名)或省(部)级(一等奖限前3名、二等奖限前2名、三等奖限前1名)奖。
③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以上。④出版学术专著1部,且有4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⑤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学术论文6篇以上。
4、社会服务与推广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经验,具有承担重大横向技术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的能力,在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与推广、艺术创作与推广、提供政策咨询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以及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1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③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且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④担任过1届以上研究生导师,或独立讲授过1门以上研究生学位课程,或指导过2名以上访问学者、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并取得较好效果。
(2)任现职以来,业绩与科研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①为必须条件。
①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或至少3篇学术论文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②理工科类: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200万元,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400万元以上,或主持单项横向课题经费到账120万元且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以上,或科研成果转化后形成的产值、利润和经济效益突出,达300万以上。
人文社科类: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20万元,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240万元以上,或政策咨询报告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或得到省级以上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或在艺术创作与推广方面产生公认的社会影响力。
③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励(限前3名)1项。
(二)副教授
1、教学为主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以下条件:
①任现职近5年来,系统担任1门公共课、基础课或2门以上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课程,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②专业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8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60学时),基础课、公共课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34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60学时)。
③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且近五年来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3次以上。
④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及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遵循教学规律,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优秀。积极开展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法研究,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⑤任现职期间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班主任)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历。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或协助指导过研究生。
(2)任现职以来,业绩与科研成果应具备下列条件的第①条,并同时具备②至⑥条之一:
①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须含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其中至少2篇(外语、音乐、美术专业至少1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且公开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的教材)1部。
②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1项,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1项(限前3名)。③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排名前3);或作为负责人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
④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主要完成人(限前5名)。⑤获省级以上教学竞赛三等奖以上1项。
⑥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在指导教师中排前5名)、省部级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在指导教师中排前2名)或厅局级一等奖1项(为第一指导教师);或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获省级以上优秀论文1项。
2、教学科研并重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下列条件的①至④条,专职辅导员只需具备第⑤条:
①任现职近5年来系统担任1门公共课、基础课或2门以上专业课程的讲授工作,每学年至少讲授1门课程,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②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工作量不少于120学时)③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且近五年来须获学校年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1次以上或年度考核优秀1次以上。
④任现职期间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班主任)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历。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或协助指导过研究生。⑤专职学生辅导员独立讲授1门以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或专业课,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指导学生就业和组织校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取得较好效果。
(2)任现职以来,业绩与科研成果必须同时具备第①条中的一条和第②条中的一条:
①项目、奖励条件:
a主持完成厅(局)级科研项目1项。
