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克校长:今日教育何以应对明日之需?
杜克校长:今日教育何以应对明日之需?
【财新网】(记者 蓝方)研究型大学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当政府和社会为高等教育倾注越来越多的资源,大学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来回馈社会?
2013年1月14日,美国杜克大学校长理查德·布罗德海德在清华大学发表主题演讲,为上述问题给出答案。在他看来,中美两国的研究型大学都需要通过博雅通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来培养拥有综合思维能力的人才。
布罗德海德认为,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都面临着很多现实的挑战。中国的大学在谈论自主权的问题,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也有类似的压力——公立大学的政府补助越来越少,基础研究的资助环境阴晴不定,公众更倾向于以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来判断教育的价值。
但即便研究型的大学能克服这些困难,同样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以今日的教育,去更好地应对明日世界的需求?
在布罗德海德看来,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不是让学生精通于某一学科领域,而是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这些特质包括积极的参与精神,强烈且有广度的好奇心,知识融合、举一反三的能力,独立思考并能团队合作,为公共利益奉献的意愿。
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特质?美国高等教育探索的路径,便是博雅通识教育。布罗德海德介绍,博雅通识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随意选择一些不相干的领域以满足课程的要求。形式之外,博雅通识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积极、综合的思维能力,当他们遇到新的情况时,能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并用已有的知识轻松应对。
布罗德海德举例,中国近代首位留美学生容闳、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都是博雅通识教育的典型。前者在不同的领域转换自如,后者尽管从大学辍学,却声称从学校的书法课上受益匪浅,而将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
如何开展博雅通识教育,布罗德海德认为没有标准的课程模式。他介绍了杜克大学今年的一个被称作“Bass Connections”的新项目。除了传统基于院系的课程,这个项目提供了一个补充的课程——并非基于学科,而是以当代问题为导向,如全球健康、能源、信息、教育、人类发展等议题。这些议题都牵涉到一系列的学科领域,如科学、经济、伦理、心理学、法学、政策、文化等。学生们将深度参与到研究小组中,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一手研究、学习的资料。布罗德海德认为此举将培养学生更广泛的知识融合的能力,并能鼓励他们参与到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行动中。
尽管还在探索阶段,布罗德海德已经见到了很多和教师、研究生、博士后一同工作的本科生,他们在一起研究如何降低农村学校的辍学率,在设计智能电网,在探索精神压力的益害边界。
布罗德海德提到,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昆山市政府共同建立的杜克昆山大学将探索引进这样的教育模式。
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引进、探索博雅通识教育。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等都做了一些课程的改革和实验。中国的大学也在呼吁教育管理者给予更多的创新空间,例如用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而非仅仅以单一考试来判断教育成功与否。
布罗德海德希望,面对教育界共同的挑战,中美的大学能有更多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博雅通识教育的发展。■
第二篇:今日学堂——张柏健校长议今日教育之弊病
中国男人女性化问题的家庭和教育困局
作者:今日学堂校长:张健柏
有一份独身子女的教育调查报告说,现在独身子女的婚姻和家庭普遍出现严重的问题,年轻人无法承担自己的家庭角色,更有很多人无法走进婚姻的殿堂,仅京沪两地,三十岁左右的适婚高级白领人群,经济收入都不错,可独身者居然有一百万以上,其中女性居多,尤其是学历,职业和长相都很不错的女子,很多都被动地选择了独身,她们自己戏称为“剩女”---剩下的女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普遍觉得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男人的抱怨是现在的女人越来越没有女人味,女人的抱怨是中国的大男人都快绝种了,周围的全是一些小男人。
