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分析电影《喜宴》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流不断增多,文化碰撞问题日渐凸显。文学、影视作品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文化碰撞问题。李安执导的电影《喜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婚姻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本文以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为基础,分析电影《喜宴》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并探讨如何规避跨文化交际中的碰撞、冲突问题。
关键词:霍夫斯塔德;文化差异维度;喜宴;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喜宴》讲述的是远在台湾的父母赶赴美国参加儿子婚礼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影片男主角伟同在纽约定居十年,事业有成,与男友赛门过着幸福的同居日子。而远在台北父母的一次次逼婚,使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怎料父母想赴美亲眼见证儿子成家。无奈,伟同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 “假结婚”。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
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冲突问题,在复杂的电影情节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本文以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为基础,分析电影《喜宴》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唤醒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探讨如何规避跨文化交际中的碰撞、冲突问题。
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在电影《喜宴》中的体现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非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和短期/长远取向,(汤新煌,2006.08),它们对分析文化冲突的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电影《喜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各种差异,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1、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霍夫斯塔德在《文化与组织:思维的软件》一书中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定义为:“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反,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而这种内部集团又对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hofstede,1991: 51)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强调群体和谐、个人与集体联系紧密,这一思维方式直接体现在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上。中国人在婚姻中重家庭而轻爱情,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的事情,婚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为家族这个“集体”延续香火,传承子嗣。影片中,伟同的父亲始终盼望着伟同能娶妻生子,使自己早日抱上孙子,于是影片中出现了父亲虽然因重病住院却仍念叨着要伟同娶妻生子的场景。为了帮助父亲实现愿望,为了完成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伟同决定与葳葳结婚。伟同深爱赛门,虽然极不情愿,但为了取悦父母,伟同还是选择了与葳葳结婚。而西方人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所以他们极其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片中伟同的同性伴侣,美国人赛门,一个人在纽约生活,父母并未对他的私生活过多管束,赛门的生活基本与家庭这个“集体”是分离的,所以赛门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有太多的顾忌。赛门选择同性恋生活实质就是遵循了西方自由恋爱和爱情至上的观念,仅仅是满足身心需要,而没有对于后代的顾虑,这是个人主义的重要表现。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不同还体现在中西方对待婚礼的不同态度上。西方婚礼不强调婚礼的隆重性,仅仅是一种证明婚姻合法的手段,在宗教和法律面前的宣誓以示对感情的认真、忠诚。中国人在婚礼问题上则特别强调隆重性、仪式性,并且将这种隆重性与婚姻的稳定和幸福挂钩。影片中,伟同和葳葳原本打算以美国的公证结婚来敷衍了事,但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影片中母亲说:“结婚是一辈子一次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婚礼的意义――通过庞大隆重的仪式来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见证人(宾客)多,还有婚姻双方大量的聘礼、嫁妆,以及“不能丢面子”的思想观念,也成为对婚姻长久性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隆重的婚礼,离婚、不幸福不稳定的婚姻就成了一种罪孽、反面的存在。这些无一不是对集体主义的体现。而婚礼上,伟同的中国朋友和亲戚起哄,罚酒、闹洞房等行为让外国人瞠目结舌,他们觉的这简直是疯狂至极,不可理喻。西方以尊重个体为出发点,而东方却是以尊重整体牺牲个人为宗旨的。闹洞房就是牺牲了新郎新娘的个人意志而取悦于整体意志的集中表现。
霍夫斯塔德提出的第二个文化差异维度是权利距离。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霍氏的权利距离指的正是人们对权力在社会中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所能接受的程度(彭世勇,2004.01)。具体地说,“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掌握权力较少的那部分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衡这一现象能够接受的程度。”(hofstede,1991:28)霍氏的研究表明,在权力距离不同的国家中,人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礼”和“上下等级”,要求人们对权利、地位、身份(以及辈分、等级、年龄等)比自己高的人必须要保持尊敬和礼貌。中国人注重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西方国家则提倡人人平等,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影片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餐厅老板几十年后仍然不改对伟同父亲的称呼,一朝为上级,一生为上级。另外,伟同也以其管理人员的身份,经常拿工资威胁下属。在家里,其父是一家之主,每次吃饭大家都要等他先动筷子品尝饭菜。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距离。
