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开发急需思维升级
校本课程开发急需思维升级 ——全国校本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前不久,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全国“梦想中心”的校长教师代表、获奖单位代表、基金会捐赠方代表、部分教育局领导、大赛专家评委20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道与术。
本届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共收到1752件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共评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优秀奖80名、组织奖10名。(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名单详见本版)
“剩者为王”带来的挑战
跨界是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颁奖典礼之后,参与“课程·教育·人”高峰论坛讨论的嘉宾,既有企业家,又有教育专家,还有基层校长。
教育应该为企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对此,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提出一个关键词——“剩者为王”,即最优秀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能成为企业中坚力量的往往是那些有意愿、有定力、有毅力的人。
“什么因素能让人最终剩下来?就是一个人的定力、精神,所以,学校教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价值观。”孙为民以世界著名的圣家族大教堂为例进行了说明:该教堂始建于1882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建了130年了,但要完工还需要40年。“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为什么不绝望?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和创新,而团队和创新是与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最好的团队是军队,把一帮怕死的人组合在一起,大家就不怕死了,这就是团队。”孙为民说,“企业的竞争是残酷的,对企业而言,创新很重要。企业有不创新死的,也有创新死的。所以企业创新要追求有效创新。”
作为跨国公司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总裁,刘渊对全球人力资源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对中外年轻就业者所做的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中,想成为管理者、领导者的比例远远高出国外,希望在工作中有自主、独立空间的极高。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愿意独立面对压力和智力挑战的却远远低于国外。“这个被中国教育忽略的重要问题”,让与会者陷入了深思。站在企业用人的角度,刘渊分析了年轻就业者的一个致命短板:企业要求员工关注客户,但现在的学生在这方面很欠缺。很多学生自己很能说,但不能也不会听别人说,不怎么关注别人的立场。“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去谈判,因为谈判是需要相互妥协的”。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呼应:刚刚出来的一份中国财富调查报告表明,中国亿元资产以上的民营企业家中,有27%的人已经办了移民,有47%的人正在办移民。这些民营企业家办理移民有三大原因,而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中国把GDP的4%投入教育的结果是,74%的精英阶层要离开我们,要离开这个国家,去选择一个更好的教育”。
在报告的结尾,潘江雪播放了汪峰的歌曲《存在》: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我该如何存在?
“别人走了,我们不能走。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生存在这里,我们必须彼此联结。我不走,因为这是我的家;你们不走,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把彼此的梦想相连,我们就能触动改变,而这就是我们彼此存在的证据。”潘江雪的真情演讲和担当精神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能否开发提出问题的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回应了“教育应该为企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18岁之前到底给学生什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只是教育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教育是复杂的,因为牵涉到多方的利益。中国18岁以下的学生大概有2.5亿,但吃教育饭的人却远远超出2.5亿。
“学校有更好的课程,学生才能有更多的幸福。”在崔允漷看来,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很具体,比如不要半夜起床,上午8点钟才到学校,等等。学生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是经验性的教育太多,课程就意味着教材、考试、做不完的作业,学生要学的课程太多,成人喜欢的课程太多,学生自己喜欢的课程太少。“人要幸福,必须要生得有意义、活得精彩,不能只有‘生’、没有‘活’的教育。”
谈及创新能力培养时,崔允漷提出,可不可以开发一门提出问题的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讲,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老板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打工仔的能力”。
大会发言时,中国教师报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李炳亭明确提出,教育的问题很多,但教育人更需要从自身做起。教育人要善待孩子,不能以爱孩子的名义剥夺孩子。这和体制没有什么关系。李炳亭说:“如果学生身体合格率很低,这简直就是一场不可饶恕的罪孽。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如果教育人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话,即使国家GDP第一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教育人必须守住中国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教育良知的人必须团结起来,让课改成势,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他呼吁教育者要做到三个尽可能:尽可能对孩子好一点。教育就是认识儿童,从儿童出发。尽可能少讲一点。教师少讲一点,就意味着让学生多经历一点。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能替代的就是经历。尽可能学会利用学生。“利用”可以是个褒义词。学生就是学习资源。
不要以为懂教育就懂课程
“不要以为懂教育就懂课程,课程是教育专业化、科学化的产物。教育的历史基本上是与人类历史同步的,而课程只有100年的历史。课程是科学,课程的问题需要专业共同体来解决。”崔允漷的提醒在大赛作品分析环节得到了验证。
