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法学院参加“南京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专家研讨会顺利举行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人大法学院参加“南京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专家研讨会顺利举行
为了破解城市管理的体制难题,促进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承担了国务院法制办2011年重点研究项目“南京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在结束前期实地调研工作后,课题组执行组长、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教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对在南京市实地调研中掌握的第一手素材和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随后按计划展开了研究报告撰写工作。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课题组拿出了研究报告初稿,于9月2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725会议室举行了专家研讨会听取意见,并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的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法制协调司司长青锋博士,受邀出席了研讨会。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杨以群副主任、城管局司徒幸福副局长等一行五人也赶赴北京出席研讨会给予指导。课题组全体成员到会聆听专家建议,并同与会专家开展了热烈认真的讨论。
研讨会由莫于川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教授、副院长胡教授发表了热情致辞。韩院长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感谢与会专家的热情参与,表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对课题研究给予鼎力支持。课题组执行组长、南京市政府法制办杨以群副主任和南京市城管局司徒幸福政委也代表南京市政府发表了致辞,他们感谢专家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辛勤工作,并就南京市政府的大城管体制改革作了简要阐述,希望专家们能提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有助于形成符合南京市经济、社会和法制发展要求的大城管体制立法研究报告。
在随后展开的研讨中,青锋司长、应松年教授、于安教授、莫纪宏教授、薛刚凌教授、熊文钊教授、刘太刚教授、杨伟东教授、胡锦光教授、湛中乐教授、莫于川教授、张志铭教授、黎建飞教授,围绕如何界定“大城管”的含义和范围;在“大城管”体制中应如何处理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如何认识南京市城管委的角色定位及其与城管局的关系;现代城市管理中的居民自治与社会管理有何新做法;关于《南京市城市管理条例》立法框架和内容要点;南京城市综合管理立法研究报告初稿修改路向等六个重要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发表了重要意见。课题组成员也一一汇报了撰稿中各部分的创新点和疑难问题,虚心向专家们求教。南京市代表则根据南京的实际情况,介绍了他们在大城管体制改革中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提出了他们的疑惑和设想,与专家们共同讨论。
第二篇: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研讨会”在人大法学院顺利召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善研讨会”在人大法学
院顺利召开
韩院长在讲话中表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完善应该从宏观法律体系建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构、食品安全治理各研究平台这三个方面都要体现法治来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食品安全治理领域有条件探索率先建设治理体系,法学院应该更积极进行跨学科交流,联合各个学科的力量,发挥法治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胡教授强调了建构和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关于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的衔接问题更是值得深入研究。
随后,王副教授介绍了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平台建设基本框架的具体情况。基本框架由背景框架、外部框架和内部框架三部分构成。背景框架是指当今特定的时代需要,具体可归纳为以形式合法为前提、以有效治理为手段、以均衡发展为动力、以人的尊严和权利为旨归这四个方面,这既是保证学术研究客观性、针对性之前提,也是提供富于操作性制度方案的条件;外部框架是在背景框架的根本指引下将法律体系平台贯穿到其它六个平台所形成的制度和价值之统一体。它要实现的是平台之间制度与价值的融贯性美德,形成一个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可以从法律体系在食品安全中稳定、导引、评判、吸纳、保障这五个功能来理解这个框架;内部框架则是将法律体系按照背景框架确立的思路分为不同要素:主体要素、手段要素、形式要素和能力要素四个层面进行建设。
针对王副教授介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平台建设的基本框架,各位老师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杨教授从民事责任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今的立法和制度已经较为完善,应将重心放在实际的执法、司法操作上。韩教授肯定了民事法律体系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并建议平台不仅要谈法律体系本身,对于法律的具体运行环节也应有所涉及。胡锦光教授补充,当今民事责任法律体系虽已比较健全,但对于食品这一特殊性产品,关于其法律规定也应体现出相应的特殊性。冯教授对于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提出了法律体系建构的核心的六个要件,即法律体系的融贯统一、权利义务的平衡设计、法律责任的无缝衔接、法律行为规范的合法构造、价值原则的明确指引、功能效应的有效发挥。时教授表示,刑事、民事、行政责任现今仍不能做到完全衔接,因此对此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不应一味加大惩罚力度,而更应该关注“法网”是否足够严密和实际的执法情况。刘教授则从企业、行业协会的自律,市场的公平竞争,政府理性监管,媒体的有效监督,司法救济,消费安全教育的普及等方面论述了怎样丰富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最后,彭小龙副教授对于法律平台本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法律平台应强调平台特色,表现出不可取代性。
本次会议,各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特色和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未来的完善发展方向,颇有成效。
第三篇: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食品安全问题、管理和研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人大法学院召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举行食品安全问题、管理和研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人大法学院召开
2014年2月22日,“食品安全研究:为了一个更为整合的议程——食品安全问题、管理和研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由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与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中国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SSRC)联合主办。本次会议旨在使从事食品安全方面不同学科研究或实务工作的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目前研究现状,思考研究成果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并在跨学科和跨国合作的视野下找出未来研究的优先关注点。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李仕春,中国人民大学法院院长韩大元,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中国代表、中国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联合主任Jennifer Holdaway。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实务部门的专家也出席了会议。
上午9时,开幕式正式开始,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社会科学研究协会中国代表、中国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联合主任Jennifer Holdaway先后致欢迎词。
韩大元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食品安全关乎人类健康,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他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精神,建议应当率先在食品安全领域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正是从协同的角度,依靠多方面力量,文理交叉结合,将环境、食品科学与法治等人文社会科学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徐景和司长表示,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平台的成立提升了食品安全问题研究水平。他指出,在今后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中应该树立大健康观、大安全观和大政府观,建立系统的社会治理观,为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Jennifer Holdaway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健康、环境与发展论坛(FORHEAD)的作用和目的。她指出,FORHEAD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致力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次报告有助于理解研究现有的中国食品安全的问题、驱动力、趋势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现状。
随后,Jennifer Holdaway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张磊代表FORHEAD食品安全工作小组进行“食品安全在中国:问题、管理和研究概况”的主题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问题概况、食品安全工作的驱动力与趋势、政府治理与社会应对、数据和研究需求等。报告还涉及现有研究的政策意义、报告的修改版本、未来的研究日程和如何促进跨学科合作等问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综合处处长韩宏伟主持了报告的专家点评环节。多位专家作了精彩的点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司长指出,报告的主题鲜明,聚焦在食品化学毒害上。整个报告方法科学,始终关注国别差异,看到了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的特殊性。同时,徐景和司长更是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出了5大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法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战略创新。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李仕春主任阐发了自己对于发挥政府之外其他主体监督作用的看法。他对于报告中政府外主体监督作用分析表示赞同,同时建议既要加强能力建设,又要培养国民理性,更需要多元参与和专业培训。这些建议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讨论。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首席专家吴永宁先生从生态视角出发,针对SSRC讨论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数据库建设,高度评价了SSRC的框架工作。此外,他指出,中国风险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我国更多的表现为信息公开。实现风险评估方的独立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流部副主任郭丽霞从政府监督角度表示,政府不仅仅要制定政策,还要建立一种风险交流机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程红光副教授指出,报告没有提到土地政策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王敏研究员表示,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利用现代技术的进步、网络舆论、政府监管等多种方式保障百姓有安全放心的食品。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