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满铁资料研究分会信息通报 -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信息通报
2012年第一期(总字第65期)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编
2012年11月8日
目录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1 关忠良副会长当选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6 关于延长2012年分会基金项目申报时间等事项的通知......................7 会员动态——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8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会议纪要
2012年10月26日,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学术年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多功能厅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中央编译局、北京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大连图书馆等二十余家图书情报单位与科研机构的四十余位代表。
分会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关忠良,分会顾问、铁道部原副部长国林,满铁史研究专家苏崇民教授,分会顾问、原分会秘书长沈友益,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宝明教授,满铁分会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郑兰、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裴劲松书记等出席会议,分会会长,中央编译局魏海生副局长对大会的召开特别致电表示祝贺。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关忠良副校长代表分会、代表北京交通大学致欢迎词,欢迎各位与会人员,发言中指出分会克服重重困难,在学术研究和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分会将进一步充实学术交流活动的内容,促进满铁整理研究工作与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促进本研究领域与其它相关领域结合,促进国内与海外学术研究的结合,充分利用好学术交流的两大平台——学术会议和电子期刊《满铁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活动质量,进一步完善分会职能,拓展学术活动空间,努力开创满铁资料整理研究的新局面。
分会顾问、原铁道部副部长国林,强调了满铁及日伪文献整理研究的重大历史意义,为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和单位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号召大家更快更好地完成此项事业。
特邀嘉宾、满铁史研究专家苏崇民教授专程受邀从澳大利亚归国参会,并做《善用满铁资料》的学术报告,苏崇民先生对满铁资料有着深入的研究,曾出版《满铁史》等学术力作。发言中,苏教授指出满铁资料是清算并坐实日本侵华罪行的有利证据,是鞭打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武器。从围绕满铁的各种关系出发,苏教授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当前满铁学术发展的重点方向,并希望满铁的学术研究继续深入发展下去,壮大研究人员队伍。
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宝明教授做分会2012年工作汇报,从满铁资料全文数据库试验库建设、分会首届基金项目的学术研究工作、电子期刊《满铁研究》的编辑、合作交流与组织建设等方面介绍了2012年分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2013年分会工作将围绕全文数据建设、满铁学术研究等重点内容展开,力争在数据库建设规模、学术成果的出版宣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合作交流上有新渠道,在分会功能上有新扩充。
会议期间,苏崇民先生向分会首届基金课题结项单位颁发结项证书,并鼓励与会代表继续深入地开展满铁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与会代表深受鼓舞。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韩宝明常务副会长为“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天津地区工作组”授牌。天津地区工作组包括南开大学图书馆、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和天津社科院图书馆四家单位,四所图书馆联合申报分会课题,区域内协调统筹工作的模式为满铁资料的整理研究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区域性资源优势,促进各单位在资源、人员方面的交流与协作,值得借鉴。
分会顾问、原秘书长沈友益先生做《关于满铁资料整理研究工作的若干思考》的报告,提出满铁资料的整理需要广泛收集,全面研究,争取建设全国性的满铁目录和全文数据库,发扬全国一盘棋的团结协作精神,完成这一项光荣和重大的抢救历史资料的重任。
下午首先召开了满铁研究分会理事长会议。常务副会长韩宝明主持会议,参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就分会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大连图书馆馆长辛欣结合国外满铁资料收藏与利用的情况,指出国内满铁资料数字化开发利用及其促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提出以申请专项课题和出版基金的形式加大对满铁资料的文献保护与目录出版工作。
南开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穆祥望从学术研究与资源整理相结合的角度,介绍了天津地区四家单位合作整理研究满铁资料的工作思路,认为申请课题立项的工作将积极推动满铁文献的再生保护与研究利用工作。
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的苑春明馆长,介绍了本馆满铁资料的收藏与整理情况,提出以分会为平台对全国范围内所藏满铁资料进行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益,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有计划、分阶段地推动争取国家立项、学术成果的宣传等工作。
北京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哈尔滨图书馆等理事单位的参会代表介绍了本馆的工作进展情况。
随后召开的工作讨论会由分会副秘书长、中央编译局信息部主任郗卫东主持,分会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郑兰就全文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元数据制作等问题等做了重要发言。与会代表就满铁资料整理工作中日文录入问题、满铁资料整理工作中元数据的制作等问题展开工作讨论与交流,通过讨论与交流,对全文数据库建设单位的有关数据规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结合目前分会工作进展情况和各家单位的具体工作实际,与会代表着重围绕下一阶段分会工作的重点内容和方向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与会代表献言献策,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经过充分讨论,达成如下共识:
一、满铁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结合目前中日关系现状,以满铁资料昭示日本侵华的历史罪行,向有关部门提出加强保护与开发满铁资料的呼吁,发挥史料揭示历史,警示未来的重要价值,促进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二、满铁资料全文数据库的建设既是破损文献再生性保护,又为满铁资料的研究利用提供了数字化平台。
1、分会的试验库建设已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为数据库的扩建与完善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2、数据库的建设应着眼于全局,做好数字化标准规范的制订,强调标准规范的通用性,注重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注意了解国外满铁资料馆藏机构数字化进展情况,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3、争取更多的馆藏单位加入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为全文数据库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与保障。
三、注重资料整理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分会基金为促进满铁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鼓励分会成员积极参与研究:
1、鉴于部分单位仍有申报课题的意愿,分会特延长2012年课题申报的截止时间,至11月底前各单位与研究人员可继续组织申报。申报结束后,分会将组织专家评审,及时公布审批结果,做好课题立项工作。
2、申报的课题重点考虑全文数据库建设与《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的补遗整理工作,大力支持满铁专项学术研究工作,促进成果转化与宣传,提高分会学术研究水平与学术知名度。
四、满铁资料因时间过久,破损严重,急待抢救,在努力推进全文数据库建设,加大再生性文献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文献原生性保护的途径与措施,如采 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用脱酸技术。考虑全国范围内统一协调馆藏单位,联合申请有关国家部门的文献保护工程,更好地解决满铁资料的“收藏保管”与“开发利用”之问题。