虽然本次大赛明确说不受理以国家课程的学科课程命名的校本课程,比如“语文校本课程”“英语校本课程”之类的作品,但仍然收到了不少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校本课程以及学科竞赛类的、违背政策补习国家课程的校本课程,基本没有进入评审环节。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胡惠闵教授给出了理由: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的课程,一类是正式课程,前者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后者可理解为课堂上正在教的学科课程,一般被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现实中,正式课程的实施往往与理想课程的定位有比较大的距离。为了缩短这个距离,就需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来辅助正式课程,以接近理想课程。因此,校本课程主要是社会性课程,而不是学科课程。所以,本次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凡是和正式课程相差不大的,基本上不纳入评奖范围。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代表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吴刚平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政策。有校长在大会自由发言时谈到,他们减少了思品课程的课时来上梦想课程。对此,吴刚平说:“这样的表述是很不准确的,你本意是梦想课程可以成为思品课程的课程资源。所以,你不存在改动国家课程的问题,你是在更好、更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目标太大,空话多;二是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脱节;三是表述不规范,主要在表述教师做什么,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做什么。
对此,吴刚平指出,课程目标有三个关键词:第一学什么,第二学到什么程度,第三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开展学习。课程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课程内容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匹配,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样、活泼。
对于基层校长、教师普遍关心的校本课程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问题,吴刚平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不是“三类目标”,不是在具体的一次活动上体现出来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目标的第三个要素——条件与方式来实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过程,学生合作、参与、体验的过程就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能在“讲授”上演绎
既然校本课程的定位是社会性课程,那么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不应该是教案,而应该是一种行动方案、活动设计。
在胡惠闵看来,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是:校本课程一开始就应该是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而学科课程主要是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千万不能在“讲授”这条线上演绎,而要在“自主”这条线上演绎,一定要突出自主探究。“教师要做的不是背着、抱着学生走,而是看着学生走,又不能让学生走错,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走到十字路口时,准备好足够的课程资源”。
胡惠闵认为,现在知识学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用不恰当的方式在开展学习。所以需要特别关心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开展学习。“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还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读并总结出答案,或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思考、总结出答案,这就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条件与方式”。
“我们习惯于用简单的方式学习困难的知识,而西方习惯于用困难的方式学习简单的知识。”在胡惠闵看来,校本课程的实施如果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学习最难的内容,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校本课程应该用困难的方式来学习简单的内容,也就是要真正转变学习方式。正因为如此,校本课程的价值和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学习的条件与方式。所以,校本课程的好坏,不在于编写了多少本教材。校本课程一开始就应该是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课程主体应该是学生。活动方案中,教师应该退出主舞台。
本次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的参选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评价设计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这是应该注意的,因为很容易回到学科课程上。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淡化纸笔测验,代之以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主要以作品展示的方式来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胡惠闵说,“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调节、拓展。如果把校本课程当成不考试的国家课程,那一定是失败的。”
身体学习是最好的学习 校本课程怎么开发?教师如何专业成长?在点评校本课程案例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提出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劳动”。刘良华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如何让孩子劳动。一种手工劳动就是对孩子身体和智慧的一种拯救。“中国有个词叫心灵手巧,我更愿意把这个词变成手巧心灵。人一旦经历手工,就会变得聪明。所以,我推荐个词叫‘上手学’,所有的学习都应该让孩子有身体感,有实际操作”。
第二个关键词是“身体学习”。在刘良华看来,无论开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无论学什么知识,如果能让孩子用身体学习,那就是最好的学习。“所有知识学习的秘密都隐藏在技能学习之中,所有技能学习的秘密在于授人以渔不如由人以渔。”由人以渔就是让人自己去钓鱼。钓鱼的方法是不可教的,最好是由钓鱼者亲自体验。渔王的儿子往往不会钓鱼。
他认为,不仅是技能的学习,数学的学习也需要用身体学习:比如编数学口诀、搞数学操作、做数学实验等。
对于有些校长“校本课程是先学后做还是先做后学”的问题,刘良华说:“我对建构主义深信不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建构,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有人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要不要探究?把这个知识记下来,和去北京做一次旅游,这两种方式得到的知识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励校长和教师推动学生自学。”
由此,他进一步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是让教师推动学生成长。研究儿童,研究儿童学习,就是教师最好的专业成长。”
第三个关键词是与身体学习相关的“直觉教育”。刘良华认为,成人要敬畏、欣赏儿童的学习。当成人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秘密时,就去看看儿童是怎么学习的。“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为什么是成人之父?因为儿童纯粹,儿童天真无邪”。
“最好的学习,不是老师教,而是儿童间相互学,是伙伴之间相互观看、体验。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儿童召集起来。”刘良华说,“孩子需要重返乡土,如果我办一所学校,我一定要让孩子有时间光脚走路,接触泥土,让孩子亲近土地。我一定不会让学校的操场变成塑胶跑道,而要让操场上长出小草。”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急需思维升级
自2001 年以来,我国各地中小学兴起了一股‚校本课程‛热,作为舶来品的校本课程已经日渐成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操盘手‛,很多时候并未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缘何受阻?迷局将如何破解?
