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根”文化,让市民找到新“活法儿”
“草根”文化,让市民找到新“活法儿” 文/图 本报记者 康桂君
社会趣味运动会 ︐ 让老年人回到童年 ︐
●漫步在市区大小街道和社区,细心的人们会惊喜地发现,居民们白天可选择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傍晚可去扭秧歌、跳健美操„„在各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无论男女老少、技艺长短,大家都能各得其乐,找到一种新的活法儿。
“社区文化就像一个‘聚能环’,聚来了人气、聚出了和谐,聚出了群众的有滋有味的新生活。”社区工作者们不约而同的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近年来,通辽市以迎接自治区第八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为契机,瞄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积极发展社区群众文化,以“邻居节”、“社区艺术节”、“市民讲坛”等为载体和阵地,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分享到最新的文化成果,还能够感受到文化建设给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让人市民的幸福感在一天天增强。文化成果 社区居民共享
7月1日晚,科尔沁区科尔沁街道办事处大楼前,欢歌笑语,热闹非凡。民航社区《最美党光辉最亲社区人》庆祝党的91岁生日暨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大会专场文艺演出在这里上演,科尔沁街道附近各个小区的居民闻讯纷纷三五成群的涌来。男男女女面带灿烂的笑容,他们或拎着小板凳,或扶着老人、或牵着小孩早早地赶了过来。聚在一起,老相识打着招呼,询问生活工作近况;新结识的拉一拉手,就成了老朋友,攀谈起来没完没了„„广场汇集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晚6点30分,舞台霓虹闪烁,流光溢彩,一对俊男靓女闪亮登场报幕,专场文艺演出正式开始。整场演出既有“下里巴人”,又有“阳春百雪”;民航社区居民自编自演的广场舞《最炫民族风》、社区居民表演的舞蹈、独唱等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一段段精彩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大呼过瘾,全场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演出最终在歌伴舞《欢天喜地》中落下了帷幕。
据该社区主任霍岩介绍说:“过去的民航社区人称‘土匪大院’是脏、乱、差最出名的居民区。为改变这种状况,科尔沁街道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其进行整改,使小区‘旧貌换新颜’,道路修好了,小巷路灯亮了,居民区的违章建筑拆除修成了小广场。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社区的居民崇尚文明,向往有滋有味的新生活,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文化建设搭起了社区和居民之间、居民和居民之间的‘连心桥’,小区邻里之间的氛围更加和谐了。”过去的“土匪大院”转身为文明社区。
记者在该社区阅览室看到,这里既有党建、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类的图书,又有科普、文学类的图书,各类藏书达1000余册,期刊达10多种。同时,社区还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设立了“爱心档案”,各界人士为贫困家庭捐助大米、粮油、衣服棉被生活必需品。让居民们在生活有保障的同时,精神生活也日益富足起来。近年来,随着城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居民凝聚力得到明显提高。该社区利用节假日打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期间,根据不同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推出相应的活动内容。社区居民鲍荣海老人说,在社区第一届老年趣味运动会上,弹玻璃球、投蓝、套圈„„老人们在游戏中找到了童年的快乐。活动结束后,老人们大呼“过瘾”,盼着啥时举办下一届。
霍岩说,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处处洋溢着文明、和谐的音符,社区打架斗殴的没有了,喝酒闹事的不见了,矛盾纠纷少了,而且也改变了群众以前只有干活、休息的简单生活方式,让大家换了个新的活法儿。
不单单是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各旗县乡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也是举办的有声有色。库伦旗首届“阿利坦”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精彩的演出吸引了众多居民。近年来,库伦旗坚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引领城乡文明风尚,迎合了广大群众需求。社区文化艺术节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在为期64天的时间里,举办书画、摄影、根雕作品评展,网球、乒乓球、篮球比赛以及寿星会、邻里节、青年歌手大奖赛等九项活动,全景式展现城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给居民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文化活动 密切邻里关系
通过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社区文化已融入到了居民们日常生活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霍林河街道红星社区充分挖掘和展示群众文化特色,社区文化形式,拉近邻里关系。记者了解到,该社区有位姓王的58岁的居民,这位早在3年前退休的老人擅长美术。老王告诉记者,刚退休时,心情十分郁闷,感到自己就是一个无用的人,一来二去,患上了抑郁症。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他加入了社区群众文化团体,随着文化活动的增多,他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尤其是,他利用暑期,免费辅导邻里的孩子学画画,觉得自己又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了。一位家长感动地说:“老王不仅教给了孩子画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解除了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后顾之忧!”
