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5:05: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

第一篇: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上饶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与“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绪 论

一、选题

(一)选题的缘由

1.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是美国新时期自身实力衰落下面对诸多危机而采取的全球性策略。目前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不是很多,而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同与其有相似性的“尼克松主义”拿起来比较探析则几乎没有。因此,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比较可以让我们对美国目前的全球新战略形成原因及性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2.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美国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对她来说是个威胁,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核心是“重返亚太”在北太平洋地区构筑反华包围圈,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进行比较探析可以促使我们充分认识美国这个国家战略的实质,给我们国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借鉴意义。

(二)选题的思路和意义

1.本选题重点在于探析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在背景、实施策略、影响及实质等方面的深层次的关系。

2.通过该选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纵向厘清美国当代全球战略演变的过程,及其每次转变背后的规律。

3.通过本选题的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相似性的认识。让我们全面把握美国目前国家战略走向,给我们国家制订相应策略提供借鉴。

二、学术成果回顾

当前学术界对奥巴马全球新战略的研究主要有:(1)宋海洋的《奥巴马主义初探》(发表于江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主要从原因、内容、影响等方面对奥巴马的全球战略进行了全面的介绍;(2)汤闯的《美国全球新战略》(发表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期,集中分析了美国新战略的走向和对我国的影响;(3)周建明的《遏制战略中相对安全的目标》(发表于国际观察)2007年第5期,该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遏制战略中的“相对安全”的产生背景,内涵,过程及影响;(4)杨帆的《浅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动因》(发表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着重探析了“尼克松主义”出台的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5)夏亚峰的《“尼克松主义” 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发表于中国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文章集中分析了尼克松总统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三、本文总体构思

第一部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都是综合实力相对削落的背景下出台的;

第二部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都基于谋求美国“相对安全”战略理念,实施了相似的策略;

第三部分: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对美国和世界局势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四、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专著:

1.汤闯:《美国全球新战略》,三联书店2012年版;

2.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等译,台北:东方出版社2005 年版;

3.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版;

4.郝雨凡、赵全胜:《布什的困惑》,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论文:

1.宋海洋:《奥巴马主义初探》,载《江汉大学学报 》2013年第一期;

2.钱文荣:《奥巴马全球新战略调整对我之影响》,载《亚洲纵横》2011年第二期; 3.周建明:《遏制战略中相对安全的目标》,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六期; 4.付明华:《马荣升.试析美国全球战略转型》,载《湖南行政学越学报》2012年第五期;

5.夏亚峰:《“尼克松主义”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载《中国党史研究》2009年第四期;

6.李莉:《美国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成因探析”》,载《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一期;

7.杨洁勉:《浅析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调整》,载《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第二期; 8.杨帆:《浅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动因》,载《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

9.赵华胜:《评美国新阿富汗战略》,复旦学报,载《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一期。

(二)研究方法

主要通过材料分析法、综述法、个案讨论法,比较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奥巴马

上饶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的全球新战略与“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2008年,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变革”的旗号下,以“巧实力”为手段,在对外政策方面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体现在加强与盟友合作,调整与世界大国关系,改善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迅速转移全世界对其积极推动改革美元霸权的注意力,解除或者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大在非洲的势力范围等。对外政策称之为“奥巴马主义”。“尼克松主义”是美国第37届总统尼克松执政时期所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战略的指导原则。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大支柱的所谓的“和平新战略”取代了前面几届总统的扩张性策略而以“缓和”为主。翻开美国的当代外交史我们不难发现奥巴马政府的新战略与20世纪60年代的“尼克松主义”在背景,内容,实施影响和实质等表面特征有相似之处,可做比较探析。奥巴马全球新战略是在美国相对实力衰退的基础上形成的美国的国家战略。实际上是以淡化领导权而达到控制主导权的目的,而与20世纪60年代的“尼克松主义”在“绝对”和“相对”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都是综合实力相对削落的背景下出台的。在美国的外交和世界战略演变史上,每位总统都会出台一系列的应对世界变化的策略,往往被称作“某某主义”比如“尼克松主义”“克林顿主义”“里根主义”“布什主义”等等。每一项主义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的出台就有着相似的背景。

第一、都是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的复苏乏力,社会矛盾凸显情况下提出的。1960年代后期,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开始黯然褪色,美国在西方经济体系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逐渐丧失,经济陷入了衰退,在外部又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进入1970年代后,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突如其来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跟加剧了这种危机,美元大量贬值,导致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布雷登森林体系的崩溃。在此背景下担任总统的尼克松上台后,果断对美国战后进攻性的世界战略进行了调整,采用退缩性的防御战略,集中精力应对日益严峻国内经济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当今的奥巴马上台同样面临着2008年的美国金融风暴的袭击,经济发展迟缓,企业大量倒闭,失业增加,社会矛盾集聚,美元的信用和实际控制力下降。最近10年称为了美国“失去的十年”。美国GDP占全球GDP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超过30%滑落到2008年的23.1%。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唯一中心和世界经济增长主要领头羊的地位已宣告结束。小布什主政8年,美国经济下降,综合实力锐降。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又使美国雪上加霜,经济陷入衰退,国库入不敷出,居民财产缩水、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失业率一度超过 10%。[1]同样新世纪最初几年在“反恐”旗号下发动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长期难以获得最终胜利,而使美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这些都使得美国冷战结束以来奉行的全面出击的单边主义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战略已经难以为继。

