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慧法师讲述《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时间:2019-05-15 06: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净慧法师讲述《佛说大乘金刚经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净慧法师讲述《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第一篇:净慧法师讲述《佛说大乘金刚经论》

佛說大乘金剛經論

后赵天竺僧佛图 澄译

淨慧法師講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外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属于大乘三藏十二部中的论部。佛灭度后,有些法师也讲“论”,包括《六祖坛经》,也属于法师的论。有达摩祖师讲的,吕重阳(吕祖)讲的,还有《灶王经》,在佛教里叫“杂论”,是解释佛 法的,与“佛论”不是一回事,要清楚这个区别。再看经名,《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和《般若金刚经》也有区别,名称不一样;内容不一样,《金刚经》是须菩提菩 萨请法,佛讲“无相”,讲大乘佛法,不含小乘;而《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大乘里含小乘,小乘中有大乘,是立体的。从初发心修行到声闻,再到行菩萨道至成佛,全过程都有,不要将二者混为一谈。从经名含义上看,《金刚经》中“金刚”二字指的是佛法或人心,或般若,准确的说,是般若智慧如金刚。金刚属于坚固不坏,智慧是人心修出来的,一切可摧。通过修证,智慧开启,得到的智慧就能无坚不摧、无魔不破,如金刚一样坚硬无比,这就是经名。

正修法师推荐给诸位,这是讲经缘起。这部经非常难 闻、难得、难知、难遇,特别对于初发心或者正在修行的行人非常重要。【开示初机论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灵鹫山中。清净台上与诸菩萨声闻。天龙八部围绕听佛说法。时有无量初发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佛说我意不通愿佛方便浅处开示。令我等辈悟佛知见皆得道果。若欲请问不得近前。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知诸四众心之所念。即作方便从座而起前白佛言。世尊。大慈愿设方便开示初机。直指众生见性成佛。乃为末世初进佛门求道众生。得正知见不遭 邪惑。不假多功皆得道果。佛言善哉善哉。

佛经的开始“如是我闻”,与其他外道典籍加以区别并 解三疑。讲经地点是在灵山,清净台上,佛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听众有菩萨、声闻、天龙八部。现在有人见面互称“菩萨”,这是方便说,但佛住世时,称谓是菩 萨那就是菩萨。然后才是比丘、比丘尼。称比丘、比丘尼就不是小沙弥,而是受了具足戒的。然后才是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有一念无明未破,智慧不通达。现在一 些人不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我们肉体感知不到却真实存在的。他感知不到就认为不存在。认为用科学手段探测不到的东西就不存在,这是荒谬的。佛 法不否定科学。但是科学没发展到那一步,探知不了未知领域,就属于世俗世论。

这时,法会听众各自在想,我心里有不通达地方,请佛 方便开示。注意,“方便”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通过观察众生的根基,观察众生能听什么。最好从浅处开示,让我们一听就明白。让我们能悟佛知见,得到佛的知 见。在佛法上,讲知见。现在修行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知见不同,不是谁对谁错,对错是两边;知见不同是有深有浅,看得近一点、远一 点,多一点、少一点,但都是佛法。不要互相指责、争论。你证悟多一点,知道得多一点,没有证悟的知道就少一点。佛的知见可是无上正等正 觉,悟佛知见不是目的,结得道果才是目的。一果罗汉以上道次皆为得道,出家人为得道高僧,没有果位的人称不上得道高僧。什么是道?果位是道。没有果位就无 道。因为会被这个世界的无常法破坏,证得果位的人,什么也破坏不了。

这些听法的听众都想请法,但不能靠前。文殊菩萨知道 四众心中所想,就随顺从座而起,上前礼佛,说,“世尊,您大慈大悲,广设方便,开示初修行四众弟子,面对他们心性、根基,让他们尽快见性 成佛,证得果位,也为未来世初进佛门的或者修行的众生得到正知、正见。”什么是正知、正见这里不讲,讲一下什么是“邪知、邪见”。最大 的邪知邪见是相似法,他破坏佛法。它有两个特征:一是打着佛的旗号,谁谁是某某佛转世,来到这个世间度众生,讲的法和佛法有相似处可又不是佛法。二是贪求 名闻利养。这些人都求财、求名。其目的是惑乱人心,使其失去正知正见,用世论替代佛法。其它的邪知邪见就更多了,你要吃素,他那里说,这多亏啊。这类都属 于邪知邪见。

有正知正见就不受邪魔鬼秽等外道所迷惑。世俗世论破 坏佛法。凡不是正常修道的事物都是世俗,离开正知正见的种种说法就是世论。出家人穿衣做饭,处理僧团内部关系上,仍然要有正知正见,不听是非,不说是非。在 家人有追星的,出家人有追法师的。唯这位法师讲法我听,别的法师讲的再好也不听。你听的不是哪位法师的法,你听的是佛法。是佛妙、佛法妙,不是法师妙。不 要受迷惑,你才能其心坚固;不受迷惑,你才能积聚功德,否则就是假功德。离开正知正见,证不了果位。证果就是出世间;不证果就是六道轮 回。这就是凡圣差别。正知正见对我们能否出世间至关重要。一个人出家多少年,突然改主意了。看这个看那个,脑袋一灵活,随缘去了。该随 缘随缘,不该随缘就不能随缘。万万不可把佛事、佛为世俗、世论。

【金刚心论第二】

文殊师利有大方便。请问如来开示三根。及于末世初入 门者。修行正路。从汝所问当为汝说。时诸大众默然而听。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有陀罗尼名金刚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便得道果。善男子云何名金刚心。此心人人本 有。个个不无。是诸众生自知自觉本等之心。何以故。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身安乐。自心造恶令身受苦。心是身主身是心用。所以者何。佛由心成。道由 心学。德由心积。功由心修。福由心作。祸由心为。心能作天堂。心能作地狱。心能作佛。心能作众生。是故心正成佛。心邪成魔。心慈是天人。心恶是罗刹。心是 一切罪福种子。若有人悟自心。把得定。作得主。不造诸恶。常修诸善。依佛行持。立佛行愿。佛说是人。不久成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佛道者。不明自心。名未成佛。若人明自心。达自性。依佛修行。决定成佛。胜如颂读金刚经三十万遍。功德无比。何以故。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自心流出。无穷无尽不坏不杂。故名金刚心。悟此心者。名悟佛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以有成佛者。有众生也。

佛一看文殊菩萨请法,说好啊,文殊菩萨有大方便,知 道大家想什么,为你们请法。请如来开示三根。文字上好理解。佛经上三根指“大乘、中乘、小乘”三种不同根基的四众弟子,还有初入佛门修行的人。

文殊菩萨请法以后,四众静听,佛说“有陀罗尼名金刚 心,能令众生一见一闻就能得道。”我有非常高明的方法,名金刚心,能让众生得坚固不坏智慧,进而证得果位。一开始,开门见山,直接告诉你这部经的重要。“善男子,云何为金刚心?”心,人人都有,个个不无。众生自觉之心。不是我们肉团之心,而是我们体内的八识,都属于心。你手一疼,心疼;我把东西丢了,心 疼。看谁受点苦,心不好受。这个心,不是单指某个部分。思维一想,也属于心的一部分。

人造作一切善恶,皆出自心。自心,一个是我们思维想 到并做出来的;一个是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气,习气变成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一个事情,一百个人有一百种想法。想法不同,因为众生业力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最后的果报肯定不同。除了各自需要不一样以外,就是业习不一样。修善的,身体安乐。谁做点好事,心情挺好;善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没帮,心里会过不去。贪 官都身体不好,因为贪污点钱,睡不着觉。做点恶事,总担心仇人上门寻仇。心中时时有恐惧,能安稳么?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思维想出来的,业惑召感的,身体受报 的。

佛由心成。意思是成佛是由我们现在肉体的人,发心修道而开始的。你心要 不善,不去修,你就永远不能成佛。不要认为人人是佛,你就不去修持。只能说,我们的性和佛性无二无别。

道,即果位,是由心修学而成的。我们所做一切功德、善事也是心来积累的。福田也是由我们心种的。反过来,一切灾祸也是由心产生的。一善念,能升天;一恶念,就堕地狱。善心修道就能成佛,心想平常事的就是众 生。心邪成魔,魔子魔民为魔所用。心慈为天人;心恶为罗刹(非常凶猛的鬼)。

心就是我们一切福田的种子,能作恶,能为善。只有通 过修证、证悟能把心悟到,把身体静下来。否则,悟不到真心。悟得真心的人,佛家讲叫开悟了。悟到我们自己身体里还有一个神识存在,它才是真我。再往前行,可以出离肉体,升天堂是它,证果也是它。如作恶,堕地狱也是它,脱牛变马还是它。无量劫来就是它来回换房子住,换形变态异新命,十法界里自选身。

我们身体的真正主人就是心。现在我们还不能自己做 主,而是六贼牵着我们走。你以为你脑袋里想什么,你说的算,你在当家作主。其实,外界一个事就能把你牵走了。有定力的人能自己做主。因为神识在定中,外界 一切对它没有妨碍。就像窗户上有玻璃,但玻璃挡不住阳光,墙挡不了声音,这就是没有妨碍。声闻、缘觉暂时做得了主,长久还做不了主。

做得了主以后,“不造诸恶,常修诸 善,依佛行持。”佛住世时,按照佛说的做;佛不住世,守持戒律。戒律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教奉行,二是奉持戒律。如果你只依教奉行,守持 戒律,还是不行。必须在依教奉行的基础上,守持戒律。这是真正的持戒修行。“立佛行愿。”佛怎么发的愿,我也有志修道,将来一定会有成佛那一天,去度众 生。我现在不是佛、不是菩萨,但是我有心修道,去成就。

佛说,这么行做的人,不久必定成佛。我们每日的行做 有漏,你的思维有漏。你的行做方面不圆满,有漏。只有证得无漏的人、行菩萨道的人,他这么做,不久成佛。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不明自心。心 由业牵,怎么能成佛呢?你要想成佛,就从当下开始,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一些人,以为成佛得三大阿僧祇劫,太难了。我告诉大家地前菩萨是太难了,一地菩萨 以后好修。心能转万物,而不被万物所转。如果有人,明自心,达自性一定能成佛。这样胜过读诵《金刚经》三十万遍,而且功德无量。因为佛的菩提之法是从自心 流出,别人勉强不了。自心流出就是别人帮不了、逼迫不了。如果别人能帮,佛把咱们所有众生都拿到极乐世界不就完了么。

自心流出,是没有终结时间的,能与这个宇宙同存。作 恶众生是受苦受报无穷无尽。修行众生享受也没有穷尽。这才叫金刚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是一样的,只有信与不信,修与不修,才是佛与众生的区别。

【金刚经论第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名金刚经。世尊曰。金刚喻自 性。经者喻自心。若人明自心。见自性。是人自己身中有经。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具足恒沙功德。出生四果、四相、十圣、三宝。乃至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功德皆从自己心地修成。不从外得。何以故。若是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己心佛。时时说法。时时度众生。时时现神通。时时作佛事。得此理者。名 持金刚经。名得金刚不坏身也。

文殊菩萨又向佛请法,云何叫《金刚经》?这里指本部 经。金刚比喻我们的自性,经者比喻我们的自心,修行人明 白自己有个心,通过修行,找到自己的性。有的人开悟以后,一切佛法,一看就通达什么意思。佛说的就那么回事。一样的佛经,你自己没修、没证,容易变成你的 理障法执。

佛说,如果有人能明自心,见自性,这个人自己身中就 有佛经。即自性是佛,法从自心流出。

所谓“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 地,具足恒沙功德。”眼根不着色,清净心不被所迷,长观佛的法身在庙宇中无处不在。眼睛看到处处都是般若,一切万物都自有规律。五行相 生相克,生出万法,可以为人们利用。这是具足眼功德。

耳根转贪声带来的境界,去掉自性本空的障碍,世间声声都是佛圆音说法。听得明白是佛圆 音说法,听不明白就是障碍自己的自性,沉沦万劫迷不知。这是具足耳根的功德。

鼻根转贪香气带来的境界,香臭不喜不烦,常闻自性功德妙香,非是处来,本自具足。

舌根转贪众味带来的境界,不食众生 之肉就是慈悲不杀众生之命。再用舌去说诚实语、佛法语、清净语、柔顺语,赞叹三宝,恭敬父母和他人,常餐佛法之味。这样的功德才能常放光明。

身根离触带来的境界,昼夜处在法喜之中,生有涅槃之乐,去得涅槃之乐。转一切诸恶 行杀盗淫,为一切善行戒定慧。身心常接受诸佛慈光照触,增长身功德。

意根空诸法相所生境界,转触境攀缘,贪嗔邪见为恒住净戒、随喜功德;转一切诸恶从意 根生,为一切诸善从意根生;转诸非三业为清净三业。这样六根具足的功德,才能生出声闻四果,缘觉四向,菩萨十地和佛果。

所以佛说一切功德,都是从自心的心地修成,不是从外 边得到的。明心见性之人,常闻自性心佛说法度众生,现神通,做佛事,得金刚不坏之身。为什么要找自性观世音。讲法要直指人心,修行人向内求不要向外求。不 要眼睛专门挑别人毛病,口专说别人的是非。自己的心声时时监督自己的行做。这样就名义上听懂这部经了,真懂还得去证悟。

佛法难闻,不管年龄大小,在这个世界上,听一部佛 经,无量劫来有的人还是第一次,不要以为这个容易。就说现在这个世界,哪位法师在讲法、哪位法师在讲真正的法,你有机缘亲临道场去听,亲临到场和听录音完 全是两回事,感应很不一样。所以说,能到道场来亲自听是无量劫来最大的好事。就是无量劫种善根的人,今生能听闻到佛法都是三生有幸,都不容易。所以说,这 个世界上没有比这个事情再重要、再大,因为它解决的是永久的利益,其它的事情,都是暂时的利益。可能是你今生今世的利益,而佛法是你生生世世的利益,永远 没有享尽的那一天。你今天挣多少钱可能随时会失掉,你做的事情,爱也好、恨也好都是生灭法,会随着历史的推移一一忘掉。但听闻佛法是最好的事,一生不遗 憾,生生世世不遗憾,直至你成佛那一天。我是从听经闻法开始的,从当下这一念心开始的,明天的事我不知道,今天就把持在当下。

刚才讲经不是说了么,你得做得了自己的主,你当下一 念心可能做得了主,这叫当下一念,你长久能做得了主、做不了主;只有有证悟的人、有果位的人、有道的人做得了主,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做得了主,我可以随 缘、我可以不随缘,做得了主。否则,只在当下一念做得了主;念念就像表的秒针一样,滴答走过,无量劫来就这么一下下地过去,却做不了主。所以说听闻佛法对 什么人都确实是好事,是万幸的事。

【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未审云何是四 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 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 败坏。有知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 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 性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 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 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诤阿罗汉果。此四句偈。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 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文殊菩萨又向佛请法:“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 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满虚空这么大的福,用整个娑婆世界为七宝去供养,也不如诵持四句偈的功德。因为金刚经上讲四句偈,其它经上也讲四句偈,是说受持四句偈的功德要胜过物质的功德,受持四句偈的功德大于用满虚空七宝供养佛的功德。为什么这样?满虚空的七宝是外物、外财,本来就不属 于你,你只是暂时使用它、支配它,你不在这个世界上它又随别人去了,又被别人所支配。它具有这个物性,是受别人支配的。对于一个饿了几天几宿的人,拿着黄 金不能当饭吃,饭要比黄金贵重;对于家财万贯,不愁吃、不愁穿的人,黄金比什么都贵重。佛法的四句偈也如此。听闻到佛法,入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起变 化,这在道家叫柔能克刚。这柔的东西无声、无色、无言、无说、无香、无味。这四句偈,入到我们的心田里,能够生根、开花、结果,可以改变我们身体状态。你 我都有肉体,没证悟的时候,那叫业报之身;有证悟、有道果的人,那是快乐之身。你成天不是愁这个,就是愁那个,烦心的事成天围绕着你。难以忍受的时候,就 去找寄托。小孩儿闹心上网吧,然后被网吧这些事迷惑;大人闹心喝酒、赌博,然后就被酒局迷惑、被赌局迷惑。总而言之,心被外边这些东西牵着走,被这些一牵 着,那就是邪惑,那就没受持四句偈。被牵着走的,就是畜生。贪著赌之乐的,邪魔鬼祟;贪著饮酒之乐的,魔子魔民;贪著网络游戏之乐的,将来就当蜘蛛织网 去;专门见别人过错、说别人毛病的,让你脱生飞蛾、蝴蝶之类。它们怎么样呢?蛾产卵,卵变虫、虫再蛹、蛹变蛾,这么一种循环。你自己不是专门爱搞是非这方 面的邪见吗?各种业报感召的,都是当初你自己的各种业因不一样。所以,四句偈指的是从我们的内心起变化,胜过你外部的事情。

佛说静坐一须臾,胜造七宝塔,也是这样。你造七宝塔 再雄伟壮严,也有坏灭的那一天,你坐一须臾,你这一须臾,永远不失掉。你今生坐一须臾,下生再坐一须臾,慢慢积累,总有成佛的那一天。造别的塔是福报,你 的塔自己就造出来了才是真功德。所以说布施,你用外财布施千万亿劫,你得的都是人天福报,而受持佛讲的四句偈,那是自性之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包括 蠕动含灵,自性本来就是不生而不灭,只因迷悟不同而升而沉。升就是升天,沉就是三恶道。为什么是这样呢?众生是长迷不觉。长期处在沉迷之中,出了三恶道,又被“人”这一道的酒、色、财、气四大魔军牵着走。所以说人颠倒,把世界上这个钱看的比命还重要,把外 边的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别人说两句坏话就放在心里,就为这两句坏话活着,成天想着怎么不让别人说我坏话。这么想有用么?你成佛了,还有人说你坏话呢,你能改得了吗?你就做你的,别为别人活着,你自己认为对得起良心就行,你自己认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的看法是别人的事情。你做得最好的一件事,也有人 说你坏;你做得最坏的一件事,也有人说你好。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是非各占百分之五十。你说你有理,对他人也有百分之五十是错的;你说你没理,对他人也有百 分之五十对的。你说那个人坏,却有一帮人跟着他、拥护他,他还得势;你说你好,还有一帮人整治你。你想想,一切事物都是如此,各种事物都是各占百分之五 十,这叫两边。众生是由于“迷”和各方面业感召的自性显现。因为经常堕落三恶道,嗔恨心重、欲爱心重,所以对佛法、对善心很难接受,这样的人是不觉不悟的 人,永远不可能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 偈。】你得有善根,能接近善知识,再经常听到善法,按照佛家的正常功课去做,才有机会听到佛的四句偈。不同的经典上有不同的四句偈,但是不管哪个四句偈,总的概括起来就是:

一、空身。空身是由修证得来的,不是想空的,你一天也没按佛法行坐,哪来 的空身?佛说的空身,不是你打坐时什么也不想,而是当你打坐到一定程度以后,先见我们身体的自心里面有一个念佛的。这 还不算,真正的空身是你一打坐,根本觉察不到身体的存在。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整个身体就是坐在虚空里,没有身 体。不打坐走路时,就像风飘一样,觉察不到身体的存在。

二、空心。这个空心是一种思维空。无念是空心的前提。心里不起一念,念一句佛号都很困难。那个时候念佛是真难。当你进入定境,想提起一句佛号来,提不动。心里、脑子里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就像一碗水那么平静。你想让它起点波澜,念句佛号都相当困难。这个时候非常关键,如果继续下去,最容易起枯木禅,枯木禅空下去以后,不得证果。因为容易招外面的东西,就像 一块石头扔到平静的水面能起波澜一样,谁扔的很重要。所以这时必须念佛,提不起来也得提(佛号)。为什么说一切佛法不 离净土,这个根儿就在这来的。你是修禅、修密或其他法门,必须把这句佛号提起来,这时提起来的念是净念,似是思维念,不是思维念,实际是我们心在念。提 起这句佛号以后保持住,我们这颗心才不是枯木禅,而是和佛的禅和正知、正念的禅接上,提不起来也要提。这时有证悟功夫的人听到这一定注 意,没修到这个时候,知道就行;

三、空性。当我们的身空、心空以后,可以经常觉知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神 识出离肉体到各个地方奔走,它有一种渴望心,不要以为它无形无作,这时候的神识是有想、有作的。它要到各个天上去观 察,要到地府去观察,也想到其它佛国土去,不愿意在这个世界上待着。因为它看到这个世界完全是颠倒的,虽然有好的一面,可是它不喜欢这个世界,想离开这个 世界。那它能离开吗?我告泝你,功德不具足,没有佛菩萨接引,没有西方三圣来接你,你走不了。昨天的我已死掉,我没死也当死了,借此假 身,修我真身,大到自性无染著。

四、空法。对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当中一切万物,一切生灭,阳光、雨露、包 括人的语言造作等等等等,都不起心、不起念、不受支配,完全是自己做主,就叫空法。你说佛法,我也不动;你说魔法,我 也不动;你说魔王怎么坏你,我感觉都是众生,和我都一样。心不被这个世界上好吃的、好穿的、万事万物所动摇,这才能谈得上法空,成 功了才有法空。这样才叫四句偈。

佛具体讲,什么是身空呢,我们这个身体都是父母所 生,九孔常流不净之物;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几十年也要败掉。有知男女,知道身体是幻、不真实,没死之前,就当它死了一般。我的身体已经死掉了,刚才 讲的“昨天的我已经死掉,今天的我已经新生”就是这个道理。我没死,就说我死了,借此假身,修我真身。我现在的肉体之 身是假身,将来修到阿惟越致菩萨金刚不坏之身,直至成佛,那才是真的,这才叫借假修真。学佛修行、依法修行,证得身空,从理论上叫身空,从实相上叫证得身空,这叫第一句偈。然后再观自心,我自己的自心也不生、也不灭,成佛也 由它,神通妙力还由它,遇到境界就有、遇到境界又没有,这个心就是我们经常自觉的。普通人说我得对得起良心,就是不受道德谴责,这是假心;学佛人讲的是自 性之心,知道里有个神识,悟到不生不灭,它才具足一切,又不显一切。这个我是真正的我,这个我是真正的主人,不随妄想,依法修行,这时叫 心空。我们今生身体里这颗心,被外缘牵着走,不是心空。世事破坏佛法。世事是什么?你不想喝酒,有人请你喝酒;不想打麻将,有人找你打 麻将。总而言之,被这些世俗之事牵着走,你就没有心空,这是二句偈。

再观察自性,寂然不动。它处在一种清净的状态中,随 着事物变化无穷,对什么事情都能通达,不愚昧,不糊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人,明明白白修道,明明白白证果,这叫感而遂通,变化无穷。为什么观世音菩萨 感应千手千眼,这是根据众生的根基不同而说,实际万手万眼也能做到,她只是没现。我们现在这个业报之身,就在你的肉体里待着,被六根所覆;地府里那个也被 押着,不能自由、不得自在;最后那个虽然在天上待着,也受困不能动。只有证得了这些,才明明白白,自觉自知。不受业召感,变化万千,可为 万千所通,通达宇宙的法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明白。这样才叫证得性空,这是一种菩萨境界。菩萨境界是菩萨的性空,声闻有声闻的性空,大乘和小乘不一样,佛既为小乘人讲,也为大乘人讲,自然为三乘人都讲了,根基不同,自己去感悟,现方便引导法门,是方便说;佛讲这些法都是方便说,都是根 据众生的业力说的。就像水洗灰尘,有病吃药一样,什么病吃什么药,你证你的心空,然后证得法中无我,心转万物破法执,心转万法破无明。无明在我们心灵当中,心中外围这些东西,外力无明,被功德化掉了,自性显现出来,这个时候才心转万法,法中无我,不受法则的约束。为什么,它在你心里,拿 不出来,作不了主,这个身体你想飞,你得坐飞机;你想跑,你得坐火车,你是受身体束缚了。这就是法,身体本身就是法,你身体受则的约束,所以还谈不上法中无我。你看观世音菩萨,什么法也约束不了她,这是佛讲的四句偈。四句偈就是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这 四空,只有证得四空的人,才叫超凡入圣。只有这四空,是入道、证果的门路,证罗汉这么走;证菩萨这么走;证佛也得这么走。三世如来,十 方菩萨都是这么走来的,谁也没有例外。

为什么这样,佛说【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佛讲的话 非常有道理,你听闻了这个法以后,就按着这个佛法修行。你听不是目的,关键在修和行上。你想证一果罗汉,你光在那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一天也不 没修,还进不了一果。按照佛法去打坐念佛就是修。行就是除了打坐念佛以外,我们做的所有事情,不造 业,行善积德,做福田,积功德,这才叫行。只有这样的人,能证一果罗汉,依二句义再往前修证二果罗汉,依三句义再往前修证三果罗汉,依 四句义修行直至四果罗汉。此四句偈菩萨有菩萨的修持,大开诸佛道门。你要是不依义修行,光依义没修行,不入圣道,那是六道轮回。一果罗汉已经超凡入圣,他 做什么事情你别跟他模仿,他有七番生死,这七番生死肯定得了。他得到这个世界上来脱生人,他小孩时候不懂事,也可能打过鸟,杀过魚,但你不要跟他学,由于 他是圣人,他所吃、所杀的这些东西,当他入道时,一夜之间就能把这些(业力)化掉了。你要是跟他学,看他打鸟我也打鸟,看他杀鱼我也杀鱼,最后他怎么能成 圣人,能超三界?我怎么还在这受报呢?区别就在这,你没修行,你的业力天天在增长,你造的业有本、有息;他造的业好像也一样,但时间不长有功德就很快还上 了。他有万贯家财,还个十元、八元,轻而易举;你本来就穷,还想赊账,谁能赊给你啊?所以修行和不修行不一样,看谁造业不要模仿,你和他的果位不一样,最 后所受的业报也不一样。你看那个师父这么说,你也跟着说,你一说就错,就造业。要依法不依人,依法做,依佛家的戒律做,不要模仿别人,看 我师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看同修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做出来各自的业报不一样。他可能倾刻之间化掉如须臾山那么高的业 报;你一个小错的业报都化不了。而且你的业报像滚雪球一样;他的业报用热水一浇没了,你的业却如雪上加霜,不但没化,还成冰山了。这就是读诵受持四句偈,受持并为人演说空身、空心、空性、空法,入佛知见,这样的人必定成佛道,也能得到福报。所以外财布施,所得的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外财永远赶不上你内 财,永远只种福田,得福报。

【十种功德论第五】

佛告文殊师利。前佛后佛一体。皆在各 人自己。明心见性。修而成之。然则佛性人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何以故。为无佛功。有求佛者。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二投明师。指示功程。三识心性。了了 分明。四用作福。助初发根苗。五用结缘。增自善本。六明因果。不妄主为。七破邪魔。远离外道。八用通理。不著有为。九用精进。习佛行德。十用通达。法法精 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迦叶佛,燃灯古佛拘留孙佛。有人说过去佛离我们 那么远没啥关系吧。我告诉你,对古佛一定要尊重,为什么?我说一句大家都能懂的,有人骂你老祖宗,你愿意听不?没有过 去的老祖宗能有今天的你么?过去佛就和我们的祖先一样,你不尊重过去佛,就等于不尊重现在佛,所以佛说过去佛和现在佛是一体都要尊重。过去佛的名字离我们 久远了,可一定要尊重,因为他们是一体、一回事。你必定尊重现在佛,你尊重现在佛,也必定尊重未来佛,就是这样。为什么未来佛这么重要?未来佛就是续佛慧 命,他必定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你没有接班人能行吗?你把接班人都毁了能行吗?挖你祖坟你不高兴,让你断子绝孙你更不干。佛让弟子们供养、尊重,特别是菩 萨行人,佛看的比自己还重要。佛说你看护我的弟子,比看护我的功德都大,世俗上头三十年看其父,后三十年看子孙,就是这样,将来这尊佛不住世看到未来佛,先佛的遗愿都承载下去,而且人家还能把过去佛的功德,讲给末来佛,教化末来的众生都去成佛。过去佛、现在佛就这么来理解,从法理上你就明白,当你证悟时你 离不开过去佛,我们也离不开未来佛,当我们有成就时,也离不开过去佛,也离不开未来佛,就是这样。我们在坐的,凡是听法的,都有可能成为 未来佛,你有成为未来佛的那一天,你有成为现在佛的那一天,你成为现在佛就有可能成为过去佛,所以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体,是一不是二,我们能够明心见性,进 而修之。佛讲【不投佛修终不成佛。】三皈五戒就这么来的,第 一条是皈依佛,皈依佛就是佛不住世时,佛法住世。在佛像前皈依佛,像佛住世一样,你皈依佛,你就成佛。有的家供这仙儿那仙儿,你皈依仙,你就成仙。你皈依 什么,成天想着它,你就成它。你成天想善事,就得善报,你成天想恶念,就得恶报。《优婆塞戒经》里都有;你随佛学就有功德,就能成佛。佛怎么做的呢?