b获国家级奖(限前7名),或省(部)级奖(一等奖限前4名、二、三等奖限前3名),或厅(局)级奖(限前2名)。
c艺术类教师在省(部)级音乐比赛、展演(画展、设计展、音乐会等)中获优秀奖以上,或在国家级音乐比赛、展演中获入围奖以上;或主持承担过厅(局)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
d体育类教师任国家级赛事集体项目前6名运动队的主教练、单项比赛前3名的主教练;或任省级赛事集体项目前3名运动队的主教练、单项比赛冠军的主教练;或具有国家级裁判及以上资格并有主裁判经历。
e专职学生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且至少近3年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本人获得或所带班级、团支部等学生团体获得厅(局)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或主持完成厅(局)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②论文、著作条件
a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b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学术论文3篇以上。
c公开出版学术著作(含合著、编著或第一主编的教材)1部,且有2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d艺术类教师有至少2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同时在艺术类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2件以上,或在省以上电台、电视台播放作品2件以上(须提供正式播放证书附带有台标的实况录像或音响资料),或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批举办个人独唱(奏)音乐会、独舞专场演出、专场原创作品音乐会、歌舞剧、戏剧中演出主要角色、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1次以上,或2件以上作品参加省级以上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其中至少1件作品为省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举办的届展或中国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各专业艺委会展览。e体育类教师有至少2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同时在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全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等科学报告会上有墙报交流及以上文章1篇(限第一作者)。
f专职学生辅导员有至少2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或出版著作1部,且有1篇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3、科研为主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在丰富的学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较稳定的研究方向。能及时把握本学科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1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③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且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④任现职期间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班主任)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历。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或协助指导过研究生。
2、任现职以来,工作业绩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至②中一条以及③至⑤中一条:
①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
②获国家级(限前7名)或省(部)级(一等奖限前4名、二等奖限前3名、三等奖限前2名)奖。
③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④出版学术专著1部,且有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或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⑤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学术论文4篇以上。
4、社会服务与推广型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经验,具有承担重大横向技术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的能力,在成果转化、技术咨询与推广、艺术创作与推广、提供政策咨询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以及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②每学年至少承担1门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的讲授工作,且近三年未发生过教学事故,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③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64学时,且任现职以来年度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④任现职期间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班主任)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历。指导青年教师、进修教师学习1年以上,或协助指导过研究生。
(2)任现职以来,工作业绩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①为必须条件。
①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或至少2篇学术论文被国外权威期刊收录。
②理工科类: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20万元以上,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240万元以上,或主持单项横向课题经费到账75万元以上且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以上,或科研成果转化后形成的产值、利润和经济效益突出,达200万以上。人文社科类: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75万元以上,或累计到账经费150万元以上,或政策咨询报告被厅级以上政府采纳或得到厅级以上主要领导肯定批示,或在艺术创作与推广方面产生公认的社会影响力。
③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励(限前5名)或获省部级一等奖(限前3名)1项。
(三)讲师
1、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和较完备的教育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公共课和基础课教师,独立讲授1门以上课程;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独立承担1门以上专业课程或实践课程部分或全部内容的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任务。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效果良好。
(3)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0学时,任现职以来教学质量考核均为合格以上。