红星社区的一位文艺骨干告诉记者,社区艺术团不仅为社区居民演出,还经常到附近的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和其它社区开展文艺演出,通过文艺演出,社区与驻辖区单位,与毗邻社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同时,该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广场、公园等作为活动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现在辖区内三角公园广场,每天都有上百名居民进行晨练晚练,社区的秧歌队、舞蹈队等也经常在广场排练节目,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参加。社区老年活动室,更是吸引很多社区居民相约到这里打牌、打乒乓球、下棋等健身活动,这已成为红星社区开展社区文体活动的一道风景。
为提高社区文化的知名度,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每逢节庆日利用三角公园广场举办秧歌会演、歌咏比赛、趣味运动、书画艺术展览等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张贴科普宣传挂图,营造良好的文体活动氛围,增进居民之间的沟通。同时,社区党支部结合“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通过走访并向广大群众印发红歌读本、经典国学、革命故事等宣传手册,在傍晚人们纳凉之时举行广场红歌会,开讲庭院故事会,邀请现场群众读经典文章,向群众传播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升人民群众精气神。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社区已拥有舞蹈、棋牌、秧歌、健身、拳操等群众文化体育团队,文体团队的活动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红星社区的老年秧歌队表演曾多次获得表彰奖励。红星社区党支部把发展社区群众文体活动作为目前社区工作的重点,社区的文体活动队伍建设,对社区居民的文化娱乐、强身健体、交流信息、扩大交往、增长知识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居民自我价值和文化权益的直接体现。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率达80%以上。如今,在红星社区,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大家或歌或舞,尽情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群众文化 提升幸福指数
“如果不是来到通辽生活,感受这里的生活环境,恐怕我活不到今天!所以,要说感谢,还得感谢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为我付出的一切!”见到记者时,今年69岁的居民李玉洁激动地作了这番表述。
李玉洁老人介绍,2007年,身患癌症的她从老家河北千里迢迢来到通辽,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她的生活悄然变化。来到通辽后,看到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李玉洁老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那股热情和激情,也加入其中,每天和大家一起唱歌。自从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以来,她感到自己的生活突然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与此同时,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工作人员不时上门看望她,嘘寒问暖,让她感到非常温暖。随着心情的改变,她的身体状况一天天好起来。她感慨地说,“社区文化活动让我战胜了病魔,重新找到了幸福感。”
如今,李玉洁老人大部分时间在通辽,但每年也要回一趟河北。她说,“即使回到河北,仍仿佛感到自己是在通辽,因为不时会接到邻居们的电话问候。” 实际上,类似的例子在通辽这座城市举不胜举。施介平安西社区立足于“使居民身心更健康、让社区生活更快乐”,建立以党总支为指导、社区文化活动室为依托、各种文化队伍为主体、居民家庭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文化网络。先后组建了“社区老年合唱团”、“社区青少年民乐艺术团”等市民文体活动队伍13支。同时开设了书法、戏曲、保健班等,对社区文体爱好者进行集中培训,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培养骨干。业余时间,居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丰富多彩。
农业小区的钟紫贤老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2010年,钟紫贤老人由开鲁乡下搬到城市,在农业小区落户后,人生地不熟,连个说话拉家常的都没有,人一下子变得郁闷起来。常常独自闷在家里,晚上靠安眠药入睡,日子过得十分苦闷。后来,在邻居们的劝说下,她开始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每天和其他老人一起唱歌跳舞。此后,钟紫贤老人的精神面貌一天比一天好,健美操跳的已经达到专业水准。
“我们社区居民差不多每天都在唱着过、笑着过。这不,今晚的秧歌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采访中,永清街道居民杨大妈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了解,永清街道办事处西苑社区活动中心始建于2011年,坐落于市政府小区南门外,总面积480平方米。内设远程文化教育活动站、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藏书丰富,完全可以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定期举办市民沙龙、市民文化论坛。在多功能文化室配备了电脑、电视、健身器材、棋牌室等设施,丰富了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现在的西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成为城市现代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代表。该街道举办的“邻居节”已经成了一年一度群众文化品牌活动项目,“邻居节”上,趣味运动比赛,吃百家饭、载歌载舞、扭秧歌„„这样的社区“草根文化”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展得蓬蓬勃勃、红红火火,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文化惠民工程”。
据通辽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市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的社区文化室144个,分布在各旗县及市区,社区群众文化已经形成遍地开花之势。
一个城市何谓幸福?除了经济的发展、生活的便利,还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文化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一个人何以幸福?除了衣食无忧、居有其所,还应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先进的文化熏陶。
社区文化,是草根文化。草根文化,根植于市民,主角是市民,才能赢得市民的喜欢,才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区草根文化,让通辽人天天都过好日子„„
盐田区梅沙街道办事处:全面提升辖区环境品位
2009年 02月 03日 09:35
深圳新闻网
自2005年荣获首批“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以来,盐田区梅沙街道办事处今年蝉联该殊荣。梅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林军表示,梅沙街道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和谐街道”建设为目标,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一流的社会治安环境为核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李林军表示,首先要广泛开展“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推动和谐街道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日常化。街道自2007年元月起在全辖区拉开了构建和谐梅沙的序幕以来,如今,文明和谐已成为梅沙街道居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辖区政治稳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向上,“四个文明建设”呈现多层次、宽领域、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今后,要以和谐创建、评比活动为切入点,有效促进社区与居民、居民邻里、居民家庭之间的相互融合,不断增强梅沙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以家庭内部的和谐促进社区的和谐,以社区的和谐促进街道和谐,形成人人共建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继续深入推进“六好”平安社区和“安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李林军说,安全文明社区是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的新路子,安全稳定的社区治安环境、文明和谐的社区人文环境是和谐街道建设的基础和保障。街道将深入组织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力争3年内将辖区4个社区全部建成安全文明社区。
作为著名的滨海旅游度假景区,梅沙是深圳的窗口,保护街道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李林军表示,加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位。一是加强城市建设,推进旧村改造,二是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工作,三是狠抓生态文明师范街道创建,四是推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作,逐步推进辖区星级酒店节水、节能改造,推进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酒店、绿色学校创建上水平。
在开展文化建设方面,李林军表示,要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继续发展“文明杯”群众运动会和“金秋梅沙”艺术活动月这两个文化品牌,提升社区魅力和凝聚力;二是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三是把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和创作文艺精品、培育本土文化、挖掘先进典型有机融合起来,下大力气促进梅沙文体事业发展;四是加大建设社区文化中心力度。
李林军提出,最后要做实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居民公约”,完善居民自治体系,充分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的原则,实行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引导居民群众通过合法和正常途径反映他们的诉求等等。
全力提升机关效能 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发布日期: 2010-11-01 来源: 常州日报
浏览次数: 317 字体: 【 大 中 小 】
10月30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提升机关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大会。市委书记范燕青强调,常州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引进高端人才、实现跨越发展,考验的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与能力,依靠的是广大公务员的干劲与作风。全市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将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形成共谋发展、共促转型、共创和谐的强大合力,打造又好又快发展的机关效能“高速公路”,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服务理念,斗志昂扬地进入“十二五”,掀起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新高潮。