一用斋戒为佛基址。从衣、食、住、行中的食开始,然后一日一食。守持戒律,戒律 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破戒的一般是不经意破的,没破重戒,就像汽车擦掉块漆,车照样开,方向盘坏了,轮胎爆了可不行。重戒一破就不受戒律保护,所以要 知道持戒是基础。二投明师,指示功程。这是说要投明师,末法时代,没有明师自悟是魔,现代人无师自 悟就是魔。我见过一位学佛自以为学的不错的,他就说:这个世界没有我师父,隐态师总在上空跟我说话。我说那是魔在跟你对话,不是佛。这个世界上只有人做师 父,人和人传佛法,佛都得现人身传法,菩萨现人身传法,罗汉也得现人身传法。观世音菩萨想度化你,也得指示他的弟子现人身度化你。观世音菩萨只能让你有些 感应道交,这都不算度你,不能传你法。只有投明师,他是人才能教你,才能教你功程(功就是法,程就是程序)。按步就班 的走,按程序来,该往东走就往东走,方向不能搞错了,南辕北辄不行。所以佛告诉你要有明师给你指路,告诉你这些修行的程序,一步一步的来。

三识心性。修行一段时间以后,识得自性。你若不通过这段时间的修行,光知 道我有一个自性,那是听别人说的,不是你自己证来的,没有用(原话:那白费)。一定是自己知道这里有个心性,清清楚楚地知道,每时每刻都知道,每时每刻它 都能做主,你自己自然就知道,让你做坏事你也不做了,坏事离你而去。

四用作福,助初发根苗。为什么我们去供养三宝,去种福田。看谁有困难就帮谁,这也是 种福田。种福田就和我们种庄稼需要有阳光、雨露、肥料和水一样,你没有这些能在虚空长出庄稼来么?种福田就是让你有福。你说让你今天坐在这听法,你连饭都 吃不上,你能坐得住么?你得无量劫来积累福报,才能衣食无忧、清心坐在这听闻佛法。

五用结缘,增自善本。就是结法缘、结善缘,不结恶缘。六明因果,不妄主为。明因果就是不妄做、不主为,就是我今天想干什么我非得做到,谁拦我也不行。我想得到钱,不管用什么手段必须得到,这叫妄生有为。

七是破邪魔,远离外道。凡是修证的人,先破自魔,然后破外魔,内魔不除,外魔不破; 怎么破,远离外道,慧剑破魔军。八用通理,不著有为。通理就是在佛法理相上通达,修行上不著有为相、不著有为法。

九用精进,习佛行德。干什么像什么,种地的你就种地,学佛的像个学佛的。打坐念 佛,挤时间去做,这叫精进。你说要是一个学生三天打渔,五天晒网,不精进你能考上大学吗?习就是去做,依教奉行。

十用通达,法法精明。若人具此十种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一切事情,佛 说都通达。没有理障,理障了不得,理障就是较真儿、什么事情咬死理。我认为我对就产生烦恼,自认为是对的,就是错;自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其实什么都不行,自己的身体都不行。你有本事让你自己的身体不生不灭,你让你身体立刻虹化掉,做得到吗?做不来。所以这都不具足,如果具足这十种功德,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无 碍,很快就成佛。

【参求明师论第六】

复次文殊师利。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一向执著。认妄为真。或有执著。经书文 字。或有执著。诵持名数。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佛又说:“文殊师利,我灭度后,末 法年中,有多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佛说末法时代的众生是钝根,不是智慧具足的众生,是心迷外物的众生。智暗情昏,就是颠颠倒倒,被情爱 牵着走,被外部、外财牵着走。虽然有斋戒,也吃素食,也好象受持戒律,但是没有智慧,愚心高傲,谁也瞧不起。看那个法师讲法不对,说那个法师讲法不如我。邪 见自专。拿着自己这个不正确的尺去量别人,说长道短,或者固执己见,不愿借鉴别人的正知见取长补短。应该想那个法师讲的知见不同,怎么 能帮他圆满上呢?这就如法。因为都是出家讲法或者在家学佛的,各学各的,别互相拆台、互相攻击,就是这个道理。这些众生不肯低下头来,老老实实去学佛。这 个世界的佛法还有妙的东西,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儒家都这么教。听一听别的善知识怎么讲,同是修行人,虽然法门不一样,但都是一个目标,何况是佛法呢?各自 有各自的见解,你去过北京说说北京的消息,他去过美国说说美国的事情。相互受益多好啊。不求明心就没有明法,这些人没有谦下之心,贡高我 慢,不参求明师得真正口诀。没有明师哪来的诀法,佛真正的口诀心法、真言咒语和修行方法,密密传承的都是传给他的弟子们,一个个传承下 来,佛经上没有,你上哪去找,你光拿着表面的东西做文章,只种善根。你没遇着明师,自然也得不到真法。现在不是徒弟选师父,而是师父选徒 弟。

佛讲末法众生,“现在和未来的众 生,高傲邪见,不肯下心参求名师,真正诀法,认妄为真。”这个世界上不真常的东西太多了,钱不真常,都认为这个是真常的;色不真常,包 括我们的自身。今天讲主要针对有修为的人,所以我只讲大概不讲太细。佛讲现在的众生是什么样子呢?执著于经书文字,专 门听好听不好听。看这个佛经好不好,那个佛经好不好,看完了佛经就说:这个佛经这么说,那个经那么说,拿这个经的文字去对照那个经的文字,这叫执著于经书 文字。我说这是文字般若。有的执著诵持名数,说“我念三百遍《金刚经》,三百遍《地藏菩萨本愿经》,三百遍《妙法莲华 经》我就是菩萨”;“我就如何如何”;念一万声佛号我就成什么什么,能成吗?佛都告诉你执著于经书和诵持名数的,这是末法众生,不可入佛 道,不可证果,这佛都告诉你非常清楚了。或者有的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拿着这一句话就当好的,就当是金刚转,别的都不是,寻章摘句,谁的话也不听,就拿这一言一句。佛就这么说的。佛讲的三藏十二部那么多他不听,就听这一句。这可不行。因为佛法是圆融无碍的,断章取义就拿着这一句,就为 究竟,佛都认为不对,何况哪个法师讲的法?你前面也不看,后面也不看,就拿着这句话,就说这个法师讲的不对,这样人很危险。如 果是菩萨给这位法师设点障碍或考验他的心态可以;如果你不是菩萨,千万别这么做,业报不可思议。哪位法师讲的都好,除了他以佛名义讲的 那个近似法。

这时候的众生是什么样子呢?佛说,“未 得谓得,未证谓证”。没有得到一果罗汉,他说得了;不是佛,自己说是佛;不是弥勒菩萨转世,说自己是弥勒菩萨转世要开“龙华会”;说自 己是宇宙最大的佛,要做道场。这都是大妄语。这样的人是要堕落地狱的。证果位是要经法师、明师印证的。你现在巳经证到果位了,你现在是几地菩萨,或几果罗 汉,你现在修到哪一步上,这都明明白白经法师印证后告诉你。你要是没有法师印证,你就坐一坐,说自己通达这个了,自己是辟支佛;自己证得那个了,自己是罗 汉、是菩萨。我告诉你,这样是要到拔舌地狱去的,果报不可思议,要经过印证才算数。法要从明师那得,证得果位、品级也是要经法师印证才算数。佛说这时的人“修少善根,生大果 望”。投一分钱想得一万元回报,投入的少,产出的多,投入的不大,我就想证得菩萨,特别是现在人一说他是菩萨,他爱听,一说他是罗汉他 不爱听。殊不知他一果罗汉还不是呢。一说“我受二十八清戒了,我是菩萨”,互相称呼为菩萨。你没有那么大功德、那么大福田,就想得那么大的果报,有可能 吗?虽然是学佛的善因,出家的善因,所以佛说这些众生“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佛说这 些众生愚迷,迷迷茫茫,不懂得佛法的真实意思,自己欺骗自己。难逃恶果,恶果就是地狱,不管出家、在家,这是佛说,谁都得听佛说,以佛说的为准。只按佛说 的,你说的不准,为什么?因为你这个身体不真实。虽是身体皈依了,但你的心性不真实,内里腐败了,生不出佛家的芽,而是发霉、腐烂成垃圾。垃圾就是地狱,就是三恶道,因为种子不真实,难结菩提正果。你说我今生出家了,没造恶果,我下生再修吧。我告诉你,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时间太久远。人间一日一夜在地狱是两千七百年,你造下恶因,你在地狱待个一劫二劫的,贤劫千佛出世都过去了。有的造下恶业,果报是千佛不度。不是千佛 不度,不是佛不慈悲,而是你把千佛出世的时间错过了,佛千劫出世的这段时间你还在地狱里,佛度不着你。佛来世间了,你没感召到这个世界来。有 人说释迦牟尼佛来时,我怎么没跟着他学佛呢?你没那个功德,你今生赶上了,能信佛、听闻佛法也是万幸的。这个世界上六十七亿人,此时此刻能坐在道场听法 的,能有几位?十亿分之一的机会你都赶上了,已是万幸。【四生果论第七】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四生。造何等业。受形禀命。种种不同。世尊曰。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从贪嗔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轮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说四 生。颠倒业本。一者卵生。是人先世。贪心机谋。计较为活。故堕卵生。鱼鸟之类。贪高为鸟。见人高飞。谋深为鱼。逢人潜沉。二者胎生。是人先世。贪恋淫欲。故堕胎生。人与畜类。本分贪淫。为人竖立。横心贪欲。作畜横行。三者湿生。是人先世。贪食酒肉。打闹作乐。故堕湿生。烂蛆厕虫。蠛蠓之类。四者化生。是人 先世。心多恋异。念念改常。面是背非。故作故犯。故堕化生。蜕壳飞行。蛾虫之类。佛告文殊师利。六道四生。为人最贵。惟人最灵。佛从人中修成。业从人中造 就。人能修福。决生天上。人能造恶。必堕地狱。有德有神。有道成圣人。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临命终时。随业受报。人道不修。余道不及。一失人身。万劫 不复。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四生,造何等 业,受形稟命,种种不同。”造什么业了,为什么身体不一样,命运不一样,各自有区别呢?佛说:一切众生无始劫来,“种 种颠倒,念念不善,深迷自性,久恋尘缘,从贪瞋痴,行杀盗淫,造诸罪业,无量无边,轮回相遇,受形非一,略说四生,颠倒业本。”

四生——胎、卵、湿、化,四生是由于众生颠倒业本,就是颠倒造业。颠倒就是明明不好的,偏说是好的。说你别妄语、恶口,他偏要骂你二句解恨。让他不杀生,他能听么?他不杀,吃不着好的。所以杀、盗、淫、妄、酒、贪、瞋、痴,这就是业本。轮回 相遇,受形各一,它是马、它是狗、它是猫、是细菌、是天人,都不一样,是根据业报来的。

一者卵生。卵俗话是蛋。卵生的众生都是先世做人时,贪心为谋,通过不正常 手段算计。把你的钱弄到我手里,为达到自己目的不择手段,形形色色,什么都有,什么事都干,这样的人变成一种习惯,就变成卵生。贪婪的脱生为鸟,见人就 飞。用计谋算计人,还不让人知道,为人阴毒的,死后脱生为虫、鱼、鸟。

二者胎生。在做人时贪求淫欲,故堕胎生。人是情一半、畜一半,各占百分 之五十,这时可以为人。如果是四分情,六分畜,那就是畜生道。人与畜类本分就贪欲,包括修行人,特别是发心学菩萨行的人。如果乘急戒缓,犯了淫戒就脱生龙 道。这个贪你动念都为贪,何况你去做啊?有的出家人上洗浴中心找小姐,被警察抓住;有的在家人更是这样,这个世界不用我说大家都清楚,有的出家人带女弟 子,出家也不出了,还俗和女弟子结婚了,这事也有。不是我说他们不好,我说的是这个现象,淫欲可以给人带来暂时的痛快,但是修菩萨行人视为毒蛇猛兽,为什 么,它和修行所证法喜之乐相比,万分不及其一,根本没法比。所以,心不修道,身体不得转化,想改变脑袋里的这些念头改不了。如果是横贪欲行就是胎生,贪欲 无度的人,就是这种业报。

三者湿生。湿生就是生长在潮湿的地方。这样的人先世贪吃酒肉,包括打闹作 乐,这些都不行。佛讲是湿厕蠛蠓,就像厕所的蛆和蚊子等。

四者化生。是人先世心多变异,变异就是一会儿这么想,一会儿又那么想,想法多变,说话也不算数,办事也没准儿,念念改肠,不按正常出牌。大家认为这人不能这样,但偏偏他就这样。假设说这个物品不能是他偷的,但恰恰就是他偷 的。面面而非,当面说你好,背后就说你不好。明知故犯,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事实不是那么回事。表面上是个善人,背地里阴险恶毒,这种人叫蜕壳如蛇龟。蛾 子、蝴蝶之类,都属于这么循环化生的过程。

这六道众生,“唯人最贵居于五道之 首,比天人都好”。虽然天人有天福天德,但是他们只知享五欲之乐,不能依法修行;修罗好斗,成天杀斗不得修行。唯人最灵,人可思善,人 可思恶,你要想改恶从善做得到,他们做不到。所以佛说,“佛由人成”。但是有一条,业也是由人造作的,人的一生可以造 福,也可以升天,可以成道、可以成佛。你如果作恶事,那就堕地狱。你要是有点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可以成神,你要是依法修行,又成圣、证道。所以 说“五总路头,福罪不由近定。”五总路头,是指五道开始,都是由人身造作的,而且有的业报是今生造的,有的不是,是前 世造的或多少生、多少世造的,临命终时,随业受报,说人道不修,其它道不能修,来不及,一失人身,万劫不复。离开人这一道,你想升天,天人修道难,只知著 五乐没有那个时间修。【五眼论第八】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以何知见。名为五眼。世尊曰。肉 眼者。光见、暗不见。见前、不见后是也。天眼者。前后内外。山岩石壁。真见无碍是也。慧眼者。能见文字义理浅深。前生后生后世。善恶因果。如掌明也。法眼 者。能见三世佛法则。种种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时是也。佛眼者。圆明普照。无始劫前。无终劫后。一切因果。如对目睹。毫发不失是也。此五眼者。乃从一切 诸善功德。福感而生。唯佛能全。余人不及。眼须分五。照空一心。见性修行。人人有分。

文殊菩萨问佛,“以何知见。名为五 眼”。世尊曰,“肉眼者。光见暗不见,见前不见后”。肉眼者见光明就像我们白天什么都能看见,晚上什么也看不清一样。有的动物黑天能看清,白天看不清,有 的见明不见暗,有的见暗不见明,总而言之,各见一半。天眼者,内外都能看见,天眼开的人往内里一看一片光明。过去没有灯,一位法师在自己胸口窝处扎个眼,用自己的胸里的光照亮看经书,白天又用棉花堵上。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肉体一片黑暗,他肉体一片光明,这就是天眼通。慧眼者,对佛经义理,一下能说到点子 上,自己的前世后世的何因何果都能知道。修行一段时间以后,自己的生身父母,包括所带的弟子,今生从哪来的,后世什么样子都知道,一目了然。法眼者,能见 三世诸佛法,量根施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传这个众生佛法,能行吗?什么时候度什么人,佛讲的非常清 楚,根据你的根机成熟不成熟,该不该度你。不该度你,他绝不度你,度你就是害你。所以有的法师说,自己的业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五 眼就是善功德,一切功德修善修福而来,不是想来的、不是盼来的、不是说来的,而是当下去修行自然证得来的。

唯佛具有五眼,有人得天眼、法眼,但不得慧眼。只有 佛才是五眼具足,说五眼由一心修成,见性而成。见性修行,人人有分,你不修行就没分。佛在这部经上处处讲修行,离开修行一切免谈。说我天天念佛,算不算修 呀?光念佛是修的一种,但修的太少不具足,修应该是一个整体、一个过程,丢掉哪个环节都不行。你天天念佛,身体也得改变,你不去静坐督摄 六根,光用念佛控制意根,摄不住。脑袋里的东西遇着外缘,又产生别的念了。在这念念佛,身体没改变,你找我喝酒我喝去,你找我打麻将我 打去,别人骂我二句我就生气,跟他争强斗狠,你说你能成吗? 【清净佛身论第九】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清净佛身。世尊曰。自性清 净。是诸众生本性。但见肉身。不见法身。诸佛悟后。常见法身。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坏无成。在凡夫地。名曰心性。在圣贤地。名曰圣性。在乾坤地。名曰天 性。在菩萨地。名曰佛性。在诸佛上。名曰清净法身。若不修行。终不能悟。本来面目也。若人求悟。不求师证。认妄为真。日久必成邪魔外道。成妖作怪。惑乱众 生。生遭王难。死堕恶道。一失人身。万劫难回。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清净佛身?”世尊曰,“自性 清净,众生本性。”自性清净是一个法身,光灼灼,赤条条,洁白的,没有杂染,每个众生都有。为什么,众生不一样。人是三身,平均分配到法身、报身、意生身 上,天上、地狱各一份,人身上一份。畜生是地狱部分占的多,报身少,一些大动物像驴、马就是自身

四、地狱六;蚊、虫之类的,自身仅有一或二。同样有本性,正常说,虽然占得少,仅有一点光,但它性能也具足,你看蚂蚁小,但也有灵性,人就造不出来。人造蚂蚁具备蚂蚁形,而没有蚂蚁的灵性功能。但是它为什么小到 那个程度,包括细菌,它们的灵性(即神识)在体内非常少,你看狗、大象非常有灵性,人一训话它们就懂。它的神识比其它小动物的多,灵性多一点。但见肉身不 见法身,这些众生光知有肉身,不知还有二个身,不知不觉。只有诸佛,才有法身,法身清净,不生不灭,也无坏无成。在凡夫地,名曰心性。同样一个自性,在不 同地方,说法不一样。我们的法性,在凡夫地是心性;要是在圣贤地,叫圣性。一旦证果就是圣性,有功德,够哪个品级的功德,他就是哪个品级的圣性;在宇宙之 中叫天性,天人叫天性;在菩萨地。名曰佛性。

为什么把菩萨地叫佛性,因为菩萨将来必然成佛。毗卢 遮那佛,法身成就了,法身是由报身成就的,化身也是由报身成就的,离开报身成就,什么身也成就不了。所以我们这个肉身要自觉心性,度的不是自己的肉身,报 身成就以后,才能去成就自己的法身、化身。要不然报身一轮回,天上的身也待着,地府的身增加黑暗。所以要悟本修行,求悟,要实修实证。

有的人刚坐两天,就说自己是菩萨、自己是罗汉、自己 是佛,大妄语成,没有实证。特别是现在末法修行,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佛住世时,他的弟子都是听佛印证,我这个弟子是几果几果罗汉。你自己没修几天,没坐几 天就自己说是菩萨、罗汉,没证到本来面目,那是邪魔外道,死后要堕落地狱的。邪魔鬼秽,魑魅魍魉,就是人死以后游魂野鬼,或栖树木,包括一些外道都是不能 归到正道去的,成妖作怪。这个鬼、那个魔,这些东西将来都有劫数,生遭王难,雷打火烧,有机会做人时都有王难跟着,死堕恶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所以修 行人知道这个很重要,造什么业感召到什么果报。我知道在座的各位不可能末证谓证,这样做感召的业报实在太重。【无余涅槃论第十】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无余涅槃。佛言。寂然不动 心是也。三世诸佛。共一路头。回到不动心中。齐受无乐之乐。更无有乐。过于此乐。故名无余涅槃。

寂然不动就是心常清明,什么事都明明白白不动,向佛 法性身不动,报身不动,化身的心仍然不动,化身无量,化身不染著于世间。化身像油似的,油和水不容,虽然它是液体,但它和液体水不一样,不起反应,常受快 乐,受无边乐之乐。佛住世时,肉体无限快乐,佛入涅槃,化身佛还那么快乐。法性身处在净的状态,报身佛时时刻刻处在乐的状态,再没有什么 能超越这种乐了,这就是无余涅槃。释迦牟尼佛不住世,将来弥勒佛住世,释迦牟尼佛的化身、法性身、报身三身合一到宇宙中去,永远去享受 快乐。那才是常、乐、我、净,度众生的任务完成了,与宇宙同存同乐,其他人做到了吗?都做不到。

【证果论第十一】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以何工夫修证。能超凡夫。入圣道 果。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向佛道。便舍恩爱。截断尘缘。坚持斋戒。精修十善。清净三业。远离六尘。力投明师。学问正法。依师开示。不杂用心流转。只依佛法修行。有此功者。得须陀洹果。复有善人。习佛威仪。清净戒律。一心坐静。摄心不散。身口意业。皆悉调伏。于世间心。动少静多。有此功者。得斯陀含 果。复有众生。三业不萌。六尘不生。静久功深。心性恒一。于世间心。寂然不动。得心自在。有此功者。得阿那含果。复有众生。以自在心。习成定力。定性现 前。悟明自性。本来空寂。心境两忘。澄心不动。有此功者。得阿罗汉果。此四果人。功超六欲。凡夫天上。得入圣贤。寂灭场中。同佛出世。助佛宣化。净佛国 土。自度度人。报佛恩德。直至菩提。永无颠倒。故名四果。得道圣人。复次文殊师利。是四果人。有真信心。依师教诲。不用二心。成德精严。威仪是足。于世财 色。恩爱名利。一断永断。一了永了。从始至终。守道如一。虽则不能大通大达心性坚固。清净解脱。与佛无异。故得超凡入圣位也。

文殊菩萨问佛:“以何工夫修证,能 超凡夫,入圣道果?”这话问的非常重要,怎么修能超凡入圣呢?

首先要舍恩爱。不是出家了就是舍恩爱,要心舍恩爱。在家夫妻双修也可成。示现欲爱离欲爱,不染污泥莲花性。其次是断 绝尘缘,坚持斋戒,勤修十善,清净三业(杀、盗、淫这三条一点不犯,叫清净三业)。远 离六尘(色声香味触法),都离开。力投明师,学问正法。佛都告 诉你明明白白的了,你不要见个出家师父会说三五句法,就是明师,不见得。真正的明师不露相。我见过真正的明师,看着他很普通,平平常常,但是那才是有法可 讲、有道可传的明师,跟他学一学一修能成。他给你讲的是佛家正法,讲的是佛家般若实相,这样才叫真正的明师。我就是依师开示,师父讲的就是正确的,就是让 你如法修行,不犯诸戒,不随世心流转,有这样一首偈子:众生恋世多激情,轮转生死浩浮盈,如是顺流背本己,无明神识六道中。学佛入世逆世行,逆世离世非厌 世,识破无常因缘情,自度度人大英雄。有这样的功德才证得须陀洹果,即一果罗汉。否则,不随世转很难。

什么是逆世而行?我上初中时读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石 狮子掉入河中,过了上百年,有人顺流在下游找,怎么也找不到,最后问到一位有学问的人,他说你往上游找。结果找出几百米,就发现了。原来石狮落水后,水流 长时间冲刷,石狮太重,水流只能把河底泥沙冲出一个坑,这狮子就往水源方向倒了一步,又冲又倒,就这样慢慢朝源头方向移动。逆世而行就相 当于这个道理,别看非常缓慢,但一直朝本源接近,能够回归本源。你不回归本源,随波逐流,终归大海,永远也回不到源头上去。别看大海 大,源头才在高处。还有的善人,行住坐卧不离佛法,“一心静坐,摄心不散。”我以前没看过这部经,但我走过这条路。一心静坐,督摄六根,六根受调伏,世间 的闲心就没有了。有此功者,动少靜多。这里佛都清楚的告诉我们只有静坐,才能有证悟、有果位,否则,不讲静坐就没有证悟,这是佛说的。我 们修行人只要以佛说的为准,按佛说的去修,就是正法修行,否则就是末法。有的人一天不去静坐,就给人讲法。所以我说法 师讲法,要讲出有证悟的话,必须是真修实证“坐”出来的,有戒、有定、有慧,戒、定、慧是要从自身上去修的,讲法就讲这个法,引导众生同奔西方,有此功德 者二果罗汉。还有的众生,三业非常清净,定的功夫非常深,于世间 闲心一点没有,心里产生定境,以寂静为乐,耐得住寂莫,身体也不染著于世间,这样的人,得三果罗汉。今生你有多大的功德去静坐,你就能成就多大的果位;你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静坐。为什么有的人闭关那么多年,还要在这个世间去行、去发 菩提心、去度人?闭关是一种强断,在世间当中修行叫心断。三业不清净,还有杀、盗、淫,没断很难成就。另外,非 根不度,你是一棵小苗,季节不到让你结出果实不可能,只能给你阳光、雨露,慢慢培养。度人也如此,够标准了自然度你,不用你说。人不能 和人比,业习不一样。有的人多少世都跟他修行,是他的弟子,多少世是他的兄弟姐妹或眷属,缘分有远有近,根基有深有浅,他是择根而度,非 根不度,非器不传。你不是载法之器,是我什么人也不教你、不度你。这都是佛说的,佛在戒律中说,师父要把法传给根基不够的人,师父有责 任,要承担业报的。

证得四果的圣人,功德超越六欲凡夫 和天人。佛出世的时候,随佛再来化度众生,报佛恩。他们不颠倒。四果罗汉称为圣人,他们有真信心,依师教诲。依师就是依佛教诲。其心非常专一,不杂 染。一点无漏,诸漏无有。行住坐卧,处处威仪具足。于世间的财色,恩爱名利。一断永断。一了永了。直至八万四千大劫,千佛出世,贤劫结束。故得超凡入圣。在这个娑婆世界,他享受的天福,证得的神通是非常大的。虽然没有大通大达,但心性清净,和化身佛相似。但是法身没成就,化身没成就,所以这里讲的是小乘 法。没发菩提心的四果罗汉,有这个天福,贤劫千佛出世,由于法性身和化身不成就,要陨落。发菩提心,报身成就菩萨道的,才能成就法身、成就化身。

【有无四相论第十二】

文殊师利菩萨问 佛。何等之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曰。凡夫之人。认自四大色身是我。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爱。意不均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随。世心 流转。不求解脱。名有众生相。心识不忘。业种常萌。不悟无生。真空实性。常随心境。意识流动。名有寿者相。菩萨之人。知身是幻。悟世无常。不惜身命。何况 资财。但学大乘佛之教法。名无我相。等观众生。皆如赤子。不择冤亲。平等济度。名无人相。于世间心。一了永了。更不相续。名无众生相。明悟自己。无生实 性。不随心境。意识流动。但依方便。愿力行持。名无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名凡夫。无此四相。是名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何等之人。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世尊曰:“凡夫之人。认自四大色身是我。贪生怕死。名有我相。心存憎爱。意不均平。名有人相。念念常随。世心流转。”也就是念念常随世俗、世事、世论去转,不求解脫。有人也不做坏 事,也皈依三宝,但这还是色身是我,心意差别,不求解脱,不悟无性真空实性,还是六道众生。你今天是人,明天去享天福,天福享尽,又是众生,心识不忘。思 维老是不停,业识种子不断。我活多大岁数,怎么去活,心境常随意识流动。行菩萨道人知身是幻,是幻化不真实的,不是真常的,一切万事万物,包括这个星球,一道流光,便在宇宙中消失。所以地球上的东西能是真常的吗?不是,菩萨是不惜身命,何况资财?