第二、都是前期国际激进全面进攻策略导致美国深陷战争的泥潭包袱沉重的状况下被迫制定的。进入1960年代,冷战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美国和苏联的全球争霸,双方的对抗是全方位的,特别是激烈的军备竞赛,危机不断,甚至达到热战的边缘,双方的投入都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美国为了稳定以及构建成的东方约束共产主义扩展的包围圈,卷入了越南战争。但战争并没有按照美国的意愿很快结束,反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到1960年代末,美国付出4千亿美元的战费和5.8万美军伤亡的沉重代价[1],仍然看不到尽头,而美国人民反对越南战争的抗议浪潮风起云涌。这促使美国当时必须对二战后长期执行的进攻性战略进行调整,以集中力量应对国内日益尖锐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在冷战结束前后,美国凭借自己逐渐走向繁荣的经济所积累的国力,利用苏联陷入的全面危机的状况,开始又走上了全面出击的道路,谋求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世界秩序。尤其是在跨入新世界美国所奉行的“小布什主义”,以激进的战争策略以期把美国的价值观输向世界。在反恐的旗号下,美国四处出击,尤其是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但战争初期的高歌猛进并没有带来最后的彻底胜利,反而重蹈了越南战争的覆辙。如从2003年3月20日到2011年12月18日,伊拉克战争持续了近9年。美国付

[1]出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军费开支,死亡近5000人。作为反恐标志的阿富汗战争更是看不到尽头。沉重的战争负担,使得美国的软、硬国力都遭到巨大的损伤。为了走出战争泥潭,2009年8月7日,奥巴马宣布“负责任地结束伊拉克战争”的计划。2010 年 8 月31日,奥巴马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军在伊拉克为时7年多的作战任务正式结束。2011年12月18日,美国驻伊部队从伊拉克撤离,这些标志着历经9年的美国伊拉克战争正式画上了句号。2012年5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发表讲话,公布了结束阿富汗战争的计划表。2.3万美军将在2012年夏季结束前回国。[1]如期撤离驻伊军队结束阿富汗战争,不仅显示了奥巴马政府战略重心东移的决心,还表明了美不愿继续陷入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泥潭的意愿。

第三、国际上美国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断增大。1960年代,由于西欧经济发展和联合、日本的经济奇迹崛起。欧盟与日本在经济方面与美国形成了挑战,在资本主义世界开始形成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美国逐渐丧失经济霸权地位。西欧、日本经济上的强大,推动了他们在政治上的独立倾向。尼克松执政期间,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而无法自拔,苏联抓住这个机会,加大了全球范围内的对美国的进攻,美国明显处于被动的守势。进入 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各种新因素的挑战,所面对的国际安全威胁更加多元、复杂,非传统安全因素上升。除地区争端、局部战争等老问题外,怎么克服经融危机、维护国家安全成为许多国家必须面对的新挑战。欧洲陷入债务危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何谈未成功,东北亚发生“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炮击”等不稳定事件。面对这些危机,美国独力难为,必须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这是奥巴马舍弃单边、重返多边,谋求与更多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的主要动因。[2]

上饶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第四、国际战略格局的多极化进程加快,新兴力量崛起,使得美国面对的竞争对手发生了变化,不得不调整自身的全球战略以抑制潜在的挑战者。二战后,尤其是1960年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独立国家。社会主义中国和众多的亚非拉国家构成了第三世界。第三世界国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强烈要求缓和国际局势,反对超级大国对世界的主宰。面对这股新兴的震撼力量,美国需要做出相应的姿态。欧盟和日本的崛起撼动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尤其是经济霸权,随着美国经济上的衰退,它不得不改变策略,被迫承认和采取新策略来应对这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尼克松主义”就在这环境下应运而生。冷战结束后,美国长期的主要对手苏联瓦解,世界进入到了新一轮力量变换时期,世界总体局势更加的趋向多极化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和印度异军突起,中国经济超过日本排世界第二位,欧盟总体实力不容小觑,其他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在抓紧机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打破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垄断状态。全球新兴经济体占全世界财富的比重已经从1980年代的33.7%增至如今的43.4%;今年伊始20国集团正由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型,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集团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世界政治和经济重心正向

[3]﹙p40-90﹚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是哪个国家可以绝对控制得了的。这一系列的破坏都迫使美国必须调整策略,力求维持美国独霸的局面。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都基于谋求美国“相对安全”战略理念,实施了相似的策略。

“相对安全”是对应“绝对安全”概念而言的。“绝对安全”指美国在自由意识形态主导下,对普世价值的“绝对”追求,实行的是激进的扩张的战略。在具体策略上,即不能让对手意志有任何的得逞,把对手置于死地,以获得安全感。而“相对安全”理念是认为在国家利益相互竞争的国家之间,也有可能建立一种国际体系的成员追求相对安全,共同克制、共处和合作的机制,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和平,实行的是一种缓和的战略。

在整个冷战过程中,美国制定全球战略的指导理念基本上是追求“绝对安全”,而用“相对安全”的思想来指导美国全球战略的行动比较短暂,只有在尼克松执政时期。而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理念又恢复到“绝对安全”。当今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制定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对“尼克松主义”“相对安全”理念的继承和发展。这两个时期美国接受“相对安全”的战略理念有着近似的主客观条件。