校本课程开发急需思维升级 ——全国校本课程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占伟 郭 瑞
前不久,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来自全国‚梦想中心‛的校长教师代表、获奖单位代表、基金会捐赠方代表、部分教育局领导、大赛专家评委200余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道与术。
本届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共收到1752件作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共评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优秀奖80名、组织奖10名。(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名单详见本版)
‚剩者为王‛带来的挑战
跨界是本次会议的最大亮点。颁奖典礼之后,参与‚课程〃教育〃人‛高峰论坛讨论的嘉宾,既有企业家,又有教育专家,还有基层校长。
教育应该为企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对此,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提出一个关键词——‚剩者为王‛,即最优秀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能成为企业中坚力量的往往是那些有意愿、有定力、有毅力的人。
‚什么因素能让人最终剩下来?就是一个人的定力、精神,所以,学校教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价值观。‛孙为民以世界著名的圣家族大教堂为例进行了说明:该教堂始建于1882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建了130年了,但要完工还需要40年。‚在漫长的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为什么不绝望?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
企业发展离不开团队和创新,而团队和创新是与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最好的团队是军队,把一帮怕死的人组合在一起,大家就不怕死了,这就是团队。‛孙为民说,‚企业的竞争是残酷的,对企业而言,创新很重要。企业有不创新死的,也有创新死的。所以企业创新要追求有效创新。‛ 作为跨国公司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总裁,刘渊对全球人力资源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对中外年轻就业者所做的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中,想成为管理者、领导者的比例远远高出国外,希望在工作中有自主、独立空间的极高。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愿意独立面对压力和智力挑战的却远远低于国外。‚这个被中国教育忽略的重要问题‛,让与会者陷入了深思。
站在企业用人的角度,刘渊分析了年轻就业者的一个致命短板:企业要求员工关注客户,但现在的学生在这方面很欠缺。很多学生自己很能说,但不能也不会听别人说,不怎么关注别人的立场。‚这样的人就不适合去谈判,因为谈判是需要相互妥协的‛。
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呼应:刚刚出来的一份中国财富调查报告表明,中国亿元资产以上的民营企业家中,有27%的人已经办了移民,有47%的人正在办移民。这些民营企业家办理移民有三大原因,而排在第一位的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中国把GDP的4%投入教育的结果是,74%的精英阶层要离开我们,要离开这个国家,去选择一个更好的教育‛。
在报告的结尾,潘江雪播放了汪峰的歌曲《存在》:谁知道我们该去向何处,谁明白生命已变为何物……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我该如何存在?
‚别人走了,我们不能走。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生存在这里,我们必须彼此联结。我不走,因为这是我的家;你们不走,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把彼此的梦想相连,我们就能触动改变,而这就是我们彼此存在的证据。‛潘江雪的真情演讲和担当精神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个人。
能否开发提出问题的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回应了‚教育应该为企业输送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18岁之前到底给学生什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只是教育的其中一个方面而已。教育是复杂的,因为牵涉到多方的利益。中国18岁以下的学生大概有2.5亿,但吃教育饭的人却远远超出2.5亿。
‚学校有更好的课程,学生才能有更多的幸福。‛在崔允漷看来,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很具体,比如不要半夜起床,上午8点钟才到学校,等等。学生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是经验性的教育太多,课程就意味着教材、考试、做不完的作业,学生要学的课程太多,成人喜欢的课程太多,学生自己喜欢的课程太少。‚人要幸福,必须要生得有意义、活得精彩,不能只有‘生’、没有‘活’的教育。‛
谈及创新能力培养时,崔允漷提出,可不可以开发一门提出问题的课程,‚从一定程度上讲,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老板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打工仔的能力‛。
大会发言时,中国教师报总编助理、编辑部主任李炳亭明确提出,教育的问题很多,但教育人更需要从自身做起。教育人要善待孩子,不能以爱孩子的名义剥夺孩子。这和体制没有什么关系。
李炳亭说:‚如果学生身体合格率很低,这简直就是一场不可饶恕的罪孽。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如果教育人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话,即使国家GDP第一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教育人必须守住中国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有教育良知的人必须团结起来,让课改成势,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
他呼吁教育者要做到三个尽可能:尽可能对孩子好一点。教育就是认识儿童,从儿童出发。尽可能少讲一点。教师少讲一点,就意味着让学生多经历一点。这个世界上唯一不能替代的就是经历。尽可能学会利用学生。‚利用‛可以是个褒义词。学生就是学习资源。
不要以为懂教育就懂课程
‚不要以为懂教育就懂课程,课程是教育专业化、科学化的产物。教育的历史基本上是与人类历史同步的,而课程只有100年的历史。课程是科学,课程的问题需要专业共同体来解决。‛崔允漷的提醒在大赛作品分析环节得到了验证。
虽然本次大赛明确说不受理以国家课程的学科课程命名的校本课程,比如‚语文校本课程‛‚英语校本课程‛之类的作品,但仍然收到了不少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校本课程以及学科竞赛类的、违背政策补习国家课程的校本课程,基本没有进入评审环节。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胡惠闵教授给出了理由: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的课程,一类是正式课程,前者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后者可理解为课堂上正在教的学科课程,一般被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现实中,正式课程的实施往往与理想课程的定位有比较大的距离。为了缩短这个距离,就需要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来辅助正式课程,以接近理想课程。因此,校本课程主要是社会性课程,而不是学科课程。所以,本次校本课程设计大赛,凡是和正式课程相差不大的,基本上不纳入评奖范围。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代表评审委员会对作品进行了点评。
吴刚平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政策。有校长在大会自由发言时谈到,他们减少了思品课程的课时来上梦想课程。对此,吴刚平说:‚这样的表述是很不准确的,你本意是梦想课程可以成为思品课程的课程资源。所以,你不存在改动国家课程的问题,你是在更好、更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目标太大,空话多;二是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脱节;三是表述不规范,主要在表述教师做什么,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做什么。
对此,吴刚平指出,课程目标有三个关键词:第一学什么,第二学到什么程度,第三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开展学习。课程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课程内容必须与课程目标相匹配,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样、活泼。
对于基层校长、教师普遍关心的校本课程如何落实‚三维目标‛的问题,吴刚平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不是‚三类目标‛,不是在具体的一次活动上体现出来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目标的第三个要素——条件与方式来实现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过程,学生合作、参与、体验的过程就是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能在‚讲授‛上演绎
既然校本课程的定位是社会性课程,那么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不应该是教案,而应该是一种行动方案、活动设计。
在胡惠闵看来,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最大区别是:校本课程一开始就应该是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而学科课程主要是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千万不能在‚讲授‛这条线上演绎,而要在‚自主‛这条线上演绎,一定要突出自主探究。‚教师要做的不是背着、抱着学生走,而是看着学生走,又不能让学生走错,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走到十字路口时,准备好足够的课程资源‛。