3、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情况或是前景有着不同的认识。霍夫斯塔德认为,“所谓不确定性回避就是文化成员对于不确定的或是未知的情况所感觉到的恐慌程度。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造成的恐慌表现为精神紧张或期盼未来的可预见性。”(hofstede,1991: 113)具体表现就是文化成员对于成文和不成文规则的需要。
笔者认为,片中中美两国人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到达北美大陆后还始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和处事方式,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使美国文化丰富多彩、兼容并蓄,所以美国人在对待新事物上就显得要开放、主动,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接受程度很高。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同性恋,但总体上他们能尊重同性恋者的选择,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在某种程度上能得到保护,所以,同性恋现象在美国人看来就没有那么奇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历漫长的封建农业社会,自给自足,与外界交流少,再加上封建礼教对人民正常生活的束缚以及中国人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接受程度较低,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是接受不了同性恋这一较新的事物的。所以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大多对同性恋者持怀疑、鄙视的态度,同性恋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片中中美两国人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深刻地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情况或是前景有着不同的认识。
4、男性主义(masculinity)和女性主义(femininity)。
根据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社会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指的是,不同文化的成员有不同的性别意识;不同文化的成员对性别角色有不同的认识。霍氏认为,在男性化社会中,性别角色十分明确,即男性成员应该自信、坚毅,重物质上的成功,女性成员则应该谦虚、温柔,注重生活质量;相反,在女性化的社会中,性别角色常常发生重叠,即男女都应该谦虚、温柔,而且注重生活质量。
男性度与女性度,也称为“刚柔性”,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对于男性文化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坦然;而女性社会的文化成员则强调生活的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养育后代。(宋雯,2009.06)中国不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社会,男人由于其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使他们从小的时候就受到长大之后要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这样的教育。而女人们自小被灌输的思想当中,更多的是教育其如何做一个好女人、好妻子、好母亲。依照性别角色进行家庭分工是家庭模型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家庭模型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samovar,2009:62)。中国传统的大男人和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女人只能在家里做家务事,一切要听从丈夫的,不能有自己的选择。片中伟同的母亲一生的职业都是全职太太,在心理上,更是把丈夫和儿子做为一生的事业,这一切都反映出中国式男性主义主导的社会。
三、小结
电影《喜宴》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的文化碰撞、冲突现象,然而影片结尾高父、高母的最后妥协以及伟同、葳葳、赛门三人紧紧相拥的画面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这种差异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任何文化都是逐渐经历认识文化差异到尊重文化差异再到协调文化差异的过程(张晓玲,2009.02)。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在接触一种新的文化时,必然会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信仰、风俗、行为习惯等方面融入到新的文化中(陈建平,2012:122),而新旧文化的融合则要经过四个阶段:蜜月阶段、烦躁和敌视阶段、逐渐适应阶段、双重文化阶段(陈建平,2012:123)。如何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4] 汤新煌.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8).[5] 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1)
[6] 宋雯.从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理论看英汉文化差异[j].安徽文学.2009(06)
[7] 张晓玲.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理论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张栋(199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现为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二篇:中美商务交际的礼貌策略——基于霍夫斯塔德的跨文化视角
摘要:在中美商务活动中,由于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礼貌用语、礼貌原则相差甚远,从而影响了礼貌的有效传递。该文运用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对中美商务活动中社会交际称谓、道谢用语和电话用语的礼貌策略进行探究,发现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对社会交际称谓、道谢和电话用语的礼貌有效传递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礼貌;中美商务交际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间商务活动也日益频繁,但由于跨国交流中的交际双方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各自对礼貌的理解、遵循的礼貌原则和表达礼貌的方式相差甚远,结果时常事与愿违,礼貌待客但对方却感受不到礼貌带来的喜悦。因此,只有了解交际双方文化差异,才能有效地传递礼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0 年1-8 月中国出口总值美国居首位,[1]美国是除欧盟之外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可见,提升和美国商务交流的质量十分必要。荷兰学者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一直是海外学者进行跨文化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对跨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国内学者对国际商务交际中礼貌原则的探究为数不多,主要集中在对商务信函、商务谈判方面,而运用霍氏理论就中美两国商务交际进行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将用霍氏理论对中美商务活动中社会交际称谓、道谢和电话用语的礼貌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促进两国间商务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1 礼貌原则与现象研究综述