(4)全过程地承担过1门课程的专职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实习、组织课堂讨论等各教学环节工作,协助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5)有1年以上学生教育管理(班主任)或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经历。
2、任现职以来,工作业绩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第1条为必备条件:
(1)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上,且参与撰写学术著作或参编省级以上统编、规划教材(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
(2)获厅(局)级以上奖或校级教学成果奖。(3)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
(4)参与完成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5)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专利1项以上。
(6)指导学生参加校级以上专业比赛获二等奖以上。
(7)艺术类教师参与完成校级以上大型项目设计或企业形象设计,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8)专职学生辅导员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且至少近3年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本人获得或所带班级、团支部等学生团体获得校级以上主管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或参与完成校级以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
(四)助教
1、专业工作能力应具备下列条件:
(1)承担部分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辅学课、实验课、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环节工作。
(2)担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或教学、科研方面的管理工作。(3)参加组织和指导学生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
2、任现职以来,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能较好地完成所担负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社会服务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的辅助性工作任务。
第六条破格
不具备规定的学历资历,确有真才实学、突出能力、特殊成果、显著业绩者,可以逐级破格申报相应的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一、教授
教学为主型暂不实行破格申报。破格申报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第(一)条为必须条件):
(一)论文、著作条件在相应类型正常申报要求的基础上,另增加2篇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增加1部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
(二)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
(三)获国家级奖励(限前3名)或省(部)级一、二等奖(一等奖限前2名,二等奖限前1名)。
(四)作为海外人才引进回国具有国外博士学位,在所研究的领域中有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确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第一完成人,2位同行教授书面鉴定),回国后继续该领域研究,并有较大进展者。
(五)艺术类教师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二等奖以上。
(六)体育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赛事获集体项目前3名或单项比赛冠军。
(七)理工科类教师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300万元,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50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教师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80万元,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300万元以上。
二、副教授
教学为主型不实行破格申报。破格申报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中的2条(其中第(一)条为必须条件):
(一)论文、著作条件在相应类型正常申报要求的基础上,另增加2篇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外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增加1部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
(二)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上。
(三)获国家级奖励(限前5名)或省(部)级等奖(一等奖限前3名,二等奖限前2名,三等奖限前1名)。
(四)具有博士学位,在所从事的该领域中有较大突破,取得的成果已被确认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第一完成人,2位同行教授书面鉴定)。
(五)艺术类教师在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三等奖以上或在省级专业比赛(展演)中获一等奖以上。
(六)体育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赛事获集体项目前3名或单项比赛冠军。
(七)理工科类教师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200万元,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300万元以上;人文社科类教师主持单项横向课题到账经费125万元,或主持横向课题累计到账经费180万元以上。
三、讲师、助教职务任职资格不作破格要求。第七条评审
评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环节,评委会主要依据申报者提供的申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总的要求是:坚持标准条件,注重能力业绩,鼓励突破创新,适当引导倾斜,力求客观公正,确保评价质量。具体从专业理论水平,专业实践运用,科研、师导、创新等方面进行评审:
一、专业理论水平
(一)申报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功底,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对本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前沿动态,对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发表、出版过具有创见性的科学论文、著作或教科书,或有重大的创造发明,在省内同行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申报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发表过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教科书,或在教学研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或在实际及其他科学技术工作方面有较大的贡献。
(三)申报讲师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能独立进行教学科研和专业理论研究工作,发表过一定水平的论文,取得过一定价值的成果。
(四)申报助教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基本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参与本专业相关的教研活动。