发菩提心是以身、命、财为代价的,特别是生命。要度 一个人,本来不该到这处受生,就为度化他才来,花了很长时间,命运是长时间的造作,度化是要承担事物、内外财都得舍。要发护法心的菩萨是惜身命的,惜身命 不是为自己,而是要用这个身命去护法度人,这叫无我相。菩萨虽然不惜身命包括资财,但惜大乘佛法,依法修行,行菩萨道,平等看待众生,把 众生当自己的儿子想。不管是冤亲还是债主,好坏一律平等对待。平等度人,这才叫无人相。在那个世间一了永了,没有名相相续,这就叫无众 生相。名相就是人常说的:我怎么长的这么老了,这么难看了,执著年轻状态。我这没面子,那有面子等。有的真修者没有这些想法,不执著于肉体表象,明悟自己无 生实性。不随心境、意识流动。悟自己性是不生不灭的,我自心没证得心净,不随我思维意识,只以方便愿力行持,我去随顺方便世间的事,随 愿力行持的同时别把持戒忘了,你随顺世间的事物,总要有个度,随顺过程中不能犯戒,这叫无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凡夫,无此四相即为菩萨。【五根五佛论第十三】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五根五佛。同种善根。世尊 曰。若是清净斋戒。明心见性之人。投师口诀。得正见者。眼是佛见。耳是佛闻。鼻是佛嗅。口是佛说。心是佛知。五根常显。五佛神通。同种善根。成佛种智。若 人把得定。作得主。依佛修行。佛说是人。立地成佛。

五根五佛是不是种善根得来的? 明心见性之人,是指有真修实证工夫 的人,是得“道”之人,是用自身验证佛法的圣人。这样的人知道宇宙真相,知道学佛的路径怎么走、怎么行,怎么能了生脱死,怎么能成就佛道。他讲的法不是照 本宣科,是用平常的话语讲出智慧之道,这样的人能弘扬出佛家正法。所以要投明师,要不然大学教授看着这本书、背诵那本书怎么不是明师?因为教授讲出来的是书本上的,是有限的,不是他自心流出的。所以佛说要投明师,得到口传心授,这样的人你才能得到正念,你这个眼才是佛眼,否则你不知凡圣。耳听是佛法,不听邪魔外道。鼻子闻的是正嗅,虽然嗅到了不起烦恼之心。口是佛说,你说的话是符合佛法的,不犯佛的戒律。心是佛知,正觉、正行。这就是常显五佛神通,五根(眼、耳、鼻、口、心)要符合佛家戒律,依教奉行,这叫同种善根,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佛的智慧,这样的人才能把得定,作得主,不犯戒。自己对自己负得了责任,依佛修 行。

佛不住世,佛法住世,释迦牟尼佛肉身不在这个世间,但他的实有化身还住世,他的法没变,佛法没失效,肯定管事,按他的法修行,实修就成。佛说人立地成佛,什么是立地成佛?你这一念心与佛的慈悲一相通,不是 我肉身成佛,而是我这心性很快就成。不求立地成佛,只求当下把持一念之心。

【六波罗密论第十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修证。得六波罗密。佛言。若 有众生。能舍酒肉不食。能舍财物不贪。能舍恩爱不恋。能舍诸恶不作。能舍人我不争。名得第一布施波罗密。复有众生。能持佛戒。能习佛仪。能降六贼。能断邪 非。名得第二持戒波罗密。复有众生。能受人亏。能忍人骂。非来正对。逆来顺受。都无怨恨。返加度脱。名得第三忍辱波罗密。复有众生。能学如来。十二部经。受持读诵。书写讲说。未通务通。未证务证。名得第四精进波罗密。复有众生。能断诛杀。能止妄念。能除昏散。能习禅定。定力如山。魔扰不乱。名得第五禅定波 罗密。复有众生。能破无明。能空诸相。能通理法。能决是非。言言的当。字字无差。名得第六般若波罗密。若人能具六波罗密者。名出生死。名到彼岸。名超三 界。名登十地。成佛之数也。

不吃酒肉这是一个大事。有人想我不吃了,别人能少杀 不?你不吃,那个东西就多了,养鸡的少养了,养猪的少养了,物产多了一份,网捕那也少捕了,而且你还多了一份慈悲心,属于布施。同样,能舍财物不贪是布施,能舍恩爱不恋也叫布施,能舍诸恶不做这也叫布施,能舍人我不争,这也叫布施。

持戒是无戒可守,无戒可破,一切行住坐卧都如法。由 于他修得了漏尽通或者入禅得定之人,一切行做自然符合佛家戒律,这叫持戒。你要心里总有一个怕,处处怕犯戒,心里存有 个戒,这样的戒律还不好守,也只能是守戒,在这个世间如果你不从心念上转变,如同在染缸之中,长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因为你没离开河边。所以按佛说的,你要降服六贼,你光用一句佛号代替不了依法修行。当你生老病死或八苦来临时,你舍弃不了、降服不了。依法修行把身体转化了,六贼不起,才能把自身的法宝作 用发挥出来。要是六贼起时,自劫家财,把你自己家的财宝掏空,无量劫来那点功德都被整没了,然后受六道之报。只有从心念上降服六贼的人,才能邪事不生。谁 要是来挑刺儿,说三道四,我真正的善境界来了,心生欢喜。这个世间我不该做的不做,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想的不想,这也叫持戒。还有的众生能吃别人的亏,难 听的话能听进去,忍别人打、别人骂,说白了逆来顺受,就像我说的,六七十岁人不跟小孩儿一般见识,这样就心无怨恨,这样能转境。这也叫忍辱。还有的众生能 学如来十二部经读诵、受持、书写、讲说。虽然不能通达佛理,没有证悟,但是天天打坐念佛读诵经典,不做与佛法修行无关的事情,这就叫精进。还有的众生能断殊缘,殊缘就是夫妻、父母、姐妹、怨仇、恩爱这都属于特殊缘份,曾经打过我、骂过我,我不起妄念,我都能断,不昏暗、不散乱、不放逸。就是 常说的定力如山,魔拢不乱,我把得住自己,心魔不起,外魔不侵,这样才有禅定。还有众生能破无明,破无明的人必得空,不空的人破不了无明,无明就是烦恼业 障,得空的人有定力,得空的人能消业,无量劫造的业报让你的功德把它化掉。化掉非常容易,听经、闻法、打坐、念佛忏悔,当你进入空境时,这无量劫来的业报 很快就消掉。否则的话,那就一点点消掉,如同满山的大雪,太阳一出来,热量一照马上化掉,如果让你自己一点点用热水浇,你得多长时间。修行人必须得定、得 空,这样破除自己的无明,破除无明以后,你才能通达佛理,明辨是非,要不然是非标准找不到,以我为中心,我个人得先去断是非,颠倒之见,这时你才言言得 当,字字无差,这样称你有智慧,也叫般若。你这样修六度万行,才能出离生死,到达彼岸,超三界、证十地,直至成佛。

【大善知识论第十五】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行持。名善知 识。佛言。善知识者。心性柔和。戒行精专。心无贪妒。物无爱恋。心行平等。意无憎爱。有大方便。自度度人。量根施道。具大总持。好心与人。不求果报。行门 清净。无诸过失。说法论议。皆合经意。具足此行。名善知识。复有智慧出众。福德超群。无所不善。无法不识。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掌佛祖权衡。作佛门领 袖。开正道门。塞邪魔路。绍隆佛种。续慧联芳。以心印心。流传不绝。大机大用。大愿大力。此名真正。大善知识。

什么样能称为善知识?你看那人说话办事不恶言、不恶 语,非常平和,像桑叶一样平整、和气。你看人家说话办事,一切造作,没有一个地方犯戒,都符合佛家戒律,你是恩爱也好、情仇也好、财物也好都不去贪著,一 切名利也不贪著。名利你得到了我不掺和,你得多了我高兴,你比我强那更好,心态是这样的。什么物品都可以舍去,没有大、小、高、低之分,都一样。恨我的人 向我请法,我也给他说,爱我的人我也不多说。看什么人施什么教,讲法无碍。你适应什么法,就得给讲什么法,方便解说,让你生欢喜心,让你得到满足。

量根施道。你是什么根器,你是个碗,给你一碗水的量;你是个盆,我给你 一大缸水,倒进去不都溢出来了吗?不是载法之器。心量够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佛法是平等的,行菩萨道的人一定要以平等心去观察根基再度人。

具大总持,世间有大道理小道理,这个人有这个人的道理,这个僧团有这个僧 团的道理,这个国家有这个国家的道理,这是一个法则,一个顺序,你要遵从,不能让太阳从西面升出来。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大道理还要服从硬道理,硬道理还要 服从天理。道理还要服从效果。总之,要能把握修行的全局,又要注意修行的细节。好心与人,不求果报。你供养善知识一百元,他真难受;还不如他给你一千元,心里好 受。这是心态。你对他好,他也这样,你对他不好,他也这样,他只供养别人而无求人回报自己。一点过失也没有,过和失中间有个度,过这个度叫失,过了这个 度,你好像得便宜了,实际是失去了。你要是清净门头,就是无过失,我怎么做也掌握在度内。他知道果报不是求来的,是修证得来的。

说法论义,皆合经义。讲法不见得说的华丽,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最 普通的道理,用平常的话语说出智慧之意。说法论道皆与佛法暗合。你是老、是少,你是有文化、没文化,一听就明白,这才是讲佛法。把佛法说的高谈阔论,还觉 得是你自己的佛法。那不是度人去了,那是传知识教去了,那是把佛法当学问了。学问和佛法是两回事。

还有的人智慧出众,福德超群,无所不善。什么法都能 讲,什么法都通达,为人天眼目,作佛法栋梁。这是佛家倒驾慈航来的住世菩萨,或者是乘愿再来的菩萨,承载佛的家业,替佛衡量接班人。所以我讲不要瞧不起身 边的人,对待身边的人不要轻视。你一天中的一言一行,言语造作,你身边的人看得明明白白。你就看见阿弥陀佛了,其它众生你都没瞧起,你心不平等,菩萨他不 欢迎你。不是这位菩萨不慈悲,是你心性不够,这就叫人天眼目。再进一层可以叫探子,到你这来,看你这世间的众生什么样子,你是什么样子,这么来理解也可 以。这样的菩萨,承载佛法,教化一方。替佛祖权衡,掌握衡量世间的教体,作佛门领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在少林 寺靜坐九年,把法传完就走了。他是不是佛门领袖,他一定就是佛门领袖,他讲的法至今还流传,不是当了主持就是佛门领袖,那都是名相。而是他的法论轰动整个 佛教界,让现世的众生都赞叹,受他法化。这样的人讲法,色究竟天以下的天民、天王都赞叹,这才叫佛门领袖。开正道门。让正法住世,自己就行正法,只有这样才能把邪魔鬼秽、歪门邪 道化解掉。魔王给你出点难题、设点障碍,你魔考过关,魔王赞叹你是个好对手,拜在你手下不冤枉。你说你受点伤就退回去了,魔王都不佩服你,你出什么三界 呀?魔王与菩萨是朋友,是对手上的朋友,魔王你该魔就魔,我该承受就承受。我知道做魔是你的职责,你不魔你就失职;我要是不能承受,我也无能,就这么个道 理。

绍隆佛种,续慧联芳。受一佛之旨,等于受十方诸佛之旨,承载各尊佛、各尊菩萨愿 力,以心印心,传以心印心之道。不得以心印心之法,就不得以心印心之道。要修以心印心之法,看不见修以心印心之道的人能行吗?师父选徒弟得以心印心,才能 续慧联芳。说白了看我这儿子是个孝子,我才能传家业,是个不孝之子,我把万贯家财交给你,你今天赌博去了,明天吸毒去了,没几天就会把万贯家财散没了,能 不能把家财交给你?佛家也是这样,善知识一定要选以心印心之人,全面合乎上述标准,有大愿力,愿意承载佛法度众生,延续佛种性,这样才是真正的大善知识。

【得生天堂论第十六】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修何福业。得生天堂。世尊曰。若 有众生。信佛因果。受三皈依。持五戒修十善。事二亲。截断邪淫。常行正道。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庄严佛相。护善遮恶。作大福田。是人舍寿。必生 上界。三十三天受诸天福。五欲妙乐。思衣衣来。思食食至。皆是自然化成。不用人力所办。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各具五种神通。快乐逍遥自在。

佛讲怎样能生天呢?如果信佛因果,皈依三宝,持五 戒,修十善,事二亲,双方父母要孝慈善待,顺者为孝。现在的人邪淫横行,无忏无悔,以此为荣。所以将来的人业报要深重,生天的人有此一条,学佛的人一旦犯 淫戒,要堕地狱。破戒了就是船有漏。再好的船漏水也要报废,船坏了还能航行吗?还能奔向彼岸吗?

斋僧供佛,修塔造庵,转诵大乘。这样的人能生三十三天,守五戒、修十善只能生天,这是佛说 的,你没静坐,你没修禅定,你生不了佛国土,你出家也好、在家修行也好,你悲哀不?是不是可怜悯者?不管出家、在家,佛教怎么做我怎么做,即生超出三界,那才是目的。不然,生三十三天以后,享天福,思衣来衣,思食来食,即是幻化而成,不需劳作。忉利天一日一夜人间百年,四王天一日一夜人间五十年,天人各有 五种神通。天人讲神通,不讲科技,人人有神通,不需要科技,个个消遥自在。

【邪师外道论第十七】

复次文殊师利。世 间多有邪师外道。不知善恶因果。不达轮回报应。一向狂心信邪。倒见尊命神鬼。行鬼教法。诳惑世人。广杀猪羊牛马。禽兽畜生身命。自贪食肉。妄称祭天祭地。祭神祭鬼。求福求寿。保家保身。托鬼为由。干人财食。又有书鬼符牍。传授世人。妄称功力。度人生天。要人财物。活自邪命。若杀命。救得命。王侯常在世。若 符牍。能度人。邪师得上天。世上迷人。信此邪见。大家相连。同入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何以故。求福莫过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不杀放生。求慧莫过广学多 闻。求安莫过省禁是非。是故欲求正道。莫信邪师。欲出轮回。莫犯因果。罪福报应。如影随形。邪正道殊。苦乐各异。

佛又说:世间多有邪师外道,特别是末法。邪师就是不 讲正知、正见,讲邪知、邪见,不讲善恶、因果,说人就是人,死了生天,没有因果。离开因果就是外道,不懂轮回报应,张狂自大,颠倒之见,听从神鬼,追寻灵 感,行邪鬼道,欺诳迷惑世人。这些人的做法是,广杀猪羊牛马等畜生身命。自己也吃肉,用肉祭天、祭鬼,求福、求寿。托鬼神为由,骗人钱财,又画符类,说有 功力降邪,助你升天,要人钱财。以佛名为由,贪求名闻利养,迷惑人,如果众生不明真假,信此邪见,那就和他相造共业,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求福、求寿,莫过于斋戒、布施,你用正因去求,正如 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如果不按正规途径去求,求仙保佑,能不能求到。有时能求到一点,但是属于欠帐,在银行欠的高利贷。今生保你发财了,你下生就得贫穷,去偿还人家,不是正得的家财,而是靠一些外道得来的,那就是欠人家的,不是通过正常的方式、方法得来的财,今生还不了,下生早晚有一天得有人跟你清算。一 些做买卖的人供这些仙,一是这人和这道相通,将来要到这一道去;二是求的财有业报跟着。所以想求寿,你就放生,买些鱼,做水路法会放生;你求多闻,想出轮 回,就别犯因果;想得到好的报应结果,就去行善,善和恶如影随形,邪正道殊,你是行善的,就得正道报,行恶的就得恶道报。说人和人怎么不一样,一口气上不 来,那就是十法界,苦乐各异。]

【外道六师论第十八】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世尊曰。如来灭 后。多有波旬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头被褐。称佛弟子。相共檀越。饮食酒肉。食污漫净地。第一外道。复有牵妻带子。住佛伽蓝。偏学瑜珈教相。自称遗法弟 子。饮食酒肉。与人修斋。不僧不俗。第二外道。复有邪人。上无师传。下无师证。被鬼迷制。邪悟聪明。不加修功。自言成道。外托佛教。内行邪法。乱惑世人。同入邪路。灭佛知种。第三外道。复有外见。偏学有为。行符咒水。驱鬼遣神。惑乱世人。增长恶见。灭佛正见。第四外道。复有道依休咎。学问吉凶。占卜鉴形。先兆祸福。惑乱世人。灭佛正眼。第五外道。复有妆模作相。空腹高心。未证言

第二篇:慧律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1989年11月3日文殊讲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大家晚安!今天是我们讲堂落成之后第一天的讲经。

(那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个时候最看得出来,道若一尺,魔就一丈,这个讲堂经过很多的波折,经过很多的障碍,很多地破坏,起到今天才渐渐平静。

首先我们佛教一定要僧赞僧,佛教才会兴盛,那么我希望我们要讲这部经,最重要就是要让大家了解净土法门,那么我们有这个福报坐在这个地方,是要修很多劫,很多劫的福德因缘,那么今天因缘具足,所以在座诸位要好好地来听。

《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是每一个道场早课跟晚课都在诵的,比如说打佛七,早上都诵《阿弥陀经》,平常晚课也都诵《弥陀经》,我们自己自修也诵《弥陀经》,但是对这本《弥陀经》深入研究的人也有,那么对这本经要彻彻底底地了解,我相信不是很多,所以我们今天会选这本《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是要深入地研究净土法门的事跟理的圆融法,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选这本呢?因为这一本它讲的事相、讲的理体都很详细,所以这本经若对一个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听起来可能会比较吃力,因为这是文言文的书,但是我会尽量用台语来解释,解释得很清楚,一句、一句念,一句、一句向诸位解释,尽可能让每一位法师、每一位在家居士,都得到法喜充满。

在这里对诸位宣布:进来我的讲堂,不准讲是非,不准传是非,这是必须要执行的事,一间道场会乱就是这样搬弄是非,那么我们今天要来学净土法门,口业不清净我们要如何学道呢?我们今天身、口、意不能与本性相应,那么净土法门这个‚净‛字就做不到,所以我希望说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大家合作,佛教已经衰微好几百年,我们做一个佛教的弟子应该尽心尽力来拥护,不要再搬弄是非,那么我希望诸位为了整个的佛教来设想,同心协力来进行我们这个佛教。底下,请打开讲义。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明蕅益大师要解 清圆瑛法师讲义

目录

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李炳南)………………………… 圆瑛法汇序(林翔)………………………………………………… 弥陀要解讲义序(兴慈)…………………………………………… 弥陀要解讲义序(靳云鹏)………………………………………… 序(乐慧斌)………………………………………………………… 圆瑛法汇序(林森)………………………………………………… 序(印光法师)……………………………………………………… 序(梅光羲)………………………………………………………… 二种题目……………………………………………………………… 译经法师……………………………………………………………… 解经大师……………………………………………………………… 着解序文……………………………………………………………… 解经玄义……………………………………………………………… 正释经解—序分……………………………………………………… 正释经解—正宗分—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啓信…………………… 正释经解—正宗分—特劝衆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正释经解—正宗分—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正释经解—流通分…………………………………………………… 蕅益大师跋…………………………………………………………… 校勘及重新排印说明…………………………………………………

重校新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序

重校就是重新再校对这个新版,新版是对旧版讲的,因为旧版有很多错误。《阿弥陀经》这是一本经典。要解,那么这是一位大师所写的,那么再加上讲义呢?那就是圆瑛法师讲的,讲义就是像我们现代讲的比较白话。序就是写在文章的前面先作稍微介绍叫做序,简单讲就是重新校对这个新版的《阿弥陀经要解讲义》,这个前面的一篇序,序文就对了。

