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英城市复兴高层论坛”——历史文化遗产应分清保护层次——王景慧教授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精选]
摘自:中国建设报 2005-3-7
历史文化遗产应分清保护层次——王景慧教授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英城市复兴高层论坛”会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景慧教授发表了题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次”的演讲,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他在谈到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次时指出,按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可以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一层次是保护文物古迹。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文物保护单位”是法定保护的名称。目前对文物价值的损害,大量是反映在对文物环境的破坏上。所以《文物保护法》规定,要在文物的保护范围之外,再划定一个“建设控制地带”,通过城市规划对这个地带的建设加以控制,包括控制新建筑的功能、建筑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不只是为突出文物建筑的观赏价值,还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可以完整体现文物建筑历史上的功能作用,可以让人们认识文物建筑原来的设计匠心和艺术效果,还可以让人们全面准确地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
王教授在谈到第二个层次即保护历史街区时指出,1986年国务院规定,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应予以保护,划定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新的《文物保护法》规定的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街区(村、镇)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建设部在文件中提出,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是历史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整个地区内会有一些后代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占一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第二,有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有一定的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针对当前大量历史街区被破坏的状况,2003年11月,建设部公布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文化区”,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以外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建筑”划出保护界线,称为“紫线”。《办法》规定了紫线要包括保护的核心地段和外围建设控制区,紫线范围内确定的保护建筑不得拆除,建筑物的新建和改建不得影响该区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得破坏规划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树木。
总结前一阶段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实施,可以认为,凡是需要保护的地区,就不能按房地产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其保护整治是不能要求就地平衡资金。一些城市的经验证明,在历史文化保护区中即使制定了好的保护规划,但若由开发商来主导建设,为了平衡资金、追求利润,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是,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正确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按照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按规划实施。
历史文物保护区内整治,不可大拆大建。要采取逐步改善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保护居民利益,保证社会的稳定。这样做还可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政府出资为主,居民出资为辅,按“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公司运作,渐进改善”的方式,做好保护区的保护整治工作。
他在谈到第三个层次即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指出,《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保护文物十分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古城是一般名称,历史文化名城是法定保护的名称。在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起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送审稿)》中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区范围内应拥有一个以上历史文化街区,还规定历史文化名城若不再符合规定条件,原批准机关应将其列入濒危名单,确实不能挽救的,则撤消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既要使城市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城市是有生命的有机体,有成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设施要改善,生活水平要提高,要实现现代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还要积极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它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历史文化名城中,除有形的文物古迹之外,还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提出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精神财富流传下去,既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作为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篇:“中英城市复兴高层论坛”――历史文化遗产应分清保护层次――王(精)
摘自:中国建设报 2005-3-7 历史文化遗产应分清保护层次 —— 王景慧教授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在前不久召开的 “ 中英城市复兴高层论坛 ” 会上,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 术委员会主任王景慧教授发表了题为 “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次 ” 的演讲,受到中外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他在谈到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层次时指出, 按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 可以把历史文 化遗产的保护分为三个层次, 即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这 种分层次的保护方法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 是解决保护与城市发展矛 盾的有效途径。
第一层次是保护文物古迹。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文物保护法》 规定要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是一般名称, “ 文物保护单位 ” 是法定保护的名称。目前对 文物价值的损害,大量是反映在对文物环境的破坏上。所以《文物保护法》规定,要在文物 的保护范围之外,再划定一个 “ 建设控制地带 ” ,通过城市规划对这个地带的建设加以控制, 包括控制新建筑的功能、建筑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保护文物古迹的历史环境,不只 是为突出文物建筑的观赏价值, 还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可以完整体现文物建筑历史上的功能 作用, 可以让人们认识文物建筑原来的设计匠心和艺术效果, 还可以让人们全面准确地理解 当时的历史事件。
