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

时间:2019-05-15 06:2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

第一篇: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

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禹天建 绘

习总书记的言语风格正是他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的自然流露;以身示范,用心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不仅非常高超地把自己的话语风格自然地融入时代话语体系,而且还通过鲜活语言的运用和新思想、新概念、新名词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创新紧贴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而引领社会改革创新,引领时代不断发展。

■赵璞 近年来,总书记的言语风格一直成为热议。其朴实清新之风,暖人心、折服人、鼓舞人,赢得点赞如潮,被国际媒体亲切地称为“习式风格”。如果细细品味,这种风格所蕴含的习总书记及本届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更值得体会和称道。

平实风格——饱含民本思想

大家公认,总书记的语言表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平实清新、深入浅出,常常使用大众化、接地气的语言表达形式,让人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讲话中大量使用形象贴切的比喻、令人信服的事例、精粹鲜活的俗语,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干巴的内容生动化,言约旨远,内涵丰富,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亲切感,具有感染力。例如: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来说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和让人民满意是评判执政能力和成效的最重要尺子;用“总开关”比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言行的决定作用;用“益智补脑”比喻学习的重要意义;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形容基层工作的重要性;用“温水煮青蛙”、“请君入瓮”说明党员干部思想上麻痹大意的危险性;用“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比喻加强群众监督;用“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强调经济发展必须注重质量和效益;用名臣裴矩在隋朝一味逢迎隋炀帝,而到了唐朝却敢直谏唐太宗的故事,来教育领导干部:要想让别人对你讲真话,首先自己要愿意听真话。这类精彩表达在习总书记讲话中比比皆是。

这种言语风格的形成,是习总书记起步于基层、根植于百姓,长期自然养成的。因此自然而然地说着跟老百姓一样的话,情真意切,毫无做作。网友们把他亲密地称作“***”,正是像对待邻家大叔一样的感情认同。这种言语风格也是他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思想的自然展现。人们一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总书记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他担任总书记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向全世界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犹在人们耳畔回荡。他总是要求自己和各级干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思想和感情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其各种重要讲话中,“人民”、“群众”、“老百姓”都是频率极高的关键词。以今年的新年贺词为例,一共只有1366个字,如果大体按照双音词折算的话,也就683词次,而其中“人民”、“群众”、“老百姓”就出现19次。有言道,“言为心声”。习总书记的言语风格正是他对人民的真挚感情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的自然流露。

民族风格——高扬中国特色

习总书记言语风格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民族特色鲜明。他善于融汇中国文化精髓,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和愿望,阐述各种理论、方法和实践。在各种讲话中,大量征引古代经典,经常使用充满中华民族智慧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警言名句等生动形式。这种颇具匠心的表达风格,并不只是说话形式的精美追求,其实质反映出总书记在以身示范,用心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努力构建当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从不同层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我们仅以习总书记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为例。这篇不长的讲话,广征博引,妙语连珠,极富韵味和内涵。先后使用的名言警句如下:引用《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提醒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从严治党;用《论语》“言必信、行必果”,说明抓落实的重要性;借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阐释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干部思想问题的重要性;引用王粲《仿连珠》“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来论述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化用方孝孺等人的说法,强调要以严明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唐朝名臣褚遂良的诤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告诫全党“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以古语“逆水行舟”、“滴水穿石”为喻,申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以《尚书》“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向各级干部敲警钟,要求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以《韩非子》“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来揭示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化用孟子等先贤的古训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强调“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全篇精彩迭出,令人目不暇接。虽然大量借用古语,但典雅而不晦涩,得体自然,恰到好处。反复品味这篇讲话,就不难感知习总书记的良苦用心:他是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机结合,用来指导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这无疑也是力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思想理论体系的一种积极实践。

在国际交往中,总书记语言的民族风格也同样魅力四溢。2012年2月15日在美国演讲,用谚语“饮水不忘掘井人”缅怀开启中美对话大门的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用辛弃疾《菩萨蛮》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来形容中美关系经历的曲折和积极发展的大势;用《论语》“民(人)无信不立”来表达增进中美相互理解和战略信任的希望。使用“欢聚一堂”、“风风雨雨”、“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不可逆转”、“利益攸关”、“同舟共济”、“魂牵梦萦”、“欣喜不已”、“前景广阔”、“后继有人”、“顺势而为”、“乘风破浪”等精粹的成语、惯用语,使表达简明扼要,生动活泼。2014年3月29日在德国一个座谈会上,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等成语,来表达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努力消除偏见和误解的自信、耐力与定力。这些其实都是在用中国元素塑造国际话语。