胡惠闵认为,现在知识学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用不恰当的方式在开展学习。所以需要特别关心在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开展学习。‚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还是提供材料让学生读并总结出答案,或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来思考、总结出答案,这就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条件与方式‛。
‚我们习惯于用简单的方式学习困难的知识,而西方习惯于用困难的方式学习简单的知识。‛在胡惠闵看来,校本课程的实施如果是用最简单的方式学习最难的内容,那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校本课程应该用困难的方式来学习简单的内容,也就是要真正转变学习方式。正因为如此,校本课程的价值和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学习的条件与方式。所以,校本课程的好坏,不在于编写了多少本教材。校本课程一开始就应该是学习活动,而不是教学活动,课程主体应该是学生。活动方案中,教师应该退出主舞台。
本次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的参选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评价设计是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这是应该注意的,因为很容易回到学科课程上。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淡化纸笔测验,代之以表现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主要以作品展示的方式来评价,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体验。‛胡惠闵说,‚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调节、拓展。如果把校本课程当成不考试的国家课程,那一定是失败的。‛
身体学习是最好的学习
校本课程怎么开发?教师如何专业成长?在点评校本课程案例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刘良华教授提出了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劳动‛。刘良华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如何让孩子劳动。一种手工劳动就是对孩子身体和智慧的一种拯救。‚中国有个词叫心灵手巧,我更愿意把这个词变成手巧心灵。人一旦经历手工,就会变得聪明。所以,我推荐个词叫‘上手学’,所有的学习都应该让孩子有身体感,有实际操作‛。
第二个关键词是‚身体学习‛。在刘良华看来,无论开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无论学什么知识,如果能让孩子用身体学习,那就是最好的学习。‚所有知识学习的秘密都隐藏在技能学习之中,所有技能学习的秘密在于授人以渔不如由人以渔。‛由人以渔就是让人自己去钓鱼。钓鱼的方法是不可教的,最好是由钓鱼者亲自体验。渔王的儿子往往不会钓鱼。
他认为,不仅是技能的学习,数学的学习也需要用身体学习:比如编数学口诀、搞数学操作、做数学实验等。
对于有些校长‚校本课程是先学后做还是先做后学‛的问题,刘良华说:‚我对建构主义深信不疑,几乎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建构,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有人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要不要探究?把这个知识记下来,和去北京做一次旅游,这两种方式得到的知识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励校长和教师推动学生自学。‛
由此,他进一步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而在于学生,也就是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点是让教师推动学生成长。研究儿童,研究儿童学习,就是教师最好的专业成长。‛
第三个关键词是与身体学习相关的‚直觉教育‛。刘良华认为,成人要敬畏、欣赏儿童的学习。当成人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秘密时,就去看看儿童是怎么学习的。‚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为什么是成人之父?因为儿童纯粹,儿童天真无邪‛。
‚最好的学习,不是老师教,而是儿童间相互学,是伙伴之间相互观看、体验。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儿童召集起来。‛刘良华说,‚孩子需要重返乡土,如果我办一所学校,我一定要让孩子有时间光脚走路,接触泥土,让孩子亲近土地。我一定不会让学校的操场变成塑胶跑道,而要让操场上长出小草。‛
首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特等奖
作品名称 作者 单位
《陶艺》 张新江、王燕等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青少年理财》 周旭华 上海市第四中学
《校园微电影》 黄宏、戴君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红十字精神》 蒋玉宇、俞晓瑾等 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
《创意航天》 叶笛 上海市松江区三新学校
《海南骑楼》 韩民姝 海南省海口第二中学
《皮影》 朱玮芳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竹第二小学
《沛县封侯虎》 张振华、朱桂金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体育中学 《纸绳巧编织》 张艳霞、郝晓霞等 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见桥小学、佳海工艺品厂
《艺术博览》 刘群英、方放等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一等奖
作品名称 作者 单位
《黎族饮食文化》 吉献忠 海南省琼州学院附属中学
《自我管理》 王梁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
《人生幸福课》 叶挺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中学
《工艺烙画》 林伟 山东省实验中学
《陕西民俗采风》 石月明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剪纸艺术》 梁希英 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中学
《我为图狂》 张光伟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
《生活中的化学》 周建栋、闫惠兰 甘肃省张掖市青西中学、甘州区西关小学
《走进酬勤园》 刘霞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玩转Google Earth》 杨修志、庄丙武等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实验中学
《铁丝加工》 姜娅敏、姚杰等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
《小小造船师》 周中梁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
《神奇的魔术气球》 袁改云、山立等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
《玩转汉字》 林虹、郭晓露等 江苏省南京市珠江路小学
《少儿重彩画》 陈娟娟 上海市静安区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小白帆生活》 夏彩虹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
《墨刻仓城》 顾丽丹 上海市松江区仓桥学校
《川菜飘香》 任英姿、汪炯等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娇子小学
《‚药王镇‛的财富》 刘洋 辽宁省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快乐游戏大本营》 刘翠鸿、陈浩等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二等奖
作品名称 作者 单位
《古老的新密》 刘慧琴、王鹏程 河南省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
《楹联》 秦凤 上海市松江第一中学
《中华文化对子歌》 姜桂芳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
《互动媒体技术》 谢作如 浙江省温州中学
《微电影欣赏与创作》 杨杰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学
《陶印》 高波、韩志祥等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
《第一桶金》 刘仲夏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土家歌谣》 杨全惠、胡苏等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
《环保卫士》 邹逸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阳光心灵》 周冬华 山东省济南市第二十七中学
《校园小小主持人》 孙延杰 山东省济南市西藏中学
《花样跳绳》 姚强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国语学校
《青春的轨迹》 叶玮琳、张伟娣 上海市第四中学
《校园‚涂鸦‛》 黄彩娟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剪纸艺术》 陶向荣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校园农场》 陈慧诚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
《动漫速写》 吴萍红 上海市闸北区第八中学
《走上演讲台》 周玉凤、董瑞琴等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巉口中学
《纸艺飞花》 邵志萍、金琛艳等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二小学
《灯具世界》 杨菲等教师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邹区中心小学
《剪贴梦工厂》 周强、王于兰等 上海市闸北区永和小学
《陶艺》 王伟超 河南省新密市来集镇李堂小学
《航空梦》 刘红英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小学