五、以申报各类别出版基金的形式,影印、翻译出版有关满铁的相关文献或目录索引,并在此方面促进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与出版单位携手打造满铁相关文献出版的产业化。
六、电子刊物《满铁研究》是分会内外、国内外满铁学术研究、信息交流的平台,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刊物的宣传功能,考虑以专栏的形式揭示满铁资料中的侵华铁证、以大事记的形式记录满铁资料整理与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人、重要的事、重要的活动等。
此外,就满铁资料数字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蒙等地满铁散失文献、分会组织建设、沟通联络机制等问题,与会代表都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通过此次学术年会的召开,进一步凝聚会员力量,促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分会的学术建设等工作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每年一次的学术年会已成为分会各成员单位交流工作经验、讨论工作计划、探讨分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此次会议,分会特意邀请了《人民铁道报》、北京交大校园新闻网等媒体做了新闻报道,力图多渠道地提高分会的社会知名度,彰显满铁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会议的圆满召开离不开各位嘉宾、与会代表的大力支持,衷心感谢各理事单位、各位事理会成员、各位会员对分会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想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满铁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将更上一个台阶。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关忠良会长当选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
2012年10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第五届四次理事会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山东烟台鲁东大学召开。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分会会长关忠良,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分会会长魏海生,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交大图书馆馆长韩宝明,原教育部社政司司长沈友益代表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受邀出席会议。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是从事近现代史史料整理与研究的国家级学会,其下属满铁资料研究分会挂靠于我校图书馆,关忠良副校长与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魏海生共同担任分会会长,韩宝明馆长任分会常务副会长。作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的唯一分支机构——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在满铁史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史料学学会的学术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上午召开的第五届四次理事会上,关忠良副校长当选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的副会长,韩宝明馆长当选为常务理事。
下午召开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关忠良副校长作为学会副会长致开幕词,祝贺学会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四次理事会的胜利召开,祝愿学会在今后的学术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展,强调满铁分会将继续保持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的良好合作关系,力争在满铁史料整理与研究方面取 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得更大的学术成果。
关于延长2012年分会基金项目申报时间等事项的通知
满铁资料研究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于10月26-27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圆满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20余家图书情报单位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代表。分会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关忠良,分会顾问、原铁道部副部长国林,特邀嘉宾、满铁史研究专家苏崇民教授,分会原秘书长沈友益,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韩宝明,分会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郑兰等出席会议。
会上,与会代表就满铁资料整理与研究利用的重要意义、满铁资料全文数据库建设、满铁研究方向的深入与拓展等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会议认为分会所设的基金项目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会上,多家单位表达了积极申报的意愿,为此,分会特延长2012年第二届基金项目的申报时间,截止时间为2012年11月底,请有意申报的单位抓紧时间组织申报。分会网站http://lib.njtu.edu.cn/mt/wjxz.html的“文件下载”栏目即可下载《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基金项目申报书》。
此外,满铁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已走过十余个年头,每家参与单位和参与者在整理研究过程中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与会代表建议,可以“大事记”的形式将这些值得纪念的重要的人、重要的事等总结记录下来,为此,分会将以专项的形式开展这项工作,请先期参加和正在参加满铁资料整理与 满铁资料研究会会信息通报 2010年第二期 总字第63期
研究工作的各单位梳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的事项,以专项课题的形式向分会组织申报,记录的形式可以是编年体文档(说明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等重要内容)、人物访谈录(文本、视频或音频均可)、图片和照片等等,分会视申报情况及成果提供支持。望大家踊跃参加。
会员动态
学校图书馆成为满铁资料研究会天津工作站成员馆
(来源: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
10月26日,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满铁资料研究分会 2012 年会在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召开。为促进满铁资料开发与研究工作,此次年会决定成立首个地区工作组,天津地区工作组由南开大学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和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共同组成。图书馆馆长苑春鸣代表天津地区工作组接受了牌标。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一级学会,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志资料征研与教学的全国性学术性组织。作为二级学会满铁资料研究分会,专门从事全国范围内相关资料征集、整理、开发利用和研究工作。
“满铁”,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是 1906 年至 1945 年在中国东北存在的日本的特殊公司,极盛时期持有 80 多家关联企业的股权,曾被称为“ 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 ”,即以公司的名义实行殖民经略。1945 年日本投降以后,绝大部分满铁资料没有被带走,后来分散藏于国内几十家图书馆。近年来,随着形势发展和学术研究的需要,开放这部分资料的呼声逐渐增多。
学校图书馆所藏满铁资料系2004年中科院图书馆转藏图书的一部分,弥足珍贵。开发与利用这部分馆藏成为图书馆工作重点之一。2011 年,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加入满铁资料研究分会,并加入《联合目录》续订和全文数据库制作工作。同时与南开大学图书馆、社科院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一道,联合申请了共同研究开发天津地区满铁资料的研究项目,满铁资料研究分会认为这种地区之间的联合,对于促进满铁资料开发与研究工作是一种新的尝试。(转载自天津商业大学校园新闻网http://)
第二篇:图书馆资料信息播放系统
一、背景
21世纪的图书馆建设,无不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伴随近年来世界音像产业的迅速发展,广大群众对音像视听作品欣赏的需求日益增大,作为国家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该以其丰富的馆藏音像视听作品、先进的播放设施、浓郁的文化氛围,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音像视听服务。这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消费群体日益膨胀的文化需求与音像产业有效供应量不足的矛盾,同时也使图书馆自身建设得到发展和提高。但是到底采用何种方式才能充分整合(开发)和利用图书馆视听资料,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提供给多位读者、发挥多人使用同一媒体之效率呢?