范燕青在大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人民卧薪尝胆、奋力拼搏、埋头苦干、初创辉煌,在调结构促转型、培育新兴产业、城市建设和管理、民生民本改善、环境整治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各级各部门始终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取得了明显进步。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全市人民在努力实践着“两个率先”、“三个一流”、“四个脱胎换骨”、“五大建设”的理念、目标和任务。成绩虽属过去,但能鞭策未来。“十二五”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常州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查找薄弱环节。当前,我们在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少数公务员工作纪律不严、工作热情不高、工作态度懒散、办事效率低下,甚至还有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发生;企业和基层群众到机关办事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以及“中梗阻”现象;行政审批简化程序还不到位,部分中介机构依托管理部门,垄断收费;各种名目的检查仍然偏多,基层怨气较多;违法违纪、权钱交易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不同程度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范燕青指出,今后五年至十年,是常州高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快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营造一流的服务环境,将人才、政策、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土地、信贷等各种要素资源集聚到创新型科技园区、集聚到常州,各级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义无反顾、锲而不舍地去改进薄弱环节,进一步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持续营造出比其他城市更高、更强、更优、更快的发展环境,充分准备好在“十二五”期间创造更大成绩。
范燕青指出,信念是成就大事业的根和魂。在利益多元、思潮多元的社会转型时期,坚定信念比任何时候都重要。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格的组织纪律、密切的群众关系、清廉的工作作风、实际的战略战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理想信念永远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永远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立场之魂,永远是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力量之源。面对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干部和公务员必须脚踏实地、戒骄戒躁,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以信仰的力量、人格的力量、知识的力量、真诚的力量、清廉的力量做好每件事,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
范燕青强调,竞争取胜关键在环境,核心是人。服务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天职,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严、细、实、活”的要求,查找差距,整改提高。严,就是要严肃一站式服务要求、服务标准和服务监督。细,就是要细化部门内部管理制度,细化部门内部奖罚制度,细化对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和群众、企业投诉后的处罚细则,要围绕精准服务、及时服务进行细化探索,实行部分中介机构到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公开、透明服务,实行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锻炼等。实,就是实实在在完善体制机制,特别是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事项要真心实意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及时采纳反馈,对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等,切实做好监督审计工作,严肃查处各类招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用制度巩固好各类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坚持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政策扶持的绩效评估审计,加大对不讲诚信、损害群众和企业利益事件的公开处理曝光力度。活,就是方法要活。提高效能的关键要依法合规灵活,要努力实现刚性执法与柔性服务的统一,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处罚规范与教育引导的统一,市场能办的事让市场办,企业能办的事让企业办,中介能办的事让中介办,基层能办的事让基层办,在管好、管住、管优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共同推进科学发展的活力。
范燕青强调,清廉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根本要求。各级干部要保持清正廉洁,必须时刻保持对权力、责任的敬畏之心,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依法依纪管人、管事、管权,在完善制度、机制和程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监督能力,使自己永远置身于法纪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之中。真正做到用制度、机制、监督和严格的自律,保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范燕青强调,全市各级干部和公务员,一是要加强道德修养。坚守好精神家园,引领社会风气,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为权利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树立自身良好的人格品德,在争先创优上下功夫,在为民做事上下功夫;大力发扬优良传统、现代文明和真善美,大力弘扬讲诚信、守信义的社会文明风气,共同抵制拜金主义、挥霍浪费、弄虚作假、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等歪风邪气;真正确立党的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形象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品德,时刻做到不忘崇高使命、不忘历史责任、不忘人民大众。
二是天下和静在于民乐。我们要追求的是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生态更美、社会更和谐的发展,只有科学发展,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都富裕了,才能天下和静、常州和谐,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为民办实事,同时要着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通过惩恶扬善、激浊扬清,通过道德建设、理顺情绪,通过教育引导、明辨是非,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
范燕青最后强调,临近年底,全市上下要全力以赴完成好六十项重点工程(工作),全面推进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精心谋划好明年重点工作和“十二五”发展战略,切实维护好社会安全稳定。
市长王伟成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一要强教育,要在全体公务员队伍中加强职业属性教育、职业规范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二要明标准,要进一步明确公务员在作风效能建设上的标准;三要找问题,各部门都要严格查找自身不足;四要抓整改,对发现的问题要全方位改进提高;五要严查处,毫不手软地处理各类违法乱纪行为;六要看成效,以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全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季忠正通报了我市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有关情况。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出席会议。
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科技局、市环保局作大会交流发言。
全力提升效率 全面优化环境
——十一论“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 本报评论员
“十二五”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面临的是空前激烈的竞争态势。表面上看,各地比拼的是投资,是项目,但从本质上看,比拼的是精神,是效率。在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势中,我们只有快人一步、先人一招,全力提升工作效率,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才能抢占发展先机,才有制胜的可能,才不会被挤出安徽的第一方阵!
这几年,通过效能建设,机关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事难办”的现象和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依然存在。对于这种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玉舟在全市“四提四促”解放思想大讨论动员大会上将其描述为:行政行为效率低,在其位不谋其事,萎靡不振,应付了事;决而不行,决而不办,行动迟缓,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究其原因,我们有的部门讲程序多、讲效率少,办事慢与经济运行快节奏的反差明显;有的主动到基层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存在“被主动、被提速、被执行、被推动”等现象;一些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脱节,有利益的争着管、有问题的抢着推,特别是对一些有难度或政策上没有规定的事,不作为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少数干部,没有人情关系不办事,有了人情关系乱办事。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铜陵的发展环境,甚至已严重阻碍了当前大建设、大发展的大局,必须全力清除!
政府创造环境,百姓创造财富。但不论是创造环境还是创造财富,我们都应在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着力查摆剖析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全力提升效率,全面优化环境。
提升效率,优化环境,必须树立“快”和“先”的意识,树立出好“招”、出实“招”意识,营造高效快捷的发展环境。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必须有良好的执行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认识快、早谋划,比别人多动一点脑筋,思想要比别人再解放一点,眼光要比别人再放远一点。
只有见事早,才能行动快;惟有行动快,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全市上下尤其是相关职能部门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压力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当作军令状,迅速反应,及早行动,该在什么时候完成,就在什么时候完成,决不能有丝毫拖沓,决不能“细长流水”。真正做到基层反映强烈、亟须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或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一些条件暂不具备但对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创新办”、一些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问题不遮不掩“公开办”,全面提升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层次。
同时,要勇于突破,敢于担当,用崭新的思想观念去突破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积极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不惧任何风险,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决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藩篱,坚决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弊端,只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只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拿出开拓精神来,大胆试,大胆闯,真正做到发展有速度,创业有激情,工作有效率,在“十二五”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推动铜陵跨越式发展!