王教授在谈到第二个层次即保护历史街区时指出, 1986年国务院规定,对文物古迹比 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应予以保护,划定为地方各级 “ 历史文化保护区 ”。新的《文物保护法》规定的是:“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街区(村、镇 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建设部在文件中提出,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有真实的 历史遗存物, 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是历史原物, 不是仿古假造的。整个地区内会有 一些后代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占一小部分, 且风格上基本统一。第二, 有完整的历史风 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有一定的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能够 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针对当前大量历史街区被破坏的状况, 2003年 11月,建设部公布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 “ 历史文化区 ” ,省 级人民政府公布的 “ 历史文化街区 ” ,以及历史文化街区以外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 “ 历史 建筑 ” 划出保护界线,称为 “ 紫线 ”。《办法》规定了紫线要包括保护的核心地段和外围建设控 制区, 紫线范围内确定的保护建筑不得拆除, 建筑物的新建和改建不得影响该区的传统格局 和风貌,不得破坏规划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和树木。
总结前一阶段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实施, 可以认为, 凡是需要保护的地区, 就不能按房地产 开发的方式进行运作, 其保护整治是不能要求就地平衡资金。一些城市的经验证明, 在历史 文化保护区中即使制定了好的保护规划, 但若由开发商来主导建设, 为了平衡资金、追求利 润,只能是不断修改规划,其结果是,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正确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按照规划的要求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按规划实施。历史文物保护区内整治, 不可大拆大建。要采取逐步改善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愿, 保护居 民利益, 保证社会的稳定。这样做还可以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政府出资为主, 居民出资为辅, 按 “ 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公司运作,渐进改善 ” 的方式,做好保护区的保护整治工作。他在谈到第三个层次即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指出, 《文物保护法》 规定, 对 “ 保护文物十 分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由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古城是一般名称, 历史文化名城是法定保护的名称。在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起草的 《历 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送审稿 》中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在市区范围内应拥有一个以上历史 文化街区, 还规定历史文化名城若不再符合规定条件, 原批准机关应将其列入濒危名单, 确 实不能挽救的, 则撤消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关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 既要使城市的 文化遗产得以保护, 又要促进城市经济社会 的发展, 不断改善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城市是 有生命的有机体, 有成千上万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城市的经济要发展, 设施要改善, 生活 水平要提高, 要实现现代化。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还要积极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充分发 挥它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历史文化名城中, 除有形的文物古迹 之外,还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 产业等, 它们和有形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 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共同构成城 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此提出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 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 把历代精神财富流传下去, 既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作为扩大对外交流,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三篇: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包括能够表现城市个性与特征,体现城市丰富性的建筑及其类型,城市空间、界面以及其中的社会生活,建筑及城市的人工和自然环境等。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一笔伟大的文化财富,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他作为城市的集体记忆,见证了城市的历史文明,是城市历史的一种延续,它像是一条纽带,将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串联起来,使得城市的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得以延续。
然而在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常以城市历史人文景观的丧失为代价,近年来,人们在经济上大获成功的同时,正日益意识到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城市就如没有灵魂与精神的生命体,是不健全的。因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共识,但在当前保护工作中、观念上的含糊与行动中的种种误区又使得保护工作举步维艰,甚至适得其反,造成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开发性破坏与保护性破坏并存,使得保护工作陷于一种两难之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刻不容缓。
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种全民性质的工作,应该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需遵循四个基本条件: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以及可持续性。
原真性。联合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所提倡的标准是原封不动的保存,即冻结保存。历史文化遗产首先要保证是真实的历史原物,要保留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和面貌。在后期的整治中尽力做到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修旧如旧”原则,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以求达到还原其本来的历史面目,使遗产能够“延年益寿”。
整体性。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对于城市,街区,地段,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性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的环境。对于历史的街区和古城,要保留其整体的格局特征,还应包含其文化内涵和形成的要素。
可读性。历史遗物均要留下历史的印痕,我们可以直接读它的“历史年轮”,可读性即使在历史的遗存上应该读出它的历史,就是要承认不同时期留下痕迹,不能按现代人的想法去抹杀它,大片拆迁和大片重建就不符合可读性的原则。
可持续性。可持续性表现在保护历史遗存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保护古城不仅是为了保存珍贵的历史遗存,重要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建筑精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可持续性还表现在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首先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继续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为博物馆等,作为景点要慎重,防止破坏。