二、需求分析
目前,国内各省级图书馆都已建立了音像资料视听室,馆藏音像视听作品的品种数量不断丰富和增加,播放设备以及读者阅读环境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图书馆视听室的发展建设进入了黄金时期。但是从整体上看,仍赶不上同时期图书馆其他传统部门的发展。由于视听资料缺乏统一管理,播放设备陈旧落后、阅读场地狭小等制约因素,较大地影响着读者对图书馆音像视听资料的欣赏兴趣。
如何利用已经建设或即将建设的图书馆视听室实现真正的视听资料统一播放管理,为广大读者提供完善的视听服务与欣赏环境是当前需迫切解决的问题。鼎科图书馆视听资料播放系统应用方案正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三、系统概述
鼎科图书馆视听资料聆赏播放系统是基于企业网和宽带互联网的视频播放系统,它可以让各级图书馆轻松在网络上构建视频信息和播放系统,为广大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多媒体服务,音视频质量可达到卓越的高清电视品质。该系统全面支持MPEG-
1、MPEG-
2、MPEG-
4、VCD、DVD、WMV、ASF、DivX、Xvid等视频编码标准和MPEG Layer I and II、MP3、AC3、LPCM、ADPCM、MPEG-4 AAC-LC 2.0等音频编码标准。
鼎科图书馆视听资料播放系统以高质量的编码方式将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图片信息和滚动字幕组合成一个流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到网络控制器,然后由网络控制器将流媒体信息转换成电视机(如大屏幕电视)的视频信号播出。这种显示方式对于信息的播放及信息的传播是极为理想的,不仅多媒体视听资料可以集中和远程管理,还可以随时发布节目列表,以最快的速度使广大读者了解到最新的视听讯息,而且可以随时插播新闻片段、公益广告、影视简介、旅游、消费报道等各种即时信息,供读者娱乐消遣。
四、方案设计
鼎科图书馆视听资料播放系统由控制中心主机、网络控制器、网络平台和显示设备(如大屏幕电视)组成。
控制中心主机是高性能计算机,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供管理员对网络控制器实施管理,如视听资料管理,编辑节目播出单,把节目单和节目内容传送到播放器上。控制主机可以实现对视听中心不同分区的多个网络控制器的远程、分布式实时管理,实现视频、音频、图片、控制信息、节目播出单的实时自动上载。同时,加装视频编辑软件,管理控制主机可用于音视频节目的编辑、文件格式转换等。
网络控制器支持多种音视频流格式、图像、文字和滚动字幕的播放。网络控制器自带硬盘,可以自动按节目播出单播放存放在硬盘中的节目内容,也可以实时播放来自于流媒体服务器的实时音视频流。节目内容可以在网络流量相对小的时段传输到网络控制器,从而充分利用网络带宽。
鼎科图书馆视听资料播放系统加上音视频前端设备和视频直播服务器,即可使播放系统具备直播功能,可在自己办公室直接向全馆发送直播内容。宣传部门也可通过网络,生动地宣传优秀事迹、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组织学习文件、进行广泛传播和宣传。
各级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视听中心规划为不同形式的使用区域,为读者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益智、增广见闻的优良、舒适环境。
1、传统视听区
可分别播放不同类型的视听资料,如CD、VCD、DVD等,也可以自带资料,这些视听资料预先由管理员在控制管理中心进行管理控制,读者只需提前与管理员预约,由管理员操作即可观赏视听资料。
2、小组视听区
可提供多人以最休闲的方式观赏同一影片之用,如共同欣赏国内外经典文 学艺术影视作品及现代影视作品、收看国内外重大新闻等,也可供教师和进行学术研究的人员播放教学和研究用的媒体资料。
3、音乐视听区
可提供1个音乐频道和多个广播频道供读者选择,读者如需等待,可一边 聆听优美音乐,一边等候。
4、电视欣赏区
有线电视的接入,可以直播新闻要事、球赛活动、嘉年华会、大型演唱会 等活动,让读者能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新闻及重要体育赛事。
5、多媒体随选视听区
由管理员将多媒体视听资料精心制作成分类栏目,读者可以通过摇控器或触摸屏点播喜爱的节目在大屏幕电视上观看。
6、团体视听室
团体视听室也可提供各类的视听资料,供专场集体使用,并可提供企业利用此视听室进
行员工培训、产品演示,教师利用此视听室进行教学应用,播放教学时用的课件资料等。通过大屏幕为员工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视听环境。
五、系统功能
1)素材管理
a.视音频管理:导入视音频文件,编辑 修改文件名、文件目录、文件属性,视音频文件预览,抓取视频关键帧。
b.图片管理:支持图片 JPEG、PNG、GIF、BMP 文件格式,调用图片编辑工具。
c.文字管理:在视频或图片中插入文字,文字信息可以多种方式显示,也可以插入图片格式(图片文件)的文字,文字管理包括字幕定义,字幕效果设置,如文字大小、字体、边框、显示速度、背景颜色等。
d.实时可视化编辑:编辑视频、音频,文字等信息组合成一个动态的多媒体视频文件。
2)发送管理
a.即时传输:选择指定的节目和任务实时发送。
b.定时传输:在规定的时间自动开始发送节目和任务文件。通过该功能,可以安排在网络不繁忙的时段发送大量的视频文件。
c.分组传输:可将播放器分区、分组,同时将素材文件发送给一组控制器。
d.传输状态显示:实时显示传输状态。
3)节目表管理
a.建立播放节目表:使用用户界面友好的操作功能将视频、图片、文字等文件组合成一个节目表。
b.编辑节目表:用户可以方便地编辑节目表,如播出顺序、重复次数等。
c.插入节目表模块:节目表模块是指在节目表中插入另一个节目表。
d.删除节目表:可以在自由的删除没有被应用的节目表。
4)发送管理
a.发送节目表:向指定的网络控制器或控制器组发送节目表,在进度条中可以查看发送状态,可以中断发送。
b.正常播放:各个网络控制器按照节目表顺序自动播放。
c.即时播放:即时发送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素材以及节目表,即时播放。
d.设置默认节目表:对每一个网络控制器或控制器组,都可以设置开机自动播放默认节目表。
5)终端管理
a.创建网络控制播放组:建立并命名一个控制播放组,将网络控制器加入到组中,实现分组管理。
b.设置控制播放组中网络控制器的优先级:当向网络控制播放组发送播出单与内容时,播放组中的各个网络控制器,按照在控制播放组中的顺序,逐个地发送。可以修改网络控制器在控制播放组中的顺序。
c.编辑控制播放组:在控制播放组设置中,可以修改控制播放组名、显示类型、删除控制播放组。
6)高级配置
a.一般设置:对播放控制环境、控制器的时间同步、语言选择、网络安全、播放模式等进行配置。网络控制器软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到每一个控制器或控制播放器组的开关机。
b.网络控制器软件可以实现远程的升级:可以在控制中心对网络控制器进行远程的升级。
7)日志信息
a.节目表日志:查看标题、播放开始日期与时间、播放结束日期与时间、重复播放次数,播放记录。
b.错误日志:显示日志日期与时间、类型(错误或警告)、播放器错误信息与次数。
六、结束语
鼎科图书馆视听资料播放系统具有科学、灵活、易操作、易普及等特点,因此,可以激发读者了解图书馆视听室,科学利用图书馆视听资料的兴趣,同时也适应21世纪数字化图书馆视听文献资源共享工程的进展,是今后图书馆视听室播放系统的发展方向。
第三篇:汕尾职院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汕尾职院数字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它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通俗地说,数字图书馆就是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扩展的知识网络系统,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与智能检索的知识中心。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和传播的信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种类和形式越来越丰富,传统图书馆的机制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因此,人们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设想。数字图书馆是一个电子化信息的仓储,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 方便地访问它,以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扩展面临很多问题,如如何建立不同图书馆数据库之间的相互对话:用户通过何种途径获取所需信息:如何将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包含的信息分类并传递给用户:如何建设和发展大型的数字图书馆系统 :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何侦查和纠正数字图书馆使用不当问题及如何控制数字图书馆使用不当。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汕尾数字图书馆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汕尾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分析 1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1993年2月,我国第一家数据库专业公司“万方数据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数据库开始走向市场。1997 年将 “中国试验型数字化 图书馆”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由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和南京图书馆联合开发研制。目的实施开创了多馆协作整体研发数字图书馆的先河,其成果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始的标志。1998 年 4月,文化部与国家图书 馆启动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志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进入实质 性操作阶段。2000年4月,由文化部等 21个部委单位参加的 “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始启动,其主要 内容是组织全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技术的研发、集成和运行,对全国数字图书馆的研 究和建设发挥统领和带动作用。国家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和广东省湛江图书馆同北 京超星电子技术公司合作,开展大规模数字化馆藏资源建设,利用国际先进水平的中文全文检索软件开发图书搜索 引擎,利用 163、169网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 300多万页(约 5000多种)文献上网供读者检索和浏览,现每月访问量超过 200多万人次,这些都标志着 我国数字图书馆正在逐步的发展扩大。汕尾数字图书馆也存在类似历程。汕尾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数字图书馆自发展以来年,发展至今己经历近20 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馆藏资料,实现数字化,部分数据己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还有部分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数据库总量超过了100 个,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数据表示我国数字图书馆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己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据库。但是,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初期到现在建设中 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的健康发展。汕尾数字图书馆一样存在影响数字图书馆的问题,那么汕尾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着那些问题呢? 2.1 资源浪费问题