二、专业实践运用
(一)申报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教学成绩突出。能承担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大型专题课,教法创新,教学效果好,有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组织领导能力。
(二)申报副教授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能组织和指导本学科各教学环节的教学活动,教学成绩明显,教学质量良好。
(三)申报讲师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具有独立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完成教学工作量,承担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四)申报助教职务任职资格者,必须熟悉和了解本学科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要求,较好地完成所担负的教学辅助工作任务。
三、科研、师导、创新 评审活动中,要重视对申报者特别是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者科研能力、师导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科研是专业技术工作发展的基础。高校高、中级职务的申报者,必须具有科研能力,要能进行专业理论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取得具有较高水平和价值的成果。
师导是专业技术工作发展的桥梁。高校高、中级职务的申报者必须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工作经验的传授、指导能力,承担培养和指导专业人才的责任,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是专业技术工作发展的动力。重视申报者的创新能力,就是要鼓励高校教师在专业理论研究、专业技术工作中有所创造,在创新中不断推进高校教育、科研及专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新发展。
四、注意导向、适当倾斜
评审工作要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大局出发,鼓励引导高校教师在边远地区、基层和一线工作岗位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第三章 附 则
第八条经批准“双肩挑”人员教学工作量的减免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但工作量不得低于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推广型的条件;公共基础课(指从事公共体育、公共政治、公共外语、高等数学、公共计算机教学的教师)教师的科研条件可适当放宽,但科研成果数量不得低于同类专业课教师正常评审条件的2/3。
第九条本条件的特定解释:
一、本条件中所规定的“学历”,是指国家承认的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取得国(境)外的学历,须提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材料。对于国家实施学位制度(1981年)前全日制普通院校大学本科毕业者,在晋升教师职务时可按具有学士学位对待。
二、本条件中,凡冠有“以上”者,均含本级。
三、省级科研项目(课题),是指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主管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及省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项目(课题)须附立项报告和鉴定、结项证书。
四、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是指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示范教学课程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是指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语示范教学课程等。
五、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的统计仅限于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教材)成果奖。奖励以正式文件和获奖证书为准。成果的获奖者是指等级额定获奖人员,须附获奖证书。
六、体育类“国家级赛事”、“省级赛事”:“国家级赛事”是指全国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性单项体育比赛;“省级赛事”是指全省运动会、全省大学生运动会以及由省体育局、教育厅举办的全省性单项体育比赛。
七、艺术类国家级专业比赛(展演)、省级专业比赛(展演):是指由国家、省教育、宣传、文化艺术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高水平专业比赛、展览;或是由中国文联、省文联下属的一级协会、国家级、省级电视台等单位举办并经相关同行公认的有较高社会影响的专业比赛、展览。
八、学术著作、论文的要求:
“学术著作”是指公开出版(有ISBN书号)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专著、译著或教材、艺术专业作品集、音乐及舞蹈展演光盘(独著、主编或第一作者),不含论文集、习题集等。“学术专著”指个人独著,不含个人编著、两人合著等,副教授专著一般不少于10万字(教授应不少于15万字)。合著,副教授执笔字数一般不少于8万字(教授应不少于12万字),编著、译著、教材,副教授执笔字数一般不少于10万字(教授应不少于15万字),以封面、版权页署名以及前言或后记中明确说明为准。
“学术论文”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ISSN或CN刊号)上发表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论文(独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发表的刊物不含增刊、特刊、专刊、论文集等形式的刊物。
九、本条件中,“国外权威刊物”是指: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需提供有资质的检索部门收录证明;“国内核心期刊”是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写,北京大学出版)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期刊。
十、同一课题的成果奖励、项目课题、著作和教材不重复计算。
十一、教学质量考评情况须提供学校相应文件。
第十条凡三年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的;
2、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连续两年考核基本称职的;
3、伪造学历、资历,或申报业绩、成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
4、受到刑事处罚、行政处分,刑期和处分期未满三年。
第十一条本评审条件由湖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评审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条件废止。
第二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基本条件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
(一)中学高级教师
①任职条件:中学一级教师任职(任教)五年(算至当年评委会召开时,即年底;如果有离开教育教学岗位的应扣除计算)及以上,考核结论为“合格”或“优秀”。
②学历条件:高中教师本科,并且已取得高中教师资格(初中教师要求专科,初中教师资格,并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相同或相近),极个别特别优秀的,学历不达标,可以参加答辩,称之为破格,属破学历。