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绝对,不过国内存在比较严重的阴盛阳衰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早在80年代,我们就在呼唤中国的男子汉,看来到现在都没有成效,反而情况越来越恶化:现在青年一代的男性,不仅从心理和个性层面上,还是从思维方式上都更接近于女性,甚至最不可思议的是:男性们从生理上也出现了女性化倾向,尤其是城市和高收入家庭表现更为突出。这种情况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还可能造成长期的家庭和社会的混乱现象。中国如果缺乏一大批智慧,坚毅,富于挑战性,勇于承担责任,胸怀宽广的真正的男子汉,很难相信这样的民族会有真正强大的竞争力,也很难实现我们“和谐社会”的要求。
一:饮食结构----男人女性化的生理原因。
有人已经注意到阴盛阳衰背后的教育和文化问题,但是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目前在城市家庭中尤为突出的青年一代的男人女性化现象,背后还有生理上变异的支持。其罪魁祸首就是由于生活品质提高,孩子们的饮食结构中过多地摄入富含雌性激素的肉奶食品,造成男孩们在成长过程中因间接吸收超量的雌性激素而变得生理上偏于女性化。
目前我国的养殖业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在最快的情况下一只商品鸡从出壳到出栏只需21天,比传统的农村养殖快十倍以上。猪牛等也一样,为了尽快产出,加入各种生长素以刺激生长,连甲鱼这种生长极为缓慢,需要几年才能长大的生物,我们国家的聪明人士也可以让它们只需几个月的生长就可快速催肥上市;“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这种煽情口号的背后,却是奶业界数以亿计的利润阴谋,让乳牛成为比自然状况高十倍以上的产奶机器的秘密,就是大量施用雌激素和抗生素。带来的后果就是我们的“肉奶儿童”生长快速,就像那些被打了激素的动物们一样(幸亏间接吸收的剂量相对有限,催长的速度没有动物们夸张,根据摄取的量不同,大致上比天然成长的儿童快了30-60%左右,其速度可参考女孩的初潮年龄提前的幅度来判断,标准是14岁)。这种快速的成长,除了给家长带来“我家生活质量高,孩子长得好”的虚荣的同时,也造就一个外强中干的躯壳,埋下一堆未来爆发的病根,还有就是一个偏于雌性的生理机能。国家有关部门报告我国中小学生体质连续18年下降,这应该也是原因之一。我周围一些朋友的小孩从小生活优裕,其中几个男孩长得体格高大(有十二岁就超过1.75身高的男孩),外形圆润白胖,胡子等第二性征却不明显,颇似太监体型。虽然个子高大威猛,却无男性的刚毅果敢气质,说话做事都软绵绵的,体能也不佳,多动一会就叫累。估计就是拜激素之功。突然想起我遇见的一些外国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不少人声称自己是素食主义者,心里很纳闷:外国的素食者比例真的如此之高吗?后来再发现他们表示愿意吃鱼,于是好理解了:中国的肉,恐怕真是不敢乱吃的。
二:独生子女政策----男人女性化的社会背景
男孩的成长是需要摔打的,男孩天生就是调皮鬼,喜欢冒险和挑战,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男孩就是在各种具有挑战性的冒险游戏中成长为男子汉的。天性淘气的男孩,自然也面临成长过程中的风险,因此也相对女孩而言有较高的死亡率,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在自然状况下男性的生育比率大于女性,而在成年之后趋于平衡。在过去多子女的时代,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是粗放管理,孩子们有良好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在各种打闹和游戏中成长,自自然然地成就一个真实的男子汉,而在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下,孩子们得到了空前的“保护”,这本来就不利于男孩的成长。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意识中有重男轻女的意识,认为男孩才能传宗接代。于是在只能生一个的情况下,如果生的是男孩,自然皆大欢喜,各方面都呵护备至,生怕孩子受到任何委屈,更容不得孩子冒一丁点险,男孩们往往得到比女孩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因此也就更缺乏能力。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男孩不仅不太可能像男子汉,事实上可能在各方面都赶不上女孩。
而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出生的女孩,父母不自主地有一种补偿心理,“谁说女儿不如男”,心态上绝不甘输给生了男孩的同事朋友,做女儿的自己也要争口气,结果家庭里把女儿当男孩养,处处争强好胜,巾帼不让须眉。一般来说,在男孩们养尊处优,精心奉养的同时,家长对女孩的教育和训练比对男孩更尽心,甚至于家长还非常热衷让女孩参与各种运动项目包括跆拳道这样的很“男性”的运动。其结果当然就是我们的社会“大男人”越来越少,“大女人”越来越多。看看现在大学的录取状况,原本是男生天下的名牌大学,考上的女生越来越多,不少专业的女生数量还远远超过男生。甚至原来本来是男性天下的理科状元,也经常被女孩们夺取,研究生院里面的女硕士女博士也越来越多,大有超越男生之势。男生们读书不行了,在毕业后的工作竞争中也节节败退,目前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女性往往比男生更有责任心和魄力,更擅长于领导和协调,更有决断力,在这些聪明而富有活力的女性面前,男孩们往往相形见绌,显得笨拙和无能。以至于被社会各界质疑:这个社会怎么啦,越来越阴盛阳衰?