首先,在这两个时期,由于深陷经济危机,美国都失去了全球战略竞争中的绝对优势,是这两个时期领导人被迫能接受“相对安全”的基本条件。其次,美国极度扩张的战争政策使尼克松时期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和奥巴马时期陷入伊拉克的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而使美国利益受到损害。这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两个时期领导人意识到无法达到追求“绝对安全”的程度。再次,在武器高速发展的时代,用战争或者核武器来进行打击显然是不合实际的。在实力衰退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寻找的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第四,这两个时期,“缓和之风”已然成为世界的的潮流。尼克松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时代,美国在欧洲的盟国也在开展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缓和”外交,美国制订战略的时候,若脱离这一点,将被他的盟国所抛弃,美国的总统是深刻认识这一点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奥巴马时代,美国脱离世界上其他正在崛起的力量,再采取谋求美国“绝对安全”也显然不合时宜。第五,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加强。尼克松时代,日本在越南战争中大发横财,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欧洲国家加强了联合,团结在一起,也形成了一股与美国对抗的力量。冷战后尤其进入新世纪后,美国一强独大的局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新兴国家实力的增强。发展为现如今的多极化的政治经济趋势和格局。

在相似的背景下,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基于“相对安全”理念提出的战略的内涵包括:第一,所推崇的是使用有限的战略资源来捍卫最重要的国家利益,达到安全的目标。这必然要求这两时期的总统需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重新评估,以做出有利于美国的政策;第二,在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更加冷静的思考,谁才是美国最大的敌人或者美国未来最大的假想敌。尼克松时期,冷静思考后确定苏联是美国最大的敌人。而奥巴马时期确定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假想敌;第三,有利于缓解美国极度扩张之后留下的隐患,巧妙的将国内人民的矛盾转移;第四,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使美国相对安全的策略,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巧妙的支撑着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时期的美国全球战略在具体的策略上的本质是相同的。突出“巧实力”、“多边主义”、“现实主义”奥巴马全球新战略与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原则的“尼克松主义”新战略有着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性,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都选择从无法获取最终胜利的战争中脱身。越南战争持续十多年,美国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沉重的包袱表明这场战争是美国全球策略上的重大失误,战争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战争初期国防开支急增,到1966年增加幅度为10%以上。与此同时,1965、1966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均超过6%。但随着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陷入困境,国防开支负担不断加重,美国经济又调头向下,1967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1970年美国经济增长则完全陷于停顿。[3]战争的消耗,加上石油引发的危机的影响,迫使美国最终决策结束越南战争。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国9271名军人的死亡,5.6万名左右的军人受伤,7630亿美元战争开支,花费500亿美元对伊拉克进行重建,[4]以及08年金融危机和反恐战略下的阿富汗战争的恶略影响。促使美国结束了打了将近十年的伊拉克战争。

第二,都将理智地处理苏联(俄罗斯)的关系作为选择。尼克松在全世界的缓和潮流的影响下以及自身核优势丧失的情况下,采用了缩进的策略,为此,放松了对苏联的对抗,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在尼克松任期内,美苏共举行了三次首脑会晤。美苏首脑进行会晤,签署文件。通过这些双方承诺尽最大力避免军事性冲突,防止大国核战争,用和平方式解决矛盾与争端。2008年的危机冲击了美国以美元为中心的霸权主义,美国的经济实力衰退,失业率飙升,社会矛盾激发。基于此,奥巴马改变了对俄罗斯的封锁策略,上饶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重启了美俄关系。2009年3月6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日内瓦一起按下“重启”键,标志着双方要扭转自2008年8月俄格冲突后被冻结的双边关系。2009 年 7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俄罗斯进行首次访问,俄罗斯媒体称奥巴马这次访俄是美俄双边关系的一个“转机”。[5]

第三,都有致力于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只是具体策略和对象却不一样。尼克松时期,拥有核力量的国家也就苏联、法国、中国等国,而真正可以和美国抗衡的是苏联。所以这时美国的策略重点和对象放在苏联以及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大规模发展和武器,因而通过削减核武器的谈判防止苏联核武库的进一步扩大。奥巴马时期,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传统核大国之外的国家也发展了核武器,并被美国认为是影响世界和平的根源。最重要的是威胁到了美国的安全,比如“911”事件,让美国变得极度的恐慌。促使美国打击的对象主要是恐怖组织、拥有核武器且反对美国的国家以及有恐怖组织基地国家。伊拉克和阿富汗就是美国“恐慌”下的牺牲品。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又致力于传播美国普世的观念,用于影响和统治全世界。

第四,重新审视中国的力量以及与中国的关系问题,但在对中国崛起的态度有所不同。1970年代“尼克松主义”战略是从亚太地区抽身,而当前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却是把亚太视为战略重心而重返亚太。“尼克松主义”战略将美国全球战略的重点放在欧洲,将苏联视为对美国利益威胁最大的力量。为有效遏制苏联,从尼克松政府开始,美国就逐渐十分重视逐渐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正与苏联处于敌对状态的中国而加以利用。所以美国把缓和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看成是他们在亚洲实行的政治军事收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缓和政策与“尼克松主义”双重政策以实现美苏之间在全球范围的妥协, 这也是美国希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同中国改善关系, 被认为是有利于维护稳定的地区环境, 以便于美国稳步地从亚洲撤出军队。另外,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也试图通过中国和苏联的斗争遏制苏联的发展,美国则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奥巴马时期,由于中国的崛起已经称为不争的事实,美国顿时感到了中国对他的压力,而且美国领导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一方面美国与中国已经形成了相互交织无法分离的经济、政治关系,无法完全将中国置于敌对状态,必须发展和中国的密切关系。2009年,奥巴马在阐述中美关系时定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这一基调。2010年3月,奥巴马进一步强调:“美中关系具有塑造21世纪的能力,其重要性堪比世界上任何双边关系。” [6]中美关系达到巅峰状态的标志是2009年10月两国发表的建交以来的第三个联合声明,承诺中美两国致力于建立战略互信。另外一方面,美国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对自己全球利益最大威胁。因而在新战略的具体实施中,在稳固美欧关系,改善与穆斯林国家的关系的同时,决定重返亚洲。所以奥巴马政府东亚安全战略的重点是“重返亚洲”。2009 年7 月,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宣称美国要“重返亚洲”。奥巴马总统在访问日本时自喻为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热衷于在亚洲“发挥领导作用”,实质上针对的就是未来潜在的最大竞争者中国。