《快乐小主持》 周华丹 山东省文登市环山路小学
《运动达人成长之路》 金晓伟 上海市长宁区绿苑小学
《科学活动伴我行》 车国浩 江苏省溧阳市东升小学
《滨州民间剪纸》 毕竟慧、李艳文等 山东省滨州经济开发区定吕小学 《趣味墨画与书法》 程峰 上海市静安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军体游戏》 陈芳、陈艳李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四方坪第二小学
《快乐围棋》 谢桂琴、周宇湘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七小学
校本课程‚迷局‛
黄浩
校本课程的‚泛化‛
校本课程在实际开发中因失去焦点而泛化。
课程目标宏大模糊。在一些课程开发的案例中,课程目标描述显得过于宏大,诸如提高学生素质、升华价值观、拓展德育新途径等是课程开发目标中常见的说法。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但类似的表述在现实中操作性差,无法起到目标的指引性作用。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把握目标是否正在实现。
课程开发随意性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把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弄清楚,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只是编教材或者多开一门课,随意性大。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并不等于课程开发,只是课程开发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并无科学的课程概念。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在课程开发的优秀案例中,笔者发现,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该课程项目获得过多少荣誉作为成果展示,而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或反思上花的笔墨却相对较少。一方面,教师或管理者在对课程进行评价时,习惯性地展示课程的成果,体现在学生身上的是他们所获得的成就和奖励,而非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课程开发本身——目标达成、实施过程等的评价也较为缺乏。
过分注重课程的物质形态。吸收教师编写教材,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一些学校把编写校本教材当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有学者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 设计课程方案或活动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校本教材编写在目前较为普遍。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如校本教材一类物质形态上,不关注课程的实施和反馈,无益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了。课程缺乏地方特色。目前,我国各个学校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基本是随时代变迁或依据国家政策出现的新专题而编写的,如环境保护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等,这样盲目跟风的课程选择,有悖于国家提出和开展校本课程的初衷,忽视了地方特性和个性。
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障碍
我国中小学现行管理体制内蕴着一元文化特色,体现着整齐、划一的要求,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具有忽视、轻视,甚至压制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而校本课程及其开发,却尊崇个性、追求特色,具有很强的多元化特色。两者在实践中相遇后,容易产生以下困境。
难以形成与校本课程相匹配的学校教育哲学。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长期存在过度行政化的问题。学校虽作为一个教育机构,但其办学权力隶属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政府教育部门掌握学校人事支配权、财务管理权,而且事实上也控制了学校的招生权与学生升学权。学校主要是管理日常教育行为,实施与落实教育行政部门各项教育指令。本来,学校作为独立‚法人‛,应是‚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可事实上,我国长期实行的教育制度具有几个突出特点:其一,包得过多,其二,统得过死,其三,党政不分,其四,统包统分。教育管理体制的一元化色彩比较浓厚。在这一管理体制之下,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
我国‚学校主要还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而不是独立的办学实体。‛从这一基本判断分析,学校几乎成为教育行政机构的延伸,自主空间有限,自身独立支配的利益不多。
学校提不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统率的灵魂,势必难以在学校中立根。由于学校独立的法人地位得不到真正确立,以法人代表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团体教育理念缺乏生长的土壤,学校也因此缺乏开发校本课程的内在需求和内部动力。即使一定时期在外力推动之下,学校开发出一些各具名目的校本课程,也因缺乏教育哲学统率,难免成为一些课程拼盘与杂烩,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校本课程。这是我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从表面上看,学校提不出自己的办学理念似乎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实质上,则是学校缺乏办学独立性,难以从学校内部生长出个性与特点所致。所以,这实际上是一个制度问题、文化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结构主义在20世纪以来产生过重大影响,但同时它也有其消极作用,对于校本课程而言更是产生了副作用。
一是过分重视关系结构,忽视主体,使得教育中‚见物不见人‛。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被定位到个人之外的结构之中,所以教师和学生被排除在中心之外。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就是教师与学生,但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师生都融于所谓的结构中,起不到应有的主体作用,师生被剥夺了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和参与其中的体验乐趣,降低了师生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从而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是过分强调线性结构。车里霍尔姆斯把‚结构主义‛归结为一种‚认为所有现象都具有潜在结构特质‛的思维方式,批判了泰勒原理、施瓦布的实践、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批判他们把‚非线性结构‛化为‚线性结构‛,事实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完全遵循技术理性,过分强调线性结构而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中隐性、非预期的因素,使得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僵化、操作化;过分的强调线性结构而忽视开发中的情感体验、文化因素和人文关怀,使得师生并不乐于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影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三是二元对立思维的制约。结构主义中充斥着二元对立思维,诸如理解与知识的对立、运用与理解的对立、分析与运用的对立、综合与分析的对立、评价与综合的对立、学科中心学习与学生中心学习的对立等。这种思维方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运用中是可怕的,例如,校本课程开发当中最大的困境之一是,高考评价制度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矛盾,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实际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校本课程开发与高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人们常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将两者对立起来,常常过度地重视国家必修课而致使没有精力与时间去开发校本课程,从而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
据《教育发展研究》、《学周刊》、《素质教育大参考》杂志整理
第三篇: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
龙街二中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告诉我们校本课程资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学生身边、就在社区。因此我校确定了“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为校本课程开发主题。
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有课程问题意识、课程改革意识、课程开发意识以及关于课程建设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但长期以来我们推行国家课程,教师基本上没有学习过学校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更没有课程开发实践的训练。面临突然到来的课程开发权力与义务,他们不知所措,感到责任重大。为此,学校派员外出学习、请教研室老师来校指导。在学校开发小组的领导下,教师中很快形成了“互动”热潮,形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浓厚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校本课程开发,坚持“重视与参与并举”不动摇
