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模拟测试题
2016年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测试题及答案(263题)
1.“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个百年(即建党100周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即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引用哪三句诗词对中华民族昨天、今天和明天进行生动描述?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4.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为什么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答: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正因如此,中国梦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成为回荡在13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6.中国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天下”情怀。
7.中国梦归根结底是谁的梦? 人民的梦。
8.中国梦深厚源泉与根本归宿在哪里?深厚源泉在于人民,根本归宿在于人民
9.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是指什么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指什么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什么托起中国梦?答:实干。
13.为什么说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 答:“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14.如何理解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弛而不息的艰苦努力?
答: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我们已经取得辉煌成就,离梦想从未如此接近。同时也要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戮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15.总书记阐述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时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句话重点是表达什么?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绝不会称霸,决不搞扩张,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利。
16.总书记在讲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时,引用了哪两句中国古典名言? 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7.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什么问题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道路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19.总书记分析了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他把这个过程分成了哪六个时间段? 答: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第六个时间段:我们党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516年英国人莫尔发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开山之作是哪部著作?《乌托邦》。
2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什么?
答: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哪三位一体构成的?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答: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哪三个“有机结合起来”? 答: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26.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看什么?
答: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7.如何理解“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
答: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要由人民来裁判。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
28.总书记在谈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引用郑燮的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着重强调了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保持强大前进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29.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
答: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
30.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答: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3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答: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论,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关于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理论,关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是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发展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3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33.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应该坚持哪“五个必须”?
答: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是什么?
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35.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总方略是什么?
答: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7.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38.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竞争表现为什么? 答:既表现为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直接较量,更是国家战略思维、战略决策和战略能力的深度角逐。
39.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蕴含着重大战略意义,互相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是一个整体战略部署的有序展开,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40.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着科学统筹的思想方法?
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这一发展动力、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保证有机联系、科学统筹起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历史观、价值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体现了统筹兼顾的要求,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自觉运用。
41.如何自觉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一思想、引领工作?
答:不断提升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42.如何理解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答:人民群众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人民自己的事业。要把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妇女半边天作用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13亿多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更好地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43.为什么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
答: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44.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多少?近17万亿美元。
46.“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47.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需保持多少? 答:6.5%以上。
48.如何理解全面小康? 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49.当前,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主要集中在哪个领域?
答: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
50.如何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 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全国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既要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51.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发生哪两个转变?
答: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52.“十三五”时期要着力转方式、补短板,分别要解决什么问题?答:着力转方式要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着力补短板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53.什么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答:改革开放。
54.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要求,要做到哪“四个坚持”?
答: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55.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三个进一步解放”,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56.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别是指什么? 答: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
57.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做到哪“三个必须”? 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必须有主张、有定力;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
58.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59.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0.全面深化改革要处理好哪“六个重大关系”? 答: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1.什么是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答: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担当的就是促进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就是实干家。
6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答:专题研究了依法治国问题,并作出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
63.为什么说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答: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依法治国,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
64.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做到哪“五个坚持”?
答: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65.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同时又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
6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提出了“三统一”,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6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提出了“四善于”,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68.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9.如何理解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答: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律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7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要的是什么?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1.坚持依宪治国、依宪行政要坚持哪“两个不动摇”?
答: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72.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什么?
答: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73.什么是法治的生命线? 答:公正。
74.什么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答:公正司法。
75.“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哪个是真命题?哪个是伪命题?
答:“权大还是法大”是真命题,“党大还是法大”是伪命题。
76.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干部要做哪“四个带头”?
答: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77.什么是守法用法的前提? 答:学法懂法。
78.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答:中国共产党。
7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
80.什么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答:坚持党的领导。
81.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增强哪“四种意识”? 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82.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需要不断增强哪“四个自我”能力? 答: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83.什么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 答: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84.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四大考验”是什么?
答: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85.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四种危险”是什么?
答: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86.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 答: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8700多万党员、430多万个党组织,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重点是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责任;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敢于执纪问责。
87.什么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答:理想信念。
88.什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89.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答: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90.总书记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出了哪“四个铁一般”的要求?
答: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91.总书记概括好干部标准是什么?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92.好干部标准中的“信念坚定”内涵是什么? 答: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
93.好干部标准中的“为民服务”内涵是什么? 答: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4.好干部标准中的“勤政务实”内涵是什么? 答: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95.好干部标准中的“敢于担当”内涵是什么?