三 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对美国和世界局势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质都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它们的核心和长远目标都是以美国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建立和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

“尼克松主义”的缓和缩进战略在某些程度上改善了美国与前苏联的关系,在二者的双边关系发展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前苏联与美国之间微妙简单的缓和进程,有助于缓和世界总体的局势,促进世界的总体和平进程。美苏两国在极端复杂与微妙的核武器问题上进行了谈判并达成一系列协议,虽然未能完全阻止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但它本身的意义仍是值得肯定的。“尼克松主义”战略也结束越南战争,把美国从深陷的战争泥潭中拉出来。在尼克松任期内,以“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首次访华并同中国领导人发表联合申明,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利用中国牵制苏联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尼克松主义”实际上使得美国的战略力量得以重新整合,在很大程度上确实起到了维护了美国的全球霸权的作用。美国在其霸权地位逐渐衰落的情况下,推行原来战略已经感到力不从心,因而不得不调整战略收缩力量,改变手法,在大国之间利用矛盾,纵横捭阖,使美国处于最有利的地位。在中、苏、美三角关系中,先前把前苏联作为头号敌人,把中国看作“潜在性威胁”,争取改善和中国关系,竭尽全力从印度支那脱身,以便稳定国内,整合力量加强同前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尼克松总统对前苏联实行缓和战略,目的是想以此削弱前苏联的扩张态势,给美国争取喘息缓和的机会。“尼克松主义”里的“伙伴关系”,不是造成和平相处、相互制约的新关系,而是要拉着欧洲和日本同美国一起承受军事负担,并且在经济上帮助美国摆脱经济政治困境。更加重要的是,美国通过“缓和”外交加强了对前苏联的政治渗透,“缓和”为西方影响进人前苏联打开了大门,从而在意识形态上使前苏联受到一定冲击。“缓和”战略与前苏联的解体有着深层次的内在因果关系。

奥巴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美国面临的战略困境,有助于世界局势的总体稳定。对美国来讲,奥巴马通过收缩战线、转嫁危机,使美国际形象和战略处境有所改善。对世界来讲,奥巴马的对外政策总体上有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和热点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推动国际社会在全球问题上的合作。[8]例如重启美俄关系。2010年4月8日,俄美签署《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限制双方的核弹头数量。美国要与俄罗斯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促使美俄双方扭转了俄格冲突后冻结的美俄关系。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2009年6月奥巴马开罗大学演讲,向阿拉伯世界和穆斯林世界传递积极信号,向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伸出了“和平之手” 防止核武器的扩散。防止和扩散的重点是伊朗和朝鲜的核计划。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宣布将采取必要的手段根除伊朗的核武器;而对于朝核问题,奥巴马政府同中国和其他国家一起努力,力争朝鲜半岛的无核化。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全世界的和平发展进程。奥巴马全球新战略的缩进,给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在美国政策虚伪的表面下我们还应防止西方和平演变分裂我国的策略。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本质上都是维护美国的霸权主义,不可能从

上饶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根本上带动世界局势的和平发展。在亚洲,尼克松他干过对柬埔寨轰炸升级,对老挝轰炸, 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期间派巡洋舰到印度洋。在拉丁美洲,尼克松所代表的美国政府对巴西的扶持, 引起阿根廷、秘鲁等国对巴西的强烈不满, 形成对美国的强烈抗衡。尼克松和基辛格通过切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智利的援助及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支持1973年9月政变,推翻合法的阿连德政府, 随后上台的是专制独裁实施暴政的皮诺切特政权。[9]同样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的新瓶装的仍是美称霸世界的旧酒,其目标太大与实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尖锐的美伊关系没有改善,伊朗领导人并没有“松开拳头”紧握住奥巴马政府伸出的手,奥巴马的“阿以和谈”策略未取得突出进展。两者的策略实施的实质决定了两者不可能完全维护世界的和平。而只能是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局部性的自私行为。

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的实质都是在美国实力衰退的基础上为了尽力维护和强化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以退为进的带有虚伪性的全球策略。在其虚伪的外表下,掩盖不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扩张主义传统和“救世主”的心态。这些都决定了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新战略将继续把维护和强化美“一超独霸”的地位作为美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追求“相对安全”的“尼克松主义”实行所谓的缓和战略。它实际上是对自身实力和安全的重新考量后做出的重大的战略调整。确认苏联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再次对美国的战略资源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东方采取的看似缓和的策略,用和平交往的方式输出美国的价值观,用和平演变的策略导致了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分裂。在中国与前苏联关系恶化的时候和中国改善关系,其实质却是让中国和前苏联对抗,美国得利,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奥巴马在美国的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借助其盟友和新兴大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的力量,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采用多边主义和“巧实力”的外交策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美国的软硬实力,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尤其是“重返亚洲”并明显把中国作为其主要对抗目标这点上更是赤裸裸的。一方面承认台湾属于中国,一面又向台出售武器;一面提升与中国的关系,一面重返亚太,在东北亚进行军事演习和建立军事基地构筑反华包围圈就是例证。