顾春明:全面优化提升服务环境 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发布时间:
2011年02月19日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18日,沈阳市举行“环境创最佳、服务争一流”活动启动仪式暨2011年全市重大项目对接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春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开展好重大项目对接活动,是全市软环境建设攻坚战的突破口和第一战役,必须全力打好,确保旗开得胜,首战告捷。
顾春明指出,开展好重大项目对接活动,是进一步提升全市软环境,加快打造北方最佳发展环境的有效载体,是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的重要支撑,必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各区县(市)和市直部门的责任人要按照实名推进制的要求,在三天内到全市260个重大项目单位进行现场对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提前办完相关手续,按时开工,加快建设。
顾春明要求,要以“环境创最佳、服务争一流”为主题,有组织地实施好全年软环境建设的15项重点活动,有力推动全市软环境建设持续升温,并通过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服务质量的明显提升,实现全市软环境的整体提升。年底前,要评选出“优秀服务机关”和“服务形象大使”,进行表彰。
顾春明强调,要全面落实全市“抓环境促提升”动员大会精神,整体推进五个方面17项重点工作,坚决打好软环境建设攻坚战的每一个战役,加快打造北方最佳发展环境,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全面完成“五大任务”、加快实现“三大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部门单位
加大“双创”力度 美化绿化环境
李 莉 谭朝红 汪 伟 钱扬顺
本报讯
近日,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官山区、狮子山区、有色职工总医院等部门单位,继续加大“双创”工作力度,着力绿化美化环境。
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专项整治,高标准、多措施狠抓环卫保洁和绿化养护工作。该开发区增加普扫次数,并以主次干道、翠湖公园等人员密集区域为重点,实行延时、错时和加密人员保洁、重点路段蹲守保洁;落实洒水压尘措施,对卫生死角和脏源点彻底清理;坚持垃圾清运“细致化”,按时定点密封收集运输垃圾等;全天巡查,夜间值班,严格奖惩;加强绿化养护工作。
“五一”假期,铜官山区全体机关和社区工作人员放弃休假,深入基层投入创卫集中整改行动。4月30日上午,该区召开“双创”再推进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该区认真梳理、分解整改任务,集中开展整改行动,各社区和部门对整改工作实行包保责任制。集中打好市容环境专项整治硬仗。集中开展灭“四害”、明沟排水等专项整治,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继续加大“双创”宣传力度,做好创卫台账资料准备工作等。该区教育系统召开“双创”工作现场会,组织各小学和幼儿园主要负责人等现场观摩北京路小学的“双创”工作。
4月30日上午,狮子山区召开“双创”再动员再部署会,开展沿街建筑物大清洗等专项整治。会议决定成立区创卫迎检工作领导小组,从当日起至国家技术评估时,分排查问题、集中整治、巩固提高三个阶段,重点加强对小区道路人行道、公厕、老旧小区(含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道路平整和除“四害”等专项整治。
有色职工总医院于日前开展了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活动中,该医院将积极营造优美的服务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制定公开的办事程序、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完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全院人员服务患者、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李
莉
谭朝红
汪
伟
钱扬顺)
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全力打造“魅力安平” 安平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调查思考之三
衡水日报2007-1-17 环境既是形象,也是竞争力,更是生产力,是县域竞争的有效载体。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建设好发展经济的“软硬”环境?这是一个摆在32万安平人面前的、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为此,安平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兴、民营经济兴、安平经济兴”战略,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放在首位,在全县开展了“面向新世纪、认清新形势、理清新思路、求取新发展”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外出参观、报告演讲、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新形式下的环境观、发展观,把优化环境和提升服务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立足点、第一增长点、第一竞争点来抓,一方面努力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吸引外商投资做硬件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全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政务服务,法规制度和人才引入、培养、留住等软环境,为县域经济腾飞保驾护航。建设“秀美安平”,打造“发展宝地”
安平县以构建现代化新型小城市为目标,投资12亿元,连续三年全方位、大力度实施了城市改造工程,大力度开展了“拆墙透绿、变硬为绿、见缝插绿”的大规模绿化活动,全面加强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美靓丽的新县城。在全市县城容貌环境综合评比中,连续十年被评为第一名。同时,坚持把市场、基地建设与城建统筹考虑。投资5000多万元修建的镀锌工业园和热处理中心,对丝网制品集中生产统一治污,拔丝镀锌生产环节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丝网大世界通过不断完善功能,现已发展成为集商品交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为一体的省十强大市场,入驻商户980家,年交易额35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全县丝网产业的发展;正在建设的丝网产业基地,对于转移吸纳劳动力,促进丝网企业集群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载体作用。优良的城市环境,为实施外资企业“走进来”战略打下了“物质”基础。目前,全县引进建成三资企业6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达576万美元。营造以人为本、宽松优良的软环境
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如果一个地方做到了体制顺畅、政策优惠、服务优良,那么,这个地方就具有了非常明显的吸引力。
安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环境建设为保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服务体系。一是树立市场观,加强宏观上的指导,搞好决策服务。县委、县政府每年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重点分析国内外经济动态、产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干部群众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搞好决策。二是着眼于促进特色经济发展,对县级干部实行经济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包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个养殖大户,实行党政联席会季调度、年终专题述职报告制度,激励约束县级领导干部尽心竭力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同时,制定出台有关丝网、生猪等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资金、电力、通讯等方面,对发展特色经济的商户进行扶持。
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安平县以政务中心为平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为本地企业服好务,降低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努力营造吸引外商投资的服务环境。2004年春天,安平县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强化协调调度,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制度,并经常组织有关部门现场办公,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一些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问题,由县里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集体会诊,共同分析问题,研究解决。为鼓励外商投资,安平县先后出台了《安平县大力实施开放兴县战略的决定》、《安平县鼓励外商投资、外贸出口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规定,从进入行业、外资比例、税费减免、占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对外商投资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特事特办,为外商来安平创业发展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从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入手,整合计划、工商、税务、土地等有关部门职能,组建了审批服务中心,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上门服务,做到手续从快从简,收费从低,以最低门槛放水养鱼,切实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水平。