1、领导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负责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各教研组以教研组长负责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为了使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主题——实践性、研究性学习。使全体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感受到“三有一心”,即有领导、有主题、有评价,从而增强开发工作的自信心。
2、全员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各部门、各层面教师都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学校的教务、总务、党团、工会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计划完善,全力投入。
二.校本课程开发,坚持目标明确的思想 我校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即:
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3.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坚持稳中求发展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培养一支有献身精神、有理论素养、有教育敏感、有研究头脑、有教学能力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教学科研,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教师的成长搭建成长的平台,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校的整个科研过程为: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实施计划——总结反思——再提出问题„„循环往复,研究不已。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们在参与中探寻,在探寻中思索,在思索中变革,在变革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1.三课带动,岗位练兵。
通过开展三课活动,加强岗位练兵,大力度的强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优质课以点带面。为了更好的展示教师在新的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每学期我们都组织一次校内评优课,全校所有教师都参加,每人自选内容,或组内教师同上一个课题。通过个人精心准备,组内集体备课,学校按个人抽签安排好日程,人人讲课。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评课小组,个别教师的教学标准达成度较低,领导教师进行分析帮助其对症下药,边学边改。
示范课引路。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我们要求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有自己特点的教师在校内做新课程的示范课,给其他教师开拓思路,以供学习和借鉴,起到引路的作用。使教师互相切磋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充实和提高自己。本学期龙开锋、安丽萍、周云等老师均上了两节以上示范课。
特色课促其提高。为了加速骨干教师的成长,学校要求骨干教师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如龙开锋老师诙谐幽默的教学特点;周云老师注重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特点。学校通过组织这种课,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改革意识,推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讲课的教师受到鼓舞,听课的教师受到启迪,实现了教学双赢,使他们能够在新课程实践中尽快成熟起来,通过以上三种讲课的形式,锻炼了教师,提升了教师授课水平,也使课堂主阵地成为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舞台。
2.课题带动,专题探索。
课题带动。我们将校内正在开展的教科研课题作为培训基点,使教师以自己的工作和教学为基础,在课题的选择、设计、研究和结题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在教育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
问题即课题,小现象真问题。我们以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遵循“教学-问题-归因-设计-教学-反思”的研究思路,学校有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将积累和运用有效的结和起来”、“联系农村实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个课题,各个学科又有小课题,如中学文科组“阅读与写作”、理科组“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实验组“优化农村实验教学”等。用教学实际充实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的成果指导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专题探索。在课程改革中,涉及到教育观念的更新、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教学过程的变革、课程的评价等等。如果我们采取“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办法,肯定都抓不好。我们分轻重缓急,采取“话题式”教研,重点突破的办法,把课程改革分成若干个子课题,如:《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等等。每个专题的探索,我们都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控制、有总结;每个“话题”的探索,都使老师们观念上有所收获。
案例研究。我们通过组织全体教师观看课堂实录等形式进行了案例学习,请县教研室刘桂华老师到校听课、指导、分析。引导老师们边学边做,边做边创,在讨论、研究中,老师们豁然开朗,投入实践与研究之中,案例成为我们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有效攻略。
3.互助带动,反思提高。
为使教学研究 经常化,在教学研究中我们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师师互进。集体备课需教研组长精心策划,全员教师参与,共同学习指导,避免集体讨论、交流与反思流于形式。借鉴了“个人先期备课、集体研究、形成通案、个性化修改、教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思路,浓厚了教研氛围,在集体备课中突出抓了三个重点:一抓个人研究的落实。每位教师在全面掌握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初步教学思路,形成简案。备课组长对每位教师的简案进行审查签字,并把简案纳入备课考核之中;二抓集体研究的效度。统一研究时间,统一研究地点;突出重点,突出难点,突出课堂设计,突出学法研究;加强检查和督促。三抓个性化修改操作的实效。我们坚持两个原则:一是结合学情修改。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认真备学生,根据学情对通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二是结合特长修改。教师充分考虑发挥自身的特长修改通案,突出自己的特色。学校将个性化修改,作为备课考核的重要依据。
我们坚持在反思上做文章。我们要求教师每节课后写出个人的简短教学后记,促进教师在反思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让教师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成败、启示和顿悟,记录自己实施新课程的心路历程,养成自觉学习、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努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工作方式。达到教学与教研的同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共进。校本教研,给教师搭建了一个成长、锻炼、展示提高的平台。
四、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不断总结 1.经验:
①我校领导班子思想解放,勇于开拓,不等不靠,大胆带领教师开发和研究适合我校需要的校本课程。
②充分利用本校教师资源,整合一批青年教师的个性特长,使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条件,既拓宽了青年教师施展才华的空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③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而且纠正了自己过去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并把好的习惯和能力迁移到各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提高了各科的学习成绩。我校期末统考成绩良好。
2.存在问题:
①缺少专家的引领,所以造成老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底气不足,开发的深度不够。
②校本课程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五、下步工作设想:
基本思路:继续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有效落实教学常规,科学开展课题研究,注重提高教师群体素质。
1、严格执行新课程课时计划,确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顺利实施。要开齐学科,开足课时,特别要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继续加强新课程教材研究。通过课改新理论、新经验、新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钻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促进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有效提高。
3、扎实深入的开展校本教研。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提高教研员及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培养特色典型,形成骨干梯队。要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使他们成为教学的优秀典型;本着边实验,边落实,边总结,边提高的宗旨,充分发挥特色典型的辐射作用,以点带面,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努力达到有办学特色的学校。