【佛法难闻,凡情忽之也;净宗难信,旨奥罔解。佛法者何?净而已矣。】说‚佛法难闻,凡情忽之也‛:佛法就是我们现在在研究的大乘的经典跟小乘的经典,难闻就是说:没有福报的人听不到,没修无量劫来这个善因缘他听不到,他很想要求道,但是所求的不是正法,是邪法,是不正知不正见的。那么难闻呢?是他要听到没那么简单(,没那么简单)。‚凡情忽之也‛:‚凡情‛就是一般的众生。他(忽略,)忽略了,他都不会想到:我今天可以听到佛法,是真的很不简单的福德因缘(,凡情忽之也)。一般的众生他没有去重视,没有去注意到。‚净宗难信,旨奥罔解也‛:净土宗因为是不问自说,我们每一部经典都是弟子问,佛才回答,但是因为(这本《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这本经典,是(因为)很深奥,很不可思议的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徒弟证阿罗汉果(的这些阿罗汉,)都无法去了解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的地方,所以净土宗是不问自说,净土讲的这本《阿弥陀经》,是弟子没有问佛自己说出来的,叫做不问自说,所以因为证阿罗汉果他都无法了解这种境界,(因此说净宗难信,证阿罗汉果他都无法了解,)当然要叫凡夫来相信这部经典是更加难,叫做净宗难信(,很不容易相信)。‚旨奥罔解也‛:‚旨奥‛(把笔拿起来,):‚旨‛就是义理,就是说这本经典的义理。‚奥‛就是深的意思(,就是很深的意思)。‚罔解‛就是不解,不了解的意思,‚罔‛就是不的意思。因为这本净土宗的经典(,那么)《阿弥陀经》(这本经典)义理很深奥,(叫做旨奥,罔解就是)不为一般众生所容易简单来了解的。‚佛法者何?‛:意思是说佛法是在讲什么呢?‚净而已也‛:就是在讲一个净而已。那么要净(,要净)什么呢?【所净者何?】今天我们在讲净土宗这个‚净‛是要净我们什么呢?底下【根尘识皆是也。】就是要净我们的六根,要净我们的六尘,要净我们的六识,六根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为什么称呼为根呢?在座诸位!树若没有根它会活吗?不会活,所以六根的意思,把笔拿起来,六根这个根写四个字,就是增长生死,增长我们的生死叫做根,会主导我们的生死的叫做根,我们若有这个六根我们的生死就不了,眼睛看色,耳朵听声音,嘴,口业,这六根就是这样,光是我们一辈子所吃、杀的众生就不计其数,所以这个根就是说增加了生死,树若没有根它就不会活,所以我们这个六根就是在攀缘的地方,在造业的地方,意思就是说有这个六根会增长我们的生老病死,这辈子死后,下辈子再继续来出世,生生世世来六道轮回就是因为有这个六根,(有这个六根,)我们若转一个念头,以清净心,那么六根就是我们的本性,六根所散发出来的就变成智慧之六根,所以我们现在是叫做污染的六根,(污染的六根,)那么我们若明心见性,我们若有修行,眼睛看一切境界,咦!如如不动,我们过去凡夫,眼睛看这个色就分别、执著,咦!我们现在学佛,这眼睛看这人众生变成怜愍心、慈悲心、观照心,不同,圣人也用六根,但是圣人的六根是长养圣胎(,长养他的圣胎);凡夫的六根是造恶、轮回。那么尘呢?尘就是污染的意思,这张桌子若是三天不擦就有很多灰尘落下来,我们这个心若没来听讲佛法,光是个性要改就不可能,光是这张嘴整天就是在搬弄是非,(整天就是在搬弄是非,)所以说虽然有的听到佛法,但是他不去实现他的清净,尘照常还在,(尘照常还在,)这尘就是污染的意思(,污染的意思,其实这个尘实在……,但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你只要对境无心,尘无所住,这是我们的本性,这个外境不重要,净化我们这个心最重要,我们的内心起心动念这个尘就会污染我们,所以我常常劝告诸位,说:(活在你的生命,)活在你真正的生命当中,你要了解自己,(你要了解自己,)不要常常拿你的尺寸去衡量别人,(不要常常拿尺要去量别人,)你要了解你自己你是一个凡夫,你是一个烦恼的众生,你怎么够资格去讲别人呢?你凭什么要讲别人,你愈讲你就愈分别,这六尘就愈污染(,你愈讲你就愈分别,这六尘就愈污染),但是我们人都会讲别人却是不会讲自己,这就是我们学佛的重心点,所以从今以后,在座诸位!不要干涉别人,是非不要听。哲学家讲一句话:(全世界的人都说这个人不好,你要应该跟他相处才来说他,)全世界的人都说这个人不好,你不要相信,你要来跟这个相处看看你再来下断言;全世界的人都说这个人很好,你也要来跟他相处看看,这样才不会偏激,才不会冤枉。要深入去了解才不会被六尘污染。(所以……,若是我不同),我这个作风是说个人做个人负因果,我做,我负因果,你做,你负因果,你要造恶跟我无关,我只能教化你:你不要造口业,不要分别,不要执著,要放下,团体当中不要斗争(,我只能这样教你)。但是你不听我的话,你一定要这样做,那你去负因果,我不用替你担。有一个很关心的信徒(来,打电话)来:啊!慧律法师!外面诽谤你怎样、怎样。我说:你冷静,诽谤我们的人不一定比我们有修养,我们没有诽谤别人,我们不用担因果,诽谤我们的人他要负因果,他断众生的慧命让众生来诽谤三宝,他要下地狱,难道不是这样?我们没有诽谤别人就好,别人讲我们怎样,这没有关系,(这没有关系,)我们欢喜心来领受,要成佛,要当菩萨,一定要经过这个阶段,一定会经过这个阶段,种种的境界。那么‚识‛就是分别心,(分别心,)我们所要亲近的东西就是这三种,根、尘、识,‚根‛就是六根,就是增长我们的生死,‚尘‛就是污染的意思,‚识‛就是分别心,我们若有分别心,我们就继续去造业,继续去执著,继续造口业,知道也讲,不知道也讲,所以我们造业最重的就是什么?就是这张嘴巴,(就是这张嘴巴,)所以我们会修,大家在拜佛,大家在念佛,光是这张嘴巴功德全都花光了(,这张嘴巴都把我们的功德全都花光了)。底下说:【故群经蕴义,无不在净;学而习于净,扼乎佛法之要矣。】所以群经就是很多经典都这样告诉我们: ‚蕴义‛:(把笔拿起来,)蕴就是含藏。含藏就是说隐藏很多的义理,无不在净(,全都在讲要如何净),佛法就是要让我们清净,世间人就是要让我们污染,(污染,)所以我都劝这些老菩萨,经文虽然有一点深奥,但是我们坐在这个地方,听得懂也来,听不懂也来,至少不会看电视,不会去造业,至少不会跟媳妇打架、吵架,不会跟你老公吵架,至少你这二个钟头一张嘴静默没有去造业(众鼓掌),你来这两个钟头看的是佛祖,这本是经典,是法。佛、法,再看到的师父就是僧,你来到这个讲堂有修没修三宝具足,所以听得懂、听不懂全都要要来结一个善缘(众鼓掌)。‚故群经蕴义,无不在净‛,就是说一切的经典蕴藏所讲的,就是全都在净,‚无不在净‛就是完全在讲要如何净,如何才能清净?‚学而习于净,扼乎佛法之要矣‛:我们要来学佛,学习这个净(,清净)。‚扼乎‛(把笔拿起来,):就是掌握住,(掌握住,)手握紧,‚扼‛就是手握紧,意思是说你已经掌握了佛法的(,‚要‛就是)根本,今天你来学佛你不来学净要作什么?(你要来学佛,)你不是要学净,难不成要学污染?要学净,我告诉诸位!第一、一定要对众生有礼貌,遇到要多讲:谢谢、感谢、送驾、接驾,对人要有礼貌,但是我有去看其他的道场,我们不可以讲别人的不对,师父是很行,但是站在他身边的徒弟都没有在招待人,整天就是这个法师比较有修行来向他顶礼(:啊!这个……);这个没修行不向他顶礼,甚至没修行的,连看都不看一眼,有修行、没修行从外表怎么看得出来(,你从外表怎么看得出来),所以我常常劝告这些在家徒弟,我都劝告我的徒弟:凡是进来我们文殊讲堂,不准去说全台湾省哪一位法师的是非,有修行也好,没修行也好,男众也好,女众也好,沙弥也好,沙弥尼也好,持戒也好,破戒也好,持斋也好,破斋也好,一切与我们在家人没关系,你做,你负因果,他做,他负因果,我们没剃度,师父就是三宝,你若能用这种心去恭敬,第五、你就有这个三宝的观念,佛法就是在讲这个清净,今天我们在家人修行是怎么样,拿一支秤在秤出家人:咦!这个比较有修行,我老是听徒弟讲:我的师父很有修行,我的师父有开悟,我的师父有神通,或是说我的师父有我了不起!我说:啊!赞叹师父是很好,但是师父有修行是师父,你师父开悟不是你,难道不是这样?你把你师父形容得很好,是多么地好,像佛祖般,但是你没开悟,没有神通,没有修行,对我们一点帮忙都没有,所以唯有要修自己,一定要修自己,回光返照,你进入这个讲堂才有意义,若今天我们这个净不能清净我们的心,整天来这里搬弄是非,诽谤出家人,还是说这个比较有修,这个比较没有修,有啊!我看很多徒弟就是这样,当然外面跟我们无关,我们现在以讲堂为主,不准讲三宝的过失,你不共法圣人,你不了解人家在做什么,你也不了解师父是凡夫还是菩萨,你今天诽谤人家,你若是诽谤到菩萨你怎么办,难道不是这样?你从外表看你怎么知道他是凡夫还是菩萨呢?看不出来,我们自己承认说我们是凡夫,我们就不要讲人家的是非,要当作每一个人就是菩萨,这样你就掌握了佛法的根本,这就是佛法的根本(众鼓掌),所以在座的诸位!不管法师、在家居士来,我都当作你们是菩萨,每一个我都当作你们是菩萨,【然三藏烟海,畏繁求专,得《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古德汇而辑之,曰《净三经》;】这是什么意思呢?‚然三藏烟海,畏繁求专,得《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古德彙而辑之‛:意思就是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烟‛就是大的意思,像大海般那么大,意思是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像大海那么大。‚畏繁求专‛:‚畏‛就是众生每个都会怕,那么多经典你到底是要看哪一本(,你到底是要看哪一本,‚畏繁求专‛),太多了,大家都会恐怖。‚求专‛(把笔拿起来,)这个‚专‛就是简单,直截了当,意思是说了生死最快的,直接的,不必再绕道,不必转来转去的(,有用转来转去的,要专,就是直接,不是简接)。‚畏繁求专‛意思就是说要专心,那么就是以这个《阿弥陀经》,人家说《净土三经》,‚将三经‛就是《净土三经》。净土以哪三本作经典呢?《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那么我们现在要讲的这本经叫做《阿弥陀经》,下一本经要讲的叫做《观无量寿经》,第三本我们要讲的就是《无量寿经》,我们这个讲堂以净土为主,所以这个净土的经典就一直讲、一直讲……,讲到死为止,没有停,一直讲,跟净土有关系的全都讲,就是要让我们念佛,要让我们了生死,所以《阿弥陀经》现在我们在讲,《观无量寿经》是说要如何来观,观这个阿弥陀佛,那么《无量寿经》呢?就讲佛的种种的愿,那么这是下次要讲的经典。‚古德彙而辑之‛:‚彙‛(,把它写下来),同类的事物聚集起来叫做彙;‚辑‛就是(集集的‚集‛,收集的‚集‛,这个‚辑‛)通那个‚集‛(,集合的‚集‛)。‚古德彙而辑之‛,古时候古德将同样的事物集合起来(,‚彙而辑之‛,这个辑就是集合的集,彙而辑之),叫做‚净土三经‛,简称‚净三经‛。【近德益以《华严行愿品》、《楞严势至圆通章》,曰《净五经》。】(近来的诸山长老这些大德,‚益‛就是增加的意思。)近来的大德将《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叫做‚净土三经‛,但是又增加两部经,加上去刚好《净土五经》。哪两部经呢?就是说《华严净行品》,意思是说《华严经》里面的《行愿品》(,华严就是一本经,《行愿品》就是《华严经》里面的一品),所以意思就是增加这品变成说净土的第四本经典。底下,《楞严势至圆通章》,又增加《楞严经》里面的一章,叫做《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简称《势至圆通章》)。再讲一遍:增加第四本是《华严经》里面的《行愿品》,又增加一本是叫做《楞严经》里面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就是《楞严经》,增加《楞严经》里面的一章),那么这样合起来刚好五本经典。(《净土三经》是《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那么《净土五经》,是增加《华严经》里面的《行愿品》,又拉回一本,《楞严经》里面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样合起来刚好一本叫做《净土五经》。)【前汇专之专者也,各明一义;后益选其专者也,自行化他之加行也。】这句话不容易了解,相信大家都看不懂(,相信大家都看不懂,看得懂的少数,因为这种东西若没经过思惟,实在是不懂得它在讲什么)。我现在来解释,诸位要注意听!‚前彙专之专者也,各明一义‛:(意思是说前面的‚净土三经‛,前面彙集起来的‚净土三经‛;‚专之专者也‛:他分专就是专在各明一义;‚各明一义‛:就是说每一部经都明,就是说都明了的各别一种意思、意义,这是什么意思呢?‚前彙专之专者也,各明一义‛:)意思是说‚净土三经‛每一本经都讲一种意义,不相同的,虽然是净土,但是各明一义,《阿弥陀经》在讲的有《阿弥陀经》的意义,《观无量寿经》讲的有《观无量寿经》的意义,《无量寿经》讲的有《无量寿经》的意义(,意思是说各明一义),各明一义。(前彙之专,‚前彙专之专者也‛,意思是说前面彙集了‚净土三经‛,它的专就是专在各明一义。)‚后益选其专者也‛:‚后益‛,‚益‛就是增加。(就是后来增加被选为‚净土五经‛,它的专就是专门在讲什么呢?叫做后益选其专者也,)是说那么后来的人又增加两部经典,被选为‚净土五经‛的。‚自行化他之加行也‛:‚自行‛是说自己的修行;‚化他‛呢?就是要普度众生,‚之加行也‛:就是增加修行的力量。意思就是说‚净土三经‛它是各明一义,增加两本经典,它的专就是要增加自行化他的力量(,简单讲就是这样子)。【依圣言量,末法惟净成就,】那么‚依‛照‚圣言量‛就是(佛菩萨所讲的,按照圣人讲的话,)按照诸佛菩萨所讲的话。‚末法惟净成就‛:末法的时候惟有净土宗(,修净土宗)的人才有办法成就。(说:千人念佛千人往生,万修万人去,一万个人修行,一万个人成就,末法惟净成就。)【又云普被三根。】又说净土法门它的伟大之处就是普被三根,你上根的人来修净土法门也会成就,中根的人你来念佛、来拜佛也会成就,下根的人你来念佛、来拜佛也会成就,【姑无论其探源析流,遍饮其水;】(意思是说……。)‚姑‛就是暂时。暂时不要讨论它的来源。‚析流‛就是渊源,剖析它的来源叫做析流。(‚遍饮其水‛:这句话是跟前面连在一起讲的,)说暂且不要探索它这个来源是什么东西,‚遍饮其水也‛:是说全都喝到,(意思是说不用这样,不用说每个都知道它的来源,每个全都了解它的出处。‚遍饮其水‛)就是说深入经藏的意思,全面了解经典的意思,不要说这些。说【盱衡当时,果能贯彻三经者,宁多乎哉?】‚盱衡‛出于《汉书?王莽传》(,这盱衡,把笔拿起来),‚盱衡‛就是举眉扬目,这眉毛挑起来,眼睛张开(,意思就是说观看当时的意思,眉毛挑起来,看当时的这些修行人,叫做盱衡当时。这个‚盱‛,‚盱‛的意思就是跟虚空的‚虚‛同音,跟虚空的‚虚‛是同音)。‚盱衡当时‛就是说举眉扬目看一看。‚果能贯彻三经者,宁多乎哉?‛:‚果‛就是真正。就是说睁大眼睛来看,当时真的有办法贯通三经(,三经就是《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宁多乎哉?就是说怎么会很多呢?宁多乎哉?就是说)怎么会很多呢?意思就是说能贯通这三本经典,这几乎不可能(,几乎不可能)。【仅《弥陀》一经,闻者较广,但亦依其文,而作讽诵,鲜能达其义,如法实修。】意思是说就《弥陀经》这本经典来讲。‚闻者较广‛:知道的人比较多,大家都知道有这部《弥陀经》,‚但亦依其文,而作讽诵‛:‚讽诵‛就是琅琅地背诵,就是我们在诵经般。意思是说光是《弥陀经》这本经典,听到的人有比较多,但是按照文章来念(,而作讽诵就是诵经的意思)。‚鲜能达其义‛:很少人能够了解它的义理(,很少人能够了解它的义理)。‚如法实修‛:能够了解义理实实在在去修。‚如法‛就是依佛所讲的法去修。【虽有《圆中钞》及《疏钞》等,非不浩浩渊渊,探赜索隐;第以辞藻典雅清铄,非夫人尽能受;】这句话就很深奥了。(‚虽有《圆中钞》‛:这是这本,这是《圆中钞》是一本对《弥陀经》的解释很圆满。‚钞‛,因为过去都是用手写,这个钞就是提手旁的‚抄‛意思是相同的,)意思就是说虽然有人作(这本《圆中钞》,还是作一本《疏钞》,《弥陀经疏钞》,)《弥陀圆中钞》、《弥陀疏钞》等等的书。‚非不浩浩渊渊,探赜索隐‛:(如果不去,浩浩渊渊,)如果你没有深入经藏,深入这个注解,(广大的学习叫做浩浩渊渊,)多方面地去了解(,广大地来学习)。‚探赜索隐‛:(这个‚赜‛就是幽深而难见之道理。探讨幽深而难见深奥的道理叫做赜,探赜索隐,那么探就是探讨,)‚赜‛就是幽深而难见;‚索‛就是引出来,‚隐‛就是把那个含藏的义理把它引出来(,我们说索引、索引,一个是引导的引,一个是隐藏的隐,不一样,所以这个‚索‛就是把这个隐藏的东西引导出来,所以说探赜索隐)。‚探赜索隐‛意思是说将它深奥的义理,难见到的义理,隐藏的义理,全都把它发现出来,发现出来。‚第以藻辞典雅清铄‛:(‚藻辞典雅‛,)‚第‛就是再(,再讲,因为这个辞)。‚藻辞典雅‛:(就是优美的文辞,优美的文辞叫做辞藻典雅,)意思是说它的文词很优美,非常地美。前面说义理很深奥,底下的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啊!这个文章写得太好,)‚清铄‛就是有力之词(,非常有力,非常有力叫做清铄)。‚非夫人尽能受‛: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义理又很深奥,用辞又很深奥,都是文言文,所以不能让一般的众生去领受、去了解。【仍如宝珠裹衣,贫子不富。】就是像一个人在口袋装一个摩尼宝珠,但是这个乞丐他不了解说他向上自己装一个摩尼宝珠,到处出去跟人家化缘,去跟人家乞讨,到有一天人家告诉他,说:噢!你身上装那粒就是摩尼宝珠,你口袋装的那一粒就是最富有的人,咦!他发现之后,噢!他就无量地欢喜,他就变成富有的人,他就懂得这粒摩尼宝珠,所以这粒摩尼宝珠就是我们的佛性,比喻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放在我们这个身体里面,我们都没有发现到,没有去了解到,没有去了解到,所以我们今天觉得很穷,那么我们觉得很穷是因为我们没有开悟,没发现我们的本性所以我们会觉得很穷,就像一粒摩尼宝珠放在口袋你不了解那个就是宝,我们今天学佛的人要发现的是什么呢?不是钻石,不是金条,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好的轿车,不是洋房大楼,全都不是,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本性最有价值,本性最有价值,所以仍如宝珠裹衣,就是放在里面包起来,宝珠被衣服包起来我们没有发现到,贫子不富,贫穷的人不富有,因为他没有发现那粒摩尼宝珠。【佛法难闻,似又不一其障也!】意思是说佛法是很难听得到。‚似‛就是好像。好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障碍。佛法难闻就是佛法很不容易听到,好像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遭遇与障碍,意思是说遭遇不同叫做不一其障也,有的人来学佛,一下子听到师父的录音带,他就感悟到这个人生的痛苦,感情到佛法的伟大,一下子就来听经闻法,对三宝很有信心,没什么障碍,有的人还没有听到这个录音带,还没有来亲近过法师,就听到是非了,就听到人家在说法师的是非了,他还没有亲近,还没有听到录音带就听到是非了,就自动障碍,所以我跟诸位讲:哪一种人罪最重?断众生的慧命罪最重,断众生的慧命就是毁谤三宝,让人对三宝没信心,所以在座诸位!地狱不好受,(地狱不好受,)我们劝导他,拿录音带给他听都来不及了,你怎么还说三宝的是非给他听,让他断了来学佛的因缘呢?你断这个众生的慧命,你跟他说这个法师的坏话,他就不来听经,就无法入门,所以我常常跟在家人说:不要造口业,就是这样的意思,不管人家有修或无修,你若有修就好,(你若有修就好,)不要去管别人,这样你会很清净,能亲近的亲近,我们不能亲近的默默离开地好,不要互相攻击,互相批评不好,【蕅益大师要解出,文润而质,言简而精;性与相,双彰其谛;】这蕅益大师就是作这个要解,要解,这蕅益大师作这个要解一出来,作这个《弥陀经》的要解一出来,文润而质,这个文章啊!文章写得……,‚润‛就是滋润,写得很好,而质就是有内容,文章写得很好,‚润‛就是修饰,有修饰过,我们说润文、润文,意思是说这篇文章看过又改,改又看过,不适合的全都修改过,文润就是有经过修饰,而质就是有内容,有内容,言简而精,精就是切要,言词很简略而且很切要,精就是很切要,意思是说恰到好处,讲得太好了,性与相,双彰其谛,‚性‛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理体,‚相‛就是我们的事相,与我们的本性,‚性‛就是理,‚相‛就是事,就是理事圆融,(理跟事圆融,)双彰其谛,彰就是显的意思,显出来,谛就是真理,双彰其谛就是讲到本性,讲到本性讲得很好,讲到事相也讲得很好,彰就是真理,就是真理的意思,【禅与净,融而无诤。】就是说禅与净土融合,如水乳合,禅要教我们明心见性,净土宗也是要教我们清净心,全都一样,融就是混在一起,无所争端。【求解者,豁显其义;求行者,详示其端。】这本书的好处就是说若有人要求这个了解的人,豁然其义,‚豁然(显)‛就是当下开朗,就是豁显其义,‚豁显‛就是一下子就很明显地了解它的义理,求得者,若想要修行的人,详示其端,‚端‛就是重点,若要修行的人他就对他开示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十三祖】十三祖就是印光大师,【叹为观止,】印光大师就是一直赞叹,一直赞叹说这个要解实在是很了不起,【良有以也!】叹为观止,是说太了不起了,‚良有以也‛,‚良由‛就是有原因的,意思是说印光大师为什么这么赞叹,为什么这么赞叹这本要解(,这本要解),这是有原因的,(这是有原因的,)【古闽】‚古闽‛就是福建省(,多一个古就是说以前到今天大家都称为‚闽‛,福建叫做闽南,福建又简称闽,所以闽就是福建省,福建省就是闽),福建省有一个【高僧】,叫做【圆瑛法师,复虑格于教相者,】就是考虑到(,考虑到),‚格于教相‛,格就是束缚,格格不入,因为这个教相很深所以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没有几个人看得懂,‚复虑‛就是考虑,这个圆瑛法师的考虑这个教相太深了,格格不入,不为众生所接受,考虑到这个教相很深奥没办法让一般的众生来接受,【或犹难入,又随文逐句,】意思就是说这样会很难入,随文逐句就是随这个文章,逐句就是每一句,一句、一句解释,逐句就是随这个文章,一句、一句解释,叫做随文逐句。诸位!你们若要来听经,一定要带笔来,这种东西让你听过,你明天看都不会,你听我们这个经一定要带笔来,你不带笔,你不作笔记,你明天自己看你完全看不懂,随文逐句就是一句、一句去了解,【增以讲义,】就是增加这个讲义,【使解若疏,】‚疏‛,疏就是通的意思,通达的意思,讲若钞,钞就是身边的手稿就是讲,要讲比较方便,【讲若钞也;】疏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注解,注解的意思,使这个解就是一目了然,让这个讲的就像身边所写的东西,【如是,则弥陀一经,三根庶普被矣!】若像这样子,弥陀一经,上中下根,‚庶普被矣‛,庶就是希望、应该,应该讲这个弥陀一经,上、中、下根的人应该是很普遍来接受,【宁知尚有不然者:末世版本不竞,流通典籍,亦复为一障焉!】这句什么意思呢?宁知尚有不然者,一句、一句讲,‚宁‛就是岂不知道,‚尚‛就是‚还‛,‚有不然者‛就是不止如此(,不止如此),他前面的意思是说这个‚解‛就像疏,‚讲‛就像钞,那么这个《弥陀经》,它就能普遍上中下的根机,意思就是说但是不是这样子的,宁知尚有不然者,意思是说又怎么知道还不止这样子,有哪一些情况发生呢?末世版本不竞,就是说末世的这个版本,‚不竞‛就是不广为流通,因为它这个流传、流通,流通得不是说很多,流通得不好,不竞就是说不是争相来广传出去,大量地流通,就是末世的版本,‚不竞‛,没有广为流通,所以流通典籍亦复为一障焉,所以流通这个典籍就变成一种障碍,流通得少,没有人知道有这本注解,没有人知道,所以这是一种障碍。【台省净学,习是经解者,乃为上海锓(qǐn)版,序有‚壬午暮春‛。】台省净学就是台湾省一个净土宗的这些学子叫做净学,我们在台湾省这些净土宗的学子,习是经解者,就是研究《弥陀经》解释的人,乃为上海锓版,序有‚壬午暮春‛,意思是说我们台湾省现在在研究净土宗的人,研究《弥陀经》注解解释的人,是从上海来的,锓版就是雕刻的版本,雕刻就是刻在木头上再用一个油印,把它油印,油印,雕刻好再把它印下去,是这样子叫做锓版,锓版就是雕刻的版本,是从上海来的,雕刻的版本,它的序文里面有‚壬午暮春‛,把笔拿起来,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民国前三十年就是壬午,暮春就是指阴历三月,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叫做暮春。再讲一遍:壬午就是它的序文里面,壬午就是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民国前三十年,有这本版本,暮春就是三月,春季的最后一个月,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叫做暮春。【叠次翻印,】就是‚再‛的意思,再一次地翻印,再一次地翻印。【皆依原书摄影为之,】本来这个版本是摄影去做的,【后始察知多讹;凡所翻,无不讹也。】后来才发现到很多这个……,‚讹‛就是错误,发现到上海所雕刻的这一本很多错误,后始察知多讹,很多错误,凡所翻,无不讹也,凡所有的翻译,很多错误。【虽亟思而正之,惟艰于校勘之求,】虽亟就是迫切,虽然我们很迫切想要去改变修正,虽亟思而正之,虽然迫切想要去把它修正改变,惟艰于校勘之求,‚惟‛就是但是,但是困难的地方,艰就是困难的地方,但是它困难的地方,就是校对的人,校勘的人才,惟艰于校勘之求意思是说但是困难……,就是困难在对于要校对的这种人(人才)的要求很难,很严格,非常地困难,【罔须胜其事,细其心,且当恒其德也。】固就是必须要,固须就是必须要,必须要胜其事,胜就是负担得起,固须胜其事就是必须要负担得起这种的事情,细其心,且当恒其德也,意思是说要校对的人的这种人才,必须要负担得起这个大责任,细其心就是他的心要很微细,哪个地方讲对,讲不对,他都知道,而且当恒其德,而且要……,恒就是永远,永远这样子,又要有德行,就是说他能够负担得起这种事情,他的心又很微细,而且又很有德行,永远都是这样子。【辛亥夏,】辛亥,民国六十年,民国六十年的时候,【古粤许宽成教授,慨而任之;】古粤就是广东省,人家所说的广东省,广东省有一个许宽成教授,慨而任之,‚慨‛就是很高兴,一口答应,一口答应,【复得郑胜阳居士之助,】又得到台中的郑胜阳居士的帮忙,【遂铸铅易型,自成新版;】因此就改变用铅,铅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前的印刷一块、一块打版,就像现在打字的,以前是一支、一支排着,排着,铅版,因此就用铅版,铅,铅,用这个铅,铅的版去做,改变它的形貌,自成新版,【并拟遍搜旧刊而封之,】并且,并且,拟就是拟定准备的意思,准备要普遍收集以前旧的版本,封之就是除掉,以前有很多错误,很多错误,一定要把它除掉,并拟就是准备,要好好地来收集这个旧的刊物,封之就是把它封起来,不要让它流通,【不使重出于世。】为什么呢?因为错误太多,不可以让它重新出来外面,因为这个错误太多,【嗟夫!无圆公讲义,要解不彰;无要解,阿弥陀经之秘不显;】意思就是说没有圆瑛法师的讲义,虽然蕅益大量的要解很好,但是不能明显显示出来,叫做要解不彰,若没有圆瑛法师的讲义这个要解就不彰,不彰就是……,不彰的意思就是不明显,显示不出来,若没有要解,《阿弥陀经》的……,‚秘‛就是深奥的这个道理,没有显示出来,没有显示出来,没有圆瑛法师的讲义要解就显现不出来,若没有这个要解……,《阿弥陀经》说秘密的道理显示不出来,【无《阿弥陀经》,】净土法门就不能普被三根,【净土之普不被;】‚普‛就是不能普遍,【无净土,无量佛法不能济其穷矣。】济其穷就是众生的意思,无量佛法不能帮助这些众生了生脱死,这简单讲就是这个圆瑛法师的讲义,若没有要解就显不出来,没有要解《阿弥陀经》的意义显不出来,没有《阿弥陀经》净土法门就不能普遍帮助众生,若没有净土法门,众生就不能得救,简单讲意思就是这样。【稔(rěn:酝酿成熟)其事重大也如此,】稔,把笔拿起来,就是两大的事情也不会比这个事情更大,叫做稔其事重大也如此,就是说再重要的事情都没有比这种事更重大,也不过如此,【又安可再容鲁鱼亥豕,】那么怎么可以再容忍……,鲁鱼亥豕就是文字因为形近而传学错误,这句话意思就是说鲁鱼亥豕,底下辛亥的亥,豕就是猪,一般人讲是shǐ,那么鲁鱼亥豕的意思就是说是一个典故,如果我们查这个《康熙字典》,意思就是说以讹传讹的意思,简单讲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以讹传讹,错误再传下去还是错误,这是一个名词,又怎么可以再容一错再错呢?鲁鱼亥豕就是错误再传下去,再传下去,又不对,【混淆于人心耶?】这样来混淆我们众生的心,不可以,【闲尝省其咎由,其辞至无可遁,其事至无可委者:何以未先砖本于上海,后不肇末于台湾,任其悠久流讹,垂三十年也?】这一句很难、很难,很难、很难,这保证看不懂的,我这句话跟足足想七个多钟头,这句话,闲尝省其咎由,我私下常常这样想,想经典这样印,不对又再传下去,不对又再传下去,是因为什么呢?因为什么呢?其辞至无可遁,其事至无可委,底下又问,为什么,叫做何以,为什么未先砖本于上海,后不肇末于台湾,把笔拿起来,砖本,画起来,肇末,画起来,这是一个名词,砖本肇末是一个名词,砖本肇末就是说,应该先就平等其本,后正其末,简单讲就是这样,所以这句话实在讲,砖本跟肇末它是一个名词,他现在把它分开来了,你看,看不懂,以未先砖本于上海,砖本就是说先等其本,就是说它这个版本是这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不从上海来改变呢?后不肇末于台湾,又不纠正后来的台湾的这些众生,或者是这个书籍,意思是说应该,为什么不先从上海的版本改变,后来又不……在台湾……,流通到台湾来的这个版本又把它改变,任其悠久流讹,垂三十年也,任其一直流传一直错误,一直流传一直错误,垂三十年,就是近三十年,接近三十年,何以就是为什么,意思是说很感慨的意思,这明明不对,为什么在上海没有先把它改变,为什么到台湾又没改变,让它一直流传,流传三十年,(此下为法师后补讲:)再来,再来讲一句,我想七个钟头的那一句。李炳南老居士序文,‚闲尝省其咎由,其辞至无可遁,其事至无可委者,何以末先塼本于上海,终不肇末于台湾‛。我曾常常检讨这本书怎么错误这么多,其辞至无可遁,就是说发觉这个错误实在是无法找任何理由,这个辞句来搪塞跟逃遁这个责任,其辞至无可遁就是说用任何的名词、语言,都无法逃避错误的责任,这个过错,这本书以讹传讹传那么多错误,这个李老师要找出这个咎由,下面说其辞至无可遁,无论你用另一个语言、词句都无法搪塞,逃避这种错误的责任,其事至无可委者,这种的错误,错误,错误到让它一直流传到今天这种事实,这种的责任是不可以推诿,其事至无可委就更说你推不掉这个责任,这种以讹传讹,上海没改变,来到台湾又没改变,这种的事实,这个其事就是说这个责任到无可委,就是说不可能推掉的意思,为什么不先在上海叫做塼本,还有肇末塼本就是先等其本,以正其末叫做肇末,这塼本跟肇末是一个名词,那么因此说为什么你不先在上海就纠正呢?又来台湾又没有改变它,这样让它流传三十年,流传三十年的错误,这么多的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所以我再读一遍:闲尝省其咎由,】我常常这样检讨这个错误的流传,【其辞至无可遁,】就是说你用任何的名词找任何的理由来,你都无法逃避这种责任,至无可遁,无法逃避,【其事至无可委者,】这个责任到哪里你都推托不了,【何以末先塼本于上海,终不肇末于台湾【为什么没有在上海先改变,来台湾又没有纠正,怎么让它流传三十年,这是有人写信向我建议说是这种意思。【不知而翻,是其疏;知而仍之,是其慢。】不知道,你来翻译,这就是疏忽的意思,是其疏就是疏忽,没注意到,知而仍之,是其慢,明明知道这本翻译不对,你又印它,这样就是我慢,要纠正,你没有纠正,错了又继续让它错,这样不行,【信奉弘护云乎哉?】信奉的人,弘法的人要如何去说、去传法呢?信仰净土法门的人,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他到底要如何去讲,要如何去传呢?全都不对。【今之刊也,在正其讹;讹正而后流通,冀少补既往之愆(qiān:过失)也。】这个时候我们若刊出,刊物把它刊出来,在正其讹就是要纠正这个错误,讹正而后流通,这错误若改正之后把它流通出来,冀少补既往之愆也,希望多多少少可以弥补过去的错误,愆就是错误的意思,这个跟一千、二千的千同音,冀就是希望,希望多多少少能够弥补过去的错误,【若因之】这样有改变之后,【忽者不忽,】忽略的人他不忽略,【弗信者信,】不信仰佛教,不信仰净土的人,这样来相信,【是又今刊之所切愿者矣。】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刊出来这本经典最重要的注解,最重要的愿力,最切愿就是最重要的愿力。

中华民国六十年辛亥仲秋稷门李炳南谨识 ‚中华民国六十年辛亥仲秋‛仲秋就是阴历八月,‚稷门‛就是山东人,山东人,稷门就是山东,‚李炳南谨识‛谨识就是他写的,这位李炳南老居士,这篇文章就是李炳南老居士写的,可见他的学问有多么渊博。

那么李炳南老居士他从大陆来到台湾,一开始也是在小屋中讲经,三、五个,十个,慢慢、慢慢地发心盖这个慈光图书馆,这个台中莲社,这位老人家是非常的了不起,教内外的大德、在家居士,每一个人都很赞叹、很尊重,这位李炳南老居士他是戒律持得很严格,若就他本身的德行、学问、修行,可以说在居士方面是第一名的,第一名的,那么我们出家人也是非常地赞叹,非常地赞叹,这位李炳南老居士无论他的戒律,无论他的修持,无论他的学问,他的愿力,就是值得我们钦佩,值得我们钦佩,我相信他今天因为是在家,他今天若剃度,我想应该是一代祖师,一代祖师,听人家说他的生活对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比如说他的房间,一间房间小小的,那么他的书摆放好,摆放好,那么放哪里,他的东西就是整理得很整齐,很整齐,一张小床,过着那种安贫乐道的日子,若电灯熄灯时,他手伸出去他就知道这本是什么书,这本是什么书,房间里面若没有电灯,手伸出去抽出来,他就知道那本是什么书,意思就是说他的生活,生活得包括他的书,他都整理得一丝不苟,对他自己的行为他的生活,他以身作则让人家看,所以讲这样就很惭愧,出家人不一定做得到像在家人这么了不起,所以我们是赞叹,非常、非常地赞叹,李炳南老居士,是不是? 我在读逢甲大学的时候,那么在台中他都有办这个寒假、暑假的研读班,研读班,那么我总共在那边读七、八届,读七、八届,他在讲《华严经》的时候,我虽然听不懂,也很喜欢去听,只要我没有课,没有考试的时候,尽量去听他的《华严经》,若听不懂,有时候这句话今天听一下,经过一年,咦!这一年前李炳南老居士就有讲过了,就悟到这一句,所以有时候听经,第一次听他会迷迷糊糊,会迷迷糊糊听不懂,但是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时候他就会去悟到,所以听经有这个种子,有这个清净的种子,总是很好。无论我们会成道,不会成道,先结这个善缘,先结这个善缘。

圆瑛法汇序

那么这句是(圆瑛……。这个序是圆瑛法师所写的,圆瑛法彙序,现在)是在赞叹圆瑛法师的这本经典,他这本经典的好处,的了不起,是在赞叹圆瑛法师,这是一位林居士写的,写赞叹圆瑛法师的这篇文章。

【闽中山川磅礴。灵气所锺。高僧辈出。黄檗心要。百丈清规。古德流风。至今犹有存者。】闽中就是福建省境内,福建省的境内,山川磅礡,这个山、川,磅礡就是水势澎湃,水势很大,意思是说很好的地理,我们所说的地灵,地灵才有人杰,意思是说很好地地理,磅礡就是充沛的样子,水很充沛,山川磅礡,灵气所钟,灵气就是地灵,地灵这个气,所钟就是聚集,集合起来。高僧辈出,出了很多高僧。底下就比喻一些例子,比如黄蘖禅师,把笔拿起来,这黄蘖是一个禅师,是开悟的圣者,这是一位开悟的圣者,他讲这个心要,就是怎样会开悟,黄蘖禅师,就是他讲这个心要。百丈清规,这百丈禅师订这个丛林的规矩,清规。古德流风,一位古时候大德,流风就是这个道一直流传下来,一起流传。至今犹有存者,起到今天还有存在福建省里面,福建省里面。【圆瑛法师。籍隶古田。】圆瑛法师是哪里的人呢?我们说我们这个籍贯,籍隶古田,古田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名,他是属于这个古田这个地方。【蚤岁脱俗。】这个‚蚤‛跟我们早、晚的早是一样的意思,蚤岁脱俗,意思是说很早就出家了,不是像我这么晚,我二十七岁才出家,今年三十七,出家十年,那么人家是很早就出家了叫做蚤岁脱俗,脱俗就是脱离俗缘来出家的意思。【真参实学。】他是确确实实在参学,确确实实在学道。【孜孜弗懈。】孜孜弗懈就是很勤劳学习,很勤劳参学,没有懈怠。【卒能成就其德业。】所以最后他能成就,一切的道业,【光明俊伟。】很光明、很伟大。【与先哲同揆。】先哲就是以前的圣贤,跟以前的贤人,‚同揆(kuí:道理,准则)‛就是同一个道理,意思就是说古时候人怎么讲,他就是怎样道理,这揆就是同一个道理,他所讲的跟古时候圣人所讲的道理是同样的意思,同样那么行的意思,与先哲同揆,哲就是圣贤,揆就是道理。【乡人士皈依座下者。如水趋壑。】他的同故乡,同乡的人,来皈依的人,皈依座下的人,如水趋壑就是像水流入深谷内,像水流入深谷内,【比岁卓锡浙东。先后住持七塔天童二寺。法雨覃敷。】覃就是大,敷就是施,布施的意思,他就大大的布施这个法出去,大大的布施这个法出去叫做法雨大施。覃敷就是大施,大大的布施。【三根普被。】上根、中根、下根的人全都被他蔽荫到。【余今夏曾诣天童。】我今年的夏天曾经参访天童寺,【参承道席。】就是亲临请他开示,参承道席就是亲临请他开示。【是时方演讲楞严。】那个时候,那个时候他正在讲《楞严经》。【缁素翕集。】缁就是穿黑衣服,我们今天穿这个黑衣服,出家人的意思,素就是白色,就是在家人,缁素就是穿黑衣服的出家人(,穿黑衣服的出家人),跟穿白衣的在家人,缁素简单讲就是僧俗(,僧跟俗)。翕(xī:聚集)集就是集合。【法师阐明义趣。机辩纵横。】说这个法师,他阐扬……,这个义趣就更《楞严经》的义理,阐明就是说明它里面的义理,最重要的地方。机辩纵横,机辩纵横就是说他的反应很快,辩才无碍,纵横就是所向无敌,你走到哪里都是无对手。【听者无不悦服。】听者无不悦服,每一个在听讲经的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的。为什么圆瑛法师的辩才无碍,很简单,上辈子持清净戒,上辈子持清净的口业戒,这张嘴持得很清净,所以都赞叹众生,他不曾诽谤众生,不曾嫌弃众生,不曾打听众生的各种来说是非,他不曾这样,到他哪里,静悄悄,所以他这辈子,圆瑛法师他的口才辩才无碍,除了他有宿世的慧根以外,他就是上辈子没造口业,若上辈子他有造口业,要当一个法师他的智慧跟辩才无碍,还得音质要好,他讲经的声音听起来很舒服,有的人他是饱学之士,但是他讲话会沙哑:现在要讲这个《弥陀经》(法师学子嗓有病人说话的声音)。听完了,那天就生病了,不骗你,声音沙哑(众鼓掌),所以说人家有这种天份,人家有这种修持,不是没有原因的。为什么?持戒清净,所以要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持戒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又以持戒为学佛之要。每反复诰诫而不已。】他每次都重复再重复。啊!持戒是很重要,持戒是很重要。【信乎宗说兼通。】信乎就是几乎,这个信不是相信的意思,这个信不是相信的意思。信乎意思就是说几乎,差不多,宗就是禅宗,说就是显教,无论禅宗的心法还是显教的说法全都通达,说就是解门,宗就是心法,信乎宗说兼通,【行解相应。】简单讲就是说差不多,几乎,他的禅的这个心要,他的教义教理的通达,他是行解相应,不但他会做,还会解,对这个佛法还会了解,了解还会去做,做还会了解,相应的意思。【足为学者之模楷也。】是我们要学的人的楷模。就是他的模范,他的模范。好!今天解释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念佛)