当然,在学位和职场上输掉了的男孩们自然垂头丧气。但是这些赢了的“大女子”们,其实也输掉了自己的人生。这些在学业和职场中一路绿灯的才女们,却在家庭和婚姻中惨败,各大城市中各方面条件极好的大龄独身女子数量之多,恐怕也是中国的一个世界纪录。那些处处要求自家的女孩不能输给男孩的家长们,忘了一件事情就是:要教会自家的女孩嫁人的时候也要改变观念,不要念念不忘嫁给强势男人,一副宁肯不嫁,绝不下嫁的样子,其实“娶”一个小男人回家好好呵护也可以是幸福的。如何让独生子女时代的中国父母们调整好自己的教育心态,在子女教育上各安其份,并关注到儿女成年之后的生活品质,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否则这种情况只会越演越烈,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应试教育----男人女性化的筛选机器
中国目前这套应试教育体制,本质上是违背教育的根本精神的,它对我们的男孩和女孩都同样是一种伤害。不过相对而言,女孩要比男孩要能够适应一些,也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男孩们在我们这个几乎是为女孩设计的教育体制面前,一开始就处于完全的劣势,一开始就不是女孩的对手,男孩们不得不设法去适应有利于女孩的游戏模式,学会像女孩一样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得分。如果是非常典型的男孩,则更难适应这个制度,他们会被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成为这个社会的教育失败者被淘汰出去。而那些愿意放弃自己部分天性的男生,则可以在冷酷的应试丛林中生存下来。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教育体制,是造就我们成为一个阴盛阳衰社会的最大功臣。从教学的方式来看,中国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完全是女性化的,根本不适合男生学习。典型的男孩是视觉型的,他们更喜欢用眼睛和行动来探索世界,不会太关注人际关系,也不重视情感交流。男生在一起的游戏往往富有竞争性和攻击性。而大多数的女孩是听觉型的,女孩喜欢的游戏往往是技巧性而非竞争性的。她们更喜欢应用语言和与人交流,更喜欢和谐地相处。她们看重自己认为是重要人物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即使不喜欢,她们也愿意设法取悦于他。在小学的课堂上,注重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可能是学习成败的关键,女孩们更擅长表现自己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和赞赏(“乖巧”),而且,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的女孩就容易取得学习进步。而男生们天生的视觉优势无法发挥,反而变成了“东张西望”,不专心学习的缺点;习惯探索,喜欢挑战的个性特点,变成了“好动”,“不听话”的缺陷,被斥为多动症。男孩们富于幻想和探索新世界,坐在教室里可能想象自己正在与恶龙决斗,在老师的看来就是发呆,不专心听讲。
另外,男孩关心为什么,女孩关心是什么!只要是权威人物(比如老师)给出的答案,或者是大多数人同意的看法,女生们往往愿意不假思索地肯定,即使是不合常识也会轻易得到女生的认同。而男生对于现成的答案并不满意,就算是正确的答案也总喜欢质疑或者追询更多的答案,这是因为男孩更喜欢探求事实背后的真理,而女生更关心是谁给出的答案并接受权威的解释。可是男性的这一优点在小学里却被填鸭式教学强行压抑,如果敢提问就是不尊重老师,只好自己坐着乱想。也就是说,男生天生是追求个性化,讨厌标准化,天生不喜欢背答案的,他们喜欢在质疑和挫折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而女生们则喜欢不假思索地接受大家都同意的结论(如标准答案),对于新奇的观点往往抱排斥和怀疑的态度,观察周围朋友的反应,如果大家表示赞同就会很快加入进来。因此,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和标准化考试教育模式,自然更合适女性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模式。
女性的心理特质,是擅长于在已知领域内不断完善和巩固,如无人带领决不愿意主动探求未知世界。而男性的心理特质,则是一旦基本了解已知领域后,很快会把注意力转向未知的空间,他们对于新的发现更感兴奋。我们的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细节,特别是小学阶段对书写整齐和满分100分的变态追求,对于具有这种思维特质,不够重视细节的男生来说完全就是一种折磨,这种精益求精的游戏女生还可以适应,男生们即使懂得学习内容,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粗心”被扣分,于是经常被老师横加指责。偏巧大多数小学主课老师都是女性,基于自身的思维习惯对于男生的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差异无法理解,认为这是“严重缺点”而不断要求改进。于是老师和家长一起共谋,把男孩们这些宝贵的天性绞杀在萌芽状态。天长日久,男生们的锐气日渐消磨,老师们(包括家长)不断要求他们向班上的“好学生”学习(这些榜样往往都是女生),痛苦地逐步改变自己的天性,这样,教育体制又成功地造出了一批批女性化的男生。