美国所秉持的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自由”,在对外策略和战略的决策中,“自由”成为美国的核心价值和决定美国国家利益的标志,把“自由”这种价值观念和制度向全世界推广成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把阻碍和反对这种价值观向世界推广的势力看做是对美国利益和价值观的一种威胁。就美国目前的国情来说,美国未来几年的战略走向将依旧是缩进,即以退为进,争取的不是从武器上消灭和震慑别国,而是通过和依靠以及协调其他世界的力量在美国的主导下,即淡化领导权以达到控制主导权的目的。达到美国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上的世界霸权。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俨然成为美国未来最大的假想敌以及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会对我国的崛起千般的阻扰,我们必须乘美国在东北亚站立未稳之际,积极发展,主动出击,占据主动权,才不会在未来的路上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奥巴马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比较探析”

致 谢

本文是在张文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张老师帮助我选题,引导我们去寻找线索,鼓励我们找到创新的立意点,从而写出吸引的文章。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张老师组织我们开了几次论文研讨会,要求我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初稿,而且及时的,仔细的为我们修改,小到字词大到文章的总体布局和结构。张文伟老师那一丝不苟的精神着实让人敬佩。感谢张老师对我的指导,感谢这四年帮助我成长的各科老师。由于知识经验的欠缺,所以论文的一些地方难免有粗糙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我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宋海洋.奥巴马主义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 ,2013.[2]钱文荣.奥巴马全球新战略调整对我之影响[J].亚洲纵横 ,2011.[3]汤闯.美国全球新战略[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p40-90.[4]Lmnxnb.伊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nYtlTpWLRn7oEHB_Ji4cJWkePP_EUHrXE5TKc0CHb4hGuFh4R9EO9WQHN2YVOyd [5]周建明.遏制战略中相对安全的目标[J].国际观察, 2007.[6]约瑟夫·奈. 界政坛成功之道[M]. 吴晓辉,等,译. 台北:东方出版社,2005:29.[7]约瑟夫·奈. 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 郑志国,等,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56.[8]付明华,马荣升.试析美国全球战略转型[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9]夏亚峰.“尼克松主义” 及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J].中国党史研究,2009.[10]李莉.美国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成因探析” [J].东南亚研究,2013.[11]杨洁勉.浅析奥巴马政府的全球战略调整[J].国际问题研究,2011.[12]郝雨凡、赵全胜:布什的困惑[M].时事出版社,2006年.[13]杨帆.浅析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动因[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14]赵华胜.评美国新阿富汗战略[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Rgikc.尼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jMDrhIpEW5tE-I86lq0vlj63LIjvADzd6t_aV1GVSi1JjcW1EBGWFUJ4gjOWXbXAx0Wa0FhsU4gJwqPhSIN08K.

第二篇:奥巴马主义

“奥巴马主义”正式出炉

世界知识 2014年13期 董春玲

5月28日,在西点军校的毕业典礼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篇特殊的毕业致辞。通过这篇毕业致辞,奥巴马回应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质疑和批评,回答了“如何保持美国的领导力”这一核心问题,向世界全面阐释了他的外交政策理念。美国媒体对这篇演讲的内容毁誉参半,对奥巴马为外交政策而做的辩护褒贬不一。然而,各大媒体对这篇演说的重要性却是众口一辞,认为它集中反映了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思想,标志着“奥巴马主义”的正式出炉。

美国外交寻求“中庸之道”

奥巴马在演讲中指出,美国的外交战略一直受两种思想支配:一种是“干涉主义”,一种是“孤立主义”。孤立主义者从现实利益角度出发,认为美国不该介入叙利亚、乌克兰或中非的冲突。“经过代价高昂的战争和国内不断的反战宣传,这种观点已经被很多美国人接受”。而干涉主义者则认为美国不能对这些冲突视而不见,否则美国自身会走向灾难。在他们看来,美国在世界各地使用武力,是世界免于战乱的最后保障。“面对叙利亚的暴政和俄罗斯的挑衅,美国如果不采取行动,不仅违背了我们的良知,而且会招致未来日益升级的侵略行动”。

“奥巴马主义”则吸取了小布什时代的教训,选择在“孤立主义”与“干预主义”中间寻找新的平衡。小布什时期,美国将“干涉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选择绕过联合国发动了两场战争,用坚决的军事打击回应“基地”组织的挑衅。然而,许多年过去了,伊拉克和阿富汗依然动荡不安,美国却因巨额的战争花费而负债累累。正如奥巴马所说的那样:21世纪的美国孤立主义并不是可取的方案,但是,在海外争取和平与自由、保障美国利益并不意味着在任何问题上都需要采取军事手段。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所犯的一些代价最高昂的错误都不是因为采取克制态度,而是因为没有认真考虑后果就匆忙进行军事冒险。奥巴马认为:美国必须一如既往在世界舞台上发挥领导作用。但是,美国的军事行动不能成为我们在每个场合发挥领导作用的惟一因素——甚至不是最基本的因素。“不能因为我们有最优质的榔头,就把每个问题都当成钉子”。

“奥巴马主义”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提高出兵的门槛。若地区热点问题不对核心利益(美国公民、国土、生活方式)构成直接威胁时,必须动员盟邦和伙伴采取集体行动,扩展干预方式,如采取深度外交、制裁、国际法等手段;在正当、必要和有效的情况下,采取多边军事行动。其次,调整打击恐怖主义的战略,改变军事干预的传统做法,与国内有恐怖主义基地的某些国家进行有效的伙伴合作。第三,严格维护国际秩序,美国需要以身作则地发挥领导作用,尊重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权威,降低美国维护国际体系稳定的制度成本。最后,美国将更多地运用非军事手段推广民主、保护人权。