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投身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行列,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数字图书馆标准不一,相关立法尚未制定和执行,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又难以找到彼此都认同的平衡点,同时,有的单位抱着“ 急功近利”的思想而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量,有的单位则是忽视自身馆藏的特点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这就造成中国不少高校在盲目地建设数字图书馆,合作建设少、各自为政多的现象屡见不鲜,各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和管理系统等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馆的数据库各不兼容,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应用,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2.2 信息版权问题
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文献资源的格式转换、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下载、盗版等变得更加容易,数字化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比传统纸质文献也更为复杂和突出。根据著作权法,上载作品必须取得作品权利人同意,但是资源库容量庞大的数字图书馆要取得每一位作品权利人的授权在现实中非常困难,在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立法中再不能套用那些陈旧的、与自身建设和发展特点不符的法规。2.3 建设资金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长期的工程,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网络布线工程、人员培训、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等等,都需要充足的经费作后盾,但经费不足偏偏又是困扰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重点大学及进入“ 211 工程”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开发有专项拨款,而普通高校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学校拨款,图书、刊物价格大幅度暴涨,以致许多馆连每年的纸质文献购置、业务培训、科研、奖励等各项基本经费都难以维持,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更是举步维艰。2.4 图书馆员素质问题
中国高校图书馆员队伍整体现状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普遍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要求。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兴起,馆员队伍中专业人员与技术人员少、工作热情欠缺、年龄老化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尖锐。由于图书馆地位历来没受到足够重视,各大高校中普通馆员与教师仿佛是两个相差极大的级别而接受截然不同的待遇,致使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方面的人才择业时很少会将图书馆置于优先考虑的范围,这也是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出现高素质人才难以引进,另一方面馆内人才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的重要原因。对现有馆员队伍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在职学习和培训,馆员和业务水平难以出现质的提高,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陈旧,无法适应提供数学化信息资源服务的要求,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2.5数据库信息保护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是指 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正常运作和 保证其中的信息不受侵犯。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信息存储安全和信 息传输安全。其中,数据库信息安全是主要问题。信息在互联网这个无序的信息网络中运行时,任何一点漏洞都会遭到偶然或恶意的攻击。一些具有超凡计算机技能的人利用系统 漏洞攻击系统。软件的漏洞和后门等容易导致数据泄露,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同 时,操作系统的广泛运用,使得计算机病毒大量传播,如果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信 息系统安 全保障性差,将会给黑客的入侵提供大量的 便利条件。一些未经系统授权的行为人通过 系统认证窃取信息,导致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安全得不到保护,从而使得网络资源不稳定,信息容易被窃取,著作权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数字图书馆中存储文献的数据库信息遭到破坏。2.6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网民中的普及与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掌握了一些获取个人信息的技术,由于数字图书馆的安全性并非天衣无缝,管理软件安全性保障不一,而且在客观上图书馆员的素质良劳不齐,从而造成对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侵害。第三方还可以直接侵入图书馆数据库或用户数据库,查看、篡改、传播读者个人信息,如果这种行为是出于恶意,那么读者的信息权益将会受到极大威胁。例如,2007年初,湖南某高校的网站发出一帖子,大爆该校图书馆泄露个人信息,使读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受到威胁。数据用户在利用 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需要输入或多或少的个人信 息,而如果用户安全意识不强,有可能 会导致帐号和密码失窃。而数字图书馆在收集用户信息时,必然有泄密的嫌疑,如果操作不当,数字图书馆将会面临着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问题。这些都造成了读者个人信息的泄漏。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1)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数字图书馆是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系统工程,在建设中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提议规划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还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宏观规划,出于各自独立、相对分散的状况,在相当的范围和层次上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因此,个图书馆之间要相互联系,大图书馆要起带头作用,先进图书馆要带动落后 图书馆。在专家把关、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各地区、各级图书馆的规划,保持大局的协调一致。
(2)统一标准,规范管理。数字图书馆的本质特征是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数据库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建设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库必须由众多单位和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在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尚缺乏统 一的标准,各个单位所建设的数 字化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数据库本身不兼容,而且在用户界面、索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都直接影响数据库的质量和查询服务效果。作为数字图书馆,不仅要考虑到区域联网、国联网、要考虑到最终要 与全球联网,因此必须积极研制并引进国外相关 标准和规范,在各种技术标准的选择中,要尽量考虑到与国际标准兼容,从而使我国的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3)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拥有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图书馆界应尽早建立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网络知识、法律知识及国际公约条例知识的理论研究队伍,参与知识产权法律条文的制 定,使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向国际标准靠拢,并尽快制出一套适 合中国特色的、对数字图书馆起到切实可行保护作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尽可能地达到 既保护知识产权人权益,又给数字化的图书馆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的目的。对于每个 数字图书馆个体来说,了解法律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的专业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数字图书馆在人才的聘用和培养上也应该下大功夫。