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96.好干部标准中的“清正廉洁”内涵是什么? 答: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97.总书记对组织培养好干部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加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教育。强化干部实践锻炼,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让干部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98.总书记对党员干部践行好干部标准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眼界和视野,提高服务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
99.“郡县治,天下安。”从这个意义上说,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是什么?“一线总指挥”是谁?
答:县委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100.总书记对县委书记有什么要求?
答:县委书记要以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为榜样,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101.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答:保持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10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哪“四风”?
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03.“三严三实”的内容是什么?
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04.如何理解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答: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一抓会好转,松一松就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要锲而不舍、弛而不息地抓下去,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要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积小胜为大胜,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通过全党共同努力,抓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105.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依法依规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从严管理干部。
106.我们党的规矩总的包括哪些? 答:一是党章,也是总规矩。二是党的纪律,它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三是国家法律,法律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全党必须模范执行。四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107.坚持以什么态度惩治腐败? 答: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惩治这一手不放松;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108.建设廉洁政治要努力实现哪“三清”?
答:建设廉洁政治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109.总书记在谈到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时提出“三个区分开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
11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什么?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1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什么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11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什么? 答: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113.为什么说树立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答: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
114.改革开放30多年到党的十八大,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哪些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 答: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
115.创新的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发展动力问题。
116.协调的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117.绿色的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
118.开放的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119.共享的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20.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一定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121.如何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答: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一是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二是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三是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四是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
122.“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进入新常态。
123.“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什么?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12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其中的“三期”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125.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126.把握经济新常态要注意克服哪几种倾向? 答:其一,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其二,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新常态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不要滥用新常态概念,甚至把一些不好的现象都归入新常态。其三,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新常态不是不干事,不是不要发展,不是不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
127.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更加注重在哪些方面主动得力?
答: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实现反周期目标。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抓好职业培训。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集中力量办好市场办不了的事。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128.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坚持以什么为中心?
答: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129.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分别是指什么?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 答:“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分别是指市场和政府。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130.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什么经济? 答: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131.国际经济竞争甚至是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什么能力竞争? 创新能力。
132.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加快实施什么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3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推进什么结构性改革? 答:供给侧。
134.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哪里入手?要做到哪“三去一降一补”? 答: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生产端入手。做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35.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长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我国经济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136.解决“三农”问题,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同时,还要坚持哪“三条底线”? 答: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
137.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138.什么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 答:保障粮食安全。
139.什么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140.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要通过哪三项举措解决好“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 答: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解决好“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富裕农民,就是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确保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后继有人;扶持农民,就是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157.如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必须辩证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必须重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
158.依法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要坚持什么原则?
答: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
159.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事业,要做到哪“三个必须”?要坚持哪“三个不会变”? 答:必须牢牢把握“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依法治港、依法治澳,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中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的方针不会变;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履行职责的决心不会变;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的政策也不会变。
160.什么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61.什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会怎样?
答: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颠覆。
162.如何看待“九二共识”? 答:“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两岸双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础,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动。
163.对台独分裂行径,我们怎么办? 答:我们将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让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
164.如何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答:一方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但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反过来也会促进物质文明,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深刻认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既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165.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以什么作支撑? 共同的理想信念。
16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什么? 答: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167.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把涉及哪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答:就是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168.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把教育引导作为基础性工作,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169.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做到哪“五个必须”? 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始终围绕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的图谋、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
170.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如何正确认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
答: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因此必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171.总书记强调主要应从哪些方面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正确认识、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
172.哪项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答: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173.承担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把什么摆在第一位? 答:正确政治方向。
174.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什么?必须抓在谁的手里?必须成为谁的喉舌。?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175.当前,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哪“三个地带”? 答: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红色地带是我们的主阵地,一定要守住;黑色地带主要是负面的东西,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大大压缩其地盘;灰色地带要大张旗鼓争取,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
176.推动文艺繁荣发展,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什么样的创作导向? 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
177.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是什么? 答:人民的文艺。
178.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答: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179.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什么样的根本方向?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8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好文艺与人民的哪些辩证关系? 答:一是人民需要文艺;二是文艺需要人民;三是文艺要热爱人民。
181.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答:创作生产优秀作品。
182.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 答:中国精神。
183.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84.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如何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答: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理直气壮唱响网上主旋律。推进网络依法有序规范运行。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185.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要建设哪“四大平台”?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
186.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答:夯实国家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187.讲好中国故事,要做到哪“三个必须”? 答: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必须解决“挨骂”问题(即“失语就要挨骂”,要“努力争取国际话语权”——编者注);必须积极主动、久久为功。
188.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什么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89.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什么? 答: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190.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改善民生。
191.怎样理解改善民生既要做到尽力而为,又要做到量力而行?