③业务条件:县城:A.在县及以上中学范围内上过示范课或研究课;B.至少有两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有一定教育教学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2000字以上)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可一篇公开刊物、一篇内部刊物,即有CN、ISSN或ISBN标志的刊物,即:邻教发[2007]97号文件转川教[2007]81号文件规定的刊物范围)上发表,或者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地、州)及以上教育部门二等奖以上或县教育部门的一等奖;C.职称计算机C级合格(男50周岁,女45周岁以上的暂不作要求);D.继续教育中的“三笔字、简笔画”、二项达三等级今年不作要求,普通话应参加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晋升中级以上职务应取得二乙以上等级证(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E.WTO考试合格;E.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必须完成80学时。小学教师申报的必须完成80学时,用继续教育证、登记卡;F.农村一年教学经历(到对口学校献课、给农村教师讲课今年也算);G.今年教育技术培训合格,45周岁以上的今年可不作要求。
原国家和省示范中学教师,在市(州)及以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上过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或观摩课,至少有二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有一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文章(2000字以上)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主持或承担过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其成果获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二等奖及以上。
教研室、电教馆教师至少有三篇以上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500字以上)在公开发行的规定刊物上发表或论著出版;每年听课、评课达100学时以上(此项电教馆除外);市及以上教研活动中上过辅导课、研究课,或辅导、培训讲座;主持或独立承担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获市教育行政部门一等奖及以上。
农村:A.在本县中学范围内上过公开课或研究课;B.至少有两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教研文章、经验总结(不少于2000字)在邻教发[2007]97号文件转川教[2007]81号文件规定的刊物范围上发表(也可以是内刊),或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地、州)及以上教育部门三等奖或获县教育部门二等奖及以上奖励;C.继续教育中的“三笔字、简笔画”今年不作要求;普通话应参加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晋升中级以上职务应取得二乙以上等级证(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D.WTO考试合格;E.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必须完成80学时;F.今年要求教育技术培训合格,45周岁以上的可不作要求。
另:小学高级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
1、必须达到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近五年来至少要有三篇及以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论文、经验总结(不少于1500字)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有论著正式出版。
3、近五年考核中至少有三次为优秀。
4、近五年在市(地、州)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学业务部门组织的小学教研会上过辅导课、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在县里拔尖,在市(地、州)小学教育界有较大影响(在市级获过表彰),是市(州)学科带头人。
5、主持和独立承担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获市(地、州)教育部门二等奖及以上。
(二)中学一级教师
1、任职条件:中学二级教师任职(任教)四年(计算到年底评委会召开时)以上(如果有离开教育教学岗位的应扣除)和届满考核结论“合格”或“优秀”。
2、学历条件:高中教师本科、初中教师专科,并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不含党校学历,非师范毕业生补学教心学)。
3、业务条件:县城:A.在县及以上范围内上过研究课或示范课、公开课;B.至少要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教研文章、经验总结(不少于1500字)在内刊上发表,国、省示范中学(不少于2000字)的文章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地、州)及以上教育部门奖励或获县教育部门三等奖及以上奖励;C.职称计算机D级合格;D.继续教育中的“三笔字、简笔画、”、二项三等级今年不作要求,“教学技能”达到四等级;普通话应参加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晋升中级以上职务应取得二乙以上等级证(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E.WTO考试合格;F.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必须完成80学时;G.教育技术今年要求培训合格,45周岁以上的可不作要求。
农村:A.在县(学区)及以上中学范围内上过公开课或优质课;B.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教研文章、经验总结(不少于1500字)在内刊上发表,或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县及以上教育部门的奖励;C.继续教育中的“三笔字、教学简笔画”达到三等级今年不作要求,“教学技能”达到四等级,普通话应参加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晋升中级以上职务应取得二乙以上等级证(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D.WTO考试合格;E.继续教育培训时间必须完成80学时;F.教育技术培训合格,45周岁以上可不作要求。
(三)小学高级教师
1、任职条件:小学一级教师任职(任教)五年(算至年底评委会召开时,如有离开教学岗位的应扣除)及以上,考核“合格”或“优秀”。
2、学历条件:中师及以上学历。
3、业务条件:县城:A.在县及以上小学范围内上过研究课或优质课;B.至少有两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教研文章、经验总结(不少于1500字)在内刊上发表,或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市(地、州)及以上教育部门的奖励或获县教育部门三等奖及以上奖励;C.计算机D级合格证;D.继续教育中的“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作与使用”三项达到三等级今年不作要求,普通话应参加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晋升中级以上职务应取得二乙以上等级证(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E.WTO考试合格;F.继续教育培训时间达到80学时;G.教育技术培训合格,45周岁以上的可不作要求。
农村:A.在县(学区)或乡(镇)及以上小学范围内上过公开课或研究课;B.至少有一篇独立撰写的本专业、本学科教研文章、经验总结(不少于1500字)在县(学区)或乡(镇)及以上小学教研会上交流或县级以上报刊上发表,或教育、教学、教研成果获县及以上教育部门的奖励;C.继续教育中的“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作与使用”三项达到三等级今年不作要求;普通话应参加水平等级测试,并取得合格证,晋升中级以上职务应取得二乙以上等级证(1954年1月1日前出生的人员除外);D.WTO考试合格;E.继续教育培训完成80学时;F.教育技术培训合格,45周岁以上可不作要求。