(4)尽快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传统的图书发行主要由作者、出版社、发行商几个角色构成,经过长期演变,己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架构。在这个架构里,取得著者的授权是关键,现今的版权法支持的是一对一授权模式。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内容传播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而数字传播对信息的应用方式与传统纸介图书区别巨大,采用传统的一对一模式来处理网上海量信息难以实现,只能寻找集体解决的途集体管理在实现和 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为作品使用人提供了使用作品方便畅通的渠道,有利 于作品的广泛迅速传播。例如,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作为国内第一家著作权集体管理 组织,不仅全面为中国音乐词曲作者开展版权服务,而且还与世界上几十个同类组织签 订了正式的业务合作协议,提供音乐服务或视频点播服务的网站,其所使用的素材不必一一通过著作权人的许可,只要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 会授权并向这一组织支付报酬。
(5)加强用户和管理与人员信息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薄弱是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要防止安全问题的产生,就要重视系统安全,全面认识和熟练操作安全软件,及时为系统打补丁,定时升级安全软件。其实不仅馆内的工作人员(包括管理者、信息安 全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需要有强烈的信息安全意识,读者和用户也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安 全观念。目前,数字 图书馆的用户普遍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大多数人认为只要保护好密码就足够了,而且很多用户的密码设置非常简单,这为黑客获取用户 密码和信息提供了便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字图书馆应该定期组织用户进行信息安 全培训,提高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
(6)增加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培训。目前,国内数字图书馆大多缺乏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多由技术部人员来完成,由于原有的技术人员缺乏全面 的信息安全管 知识和技能,难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各馆应适量引进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并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 统、科学的安全管理培训,从管理人员素质入手,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7)加大信息安全保障经费投入。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相应的用于信息安全保障的经费也必然十分有限,很难满足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需求。由于受到经费限制,安全设备的采购严重不足,很难满足实际需要,这就导致在如今网 络攻击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相对薄弱,容易出现易于攻击的漏洞或弱点,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
(8)改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就是根据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方针,依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不同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目的是为针对各部门情况分别进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I匀。目前只有少数大型数字图书馆制定了简单的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其余大部分馆都还未意识到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有些数字图书馆即使制定了相 关策略,也不能真正地把制度落实到位,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各个图书馆把信息安 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贯彻执行。4未来展望
有许多项目在Google、Million Book project、MSN和yahoo中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书籍管理与科技,如光学器材(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和电子书(ebooks),贮藏所或商业的商业模型的替代之发展持续在进步中,而数字图书馆也因Google、MSN及yahoo这些大众较常使用的站点之努力下,正在急剧的成长茁壮当中。就像图书馆内会出现电影或音乐的馆藏,数字化图书馆也出现了网络数据库。
数字图书馆现在广泛的由公共团体或商业利益的机构所认同,数字图书馆的好处在于可以更迅速的找寻到我们所想要的书籍、文件甚至是图片。数字图书馆的好处在于它能够轻易的连接并浏览许多不同的页面,能够更快速的找到我们所想要的数据,数字图书馆有别于传统的图书馆在于它不受限于仓库空间的限制,数据的数字化大大的缩减了书籍所占的空间,所以数字图书馆有能力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相对的,维护一个传统图书馆的花费远高于维护一个数字图书馆,因为传统的图书馆需要在人事成本以及书籍维护费上花上一笔开销,而数字图书馆则完全不需要这笔花费。
结束语
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观念、管理体制、版权问题、信息安全等 问题的限制,但随着人们对信息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计算机、通信 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图书馆将快速蓬勃的发展起来。数字图书馆是时代新生事物,它是人们实现理想状态资源共享的手段。虽然在目前的建设过程中还存 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参考文献 :
王平援,我同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面临的挑战.图书馆建设,2011(02)
张兴等,近五年来我国数 字图书馆发展研究述评.图书馆学研究,2011(03)
钟云志,周东晓.我国数字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情报杂志,2007(12)
董洁萍等,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图书馆建设.2010年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同际研讨会,2010 12 20
黄晓斌,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图书馆学研究,2008(03)
林敏,倪丽萍.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知识产权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09)
曹晓霞,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发展对策研究.图书馆,2011(04)
邹丽萍,关于建设我国数字图书馆的思考.情报科学,2003(01)
谢一维,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研究,2010(06
吴培红,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思考,情报科学,2002(02)
夏立新,复合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建设 的新战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05)
李凤龙,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下的信息共享一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几点思考,2011(S2)
第四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研究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策略
研究
杨晓秋/过仕明
2012-12-25 11:19:51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4期
【英文标题】On the Strategy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作者简介】杨晚秋,女,1973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80
过仕明,男,1959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内容提要】 文章针对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探讨各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不对称问题。
Based on analysis of library paper documents loan services,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phenomenon of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s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resolve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problem.【关 键 词】信息不对称/图书馆/信息服务/数据挖掘asymmetric information/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s/data mining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源自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提出的信息非对称论。1970年8月,乔治·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通过对美国一个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交易者利益受损并最终导致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萎靡。