答:所谓尽力而为就是改革愈是深化,愈要重视平衡社会利益;发展愈是向前,愈要体现到人民生活改善上。总书记指出,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承诺了的就一定要兑现,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所谓量力而行就是同时还要意识到,群众对生活的期待是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而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那些现实条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决不能开空头支票,也要防止把胃口吊得过高,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国家的教训表明,民粹主义是造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源。由于过度福利化,用过度承诺讨好民众,结果导致效率低下、增长停滞、通货膨胀,收入分配最终反而恶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
192.应从哪几个方面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答: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93.为什么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未来。194.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什么?关键中的关键看什么?
答: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
195.脱贫攻坚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做到哪“三实”?解决好哪四个问题?“三实”: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四个问题: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
196.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集中到一点是什么? 答: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197.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什么观念,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答: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理念。
198.脱贫攻坚的“五个一批”工程具体指什么?
答: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99.为什么说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答: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再好的规划和方案都难以实现,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200.如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答: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创新WW理念;重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要着力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201.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好WW和维权的关系?
答:维权是WW的基础,WW的实质是维权。对涉及维权的WW问题,首先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单纯WW,不解决利益问题,那是本末倒置,最后也难以稳定下来。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既不能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也不能管得太松、波涛汹涌。要重视疏导化解、柔性WW,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社会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202.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极重要的民生和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是什么?答:平安。
203.怎样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学习推广“枫桥经验”,要争取做到什么?
答:要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根本坐标,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要争取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4.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哪些方面?
答: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5.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
206.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准则,什么为目标?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
207.什么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答:人与自然的关系。
208.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其基本方针、基本途径、基本动力、重要支撑和工作方式分别是什么? 答: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
209.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什么?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什么?过去“求生存”,现在求什么? 答: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210.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什么问题? 答:经济发展方式。
211.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制。
212.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是什么? 答:生态红线。
21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以什么为核心? 答:提高环境质量。
21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资源使用这个源头抓起,把什么作为根本之策? 答:节约资源。
215.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构建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什么犹如“指挥棒”,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是最重要的?
答: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犹如“指挥棒”,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是最重要的。
216.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什么?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217.军队建设发展“五个更加注重”的战略指导是什么?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
218.筹划和指导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方略是什么? 军事战略,服务服从于国家战略目标。
219.如何坚持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有效履行新的历史时期军队使命任务。毫不动摇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思想,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内涵。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海上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统一和安全。
220.什么是统揽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总纲,全军各项工作和建设都必须贯彻和体现新形势下它的要求? 答:军事战略方针。
221.我军的立军之本是什么?为什么? 答: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在长期实践中,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对。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2.什么是我军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223.贯彻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建军方略,当前最紧要的是把哪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 答: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坚持思想领先,勤补精神之钙、常固思想之元,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把党性原则在全军牢固立起来,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政治工作要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以刚性措施推动战斗力标准硬起来、实起来;把政治工作威信在全军牢固立起来,从模范带头抓起,从领导带头抓起,回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等基本原则上来。
224.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做到哪“四有”? 答: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225.搞军队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人才。
226.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基本实践活动,应围绕什么拓展和深化?什么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和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答: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和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227.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有哪“六个着眼于”?
答: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着眼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228.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总原则是什么?
答: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229.着力构建的人民军队作战指挥体系和领导管理体系分别是什么?
答:军委—战区—部队;军委—军种—部队。
230.按照法治要求转变治军方式,要努力实现哪三个根本性转变? 答: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做法向依法行政的根本性转变,从单纯依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的根本性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条令条例办事的根本性转变,在全军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
231.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什么样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232.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什么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答:合作共赢。
233.什么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34.2013年,总书记在哪里访问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答:中亚,东南亚。
235.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欢迎周边国家参与到合作中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打造什么样的区域合作架构? 开放、包容、均衡、普惠。
236.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打造中欧哪四大伙伴关系?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
237.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是什么?答: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23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的底线是什么?
答: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239.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要始终把什么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40.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41.为什么说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 答: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同世界的互动越来越紧密,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日益凸显。
242.怎样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更好地指导实践? 答:第一,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第二,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第三,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第四,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43.如何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答: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244.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如何保持战略定力?答:保持战略定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指定政策是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就是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就是要着眼大局,谋准大势,把握好度。
245.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提高哪五种思维能力?
答: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能力。
246.什么是战略思维能力? 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247.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 答: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248.什么是辩证思维能力? 答: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249.什么是创新思维能力?