注: 50周岁的男教师和45周岁的女教师可暂不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四)中学二级教师
1、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且已转正定级,初聘中学二级教师。
2、中学三级教师任教二年以上,考核合格或优秀,或者是大学专科毕业,因组织原因造成未认定中三,任教三年以上,WTO考试合格,普通话二乙以上,继续教育按要求。
(五)中学三级教师
大学专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且已转正定级,初聘中学三级教师。
(六)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二级教师任教三年以上,考核合格或优秀,或者专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且已转正定级(初聘)。
(七)关于确认和转评问题
中学到小学、外县调回、因评委会发生变化,可以重新确认相同职务,小学到中学,学历又达到新的岗位规定的学历,进行转评。
转评和确认,原职务的任职时间可以合并计算。
另:
1、正、副校长,正、副书记晋升职务工作量应达到教师的三分之一以上,或每周不少于4课时,取得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合格证,担任一年以上的还应取得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二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含学校团委、少先队辅导员工作)。
第三篇: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
第一条 总则
根据《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为构建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第一线做出突出成绩的特殊人才,破格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审原则
坚持注重能力和业绩的原则,坚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原则。
第三条 适用范围
特殊人才评审面向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和社会事业第一线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已实行以考代评的系列(专业)除外。
第四条 评审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家评审后可取得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获国家级奖(以获奖证书为准)。
2、获省(部)级奖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以获奖证书为准)。
3、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4、正式出版专业学术、技术专著或译著2部,30万字以上。
5、作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被EI、SCI或SSCI收录1篇。
6、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国内同行业领先,经济效益达到1亿元以上者。
7、年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家评审后可取得相应的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1、获市(厅)级二等奖以上或县(市)级一等奖的前2名完成人。
2、已完成2项以上县(市)级或1项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
3、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成果经产业化生产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4、直接主持、参与研制并经市级以上单位鉴定的新产品1项以上的主要技术人员;直接主持在本地区有影响的技改和技术攻关项目,并产生了较好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人员。
5、在生产一线推广农业、林业、畜牧业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实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6、在专业领域独有建树并作为掌握关键技术者,培育或研制开发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7、连续2年年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年纳税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负责人。从事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连续3年使企业盈利有较大幅度增长或实现扭亏为盈,成绩显著的(经市业务主管部门认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企业主要项目组织和策划人员,使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全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企业经营管理者。
8、经单位推荐,行业内一致认可,并在同行业专家中有较高知名度,且经专家组认定具有其他特殊能力和一定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
9、在“急、难、险、重”各类突发事件中解决技术难题,做出重大技术贡献,且取得省级以上荣誉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经专家评审后可取得相应的初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1、获市(厅)级三等奖以上,或县(市)级二等奖的前2名完成人。
2、已完成1项以上县(市)级重点科研项目的主持人。
3、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成果经产业化生产年产值在300万元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4、直接主持、参与研制并经县级以上单位鉴定的新产品1项以上的主要技术人员;或参与本地区有影响的技改和技术攻关项目,并产生了较好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人员。
5、在生产一线推广农业、林业、畜牧业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实现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6、在专业领域独有建树并作为掌握关键技术者,培育或研制开发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经推广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
7、连续2年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负责人。从事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连续3年使企业盈利有较大幅度增长或实现扭亏为盈,成绩显著的(经市业务主管部门认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8、经单位推荐,行业内一致认可,并在同行业专家中有一定知名度,且经专家组考核认定具有其他特殊能力和一定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
9、在“急、难、险、重”各类突发事件中解决技术难题,做出重大技术贡献,且取得市级以上荣誉奖励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符合以上高、中、初级评审条件的特殊专业技术人员,均免计算机、外语测试。
第五条 评审程序
特殊人才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照单位申报,及时受理,定期评审的程序进行。