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可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也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三位经济学家运用信息理论,经过30多年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分析研究,共同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因此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处于不对称状态,从而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交易双方所处地位的不同及条件的差异,使双方掌握的信息量总有一些差距,这就使“信息不对称”成为一种长期的、普遍的经济现象。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扩大到诸如传统农产品市场、现代金融市场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范围非常广泛,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也不例外。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但会降低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质量,浪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情绪,招来读者的怨气和偏见,从而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工作本质与特点具有重大的启发作用。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信息流动整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信息在其间储存、交换、流动。图书馆是信息进出的物质性媒介,信息分布、交流的不对称性特点在它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图书馆处于高位信息与低位信息对峙的界面上,它既是一个信息流动的闸口,这个闸口放入、放出相关的信息,还屏蔽了某些信息,同时它又是一个信息的过滤器,其主动性、能动性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整合的工作中则显得非常突出。因此,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图书馆界并加以研究分析,在剖析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探索其防范措施,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综观图书馆活动,作为收集、整理、储存、传播信息的场所,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图书馆总是比读者掌握更多的馆藏信息,读者总是比图书馆掌握更多的需求信息。馆员对馆藏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占有量形成了一个信息集合。同样,用户对馆藏信息和馆员信息的占有量也形成了一个信息集合,理想的状态是在服务过程中这两个集合能够完全重叠,从而达到完美的服务结果。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信息集合有交叉,不会完全重叠,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然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同于经济领域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它的危害不是在金钱利益驱动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是形成一定的信息鸿沟,造成信息过载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使读者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图书馆失去信心和兴趣,最终阻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持续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馆藏纸本文献的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本文将针对这三大核心服务内容,探讨各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新思路。
2.1 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属于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即使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仍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图书馆借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1)由于读者不熟悉OPAC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能根据对文献的需求构造合理的检索表达式,从而导致不能在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类纸质文献的机读目录中,准确、全面地检索出所需文献;(2)读者不了解图书馆各类文献的分类知识和排架规则,导致在检索机或OPAC上检索到文献,但却不能在图书馆书库中快速获得;(3)由于读者不熟悉图书馆借阅规则导致借阅行动失效;(4)在借阅服务过程中,由于馆员不了解读者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如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情况、吸收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读者检索习惯等,导致馆员不能够针对每一位读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按需服务。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图书馆拥有馆藏及服务方面的完全信息,处于“卖方”的地位,读者处于“买方”的地位,两者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读者借阅需求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取决于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程度。在多数情况下,馆员占有主导和导向作用,馆员的服务行为常常影响读者的借阅行为,这里就存在着道德意识问题。在信息服务过程中馆员的主要不良表现为:服务态度冷漠、服务水平低下、解答读者检索提问敷衍了事、当一种检索途径无效时,拒绝提供更多检索途径等。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中的逆向选择行为,严重制约了读者的借阅需求,同时也影响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信息服务功能。发生在借阅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读者的借阅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图书馆失去阅读信心和阅读兴趣,馆员的服务行为得不到认可,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逐步削弱,从而使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置疑。因此,如何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阻碍作用,应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
2.2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1)读者由于检索知识的缺乏,不能有效利用文献传递服务网络中的联合目录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到自己所需文献的基本信息,从而影响其利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方式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2)由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与其他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特性,读者由于受到学科差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使得读者很难对该项服务具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因此,在收取服务费用时,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的想法,错误地认为此项服务是图书馆为了变项收费而故弄玄虚,从而影响读者对该项服务的有效利用;(3)对于参加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图书馆来说,在服务现状、服务发展动态和服务费用等方面与中心馆及其他用户馆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影响其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4)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普遍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没有对读者群各个层面进行科学、系统、长期的调查与分析,缺乏对读者阅读心理、需求方向、专业特长、检索利用文献信息的水平和阅读习惯等信息了解,从而加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之成为制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持续发展的瓶颈。
2.3 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1)多数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还处在传统认识上,总是认为图书馆只是借书还书的地方,对于图书馆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知识导航为主体的新型服务模式,如网络信息咨询等服务方式不甚了解,因而更谈不上能够有效利用;(2)由于读者不能高度重视各种检索知识与检索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针对图书馆开展的相关培训讲座,多数读者持有一种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信息咨询等深层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不能更好地被读者认知和利用,从而造成在信息咨询服务方面,读者与图书馆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服务的开展效果;(3)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读者类别和层次多种多样,而形形色色的读者群又分别存在不同的文献需求特点,因此,对于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人员来说,对读者需求差异性的了解也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种不对称现象,以提高服务的质量;(4)在信息咨询服务过程中,咨询员不仅要解决读者咨询的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且遇到专家学者时,还要具备引导资深专业人员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对信息咨询员来说,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在面对各种可能的复杂咨询问题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很难完全避免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不对称现象