以下具体阐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1、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街区,又称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地段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1977年12月,《马丘比丘宪章》提出在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实体予以保护的同时,还要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允许出现新的建筑物,但风貌上不与原有特征抵触,新建筑的加人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过程。
历史街区的保护界限划定必须与城市的总体规划及土地使用规划相结合,在总体规划层 面对保护进行限定,使保护扩大到整个城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范围划定应符合历史真实性、生活延续性及风貌完整性原则;
2、范围划定要考虑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实施环境整治,特别是政策实施的便捷性,规模不宜过小;
3、考虑保护管理的可操作性,保护层次设置不宜过多。
4、历史街区保护界线的划定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定位:
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
在街道、广场、河流等处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用地边界或外观界面;
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景观边界。
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
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是苏州古城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典型苏州传统格局、水乡风貌特色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以居住为主的街区。该街区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特征,有较完善的历史环境、事件,保护强调外部整体环境风貌,内容上,不仅要保护物质形体,还要保护历史文化内涵,如民风民俗、传统商业、手工业;空间上,不仅要保护历史街区本身,还要保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景观环境,以及绿化、水体等划定保护范围。
第一级:沿街沿河风貌保护地段
一纵四横,五条河路两侧一至两进范围内地带。保护范围面积为8.68公顷。这类地区基本的保护原则是:
普遍保护沿街沿河风貌。以沿街沿河为平江历史街区重点保护地段,严格控制沿街沿河的建设活动,尽量保持原有的建筑形式和风貌,并对不符合风貌要求的违章乱搭建的建筑和设施以及一些物件整治和清理。
保护整体空间环境。以沿街沿河室外空间环境为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室外环境设施,包括桥、栏杆、河驳岸、水埠、船鼻子、古井、铺地和古树名木绿化等。整治和清理不符合风貌要求的设施,特别注意其空间环境的传统氛围的保护。
逐步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居民室内设施,在满足风貌要求的前提下,使居民室内设施现代化,重点为居民的卫生环境设施。解决居民的卫生设施和保护区的污水排放和处理,确保河水的洁净。第二级:平江历史街区
指平江街区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沿河沿路建筑,古宅院、庙、观、祠堂、园林等,这一级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范围面积为23.83公顷。这类地区风貌已有一定程度的损坏,部分民居已修建或改建,但该地区传统街巷和民居相对较为集中、连片,其中许多属历史保护建筑。
这类地区的保护整治有两个层面的要求:
从风貌层面上。首先要求恢复原有立面风格(包括第五立面——屋顶的形式),其次要注意与14处文物、古建筑风貌的协调;
从生活设施改善层面上。要注意改善民居的内部环境以求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要求,同时还须注意通过协调、维持其原有生活氛围和旧的邻里关系。第三级:平江历史风貌保护区
这一级保护区包含了整个平江街区。保护范围面积为42.94公顷。
平江街区内既有具有传统水乡民居的特色地区,又有与历史街区特色不相符的地区,对历史街区的风貌有极大的影响,如振亚丝织厂、染织二厂等工厂及仓库,同时又有一定的规模,对于这类地区逐步通过功能置换重新开发,要求其在建筑形式、风格上与原有风貌相协调,功能上应与历史街区的文化性质相吻合。
第四篇:城市现代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
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而历史文化遗产有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恢复等复杂特性。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内在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发展中创造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历史文化遗产凝结了名族的智慧,对我们现代城市的硬件和人民文化思想的软件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就目前看来,我过的状况就城市现代化状况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的矛盾还没得到良好的解决。就上海来说,具体表现有:许多优秀的上海近代史建筑被拆除;现村的一些文化建筑保护不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等等。
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普遍追求目标。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因此,城市现代化离不开文化。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创造与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
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城市化的发展,文化古迹被摧毁不可避免吗?现代化进程中的保护现状又是怎么样的第一章: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越显重要。因为城市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来引导,现代城市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个没有品位的城市,是不太可能持续发展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要小看城市的一块砖、一片瓦、一堆石头,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历史、社会、思想的变迁。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自然风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
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文化。城市特色,是指一座城市的内涵和外在表现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城市的危机在于趋同化,失去个性。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可以表现独特的城市民俗风隋,它是超越国界和民族的,是^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
城市文化气质与内涵既可以从社会精神文明方面来考察又可从物质环境协调优美、交通井然有序来考察。尤其是建筑风格更容易表现城市的个性,凝聚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貌,是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物化形式。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尔,以完好保持城市轮廓线而闻名,高耸在天际线中的众多的圆屋顶和清真寺的尖塔(拜占庭和奥斯曼帝国时期的遗迹),在傍晚时,犹如飘浮在暮色苍茫的天空一样。在上海,从外滩看浦东黄浦江的两岸建筑,强烈地表现了上海城市的个性。失去了外滩,也就没有上海的历史和上海的特色。
第二章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像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足石刻、莫高窟、布达拉宫、龙门石窟。这些文化遗存完整地展现了太原历史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反映出地方文明的进步历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对现代人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后代也是不可或缺的。