(一)单位推荐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条件向同级人事部门呈报推荐报告和评审材料。评审材料需翔实反映特殊人才在经济建设一线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取得的创造性成果与重要贡献,代表本人学术与技术水平的主要业绩,提供特殊人才的有关原始证件、获奖证书、论文著作原件、业绩证明材料、专业工作总结等。
(二)初审。由各区(市、县)政府人事部门对本辖区内提出的申报材料进行预审后,送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政策性审查并提出初审意见。
(三)答辩。对通过初审的人员,由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专家通过答辩、测试能力或采取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其进行评价。
(四)评审。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由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答辩情况,定期组织安排专家召开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五)公示。对评审通过的特殊人才,经公示无异议后,颁发*市特殊人才资格证书。
第六条 送审材料
(一)《*市推荐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审查表》(一式3份)。
(二)《*市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3份)。
(三)获奖证书原件。
(四)所在单位业绩考核情况、个人述职报告(一式2份)。
(五)区(市、县)级及以上统计、税务部门出具的报表、证明原件。
(六)单位专题推荐材料。
第七条 组织机构
特殊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纳入全市职称改革工作的范围,由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负责全市特殊人才的高、中、初级职称评审工作。
第八条 管理考核
(一)特殊人才每年由主管部门或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抄送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连续2年考核不合格者取消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特殊人才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后,享受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的待遇。
(三)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现行标准执行。特殊人才职称档案由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保管,无主管部门的由市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代理,并实施管理。
第九条 纪律要求
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要遵循“客观、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严格程序、坚持条件,严禁弄虚作假和违规操作,凡弄虚作假和违反程序的,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评人员资格,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四篇:2012年高校教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2012年高校教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须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1.高等学校或设区市、厅(局)职改办(或人事处)委托评审函1份,委托函中应注明评审人数、名单及是否破格对象等。
2.《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预审表)或《评审高校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预审表)(A3纸印制)各一式2份。教师、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及教育管理研究人员简明表(预审表)分别填写。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表》各一式2份(用钢笔填写,单独装袋)。
4.《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人员任职资格评审简明表》(高级)一式45份,《福建省实验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审简明表》(高级)、《福建省高校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简明表》(高级)一式40份。《简明表》用A4纸双面印制装订(只须1个钉子),单独装袋。
5.任现职以来近5个考核表。
6.学位、学历证书、身份证、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人员,须提供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cn)上公布的学历证明。
7.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及聘任书(复印件)。
8.外语考试合格证书(复印件)、免试审批表或职称外语不作必备条件的有关证明。
9.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考试成绩单(复印件)或免试审批表。
10.任现职期间接受继续教育证书,进修、培训证书(复印件)。
11.任现职以来须提交的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材料及相关检索证明,并经学校审核盖章。
12.经校(院)教务部门审核的教学工作量登记表(复印件)。
13.体现教育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管理业绩材料、获奖证书(复印件)等。
14.教育管理人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况以及研究成果情况总结(约3000字左右),对所承担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的方案或意见(约3000字左右)。
15.高等学校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明表。
关于2012年高等学校教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各设区市教育局、人事局(公务员局):
根据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现将2012年高等学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社会科学(教育管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高等学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人员,符合相关系列职务评聘文件规定,具备申报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条件,在职在岗且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者。
二、评审条件和要求
1.高等学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和评审办法,原则上仍按照闽教职改〔1997〕010号、闽教职改〔1998〕012号文及相关系列和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及任职资格条件的计算截止时间至2011年12月31日。
3.申报教师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应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4.申报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提交评审的论文(著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4篇(部)、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原则上不超过6篇(部)(破格晋升按要求提交)。未提交的论著,如填入申报表或简明表,学校应予认真审核,如发现填报造假,一经查出,取消申报资格。发表在论文集、增刊、专刊、专辑、特刊、一号多刊、一号多书等刊物上的论文,学位论文以及未正式发表、出版的论著等,均不计入文件规定的论著数量。所提交的期刊,均须附上从新闻出版总署下载的检索证明。填入简明表内的外文期刊,其主办及出版社须翻译成中文。