实行县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联系外资企业制度,对外资企业进行月走访季调研,及时掌握了解外企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对外资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涉企收费公示制、一卡制、审批制,有效杜绝了企业“三乱”问题的发生;设立了外商投诉中心,对反映的各类问题,做到有诉必接,有诉必查,有错必究;严厉打击各种侵商、扰商行为,为外商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我国加入WTO后,安平县积极适应入世形式,全面废除清理有悖世贸规则的文件政策,大力实施以法治县方略,全面建设文明法制社会。全面加强对全县人民的法制宣传教育,致力打造“诚信安平”。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和部门服务承诺,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力促政府向企业和群众讲诚信;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开展“拒绝假冒伪劣”、“千厂百店无欺诈”活动,力促企业向消费者讲诚信;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力促市民向社会讲诚信,以诚信转政风,带民风,优社风。引导各级干部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群众依法致富。同时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机制入手,从源头抓起,不断规范部门行为,深入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对欺商排外的各类霸头重拳出击,努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外来客商和全县群众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创业环境。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为打破人才短缺对全县丝网业“走出去”的制约,安平县加大了对人才引入和培植的力度,开设了丝网专业培训班,聘请专家举办知识讲座,并对全县重点企业厂长及销售人员轮流选派到大专院校深造。全面开展世贸规则、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法和贸易关系国的风土人情及文化社会环境等知识教育。先后培养涉外人才200多名,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人才保证。在努力培养县内人才的同时,放宽视野,不拘一格,每年参加春秋季节的大中专招聘会,开出优厚条件加大对丝网业外经贸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力度,成为企业迈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坚力量。
软、硬环境的大力度建设,犹如给安平的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安平这方饱经沧桑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土地显现出了独特的魅力,而县域经济迅猛发展良好态势的形成也自在情理之中,同时也预示着安平人民必将以其特有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昂首走向未来。
增强服务意识 强化效能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软环境全面优化
中共广安市广安区委书记
蒋英胜
一、紧扣优质服务,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
(一)加强作风建设。2007年,我区在相继开展3次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利用3个多月时间开展第二届基层站所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查处3起工作不在状态行为,严肃处理了一件迟迟不作出行政许可和区政务服务中心一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故意刁难业主办证等问题,办事拖拉、工作推诿、纪律涣散、政令不畅等问题有效解决,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
(二)推进政务公开。开放政府常务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列席旁听,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政权。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定期不定期发布政务信息,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开通区政府公众信息资源网,建立政务公开网页,编制政务公开目录,开通在线论坛和在线投诉,搭建了政府与公众快速交流、顺畅沟通的信息平台。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不断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全区43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842个行政村、37个区政府部门全部按要求实施了政务公开,学校、医院及爱众等公用事业单位推行了办事公开,公开面达100%。
(三)搭建服务平台。制定《关于规范政务服务工作的通告》,进一步规范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强力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集中管理,34个职能部门219项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办理,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最便捷的政务服务。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7372件,其中即办件2255件,提前办结6404件,提前办结率86.87%。开展农村便民服务代理,受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3916件,办结3809件,按时办结率100%。
二、严格执法行为,打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
(一)规范行政许可权。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四川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全面清理影响企业发展的过时文件,切实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制定规范性文件实行计划管理和备案审查,避免行政执法单位执法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已取消、调整和保留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共清理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219项,审查规范性文件和涉法文书45件,清理区级文件181件,其中修改3件,废止93件,保留85件。
(二)规范自由裁量权。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开展规范裁量权试点工作,对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以及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按照从重、中限、从轻、减轻、免于处罚等情况,对44个法定行政执法主体,全面细化规范了280余个可自由裁量的处罚条款,有效遏制了行政处罚的随意性,较好地预防了行政执法人员的不廉洁行为。
(三)规范涉企检查权。针对工业集中区企业业主反映相关执法部门执法行为不规范,加大了以广前路为重点的全区治理公路“三乱”力度。配合市纪委监察局督促交警一、二、三大队和区运管所、区路政大队清退临聘人员164名,从源头上杜绝了乱罚款、乱收费行为。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次数,年初由区减负办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审定下达了区级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的计划,切实解决了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盲目检查、交叉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制定《广安市广安区企业负担明白卡》,列明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上限,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注重监督管理,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构建信用体系。大力开展诚信教育,积极培育“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着力打造诚信政府。以政府诚信培育带动企业诚信,推动社会诚信。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完善失信惩戒机制,提高失信的经济、道德风险和成本,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社会氛围正逐步形成。
(二)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整合工商、卫生、质监、药监等行政执法部门力量,严厉打击无证照非法经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及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共26起,着力打破区域、部门、行业壁垒,营造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和国有土地出让的监管,规范了招投标秩序,市场化配置资源不断优化。全区实施工程招投标现场监督22次,节约资金683.4万元,资金节约率近16%。政府采购190项,节约资金767万元,综合节约率11%。办理国有土地经营性用地手续146宗573.273亩,实现土地收益5000余万元。