美国大战略依旧“迷失”

“奥巴马主义”主张慎用武力,运用结盟、国际法、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等多种非军事手段实现外交目的,体现了美国政府对两场战争的反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些内容从2011年奥巴马为在利比亚实施军事干预而进行辩护的演讲中也能找到,因此诸多媒体评价此次演讲“毫无新意”。但若换个视角,从奥巴马西点军校的演讲中去寻觅美国未来两年的战略规划布局,不难看出其中诸多的矛盾与问题——美国既想要“当老大”,又不愿承担过多义务;既想要维护国际秩序稳定,又把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大国群体视为威胁。奥巴马虽然只字未提“亚太再平衡”,却多次点名批评中国和俄罗斯,其“大战略”依然逻辑混乱,缺乏操作性。

很多美国学者将“奥巴马主义”与“尼克松主义”做类比,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如都对战争进行反思,都在收缩全球义务,都希望“充分发挥盟友体系”来实现集体安全,都支持盟友发展军事力量以自卫。但两者一个很显著的不同是,“尼克松主义”有配套的大战略而“奥巴马主义”没有。在越南战争之后,尼克松和“战略设计大师”基辛格都认为,美国在海外动武的能力下降了,因此降低了争霸的调门,着手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并通过中美“握手”改变了全球格局,使自己能够在海外力量收缩的大背景下保持战略主动权。但奥巴马却截然相反,一方面不愿意承认美国力量的衰退,继续高调地宣扬“必然领导世界”的理论,给自己“戴高帽”;另一方面从未努力缓和同潜在对手的紧张关系,继续通过给对手“穿小鞋”激化大国矛盾。而事实上,缺少了俄罗斯的合作,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无法取得突破;缺少了中国配合,美国在施压朝鲜方面也难以取得进展;少了俄罗斯参与的“G7”已沦为西方自娱自乐的工具;没有中国参加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更像是松散的政治联盟而非区域一体化机制。美国的战略导致中国和俄罗斯更加亲近,两国能源大单的签署给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亚洲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伴随亚信峰会召开,一个崭新的亚洲集体安全机制正在形成:一个以中俄战略合作为龙头、基于陆权的新型伙伴体系和美国基于海权的盟友体系“分庭抗礼”,削弱了美国在亚洲安全事务上的影响力。而美国加强对日承诺、煽动越南反华的做法实则是在“制造冲突”而非“化解冲突”,只会使自己在热点问题上越陷越深,离卷入军事对抗越来越近。可以说,缺乏大战略支持的“奥巴马主义”只是一个政治口号,只会加剧当前美国外交进退两难的窘境,难以实现“休养生息”、“左右逢源”的目的。

只是推卸责任的一个幌子

提出“奥巴马主义”的精巧之处在于:它既否定了前任总统的外交战略,又迎合了当下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对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有利;既想摆脱战争的束缚与沉重的安全责任,又想为自己收获一个全球领导者的好名声,还能为近期一系列外交不作为开脱。

共和党鹰派人物约翰·麦凯恩认为,“奥巴马主义”会向外界表明“美国不可信、不愿意扮演领导角色”。“美国正在不惜代价地寻求撤退”,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专家迈克尔·奥汉隆对美国当前的战略态势忧心忡忡,“我们恰恰在最后一个阶段失去了冷静”。近日伊拉克局势的突然恶化就是最好的例证。极端武装势力“伊拉克—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残暴行径让奥巴马颜面尽失。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奥巴马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中还宣称“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是中东政治现代化的典范”。

伊拉克今天的乱局是美国11年来对伊拉克政策所产生的叠加效应。首先,美军攻打伊拉克后,强力打击萨达姆逊尼派,打破了该国原有的政治力量平衡,导致逊尼派反政府势力的发展;其次,美国撤军时,伊拉克安全局势并不稳定,暴恐事件频发,重建进程困难重重,而美国对此并不关心;再次,突然撤军造成伊拉克军队士气低落,本土部队未经受良好训练,难以应对复杂的安全问题,给恐怖分子大开了方便之门;最后,美国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导致其和伊拉克逊尼派反政府势力结合,力量不断壮大,美国虽已察觉,但听之任之,最终自酿苦果。根据英国《每日邮报》6月14日报道,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巴马需要为今天的伊拉克乱局负责,**的根源就在于奥巴马不顾形势发展,急于结束战争。这些批评无疑给了“奥巴马主义”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西点军校的演讲中,奥巴马骄傲地宣称,美国必须领导世界,然而,一个全球领导者首先应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发动一场错误战争的美国不仅需要检讨其外交战略,更需要为战争的后果负责。打着“奥巴马主义”的幌子一走了之,不仅给恐怖分子留下了发展的温床,给国家安全带来更大风险,还会有损于美国对外干预的“正义性”和国际形象。打着反恐、支持民主人权旗号制造了一个个乱局的美国理应收拾残局。只有切实负起责任,美国民众才能真正理解减少单边军事行动的必要性,美国才能在介入地区热点问题上更加审慎和理性。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第三篇:奥巴马与“布什主义”若即若离、弄巧成拙

奥巴马与“布什主义”若即若离、弄巧成拙

谭中

伦敦《经济学家》杂志掀起一阵关于诺贝尔和平奖金获得者奥巴马向利比亚动武,以及所谓“奥巴马主义”的讨论。但时下美国左派反战者众多,右派赞成动武者无意为奥巴马镀金、还专找他的漏洞,关于“奥巴马主义”的讨论在美国成不了气候。

奥巴马是列宁名言“事物是对立统一”的典型。他以非洲穆斯林、“反殖民主义者”后裔(他自己书中表明的)的身份主宰全球称霸成性的美国政治外交既了不起又十分尴尬。他当美国总统可谓生不逢时,四方八面遇到西方神话的“人狼”(werewolf),需要“银弹”(silver bullet)才能脱离危难。两年多来,奥巴马政权搜寻内政方面的“银弹”已经绝望,最后只能到外交领域孤注一掷。

奥巴马重拾布什衣钵?