习总书记讲话的民族风格赢得了世界关注和赞赏。新加坡《星期日时报》2013年4月7日发表《习近平,我的中文老师》一文称,“最近一段时间,我对中国古语、诗词摘录和格言警句有了突飞猛进的了解,常常让我在北京的同事感到惊讶„„这些语言瑰宝并不是我偷偷上语言培训班得来的,而是通过认真留心一个人的讲话学到的,他就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他的讲话风格简洁生动、通俗易懂,让人耳目一新。”作者还指出:“中国经常觉得自己遭到误读,如果更多领导人以习近平为榜样,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外国记者更好地了解中国,至少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中文。”2014年4月2日韩国《朝鲜日报》中文网报道说,习近平公布国家政策和到国外巡访时总爱使用成语,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成语的几个字中浓缩了先辈的聪明才智。由此可以看出,总书记运用鲜明的民族语言风格来高扬中国特色的思想和实践,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奏效。

时代气息——展现创新精神

习总书记今年发表新年贺词时使用了流行语“蛮拼的”“点赞”,迎来了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随后,这两个词的网络搜索指数、媒体指数迅速蹿至空前的高点。其实,使用具有时代感的鲜活语言,本来就是习总书记的一贯风格,而且他本人也可算流行语的创造者,比如“中国梦”、“新常态”、“人生的扣子”、“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等,都因他而流行。但大众为何对使用“蛮拼的”、“点赞”欢呼?很值得玩味。我们认真观察各方热议发现,民众关注和赞誉的重点其实并不在于这两个词语本身,也不在于对总书记使用“潮词”感到新鲜,而在于总书记对这两个富有时代气息词语的使用所展现出来的勇立潮头、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和鲜明态度。它使全国人民备受鼓舞,对新的一年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话语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话语体系。习总书记不仅非常高超地把自己的话语风格自然地融入时代话语体系,而且还不断丰富和创新时代话语体系。他通过鲜活语言的运用和新思想、新概念、新名词的提出,不断丰富和创新紧贴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进而引领社会改革创新,引领时代不断发展。可以看看几个具体例子:他用“中国梦”这种质朴的字眼来概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说:“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后来又说:“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从这些鲜活的语言片段可以看出,总书记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积极应对现实问题,不失坚毅地开拓进取,充满浓烈的使命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如果读一读《新一代领导集体执政理念与执政风格》一书所列举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25个“第一次”,一定会感触更深。

凛然锐气——彰显敢拼胆略

习总书记讲话,一般语调平和,语态沉稳,但透射出凛然锐气。尤其是讲到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充满震撼力、威慑力,其中折射出的气魄、智慧和魅力,令人钦佩。

最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是他关于反腐的一系列讲话,充满凛然正气。例如“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这些话语义正词严,掷地有声,既是对党员干部的警示、对腐败分子的威慑,也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习总书记关于治国大政方针的讲话则充满锐不可当的豪气。谈“中国梦”时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谈改革时说:“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荡漾着对追逐中国梦的执着和深化改革的雄心。

习总书记充满锐气的言语风格,也洋溢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拼劲。他总是叮嘱“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我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强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誓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他时时处处强调“实”,以身作则践行“实”,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磅礴气势——创建国际话语 习总书记讲话沉着大气,常常形成强大气场,充满磅礴之气。这不仅表现在对国内大政方针的阐释上,而且体现在国际交往的各种讲演中。在国际舞台上,他善于运用别人能听懂、好接受的语言,创建有中国思想的国际话语,重塑文明大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不断赢得话语权和主动权。以下话语可见一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习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国际场合经常引用的中国古训。既借以展示我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包容并积极借鉴人类各种文明的宽广胸怀和气度,也表达了世界各国应该相容共存、共赢共进的鲜明主张。其实,也不妨看作我国积极推动消除隔阂、冲突和霸权,构建公平公正、和平发展的国际新秩序的宣言。