四、实施综合治理,打造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创建优化发展环境示范区。积极主动与市纪委监察局纠风办联合将广前沿线和前锋、新桥、奎阁工业集中区及广安城区打造成优化发展环境示范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17个职能部门和33名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部门负责人分别在广安电视台作出服务企业、优化发展环境公开承诺。在前锋镇纪委信访接待室和区政务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优化发展环境投诉点”、“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举报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群众和客商满意率大大提高。
(二)推进社会治安集中整治。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纵深推进“旋风”、“春雷”行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三电”整治等专项斗争,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集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重拳打击危害企业发展违法犯罪行为2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0.24%、52.1%,农村地区刑事、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4.2%、31.08%,企业和群众安全感普遍增强。
(三)扎实开展治乱纠风。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共纠正学校违规收费金额1.2万元,清退各种违规收费18.6万元,查处违规收费等案件3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行政警告处分2人。大力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实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对政府定价的360多种中、西药价格和900多项手术、检验等收费标准实行公示,督促14个医疗机构取消内部科室与医务人员收入直接挂钩,让利患者198.73万元。2007年,我区在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要求,与企业、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此次大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全力建设为民、务实、勤政、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一是健全问责机制。在全区树立“有错、无为就是过,有错、无为要问责”的理念,凡单位和个人一年内被问责三次(含三次)以上的,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责令个人离岗学习,并对单位领导和责任人进行政纪处理,促进各级领导班子和机关工作人员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二是健全问廉机制。加强廉政宣传教育,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意识,努力建设廉洁政府,促进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廉洁从政,进一步纯洁党员干部队伍。三是健全问效机制。发挥效能投诉中心作用,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建立健全投诉有门、办理有效、结果透明、督查到位的问效机制。开展综合监察和专项监察,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确保政令畅通。制定《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考核办法》,把绩效考评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将考核结果将作为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篇:让村文化室“活”起来
让村文化室“活”起来
提升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服务效能,助推现代公共文化体系建设。
“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儿哟咿儿哟……”9月21日下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南部县定水镇郑家沟村。刚走到村口,一首卡拉OK演唱曲便随着微风传入耳中。整个村庄在轻快悦耳的歌声中仿佛增添了更多的活力。
记者顺声走近看到,在村文化活动室里,村民王海燕正手拿麦克风,对着电视屏幕自娱自乐。“平时就喜欢哼点小曲,空闲的时候就会来我们村的活动室里练一下嗓子。”她发现记者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随后笑着说。环看四周,文化活动室内除了电脑、电视、音响以及卡拉OK等设备外,还配有乐器、象棋、水写布及毛笔、办公桌椅等。
“自从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建成后,大家平日的生活大不一样了。唱歌跳舞、看报读书、下棋聊天,尽情施展各自的才艺,村民的业余生活是越来越丰富,文化活动室也成了村民们的精神家园和休闲乐园。”郑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魏东岳告诉记者。
?文化室里畅享书香
“这是我们根据省厅制发的村级文化活动室‘六有’标准建设的。与郑家沟村一样,南部县2016年率先启动了66个脱贫村的文化室的提档升级,建筑面积全部达到了50平方米以上,室外还建有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场地,并制作安装了宣传栏,统一配送四件套的体育健身器材、两张乒乓球桌,有些场地符合条件的还规划建设了篮球场。”南部县文化局局长杨光斌介绍说。
文化活动室的隔壁是宽敞明亮的综合阅览室。书架上的图书以农业实用生产技术、种植养殖业以及家庭生活服务内容为主。有的村民正在书架旁反复挑选,有的坐在座位上认真地翻阅读物。“村民最感兴趣的是种植养殖技术类的书,在这里村民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对增收致富帮助很大。”魏东岳说。
“平时每天早晚来看书读报的村民很多。要是遇到下雨天、农闲或者节假日的时候,隔壁的会议室和办公室都会被前来阅读和借书的群众挤满。”魏东岳介绍,郑家沟村图书馆作为南部县图书馆的分馆,目前分设成传统阅读区和数字阅读区,传统阅读区配有图书2000余册、杂志50余种、报刊十余种。数字阅读区储存有电子图书30余万种、视频资源1300余种,配有电子阅读机等。
村民郑洪俊是村里的图书馆管理员,也是文化室的常客,平时做点小生意,没事时他就在这里唱歌、下象棋、看书看报等。他翻看着《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并说道:“以前我们没有这些娱乐消遣方式,打牌喝酒的不少。有了图书馆后,大家更乐意在这里学技术、学政策,脱贫奔康的劲更足了,精气神也提振起来了。”他说,文化室如今成了他的精神“粮仓”。
“文化活动既能丰富村民的生活,也增进了邻里感情。”魏东岳感慨称,扶贫先扶智,只有思想上先脱贫了,物质生活才会好起来。
这是2016年初南部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后,建设村文化室、图书室等给郑家沟村带来的新气象。“我们将文化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对农村文化场所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在村民中间普及种植、养殖、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有积极的意义。”杨光斌说。
?把邮政“搬”到文化室
在村口,由南部邮政分公司建?O的智能阅报栏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村民只要在屏幕上用手指轻轻滑动,就可以实现对党报、党刊的在线阅读,同时也很方便对国家政策法规的学习和了解。”
以郑家沟村为典型,南部县在贫困村文化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试点推出了“文化室+邮政”的便民惠民新模式,充分发挥文化惠民、文化扶志等综合功能和邮政村级服务站功能,激发群众脱贫奔康信心。
除了综合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广播室等文化场所外,引人注目的是“文化志愿者办公室”。记者在这间办公室见到驻村邮政员徐江时,他正忙着清点打包村民们委托他寄出去的包裹。“我会不定时地过来,看村民们有没有啥子需要我帮助的。”37岁的他在外打工十多年,如今回到老家给村民们当起了文化志愿者。
“我县文广局将邮政公司驻村邮政员聘为文化志愿者,兼职管理村文化室,并每个月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样既保证了驻村邮政员作为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又有效调动了作为文化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杨光斌介绍。
2016年,南部县在郑家沟村利用村文化室打造了“村文化室+邮政”文化工程建设项目,近年来建成了包括郑家村在内的“村文化室+邮政”服务点共15个,受益群众超万人。
“我们在能提供单独业务用房、宽带网络覆盖到村、室外场地开阔等条件的贫困村重点实施这个建设项目,由我县邮政公司实施邮政村级服务站建设,其中包含了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等功能。”杨光斌说。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邮乐购”对村民来说,简直就是免费的“服务员”。村民通过“邮乐购”就可以实现缴费、购物等服务。“村里把邮政‘搬’到了文化室后方便多了。以前我们缴纳水电费,寄个包裹、汇个款要走七八公里的路到镇上,现在邮政村级服务站就相当于我们的‘场镇’了。”郑洪俊想起以前的各种不便直摇头,对邮政的村级便民服务连连点赞。
“邮乐购”除了日常的便民服务功能外,还可以帮助村民将当地的土特产、特色种植养殖业和手工业产品线上销售,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南部县老鸦镇松林村的赵清武就是其中的受益者。由于30年前的一场外地煤矿事故,赵清武高位截肢终身残疾,他老婆承受不了打击而自杀。突如其来的连续打击让这个家庭陷入绝境。为了养活两个当时还未成年的孩子,他靠自己的顽强毅力开办了自己的作坊,烤酒和生产面条。十多年来,日子逐步有了起色。