鉴于右派政敌无情抨击他缺乏勇往直前的领袖气质以及美国在国际舞台丧失领导地位,鉴于中东北非“民主”浪潮汹涌澎湃,鉴于多事之秋的许多政权都是美国的关键盟友,又鉴于容易开刀的卡达菲失道寡助,奥巴马突然由国际和平鸽摇身一变而成为利比亚上空的凶鹰,现在的美国总统和三年前竞选时以“和平卫士”身份频频击败政敌的奥巴马判若两人,一步登天的他现在滑落到拾起前总统布什卸掉的“人道帝国主义”(Humanitarian imperialism)衣钵的可怜地步。

行家认为,是三名女将造成奥巴马这种巨变,她们是:国务卿希拉莉、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莱丝和奥巴马多年好友与身边智囊帕娃尔Samantha Power(以她2003年的《地狱中的大问题:美国与灭种屠杀时代》(A Problem from Hell: America and the Age of Genocide)的畅销书一鸣惊人的年轻政治学者)。

三名“红衣女侠”使缺乏复杂政治经验的奥巴马蹩脚地玩弄“巧实力”(smart power)。

先是奥巴马到利比亚大打出手后粉饰太平,不承认“战争”发生,白宫对利比亚战事的形容词是:“有活力的军事行动”(“kinetic military action”),令《华盛顿时报》于3月26日发表以“奥巴马的‘战争论’出击——其政府企图逃避明显事实”(Obama's War on“War”——Administration tries hard to dodge the obvious)为题的社论。印度《先锋报》也在同一天刊出题为“诺贝尔和平奖金得主的战争”的署名文章,回应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艾玛与俄国杜马(国会)副主席日里诺夫斯基等人公开要求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收回2009年发给奥巴马的“和平奖”。

继而奥巴马无法躲闪,于是在3月28日晚到华盛顿国防大学发表28分钟的精辟讲演,其内容实质与布什在后“九一一”时代发表的、被称为“布什主义”的好战言论十分相似,只不过没有布什那种“牛仔”蛮气而已。

客居纽约的华人女作家张月如在4月1日《人民网》专栏中认为奥巴马这一讲话“标志着一个历史时刻的开始——奥巴马主义的成形”,她说奥巴马空袭利比亚实质上和布什“单枪匹马攻打伊拉克”没有不同,只是在“外交包装”上“近乎完美”而已;又说,“奥巴马主义的精髓”就是强调国际多边合作。利比亚行动难以自圆其说

如果说过去两年来存在着“奥巴马主义”的话,他3月28日的讲话正是对“奥巴马主义”宣判死刑。这篇讲话不但存在着逻辑思维的矛盾,更是漏洞百出。它说“鉴于军事行动的危险与代价”美国不会“贸然动武去解决世界的诸多挑战”,却又强调在“利益与价值观念处于险境”时“有责任行动起来”。

他说:“我已经清楚地宣布,我会毫不犹豫地快速地、斩金截铁地、单独地使用军事力量来保卫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盟友以及我们的核心利益。有时候,虽然我们的安全并不直接受到威胁,但我们的利益与价值观念是受威胁的。”又强调必须“见义勇为”,更说出“摒弃美国作为领袖的责任,特别是我们对人类的责任就等于背弃我们自己”,与布什奉上帝之命到全球“推广自由”异曲同工。

奥巴马这些豪言壮语和他说的美国在伊拉克曾经“误入歧途”以及“如果我们企图用武力推翻卡达菲政权,我们的同盟就会分裂。我们就必得使用地面部队,或者从空中杀害平民。对我们青年男女的危险就会更大。代价也会更大”摆在一起,人们就不知道他是“鹰”还是“鸽”了。美国言论有人说奥巴马和布什都是“自鸣得意的道德主义”(smug moralism)的一丘之貉。

奥巴马口中美妙言辞不符合地面形势发展,他讲演中洋溢的“制止屠杀利比亚平民”的热情与射到利比亚的美国火箭毒焰背道而驰。从美、英、法动武的第一天开始就看不到卡达菲部队对平民开火,而是干预者猛烈打击卡达菲的军事力量(美国国防部估计已损失四分之一),等于片面帮助利比亚内战的一方。

在某些战斗地点,是反卡达菲的叛军“屠杀”分到武器后守卫领土的挺卡达菲的平民,美国官员透露:“我们在幕后与叛军进行艰难的工作,避免为了保护平民而打击叛军”。奥巴马偏袒叛军也引起人们忧虑,他们中不乏反美“圣战”极端主义者,国防部长盖茨坚决反对美国为他们提供武器。

上自盖茨、下至各级指挥的美国军方一直反对这次动武是人所共知的,美国情报部门埋怨奥巴马不先弄清利比亚内乱的性质、不认真考虑军事介入的后果、不明确军事行动的具体目标、不考虑退场战略就贸然行动。与军方及情报部门来往密切、素有鹰派形象的《华盛顿时报》对这次动武批评得特别响亮即是旁证。