从学习的内在动力来看:在幼年时期,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如何决定了孩子是否具有学习的动力,最终发展出学习的能力。作为注重人际关系的女生来说,非常在意维护和巩固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如果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和赞赏,这种行为就会强化。她们愿意为了取悦老师而拼命去学自己其实并不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来获得老师的情感认同和群体中的地位。因此,女孩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被老师批评和忽略,最后导致学业不佳。即使是本来成绩良好的女孩,也有可能在被老师错误批评情感上受排斥后成绩一落千丈。因此女孩学习上的心理因素比智力因素更起作用,可惜家长们往往都是从智力的角度来找孩子学习不良的原因。
男生们就不一样,他们愿意学习往往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是自己觉得学习内容很有趣味,具有挑战性,比如说男孩们往往喜欢玩女孩们避而远之的迷宫游戏。第二个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他们是否很敬佩老师,如果老师具有某种男生们非常佩服的能力和特长,他们愿意把老师当成自己学习和模仿对象,也是服从和最终超越的对象,会像士兵服从长官一样,愿意无条件地完成老师下达的即使是枯燥和艰难的任务。老师对他们犯了错误的批评,会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当然,如果老师不能让他们从内心里面敬服,他们是不会像女生一样设法讨好老师而努力学习的。因为他们不会在意他们不敬佩的人对他们的看法,不管是好还是坏,赞扬还是批评。此时他们反而可能把不好好学习作为对他们讨厌的老师的报复手段,或者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设法糊弄过去。可惜,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取悦,但无法让学生敬服。同时教学的内容又无法让男生们感到趣味和挑战,男生们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而且,男性意识越强的男生,这方面遇到的问题就越大,而具有淘汰功能的教育体制,往往把他们逐出主流,于是留下的,自然是偏于女性化的男生,又一次完成了阴盛阳衰的社会选择。
从教学的内容来看,我国体制内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基本上是女性化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枯燥的读写算记,这比较适合注重语言和交流的女生。特别是在心理和思维的发展上,女生都要比男生要早一些,在男孩们左脑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女孩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早已完善,而男生们擅长的非语言思维能力,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根本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同时,对于女生来说,她们愿意通过不断的重复来记住学习内容,即使她们完全不理解其内容,女生们也会把它复述得很准确;女孩甚至会不可思议地用记忆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并取得好成绩,但缺乏真正的数学思维,虽然在小学阶段,这种学习模式造就的优秀学生在高年级或者上中学后就会失败,但是很少引起老师和父母的注意。而男生们则特别讨厌不断重复和枯燥的学习内容,如果他们已经学会,他们更愿意学习新的内容。而女生们则津津有味地不断重复已经学会的内容,在被迫的情况下才愿意尝试新内容。而我们的应试教育体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们不断重复简单的内容,当然让男生们非常抵触。而且,大量的书面作业,不断考验男生们并不擅长的细节辨识和处理能力,就正如非要让一个好猎手来采集果实一样相当的磨人心性,的确可以把一个精力旺盛,活力四溢的男生变成一个无奈的小老头。当然,体制内学校的老师要的就是这种局面,因为这种被折磨过的孩子奄奄的“好管”,至于将来怎么样,他们可不关心,只要不出事,工资奖金到手就行。受害者的家长们也因为“大家都这样”所以也没有意见,整个社会集体失声,怪不得南怀瑾老先生言:中国的家长和老师一起在残害我们的孩子!