答:就是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250.什么是底线思维能力? 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
251.怎样练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 答:调查研究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制度化经常化。
252.如何发扬钉钉子精神? 答: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立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
253.为什么说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答:这是因为,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要认识好、解决好这些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254.总书记强调学习要有哪三种境界?
答: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255.中国共产党人依靠什么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它走向未来。学习。256.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要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
258.总书记是在哪个省哪个县哪个村视察时首次正式提出“精准扶贫”的施政理念?答案: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
259.总书记全国人大湖南代表团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具体是指什么? 答:指增加要素投入,促进经济总量增加,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60.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答: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
261.什么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62.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什么特点? 答:一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二是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三是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263.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四个尊重”的内容是什么?
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第二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测试题
附件2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知识测试题
(共100题)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
1.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
2.中华民族的今天,可以说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被国际媒体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全球变革”。
A.改革开放 B.中国崛起 C.民族复兴 D.经济建设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共产主义社会国家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国家
4.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里的中国道路指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马克思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依法治国 B.深化改革 C.改革创新 D.公平正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其中()是行动指南。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16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7.()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共产主义理想
8.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伟大的政党,其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其中,()是我们的重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从严治党
10.总书记强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依法治国 D.改革开放 11.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有管总的目标,这个目标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B.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16
13.我们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A.人民利益 B.实际情况 C.基本国情 D.社会稳定
1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取得更大进步。
A.聪明才智 B.首创精神 C.智慧和力量 D.主动性和创造性 15.()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A.公平B.正义 C.平等 D.自由
16.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我们推进公正司法,要坚持(),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
A.以人为本 B.执法为民 C.执政为民 D.司法为民
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作为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对党绝对忠诚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D.全面从严治党
18.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作为看家本领。
A.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
A.守纪律、讲规矩 B.为民务实清廉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 16
20.2012年11月17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A.反腐败斗争 B.反腐倡廉工作 C.作风建设 D.党风廉政建设
21.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改革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A.以人民为中心 B.以人为本
C.实现人民幸福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A.稳定
B.发展
C.党的领导
D.经济建设 23.坚持(),必须坚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A.科学发展
B.可持续发展 C.包容性发展 D.全面发展 24.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动力,也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所在。
A.实体经济
B.信息经济
C.科技
D.创新
2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A.人力资源开发 B.人才资源开发 C.创新型科技人才 D.青年科技人才 26.推进(),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A.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需求侧总量性改革 C.供给侧管理 D.需求侧管理 27.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是()。/ 16
A.中国价值观念 B.中华文化精神
C.中国精神
D.中国力量 28.2014年2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培育和弘扬()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A.中国精神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中华传统美德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9.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必须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协调推进()与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A.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B.国际舆论引导工作 C.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D.思想舆论工作
30.总书记说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A.经济发展
B.社会稳定
C.民生福祉
D.充分就业 31.着力保障基本民生,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A.坚守底线
B.突出重点
C.完善制度
D.引导预期
32.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努力解决好“()”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A.扶持谁 B.谁来扶
C.怎么扶
D.怎么退
33.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
A.经济安全
B.公共安全
C.社会安全
D.政治安全 34.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上世纪()初,我们就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进入新世纪,又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 16
35.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A.科学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绿色发展 36.总书记指出:“军队的样子,就是要坚决听党指挥,要能打仗、打胜仗,要保持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其中核心是()。
A.听党指挥 B.能打仗 C.打胜仗 D.优良作风 37.实行新形势下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根据战争形态演变和国家安全形势,将军事斗争准备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上,突出()和军事斗争准备,有效控制重大危机,妥善应对连锁反应,坚决捍卫国家领域主权、统一和安全。
A.信息化军事斗争 B.海上军事斗争 C.陆上军事斗争 D.空中军事斗争 38.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的有机统一,形成()的格局。
A.军委总管、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B.军委—战区—部队 C.军委—军种—部队 D.军委—军种—战区
39.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牢牢把握()这条主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C.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 D.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40.()年,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
A.2012 B.2013 C.2014 D.2015 41.“一带一路”是开放共赢的,是连接亚欧非的广阔“朋友圈”。“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
A.东南亚经济圈 B.西亚经济圈 C.东非经济圈 D.欧洲经济圈 42.()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历史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 16
43.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最基础的工作是()。A.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B.认真调查、科学研究 C.了解实际、掌握实情 D.把握规律、科学决策
44.从严治党的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就是要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把对每个干部管理的主体责任、直接责任、配合责任划分清楚,该谁负责就由谁负责,该谁负主要责任就由谁负主要责任,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管理主体的责任。
A.标准要严格
B.管理要全面
C.措施要配套
D.责任要分明 45.()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A.讲政治
B.讲规矩
C.讲纪律
D.讲党性
46.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重点在于()。
A.转方式
B.调结构
C.补短板
D.防风险
47.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的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A.生态文明建设 B.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D.尊重自然规律
48.()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A.新闻观 B.舆论导向 C.党性原则
D.正面宣传 49.《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党的领导干部的问责方式不包括()。A.书面检查 B.诫勉谈话 C.撤销党内职务 D.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 50.《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实行(),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