该报4月1日署名文章说奥巴马外交的主要目的是为包括作为西方帝国主义受害者的穆斯林世界的“国际群体”服务,结果会令人看衰美国领导地位,“奥巴马的反美国主义只能引起我们亲密朋友与致命敌人的藐视”,因为这世界谁也不敬重软弱。

作者是从印度退休旅居美国芝加哥的华人学者

第四篇:奥巴马演讲稿

Hi, everybody.On behalf of all the Obamas – Michelle, Malia, Sasha, Bo, and the newest member of our family, Sunny – I want to wish you a happy and healthy Thanksgiving.We’ll be spending today just like many of you – sitting down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o eat some good food, tell some stories, watch a little football, and most importantly, count our blessings.And as Americans, we have so much to be thankful for.We give thanks for the men and women who(1)nearly four centuries ago, risking everything for the chance at a better life – and the people who were already here, our Native American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ir generosity during that first Thanksgiving.We give thanks for(2)who followed – people of all races and religions, who arrived here from every country on Earth and worked to build something better for themselves and for us.We give thanks for all our men and women in uniform – and for their families, who are surely missing them very much today.We’re grateful for their sacrifice too.We give thanks for the freedoms(3)– the freedom to think what we want and say what we think, to worship according to our own beliefs, to choose our leaders and, yes, criticize them without punishment.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fighting and even dying for their chance at these freedoms.We stand with them in that struggle, and we give thanks for being free.And we give thanks to everyone who’s(4)to make the United States a better, more compassionate nation – who spend their Thanksgiving volunteering at a soup kitchen, or joining a service project, or bringing food and cheer to a lonely neighbor.That big-hearted generosity is a central part of our American character.We believe in lending a hand to folks who need it.We believe in pitching in to solve problems even if they aren’t our problems.And that’s not a one-day-a-year belief.It’s part of the fabric of our nation.And we remember that many Americans need that helping hand right now.Americans who’ve lost their jobs and can’t get a new one through no fault of their own.Americans who’ve been trapped in poverty and just need that helping hand to climb out.Citizens whose prayers and hopes move us to act.We are a people who are greater together than we are on our own.That’s what today is about.That’s what every day should be about.No matter our differences, we’re all part of one American family.We are each other’s keepers.We are one nation, under God.That core tenet of our American experience has guided us from the earliest days of our founding – and it will guide us to a future that’s even brighter than today.Thank you, God bless you, and from my family to yours, Happy Thanksgiving.1.set sail for this land2.the generations

3.they defend4.doing their part

第五篇:奥巴马演讲稿

Happy New Year, everybody.This week, /I traveled to Cleveland, Ohio, to talk with folks about /the biggest challenge we face as a country /rebuilding our economy so that, once again, hard work pays off, responsibility is rewarded, and anyone, regardless of who they are /or where they come from, can make it if they try.That’s the economy/America deserves.That’s the economy I’m fighting /every day to build.Now, to get the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e need to do/ is get more Americans back to work.And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we’ve made /steady progress.We just learned /that our economecession, we’ve added more than 3 million private sector jobs over the past 22 months.And we’re starting 2012 with manufacturing on the rise /and the American auto industry /on the mend.We’re heading in the rightdirection.And we’re not going to let up.On Wednesday the White HWe’ll hear from business leaders wh/follow their lead.Because this is a make or break moment for the middle class /and all those working to get there.We’ve got to keep at it.We’ve got to keep creating jobs.And we’ve got to keep rebuilding our economy /so that everyone gets a fair shot, everyone does their fair share / and everyone plays by the same rules.We can’t go back to the days when/ the financial system was stacking the deck against ordinary Americans.To me, that’s not an option.Not after all we’ve been through.That’snation’s new consumer watchdog this week.Richard’s job is simple: to look out for you.Every day, his sole mission is to protect consumers from potential abuses /by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to make sure that you’ve got all the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make the important financial decisions in your lives.I nominated Richard/ for this job last summer.And yet, Republicans in the Senate kept blocking his confirmation not because they objected to him, but because they wanted to weaken his agency.That made no sense.Every day we waited /was a day you and consumers all across the country were at greater financial risk.So this year, I’m going to keep doing whatever it takes to move this economy forward and to make sure that middle class families regain the security they’ve lost over the past decade.That’s my New Year’s resolution to all of you.Thank you, and have a great weekend.

下载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奥巴马的全球新战略和尼克松主义 (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奥巴马演讲

    May 25, 2013 WASHINGTON, DC—In his weekly address Saturday, Obama noted that members of the U.S. military often risk their lives without seeking the limelight......

    奥巴马演讲稿

    我衷心感谢艾奥瓦的公民们。众所周知,有人说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有人说我们好高骛远。有人说人民异见纷呈,悲观失望,不可能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众志成城。但在这个一月的夜......

    奥巴马自传

    《奥巴马自传》读后感非凡的成就来源于对目标的执着坚持 ---------题记奥巴马的成功之路充满坎坷,他的努力不是盲目的,他是一个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追求什么的人。看完他的经历......

    奥巴马演讲稿

    Hello, Chicago! 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

    奥巴马演讲稿

    Hello,Chicago!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 that America 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 are possible, who still wonders if the dream of our founders......

    奥巴马演讲

    奥巴马演讲《我们为什么要上学》全文 发布者:weleve 日期:2013年09月05日 01:39 来源: weleve.com 【字号 :大 中 小】 你要记住,哪怕你表现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觉得身......

    奥巴马就职演说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

    奥巴马就职演说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于2009年1月20日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以下是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的中英文对照全文,中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根据演说记录稿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