5.收录到《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发表文章当公布的核心版目录为准)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发表文章当公布的核心版目录为准)的核心期刊,可视同为学报级期刊。
6.专著、译著、教科书等著作的字数不累计。专(译)著、教科书若为合著的,其个人撰写字数以著作中标明的字数为准,未注明个人撰写字数的,按合著人数平均计算字数。
7.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申报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其论著要求参照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其科研成果按闽科职[1993]020号文件规定条件执行。
8.申报破格晋升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须具备破格晋升任职条件(闽教职改〔1997〕010号)中的两项,并参加评审委员会组织的考核答辩。参加考核答辩的人员须填写《高等学校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明表》。
9.各高校在推荐评审中要充分考虑教师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服务社会方面做出的贡献,以及音乐、美术、体育专业教师在实践中取得的业绩。
三、推荐申报工作要求
1.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各高校要严格按照相关系列职称评审申报条件的要求,加强考核申报人员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和业绩;对申报社会科学(教育管理)研究职务的人员,要着重考核其管理工作的能力和实绩。要严格申报推荐程序,把好申报条件关,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人员,不予推荐申报。
2.严格实行申报材料公示制度。各单位要将申报人员填写并拟上报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等,在本单位公示7天。材料真实、符合申报条件、群众无异议的,方可推荐。所在单位应在申报人员的推荐意见栏中注明“经公示(公示日期为××年××月××日至××日),材料真实,符合×××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条件,同意推荐”。
3.认真及时做好推荐申报工作。各高等学校要及时组织符合条件的申报人员认真如实填写有关材料,及时做好推荐申报工作。要对申报人员填写、录入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申报评审材料齐全,表格(含纸质和电子表格)填写规范、准确、真实。因材料不齐全或电脑录入错误,影响预审和评审结果的,由申报人和单位自行负责。
四、其它事项
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28号)要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要与岗位聘用有机结合。
2.2012年高校教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须提交的材料及要求详见附件。
3.申报人员须向学校提交近年任教课程的教案,由学校评审推荐组织负责审核把关,报送评审材料时不提交教案。
4.所有申报材料须经学校、设区市、厅(局)人事或职改部门审核,签注意见并盖章。相关材料的复印件均须本单位人事或职改部门审核盖章,装订成册并附目录。
5.申报人员的材料袋(有封口的档案袋)封面要贴上内装材料清单,注明申报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
6.请各高校务必于3月31日前将申报材料送达省教育厅人事处(职改办),逾期不予受理。
7.评审收费按照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重新核定我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收费标准的通知》(闽价费〔2008〕361号)规定执行,评审费在送交材料时同时缴纳。
8.本通知及相关表格可从福建教育信息网(http://)职称管理系统下载。各高校在报送预审表纸质材料的同时,还须通过省教育厅职称管理系统(http://218.85.72.59/webrs/)提交电子文档。
第五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方案
2014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聘工作方案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2014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2014年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办法》《2014年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推荐办法》的文件精神及要求,并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情况,现制定我校工作方案如下:
一、评聘委员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参评条件
依据《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附后
三、评审程序
1、公布职数
经市教育局人事处批准,我校2014年使用岗位职数为:高级岗位职数5人,中级岗位职数7人,公示日期:2015年1月6—8日
2、个人申报
本校教师按照自愿原则,凡符合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均可向学校评聘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学历证件:第一学历、最高学历(原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证书》(原件)、《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合格证》(四个模块原件)、《实施课标、使用教材合格证》(原件)、继续教育合格证(原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原件)、任职来个人获奖证书、证件(校级以上),申报高级岗位需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
3、资格审查
学校评聘委员会根据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认真审核参评教师个人信息及提供的评审材料。审查结果在本校向全体教职工公示,公示日期:2015年1月12—14日
4、考核评价
学校评聘委员会综合考核参评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业绩、承担工作、学术成果、表彰奖励、工作年限的基础上,按学校公布的职数,根据排名顺序择优确定推荐人选,推荐结果在校内公示,公示日期:2015年1月15—21日。
5、推荐上报
公示结果无异议后,组织被推荐教师准备材料并完成上报。时间:2015年1月22—30日
四、推荐办法
凡符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条件的参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办公室提交申请进行申报,并提交有关全部证件的原件。由学校评聘委员会审核参评教师个人信息及提供的评审材料,对参评教师进行有效评价,并按学校公布的职数,根据排名顺序择优确定推荐人选。
五、工作纪律
1、严格实施三次公示制度。
2、严格程序,确保申报推荐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3、学校评聘委员会成员要坚持原则、遵守纪律、秉公办事,要熟悉和掌握有关政策,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审查、介绍、评价每个被参评教师的情况时,都要出以公心,实事求是、准确客观,不以感情代替政策,更不以原则做交易,降低评审标准和质量,损坏委员会集体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