A.在岗问责制 B.终身问责制 C.一事一问制 D.严肃问责制
二、多选题(共50题,每题1分)
51.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16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社会和谐 D.人民幸福
52.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所以,我们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A.文化自信 B.道路自信 C.理论自信 D.制度自信
5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在于()。
A.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B.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 C.体现了全面系统、辩证平衡的观点 D.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强烈的责任意识
54.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其内涵包括()。
A.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B.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C.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D.覆盖的水平要全面,是全国各地区同一水平的小康
55.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履行对本地区本部门改革的领导责任,把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做到()。
A.牢牢把握方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B.大胆探索实践,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C.注重统筹协调,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配合 D.凝聚改革共识,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引导
56.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 16
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必须()。
A.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问题 B.有方向、有方法 C.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 D.有主张、有定力
57.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协调不顺,处理不好,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难以取得成功。为此,我们必须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以下不属于重大关系的有()。
A.统筹兼顾和各个击破的关系 B.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C.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 D.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
58.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重点任务包括()。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59.我们党全面依法治国,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来体现、来实现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法律有效实施过程中的带头模范作用主要体现在()。
A.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B.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 C.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 D.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60.“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2013年6月28日至29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在会上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对好干部的标准作出了概括,包括信念坚定、为民服务、()。
A.勤政务实 B.自身努力 C.敢于担当 D.清正廉洁
61.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需要我们()。
A.用制度管钱,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B.用制度治党,依法依规治党
C.用制度管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16
D.用制度治吏,从严管理干部
62.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拿自己开刀,做到()。
A.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 B.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C.用坚定的信念改造自己 D.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和提高自己
63.2014年3月,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群众看领导,党员看干部,我们领导干部要在改进作风上发挥示范作用,主要包括()。
A.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 B.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C.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 D.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渐
64.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就应该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现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假大空”的东西太多,比如()。
A.有的戴着假面具,台上台下、人前人后、对上对下各说一套、各做一套 B.有的习惯说大话、搞大场面、铺大摊子,不计成本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C.有的认为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与其保持操守,不如随波逐流 D.有的为捞取功名不惜做假账、玩数字游戏、报虚假政绩
65.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党的规矩总的包括()。
A.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总规矩
B.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
C.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 D.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66.2013年1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 16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
A.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B.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C.离心离德、我行我素 D.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67.“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致力于()。
A.统一思想认识 B.破解发展难题 C.增强发展动力 D.厚植发展优势
68.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机制体制。
A.注重协调 B.倡导绿色 C.厚植开放 D.推进共享 69.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 B.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C.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D.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70.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注意克服以下哪几种倾向?()A.新常态不是一个事件,不要用好或坏来判断 B.新常态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C.新常态不是一个筐子,不要什么都往里面装
D.新常态不是一个避风港,不要把不好做或难做好的工作都归结于新常态 71.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并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追求()的发展。
A.有数量 B.有质量 C.有效益 D.可持续 72.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16
A.控制力 B.影响力 C.抗风险能力 D.创造力 73.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把握好以下哪些基本要求?()。
A.紧扣发展,牢牢把握发展方向 B.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C.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 D.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 74.总书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有机统一,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依法治国 75.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A.处理好大部门和小部门的关系 B.处理好收权和放权的关系 C.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D.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7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其中属于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包括()。
A.文明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77.总书记曾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正确认识、处理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以下属于“坚持人民性”的内容包括哪些?()A.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全部活动的依据和根本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 C.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D.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
78.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以下属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包括:()。/ 16
A.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B.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 C.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D.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79.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创新维稳理念,具体包括哪些要求?()。
A.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 B.正确理解和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
C.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D.重在妥善处理和解决社会矛盾
80.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但体现的是()”。
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施策 D.源头治理 81.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切实把能源资源保障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主要包括:()。
A.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 B.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C.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D.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82.一段时间以来,军队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党性原则、革命精神、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总书记指出:“这些问题不解决,拖下去,蔓延下去,军队就有变质变色的危险。”所以,当前最紧要的是把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立起来,包括理想信念、党性原则、()。
A.革命精神 B.战斗力标准 C.组织纪律 D.政治工作威信 83.2015年11月24日,总书记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后来调整军委总部体制时,把四总部改为15个职能部门,使军委机关成为军委的();把七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和中部五大战区。
A.决策机关 B.参谋机关 C.执行机关 D.服务机关 84.总书记强调,要谋大势、讲战略、重运筹,把周边外交工作做得更好。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A.睦邻 B.安邻 C.惠邻 D.富邻 / 16