【今上海佛学书局。以法师平生撰著。汇刻行世。征序于余。】昨天讲到福建省圆瑛法师,那个地方出了很多的高僧大德,这是说这个本书在印行之前,上海的佛学书局,以法师这辈子的著作,著作,彙刻行世,就把它集合起来印行,征序于余就是说要求我来为他写一篇序文,一篇文章还没有开始叫做序文,征序于余,就是说征求我来写这个序文。【夫我佛设教。法门虽广。无非使人解粘脱缚。】因为我本人没读过汉文,从小都读国语,又很少在看黄俊雄的布袋戏,所以这汉文就读不来,这点对大家很抱歉,我就不能像会宽法师那样那么会讲台语,会宽法师在讲台语讲得很顺,妙广法师,我没办法,我从小就是一直读书、读书,读二十几年,全都读国语的,有一次我也想去学台语的,老居士教我,台语是八音,很难读,读这个怎么读得来,读二十几年的中文,读这个破音字读不来,我说:没办法。这没办法,所以很抱歉,对大家很抱歉,不能读这个汉文给大家听,夫我佛高教,法门虽广,我们这个佛门设这个教,法门虽然很广大,无非是要让人解黏,就是这个烦恼常常在向上,黏住的意思,业障如影随形,比如说我们坏脾气,一点小事就发脾气,一点小事就攻击别人,痛苦、烦恼就常常黏在心里,这个要解开,解破,事实上这是很简单的事,但是大家看得很难。脱缚,我们这个心就是被这个境界绑住,被烦恼绑住,研究这个佛法,要来信佛,不是要来拜平安的,是在拜解脱的,在拜解脱的,所以这个柏拉图说: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一切现象皆是我们的牢狱,说我们这世间一切的现象就是把我们绑得死死的,像监狱般把我们关着,缚就是绑住,绑住,那么我们今天要修行一定要从心下手。底下说【明心见性而已。】看到我们本来的面目来见到我们的本性,这是最重要的。【学道之士。真积力久。】学道的人,真就是本性,我们这个本性一直显化出来,一直显化出来,一直显化出来,真积力久,真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回光返照,回光返照,这个久了力量就跑出来了,力量就跑出来,以前我……,几年前听到人家在诽谤我们佛教,心里很难过,一直想跟他辩论,到了今天不同了,没感觉了,因为我们成佛做菩萨的阶段,一定要有逆境才有可能成就,这个逆境就是一种力量,逆境就是一种力量,今天人家为什么对我们这样呢?我们自我检讨,我们若有过错我们忏悔,我们若是没有过错,他讲什么都没有关系,所以这个逆境一直来、一直来、一直来,我们今天凡夫就是说这个诽谤、批评都来,没有的事他也讲,现在一直想要阻挡他,现在内心就产生一股力量,逆境来一直要阻挡,就产生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会很痛苦,要召开记者会,打官司,要来说明,全世界都一样,即使你是律师也一样,博士也一样,都想保护自己,宗教家在处理事情就不一样,大修行人在处理事情就不一样,随便你讲,我若问心无愧,随便你讲,我不解释,也不用记者招待会,也不用辩论,你讲什么反正你高兴就好,你讲这样,你的良心自己知道你讲这样对或不对,我今天根本就不用跟你解释,你讲我是你比我还痛苦,你讲的都是子虚乌有的事你怎么会比我还快乐,子虚乌有的事你怎么会比较快乐,众生有无量的恨,但是我们佛法有无量的慈悲,恨一定赢不了慈悲的,你记得这句话,仁者无敌嘛!你一直恨别人,讲的都是不实在的事,你那个恨你还没有打倒别人你就先倒了,整天就恨别人,想要怎样,要招兵买马,要攻击,要诽谤人家,要全台湾省的人都对这个法师反感,人家还没有对这个法师反感你就先倒了,你就寝食难安了,难道不是这样?所以我跟诸位讲(众鼓掌):整天想要害人的人,要讲人家坏话的人,他绝对活得很痛苦,别说往生极乐世界,平时他就很痛苦,折磨自己嘛!对生命不认识的人,生命对他是一种惩罚,对生命不了解的人,生命就是一种处罚,我们对生命不了解,生命就是一种惩罚,因为你根本不觉悟,整天都在跟人家过意不去,整天都跟这个不和,跟这个人不和,跟那个斗,这样众生哪有什么?我们原谅别人,不跟别人计较,放下,三餐吃得饱,好好修我们的行,做我们的工作,所以说明心见性,我们若要学道的人这个悟性要提起来,悟性若不提起来,你整天光是挡这些是非你就受不了,愈高位是非就愈多,你不修行便罢,你若愈修行魔就愈多,真的,所以真积力久,【有悟于第一义谛。】我们这个悟性若出来力量就强,有悟到这个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说不可思议的境界,无诤的境界,无量的慈悲心的境界,绝对的境界,中道的境界,第一义谛就是中道的思想,过与不及,统统不对,第一义谛就是无所著的思想,第一义谛就是绝对的忍辱思想,第一义谛就是柔软心的思想,第一义谛就是永远是保持这么清净的内在,这第一义谛永远就是保持这么清净的心,不曾动过一个念头要去害人,不曾动过一个念头要去讲人家的坏话,不曾动过一个念头去搬弄别人的是非,不曾动过一个念头去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不曾这样,这就是佛法,【灵光独耀。】灵光,这个灵光不是世间人所讲的起乩,灵光就是佛光的意思,佛光的意思,意思是说我们内心若是有平等心就产生智慧,有智慧他就无量光明的意思。独耀就是别人没有,我们就产生,所以修行不只是念佛而已,开悟很需要,修行不只是念佛而已,开悟很需要,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你不要念回脱根尘,会笑死人的,迥脱根尘就是摆脱六根跟六尘的束缚,要是这四个字你能去参、去悟,那不得了,什么叫做迥脱根尘呢?摆脱,解脱这六根跟六尘所产生的痛苦跟烦恼,简单讲一句话,六根就是什么?眼睛,还没有学佛以前看大家全都不顺,学佛之后,记得!看大家都很顺,要看大家都很顺,看这个也很顺,看这个也很顺,这样我们的心二十四小时就不会动摇,我们今天为什么会痛苦,就是看每件事都不顺,看每件事都不顺,这样就是自己自我痛苦,处罚自己,处罚自己,我恨你,人家还没倒你就先倒了,恨到心揪成一团,打针也没有用,人家又不理你,问他:我在恨你你知道吗?不知道。噢!我恨你多久了你还不知道,可恶。众生,若是我,我不会去恨人家,恨他是我们比较痛苦,他不会比较痛苦,嫉妒他,我们比较痛苦,他不会比较痛苦,富裕人家,嫉妒富裕人家,若富裕的人一直富裕,我们是穷得要死,我们再怎么嫉妒还是这么穷,所以说嫉妒别人本来已经输一层,娘娘别人输二层,你已经输人家的钱财、才能,你还嫉妒别人,输二项,输人家的修养跟钱财,所以安贫乐道,六根就是这样,控制这个六根就是这样,看每件事都看得很顺,耳朵是听的,每件都听得很顺,接受人家的建议,接受人家种种的忤逆,接受种种诽谤、攻击,都没有感觉,圣人就是这样,禅师就是这样,这若真正开悟的祖师大德,你就是全台湾省每家报社都攻击他,他还是一样,没感觉,写的人要负因果倒是真的,被人家诽谤的不用,因为他很解脱地过日子,所以迥脱根尘,简单讲就是摆脱六根跟六尘的错误的错觉、束缚,因为我们就是错觉、错误,所以今天会痛苦,摆脱不了。【虽不立文字。可也。】意思是说明心见性的人悟到第一义谛中道思想,他六根、六尘都超越,所以他不立文字,就是说心,论你这一颗心。【其或明宗弘教。发为文辞。等身着作。】‚其或‛就是有的人。有的人是明心见性,悟到我们这个本性他不用文字,底下这段说有的人是弘扬佛教,‚明宗弘教‛:‚宗‛就是讲心地的法门,八大宗派,弘教就是显教,说法,发为文辞,用这个文章,用这个语言,等身著作,发为文辞就是写出来,【亦可也。何以故。】为什么呢?【此心既空。则文字与实相。不相违异。】这个心很空,空到无一切法,这个文字跟实相不相违背,文字是写在书上,写在纸上,实相就是我们所讲的中道,我们所讲的第一义谛,我们所讲的解脱,我们所讲的无所住,我们所讲的超越虚空,我们所讲的心,《金刚经》所讲的佛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这实相就是说无相无不相,实相就是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实相就是不可思、不可议,实相就是绝对的心理状态,实相,我们所谓的禅,所谓的禅就是实相,所以文字跟实相,不相违背,为什么呢?文字你若观照,当下就是实相,实相是本体的东西,文字是外相的东西,简单讲就哲学来讲philosophy([fi'l?s?fi]:哲学。法师用英语说),文字就是现象界,实相就是本体界,照哲学来讲,实相不是本体界,本体界,哲学界对本体根本不是悟,那是初衷地揣测跟推论,但是藉着哲学的名词只能说文字,这是现象界,实相就是本体界。‚不相违异‛,不互相违背。【故法师愿力宏毅。】意思是说圆瑛法师的愿力很大。【所至修废举坠。】所到之处他就……,修废,寺庙坏了修补一下,没有斋堂,没有讲堂,或是没有大殿修补一下。‚举坠‛就是以前衰微的事物,要把它振兴起来,所至修废举坠,就是说圆瑛法师到每一间道场就把这个庙再建起来,建立这个讲堂、大殿,整理藏经种种。【巨细靡遗。】巨就是大小不遗漏,意思是说大件、小件,‚巨‛就是大,大件、小件都没有漏掉。靡遗,不遗漏,没有漏掉,这圆瑛法师大小事情都没有漏掉。【至于挺身卫道。处事变艰危之会。不怵不挠。尤为难能可贵。】关于挺身卫道意思是说为了佛教舍身命,为了佛教舍身命,那么因为我们为了佛教舍身命,所以佛教慧命能够继续传下去,够继续传下去,要跟诸位讲很虔诚的话,外道一定无法破坏佛门,只有佛门会破坏我们的佛门,佛门在破坏佛门才是厉害,山头主义太重,门户之见太重,利害关系冲突,道场对道场会拉信徒,法师对法师互相攻击、诽谤,这都不是修行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家都是佛的弟子,有修,没修也全都是佛的弟子,有修行的人就是佛的好孩子,没有修行的人就是佛坏孩子,好孩子,坏孩子都是佛的孩子,佛祖也是很疼他,奈何说这个是坏孩子就拿刀要让他死,要把他斩死,没有这样,佛门就是都这样,自命清高,认为我就是持戒清净,别人都没有修行,我持午,我日中一食,我很有修行,别人全都不好,只有我这个师父好,只有我这个宗教好,只有我这个派门好,这就犯菩萨戒,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诽谤别人,别人修行都不对,只有我们的修行对,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所以佛门会互相攻击,就是因为我们的悟性没有提起来,我们今天若悟性有提起来,全都平等嘛!人家他发一个大心要弘法,我们来支持,人家他发一个大心要做水陆,我们要支持,人家他发一个大小要打佛七,我们也要支持人家,我们为什么不赞叹呢?为什么要互相攻击呢?这样不好,这样不好,所以至于挺身卫道,说真的要摆平佛门的是非那才是能人,这外道要破坏我们佛门,不可能,很困难,只有佛门要破坏我们佛门才有可能,穿同一件衣服在斗地才够力,若穿不同衣服在斗,没什么力量,你袈裟一件,我也是一件,你这件又不比我的大件,所以说我们出家人,或是在家要拥护三宝,出家人僧赞僧,有是非,马上摆平,丛林无争就是福,丛林若无争,这就是丛林的福。‚处事变艰危之会‛:就是说这个圆瑛法师无论怎样变,无论怎样困难,无论怎样危险,之会就是之际,‚不怵不挠‛(,把笔拿起来):‚怵‛就是恐惧。不恐惧。不挠就是不屈服,所以一个出家人他不但弘法,而且还是精神伟大,不怕死,尤为难能可贵,难能可贵。【惟其真理既彻。】惟其真理既彻就是因为……,‚惟‛就是‚就是因为‛,就是因为真理就是我们的本性,既彻就是悟到,所以悟到之后开大智慧,【应物无方。】应物无方就是孔子讲的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就是器具的器,器皿的器,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这个茶杯,这个茶杯只可以装茶而已,茶杯装茶做什么?让我们喝茶,它就不能当引磬来用,这引磬要做什么?引磬只能响,不能当茶杯,君子不器就是不只是做一种用途,不器就是……,君子不是只有一种用途而已,每一种他都很厉害。应物无方的意思是说既然他开悟,他有大智慧,什么境界来,他就是这么冷静,这么有智慧,应物无方就是待人接物一切圆满,无方就是绝对的圆满,无方就是没有一定的方向,意思是这样,但是他的意思是很圆满的意思,很圆满的意思,没有漏洞,应物无方就是待人接物圆满,圆满。【虽炽然有为。而不著有为之相。】虽然置身在火焰世俗当中,但是……,有为就是世俗当中,炽然就是像火在烧一般,有为法就是我们所讲的世俗中,而不著有为之相是什么意思叫呢?意思是说虽然在众生当中打滚,意思是说出淤泥而不染,不著有为之相,若能领会佛法就是那两个字而已,不著,不著就是无所住,你若用佛法来讲,佛祖四十九年才讲一个字而已,讲:空;若讲两个字就是‚不著‛;讲三个字就是‚无所住‛,无所住,无所著;讲四个字就是‚一切法空‛,没有一切法,起心动念若动到一个法是真实的,就是意识的产生,所以哲学家,这个思想家他就不能解脱,他不知道思想是一种错误的执著,哲学家他错误就是错误在他这个悟性不出来,他用这个意识在做他主观的推论,所以他当下推论的东西是一种标准性的东西,他没有破一切相,没有破一切的烦恼,所以他就用意识去揣测,所以哲学不究竟,哲学不究竟,科学不究竟,只有佛法,为什么呢?他的我执都没有破,我执都没有破,所讲出来的都是意识的产物,哲学家也知道这色身是假的,哲学家也都知道这色身是假的,但是色身假的是用观照,是用意识,但是他没有悟到本性他没有办法解脱,没有办法脱离时间、空间的束缚,他动一个念头时间、究竟就束缚住,动一个念头时空就束缚着。哲学家说:宇宙的银河系外面是怎么样,是open,是无止境的开放的宇宙。哲学家又说:不对、不对,凡是事情都有尽端,所以这宇宙是对封闭的,close,封闭型的,佛就不是这样讲了,佛就说你的心若放大,宇宙就大,你的心若缩小,宇宙就小。唉!佛实在厉害,讲来讲去就是佛最厉害,他一句话就一针见血告诉你,虚空没有真实的东西,唯心所造,太厉害,一句话就知道(太厉害),所以说度量若放得很大,当作死人,活死人,活着当作死人,眼睛不看有的没有的,耳朵不要听是非,嘴巴也不要……,像死人不要讲是非,活死人能成道,虽然活着当作死了一样,不见是非,不看是非,不传是非,不讲人家的过错,认真修行保持清净心,每个都成就,哪一个不会成就,我们今天不会成就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不会成就是为什么?六根六尘害死我们,整天就是在注意别人,他不曾注意自己怎么会成就呢!所以说惟其真理既彻,应物无方,虽炽然有为,而不著有为之相。底下说:【故观法师之文。即事即理。圆融无碍。】所以我们这个时候看法师的文章,事就是理,理就是事,讲到事相我们就知道它的本体,讲到本体,理体的东西,我们就了解这个事相,就是事理圆融,不偏事,也不偏理,理事是圆融,圆融就无碍。【而佛法之体用彰明。】这样就显出来,体就是我们的本性,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身、口、意所产生的东西。有一位禅师在掘土(,在掘土,在掘土),一个人从很远,好几千公里来的,要请教他佛法,他正在掘这个稻田,掘、掘、掘……,这个徒弟来就对他下跪顶礼,稻田照样跪下去,地上都是肮脏的东西照样跪下去向师父顶礼,要求法,跪下去,他说:请问禅师,什么是佛法?禅师说,说什么你知道吗?猜猜看!什么是佛法?禅师说:本性就是佛法。这个徒弟又问,问第二句,本性是什么?他那支锄头,锄头再继续掘,都没有讲话,本性是什么?在作用,在作用,这样听得懂吗?(众鼓掌)意思就是本性在我们的心中,二十四小时它都在作用,是你不注意,你根本没有悟到,你不知道本性在作用,本性在作用就是清净心,就是本性在作用,慈悲心就是本性在作用,无所著就是本性在作用,大智慧就是本性在作用,所以他继续掘就是无所著,就是工作照这样子做,无所著,这就是佛法。(众鼓掌)这个徒弟当下开悟,开悟,人家这样掘,讲两句就开悟,我们搞这么久都没开悟,没开悟,而佛法体用彰明,体跟用全都表现出来,在生活当中。【具可于言外得之。】都可以在他的文章外,就是他的涵义,言外就是他的文章的涵义可以得到,言外就是他的文章的涵义可以得到,意思是说文章写得很好,他都含有这个修行,体、相、用这个诸法三分里面,全都包括在里面。

【呜呼!魔说害教。鱼目混珠。】魔说害教,鱼目混珠,这个字‚珍‛不对,把它画叉,这珍不对,就是珠,要改一下,这个字要改,鱼目混珠,他打字打错了,打成‚珍‛。这个魔说是伤害我们佛教,鱼目混珠就是鱼的眼睛混浊,看不清楚,看起来又像佛教,看起来又不像佛教。【大法之陵夷甚矣。】陵夷就是摆平,陵就是大丘山,夷就是平,这个佛法就像高山那么伟大,但是已经被人家铲平了,被搞乱掉了,看起来都是吃素的,大家也都在讲经,大家都在讲经,但是说的是不是正法,那就不知道了,电台也在讲经,在家也在讲经,法师也在讲经,一贯道也有在讲经,回教也在讲经,基督教也都在讲经,反正现在也分不清楚了,大法这陵夷甚矣意思就是说……,大法就是佛法,我们这个佛法已经被人家侵损,被人家摆平了,摆平了,【有如法师言句。引经据论。涵义深广。而归于平实。】好像法师的语言,底下一句、一句,引出这个经典的根据,涵义很深,很广大,而归于平实,平实就是日常生活都悟到得到的东西。【是能灿真灯放既昏。续慧命于将坠者。】就是能够灿,发扬光大,真灯就是佛灯,既昏就是众生,众生迷迷糊糊,这个佛的灯就显示出来,真灯就是大智慧,能够灿,灿就是无量的光明,真灯就是佛灯,就是大智慧的意思,一个大智慧开众生的智慧,破除众生的昏迷叫做灿真灯于既昏,续慧命于将坠者,续这个慧命于将坠者,要掉下去的人,听经闻法再把他拉起来。【余安得不为之往复赞叹也哉。】我怎么会不为他再一次,往复就是再一次,重复,重复,再一次,赞叹也哉,也哉,也乎。

【闽侯林翔敬撰】

撰就是著述,我们讲林居士不对,在这里纠正一下,要讲侯居士,福建省有一个侯林翔居士,敬撰就是他写的。

(后一日,慧律法师)我们纠正一下:那么闽侯是一个福建省的县,我看到这一句的时候也考虑了很久,但是因为字典没得查,字典没得查,《康熙字典》也没有,所以这个就是说福建省里面有一个闽侯县,有一位林翔居士,敬撰,撰就是著述的意思,所以在这里跟诸位修正一下。因为这个是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认为闽就是福建,侯林翔变成姓侯,名叫做林翔,但事实上去查起来不是这样,是闽侯县有一位林翔居士写的。好!我们已经纠正完了。

弥陀要解讲义序

【法门无量。统如来随机而说。衆生既各入门。终令圆入佛道者也。夫弥陀经。乃释尊普被三根。群摄利钝之法。故佛于方等中。不俟请而矢口告舍利弗。】读一下汉文。‚法门无量‛就是说佛法有很多法门,无量无边的法门。‚统‛,把笔拿起来,都是的意思。全都是如来应机而说,随众生的根机而说,众生既各入这个门,入门了。‚终令圆入佛道者也‛:慢慢、慢慢进入这个佛道到圆满这个佛道,意思是说引进来是一回事,进来之后再继续进修,所以我常常说,说:无论法师,无论在家菩萨,听得懂,听不懂都不管,今天来两个钟头,听一句也没有关系,也会开智慧,听一句也好,何况说每次来,慢慢入佛道之后就把他圆满这个佛道。‚夫《弥陀经》,现在在讲这个……,夫是虚字用法,哇!这个《弥陀经》是世尊,释迦牟尼佛为了要普被三根,普被三根就是照顾、保佑,普遍在保佑这个三根解脱,加持,保佑就是加持,三根就是上根、中根、下根,上根器的人一听到,开悟,中根器的人听到之后会用功能够了生死,下根器的人就是经过种种的逆境,告诉他结婚不快乐,他就不相信,就结看看,下根就要遇到他才会觉悟,告诉他:你不要做会首。他就不相信,会首做下去,会钱被倒三、四个,一个三十几万,三个刚好几百万,在那里苦恼无量,苦恼无量,《往生咒》若念下去就想到几百万被人家倒了,所以我们人一定要经过结婚波折,被太太烦恼到,还是被先生烦恼到,还是被众生,被孩子烦恼到,金钱烦恼到,左邻右舍烦恼到,开始就想要来精进,要来听经了,要来听经了。有一个老菩萨(,有一个老菩萨),第一次我遇到她的时候,我告诉她:老菩萨!你要来念佛。嗯!世间很快乐。我说:怎么说?我儿子当医生,我媳妇学历也很高,也很孝顺,很孝顺,我这个孙子也每个读书都很行,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众生最享受,最快乐的。听不入耳。经过三年之后,老菩萨又再来,说:老菩萨!你不是觉得世间很快乐,不用听经,不用念佛。师父讲得对,世间痛苦,世间痛苦,我儿子……。一讲就哭泣。上个月发生车祸,我的媳妇待不住,跑回娘家,开始现在变成孤单老人。这个众生都不了解,所有的金钱、财物、名利都是暂时的,所以这个下根机的人,所以这个下根机的人他就要碰到,碰到他才会想要精进,若没有碰到,他就不会想要用功,所以说要看个人的根机,跟诸位讲,佛教讲的,超越一切的心理学、哲学、科学,一切世间的《老庄》、《易经》,都无法跟佛经比较,绝对没办法跟佛经比较,我不是不论它,我是有感而发。底下,群摄利钝之法,群就是广,来广摄空上利根的众生,钝根的众生,所以佛法在方等,就是《方等经》,把笔拿起来,方等就是大乘经典(,方等就是大乘经典),所以佛在大乘经典这样说:不俟请而矢口告舍利弗。不俟就是没有等。没人请,没有人请问世尊,世尊就亲口。矢口就是亲口。跟舍利弗这样讲,【广赞极乐妙境。】来赞叹空虚极乐世界,它这个很微妙,不可思议的境界,深深来赞叹阿弥陀佛的光跟寿,光就是空间,寿就是时间,所以阿弥陀佛叫做无量寿佛,叫做无量光无量寿,意思就是说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生命,无量的光明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的生命就是贯通过去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光是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意思是说十方无量的时间、空间,全都光明的意思,【深叹弥陀光寿。】光跟寿,【劝人坚固信愿。专持圣号。】劝告人家要坚持,坚固我们这个信跟这个愿,信就是深信有一个极乐世界,深信有一个阿弥陀佛,深信说我们释迦牟尼佛说的是正确的。愿就是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不要再做六道生死的凡夫。聪明的人,今天来听经大家都要念佛往生,谁要在这里团团转,再怎么富裕也是花得完,也是会死,身体也是会烂,再怎么美也是会老,再怎么英俊也是会烂(众鼓掌),聪明的人,每个听到佛经每个都拼命来共修念佛,谁要在家里看电视,那是傻瓜才这样。坚固信愿,专持圣号,专持念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常常劝告这些众生,你要买两串念珠,第一个要买一串一百零八颗持咒,放在家里,第二要买一串小条的挂在手上,二十四小时才不会忘记,每天念,每天念,挂在手上也会保佑我们,专持圣号,我们今天若没拿念珠会常常忘记,常常忘记,若有拿念珠,至少念几句,积个善根也好。【定得往生。终成佛果。斯经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这本经。【乃世尊以平等心。运无缘慈。】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意思是说大慈大悲的意思,世尊以平等心运用着没有任何条件的慈悲,无条件的慈悲叫做无缘慈,意思是说对一切众生,不是说你今天发心一百万来,我才这样对你慈悲,不是说你今天发心一万块来,我就不理你,不是这样,统统平等。【放无量法门。开出方便中最方便。捷径中最捷经者。】于无量法门,有的人持咒、念佛、拜佛、拜忏、拜山、参禅、结手印,噢!这很多,无量法门,开出一个方便中最为方便,捷径中最捷径,最直,捷径就是直径。两点什么最近?直线最近,直线最快,捷径中最为捷径。

因为【良由末世衆生。】‚良由‛就是因为。因为末世的众生。【善根暗钝。】这个闇跟黑暗的暗是同样的意思,善根暗钝,【世缘嚣杂。】这世缘很混杂,若要来听一下经,孩子感冒发烧要注射,要来听一下经,哇!人家打电话来要收会钱了,要来听一下经,孩子拖着不放,没办法,所以说世缘嚣杂就是很复杂。【摄心尤难。】要摄这个心非常地困难。底下,开出方便中最方便的,最快、最直接的,但是因为末世的众生根机很暗钝,世缘很复杂,所以摄心很困难。若不是直接的,直接的,【若非至简至捷。】最简单的,最直接的。【奇妙方便法门而圆收。岂易入道。】怎么有那么简单就入道,就是要用奇妙的,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法门,不然没有那么容易入道。【是故佛经自东渐震旦以来。】‚震旦‛就是中国。这个佛经渐渐传到中国以来。【持诵之盛。】大家都在诵这个《弥陀经》。【往生之验。】过去有往生的人经验,经验,念佛念到临命终自己知道时间,色身会发出香味,看到佛祖来接引,听到虚空中的声音,种种的应验。【无尚此经。】不是只有这部经而已,不是只有这本《弥陀经》而已。【由此。自古先达注疏殊多。】殊多,殊胜。注疏殊多,注疏就是说……,注疏就是注解,疏就是疏通的意思,疏就是通的意思,解开让他通达,殊多就是很多,自古先达就是古德通达这个佛经的人,用很多注解。【皆如日星具丽于天。】像虚空中的太阳那么美,像虚空中的星星那么美。【江河皆汇于海。】江跟河全都汇集到大海。所以,【故诸缁素。】就是出家、在家,昨天有讲过了。【其起信者。并持而专切者。由来盛矣。】他会产生这个信心,并且念佛,持就是念佛,而专切,全心一心念佛,所以我教你们大家都要戴念珠就是这样,不可以离开念珠,念得习惯。由来盛矣,自过去到现在念佛法门就是这么兴旺。【迄明智旭大师。】一起到明朝那个智旭大师。明朝一个智旭大师,【特著】特这个著作,【要解以释此经。】特别著这个要解,就是《弥陀要解》,解释这部《弥陀经》。【更超前贤之不逮。】‚不逮‛就是不及的意思。更加超过比以前的人的行,大家都跟不上他,不逮就是不及他,不逮就是不及,就是跟他不能相比,意思就是说明朝的智旭大师,以前那些所作的这个注解都跟不上他的意思,超过以前的 人所著作的。【发所蕴奥之未发。】开发出所含在这个《弥陀经》里面的义理,深奥而未开发出来的道理全都开发出来。蕴奥之未发,蕴奥就是含藏。【析义判教。】剖析,析就是分析这个义理,判教就是藏、通、别、圆,判教。【劝导信愿。若画龙之点睛。】这只龙画得很美了,但是眼睛点一下就像要飞走一样,画龙点睛。这完全产生生命,我们画人像最重要的要画哪里?画两颗眼睛,眼睛有神,那么像就画得很好,这龙眼神若画得很好,那么这只龙就像活着,像在飞一样,所以像画龙点睛。【宛转精耀。】‚宛转‛的意思就是讲得无懈可击,太棒了,无懈可击,精耀,讲得很切要,非常地清楚。【彻净宗之骨髓。】彻彻底底开发出净土宗的精髓。【达佛意之普周。】达到这个佛的意思能够普遍一切众生。【类六方之共赞。】像《弥陀经》里面六方佛皆赞叹《弥陀经》,‚类‛就是‚似‛,类似《弥陀经》讲的六方佛都赞叹这一本经。这个……,写这本《弥陀经》的《要解》写得很好,就像六方佛大家都赞叹这本《要解》一样,【同诸佛之广长。】广长就是一个辩才无碍的一个广长舌相,就像诸佛出广长舌相,佛度无量的众生。【厥趣幽深。】‚厥‛就是代名词,就是其趣幽深。‚厥‛就是代名词,它就是它这个……,‚趣‛就是它的意趣,道理的趋向,意思是说这本经受到各方的赞叹,这本经,这本《要解》也是受到各方的赞叹,就好像诸佛菩萨出广长舌相,因为它的道理,其趣幽深,因为它的道理,道理很深奥,很不容易了解,了解,若是不再加一点注解、解释,【若非再添注释。】若是没有再加添注解跟解释,【今人岂易入室。】这个时代的人,现代的人是因为根机不够,学问不够,愚痴,所以若没有添加一些注解要怎样进入净土法门呢?今人岂易入室,要怎样才能进来我们这个净土法门的这个范围里面。