“命运共同体”,这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国际关系新理念、新主张,已经频频在很多重要场合表达,他还借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和衷共济”、“独木不成林”等名言警句加以阐释。这个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过去带有零和色彩的狭隘国家关系观,倡导和平共处、休戚与共、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关系观。这既是对国际关系的新诠释、对人类发展的新主张和新期待,也是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世界稳定的压仓石”和“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作用、尽好大国义务的积极努力,展现出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世界责任意识。这种理念越来越为一些国家所认同,必将为构建造福人类的国际新秩序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2012年2月14日习总书记在美国政府欢迎午宴上,使用流行语格式对人权问题发表的看法。既是对某些国家总以西方标准无端指责别人的有力回击,也是公开表达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客观深刻,绵里藏针,无可辩驳。凤凰卫视节目随即评论说,总书记“在这次访问当中,对话语权的掌握方面是主动出击,而且是达到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总书记访俄时借用这个俗语来比喻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以此批评某些国家对他国说三道四,表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他还在不同场合借用魏源《默觚下》“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来阐述这一思想。这是旗帜鲜明地向世界表达一种政治态度和主张。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总书记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借用这句鲜活的俗语,全面而深刻阐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客观性、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包容和相互交流借鉴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发展自己的文化和选择自己的道路的正当性。高屋建瓴,雄辩大气。他还借用我国先贤的经典论断对此加以阐释:“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恰如其分地把中国古代圣哲的思想转化为具有高度现实针对性和时代感的国际话语。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论述尤其是表现出的胸怀、气度,深受好评。

“一带一路”,其宗旨是构建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携手推进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这是对全球化发展的积极应对,它所体现的积极担当、平等合作、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精神,得到了有关国家的认同和积极响应。这个战略的实施,无疑会造福亚太地区人民。以上所举的这些具有中国思想的国际话语,正逐渐为不少国家所理解和认同,必将在全球治理和新兴国际秩序构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人的言行风范,令人敬佩,也令人鼓舞,让举国上下对我们国家的未来更充满信心和希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第二篇:无锡:彰显城市文化“民本”情怀

无锡:彰显城市文化“民本”情怀

“全年无休”、“十分钟文化圈”……文化惠民,无锡一直在探索实践的路上。在此基础上,无锡围绕建设城市先进文化,又提出了发展新目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自升标杆、自加压力,彰显了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民本”情怀。以人为本,贯穿无锡文化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一个有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批优秀文艺精品创作,“为民惠民”始终是主题。无锡文化建设的“七个一”工程(项目),涵盖产业、事业、文保、精品制作等各个方面,看似个案,却互相渗透、互为联系,围绕的核心,始终是“惠民”。

一本手册、一个剧院,从“建”到“用”,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真正服务于民。

在刚刚落幕的市“两会”上,每位代表、委员收到一份“文化礼物”:《魅力无锡--城市文化读本》,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市民精心策划出版的一本城市文化指南。

“编一本服务百姓的文化手册”,是《魅力无锡》出版的初衷。这本手册涵盖了城市历史文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时尚文化消费场所等内容,以口袋书的形式出版,很具实用性。

在这本手册上,今年4月30日落成开放的无锡大剧院,成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一个醒目标志。建成后的大剧院,首日迎接的首批参观者是1.8万名市民。此后,每月的“公众开放日”,加之低

1价惠民票,使艺术之门常为百姓打开。与此同时,这座城市文化地标也搭建起产业发展的平台:运营两个月上座率达85%左右,票房收入600多万元的绩效在全国名列前茅。

“十一五”期间,无锡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个便民惠民的“十五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十二五”发展新阶段,日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着“十分钟文化圈”发展,在布点更科学、更便民的同时,重在利用,让市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一部电视剧,实现精品突破。“以文化人”提升市民素质,志愿服务形成品牌。

今年,由无锡广电投拍的电视连续剧《誓言今生》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这部揭秘剧被观众热捧,在充分说明“主旋律作品可以很好看”的同时,也完成了无锡文艺精品创作的全新突破。

这部电视剧,只是无锡文艺精品创作的一个美丽剪影。今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文化部向全国选调了20多部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无锡演艺集团创排的舞剧《秀娘》、锡剧《二泉映月》,包揽全国地市级文艺院团三台演出中的两台,《二泉映月》更是获得一致好评,被业内人士称作“自《红花曲》以来最好的一部戏”。