第1页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
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
兴起,在旧城改造中,开发商
片面追求土地及经济效益,而
忽视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大
拆大建已造成反映太原特色的居民区几乎消失殆尽;见缝
插针现象屡禁不止,使原保护
规划中的视线走廊造成阻碍;
城内部分文保文物历史建筑
仍被一些单位占有,得不到应
有的保护;周边建筑在高度、体量、色彩方面,从不考虑协
调;部分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的需要而
被当做破旧建筑拆除,如八路军办事处、裕德里民居、上肖墙民居等。
清代的开化寺民居被数十户居民当做住宅;古关
帝庙、圆通寺、以及散布在市区大量寺庙都处于无人
问津的废弃状态,年久失修,日益破损,绿化建设严
重缺乏。
在旧城出现的大规模改造热潮,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旧城居民的居住水平,对城市建设起到了促
进作用,但城市建设在某些方面的短期性致使名城保
护处于被动和消极的状态。不仅给城市造成了许多社
会问题,而且对旧城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建
设性破坏。
作为省会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其发展速度
较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同时对旧城改造的进程也加速了,在这种背景下,旧城更新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就变得尤为紧迫。
第五章 对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现行保护措施与建议
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要科学有效地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使文化遗产为城市发 展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要探索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区域规划,缓解在城市性质、规模、布局方面过于集中的压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发展的财富、资本和动力。要通过整合资源,在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保护,将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
二、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好新城扩建和旧城改造的关系。历史文化名城在整体保护旧城的同时积极发展新区,是城市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保护的首选模式。北京市现有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构筑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新的城市形态,有利于保护与建设互不干扰、相得益彰。在整体保护旧城的同时,要对旧城内的传统建筑加强日常修缮、对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加以改善。特别是要动员社会资金,以自助方式进行小规模整治与改造,这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特色和原有社区结构。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一是在重要文化遗产周围设立保护范围及缓冲区,像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均有保护范围和缓冲区。苏州则划定了“一城二线三片”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并确定了45个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此外,中国的南京、法国的巴黎、摩洛哥的菲斯古城等,都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并制定控高规划以保护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维护城市景观的完整性。二是尊重城市原有路网格局。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通过的有关城市规划的《雅典宪章》指出,为保存好代表某一时期、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旧城建设用地规模应符合传统街巷肌理,避免形成超大规模的街坊;在规划上要防止城市快速路穿越,避免破坏原有的路网格局;严格控制旧城内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形成对旧城未来交通格局的有力支撑。三是加强城市考古研究工作,将城市作为考古的重点对象。
四、遵守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注重保持和发扬城市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一项简单的、短期性的建设行为,而是一项高层次的、长久性的文化活动。必须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保护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不改变文物原状。同时,高度重视城市化的发展带来文化的趋同问题,重视城市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区域文化的差异,重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五、在扩大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同时,重视保护与利用的结合。文化遗产的保护领域不断扩大,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畴之后,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文化空间等新视点又引起人们关注。应继续加强研究,把更多的反映人类社会进程的文化遗产列入保护之列,其中包括近代工业建筑的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传之久远,造福子孙后代。重视保护与利用的结合,就要挖掘文化遗产潜在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对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使文化遗产融入人类现代生活,发挥更大作用。博物馆等文化遗产开放单位,要积极举办各种展览,搭建多种平台,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就。
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全民动员。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公益事业,应更加注意自身的公共形象,使它的成果惠及广大民众。在现代信息社会,文化遗产地不应将自己封闭起来,孤立于社会之外,而要让其历史气息、文化氛围为人们带来愉快、熏陶和启迪。为此,2004年以来,全国性博物馆、纪念馆对未成年人等实行免费参观,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则在“文化遗产日”等节日实行免费开放,同时广泛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让更多的人分享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价值。所有这些,对于增强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完善文化遗产的社会监督机制,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城市建设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冲突,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出发,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阐述保护文化遗产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意义,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原因。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文化遗产
一、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步上升,城市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有不少建设项目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一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建设的牺牲品。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
