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喜欢上网的人可能现在都知道奶茶妹妹是何许人也
喜欢上网的人可能现在都知道奶茶妹妹是何许人也,她就是那个因跳健美操保送清华,现在美国留学,父亲是位总裁,据传曾有5任男友都有才又有财,被网友称为清纯“美女校花”的章泽天,如今又傍上了比自己大19岁的京东掌门人刘强东,而且据称还是她倒追刘强东的。相信只要是男人都会被这个清纯、单纯、美丽又有学历,家庭背景又好的女孩倾倒,这样一位女子理应美女配英雄,但是现在若是你知道奶茶妹妹是花100万元雇请炒作团队炒作出来的,你会不会立即想吐?现在我们就看看奶茶妹妹是怎么被炒作出来的。
2009年7月3日,章泽天拍摄了一张手持奶茶的经典照片,该照片及“奶茶妹妹”的称号网上被疯传,12月29日,猫扑论坛一位自称“笔袋男”的网友发帖“哥散尽全部家当求此女”,帖子里贴出了章泽天的照片,并贴出一封求爱信(上求爱信的原贴),请这位奶茶妹妹做自己的女朋友,并请求网友找出奶茶妹妹的详细资料。他发帖后大概一小时左右,网友就人肉出这个女孩的个人信息和大量的图片,不到2天的时间,这位奶茶妹妹的所有资料都被晒到了网上。从求爱贴到资料和照片公布不到一个星期,“奶茶妹妹”立刻变成了网络红人。
笔袋哥究竟是什么人,记者经过走访、调查得知笔袋哥就是华汉,本名华业汉,上海诗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著名出品人,资深媒体人,天使投资人,80后创业新贵代表,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长江商学院,8年传媒经历,先后从业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不同媒体形态,华汉曾经开创第三方影视营销商业模式。名下拥有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一家影视娱乐营销公司,控股一家全息视频播放媒体公司,参股一家数据科技公司,需要注意的是,华汉名下的影视娱乐营销公司,曾经也担任了杨幂、刘诗诗等艺人的专业幕后策划团队。
华汉承认是自己炒红了奶茶妹妹,并称:“她那边的人找我帮她们做了一个宣传策划方案,具体内容都是我们策划的,她们那边的要求就是做一个正面形象的宣传推广。”“花费大概100多万,做的永久的,很长期那种。”“等她红了以后我们给她做了很多连续不断的推广。”
并且记者还走访了奶茶妹妹的同学,同学称:“她在学校还是比较低调的”、“她的成绩不是很好,有过挂科的现象,还做过弊被老师发现过”、“她去美国当交换生是自己的一些资源,不是通过学校的途径”、“她去美国上学是新闻学院的老师帮的忙”。
看来奶茶妹妹因健美操保送清华也不过是个幌子,原因都不过是因为她有个好爹,没有个好爹,他能拿出100万来把她炒红吗?这正应验了一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风光的背后不是肮脏就是沧桑!其实我们搬着脚丫子也能想到:比奶茶妹妹漂亮的,又有学历的女孩很多,为什么偏偏她就能走红呢?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每次炒作每次就有那么多人相信?这恐怕才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如果小月月、凤姐、奶茶妹妹等是毒馏,那么是谁给了它们生存土壤,才是最应被谴责和鞭搭的,奶茶妹妹走红了,但它背后所曝露的问题难道就不该深究吗?当然如果炒作是符合事实,没违反伦理、道德和国家法纪,也没什么不可以,否则只会误导青少年,认为可以不需努力,通过炒作就可成功。
第二篇:大家都知道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前身
大家都知道京师大学堂是现在的北京大学的前身,在成立之初和现在的北大一样,受到全国关注。它的成立实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我们可以根据他去解读近代中国的历史,明白自强的重要性。这个学堂本身就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肩负着当时中国人的希望,是我们民族的大学。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了他们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失败啦,败得一败涂地,日本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是一头睡狮。最后中国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尽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建设工厂。而李鸿章还自诩这是自己签的没有割地的条约,其实这个条约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拒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斥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变法等主张,发动了“公车上书”。这次上书,遂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这次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办,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舆论的中心。1897年冬天,严复在天津创办《国文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1898年2月,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传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和组织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渐开。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刊物19种。到1898年底,学会、学堂、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抢占胶州湾,英国租借后来被称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到政治实践。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式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总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成立了保国会,为变法做了直接准备。在维新人士和帝党的准备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这其中的得到实施并发展的只有创办京师大学堂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04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学。
陈天华传遍神州的《猛回头》曾经提到京师大学堂:“他且莫讲,京城修一个大学堂,要费三十万银子,政府说费用大了,至今未修。皇太后复修颐和园数千万银子也办出来了。每年办陵差,动辊数百万,亦是有的。独有这三十万,难道说寻不出呢?”
民国成立后,翻译《天演论》的严复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接管大学堂事务。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成为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但校内山头林立,派系纷繁,严复没干几天,就被人批评抽鸦片,不得不掩面下台。其后,北大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三任校长:章士钊、何燏时、胡仁源,大都因人事问题,板凳没坐热就走人。
北大在蔡元培任校长以前,官气较重,因为自国子监、科举制度被取消后,很多人都以北大(京师大学堂)为科举的替代品,以此为仕途捷径。1917年,蔡元培接任北大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使北大呈现了完全崭新的气息
北京大学自蔡元培时代以来,一直注重科学研究,是中国科学研究重地,科学氛围浓厚。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从而成为中国的学术中心,乃至“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民主”、“科学”也成为与北大密切相关的词汇。这样的历史经过积淀形成了一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爱国传统,北大师生也不断的为这样的理想而奋斗并付诸实践
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国家危亡,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变法自强,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京师大学堂就是在戊戌维新运动中诞生的。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诏书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7月3日,光绪批准了由梁启超代为起草的《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学制纲要。吏部尚书孙家鼐被任命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曾出任多国公使的许景澄和长期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分别出任中学和西学总教习。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京师大学堂遭受破坏。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04年选派首批47名学生出国留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代替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1917年,著名教育和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京大学从此日新月异。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初,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汇聚三校菁华,以刚毅坚卓精神,维系中华教育命脉。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返回故园,于1946年10月正式复学,创造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奇迹。
尽管大学堂的“酝酿”确实早于“戊戌变法”的伊始,但是决不能说他不是变法的产物。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并且是直接且优秀的产物,成为了变法的唯一幸存者。而且得到了慈禧的支持。慈禧为了维护皇权,他必须依靠忠于他的的顽固派与保守派。但在领导权益外的各项事业中必须依靠新人去办。因为原有的老臣虽有衷心,但却无办事能力,于事无补。而新的人才旧办法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改用新法。同文馆与大学堂同属于新式学堂,并且京师大学堂后来居上。因此,他过去肯定并支持同文馆,而今肯定支持京师大学堂。为此,她突破了变法的新框架,是大学堂为其所用。大学堂成为培养人才之地,除京师及歌声兴办外,州府设立小学堂。因此慈禧保留大学堂并未偶然,而是由深层考虑的。但是,不管怎样这个学堂被保存了下来。
京师大学堂自成立到1946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着中国有被侵略到胜利,血洗了百年的耻辱。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卷入了灾难之中,在水深火热的夹缝中自强起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时候,建立了中国的大学。它是关中国人的希望。他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让我们的民族焕然一新。这里让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民族才能自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