85.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准确理解讲话中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又要深刻把握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的能力,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A.解决问题 B.攻坚克难 C.化解矛盾 D.驾驭复杂局面 86.总书记指出:“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增强政治上的定力是很要紧的。”战略定力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保持战略定力包括以下哪些要求?()
A.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 C.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 D.着眼大局,谋准大势,把握好变与不变、稳和改的度
87.我们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需要我们()。
A.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B.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C.建立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 D.坚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88.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的问题。
A.本领不足 B.本领恐慌 C.精神懈怠 D.本领落后 89.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防止出现“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五种思维能力包括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
A.精准思维 B.创新思维 C.法治思维 D.底线思维 90.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哪些方面?()
A.必须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讲话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把握 / 16
B.必须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推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 C.必须坚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D.必须坚持经常学、反复学、持续学,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91.坚持不懈反对腐败,坚定不移割除腐败毒瘤,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凡腐必反,除恶务尽。
A.零容忍的态度不变 B.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 C.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 D.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
92.总书记指出:“焦裕禄同志为县委书记树立了榜样。焦裕禄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怎样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
A.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 B.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民 C.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责 D.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戒
93.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除了靠共同的理想信念,还需要靠()来保证我们党的团结统一。
A.严密的组织体系 B.严格的制度体系 C.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 D.严明的纪律和规矩
94.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包括(),从而推动形成新的增长点。
A.推进农业现代化 B.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C.加快服务业发展 D.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95.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任务包括()、降成本、补短板。
A.优增量 B.去库存 C.去杠杆 D.去产能
96.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法。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
A.各级党组织要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B.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16
C.增强领导干部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 D.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
97.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其内涵包括()。A.全民共享 B.全面共享 C.共建共享 D.渐进共享 98.总书记指出,当前干部队伍存在种种复杂的情况,一个突出问题是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为官不为”的现象主要包括()。
A.能力不足而“不能为” B.意愿不足而“不愿为” C.动力不足而“不想为” D.担当不足而“不敢为”
99.2016年7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党的问责工作将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做到(),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的领导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
A.有权必有责 B.有责要担当 C.失责必追究 D.追究必严格 100.《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除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之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予以问责。()
A.党的领导弱化 B.党的建设缺失 C.全面从严治党不力 D.维护六大纪律不力 / 16
第三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测试题(处级)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测试题(处级)
(共100题)
题目范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和《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等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
1.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D)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A.时代化 B.民族化
C.大众化 D.中国化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A)。
A.人民幸福 B.共同富裕
C.全面小康 D.人民富裕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里说的中国道路是指(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道路 D.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A)。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5.要守住民生底线,是指(D)。A.宏观政策要稳 B.产业政策要准 C.微观政策要活 D.社会政策要托底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D)。A.时代特征 B.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B)。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三步走”发展战略
8.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 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下列(B)属于形式主义方面的问题。
A.工作上推诿扯皮、得过且过
B.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C.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
D.对待上级部署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
9.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其区分的标志是(B)。
A.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居于引领地位的是(A)。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1.推进公正司法,要以(A)为重点,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
A.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B.阳光司法体制建设 C.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D.司法领域改革 12.“十三五”规划纲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下列(A)不属于这个目标要求内容。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B.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D.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13.(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全面深化改革 B.改革开放
C.全面依法治国 D.从严治党 1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
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15.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
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C.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地位 D.巩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16.(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
17.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是(B)。A.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B.坚持民主集中制
C.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D.坚持强化巡视监督
18.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D)。
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B.保持党的先进性
C.增进党的纯洁性 D.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9.今年4月24日至26日,总书记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安徽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概括为“一大目标”和“五大任务”,这是总书记赋予安徽的重大历史使命。其中,“一大目标”是(A)。
A.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 B.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 C.转型升级中弯道超车 D.改革创新中脱颖而出
2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其中,(A),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21.树立新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D)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22.“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C)。A.新阶段 B.新形态 C.新常态 D.新业态
23.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要从(A)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A.生产端 B.需求端 C.供给端 D.消费端 24.(A)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A.转变政府职能 B.依法行政 C.结构优化 D.人民满意
25.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巩固(A)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马克思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以人民为中心思想
26.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B)。
A.脱贫致富 B.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C.扶真贫、真扶贫 D.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27.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A)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A.政治安全 B.政权安全 C.制度安全 D.体制安全
28.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B)的基本方针。A.绿色发展 B.自然恢复 C.循环发展 D.低碳发展