【顷】‚顷‛就是近来(,顷就是近来),【圆瑛法师。受天津】天津,天津,吃得津津有味,天津,【居士林】居士林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莲社的意思,念佛的地方叫做居士林,受到天津居士林念佛会的邀【请。】邀请,【讲斯解全文。】讲解全文。【欲使衆闻了若指掌。】就是看自己的手这么清楚,意思是说圆瑛法师受到念佛会居士林邀请,讲解《弥陀要解》,讲解全文,为了要让众生很简单就能了解,【特先编辑讲义。】所以这本《要解讲义》就是在天津居士林讲的,所以以后的人作出这个书出来,我们今天有福气看到这本了不起,佛门中最重要,最了不起,度无量众生的《要解》,归功于圆瑛法师,圆瑛法师。所以特别先编辑讲义。【普令或闻或见。一目贯通。】能够让看到的人,听到的人,一目了然。【夫荆山之玉。务须剖释。衣里明珠。总赖指示。】有的人说衣里明珠也可以,衣裹明珠也对,衣服遮住这个明珠,总是须要开示,指示才会知道。荆山就是出产玉的地方,这个玉它从深山林里挖出来,也必须要慢慢、慢慢、慢慢……,把它磨,慢慢、慢慢……,把它磨,必须要把它剖析,把它磨,磨得清净,磨得干净,磨得干净,衣里的明珠,衣服里面的明珠,总赖指示,必须要加以指示,意思是说明珠就是比喻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性就是隐藏在我们的内在,我们要开发出来,要明心见性,但是总须要有人告诉你,说:啊!每一个众生就是有佛性,你今天来听佛法,来念佛,来解脱生死,我们就是要成佛,就是明心见性,要开发我们的本性,要成佛作祖,这就是我们的明珠,明珠就是我们的本性的意思。【师为现代知识。明眼宗匠。】圆瑛法师就是现代的善知识,明眼是很有眼光的人,宗匠就是专门在雕刻打造东西出来,就是专门在栽培人才的,明眼宗匠就是他具足智慧,明眼就是……,这个眼就是心眼,有清净的大智慧,清净心产生出来的大智慧,宗匠就是专门在雕刻的人,他也是这样雕刻,雕刻每一个人就像大修行的高僧大德那样。【舒胸中之真彩。发矿里之精金。】‚舒‛就是开发。开发他心中一切真实,精彩的东西,就是本性,开发出这个矿里面的真金出来,【俾达要解而入经义。】‚俾‛就是令。令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通达《要解》而入经义。【由经义而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我们从这个经义我们就可以去悟,悟到什么呢?悟到我们本性就是阿弥陀佛。唯心净土,我们的心若是清净,即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诘经》讲的心若净这个地方就是清净。【则极乐莲花不外当人一念。】意思就是说极乐世界的莲花当下就是我们这一念,有的人修行都会有一种障碍,我持戒不清净,我破戒,我破斋,我堕胎,我没有修行,开始责备自己,责备自己,我告诉你,你若悟到本性你就了解,持戒、破戒尽在一心;有为、无为当下一念。记住!持戒、破戒尽在一心;有为、无为当下一念。你这个念头无相、空法,临命终无罣碍,这个时候全部放得下临命终就没问题,所以说不管你过去怎么样,悟到本性最重要,不管你过去怎么样,悟到我们的本性最重要,有为法当下一念就是无为法,破戒一念当下转过来,清净心就是持戒,所以维摩诘居士,《维摩诘经》里面讲,不二法门,当下这一念就是,所以我们不要讥笑自己:啊!我没有修行,我曾堕过胎,我曾偷过人家的东西,我曾坐牢过,我做很多错误,我曾犯抢劫,没有关系,过去就放下,莲花就从这一念无生开始,莲花就一直出来(众鼓掌),若老是在想恶贯满盈不会往生,自然障碍自己,自然会障碍自己,所以这极乐世界的莲花不外当下一念,【当念果】的当下这一念就可以果【证。】只要你悟到空性。【步步皆是已矣。】就是每一步、每一步全都是净土。‚步步‛就是每一念。当念果证,步步皆是,你走一步算一步,走一步算一步,你做多少算多少,意思就是说,每一个念头你若控制得住,每一个念头你若放得下,当下就是极乐世界。

【稿成付印而问序焉。】这个稿子是写好了,问我写一个序。【余虽不敏。】我虽然没什么智慧。【聊叙片言以弁其端。】‚聊‛就是简单的,简单……,这片言就是一点点,一点点语言。以弁其端,‚弁‛就是牛车、马车的前端在拖的地方,意思就是说写在前面的序言叫做‚弁‛。以弁(bián)其端(法师这里是读pián),弁,以弁其端,写在前面的序言叫做弁,就是聊叙片言以弁其端,就是简单写这个序文以放在前面。弁就是挂在前面,放在前面的序言。【庶】就是希望,【广起信云尔。】希望能够引起大众广大的相信。【时壬午暮春。兴慈谨撰】

壬午年,莫春就是三月。(‚莫‛通‚暮‛。)‚兴慈谨撰‛,兴慈这里可能是一个法师,兴慈可能是一个法师,这里没有写。【

弥陀要解讲义序

【夫净土之教。无相而无不相。无为而无不为。理超象系之表。智绝有空之境。是诸佛不思议解脱。大乘不二法门。故一切大士本行。皆始于发心。终于净土。兼具万善。成就衆生。功莫有先于此者矣。】‚净土之教‛,说净土宗的教化,它的教理,它的教义是在讲什么呢?说‚无相而无不相‛,无相的意思就是说破除一切凡夫的执著,达到本性是空,但是本性虽然是空却是具足无量的庄严,叫做无不相。意思就是说无相就是本体,无不相就是它的无量的事相,无量的庄严,虽然无量的庄严,但是当体即空,虽然当体即空,就是无量的清净国土,这样才能够达到事事无碍的法界,所以无相而无不相,一切相皆是虚妄,却是本性却具足一切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一切法是空,所以我们无所为,而无不为,因为自性具足一切法,散发出无量的智慧令身、口、意一切造作全都清净,所以无不为,所有所做的东西叫做有为,有为当下观照是空,无为,虽是无为但是无所不为,他每样都做,虽是每样都做,自性是空,这叫做实相,所以无相而无不相这叫做实相,不可以偏哪一边,无为而无不为也是实相的意思。‚理超象系之表。智绝有空之境。‛这个要这样念,把笔拿起来,‚理超,一个顿点,象系之表,智绝,顿点,有空之境‛。这样读当然就了解这个意思,有读过书的人就知道,理,道理是超越,到这个地方,超越什么呢?象系之表就是一切外相,万象,所能够造成它的名词、语言全都不是本体,意思就是说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六根、六尘、六识乃至包括一切万象一切法,超越这些,象系,系就是安上一个东西叫做系,就是安上名词,安上这个文字,安上意识,思想、意识全都好,所以这个统统不对,理超,这个道理,本性的这个道理是超越一切,有形象所能够形容的全都无法形容。‚智绝,(顿点,)有空之境‛:智,我们的大智慧,绝就是断除的意思,这个绝就是进入绝对的领域,断绝了有空之境,你说这个境界有,也不对,你说这个境界是空,也不对,你说有,它是因缘和合的,不是真实的东西,你说没有,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确实是桌子你怎么说它没有,所以智绝有空之境,智绝有空之境就是……,简单讲就是不起分别,于有空之境,不起分别,清净心,无生法忍的这个心产生的智慧叫做智绝。有空之境,大智慧断绝有空之境,意思是说有空之境皆无所住的意思。‚是诸佛不思议解脱‛的境界,诸佛解脱,诸佛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这样。‚大乘不二法门‛,大乘不二法门这就是无相而无不相,无为而无不为,烦恼即菩提,污染就是,当下就是清净,无一切的相,无不相,所以大乘不二法门的意思就是这样,所以一切大士,大士就是菩萨的意思,我们讲观音大士,观音大士,所以‚一切菩萨的本行‛、修行。‚皆始发心,终于净土‛,大家都很发心,终究要进入这个净土,兼具万善,成就众生,具足一切的善来成就这些众生。‚功莫有先于此者矣‛,最重要,功不是功德的意思,‚功‛就是最重要的。‚莫有先于此者矣‛,他的功就是说最重要的,这是这个东西最重要,要弘扬净土法门。

【大化东流。庐山远公创弘禅戒。首勤净业。三睹圣相。沉厚不言。神鸾继起。精修净观。流风益扇。及智者大师。以无碍解。说天台教。圣行道力。专志西方。自时厥后。弘一心三观之旨者。罔不以净土为指归。】‚大化东流‛,大化东流就是佛法从西向东流传过来,古时候的人是很不简单,在座诸位!古时候的人没有印刷,你光是看这本经,古时候的人要用毛笔去抄,他没有印刷品一天、一个月印几万本,你想想看!能够一本、一本抄,毛笔拿过来抄得不分昼夜,一天抄不到几页,古时候的人是这样,古时候的人修行为什么会这么大的成就,就是经典得来不易,很珍惜,很珍惜这个经典,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破了又补,不是像我们今天的众生稍微浸到水就全部不要了,要丢掉,稍微破掉他就不要,没有这样,我们要了解,经典,我们今天是因为有印刷,你说我们今天的众生有福报,可说是很有福报,你看这经典一次印得清清楚楚,每上字都是同样大小排版得这些整齐,你想想看!印这书一个月以内几万本全都印出来,可以度无量的众生,要说我们今天业障重,也真是业障很重,怎么样?太过于简单得到。来听经,不用,我才五十而已,等到我八十再来听。鸡肉咬不动了再来听经,因为每个地方都在讲经,录音带很多,他也不会爱惜,他不会珍惜,不会珍惜,所以我们今天说我们有福报,也对,这印刷、声音、灯光、摄影,楼下一层,整栋都看得到、听得到,若是古时候的人没有用麦克风,一个禅师多会开示,讲给三百个人听他就得吃罗汉果才有办法,不然怎么有办法,声音马上沙哑,所以诸位法师、在家居士,要集这个法缘不是很容易,要在有生之年投资,用生命下去投资,因为这条路一定要走,早也得死,晚也得死,你有修行也得死,没有修行也得死,你有念佛也得死,没有念佛也得死,你为什么不念佛而死,你为

第三篇:《地藏经》的全新诠释----净慧法师讲

《地藏经》的全新诠释----净慧法师讲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净慧法师讲

诸山长老、诸位同仁: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正值清明节,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又是节日。在这清清明明、万物复苏的日子里,中国的习俗是不忘祖先,实行孝道,祭扫坟墓。在民间,家家都要开窗户,要一年清明。借着清明这个好日子,我与大家共同读诵、受持《地藏菩萨本愿经》。讲经之前,我先讲一下有无地狱与六道。

有些人不相信有地狱,不相信有六道。有偈云:真有地狱宇宙中,银河系里有黑洞。仗佛威神亲目睹,幽冥受苦作恶人。地狱本由人心现,人生恶念有千般。自感地狱十八层,层层又有八加千。有没有地狱?是真实有地狱。地狱在咱们娑婆世界就有。其他的一些世界,如极乐世界没有。我们这个世界地狱的准确位置在欲界天。色界、无色界天没有地狱。一些书上讲,欲界的地狱在地球的东方,但是由于地球自转,白天在东方,晚上就在南方。方向不要去研究。一些修行人多少次往返于地狱、看到地狱,不是受业牵去地狱,而是为化度众生去地狱。一位修行人往返地狱,看到地狱的一些实况,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对有没有地狱产生丝毫的怀疑,地狱是千真万确存在的,一点不假。人有生死簿。生死不了的人进地狱那是随业而转,先讲这些实证,就是不让你起怀疑心。

接下来,讲一下为什么人们不相信有地狱。简单说,有这么几个原因。这个世界的人多数是不修、不证、不知。因为不相信,所以不知道去学佛、去修证;因为不修证,理所当然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啊?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有偈云:人生灵肉难离分,造作善恶随果因。换形变态异新命,十法界里自选身。入胎之谜难脱身,五行相克锁精真。吾心内外都不见,无始无终苦中吟。有没有没有“入胎之谜”的?有,修行人。往大了说,释迦牟尼佛,一出生就能上指天、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他没有“入胎之谜”。为什么说一般的修行人死时称念佛名号不容易成功,甚至一些念佛的人在死的那一刹那也忘记念佛,因为身体受痛苦折磨,这些念头都散失掉了。

少数人相信有地狱,为什么相信呢?少数人学佛、修道,苦集灭道。知道一些学佛的人修证往返这个世界,一生下来就知道苦,通过一修知道很多苦。诸苦逼迫出家修道,修行或者是在世修行。灭掉的时候,前提是证道的时候才能灭掉;不证道还灭不掉。所以说苦集灭道,有的时候是顺序问题。有的时候有道才能灭,没有道还灭不了苦集。辟支佛知道人身体有六根、六尘、十二因缘。少数人证得了都相信佛法,小乘人也能相信,但众生很难相信。还有一首偈语:“凡夫著其乐愿随生死流。”凡夫为什么这样?他感觉这个世界非常美好,看不出颠倒相,“随生死流永在生死流中”,所以说众生度不尽。“小乘知其苦集灭生死流”,小乘人知道苦,“灭生死流中断一循环中”。一循环多长时间,千佛出世,哪个劫都是千佛出世,这一千佛是一个循环,一尊佛出世叫小循环,千尊佛出世叫大循环。“中乘见其苦源遁生死流,遁生死流而不尽生死流,”这就是辟支佛的境界。他们知道这个,所以躲进深山,几劫在修,入定之中,逃离生死,但是不入生死流。一些辟支佛,有的升到天上享天福,有一部分不去享天福,继续参访名师。去不了佛国土也见不到佛、大菩萨,他们不甘心,所以还要做人,在人这道上继续参访名师,修菩萨行,发菩提心。“大乘见众生苦入生死流,入生死流而不染生死流。”这就是菩萨,知道众生苦,还要来到这个世界度众生。辟支佛由于当初没发菩提心,遁入深山,进入空的境界,所以不能成就。

一些人会想,为什么声闻、缘觉不发菩提心啊,那一句话还发不了么?事实上,发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具体来说,一个原因是众生不信。别说你劝他信佛,连说个“佛”字,他都生嗔。你跟他说几句佛教的话,他不但不相信、不领情,对你还有反感。菩提心不是用嘴去发,是用身、命、财去发,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甚至是生命。所以,度众生难,众生难度;发菩提心难,难发菩提心。只有不畏千难万险、不畏生死、大丈夫的人、勇猛的人才发得起菩提心,努力去践行自己的愿力,然后才能成就他的菩萨道业。否则多数人在这个岔路口上很难发菩提心。因为他明白众生的心态和根基,一看众生这么难度,还是自己先走吧,就这么一个想法,菩提心就没发成。

为什么菩萨知道众生苦还要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是菩萨在佛前有愿。菩萨有愿力,我要生生世世担负佛的重任,替佛分忧,我要承传佛的家业,立下宏伟誓愿。第二,众生是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父母,我们互为兄弟、姐妹、眷属,所以菩萨行人,把众生当父母想。我不去救父母,谁去救我的父母?菩萨就是这么想的,不把世上整我、骂我、辱我的人当仇人,去恨他、怨他。而是父母打子女、骂子女,太正常不过了,应当应分的。父母从反面纠正我的错误,消除我的业报。所以我感恩,感我父母之恩,我还要来这个世界。第三,庄严自己的净土。有人不理解佛家讲的“庄严佛净土”。讲《心经》时我提到过,小乘人没有自己的净土,因为法性身不成就。法性身不成就,化身也不成就。原因是报身只是请长假,报身的成就没有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行菩萨道。成就不了那么大的净土。所以说,不到极乐世界去,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道,永远成就不了自己的净土。没有自己的净土就没有佛国土。为什么要庄严自己的佛国土?只有庄严自己的佛国土才能广度众生,践行自己的愿力。否则发的是空愿。“我要度众生。”我凭什么度众生?我们“人”度不了众生。语言度不了众生。是佛度、是法度、是愿度、是缘度众生。没有这些度不了众生。

再讲一下这个世界的菩萨从哪里来。第一,报身在兜率内院的菩萨,乘愿来到这个世界。很多兜率内院的菩萨降到咱们这个世界上来,示现出家相、在家相,修菩萨道,广度众生。第二,欲界天的天王是菩萨,有的也示现天众,不示现天王。不要认为天众就不是菩萨。佛的母亲,不就在忉利天上示现一个普通的天女么?欲界天很多的菩萨要到这个世界上来,广度众生。这些菩萨的报身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而是在欲界天做天王,行菩萨道,他们带着任务来人间修行,再往生到极乐世界去。第三,还有地府的一些阎罗鬼王,有人可能会问,鬼王也是菩萨么?地府里的阴阳鱼,白的那面儿不说,黑的那面有个亮点儿,不是眼睛亮,那就表示菩萨,做鬼王的阎罗王也是菩萨。当佛住世时,目犍连尊者要到地府救他母亲,他有四果罗汉的神通却不能解救,为什么?因为他的功德不及这些鬼王的功德。功德大,能力就大。第四,有些菩萨在神道上示现,主命神是菩萨。比如现在说的财神,佛家都知道财神皈依普贤。普贤菩萨的弟子能不是菩萨么?第五,还有十方佛国土成就的化身菩萨来到这个世界,示现在我们出家、在家人之中。我讲这些就是要告诉大家,对于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一定要生尊重心。尊重我们周围的学佛同修。不但要善待众生,而且要善待我们周围的人。因为这些修菩萨道的人,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普普通通的人,说普通的话,做普通的事。在众生看来,这也就是个平凡人,一般人,没有什么特殊。提醒大伙儿注意,一定不轻视任何人,特别不能轻视出家人。不要从相上看,这个人是不是菩萨行人,不要去找。我们心里知道不可轻视任何人就行。为什么?你轻视一位菩萨,业报不可思议。《法华经》上,“常不轻菩萨品”里有,轻视一位常不轻菩萨,二百亿劫不听闻佛法,要堕落地狱的。你看他不咋地,用语言伤了这位菩萨,只有这位菩萨成佛才能度你,否则没人能够度你。未来的千佛出世都不度你。所以要广结善缘,不轻视任何众生。真正学佛修道的人,连小鸟、一猫、一狗都不轻视,为什么佛家讲“佛教不是知识教,佛教不是宗教”,宗教是对人说的,佛教是直至含灵心。大地含灵,一切含灵的东西,包括树木,佛家都慈悲。学佛的人知道,自己体内十万条众生还要度呢,都不敢轻视。世俗的人都知道,人体内有大量微生物存在,离开微生物,我们吃的食物就消化不了。这些微生物就是不同形态的众生。致使你有病的细胞是鬼类,这也属于鬼类的一种,不要以为自己体内就没有众生。所以学佛的人善待自己就是善待自己体内的众生,度脱自己体内的众生才能去度脱其他众生。读诵、受持《地藏经》与众生和修行有什么关系?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不管修学什么法门,不妨碍你修学佛家经典,广听佛家经典,不影响一门深入。初学人一门深入是正确的,广听佛家经典只能让你修道的心更坚固。没有任何一个法师说:跟我修这个法门,你别听经去,你听经会妨碍你修行。佛给他这些弟子讲法就是这个道理。开始让你一门深入去修行,后来叫广开法会,让你去多闻多听,从理上去明白。这就叫读诵、受持《地藏经》与众生的关系。为什么不讲“人”而讲“众生”?因为说人太单一,众生还包括天龙八部、鬼类、龙神,人只不过是众生当中的一种。所以说佛将六道众生嘱托给地藏王菩萨,要想让六道众生出离这个世界,必须读诵、受持《地藏经》,非常重要。有人又会问:那其他经典好不好?不妨碍,不要有分别心。但是我告诉你,众生不了业,不读诵、受持《地藏经》,就想了脱生死是妄想。如果你修持其他法门,只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地藏王菩萨帮你把业了了而已。如果你读诵、受持《地藏经》会知道,原来我修持这个法门,修学那个法门,都是地藏王菩萨帮我了却一些业报,承担了一些业报。这样你才会知道,佛如何慈悲,地藏王菩萨愿力如何之大,我们这些众生如何感佛恩,感谢地藏王菩萨,我们如何在这个世间去了业、去修行。这就是和众生的关系。

小乘人实际上没有离开地狱,只是暂时脱离。为什么这样说呢?离开地狱的是小乘人的报身,小乘人证得四果罗汉、证得辟支佛,只是他的报身离开地狱,升到天上享天福。而他的意生身(人的三魂中的意魂)还在地府之内,没有脱离。所以他们在八万四千大劫之后还要修,因为根儿没拔出去。报身不成就,法性身更不会成就。所以要知道读诵、受持《地藏经》和修行人关系密切。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罢修到这个时候都要发菩提心。读诵、受持《地藏经》提醒你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道,你的地狱之根就没彻底拔出来,还要回到地狱去,可怕啊。这些都是实相,讲实相,目的是让你们发奋修行,发菩提心,拔掉地狱之根,发勇猛精进心,这也是我讲这部经的真实意义。

对于修行人来说,修到六地和六地之前的菩萨,意生身都要在地狱之内,地藏王菩萨身边洗涤心垢。在离开地狱之前,要在地藏王菩萨身边待七年。地球上讲是七年,在地府里,时间就长了。地府里一日一夜就是咱们地球两千七百年。只有在地球上修行的人可以超越,其他道上没有“超越”这个词。在地藏王菩萨身边洗垢,修学地藏王菩萨的愿力、修学佛法。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世人不知道地藏王菩萨的愿力和真慈悲,是真悲哀。修学佛法的人,不管出家在家,不管大乘小乘,一定要把《地藏经》摆到一个重中之重的位置,不要造作恶业,你造作一丝一毫的恶业,都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没有空过的,没有你不付出代价的。你做有功德的事情,你要付出身、命、财的代价;你做恶事的时候,也是以身、命、财为代价。你想或不想,自然也会有因果。所以《地藏经》对我们学佛人、修行人太重要了。

修大乘的人也要知道,我们没有离开地藏王菩萨。只有七地的菩萨才能离开地狱,那七地菩萨的意生身哪里去了?要到观世音菩萨那里去修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在观世音菩萨那修完了,化身成就也需七年时间,才有资格化身到这个世界上来、到兜率内院、到其他佛国土去。所以不管你怎么修,离不开《地藏经》。说离不开《地藏经》是方便说,说白了,是离不开地藏王菩萨的慈悲。佛把我们这些众生嘱托给地藏王菩萨。后面讲经讲到“嘱累品”的时候还要讲为什么佛把众生嘱托给地藏王菩萨,而不是其他菩萨。

地藏王菩萨是化身菩萨。地藏王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这些大菩萨一样,现菩萨身而不现佛身。而且发了宏伟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为我在《心经》里讲过法身、报身和化身。准确地说,地藏王菩萨是化身菩萨,而他的报身、法性身早已成佛。只不过是化身示现为地藏王菩萨,不要你去担心他成不成佛的事情。要知道地藏王菩萨是化身菩萨,不要以为是化身菩萨就可以不尊重,只有化身菩萨才能化度我们众生。他法性身是佛,佛身度不了你,为什么度不了你,因为你资格不够。真正到地藏王菩萨报身身边去的人,都得是十地菩萨,你去的了么?只有化身菩萨,他的法性身成就了,他的化身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愿力、神力。所以我们能恭敬供养这位化身菩萨,就知足了。大家读诵这本《地藏经》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这部经是由三藏沙门宝叉难陀翻译的。为什么提到是谁翻译的这部经典。我们要感谢这位先师。佛家的先师把佛家的经典翻译过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翻译的准确无误,一句话有很多种解释方法,很难翻译。要把佛家的意思译的准确没有一定的修持功夫,和菩萨的愿力以及智慧,是翻译不成的。所以我们读诵任何经

典的时候,都要感谢翻译经典的法师。

《地藏经》主要讲了什么?它的大意是什么?之前讲的只是序。都是为了讲这部《地藏经》、理解这部《地藏经》、受持这部《地藏经》服务的。接下来我来介绍《地藏经》主要讲了什么。简单的说,一、《地藏经》是孝经。小乘人,百善孝为先;菩萨乘人,杀罪第一。不排除孝。佛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以后,要度脱他的母亲,这部经就是为度他母亲所说的,佛为了要度他的母亲才讲了这部《地藏经》。佛都如此,佛的弟子们,菩萨行人,声闻、圆觉都得遵循佛理。这个孝和世间的孝有点区别。世间孝,财食供养、衣服供养;这个孝却不是。而是大孝、至孝、真孝。佛让他的父母脱离六道轮回,这才是真孝。否则的话,让父母享一点福,多活几年,吃好穿好,有为法。顶多几个月、几年,这种孝有尽头的那一刻,不长久,而后一种大孝长久。我的父母可以离开这个世界,到极乐世界去享福,你说这个福长久么?这样的孝多好啊。哪管把你父母度到天上去都是孝。对自己的父母名义为孝,在人间多活几天,吃点儿好的。可是这一个“吃点儿好的”就不知有多少众生死在他的嘴里,表面享乐,转身就是三恶道。这不是真孝。信佛的人才是真孝。所以说这是一部孝经。第二,地藏王菩萨也为了度脱他的母亲发了大愿。为什么一些菩萨行人说众生是父母。为自己的父母还不能发菩提心,你这个菩提心就值得怀疑,连父母都不度,你说你去广度众生,谁信呢?这叫随顺方便。所以说对自己父母大孝的人才能对天下芸芸众生大孝,才能把其他的众生当父母想。所以地藏王菩萨是从要度脱自己的母亲而发起的菩提心、发出的愿力。佛在行孝道、菩萨也在行。这个孝是慈悲。表面上是孝,在我们修行人来讲,孝就是慈悲,至孝就是至慈悲。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来普度众生,观世音菩萨说:这个世界的众生与我有缘,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兄弟、姐妹。因为我们这些众生是业缘、业感,只有地藏王菩萨才能度脱。所以说,这就是第三个原因。这部《地藏经》告诉我们,我们的业缘业感别人帮替不了,一个是靠自己,靠我们自己修行、做善事积功累德,另一个就需要地藏王菩萨慈悲我们。第四个讲地藏王菩萨对众生的慈悲。第五个福报,业缘,因果循环的真相,我们要明了。第六是念佛利益