四:魔鬼妈妈----男人女性化背后的家庭因素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必须承担孩子们的教育职责并对教育的后果负责,至于母亲,主要是关心孩子们的生活问题,并取得孩子的信赖和心理平衡,这就是古人的“养”“教”分开,阴阳互动,其实是极为科学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心理,个性问题的协调很好。可现在的中国父亲们似乎正在从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中退却,母亲们则站了出来,负责孩子从生活直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少不得逼孩子们面对变态的中国应试教育。特别明显的表现是在中国的大城市,于是,中国传统中“严父慈母”的阴阳平衡被打破,变成了媒体上困惑母亲的疑问: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孩子眼中的魔鬼?
母亲承担孩子教育重任有以下负面后果: 1:生活上剥夺或弱化孩子的责任能力
女人的天性是喜欢照顾人,对于自己的孩子,更是唯恐照顾不周,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孩子最舒服的条件。其实孩子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吃饱穿暖即可,童年时代他们最在意的只是两件事情:一是能否感受到家庭的真心关爱(不是宠爱),二是有没有一起玩得很开心的童年伙伴。可是现在的家庭,比较注意物质上过度的给与,孩子们最需要的后面两条基本上是得不到的。作为妈妈,生活上会尽量的照顾孩子,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造就了一大批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这些缺乏最基本生活能力的孩子,在个性上肯定也是脆弱的,心理上也是无法自我负责的,更谈不上为他人负责,当然更谈不上做什么男子汉了。
2:学习上注重细节,求全责备
在生活上和物质条件上什么都好说的“好”妈妈,到了学习上就变了脸,往往会逼着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课程,参加各种各样的培优班。因为女性天生喜欢注意周围的事情并与他人比较,也比较爱面子,容不得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己孩子都要学。别人的孩子第一名,自己的孩子就不能第二。而且天生尊重权威的女性,格外看重学校老师的评价和要求,哪怕是对孩子的身心有严重伤害的要求,只要老师说了都严格照做不误,很少思考合不合理。所以母亲们就成为变态教育体系的最佳帮凶,经常把校内校外的各项任务变本加厉地要孩子完成,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孩子们眼里,自然也就变成了“魔鬼妈妈”。上文详细分析了应试教育体系对于男人女性化的重要贡献,这里妈妈们全力配合的贡献也不容忽略。
3:强势父权的弱化造成男性榜样的缺失
独身子女时代的父母们似乎突然改变了自己的传统风格,纷纷扮演起讨好子女的角色来。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往往父母双方都在孩子面前“争宠”,争相表现自己对孩子才是最好的;后期孩子上学后,因不得不在教育上严格要求孩子,母亲被视为“魔鬼妈妈”后,中国的父亲们更是乘虚而入,以“慈父”的面貌来夺取母亲的“慈母”身份。这些“好父亲”们并不懂得也不真正关心教育,也没有耐心去研究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未来成长,在孩子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往往以“工作忙”,“应酬多”,“压力大”等种种原因回避自己的教育责任,宁肯在外面陪朋友打牌喝酒聊天,也不愿回家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回家之后的补偿,就是简单地用物质来讨好和贿赂孩子,在母亲批评孩子的时候来维护孩子,树立自己一个“好爸爸”的形象,以避免良心的责罚。我认识的一批当老板的朋友,都是在孩子已经出现严重的教育问题之后才后悔小的时候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对孩子关心太少。这些父亲们此时为了弥补过错,愿意一年花几十万地送孩子出国“留学”,幻想花上一大笔钱可以换来一个好孩子,结果只能是制造“留学垃圾”。父母们更加痛苦和后悔,有个身价数千万的老板告诉我对儿子完全不抱希望了,只是希望将来有了孙子要好好教育。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这种奇怪的“新教育传统”,仍旧在中国大行其道。造就出一批又一批阴阳错乱的男孩和女孩。在我们的教育中缺位的父亲们,是否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