29.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C)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A.节约资源 B.环境友好 C.绿色发展 D.生态红线
30.坚持走(B)道路,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家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A.共同发展 B.和平发展 C.合作共赢 D.互惠互利
31.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其中,“一带”是指(C)。
A.丝绸之路经济带 B.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C.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D.21世纪丝绸之路经济带 32.(A)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A.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B.矛盾原理 C.实践第一原理 D.质变量变原理 33.强调增强(B),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A.主观意识 B.问题意识 C.客观意识 D.实践意识 34.(D)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A.物质观点 B.矛盾观点 C.实践观点 D.唯物观点 35.(D)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根本工作方法。
A.实事求是 B.唯物辩证法 C.大力发展生产力 D.群众路线
36.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同时,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C)的问题。
A.特色化 B.具体化 C.大众化 D.科学化
37.我们要坚持以(A)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社会体制改革 D.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38.全面依法治国,(A)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 头守法。
A.核心 B.关键 C.重点 D.前提
39.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D)。A.脱离群众 B.能力不足 C.精神懈怠 D.腐败
40.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C),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A.集成创新能力 B.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 C.自主创新能力 D.协同创新能力 41.(A)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宪执政 42.(B),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3.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必须下气力解决好重点难点问题。其中,(A),就是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
A.转方式 B.调结构 C.防风险 D.补短板
44.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C)、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A.知识分子 B.领军人才 C.创新人才 D.专业人才
45.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致胜要诀是(B)。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46.(D)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47.(B)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A.党的立场 B.人民立场 C.国家立场 D.民族立场
48.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的细胞是(B)。A.党的基层组织 B.党员 C.党的组织和党员 D.纪律 49.“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体现了(C)的哲学观点。A.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根本前提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0.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B)及其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A.自然历史发展规律 B.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C.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D.阶级社会发展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
1.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BCD),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2.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BCD),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
A.实践特色 B.理论特色
C.民族特色 D.时代特色
3.党的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造出经得起(ABC)检验的实绩。A.实践 B.人民 C.历史 D.时代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贯穿的马克思主义方法,用(ABC)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
A.唯物辩证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与时俱进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成果。下列(ABCD)属于这方面内容。
A.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 B.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C.关于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理论 D.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
E.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论 6.对“实事求是”表述正确的,包括(ABCD)。A.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B.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C.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D.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
7.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确的表述包括(ABCD)。A.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B.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 C.是一个具有内在理论和实践逻辑关系的统一体
D.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 8.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正确的,包括(ABCD)。A.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 B.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C.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D.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小康 9.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BC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A.理论型 B.学习型 C.服务型 D.创新型
10.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要求全党同志坚持光荣传统、发挥优良作风。这里说的优良作风是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ABC)等。
A.批评与自我批评 B.艰苦奋斗 C.求真务实 D.与时俱进
11.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辩证法,重点把握和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全局和局部、(ABD)等重大关系。
A.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 B.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 C.系统和关键 D.改革发展稳定
12.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ABCD)等。
A.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B.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C.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13.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BCD),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A.领导者 B.组织者 C.推动者 D.实践者
14.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总的包括党章、(ABC)等。
A.党的纪律 B.国家法律
C.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D.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
1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包括(ABCD)等方面。
A.全民共享 B.全面共享 C.共建共享 D.渐进共享
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重要判断有利于(ABCD)。
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转变政府职能
C.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的正确观念 D.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17.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是指引我们站上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行动纲领,具体体现为 “一大目标”和“五大任务”,这“五大任务”,即指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BCD)等。
A.扎实推进解放思想、敢为人先 B.扎实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C.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D.扎实学习和贯彻党章
1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下列(AC)属于供给侧方面的问题。A.钢铁、煤炭等产能严重过剩 B.一些地方信贷规模过大 C.一些农产品供给不适应需求 D.税收政策导向不够明显
19.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积极开展(ACD)。
A.政党协商 B.人大协商 C.基层协商 D.人民团体协商
20.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主要体现为(ABCD)。A.党委领导 B.核心领导 C.集体领导 D.主体领导
21.政府要全面正确履行经济调节、(BCD)职能。A.宏观调控 B.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22.脱贫攻坚贵在精准。要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ACD)。
A.生态补偿脱贫一批 B.产业调整脱贫一批 C.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D.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23.对人民内部矛盾,要善于运用(BCD)方法进行处理。A.和谐 B.法治 C.民主 D.协商
24.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治理与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BCD)。
A.过程治理 B.依法治理 C.源头治理 D.综合施策
25.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生发展的长远利益。要树立(ABD)的资源观,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A.节约 B.集约 C.保护 D.循环利用
26.要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BCD)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A.领土 B.主权 C.安全 D.发展利益
27.要切实提高运用科学思维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里说的科学思维是指战略思维、历史思维、(ABC)等。
A.辩证思维 B.创新思维 C.底线思维 D.法治思维
28.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增强(AB),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29.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来抓,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ABC)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
A.批评和自我批评 B.民主集中制 C.严明党的纪律 D.廉洁自律