舞台上一片风光,动画影视作品同样斩获颇丰:动画作品《哈皮父子》、《快乐奔跑》等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入围奖,《生肖山传奇》等三部作品分获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大奖,慈文影视制作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西游记》、《藏獒多吉》分获中国电视

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和省内各个专业奖项,巨人网络公司研发的全国首款军事网络游戏《光荣使命》获得“优秀军事游戏奖”。

这些文艺精品,在展示城市文艺原创能力、创新能力,有力推动城市先进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可口的文化大餐。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便为市民精心准备着便捷的“用餐”条件。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数字化率为96.6%,互动电视用户累计发展20.6万户,其中高清互动用户超过11万户,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形成了比较完备高质的电视消费市场。通过这样一个完善的播出渠道,文化的感染力、感召力,潜移默化地提升着市民的整体素质,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一座尚德之城中,志愿服务深入人心,“无锡好人”群体涌现,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一个基金,资助公益文化。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小额补助群文活动,百姓成为“文化主角”。

百姓看戏,政府买单。2012年,无锡加大了政府采购文化产品的力度,随着公益文化的不断发展,百姓将成为真正的“文化主角”。

去年底,无锡市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领导小组从申报的12个项目中,确定出资近50万元购买书码头“文化惠民年”公益评弹演出、市戏迷沙龙周周乐交流演出、纪实音画锡剧《天下第一村———吴仁宝的风采》无锡巡演、大世界影城电影公益专场等首批4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市民能通过免费或低价的方式,享受到更多精彩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针对我市近年来涌现出诸如舞剧《红河谷》、《西施》、《茉莉花》,锡剧《江南雨》、《青蛇》,滑稽戏《雁过留声》等优秀剧目,为让更多市民欣赏到无锡本土院团创作的文艺精品,扩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市委宣传部从我市文化事业经费中划出150万元,购买近20场精品演出,每月推出两场,实现惠民演出制度化。

与此同时,无锡从今年开始,设立群众文艺团队小额资助专项资金扶持特色团队,每年对符合资助条件的优秀群众文艺团队给予一定资金扶持,申报工作已于6月30日截止,目前已进入审核程序。

在购买文化产品、采取小额补贴之后,公益文化基金也呼之欲出。来自市委宣传部的信息表明:无锡太湖文化发展基金会正在积极筹建,该基金将用于资助公益文化、激励文化创新、丰富文化积累、造就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交流、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该基金筹建半个月,目前募集原始基金已接近1000万元。

让百姓共享城市文化建设成果,提升幸福指数,将有力推动“幸福无锡”建设。

(来源:太湖明珠网,单红)

第三篇:论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纪实理念和风格

论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纪实理念和风格

——以《最后的山神》《德拉姆》为例(网络原文修改)

法学08108010645周珏

摘要:

人类学纪录片是创作者根据生活的本来面貌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影片。其中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是人类学纪录片的核心。中国的人类学纪录片起步晚,原因是机遇来得比较晚。中国七八十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民族文化逐渐消逝,这也给一些导演带来了拍摄的时机。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类学纪录片也逐渐有了自成一套的纪实理念和风格。本文就以《最后的山神》和《德拉姆》为例,对中国人类学记录片的记实理念和风格从“地域性”、“择弱势群体”、“回归大自然”、“讲究真实、客观和细节的描写”4个角度做简要分析。

关键字:地域性择弱势群体回归大自然讲究真实、客观和细节的描写

正文:

人类学纪录片是创作者根据生活的本来面貌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影片。其中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关系,是人类学纪录片的核心。

《北方的纳努克》是人类学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创作者罗伯特?弗拉哈迪将爱斯基摩人生活的特殊地理环境作为关注的焦点,将纪录片的灵魂与精神定格在特殊地域中的特殊人群,开创了纪录片站在人类学的高度上来关注民族与人物命运的价值走向,并逐渐实现了纪录片所蕴含的历史意义。