在村民眼里,赵清武朴实能干,他自制自销的面条因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始终坚持质量至上受到了村民们的好评和认可。2016年4月,南部县邮政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听说这个事后,主动找到了赵清武,建议他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点”。运行一年多来,赵清武的网上订单越来越多,自产的面条销售到了周边县。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把自家种的核桃、梨子、葡萄等特产放到网上销售。“除了代销功能,‘邮乐购’还有代购功能。村民们需要的各类商品,也可以通过‘邮乐购’购买自用的商品。”南部县邮政分公司章女士告诉记者。
通过文化室功能和邮政功能相互带动、相互促进,南部县的村文化室已然成为村民交流、学习、娱乐、便民服务等的中心阵地,“文化室+邮政”真正让村文化室“活”了起来。(责编:陈晖)
第三篇: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一线见闻: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转制前经营状况举步维艰,转制后坚持“艺术围绕市场转、演员围绕观众转、经营围绕效益转、二线围绕一线转”,演出场次、接待观众、演出收入分别是转制前的5倍、10倍和6倍,“小木偶、大产业”的发展之路已具雏形。
《决定》提出,“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这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进文化产品合理流动
缩小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是缩小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一样,要求发达地区的先进文化科技、资本、优秀文化人才等流向文化产业落后地区,文化产业落后地区的劳动力和文化资源流向文化产业发达地区,从而缩小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距。要摒弃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保护落后、抑制先进的做法,消除影响文化产品、要素流动的政策和体制障碍,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也是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条件。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才能有效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流动,一是有利于优质文化资源向优势文化企业集聚,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文化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二是有利于科技、资本、人才等文化资源在各类文化产业间优化配置,推动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发,提高文化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推动文化企业资源整合,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格局,完善协作配套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四是有利于健全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机制,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文化产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使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与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结构和购买能力相适应,提高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要发展文化产品市场、完善现代流通体制、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加强文化市场监督
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是发展文化产品市场,逐步完善文化要素市场。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加强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建设。二是完善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加快文化产业物流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农村连锁网点。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文化流通网络。三是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发展和完善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市场化程度。四是加强文化市场监督。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准入条件,严格市场主体资质审查,把好资质、产品、人员、技术等准入关。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违法行为。
(资料来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
数字链接:2010年,全国46个演艺企业集团整合成立,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120家出版集团、报刊集团、发行集团和印刷集团资产总额3234.2亿元、主营收入1785.8亿元,在书报刊出版和出版物发行领域所占比重分别达73.5%和53.8%,行业龙头的地位与作用初步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几大银行给文化产业授信融资总额超1000亿元;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快,全国共有26家上市文化企业,总市值达1300亿元,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长为A股市场的一个新兴板块,2010年新增的8家上市企业融资104亿元。
2010年,全国县级艺术表演团体5825个,占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机构数比重由2007年的74.2%提高至84.9%。全国文艺院团共赴农村演出84.67万场次,比上年增长14.3%,占全部演出场次的61.8%;农村观众人次5.6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3%。
2010年全国新增影院313家,新增银幕数1533块,平均每天新增4.2块银幕,目前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总数突破6200块。
截至2011年上半年,我国已有590家文艺院团、402家出版单位、327家电影公司、595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32家省级党报党刊发行机构、52家电视剧制作机构完成转企改制。29个省区市已组建省级广电传输网络公司。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四篇:让文化旅游成为扶贫工作的新常态
让文化旅游成为扶贫工作的新常态
10月17日——我国的第二个扶贫日刚刚过去,旅游扶贫的话题被带入大家的视野。乍一看下这是个崭新的词汇,然而这条路,有个地方已经走了20多年。
前不久,编者走进浙江武义县农民的新小镇,一排排崭新的二层小楼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这是1994年从深山里搬出来的农民,现在不仅有了新的房子,新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身份——武义县市民。而他们原来的居住区被完整的保留并加以修缮,建立成了有浓厚当地特色的遗址公园,并已经被评定为4A级国家森林公园——牛头山森林公园。
这是一个以扶贫减贫为契机,以文化旅游促发展的典型地区。多年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探访慰问,并入编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从而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文化+旅游”扶贫的经典案例。
让文化成为文化 让贫困不再贫困
国家旅游局网站显示,经汇总各省区市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全国12.8万贫困村至少 50%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以带动70%贫困户脱贫。“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文化特色是旅游的前提,而旅游是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带动力,这样的事实更让我们相信文化的力量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世代居住在贫困山区的农民可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家里的一砖一瓦都可以成为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自己家舍下使用的农具都可以放在陈列馆里被展示参观。文化在融合,历史在进步,落后的地区也可以成为发展的前沿。
让历史不在过去
让未来提前到来
在前不久的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中国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发展史,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文化的根基深入到每寸我们目光看不到土地,文化的血脉同样涌动在藏在时代背后的人民,历史曾在这些地方留下辙印。当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重新发掘,建立起可供参观的保护园区、古镇、公园,让商业在这里繁荣发展,让信息在这里汇聚融合,让创新的脚步在这里处处彰显,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特色减贫道路吗?