30.(AB)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A.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B.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 C.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信仰 D.对历史规律的信仰
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
3.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4.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5.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重要环节。(√)
6.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
7.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要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9.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10.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
11.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1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论观点。(√)
13.事业成功的因素很多,奋发有为是主要因素。(×)
14.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尺度,这是新形势下协调发展的新特点之一。(×)
15.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1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17.中华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8.监督国家公务员正确用权、廉洁用权是党内监督题中应有之义。(√)19.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0.创新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
第四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0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党员干部应如何做? 答: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0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党员干部应如何做? 答: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民主集中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03.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党员干部应如何做? 答: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0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反奢靡之风,要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党员干部应如何做? 答: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
0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新形势下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应坚持哪些新认识、新经验? 答:必须突出重点、聚焦问题。必须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必须严字当头、从严从实。必须层层压紧、上下互动。必须相信群众、敞开大门。
0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强调提出了哪八点要求? 答:一是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二是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四是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五是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六是严明党的纪律。七是发挥人民监督作用。八是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
07.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思想教育要突出哪两个重点? 答: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要加强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敬法畏纪、遵规守矩。
0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什么? 答: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
09.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对全党维护党中央权威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10.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对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11.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对党内党内上下关系和工作氛围提出的“两个不允许”要求是什么? 答:党内上下关系、人际关系、工作氛围都要突出团结和谐、纯洁健康、弘扬正气,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不允许搞利益集团、进行利益交换。
12.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习近平对每名党员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每个党员、干部的事,大家都要增强角色意识和政治担当,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敢于同形形色色违反党内政治生活原则和制度的现象作斗争。
1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对改进作风表明的态度是什么? 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14.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在讲到推进作风建设时提到的“三严三实”要求是什么? 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15.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修身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16.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17.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律己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18.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谋事要实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19.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创业要实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20.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21.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对抓作风建设,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特别是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利益。22.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对抓作风建设,下决心减少应酬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学习充电、消化政策,多下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情况,多系统思考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23.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对抓作风建设,实实在在做人做事提出的要求是什么? 答: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不搞“假大空”。24.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关于践行“三严三实”,习近平对党员干部和党组织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为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如果失职渎职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的,必须严肃处理。
2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共产党人的哪些观念、想法和心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 答: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26.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指的是什么意识? 答: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27.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保持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哪些考验和危险,做到居安思危? 答: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28.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保持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要教育全党同志自觉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做到哪“四个不能”? 答:要教育引导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两个务必”,自觉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不能囿于眼前、轻视长远,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不能贪图享受、攀比阔气。
29.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30.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指的是什么? 答: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3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形成了以什么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答: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32.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是什么? 答: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33.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哪些方面的关系? 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处理好我国利益和沿线国家利益的关系,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务实推进和舆论引导的关系,国家总体目标和地方具体目标的关系。
34.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是“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他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要统筹我国同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调动沿线国家积极性。我国企业走出去既要重视投资利益,更要赢得好名声、好口碑,遵守驻在国法律,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3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各自作用,形成政府? 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
36.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通过什么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答: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
37.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答: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要立足本地实际,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38.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通过抓什么基础工程来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答: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39.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是如何阐释的? 答: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40.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对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是怎么阐释的? 答: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第五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总书记重要讲话
(2014年6月“安全生产月”学习材料)
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企业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