中国的人类学纪录片起步晚,原因是机遇来得比较晚。中国七八十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些民族文化逐渐消逝,这也给一些导演带来了拍摄的时机。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类学纪录片也逐渐有了自成一套的纪实理念和风格。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新型记录片的影子。下面就以《最后的山神》和《德拉姆》为例,对中国人类学记录片的记实理念和风格做简要分析。

一、地域性

因为中国人多地广,那些深居在偏远地区的人拥有与现代都市人不同的思想和生活。而这些思想和生活恰恰是当代我们都市中的人们或许一辈子都不曾知道的,因此许多导演选择了乡村、海岛、沙漠边塞、山林、高原等处的现实世界作为拍摄题材创作新记录片。

《最后的山神》是导演孙曾田于上个世纪90年代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他将镜头对准鄂伦春民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通过他在山林间自由的原始的生活,让我们看到新一代鄂伦春人走出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后,老一辈人对传统狩猎生活的留恋以及与山林割不断的精神联系,也反映了新的生活对他们的冲击。

田壮壮导演拍摄的《茶马古道——德拉姆》以云南西北部的丙中洛为起点。丙中洛是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一个乡,与西藏接壤,也是怒江竟如云南的第一关。从丙中洛再往深处走,就可以到达西藏的察瓦龙。从丙中洛到察瓦龙,仅仅是几千里茶马古道上短短的一程,但它浓缩了这片与世隔绝的神秘土地上的自然风貌和原住民的生态,也奠定了这部电影的总体艺术格调:冷静、平和、客观。

二、择弱势群体

拍摄弱势群体似乎是各位我国纪录片导演的首选,像艾滋病患者、艺妓、水俣病者等等,他们或许有些在政治上无权势,有些在经济上不发达,有些则是流失了他们的历史,总之,他们是少数群体,区别于主流的,带有异质色彩的。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总能发现一种顽强的精神,让都市中的观众看过该片后一有段长久的思考。

《最后的山神》这部作品就是历史与文化的流失,作品的格调始终笼罩着一种淡远的忧伤,树木和动物的减少、定居的生活方式,改变了鄂伦春人的生活。山神在逐步消失,作为最后一个萨满,作为最后一个坚守在祖祖辈辈打猎为生的森林里的老猎手,孟金福是孤独的。当他发现那一棵棵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之后,他觉得心中的一个神圣的信念也在离他而去。一种苦涩的格调跃然银幕,令观众不断地反思如今社会对自然的无尽攫取。

《德拉姆》是一个反映民族特色的纪录片,生活在这块土地内的藏族、怒族、独龙族、纳西傈僳族等原住民族便是影片拍摄的主人翁,以云南马帮运输茶、盐、粮食的古道近千年的历史作为纪录背景,展现了一系列生动的具有传奇意味的人物群像:用六种语言交流、有15口人的大家庭,104岁依旧吃拉面的怒江老人;和哥哥共妻的马帮商人跑了老婆的村长„„导演将光影中那些古老、淡定、贫穷、寂寞的日常生活,在镜头里都沉淀下来,生命的尊严感油然而生。

三、回归大自然

我国人类学纪录片里出现的人物从生存方式上看,有以林为主的,有以牧为主的,有以渔为主的,有以猎为主的,有以种植为主的,他们大都能歌善舞,并且保留着原来的生活方式,在即使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也表现出顺从与政府的循环往复的生存态度。由于我国记录片的起步较晚,并且伴随着高速的经济过度阶段,也直接影响了以现实都市生活的人类学记录片难以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最后的山神》中的主角孟金福是一位狩猎者,片中提到,他每次打到猎物,都觉得是山神的庇佑。他不愿意换猎枪,因为他觉得换新猎枪体现不出一个猎人真正的本领。当一棵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后,孟金福觉得就像自己被砍伐了一样。在都市人的眼里,孟金福或许很迷信,有点傻,但是在他眼里,山神是他心中支撑下去的一个信念,是整个鄂伦春民族的一种信念,是神圣的。面对山林里逐渐减少的树、动物,还有看不见的精神文化,这部片留给观众的是更多的反思。