图书馆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它将长期伴随图书馆。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使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文献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使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严重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抑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目前文献研究现状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解决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是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和完善馆员激励与约束机制[2];三是加强读者群信息素质教育,建立与读者沟通、互动的有效机制[3];四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抑制信息不对称[4]。由此可见,目前,规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只是停留在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素质培养等层次的相关研究中,未能引入有效的技术手段,主动研究读者行为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缩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1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众所周知,在图书馆巨大的馆藏中,每位读者感兴趣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动化集成系统,针对读者纸本文献的借阅信息等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读者与借阅图书的关联,分析不同类型的读者喜欢哪类书籍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建立提供图书推荐服务的模型。然后根据读者需求,主动推送其所需的各类纸本文献信息,从而在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为读者节省宝贵的时间,并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好感与依赖,从根本上转变读者对图书馆的看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发挥现代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职责。例如,图书馆通过对读者借阅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分析出不同类型读者所借书目的集合。当读者再次入馆借阅文献的时候,系统就可以自动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从而指导读者借阅服务,有效地抵制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3.2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只依靠读者被动地提出对外馆文献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应根据读者对馆外文献的各种需求,进行随时跟踪和统计分析,以掌握读者文献需求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为读者免费推送外馆文献需求目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索取馆外文献,规避读者在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由于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影响读者对文献的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获取。
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读者以前文献传递请求资料,以及经常访问的网页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确定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主动为读者搜寻符合其需求的文献传递目录,并将相关资料目录主动推送到读者手中。例如:图书馆文献传递员能够应用关联挖掘技术,定期统计与分析文献传递用户数据库中的读者数据,全面挖掘本馆读者对外馆文献的需求规律与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为本馆从事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课题的读者,定期检索文献传递服务网络或外馆网站,以获取读者所需相关目录信息,为读者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外馆文献提供引导。由此可见,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将使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有效地克服图书馆在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因读者与图书馆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3.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提高信息咨询服务水平,促使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手段及服务对象上的改变,具体表现在:(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可有效处理用户提出的各种复杂咨询问题,可实现在多媒体、电子文件等多种形式的、大量无序信息资源中检索、分析、优化出用户满意的决策支持结果;(2)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其分析查询的高效率和交互式图形接口能够高质量、迅速地满足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
由此可见,数据挖掘为分析和挖掘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环境,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一方面可使信息咨询员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规律信息,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深层次信息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咨询记录,分析出用户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实现主动的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从而有效地抑制信息咨询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1]孙国霞.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现代情报,2007(3):159-163.[2]孙克诚,曲秀芳.高校图书馆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7(3):10-14.[3]欧阳瑜玉.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中信息不对称的抑制[J].图书馆界,2005(6):28-31.[4]余芳.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表现[J].情报探索,2007(6):97-99.[5]邓佩珍.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9(4):101-103.[6]陈静.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源信息公开探析[J].现代情报,2009(4):7-9.[7]李仲良.信息不对称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及相应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9(4):71-73.
第五篇:关于开展德育个人课题研究的信息和资料
关于开展德育个人课题研究的信息和资料
各中学(含职高)、小学(含特教)、幼儿园:
为了提升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专业化成长,宁波市教科所拟在德育研究方面进行试验,尝试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在借鉴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课题管理和研究基础上,现就个人课题的有关概念、研究要点和管理流程提前公布,望加强学习,做好准备,宁波市教科规划办将在适当时候以合适的形式申报和立项。
余姚市教科所2009.5
如何开展德育个人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个人课题”
1.“个人课题”的定义。“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课题,相对于过去的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和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个人课题”的特征就是“问题性”(针对问题的研究)、“专业性”(旨在专业的发展)、“主体性”(教师自主的研究)、“灵活性”(适合教师的研究)。
2.“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集体课题”当然有“集体课题”的优势:群策群力,才智互补,通力合作;解决学校重大问题,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等。但是,“集体课题”也有相对不足之处:协调困难,相互牵制的现象严重;课题研究缺乏教师针对性,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没有太多的作用;参与程度不高,经常是培养了几个“笔杆子”。“个人课题”的产生正是建立在对于“集体课题”缺陷的批评的基础之上,更是针对着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的。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也是责任主体,具有灵活性,方便调整和选择,有利于行动研究;特别是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3.“个人课题”与“小课题”“微型课题”。为什么不叫“小课题”或者“微型课题”?因为“小课题”和“微型课题”与其它课题难以界定,“小”到什么程度,“微”到什么程度才能与其它课题区别开呢?界限不清,特点也就难以凸显,“小课题”“微型课题”的优势也就难以充分显现。而“个人”和“集体”相对,我们过去的课题基本都属于“集体课题”,都有课题组成员,有主持人,有课题组组长。并且,这一区别可以表现出“个人课题”与“集体课题”截然不同的地方,可以突出“个人课题”的本质特征,可以表现出“个人课题”的自主性、灵活性、针对性和专业性等诸多优越性。