不空过,千劫不妄失。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佛讲这部经不是在地球上讲的,而是在忉利天宫。地点不同就说明听经听法的对象不同,这个会上没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只有天龙八部、鬼神、天人、天王。这部经是佛为自己的母亲摩耶夫人而说。《大雄传》和《华严经》都介绍过佛的母亲。佛示现成佛以后要度自己的母亲,这就是孝心的根本,给我们学佛人做出了榜样。学佛人一定要大孝,怎么去大孝?把自己读诵、受持《地藏经》的功德回向给自己七世以来和无量劫来的父母。不能光读诵,要懂得受持。回向给父母是受持的第一点。然后不犯戒律、不作恶事、依法修行、去掉贪嗔痴,那是受持《地藏经》的第二点。如果没有对恶道的恐惧,那《地藏经》就算白听了。只有恐怖恶道,才能发勇猛精进心。这部经为摩耶夫人讲的是“调伏刚强众生”之法和修“苦乐法”。佛称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为“刚强众生”。“刚”就是无比坚硬;“强”就是谁也不敌。什么最硬?我、法二执最硬。思维的东西超越钢铁,软的东西比硬的东西还硬。还有一个是修“苦乐法”。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读诵经典的时候,可能不觉得这个“苦乐法”有什么不寻常。咱们修行“生灭法”,目的是了生脱死。一听这个“苦乐法”,你们要知道,众生都有什么苦啊,众生有八苦,外加地狱苦。世间的八苦之中不含地狱苦,因为世人不知道有地狱。你说有地狱苦,世人不信。佛赞地藏王菩萨修苦乐法,没说地藏王菩萨修生灭法,要注意这个区别。苦乐法是菩萨行人所修,佛曾告诫弟子,我灭度以后,你要以戒为师。佛有没有说过,十方诸佛以何为师?你们会想,佛还有师么?十方诸佛以“苦”为师,以“苦”为良师。只有“苦”才能成就你脱离六道,只有“苦”才能成就你菩萨行,“苦”才能成就你的慈悲,成就你的道业。使你的道业逐渐增长,使你从反面接受帮助。离开“苦”,一事无成。世人有点烦恼,有点不顺心的事,还觉得很闹心。修道的人都知道,越苦、越烦恼的时候就是最考验你的时候。过关,你是修行人;没过关,重来。所以,只有菩萨才有资格修苦乐法。大家要知道,“苦”指的是众生的苦,菩萨的苦不在于此,因为他不修生灭法,不受生灭之苦,而是往返这个世界度众生的时候承受一些苦。一些菩萨行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示现有病,他的肉体就要承受一些苦;有的要示现被人大卸八块,化身要承担的苦;还有被打、被骂的,都是苦。释迦牟尼佛还示现受苦,提婆达多用山石砸他、辱他、骂他。这些就是佛和菩萨示现的苦。正是这些苦,成就了佛,成就了菩萨,这就是苦法。我们不是菩萨,我们修忍辱、受一些逆境、克服一些反面的东西,正是我们在修了脱生死的法门,谈不上苦乐法。一字之差,就是凡圣之

别。

大家都看见经里的“苦乐法”,却不理解其真意。咱们读诵、受持《地藏经》一定要知道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如果不解佛的真意,就是我们的悲哀。为什么叫“苦乐法”呢?一叫“以苦为乐”。菩萨知道苦,而不厌离生死,以悲为乐。以苦为乐,以苦成就自己的慈悲,以慈悲为最大的快乐。诸分身菩萨,不管是在地藏王菩萨的道场还是到这个世间示现做人的时候,他一修就能成就。虽然示现众生身,但这个肉体之身就可以享受极乐世界的待遇。体验到肉体极乐的圣人自己不说,世人无从知道,根本想象不到。有人想,我这个肉体能一天不难受就不错了。你知道人家肉体是什么状态么?法喜充满,法乐无穷。他享受的是极乐世界的高层次的待遇。示现有身,而时时处在无身状态。地藏王菩萨的乐是身乐,有妙乐。佛家有妙有,妙有其中的一种。凡是化身到我们这个世界的菩萨都有这个待遇,没有特殊的。不因为他是化身来的,他不修,他不得。他肯定能修行,肯定能得道,不用咱们去操心。你我没得道,因为你我不是化身来的菩萨,不要怀疑。天下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你知道的事情太少了。咱们用有限的思维去想无穷无限的事情,宇宙无穷,宇宙无限,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实现象,你思量不了。别说你思量不了菩萨的境界,你连一果罗汉的境界都思量不了,你连一地菩萨的境界和新发意菩萨的境界都思量不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我们还所知有限,更何况出世间的事情。所以在第一品,佛告诉地藏王菩萨调伏刚强众生。调伏是心调伏,用慈悲力调伏,虽示现苦而不苦,以苦为乐,以慈悲为乐。知道这个苦乐法与我们修行有莫大关系。我们发菩提心成就菩萨道的时候,也得这样,和地藏王菩萨一样修苦乐法。十方世界的地藏王菩萨的分身和随地藏王菩萨来的十方世界的一些人、鬼、鬼王、龙神等等都是地藏王菩萨往昔所度。现在是贤劫四佛出世,在这之前的千佛还是地藏王菩萨示现地藏王菩萨,而且贤劫之后还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他的愿力太大、太久远。

佛在第一品里还告诉我们一个法门,就是诵持“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但是称念这个名号的在家人一定要吃净口素才可以,否则不能这么称呼,只能称呼“南无地藏王菩萨”。称念这个名号,普通人能升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一些修行人不理解这个法门,以为就是声佛号。有位修行人身体疼痛难忍,打针、吃药都不好使,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三声,疼痛即刻消除。知道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是佛定的法门就可以。地藏王菩萨曾为婆罗门女。其母信邪。轻视三宝。死后堕无间地狱。这个婆罗门女卖掉自己的家产,在佛塔寺大兴供养,当时供养的是觉花自在王如来。这里讲到这个婆罗门女大兴供养,这种供养要以身命财为代价,离开这三个就不是供养。身是我们的身体;命是我们的时间;财就是金钱。觉花自在王如来告诉婆罗门女,你端坐念佛一日一夜,定境现前。现在我们许多修行人不静坐,只念一句佛号,而且是四字洪名,六字都不念,这样做只种善根,成佛道是以后的事情,只能说是有成就佛道那一天。准确的说,要成就佛道,必须是六字洪名。否则的话,在这个世界上,西方三圣来接引你的时候,你念四字洪名,莲台摆在你面前,没有“南无”两字,你都进不去。不要以为直接念佛号亲切,“南无”是进入莲台的钥匙,也是我们念佛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过去佛就说,端坐念佛。不管你是学律、学净、学禅、学密,离开了坐,你就很难成就。出家人有早晚两课,那是出家人的功课,是你们都摄六根,供养佛法僧三宝,正常应该做的。这样做只能多种善根、种植德本,做早晚课不能使你不堕地狱、脱离六道。只能说使人增添人天福报,将来有一天会成就。我听我师父介绍过,过去真正的修行方法,不论学什么的都坐,释迦牟尼佛在雪山坐了六年,连佛都不例外,咱们更

加不例外。

此时,婆罗门女按照佛说的,静坐了一日一夜,定境现前。没有定,一切都是我们的五蕴织盛。我们眼、耳、鼻、舌、身观察不了我们外部的世界。婆罗门女来到了一个海边,这个海边不在我们这个星球,而在一个我们肉体无论如何也到不了的一个星球。无毒鬼王来迎接这位婆罗门女。她问鬼王有没有地狱。无毒鬼王说,实有地狱十八层。现在你到的这个地方是地狱的外围,还没有实际进入地狱。枉死的人要先经过这片海,叫无边苦海,又名枉死城。枉死的人要先在这里受苦,海里有恶兽互相擒捉。所以,我劝世人好好活着,不要自杀。自杀的人,堕到地狱的时候,还没进地狱之门,就先遭罪。其他正常死亡的人,有的不堕地狱,直接脱送三恶道或者到其他众生道。只有犯了恶业的人、有罪的人才进入地狱。他们到哪呢,示现一登记就可以超生。地狱的事情我不细介绍,这里点到为止。

到地狱去只有两种原因,一是威神之力,二是业力。威神之力就是我开始讲经提到的那位修行人,可以仗佛威神往来于地狱,或者是天道的天王、鬼道的鬼王,凭神力往返于地狱和其他宇宙之间。第二就是我们的业力,凡是入地狱的都是业力召感。我看过一段资料,英国有一个灵魂研究所,美国、日本也有,中国的社科院也有宗教研究所,名字不同,实质一样。我说英国这个研究所,他给修行人(学佛修道的)和不修的人做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实验对象死后脑电波非常平稳的都是修行有一定功夫,经常静坐的修行人。有实验结果,却无法解释脑电波不异常活动的原因。实际上就是有禅定功夫,心不散乱的缘故。而不修禅定的人,没有一定静坐功夫的人,他们的脑电波上下跳动,非常活跃。这样的人死时内心恐怖,心性散乱,业力苦逼,这是其一。其二,科学家在暗室里头安装多角度视频摄像头观察发现,在一片黑暗的暗室中,所有人毫无例外的死时都有一丝白光由体内射出,有的修行人光都从头顶射出,多数人是从颈部以下的身体其他部位出,脚部、腿部,各个部位都有,几秒钟时间,这道白光迅速穿透一切阻力,消失不见。这是什么?日本的研究报告就说了,这是人的灵魂。研究报告已经表明,人体内确实有一个东西存在,佛家叫“神识”,他们叫“灵魂”。就是

这道灵光被业力牵着走。

佛接着讲,当时的婆罗门女的母亲叫悦帝利,已经堕落地狱。可是她的女儿给她做了功德。虽然是有为的供养,但是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修行离开有为的供养,谈不上无为。因为我们的功德不够,我们暂时不具足无为的供养。因为有了她女儿的大供养,三日前已经升天。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当时的无毒鬼王,是今天的财首菩萨;当初的婆罗门女是今天的地藏王菩萨。

讲到这,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度脱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七世以来的父母紧随我们左右,如果堕在恶道,当世活着的人过年节就有病。读诵、受持《地藏经》,首先要行孝道。行孝道怎么办,度今生的父母和过去生的父母。一个叫供养佛法僧三宝,把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回向给自己所度的过去人。供养之中,法供养为最。佛说这个说的起,人说不起。因为我们没有“法”。今天读诵、受持《地藏经》是佛法,不是“我法”,不是人法。我们能做的就是财供养。到庙上,供养佛像,供养法,见到出家人要有供养。这就是种福田,积自己的功德。我们说功德不是功德,但是大功德是由小功德积聚的;我们的真功德是由这些有为功德得来的。得就是失;失就是得。你没有功德就是真功德。当你到那个时候,自然就具足那个功德。第二,七月十五有盂蘭盆会,就是佛住世时,目犍连尊者见到母亲在饿鬼道,他去供养,送点粥喝但到了母亲嘴里成了火炭。目犍连哭了,没有办法,去请佛帮忙。所以佛讲了盂蘭盆会,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在这一日,我们要到庙上供养出家人、佛法僧三宝,请出家人做功德,度脱自己七世的父母或是在家里读诵、受持《地藏经》,把功德回向给父母。第三,劝我们当世的人学佛修道。自己的父母若还在世,从孝开始,再慢慢劝父母学佛修道,自己不孝,有钱自己花,有房自己住,让父母学佛他也不会听你。父母只会对孝顺的子女言听计从,佛法离不开世间法。连你的父母都度脱不了,何谈成就更高道业?现在是你父母,到你往生的时候就是你的敌人,“你小子当初可不孝顺了,你想往生,先把我度了吧。你把我恩报完了你再走吧。”恶道的人整你,你可以理解。自己的父母还能阻拦你么?就是这样。欠他的恩情你没报,专门忤逆父母,你这样人往生,他都不认可,更别说佛菩萨认不认可了。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知道,尽孝道,度脱自己的父母,真正的让父母学佛

修道,了脱生死。

这里佛讲法,有很多龙神、山神土地在听,这些名字我没有提,只略提了一下听经的对象。我只讲经里你们看不懂的事,看得懂的我就不讲了。所以第一品里知道这些就够了。

分身集会品第二

无量世界的地藏分身和无量业道的出离者随众,随地藏王菩萨一起来到这个法会。由于我们的身障不知道,地藏王菩萨的分身有无量亿,无量亿的分身有无量亿的随众,这些随众就是我们学佛修道的人。我之前讲过,当你想成就菩萨道的时候,要去地府洗涤心垢,那有一座山,山上有瀑布,瀑布从头顶直冲到你脚跟,去你身垢。心灵之垢只有在地府才能洗掉,其他任何地方都不能洗掉。只有那才能洗掉你的无明烦恼,你的无明只有在那才能过滤掉,其他佛国土都过滤不了,一地到六地的菩萨一定要在地藏王菩萨身边学习,他的随众就是在他身边学习的菩萨,不是凡夫。我们每一个想往生的人都得到地藏王菩萨那里去,有实证的时候,你会亲身感受到在地藏王菩萨身边学习的过程。

这个时候佛摩了十方分身地藏王菩萨的顶。摩顶就是亲切关怀,也叫蒙佛加持。佛对地藏王菩萨这些分身说:我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五浊恶世,度化这些刚强众生。

刚强是心刚强,软的东西比硬的东西还硬。再举个例子,钢铁坚硬吧,电焊就是用煤气罐的火经劲风一吹,能切断钢铁。怎么刚强的金属,遇上软的东西也被切断。我们修道也是这样,从软的地方下手,为什么让你静坐,气是最软的,正是气能把你刚强的身体调伏。刚强众生需要调伏,让他们舍邪归正,去恶留善,从善开始修行,广设方便。四王天以上的天设善境界,都是为了度脱众生。佛住世时,度十个,成十个。像法时代一百个里有十个得度的。现在一万个人里有一两个得度都不容易啊。佛住世时,十人修行十人得度,只要他信,他就能修,修了就能得。像法时代是百人修行,十人得度。现在是万人修行,一人得度。为什么?光说不练。天天说的挺好听,拿佛号当样品、当摆设、当花瓶,真正行佛法者特少。哪个出家人或在家人告诉你静坐念佛,你就去行。不管什么法门,让你打坐念佛才是正法。

佛住世时,弟子就是这么得度的。

我释迦牟尼佛分身百千亿在不同的佛国土度众生,广设方便,累劫勤苦度脱。一尊佛从成佛到示现成佛需要无量劫的时间。像观世音菩萨,早都成佛道了,但是没有示现成佛,到他示现成佛这一大段,都是在度脱众生。不是示现成佛才度众生,是一直到示现成佛,一直以来都在度脱众生。菩萨在做什么,都是在度脱众生,但是首先是度自己的众生,然后才度外面的众生。即使是这样,累劫以来,还是得度者少,堕三恶道的多。现在的人,末法时代怕就怕在堕落恶趣。修行者,听说有即身成佛之法,马上就贪著即身成佛。修一年两年,发现没有即身成佛,马上就谤佛、谤法、谤僧。有人不去贪嗔痴,学佛三五年,没有成就就谤佛法僧。这样做的后果非常可怕,必堕地狱。世人修学佛法,法法平等,法法都成就你的佛道。说“即身成佛”是方便说,准确说是“即身成佛道”。修佛一定要去贪念,暂时的“贪”是贪求尽快成佛。可以贪求得法,可以贪求修行,但一旦短期没成就,一定不能谤。要以平常心去修,一定会有成的那一天。修行人尚如此,不修的人多堕恶趣,即“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牲。人道,修罗道还不算恶趣,人是半恶半善,修罗哪一道都有,不单设一道。弥勒佛出世之前和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的一段时间,要想这些众生得到解脱,就要靠地藏王菩萨慈悲救度。所以我们读诵、受持《地藏经》是太重要、太必要了,一定不能以为自己会背《地藏经》,都懂《地藏经》就轻视这部经,觉得和自己修行没有多大联系。这样想是大错特错的。我们的苦本、苦根正在于此,不拔除这些还怎么去修啊?我们有缘读诵、受持《地藏经》的人功德无量。知道苦根、苦本,知道如何拔除苦根、苦本,我们再修什么法门都会

非常顺利。最起码不堕三恶道。

这时候,地藏王菩萨说了,我久远劫来蒙佛接引,获不可思议的神力,具大智慧,对于众生,我渐度脱。

他可没说我立刻度脱,因为地藏王菩萨知道众生根基浅薄。大根基的人修禅,还有修密的,什么人就用什么法度脱,而不执著一个法门。净土当中没有门么?上上根之人即身成佛,即身成就佛道,将来肯定成佛。但是众生却是渐度的。有立刻就度脱的么?有。一是无量劫来自己修行的,他到这个世界上要荷载重任,有些生生世世出家人没有出离,不愿往生到天上去享天福,还要到这个世界上再来,继续修行,多数都是渐渐度脱,不是立刻就解脱。说我放下立刻就解脱,是从理上说的,实际做不到。

地藏王菩萨接着说,惟愿世尊不以后世作恶众生为虑,三次向佛表白。为什么地藏王菩萨三次向佛表白?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所致。我也是昔日诸佛度脱的,我不能忘了佛恩。地藏王菩萨给我们作示现呢,我们行菩萨道的人一定不要忘了报佛恩,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什么困难,要想到我来到这个世界,我是来报佛恩来了,我利用我有限的身体报佛恩。我修持佛法是报佛恩,弘传佛法也是,千难万险我都能克服。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佛对我们的涌泉之恩,只需咱们滴水相报,因为咱们众生功德不够,智慧不足啊。有的人,信都不信,滴水都不想报。你若能滴水相报,佛都赞叹你,护佑你。

地藏王菩萨对佛说,你放心,我一定能把这个重任完成好,不要以后世众生为虑,不用您惦记了。佛菩萨怎么样叫“渐度众生”呢?这是这一品的重点。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弟子修学的不错,当时的古印度有一个邦,就现在的话说叫“蛮邦”。那里的人非常野蛮,谁去都要打要骂,所以没人敢到那个地方去弘传佛法,怕落个耶稣的下场。佛这个弟子就主动请缨,自愿前去那个邦。

佛对他说:“你去了以后,他骂你怎么办?” “世尊,你放心,他要是骂我,我就想,他还没打我呢,骂我两句没啥事。”咱们这些人能做到么,别说骂你,就连说你两句你都受不了,你就退心了。有困难就不想去做。

佛又问,“他要是打你怎么办呢?”

这位弟子说,“他打我,还没打残我呢,我胳膊腿儿还能动啊,我嘴还能说话啊,我还能去

弘传佛法呢,这我得感谢他们啊。” 佛又问,“他要是真把你打残了怎么办啊?”

“那我会忍住疼痛,想这些众生真慈悲啊,竟还给我留一口气,只要有口气在,我就能弘传佛法。”佛接着又问,“若真把你打死,怎么办呢?”

弟子答,“把我打死的时候,我还要感谢他,他们帮助我离开了苦难。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一丝一毫值得我留恋。而且打我的人也会真正赞叹我,这个人是真正来弘传佛法来了。能忍着剧痛,带着自我牺牲的精神来弘传佛法。这信佛的人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这么去做呢?是佛、是佛的力量。这本身就是在弘法。他们成就了我弘传佛法的愿力和道业。”

佛这时候很高兴,说你有这种信心,你的菩萨道业可成。你去了以后,众生可度。结果这个弟子到了之后,真是这么经历的。开始没人相信,打骂之后,这个邦的人包括首领都被这个佛弟子的忍耐力和执著心感动了,这个邦所有人都得度。这是佛住世时,有菩萨这么做,地藏王菩萨久远劫来也是这么做的。我不怀疑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有的人说,你就这么相信佛法么?我告诉你,相信。我不举我的例子,有这么一位修行人,他的弟子为了度脱他父亲,给他父亲求了两年寿,满愿了。这个父亲由于患其他病,又进医院了,医生说上了手术台可能下不来,这位徒弟打电话给他师父,这位师父告诉徒弟,没事儿,该手术手术,肯定死不了。周围人问这位修行人,你哪来的信心,怎么这么肯定呢?这位修行人说,我相信地藏王菩萨的愿力,他同意给他两年寿。他的话比我亲爹的话还准,万分之一万不会改悔自己的诺

言,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我丝毫不怀疑。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这时摩耶夫人向地藏王菩萨请法,对地藏王菩萨称为圣者。菩萨要称比自己地位高的菩萨叫圣者,修行人称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叫行者,对佛称世尊。摩耶夫人感觉地藏王菩萨比她地位高,所以对地藏王菩萨虽然是化身来的菩萨也要称圣者。咱们修菩萨道的人将来要是遇见观世音菩萨最低也要称圣者,不要就称观世音菩萨如何如何,不要这么说,对比自己品位高的人一定要称圣者。摩耶夫人问地藏王菩萨说:“南阎浮提众生造业差别所受业报是什么?”(南阎浮提:我们这个地球)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所造的业有什么差别,报应都有什么差别?地藏王菩萨说:“业分善业和恶业。”这个地球的人业报分善业和恶业。曾经有一个人,他师兄就说:“哎呀,你的业真大。”他就急了,他师兄一看就说:“哎呀,师弟,我说你的善业真大。”他马上转怒为喜。呵呵,咱们世界的人,你说他好行,你说他坏,立刻就翻脸。“善分大善、中善、小善”。修学佛法、种悲田为大善,修行人的修行为中善,世间的一切造作为小善,离开佛法的供养都为小善。“恶分极恶、大恶、中恶、小恶”。这里说的是造业差别,善业有什么,恶业就分几种,善如何恶就如何,在此就不多说了。这时地藏王菩萨就回答说:“摩耶夫人,你问这问题我来回答。”千万世界的国土,地藏王的回答主要指的是造恶业的众生。恶分善业和恶业,因为善业的众生,地藏王菩萨不用回答,至于为什么,佛已经在其他经文里说的非常清楚,作善业的众生从一果到四果的罗汉;从一地到十地的菩萨;西方佛国土只要你造大善业你都可以去。六道的众生都有一种地狱的业报,说各种形体受挖苦和折磨但是到最后没脱离的都有一种地狱的业报。地狱业报最大的重罪有五种:第一杀父弑母。杀父弑母为什么还要排在出佛身血之前,把父母排在佛前,第二才是出佛身血。因为杀父弑母比出佛身血业还重。打骂父母、杀父弑母丧失人性,丧失善念,为世俗所不容,为整个世界所不容,他的业报极重,所以第一杀父弑母第二才是出佛身血。第二出佛身血。有人想现在佛不出世了,我们不是不能出佛身血了吗?现在是毁坏佛像,毁坏塔寺都属于出佛身血。第三是侵损常住,玷污僧尼。在寺庙内沾染淫欲,或杀害出家人。玷污僧尼必堕极重的阿鼻地狱。前一阶段,我听说有一对夫妻在寺庙内住,行夫妻之事,这种人必堕极重阿鼻地狱,在家夫妻给庙上资助几个钱就在庙内居住,在庙上过日子去了。虽然他不懂,但就在不知不觉之间他已经造了堕地狱的因了。我再顺便告诉大家,但凡造地狱因的都是在不知不觉之间。没有一个人说我就愿意做坏事,就愿意堕地狱的,包括杀父弑母者,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来的呢?瞋,瞋就是疯狂,丧失理智的情况下,做时没考虑。世间有人说了:哎呀,你看我做时也没考虑啊,请你原谅我。在世间人眼里,你把人都杀了还叫人怎么原谅你啊,无论怎么原谅,你都要承受果报。第四是伪作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不是出家人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去偷寺庙的东西,这叫侵损常住。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到世间来化缘。咱们现在就有,南方有这么一个村子,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到这来化缘,但是到了晚上或是出了村子,把僧衣一拖,就是白衣一个,这样的人到最后都堕阿鼻地狱。遇到这样的人,他现出家相你该给还给,因为我们不是供养他,是供养佛法僧三宝,我们一样种福田,但是他造的恶业是他的事,咱们就不再研究了。第五是偷盗常住衣物、饮食。出家人的任何东西都不能盗取,在家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贪出家人的念珠。在家人看那念珠非常好,认为这是法器,就拿走了。我在少林寺就碰见这样的事,一个小孩看到一位出家人的手串特别好,是那种珍珠的,肯定是非常值钱的,小孩拿来就看,看看就把他拿走了。就这些东西特别容易犯,不是有意偷盗。有的人认为出家人念的佛珠辟邪,就请回去辟邪去了。出家人的衣物不欲不取,这点东西在你看来也许没什么。但是那要看你拿谁的,拿出家人的,就是要堕地狱的。这五种罪都要堕什么地狱啊?我告诉你这是要堕无间地狱的,无间地狱一日一夜,万生万死,千万亿劫不得出离。那里一日一夜是地球上两千七百年,求出无期,在那里想让自己停止一念不受苦都做不到。地狱有十八个,每个地狱的刑具都不同,所以十八个地狱也不同。但是刚才讲的五种是这十八个地狱中刑罚最重的。

有人问:“各道的众生皆贪著身有,是否鬼类也贪著?”意思是说:人类都贪著自己的身有,那么在地狱受苦的鬼类是否也贪著啊?我告诉你们的都是一些在《地藏经》里比较难理解的东西,地狱之外的众生包括饿鬼类,包括在地府有个贫民区这些鬼类贪著身有,修鬼仙的有、修道的也有,在土地、山神都属于鬼道,包括十方财神这些都贪著身有。但是没有一个在地狱的众生还贪著身有,没有离开地狱还想回去的,一念都没有,因为太苦。所以说,人们请问的佛法非常尖端,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以后别人一问我们,我们也知道,除了地狱的众生没有贪著身有以外,其他的都有贪著。连饿鬼道的饿鬼,我们认为他很苦,但他自己还觉得很好呢!还有你们看那蚂蚁,蚂蚁也贪著身有,佛讲:这些蚂蚁你看见了吗,已经七佛出世

还为蚂蚁,不能脱离,因为贪著。

此时,摩耶夫人问地藏王菩萨说:“圣者,什么是无间地狱?”地藏王菩萨说:“无间地狱分十八所,次有五百,次有千百,此地坏时,业报不尽,寄往他方世界,辗转相继,除业尽,方得受生。”这几句话非常简单,就是无间地狱分十八层,每层有一大地狱极重的叫一所,十八所。每层地狱中极重的有五百,次一点的有千百,根据每个人的业报不同。但是这里说了时间,这个世界坏了还有其他的世界,辗转相继。在咱们忉利天东侧,不在忉利天之内,有一所地狱,忉利天内的众生都会往那进,但是在这个娑婆世界上有百千万亿个忉利天,也就是说地狱也有很多,但是辗转相继的这些地狱都是毗卢遮那佛法性身,卢舍那佛这一尊佛国土之内辗转相继,不会到其他的佛世界去辗转相继。不要想着把我接往极乐世界那还好了呢,极乐世界没有地狱,连色界天和无色界天都没有地狱。

接着又说:“五种业感。”地藏王菩萨说:五种大罪,五种类型的大地狱。一者,日夜受罪。就是黑天白天都受罪,我们都有白天夜晚,可是无间地狱的众生不分白天夜晚,都在受罪。佛住世时,除非佛光照触,与佛有缘者可以得度,否则暂停一念都不得。二者,一人溢满多人溢满,一个人很满,一万个人也不多。三者,罪器十八种,就是刑罚的器械十八种。这十八种器械,每层地狱使用一种就为十八层地狱。真正的大地狱没有门,地狱无门,只有瞭望口,那么众生是怎么进去的呢?是从地狱之底推进去的,用妙力把人推进地狱。真正进入地狱后会看到,地狱里就像人世间的大黑铁墙一样,地狱里最苦的众生在里面,被鬼卒剖腹的有,挖心的有,火蛇、火枪烧身的也有,过奈何桥的时候,善人在桥上走,罪恶的人都在桥下走。修行的人在地狱走过一次之后,哪怕是把天下的财富都给你,让你做恶事,你都不会去做,没有一个人再犯戒,因为地狱太苦,肉身几十年就过去了,在地狱里那是千万亿劫都求出无期。有些人听完以后还会像以前一样,该干坏事干坏事,因为那是你听到的,不是你亲眼见到的。修行人在地狱真正能去能回的人,回来都不会再去犯戒了,连在语言上说一句造业的话都不敢,可想而知,那是真让人害怕。四者,不分男女老少,出身贵贱,不管什么种族,天人鬼类恶龙,哪道都有作恶的,鬼类作恶的恶鬼,天人也有谤佛、谤法、谤僧的,龙王也有恶龙,堕地狱的包括天仙、天人。天人包括什么,包括四果罗汉感召所居的那层天,非想非非处想的外道天,也叫大罗仙的那层天,到定力消失的时候,福报尽的时候,谤佛、谤法、谤僧,必堕地狱,在无色界堕入地狱。不发菩提心、不修菩萨道的人,你在修道的过程中,你要知道发菩提心。不论我修菩萨道有多难,都要比你堕地狱要好的多,发菩提心难,进入一地菩萨,证得果位之后不难。一地菩萨之前,很难,但都要比堕地狱要好的多了。所以说菩萨道修行的人,再苦再难都要比上地狱受苦好得太多了。打个比方,你在人间享一辈子清福,没觉得是福,明天把你放进拘留所里,呆上十天八天,那你肯定哭喊着要回到过去。你有在地狱里待的一日一夜,拿到地球上来修行,你就成了。所以说发菩提心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不发菩提心的人,贪著小乐的人,没有智慧。鬼类(夜叉、游魂野鬼),还有各种蛇仙、黄仙、狐仙、恶龙这些动物神通乱用,扰害修行人的。这个人不修行之前,你怎么做没人管你,一旦这个人发心修行,你要再如何如何,那是必堕地狱。有一位修行人,他身上各种仙都有,当这个人发心真心要修的时候,这些仙还不走。那结果如何?斩杀!也许你们认为这是犯杀戒,实际上不是。韦驮菩萨的金刚宝戬捣碎其头是什么?这就是护法心。这些东西违背天条,神通乱用,障碍修行人的修道,必堕地狱。惩恶扬善是护法心的根本。护法心是菩萨行人发起的,不是小乘人和辟支佛,或哪个世间人发起的。而且世间人也没有斩杀那些仙的本事,因为不是肉体斩杀。只有菩萨行人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如法斩杀这些。这个世界上修行人太少,尤其是修菩萨道的人,佛菩萨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着这些人,他们太珍贵。护法心你也不要乱发,等你修到能如法斩杀这些的时候,可能让你发都不发了,“哎呀,这个事还是让韦驮菩萨来办吧。”这些得罪人的事不能都让韦驮菩萨来做,你不做自然有住世的菩萨来做。五者,从进地狱之时开始,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就是生了死,死了还生。地狱有瞭望口,当你有机会推开瞭望口,往里面一看,千万条血淋淋的人形,痛苦嚎叫,比你见过的任何场面都惨厉。在地狱里,人死了以后,妙风一吹就又复活,人的形象和生前一样,连穿的衣服都和生前穿的一样,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叫什么名字,犯了什么罪,怎么来到这的。地府惩罚的是人的神识。那么造业的人肉体也受惩罚么?当人生病超过一个月或突然患了重症就是惩罚。这就是无量劫来所造恶业感召的。在地狱了业是痛苦的;只有供养佛法僧的时候,念佛修行的时候,才能重罪轻罚。