龙街二中教务处
第四篇: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学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把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规章制度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特色,探索校本课程教学经验,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组
长:袁红光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卢新颖 连懿德
组织实施校长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选择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抓好理论学习和宣传。
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在教师、学生、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和整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参加相应的校本课程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发展特长,张扬个性,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达到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自主发展;有个性地发展。
3、做好校本课程的管理。(1)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将课程开发寓于科研课题研究之中;充分调动教师参加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成功地实施校本课程。
(2)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3)校本课程研究工作小组定期指导教师制定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并将根据课程开发目的意义,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联系密切,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意义,对学生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根据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的标准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进行评价。凡经校本课程研究领导小组批准的课程,均被确立为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学校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课程研究领导小组也将定期对教师校本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指导与评价,加强监控。
(5)每学期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根据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等进行评估。
(6)加强校本课程及教辅材料、学具等设施的管理。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资料搜集整理。
4、做好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
开展校本课程培训交流活动,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有:一是学生的出勤率;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三是学生的学习成果三方面构成。继续研究以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建立自我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同时学习对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3、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4、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5、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6、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7、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8、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xx小学 2011.9
第五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儒家思想的光辉
宁阳四中高二历史校本课程计划
高二历史备课组:万宝奎
一、总体指导思想:
一方面要立足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另一方面努力与史学研究接轨。以问题为核心,确立研究主题;以研究为铺垫,构建课程体系;以乡土历史、文化史中的中国古代思想家的生平主张为载体,丰富实践探究。通过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实地参观考察、制作PPT展示、网络辅导等一系列措施。
通过高中历史校本课程的开设与学习,让学生走进历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历史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能使学生:第一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活动的开展,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信念和使命感;第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未来命运,着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第三通过引导学生把历史与自身生活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初步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克服轻视历史学习的不良倾向;增强“以史为鉴”的自觉性。第四接受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校本课程理念,塑造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
随着薪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热潮的逐步推进,我校上下正全力争创山东省“1751”工程学校的背景下,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就历史校本课程问题不妨抛砖引玉,谨与大家共同交流研讨。
二、前期准备
首先,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山东省现在是实施新课改的第8年,课程改革日益呈现出课程的多元化、开放化、生活化、乐趣化、统整化、弹性化和个别化等趋势。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即办学理念,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定位,主要有:
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学生、社区参与的过程;
2、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
3、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且相辅相成;
4、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和师生共同完成的拓展型和研究型教学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决策与管理机制,需要相应的条件:
1、学校成立了由多方代表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并能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学校实际制订学校课程发展规划;
2、教师、学生、家长能有效地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包括制订课程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等;
3、学校课程委员会定期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估,促进课程不断更新优化。
其次,立足校本,突出特色:
我校作为“1751”工程的首选学校,当今乘着新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东风,紧跟“科教兴国”的步履,教学科研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课堂教学改革迈入了快车道,全校上下发奋进取,正在向全国示范性重点中学的高峰攀登。学校积极创设优良的“教书育人”环境,强化“科研兴校”战略,着重提高教师全面素质,积极落实县教委提出的“三环节”教学课堂实验,这些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优越条件。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走向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1、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性课程理念;
2、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取向;
3、加强课程统整研究;
4、转变课程设计方式;
5、强化课程模式实验。
再次,夯实功底,积累素材:
目前尚处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初始阶段,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克服消极观望或神秘畏难心理,树立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多思考、多记录、多沟通,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校本课程开发和推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状况。因而教师要在求实、求新、求活、求精上下功夫,勇于和善于挑战自我,开阔眼界,向专家、同行、学生学习,俗话说打铁还许自身硬,练好内功是关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个崭新而着重解决的课题,它包括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极其丰富和复杂,尤其历史课程资源博大精深,主要有师生、教材、图书馆、音像产品、社区活动基地与专家、长者、人文景观、网络信息等。总之,教师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其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范围、开发和利用程度及发挥水平,如果教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那么将在学生中展现巨大的人格魅力。
最后,加强科研,讲求实效:
我校可以通过内引外联,发挥校内外优势特别是广泛吸取各地的成功经验,由此不仅要求中学各个单位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循序渐进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教科研处开展这次论坛就是十分及时和必要,建议今后还要举办多次,教研组例会也应专门进行协调。所以我们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根本,把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三.本人尝试
1、中学生身边的历史:
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存在着多方面、多层次的联系。在教育中涉及学生的理性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这些生活都应是课程设计所需要考虑的。过去的课程设计只关注理性生活,局限于认知,不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感悟,而认知、情感、感悟是人生生活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重建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课程设计应从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结合,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历史教材不尽入人意,存在着严重的脱离现实和大众的倾向,心版教材还亟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诱导大家贴近、寻觅和感悟历史:(1)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时事资料;编撰小历史剧等;(2)还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和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3)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
四.学生活动设计: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学校范围内实施的生成性课程,应采用活动、讲座、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我校确定的直升班教学理念是“一个中心,三条主线”,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三条主线分别是知识主线、能力主线和素质主线。立足于我校实际,自觉遵循“三个面向”宗旨,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趋势,力求科学和人文的比翼双飞,尤其要登高望远地博取最新教改成果,充分发掘学生个性与潜能,贴近自然社会的热点、疑点和重点,进一步贯彻“大教学观”、“大文科观”和“大历史观”,开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建立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放手拓宽历史视野,着重夯实历史基础,为此经过最后一年不懈地开拓创新,争取多出合格+特长的学生,争创一流的教学质量,最终通向“教为不教,学为自学”的理想境界,直至为终身学习奠基。
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从学生们的身边挖掘历史、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访谈记录的整理就是学生们对感性历史的抽象、升华过程,记录的展示,又让更多地的学生了解到更为丰富、生动的历史。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备课组的设想如下:
1.专题讲座:介绍有关知识,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难。2.师生互动,创设对话氛围,确保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3.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师只粗略的制定一个计划,组织好学习活动,学生独立研究或4-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课题进行,主要通过问题选取、资料收集、文本整理、制作Ppt、交流展示等几个步骤。
另外,鼓励走访学者、先辈和家人或其他知情者,特别是要利用网络中的论坛或博客甚至QQ等先进便捷的工具,以提高教学效果。
4.所学内容是开放和弹性的,主要以专题研讨交流为形式,专题的确定可以灵活多样,并可以继续补充,成为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进而期望同行、家长和专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订完善 课程形式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如果是基于学生需要的,学校教师利用现有的学校教育资源开发的,以实现学校办学目标为宗旨的课程就是校本课程。立足和服务于学校独有的文化传统、教育特色、社区特色、人文景观和师生特色,体现出一所学校独特的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努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校本课程与以往的活动课、选修课不同,它是一个有计划的序列开发活动,其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相应的课程资源,问题是如何加以发现和使用。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强调追加多少额外的资源,而强调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教师成为课程开发主体之一。除了完成常规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外,教学中都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增补一定的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与各学科的同步教学渗透,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着力开阔学生眼界,以专题讲座形式教学。校本课程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发展为基准,在考虑学校实际可能的前提下,努力采取丰富的学生学习方式,同时注重发挥师生主体作用,以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此,结合教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笔者计划开设8个专题,每个专题为1到3个课时不等,总共16个课时,主要构想如下:
1.良好的开端 成功的一半――初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衔接教育(为校本本课程开设准备)
2.亲近历史――你身边的历史学科(长期的探讨与积累)
3.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齐鲁大地历史资源盘点(发掘乡土历史课程资源)4.一山一水一圣人――齐鲁历史文化荟萃
5.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在我身边——儒家思想的影响。6.孔孟之乡——孔子和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7.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 8.中西文化的交汇——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潮
五.注意事项:
(一)新的历史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坚持如下原则:
1.要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尽量与当前研究性学习配套进行;
2.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最新科研动态和时事新闻,以发挥史学的借鉴与陶冶功能;
3.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通俗易懂,满足学生身心需求;
5、要紧密结合本校特色,因地制宜,切忌生搬硬套,敷衍了事。教师能根据本地条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校内外课程资源,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琐碎史实堆砌,;
6、让师生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创造过程。
(二)从教学管理的制度来看:
关键要与高中新课程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要求相一致,在学校层面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提供经验,也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1.全面执行国家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包括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英语以及艺术、体育在内的必修课程; 2.提供多样的、能基本满足学生需要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应充分体现本地和学校特色,能立足本校的具体实际;
3.学校创造条件为全休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
4、实现资源共享,充实信息资源库,要建立学科资源库、学习包、网络积件等,积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功能。
(三)从课程目标来看: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