4.“个人课题”的品质。“个人课题”是与众不同的。首先,它是高品质课题。“个人课题”,是经“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同意,纳入市规划办统一规划统一立项统一管理的课题,带有行政性。其次,它是高级别课题。市“个人课题”不是学校课题,也不是区县级课题,而是市级课题。第三,它是高回报课题。市“个人课题”要求写出研究报告,并写出一篇相关论文,如果能够顺利完成,课题主持人可以同时获得结题证书和论文获奖证书。
二、为什么做“个人课题”
1.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问题。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也常说“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也有确实有一些学校和部分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广大学校和许多教师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收益。原因何在?在于我们的教育科研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我们基层学校做了高等院校的科研课题,我们的一线教师从事了大学教授的研究工作,我们“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还累得要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学问题和德育问题,需要尽快解决,而学校的集体课题针对的是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样的问题常常是宏观的或者中观的,并不能解决个人遇到的问题。因此,“个人课题”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才是解决自己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2.支撑学校集体课题研究。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集中优势力量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用课题研究来支撑学校的办学目标,用课题研究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用课题研究来烘托科研气氛,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二是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者针对的是学校,后者针对的是教师个人。方向虽然有所不同,但并不是说二者没有任何联系,相反,经过认真的设计,二者不仅可以相关,而且可以紧密联系。鼓励教师围绕学校集体课题设计“个人课题”,这应该是对“个人课题”作用的一次开掘。我们既不能只做集体课题,也不能只做“个人课题”,学校的发展为教师发展铺平道路,教师发展又支撑学校发展。因此,把教师的“个人课题”和学校的集体课题联系起来,结合起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3.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因为课题主持人没有了资格限制,青年教师得以能够积极申报“个人课题”,有机会积极参与“个人课题”研讨交流活动,有条件争上研究课,交流发言,分享演说,能够与专家对话。从成果评审看,“个人课题”承担者必须按照要求上交论文和研究报告,尤其是对论文的质量要求重于研究报告,但不是对研究报告的替代。因此,“个人课题”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三、怎样做好“个人课题”
1.选择“南瓜”课题。做课题犹如种瓜,种的是“南瓜”,越长越甜;如果种的是“丝瓜”,越长越空。因此,“个人课题”的选择。
一是选题需要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的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二是切口需要小巧。一个小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个人课题”。
三是内容切合自己。题目虽好,但是,不是自己的专长,不是自己的爱好,最好的课题也难以研究。应该选择自己有一定的积累、有话可说的课题为好。四是方向对准教育教学实践。理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申报“集体课题”加以研究,“个人课题”还是需要选择实际问题,进行实践研究。
2.开展文献研究。这是“个人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文献研究需要解决理论支撑问题,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目标,创新研究内容,理清研究思路,选择研究方法,为“个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文献研究的途径一般有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现在比较重要的是网络,参考面更加宽泛,内容更加丰富。文献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查阅资料只是研究的基础,对于资料进
行去粗取精,分析比较,才有超越和创新。一些课题研究者把自己文献研究的资料整理归类,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参考,是非常必要的。
3.做好教育调查。这是绝大多数课题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了解现状是设计课题的重要基础,对于现状了解得越具体,越深入,越全面,越准确,课题研究也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查研究可以是问卷调查,了解面上的情况;可以是座谈调查,针对性召集调查对象,进行追问式调查,可以把调查内容引向深入;还可以是个别访谈,这是点上的调查,解决深度问题。许多研究者提供的问卷设计科学而适用,结果发人深省。
4.付诸实践检验。把自己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内容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比如,“批评策略的研究”,课题承担人把设计好的8种批评策略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验证,其中6种效果显著,于是分析原因,整理成文。“数学日记”的研究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反复实验,使得“数学日记”具有了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5.进行经验总结。这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一是要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类,课题研究会涉及许多的材料,总结之前要进行归类整理,为总结做好准备。
二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找到相同和相异之处,特别是有效性和无效性的原因分析,这是找出规律的重要依据。
三是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这时需要辩证分析,需要全面分析,需要条理性分析。一些课题研究者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做好经验总结,所以,过程很好,结论不佳。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坚持研究,深入研究,行动研究。
四、“个人课题”实施过程安排
1.过程安排。程序为:(1)每年1月进行德育培训,并安排总结前一期课题研究经验教训,规划下一期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2)2月、3月拟写方案,利用教师寒假培训的机会,查阅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方案。(3)5月按照市教科规划办要求统一申报,区县向区县教科室申报,直属学校以学校为单位直接向宁波市教科所申报。(4)5月组织课题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由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5)6—12月份由区县组织“个人课题”研讨交流;1—5月份由宁波市教科所组织分县市区进行“个人课题”研讨交流。(6)6月“个人课题”结题。
2.研究要求。
(1)选题小巧。“个人课题”选题要求小巧,“小”表现为自己一个人足以完成,“巧”表现为有所创新。
(2)方案完整。一般来说,“个人课题”研究方案需要有“研究背景”“课题界定”“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阶段安排”“预期成果”“有利条件”等。
(3)专题关注。需要有问题意识,要有专题的敏感性,注意自己研究的专题的进展情况,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向,走在专题研究的前沿。
(4)借鉴同行。积极参与学校、区县和市教科所组织的“个人课题”研讨活动,学习别人的研究过程与方法也会给你很大的启发。
(5)关注有效和创新。“有效”在先,这是“个人课题”最本质的要求,解决自己的教育教学的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在后,“创新”只是为了“有效”,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只是“有效”的手段。
(6)提前总结。“个人课题”结题时间截止6月底,但是,不一定非要到6月份才能总结研究和撰写论文,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完成设计、实践验证和经验总结;我们期望有“个人课题”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不断发表或者获奖。
3.创新要求。
(1)非针对问题的课题不能立项。在“研究背景”中需要说明为何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坚决消灭“小题大做”“无病呻吟”的课题。
(2)不参与活动的课题难以结题。除却偏远农村的教师以外,所有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必须参加两次(由区县教科所、宁波市教科所组织)的研讨活动;参加活动情况必须在结题“申报书”上写明。
(3)鼓励优秀“个人课题”建立“个人博客”,成果应该发表。每年我们将评选10%左右的“优秀个人课题”,并予以表彰,“优秀个人课题”除了研究过程清晰而扎实,研究成果丰硕而适用以外,还有两个鲜明的标志:一是成果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二是有人气较旺的“博客”(不具备条件的偏远学校的教师除外)。
(4)鼓励教师连续做“个人课题”,凡能够连续做5个“个人课题”并成功结题者,教科所将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