让文明带动文明
让责任创造责任 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从《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亮相到《旅游法》颁布实施,伟光汇通集团在政策的指导下始终谨记社会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特色文化旅游道路,坚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减贫是发展的责任,每一个项目的建设落成都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从不同方面提高了当地的就业和居民生活水平。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国家的责任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伟光汇通始终秉承传承地方传统文化,保存城市历史记忆,营造人文魅力空间的发展原则,始终追求至善至美,创造价值典范,坚持做到坚持做到尊重历史、传承文化、改善人居、繁荣城市。作为一个在文化旅游道路上快速发展的集团公司,伟光汇通用自己的力量带动一方的经济发展,保护一方的特色文明,提高一方人民生活水平,让文化旅游成为扶贫工作的新常态,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也是公司从未忘记的使命。
伟光汇通集团
伟光汇通集团,一家有着20年发展历程的集团化企业,集秉承“挖掘地缘历史—改善旅游生态—打造文化古镇—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形象” 这一文化旅游运营理念,在文旅产业领域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集团成功开发并运营着彝人古镇、滦州古城、微山湖古镇、田州古城等古城古镇项目,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古镇运营专家”。
自创建伊始,伟光汇通即坚守“为城市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平台、为股东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效益”的使命。2015年伊始,伟光汇通确立了“让城市更中国”的集团品牌主张,进一步明确了集团的品牌价值内涵。这家从旅游大省云南走向全国的企业,带着天然的文旅基因,正在成为开发运营经验丰富、运营能力强大的文旅产业平台搭建者。(文/ 张丽新)
第五篇:正古灼今 让祠堂成为新的文化殿堂
正古灼今 让祠堂成为新的文化殿堂 沈兰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父老乡亲:
你们好!
我受特邀参加这次沈氏祠堂扩建落成典礼活动,只是因为我将保存了20年之久,继汉阴沈氏八世祖绪谱后第二次绪的一部《沈氏家谱》(《流源考》和《人物志》)捐献了出来。那是我父亲(沈继汉)在临终前用毛笔一笔一笔写出来的唯一的一本《沈氏家谱》,这是他老人家退休后18年的辛劳结晶。他等人组织的绪谱,为汉阴沈氏族人继承和发扬光大沈氏精华文化起到了又一次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这是对汉阴沈氏族人的一大贡献,同时也是对汉阴地方文化的贡献。
汉阴沈氏族人有两件宝:一是历经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传家宝——铜牛,二是我们之所以能在这块肥沃土地上虎居龙盘、昌盛繁衍的文化瑰宝——《沈氏家训》。铜牛是汉阴沈氏族人同宗同源的物证,而《沈氏家训》则是以修身为本、耕读传家的氏族延绵不绝、兴旺发达的根本和精神灵魂支柱。《沈氏家训》是汉阴沈氏族人的宝中之宝。
对汉阴沈氏,中国作协会员、移民与客家文化学者、也是汉阴人陈良学当年评价《沈氏家训》说:在人杰地灵的月河川道上,《沈氏家训》二十条,沿用至今已有230多年,对祭祖孝亲、教子择配、持家睦邻、志节行操、出仕交游等,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范。《沈氏家训》作为沈氏族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始终引领着这个氏族在历史长河中稳步前行。
有凤凰山作证,有月河作证,沈氏族人在汉阴的历史上做出了不可抺灭的贡献:他们的一世株山老祖,像愚公一样,五个半世纪以来,他号领着他的子孙,从汉江上游的右岸(现今紫阳汉城)向北开始农耕开发,翻越凤凰山一直汉阴月河。他的30000子孙,一代又一代,接着前人的接力棒,在历史这个马拉松的跑道线上发起了长期的冲刺,他们像一支庞大的永不止步于荒漠的长长驼队,一次次地远行,一次次地带回新的物需,他们像一群雄壮而不知疲倦的拉着梨耙农耕的水牛,把曾经的不毛之地翻耕成了今天的肥沃农田。他们一代又一代,用汗水浸泡这块土地,将青春的朱墨抛洒在这片土地上,把月河川道编织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画。他们非凡的雕刻师团,从南到北把这凤凰山镌刻得如此峻秀,他们的一支大师级巨匠,用他们的绝尘技艺,把擂鼓台修建在了凤凰山的万仞绝壁上,让群山俯首,白云低垂。
朋友们乡亲们,汉阴这个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蜚声海外,这与汉阴县的打造的“三沈”文化有关系,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宣传有关系,跟互联网有密切关系。只要你们打开网页搜索汉阴沈氏,就会有以中纪委、国家监察部为代表的100多家网站转载《沈氏家训》和有关汉阴沈氏的文章。“三沈故里”和《沈氏家训》是汉阴腾飞的一双翅膀,有了这双翅膀,汉阴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必将飞跃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对翅膀,必将会为汉阴人民带来更好的福祉与安康。
先贤们勤劳智慧留下的优质物质遗产,使今天人们仍然享受着他们的恩泽,而他们优秀的文化遗产还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守望美丽家园,传承民族血脉。总书记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美好境界。”
古为今用,正古灼今。祠堂,本是一个祭祖的地方,是找寻并发扬光大先民们的优良传统、高贵品德和民族精神的地方,是游子们回家寻根访祖和释放乡愁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祠堂已经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了文化新阵地。沈氏族人在春节、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或平日休闲时光来祠堂祭祖,重温家训,祈求和顺,和游客一起来朵颐精神食粮,寻找精神寄托,让人性、理性回归,这无疑是促进地方社会风气向更好的方向转化的良方之一。沈氏祠堂这个文化新阵地,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一定能带动汉阴的文化旅游蓬勃发展,为汉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增色添彩。
感谢县委县政府,感谢汉阴人民以及沈氏族人对沈氏祠堂扩建的大力支持。清明之即,我怀念沈氏先贤,同时,我也怀念我的父亲,我把他续写的家谱捐献给了祠堂,我可以对他老人家说一声:我完成了你的遗愿,你安息吧!
最后,我祝愿沈氏祠堂这个新的地标,能成为集礼仪、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殿堂,从而形成汉阴在陕西、全国乃至全世界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以此促进汉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我祝汉阴人民、沈氏族人更加兴旺发达,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谢谢大家!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