礼貌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它对交际的成功有着重大影响。过去二十几年中,国内外学者对礼貌原则和礼貌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7 年,Brown 和Levinson 在《语言使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中“第一次对礼貌、面子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揭示了礼貌是语言运用中的普遍现象。他们认为人有积极和消极两种面子需求。积极面子需求是指作为社会人希望得到别人认可或赞许的面子需求; 消极面子需求是指希望自己的行动不被人干涉的面子需求。针对这两个类型的面子,语言研究团体提出了相应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3]而Leech 提出礼貌原则来补充Grice 的合作原则,他根据英国文化特点将礼貌原则分为策略、慷慨、赞誉、谦虚、同意以及同情六个准则。[4]在中国除了一些介绍国外礼貌理论的文章外,不少学者从理论和应用方面进行了研究。顾曰国对礼貌、语用与文化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与汉语文化相关的五条礼貌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德、言、行准则。[5]束定芳对Lecch 的语言观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6]探讨了受礼貌原则制约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手段运用和特点;[7]陈融探究了如何运用礼貌原则保全交际对象面子不让对方丢面子。[8] 2 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
荷兰学者Hofstede 在“20 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得出了表现各国核心文化价值的4 个层面”,[2] 即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刚柔性(masculinity)、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后来他又拓展了第五个维度长期取向(long term orientation)。在Culture and organizations:software of mind 一书中,他对这五个文化维度进行了如下描述:[9]权力距离是指一个组织或机构(如家庭)中相对弱势的成员对权力分配不均可接受的程度。权力和不平等是存在于任何社会的根本事实,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个人主义是相对于集体主义而言的,它指的是个人融入群体的程度。强调个人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松散,大家都只关心自己或自己“小家”;而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就融入一个强大具有凝聚力的内部团体。这里的集体主义与政治无关。刚性是相对于柔性而言,是指男性和女性社会角色的分配。研究表明:相比刚性价值取向社会,柔性价值取向的社会之间差别不大;在刚性价值取向的社会,男性充分自信、竞争力强而女性则类似于柔性价值取向社会比较谦逊、温柔。不确定性规避是指社会成员对不确定的情形感到不安或舒服的程度。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对不确定的情形容忍度低,因此他们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安全措施等尽量将不确定性最小化;而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正相反,他们希望越少法规越好,他们不喜欢被传统、习惯束缚,是相对论者。长期取向是相对短期取向而言,可以说该维度关注的是人的德行而非事实。长期取向文化中人们有毅力;短期取向文化中人们尊重传统,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注重保护自己的“面子”。霍氏文化维度中的中美礼貌策略
国际商务交际中,文化冲突将导致交际失败。文化差异的大小决定了冲突的严重程度。差异越大,就越容易引起冲突;反之,则越少冲突。本研究选择美国作为交际对象,除了因为美国是除欧盟以外和中国有最多商务交流的国家,还因为霍所做的事情道谢,这些成员会感觉很不自在,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不被对方当成自己人而感到愠怒。因此,在中美商务交际中应尊重交际对象个人的努力,并及时表达感谢。3.3 电话礼貌用语
电话因其高效、反馈及时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被频繁使用,因此能否将信息得体、礼貌地传递给交际对象不仅要求接打电话的工作人员要能准确地使用交际对象的语言传递信息,而且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了解霍氏的个人主义文化维度对提升中美两国电话交际中礼貌传递很具指导意义。由于中美在该维度上差别巨大(20/91),两国文化在表达礼貌的方式和评判标准也颇为不同。美国文化中个人权益至高无上,交际中他们倾向突出团体中的个人;而中国文化中集体利益至高无上,交际时人们大多没有突出自我的意识,一般是弱化个人,突出集体。美国人在接打电话过程中他们会先亮明自己的身份,如:Hello, Mary is speaking.这种直接告知的方式不仅向对方传递了一种尊重,同时也希望自己得到对方的尊重。而在中国,接电话时人们习惯于先询问对方想要跟谁通话,如果对方没有问及,通常不告知自己的身份。即便亮明身份时,还常为笼统的身份,如“我是XX 公司的”。通话结束后全然不知对方是谁的情形也时有发生。为了表示尊重,美国人结束通话时通常会对打来电话的人表示感谢,否则会被认为是很无礼的行为。他们在重视自己的同时也把交际对象作为应该尊重的个体对待。而在中国,结束通话时没有向对方表示感谢的习惯,参与交际的个体代表的是集体,也将对方看作集体的代表。因此,中美使用电话进行商务交流中,应充分重视、尊重对方的个体身份,才能更好地传递礼貌。4 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交际者态度可以夸大文化冲突也可以将其降到最低点。本文运用的霍氏文化维度理论只对中美商务交际中的社会交际称谓、道谢用语和电话用语三方面进行较肤浅的礼貌策略探究,而未涉及国际商务交际中的诸如寒暄、称赞、谈判等方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参考文献:
[1] 中国海关官网.2010.08 进出口主要国别(地区)总值(2010 年9.21 发布)[EB/OL].[2010-09-25].http://www.xiexiebang.com/.[2] 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95.[3] 刘茵.语用学礼貌、面子理论在饭店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5):66.[4]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5]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6] 束定芳.试论Geoffrey Leech 的语言观和交际修辞理论[J].外语研究,1990(4).[7] 束定芳,王虹.言语交际中的扬升抑降与礼貌原则[J].外国语,1993(3).[8] 陈融.面子·留面子·丢面子[J].外国语,1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