贯穿《德拉姆》始终的是一种圣洁、宁静的宗教意识,影片的风格充满了宗教怀思般的神秘气息。在与雄奇俊伟的自然对话当中,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智慧和大宁静。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广阔的画面布景和画面上零星散布的马帮队伍,更是让该片让人有一中宁静舒适的感觉。那种辽远、那种寂寥、那种淡淡的氛围让人忧伤,因为它触动了人们久被俗世尘封的真我之心。而这两者看似矛盾的背后,却显示了这种古老生活的超凡脱俗、与世无争的一面。也许都市人一辈子都看不到这

样美丽广阔的景象,也许马帮队伍们一辈子也感受不到都市的花红酒绿,但究竟哪个才更好呢?我们谁也说不清楚。

四、讲究真实、客观和细节的描写

中国的人类学纪录片讲究真实、客观和细节的描写;《最后的山神》是对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明的一种抢救性记录,对历史、现在、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往往需要拍摄者具备响应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其次,这种记录一般都会有一种思考和启发在里面,让我们更加直接地去面对人类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真正优秀的人类学纪录片往往又超出了以上的限制之外,给人一种理论上无法概括的经验层面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最后的山神》通过真实的记录和感性的细节使“文明”的合法性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质疑,又使任何一种简单的判断失去了力量和根基。

从叙事手法上看,《最后的山神》强调细节,使作品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片子一个个小故事推进,有转折、有完整的高潮和结局,一步步地展示出主人公的命运。片子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生活在山林间的、保留着古***惯的老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是一个民族即将消失的生活状态,但创作者并没有仅停留于此,我们在这位老人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我们看到他打猎的失败,这暗示出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无法维系一个民族的生存,尤其是在刻有山神的树被砍伐后,我们更为清楚地知道即将消失的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将是伴随着这种生活方式的一个精神世界——山神的世界。在片子的后半部分,孟金福表演萨满跳神把这种悲凉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就像解说词中所言:“在过去千百年的岁月里,萨满鼓声曾不时地回荡在兴安岭的山谷中,今天,恐怕是最后一次响起了„„”这句解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情感。最后,随着老母亲一句叹息:“神走了,请不回来了„„”片子戛然而止,但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索和惋惜。

《德拉姆》的细节体现在人物的选择,拍摄地点,室内光的调节等等,导演选择了不同心理,不同神态,不同年龄层的人物进行跟踪拍摄和采访,展现了一家人吃饭,唱圣歌等远离尘嚣的古朴生活。《德拉姆》用影视的画面展现了茶马古道的马帮、家庭、文化,可以说是从深层次的内涵去揭示它作为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徙走廊、宗教传播大道与民族和平之路的全面的价值所在。导演田壮壮在手记中这样写道:今天人类对资源、生存环境有了新认识,生态的平衡、生存的和谐引起许多的思索。„„居住在这里的民族,就像高原的山脉一样,不卑不亢,充满了神奇般的色彩,与自然和谐地并存„„这里能够给你一种力量,一份祥和及发自内心的喜悦,他们并不会因为你的赞美而改变自己。”影片之所以起名为“德拉姆”,藏语的意思即为“平安女神”,对影片也恰似一种吉祥的祝福。

这两部纪录片作为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代表作,在社会上都取得了不小的影响。《最后的山神》带给观众的是更多的遗憾,也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德拉姆》则留给喧闹的都市与商业一个远远的背影,去追怀已经遗留不多的那种未被现代文明沾染的远古情思。

在商业片泛滥的年代,精品的纪录片更是我们所要追寻的。

感受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便能随着创作者的视线将目光投向萨满与山林文化的纵深。在片中老萨满在他的鄂伦春族山林文化背景下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从山林中走出的老一辈鄂伦春人,留恋着过去传统的狩猎生活,精神上同山林的联系无法割断。定居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读书、工作,己与中国大多数人没有多大区别了。在他们身上,民族文化传统几乎无踪影。”正如片子刚开始说的:“定居象一道线,划开了鄂伦春人的过去和现在。”

《德拉姆》作为纪录片作品,在面对着怒江河谷这个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富矿区,田壮壮依然让作品提供了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纪录片不同的美学享受。这是一位导演去找寻人的过程,而不是考察人的过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找寻人生的过程,找寻在亘古不变的河谷中变迁的人事和灵魂。在影像背后,虽然怒江河谷的人文状况得到有序的体现,但是我们留下深刻印记的是那些被采访者的人生,那些肌肤和表情下写就人生。至于《德拉姆》背后的思考是不是完成了人类学和文化考古的深度已经变得并不重要,因为这部作品首先是一个现代都市人的自责之作,是一个带着良心的导演对追寻另外一些灵魂的作品。