1.勘察不全面,造成建设施工时对地上和地下文物的毁灭性破坏。,使得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永远地消失在推土机的重碾之下。
2.对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任意改造,致使街区历史格局风貌和标志性建筑面目全非。
3.旅游事业发展过快,服务设施的盲目建设和游客剧增,加之疏于管理,对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的完整性产生干扰。
首先,最根本的在于我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状况。我国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纳入规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弱势”局面才得到扭转。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城市规划方面,1951年国家颁布了《关于保护地方文物古迹名胜的管理办法》,1953年发布了《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关于保护历史及革命文物的指示》,法律法令的实施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切实工作使文物保护逐步融入到城市规划的工作范畴中。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一场浩劫,借扫“四旧”之名,再次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陷入尴尬的境地,大量不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以及民间收藏文物等遭到严重破坏。真正使文物保护工作走向正轨的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至此,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过了曲折起伏的阶段。所以,我国特殊的历史发展状况,使文物保护的法制体系和管理体系先天不足,发育不良,这个历史原因也是城市建设在文物保护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首要原因。
其次,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由欠发达国家向现代化国家转型,这种整体性的社会变迁,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取向,影响着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决策方向。历史文化遗产在这场社会变迁中的存亡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文物保护能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放到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显得至关重要。因此,经济问题成为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步调不一致的原因。一方面,城市建设能带动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文物违法成本。建设方即使破坏文物,文物部门也很难对其采取有力措施。另一方面,从计划经济时期开始,文物保护部门长期以来的专向资金依赖于政府拨款,从文物古迹的修缮到工作人员的劳动所得,全部是由专项资金来支付,因此国家背上了一个很大的包袱。这种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便忽视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建设方的“主动”和文物保护方的“被动”,两方面的原因促使历史文化遗产的“尊严”难以维护,所以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历史城区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周边的环境又脏又乱,甚至有些历史性建筑完全毁坏。
再次,我国长期忽视对大众文物保护的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工作,也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文物保护民间团体。使文物保护的群众基础力量较为薄弱,不能对城市规划中有损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决策形成舆论压力。也就是说,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淡漠,难以形成有利于保障历史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软环境。而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则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意识,其外在因素与教育密切相关,并且一些国家(如德国),把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纳入法律程序,把规划目标、方案向公众公开展示并听取公众意见,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十分有利的。遗憾的是,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盲区
二、解决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几项措施 1.强化政府职能,将监督落到实处
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文物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法律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实施时,一些行政部门带有经济利益主体的性质,把考察和审批作为了一个象征性的程式,落脚点却放在了收费上。这种工作性质的改变对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很不利,所以强化政府职能十分必要。尤其在历史文化遗产存在区域内,政府在建设单位递交项目建议书之后,应严格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对可能产生文物危害的项目,令其合理修改方案,做到文物保护的万无一失。监督工作落到实处,才有成效,同时,也能更好树立政府形象,取信于民。
2.不照搬照抄,借鉴成功经验要合理
有些历史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过程中,采取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办法,但是规划中没有做到深入细致调查,反而取得“东施效颦”的效果,造成了许多问题,如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原有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原有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弄得不伦不类。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古城和新兴城市之间的借鉴更需要谨慎,针对城市自身特点合理制定方案,做好预测工作,做到各方面兼顾,才会取得成效。3.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
我国目前确认不可移动文物点近40余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处。众多的文物需要保护,单凭政府的力量和职能部门有限的人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力量还在于广大公众。而作者在所在大学做了一项关于文化遗产的随机抽查,其中竞有90%以上的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很不全面,大部分人的认识仅限于博物馆里陈列的出土文物和历史建筑。由此推测,公众对此方面的了解整体上看不容乐观。
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作者认为仅仅从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上出发是不够的,应把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普及教育内容写入中小学,乃至大学教材,作为一项必修的课程,让当代人以及后代人接受系统的教育。这样,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得以形成,保护工作的社会基础才会牢固。启动这项工程需要国家教育、建设、文化、文物等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并且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工作艰巨,从长远角度出发,这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发展十分有益。城市规划建设是绘制城市发展面貌的一支巨笔,历史文化遗产又是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一幅图画,这支巨笔不能毁坏这幅画,应给图画添光加彩,使她更美。我们期待着今后城市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越来越完善,城市面貌越来越好。
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