“从现代文明的边缘和底层去反观我们正在被卷入的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意义,对一种假设未被现代化文明所浸染的文化精神的咏叹和认同。”这是田壮壮个人的精神生活,以及这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的艺术呈现。

人类学纪录片就像一面理解文化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的文明走来,又痛苦挣扎,在此过程中又是怎样的行为和心理,人们可以看到自己怎样一步步从传统旧有文化日和被新生文化逐渐吞噬而最终走向新的文明。孙曾田的这部力作渗透了作者对山林民族的人文关怀和人类学思考,体现着作者对文化多远性的注重和对异质文化的读解。

参考文献:

[1]苏叔阳.文化的传承与地域特色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2004(1)

[2]孙曾田.心灵的真实记录北京广播学院学报[J]1994(1)

[3]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P2

[4]方芳.中国纪录片发展史[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P1

[5]罗伯特,弗拉哈迪.我怎样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纪录电影文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P398

第四篇:十一小“构建和谐美校园 彰显育人大情怀”安全文明汇报材料10.12

“构建和谐美校园 彰显育人大情怀”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创建申报材料

铜仁市第十一小学

风雨兼程51载,受美丽的清水河滋养,孕育出一所蓬勃发展和谐美校园——铜仁市第十一小学。

该校传承 “敏而好学,诲人不倦,学而不厌”的新校训,践行“明德、笃学、团结、进取”的新校风、秉承“敬业、博学、高尚、无私”的新教风,以构建和谐美校园,彰显育人大情怀主线,突出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新理念,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部门多年指导和关心下,2014年、2015年、2016年先后被国家关工委、市综治委、市教育局、市食药监局,授予“优秀管理奖”、市级“平安校园”; 市级“食品安全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代表在全省“营养午餐改善计划”现场会作经验交流发言;连续三年获区政府考核一等奖。

一、统筹领导,明确职责,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第一篇章)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制要求,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网络化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周例会、月分析研判会议,综合研究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健全了《行政领导节假日领导带班值

守制》《学校防溺水安全工作考核制度》、《门卫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防暴力防性侵工作制度》等多项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工作和教学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深入落实《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网络体系。按学期、定期与分管领导、班主任、学生家长层层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制定教师考核办法,对学生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建全责任追究考核体系,认真落实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兑现奖惩,将安全工作突出的教师作为评先选优的优先条件给予推荐。健全安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每年以学校工作经费的5%作为专项经费与教育教学同预算、同拨付。

二、深化宣传,强化教育,构建强有力的教育体系(第二篇章)

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常规课程、课时教育,深入课堂,切实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纳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德育活动、学科渗透教育,让学生耳濡目染的接受安全常规教育。纳入综合教育,定期邀请家长参加法制教育报告会,家长会重要教育内容,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醒家长肩负起家长的安全责任。定期对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将应急技能作为师生应急处置综合素质来培养,让师生学以致用,传承受益,学会自救和他救。纳入文化与教育融合教育,着力打造了“书香餐厅”,让学生餐后享受书香熏陶、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消除午休时段的安全隐患。纳入转型教育,精心打造“食品安全体验厅”,为师生、家长搭建一个互动

平台,为学校、家庭提供一个零距离、拉近生活的实体食品安全教育基地。

三、夯实基础,完善设施,构建学校治安防范体系(第三篇章)

加强内部力量,按照3‰的学生比例,配足配齐保安人员4名。配齐配足安防“八小件”;严格执行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外来人员和车辆出入登记询问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严格执行班主任同意、校长审核、保安凭条放行的学生请假、销假制度等多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碧江区教育安全“十本台帐”记录。

加强校外力量,明确1名驻校民警、1名法制副校长,定期开展校园及周边巡逻,消除外在隐患。

加强设施建设,重点区域配足配齐灭火器、应急灯,完善了逃生安全标志等。

加强技防建设,学校共安放高清探头43个,并纳入教育主管部门安全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统一管理,视频监控实现了全覆盖,无盲区,24小时无缝对接。

四、强化重点,创新管理,构建安全防护体系(第四篇章)突出重点抓好交通安全。学校制定了《学生上放学接送工作制度》,聘请交通安全辅导员,定期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层层签订了《交通安全责任书》,积极创建文明交通示范校。与部门协作共同完善了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道路警示和提示标志;在校门口设立人行横道和车辆减速带等交通安全设施,联合交警部门,定期对学校周边道路交通进行排查清理。定期开展“小手拉大手”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把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庭,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改社会的教育格局。

交通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防范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十一小学未发生一例学生交通安全事故,交通安全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到 铜仁电视台《今晚六点半》的深度报道。

创新管理抓好食品安全。学校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行“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置、统一配送”的“四统”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六保六化六提高”特色管理模式,创新性建立了领导试餐、家长监餐、教师陪餐、学生评餐“四餐制”,严把食品质量关和安全关。建立了“食品安全体验厅”,通过实体教育对学生进行食品合格标识、假冒伪劣产品、五无产品、不健康食品等知识进行宣传普及。

五、加强综合治理,净化校园环境,构建齐抓共管体系(第五篇章)

学校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坚持执行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周排查、班级隐患日排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台账,及时整改排查出的隐患;学校主动联合办事处党委政府、片区派出所、综治办、安监站、工商等部门经常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行动,及时清除校园周边的流动摊贩,打击治理非法接送学生的“黑摩的”、“面包车”等车辆,杜绝了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加大对学生携带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的清缴力度,坚持学生进入校园必清缴,班上日清缴,杜绝了管制刀具等违禁品“零带入”。由于学校的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大,近几年,实现了安全事故“零发生”目标。

“安全防范教育先行,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永远在征途。今后,我校将继续前行,不忘初心,开拓创新,扬帆起航,坚定

新理念,踏上新征程,为努力彰显育人大情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构建构建和谐美校园 彰显育人大情怀而做出不懈努力。

第五篇: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稿:大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情怀、特质和胆识

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发言稿:大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情怀、特

质和胆识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站在新的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于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一系列新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启新长征的集结号、迈出新步伐的进军令、推动新实践的新准绳。这是在国际格局演变、国内发展关键的历史节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党每位共产党员提出的严肃的政治要求,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情怀、特质和胆识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的情怀是利天下苍生。

中国共产党的苍生之念就是“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之“道”。共产党人,个人生命是短暂的,但大道之理是永恒的;个人之力是微弱的,但民众之力是强大的。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天下苍生”情怀,既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念,更应成为共产党人的人文精神内核。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全党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努力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不断地把人民幸福、百姓安康、社会进步作为目标,充分考虑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矛盾突出的问题,持续巩固和壮大党的执政基础,深集民智、广聚民力,团结和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合力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

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养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既是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促万物蓬勃向上的哲学境界。共产党人养浩然正气:既要秉持中正、坚守节气,富贵不淫、贫贱不移;还要遵循规律,坚持原则,严谨而不僵化、自由而不逾矩,始终保持基本政治立场不动摇;更要厚德载物、兼收并蓄,宽厚仁义、海纳百川、从谏如流。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养浩然正气的时代意义,就是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社会讲秩序、人际讲伦理、文明求进步、人类求和谐。而强自信、讲秩序就必须有规则。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准则》《条例》两个重要文件,正是定规制、立原则,划红线、明戒律,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以此为准绳,严以修身、严以养德,以身作则,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社会形成鼓舞人心、激发活力、增进团结、凝聚合力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胆识是走人间正道。人间万事万物,机巧易工、邪路易行,唯有正道是沧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的正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史无前例之路,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没有现成路径可走,也注定有成功有失败,注定会始终在探索中前进。这条道路是一条实事求是之路,必须立足中国实际、符合时代要求、满足民众需求,等不得也急不得。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发展道路问题、基本路线问题、基本国策问题,就是强调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有人质疑“摸着石头过河”,讲“何时上岸”等谬论,本质是企图否定实事求是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道。这条道路还是需要不断创新之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力在变、社会结构在变、思想意识在变、科学技术在变、国际环境在变,党的执政面临新艰险、新考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直面发展变化、时代要求,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倾尽心力。

下载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word格式文档
下载言语风格彰显治国理念和民本情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