这时摩耶夫人忧愁合掌,顶礼而退。大家想一想,摩耶夫人为什么忧愁合掌?忧愁什么,菩萨慈悲,这是一种心态。听菩萨讲了这么多,产生了怜悯之心,就是遇见好事时也这样,起欢喜心。这里是忧愁合掌顶礼而退,就是这个心态,这就叫菩萨。没有描写释迦牟尼佛忧愁的吧?告诉你们,在佛那个境界上没有“忧愁”这两个字,只是不言语而已,没有明说。当你们读到某部经典时,会看到魔王波旬问佛,将来我的魔子魔孙化作伽蓝或白衣,继续破坏

你佛法,此时佛落泪而不忧悲。

到这里,我为大家讲几句跟咱们普通人和修行人有关的东西。人们不知道珍惜,人生短暂,为人一世苦一半,乐一半。从年龄上说叫老者苦多,少者乐多;从身体上说,是身体一半精神一半。怎么才能减少苦楚让你多乐一点呢?靠你的心灵去把握,什么人才能做到呢,学佛人,遇到苦恼时,会想这是从反面帮助我了业,我会以苦为乐,以苦为慈悲,别人给我制造点苦,南无阿弥陀佛。别人以堕地狱、堕三恶道的后果助我成道,阿弥陀佛,真心感谢。这样遇到苦还会苦吗?享福是在了我的福,我今天受一点苦,正是我无量劫来没有修行到的地方,只有我受一点苦,我才能知道脱离六道轮回,只有受点苦我才知道要去修行。这就叫人生苦一半、乐一半,不要执著乐这一半就忘掉苦,人世间真正的八苦还不在这,真正的苦是地狱之苦。修行人的乐,多数是乐而不是苦,与凡人不同,凡人的苦多,圣人的乐多。在无间地狱里全是苦,没有一点乐,连乐的念头都生不起。这就是众生的缘,五种恶因感召的五

种恶果。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佛对南阎浮提众生的评价,就是对这个世界人的评价: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这就是佛给我们世间人下的定义,描绘的就是我们,我们就是这样。什么叫未解脱者?分三种类型:第一者叫六道轮回;第二者叫声闻,暂时解脱,分段生死,一果罗汉有七番生死,不细说。第三者叫缘觉,缘觉不得往生极乐世界,不能往生佛国土。轮回业报,就知道轮回两个字就行了,轮回是无名业报在转,在地府那转,出离地狱时在我们身体里转。有念生念灭、五蕴织盛,就有轮回在。为什么学佛人要空啊,当空无念的时候,轮回就有断的希望。大乘的解脱是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十方佛国土,那时才叫解脱。什么叫解脱和轮回呢?我给大家说一段偈语:

六道轮回由业牵,根尘有偶立因缘。六道轮回是业,根尘有偶是我们眼睛看到的对立物,心里有对立的东西,对立有好有恶,在好的时候对任何事物的一起贪念,那就是对立,就叫立因缘,我看到什么东西好,那我就要得到,那就把因缘立下了。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都摄六根净心念,解脱自在莲台前。这就是解脱。

自解心锁可挣脱,莫结俗缘结法缘。我们看到哪个俊男美女长的不错,这就叫结俗缘,一结俗缘那就是六道众生。为什么道友一见面要称“阿弥陀佛”,这是结法缘,不结俗缘。乌云散去停业转,圣贤行列请入班。当你把这身业消掉的时候,你就能证圣,入圣人流。古人云:轮回苦海似油煎,念佛如同救命船,忙里勿忘黄金赋,恐叫鼻孔被人牵。六道轮回就是似油煎的苦海。六道里一切众生都是苦,因为有堕地狱的一天。只有念佛一个法门能救这个苦,能使人不入地狱,不入三恶道。这么说只是劝世人,劝修行人就不这么劝。修行人要静坐、念佛、修持,其中修持最重要。无论一天多忙,都别忘记念佛,别忘了与佛结缘。以前有位法师,天天修道,结果被一个修道的放牛人问住了。他每天放牛时把牛栓在桩子上,看到牛被桩子栓着,不能活动,只能吃这桩子周围的草,突然间就悟了。他去问法师为什么牛只能吃桩子周围的草?法师说,“不是有根绳子嘛,绳子后面不是栓着桩子嘛。”放牛的说,“不是。哪来的桩子呢?那个桩子还没有除去,你的苦根还没有除去。那是地狱之苦,你除去了吗?法师说,“惭愧,没有除去。”放牛的又问,“绳子你断了吗?人不就被酒、色、财、气这根绳子栓着么?被这绳子拴着,你怎么去的了西方佛国土?”这时,法师就说了,“善哉!你这位在家人开悟了,我要跟你学法。我这么多年一直拜塔念佛,都没有好好的去修啊,我惭愧啊,现在我才知道修行太重要了。”这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在家人,出家人芸芸高人有很多,在家人也有修成的。

为什么要轮回呢?有这么两句话,“如狗临井,狂吠其影。”意思是,狗从井边过,看见水里自己的影,他就咬。为什么这样?颠倒。众生总跟自己过不去,芸芸众生就是因为跟自己过不去,被颠倒的像所迷,所以就有轮回。什么叫“性识无定”?我们的心性没有定力,被无名烦恼所覆盖,随我们大脑的思维意识所动。我们的思维意识随色、声、香、味、触、法所动。因业不同,感召不同的形态。我们有什么念头,就感召什么众生,现在你想什么、爱什么,将来一定会让你实现。我举个例子,有一富人家的女人追星,非要跟这明星相片结婚不可,最后弄的倾家荡产。就算今生实现不了,下生他俩一定能成,哪怕他下生做牛去,也一定和他结缘。但是肯定出离不了六道,结俗缘最可怕。恶习结业,恶的习气一定生出恶的果报。恶习就是我们的习气,我们的习气就如同装牛奶的杯子,用清水把杯子洗净,还能在杯子里闻到气味,我们的习气也是这样。我们修道就是弃转习气。我们天天修道就是要让习气流转,但是人的习气是一种惯例,不容易中断。就像吸毒的人,进了戒毒所,出来后看见别人抽大烟他也去吸一样,难啊。咱们人也一样,五、六岁小孩就知道找对象,这是习气;看到好东西就想要,不给就哭,这是贪的习气。恶习的根源就是习气,这是人的第七意识。人的大脑思维是第六意识。第七意识就是下意识,咱们世间人称为下意识,就像我用手打你眼睛,你立刻就知道闭眼睛躲闪,不用思考,这是一种本能,也是下意识。第七意识是干什么的呢,有从第六意识向第八阿赖耶识过度的作用,也有从第八意识向第六意识传导的功能。正面说,我们念佛能往生西方佛国土;反过来说,我们无量劫来的业报,通过第八阿赖耶识传入我们的大脑。我们一个人一个想法,有人好喝酒,有人爱吃肉,也有人好狠。这些想法既有今世结识的,又有从第八阿赖耶识里倒转过来的。在第七意识中有四种非常可怕的东西:一种我见,二种我慢,三种我爱,四种我痴。第七意识除了传导功能,还有四种恶习的根源,人要学好时总是想,“这事我不做了”。但再遇到就控制不住就范了,因为第七阿赖耶识不受理念的控制。“我见”,就是我比谁都强,遇事先想我,遇事以我为中心,我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不行,习气重的人,自己高如山,这种人叫不能入道。所以“我见”叫“高如须弥”,障人入圣道。不把这些东西克服掉,道门进不了。所以修行人不让你起差别想,那不是你理性所控制的了的。多少修行人,包括出家的在家的,因为“我见”退出了修行人行列。第七意识不是出于思维,“放不下我的架子,放不下我的面子,我如何如何我比谁都强,不是求这个就是不求那个。”“我”字很重要,当你怎么高兴的时候或怎么悲痛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自己。第二个,我爱。“我爱”是不能用理性控制的爱自己、爱别人、恨别人。有一例子,讲“我爱”不好去掉。爱赌的人妻离子散,无人能劝,恨不得把自己的手剁掉,还是赌。“我爱”是超出理念的,不好控制的东西,只有修行的人才能把他去除掉,就像戒烟似的。第三,我慢。我慢是什么?就是世间说的自尊心太强,谁都瞧不起。自尊心太强的人对道有破坏力,对谁的道有破坏力?对自己的道有破坏力,我看到谁比我修行强一点,就想,他怎么比我强呢?出家在家都一样,心生嫉妒。过去,有一个小师弟嫉妒师兄,他就到官府诬陷他师兄,干什么什么了。他师兄就被捕入狱。出家的人这样做就要堕地狱了,破戒就要堕地狱,所以说“我慢”就是做畜牲的根,也是堕地狱的根。“我慢”很可怕,也是我们理智不好控制的,我们和别人说话很傲慢,哪来的?就是天生就有这种功能,就有这个本事。当我们今天如果讨饭时,明天有钱立刻挺身,目空一切,瞧不起人。老百姓把它叫做“忘本”,这就是我们的第七意识来的。有的人卧薪尝胆,到最后还是把功臣杀掉了,发多大的心,没有修行的功德是去不掉的,时机一成熟它就表现出来了。我们修行人为什么谈这个问题?因为太可怕。可怕的还有一个“我痴”,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傻子,“我痴”的表现是脾气大如牛,不生气则可,一生气胡作非为,疯狂一样,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修行人可以毁道,火烧功德林,都是从“我痴”来的。修道人都知道修道不易,我说出家人最不容易,把家舍掉,上庙上去,离开家,这是一种大毅力,不容易。可是有的出家人出家前性格很好,修着修着就来脾气了。在世间也是这样,脾气一大,火烧功德林。在家居士,女的脾气大把丈夫打跑了;男的脾气大,把媳妇打跑了,儿女不敢在身边,亲人都要远离。这就是为什么要修忍辱的原因。第七意识几种本源的东西,不是我们用理智所能控制的。脾气不来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来脾气了,说什么都听不进去。那时就会火烧燎原,想用一盆水控制,真是难啊。

第七意识的我见、我爱、我慢、我痴,非常重要,知道它不是目的;除掉它、让它不发挥作用,才重要,所以说这四种东西必然解除。否则那就叫佛家讲的乐习解业。它代表着无量劫来就它帮助思维,思维通过它,他俩狼狈为奸把人牵入六道轮回,而且想出离时是它挡着你的道,很多人的我知我见叫“知见障”。不学佛知见障还少点,稍一有点成绩知见障就来了,所以说非常可怕。我们成道也离不开第七意识的传导,但是他传导的是善念。还有一个作用是帮助我们把第八阿赖耶识的一些习气通过他传导出来,释放掉叫“了业”。并不都是坏作用也有好的一面,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好的一面,通过修证把恶的一面去掉。学佛的人知道利用好的一面,然后通过修证把恶的一面去掉。这个世界法则就是对立与统一。有恶就有善,有智慧的人利用它好的一面去掉不好的一面。学佛的人绝不扔掉坏的东西,因为它有好的东西在里面,但是弃转习气不把第七意识扔掉,轻易扔掉的即是死人,不能修道。要知道如何用中道不染著,利用它的传导功能,把“我知”“我爱”去掉变成“我要修道、我要了生死、我要度众生”。否则就是没会用,恶习结果。

做善事要升天,有三位出家人告诉大家做善事就是学佛,就可以了。我问:“做善事就可以了,但是能升天?能了脱生死吗?”回答不了,因为做善是就是人天福报,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一种因缘,但不是往生的必要条件。往生是学佛积累功德,学佛念佛要得一法门,不能说做善事就能往生,这么说不全面。所以说学佛的人必是大善,大善之中还要有一法门去修行,依法修行方能成就。人世间如孔夫子教育要广做善事,修小善为大善。世间都是小善,学佛才是大善,证到果位才是最大的大善,罗汉果位也是大善,在大善之中还有上上善,想大善大行上上善就得修菩萨行,成菩萨道,然后成佛。成佛是什么?佛之所以称佛净土,是由于苦、悲才能成就佛净土,不要以为成佛还要吃苦干嘛,什么用啊?没有苦哪有乐?没有苦乐哪里来的佛净土?佛净土的庄严哪里来的?是从苦乐法中来的,所以菩萨行人要修苦乐法,我们学的是生灭法,了生脱死,苦乐法修的时间越长,佛净土就越庄严,佛住世的时间就越长。恶习结果就是这样,善习也结果,即成这样,恶习结果就是做恶,小恶积大恶,大恶堕三恶道。众生做善做恶,都在自己一念之间,有什么善念它就成就,有什么恶念它就必然结出恶的果报来。你不去想能成果报吗?见到好吃的给你吃,你不吃不起这个念,想吃的人没事就想吃,就觉的它好吃,一出念头能不吃吗?为善为恶如境而生,做善做恶都是思维对外的境界所感和造做,而必然生出的结果。恶习的结果一旦要生成,善恶必然都有报应,不受报是不可能的。要怎样受持《地藏经》呢?读不是目的,受持才是目的。有偈云:说你去地狱,你会很生气。因为说地狱,心里很恐惧。不让去地狱,你会更生气。因为地狱里,极具诱惑力。不但有酒色,更有财和色。名闻加利养,五根有贪欲。贪欲就痴迷,无门自投去。顺流起颠倒,苦海无尽期。此语切又真,众生假认真。累劫习气重,业报深沉轮。讲的是地府,人进地狱挡不住,业力所牵。还有一首:人间有圣音,五教劝人心。孔子说仁爱,老子话真人。墨德讲博爱,耶稣爱世人。释迦示三乘,如语度沉轮。十善是天堂,苦集有声闻。因缘修独觉,度行证菩提。(度行就是菩萨道)人生身难得,佛法又难闻。难得今已得,难闻今已闻。依教去奉行,地狱自无音。行善积功德,净土欢迎君。谁修行谁去净土,不修行不能去。轮转五道为什么没提修罗啊?修罗哪道都有,人道有,畜生道有,天人道有,饿鬼道有,所以不单提一道。五道和六道不矛盾。但是讲六道轮回的时候,天道有修罗,人间好斗的人就是修罗,畜生有狠的也是修罗,暂无休息就是生即死的开始,死即生的开端没有停止过,这一死即马上又去超生。例如一个人服毒自杀。这里一死,他方即生。这种鬼大庙不收,小庙呆不了。那么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就开始了,想停止生死是不可能的。动经尘劫,尘劫就是无量劫、久远劫,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迷惑障难,迷惑就是不明人生真相,迷假认真,叫众生假认真,认真本身就是假,越认真的时候越是假,因为认真本身出发点就是假的,目的肯定真不了。障难就是自造自作自受感召苦难,六道轮回与地狱之苦这就是障难,障难是谁障的?自己造的,人都怨别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竟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这就是修道人的障碍,这就叫心不能转境,心不转物,被物所转、被众生所转。有一出家人,出家发慈悲心,要度众生,弘法一生,结果让众生把他度了,后来佛像也扔了,与他人结婚去了。在家的也有,修行几天就要度众生,结果把自己度了,惹来一身狐仙,蛇仙等,众生可是把他“度”了。所以说要好好打坐念佛修行,证得的时候才有资格说度众生。否则用什么去度众生,用什么本事度众生?怎么把众生度到佛国土?自己都没度好还度谁啊?不要欺瞒自己。六道众生是什么样的呢?拖入暂出,暂时做点善事升入人天,三分在人天之中享乐,七分的时间在三恶道受苦报,这就是人间的因果律,有的人达到四六,四分享

乐,六分受报,只有善人才能脱离六道。

这时候法会之中有一位定自在王菩萨向佛请法:“地藏王菩萨累劫都发过什么愿力?”佛对定自在王菩萨说:“过去无量阿曾忯劫不可说劫,有一尊佛的名号叫一切智成就如来。这尊佛没出家的时候为一小国国王,与邻国的国王是朋友,两人一起做善事利益众生。一国国王信仰佛法,修十善业。初行入道的人都是从修十善业开始,不要说善不能往生,但是善是基础,善是福田。离开善事,谁也走不了。无福报的人,修道时身体会长病或出其他状况。修道的人知道十善业重要,但不特意去修十善,而是在修行当中去广种福田、广种悲田,做完就完事而不修其他。相反,光修十善业不修佛法也出离不了这个世界。一国的人民多做善业,一国的人民多做恶业,做善业和做恶业的国王就说多行方便,要度脱人民。一国王发愿早成佛道,作善多的国王说要早成佛道后再来度众生,让和我有缘的众生早成佛道。过去的佛就讲与我有缘,与谁有缘?与当时这位国王有缘,和这位国王无量劫来肯定会结下有缘,他要度脱有缘的众生,咱们在坐的和谁有缘,与释迦牟尼佛有缘,与阿弥陀佛有缘。另一个国王就发愿,若不先度最苦令得安乐,得之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另一国王说我国的人民太能作恶都是些最苦众生,我要让这些最苦众生得到安乐,等他们都成佛我再成佛,他们不成佛我就不成佛。发愿早成佛道的国王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无量劫来早已成佛道。另一发愿永度最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王菩萨是。这就是最开始发的愿,当国王时就发的愿,佛讲这个的时候其实两国王早就成佛了,只不过就是他示现用佛身佛国土度众生,另一个用菩萨身度众生。又过无量阿曾忯劫,又有佛出世名清净莲花目如来,像法和末法都有佛出世,末法时多,像法中有一罗汉。罗汉也现出家相,供养就有福田,福德不可思议。在家的也有果位,有菩萨,有罗汉,供养功德无量,为什么要让你结善缘?冥冥之中你就种福田了,知不知道不重要,得到才重要。有功德去修道这就叫福度众生。只收人供养,不能替众生承担业报的人,不能叫度众生。这样度,只能把众生度到地狱!能把众生度到极乐世界那是本事,谁有这个本事?地藏王菩萨有,成道的人有。这时有一女人名叫光目,设施供养罗汉。设施供养就是用衣食供养,用财来布施。钱用到坏处就是作恶,用到好处就是积功德。钱本身没有罪恶,用它就分出有罪恶,都是你的念头所想。出家人供养有果位的人即种福田。出家人不要轻视白衣,佛家有戒律,菩萨行的人和有果位的人有在白衣中,弘扬佛法,所以不要轻视白衣。在家人听佛法越平常越好,只知道自己怎么修行为最好的。在家人除供养出家人外,不要轻视身边的白衣和同修,因为他们之中有菩萨,有圣人,有缘觉,有化身菩萨。不知道时你攻击他们,等于出佛身血,或者比出佛身血的业报还重。佛家讲如果是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特别是初发心的人,一有人轻慢他,可以使他退道,把他推回原来的那条道上去。佛说出佛身血,千劫不度,下一个千劫还没有人度。毁人菩萨道业的人,什么时候你毁的人成佛,你才得度,否则谁也度不了。在家人、出家人都不要被表象所迷。有偈云,其一修行原则,“外现众生像,内怀菩萨行。身为末发人,心行正法事。”其二修行方法,“缘愿客西行,隐入朝市中。凡处显拙像,何须露真容。浊世逆缘多,藏拙好行做。墙草根基浅,高竹空中节。”佛通过白衣女人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身边的人,不要轻慢任何人。

女人问罗汉:“我从母亡之日开始,就到寺庙去供养超拔。庙上有佛像属于供养佛,庙上有出家人属于供养僧,供养佛和僧就属于供养法。想知道我母堕于何处?”罗汉这时就入定观察。不入定观察的是假,入定观察的是真。定境是修行得来的,而不是求来的。初修佛法的人出定难、入定也难;修行好的人出定和入定都快。入定观察能破颠倒像,不被世间的像所迷惑。修菩萨行的人可以随时入定,入定以后就去地狱查访,地府也给方便。罗汉说你母亲堕在恶趣,(即三恶道受苦)。罗汉问女人:“你母生前有何习惯?”女人回答,“我母生前爱吃鱼虾等海鲜,特别是鱼子。”“我怎样救我的母亲出离三恶道呢?”

现世有位修行人要度脱他的父亲、爷爷、奶奶和故去的亡人,就到庙上供养一位出家人。这位出家人为他做一些观察,做完功德的第七天,他的父亲和奶奶在猪道上,地藏王菩萨现出家相,赤脚身边带着一个小和尚,亲自到猪道上去把他的奶奶和父亲救了回来。他爷爷堕在黄鼠狼道,也是观世音菩萨现出家相,带着一只美丽的鸟,那鸟把它从黄鼠狼道叼出来。他爷爷活着时,号称“小诸葛”,聪明无比,善动心机。生前聪明、善用心机的人死后堕黄鼠狼道。被救的亡人都脱离恶道,得以升天。只有供养出家人或请有功德的人做佛事,才能度

你的六亲眷属出离恶道。

这时罗汉顺其方便、顺其意愿、行其方便说。度众生要顺其意愿度脱,就其方便说。“你可至诚念佛名号,塑画佛的形象。也可以舍自己的家财到庙上塑佛像,供养三宝。或者请出家人为你的母亲超拔念经。将念佛的功德,供养佛的功德,塑佛像的功德,画佛像的功德都回向给你母亲。罗汉说:“这样才能度脱你的母亲”。佛告诉女子:“光目女,过几天你的母亲当生你家。”过了几天,果然有一下人生一小孩。这个小孩未满三日就能说话。现世有一刚生小孩,下生就会说话,“黄金再贱你别买,粮食再贵你别卖”。为什么?要有战乱灾年,小孩儿说完即死。生死业缘果报自受,我们要知道作善事,做恶事都不妨碍任何人。表面上是伤害别人,保护自己。事实上伤害别人的同时就是伤害自己,帮别人也是帮自己,因果都是自己的一日修善,一日福善度苦恶,善恶别人都替代不了。

小孩说,“我就是你的母亲,死后堕了地狱。多亏你念佛的功德才让我速受生,脱离地狱。”父母堕三恶道,只有自己儿女能度脱。若父母在世时不行大善,子孙不具善根,很难会供养佛法僧三宝,度脱你脱离地狱。“我现在成为下贱人之女,命还短。”杀业重的人一定命短或多病。小孩接着说,“我能活十三年,十三岁以后还要堕恶道,(在地狱出来的人多是饿鬼道和畜生道)你还要想办法救我啊,你不救我,我十三岁死后还要堕恶道。说完就是悲哭。罪魂知道自己的悲哀痛苦,无力救拔,只有靠别人救拔。光目女就问三岁小孩说:“你即是我母亲投胎转生的,你知道你是什么罪报感召至此吗?”小孩说,“我是杀害、毁骂二业。杀害是亲手所杀,吃的也是间接杀害。吃素的人不要认为自己没有杀业。吃的粮食、蔬菜、水果上有无数被杀众生。不要以为吃素就没有业报,这也是间接杀害,只有修道的人才能把它转化掉,不修道转化不了。毁骂主要是毁骂三宝,毁谤出家人。光目女又问,“地狱怎么样啊?”小孩说,“罪忍之事不忍称说。”是说不起啊!这时光目女子为度她的母亲永不堕恶道,又在佛前发下重大誓愿。既让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众生,誓愿速成,令离三途,如是人尽成佛道,我然后方成正觉。一孝成就世人,不孝的人理解不了此经。光目女子发愿以来,这位清净莲花目如来告光目女子,“你善为你母,为你母发如是大愿,善发大愿,会发大愿。你母13岁后当生大梵天。地藏王菩萨把他母亲及三恶道众生的罪报都一个人承担,让他们都往生,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此愿了不可得。你母亲生到大梵天以后,能生无忧国土即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以后方成佛道。这就是佛告光目女子发什么愿度脱他的母亲。这也告诉我们,众生的苦谁能救?唯有佛世尊和我们自己能救。二者缺一不可。佛告定自在王菩萨,罗汉者无尽意菩萨是,光目女子地藏王菩萨是,光母女的母亲解脱菩萨是。佛告诉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一道众生。把堕落三恶趣的众生当自己的父母想。一定要发大慈悲心、大勇猛心去承担他们的业报。愿力就是承担苦报,承担苦报才能庄严自己的佛净土。佛净土是证悟、修来的。佛说:过去久远劫如是慈愍众生。未来世中,不行善事行恶事,及不信因果、邪淫、妄语、两舌、恶口、毁谤大乘毁谤三宝,这种人必堕恶趣。佛告诉大家一个解脱的法门,即称地藏菩萨名号的法门。这不仅是我们脱离三途苦的法门,而且是我们往生其他佛国土的基础。当你有病、有烦恼、修道、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法门就是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减轻业报。念地藏王菩萨能化解种种困难及病苦,让你有功德往前走,否则修行十年、二十年没境界,业力现前就走不了。只有发菩提心的修行人,才能承担别人的业

报。

听完这一品,不要听故事,故事里边的“故事”才是我们要知道的。这一品当中地藏王菩萨告诉我们一个因果循环的道理或者说叫轮回律、因果律。因果有规律可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个规律永远如此。以前这样,现在这样,未来还这样。经书上地藏王菩萨具体讲了因果律或是轮回律,照着经书给大家读读,地藏王菩萨为教化众生说,“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鹊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争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鞑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礼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这就叫因果律,这是地藏王菩萨简说略说,要是再详细点,《华严经》里有。这一品属于重要章节,所以说的多一点,大家能够理解就可以了,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

上卷就讲到这里。

地狱名号品第五

这时普贤菩萨称地藏王菩萨为仁者。普贤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功德差不多,都是成佛后,倒驾慈航来的佛位菩萨。仁者,请为天龙、一切众生说这个世界罪苦众生的报处,地狱的名字有哪些?这么问就是让众生畏惧苦报,而不造恶业故。不造恶业就修善,这是度人的善巧。有的恶人,菩萨只有现嗔愤相才能度。金刚宝杵,杵碎其头,这才是真慈悲。地藏王菩萨真慈悲,让善者修行,必须对恶者严惩。地狱里面千般变化十八层地狱,千死千生,万死万生。能说地藏王菩萨不慈悲么?慈悲的话还造地狱干什么?要知道刚强众生就得用,而且必须用刚强的办法,才能降伏他。有的人越恭敬,他毛病越大。即使菩萨这么做了,咱们学佛人不能那么做,咱们要学忍辱。因为咱们没有这个本事,造作的事要付因果。地藏王菩萨的这种慈悲是为了度脱众生才这么做的,这是真慈悲。一定要知道,慈悲不是一个方面,慈悲有两面,一面是慈、是善;一面是惩治他的恶。要知道观世音菩萨在《大悲咒》里也现嗔愤相,干什么?降伏这些魔道众生,业报重的众生,一定现这个像,不现这个像吓退不了,不能阻止他继续作恶。真慈悲就在这里。慈悲他,才不让他继续作恶,不让他在地狱、三恶道沉沦永无出期。所以说只有化身菩萨、不付因果的人才敢惩恶扬善、护法护世,只有他们才能这么做。我们没修到那个时候,不要去滥发慈悲心。发心是好的,造作恶业也得自己承受。破坏佛教佛法者、障修行人的道必惩不怠,肯定有人处罚他,不用你去操那个心。我们修行人、念佛人一定要修忍辱。“千劫修精进,不如一日修忍辱。”修行千劫,一时嗔恨没忍住,没达到这个程度,付起因果来,连往生资格都没了。贪、嗔、痴、慢、杀、盗、淫、妄一下子全来了。这一个“嗔”,火烧功德林,多少出家人和学佛修行的在家人,都因这一念嗔恨没往生到极乐世界,挡在三恶道里去了,挡到六道轮回里去了。无量劫来的众生是这样,无量劫来修行者不能出离这个世界还是这样。不管是修持什么法门,都离不开修忍辱、去除嗔恨心。千万记住佛肯定是慈悲的,佛肯定不会嗔恨人,肯定是忍辱第一的。所以我提醒诸位同修,忍辱是非常重要,精进的同时要修忍辱,忍辱的同时功德就上去了。你精进才不白精进;精进那才是真精进。否则,别人几句话,你嗔恨心一起,多年精进,化为乌有,还有业报跟

着。

普贤菩萨为了慈悲众生,让众生心生畏惧,所以才替众生问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说了很多地狱,名字百千种,书上有,这里略去不谈。地狱这些名字都是众生的业感所致,人的罪恶念头有什么,感召地狱就有什么。你有什么恶念,就有什么地狱等着你。你以为恶念有很多吗?地狱也有很多,你有这个恶念,地狱绝不放过你,“不见轮回饶过人”。所以修行人要控制恶念、不产生恶念,才能断地狱之苦。众生的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是故我们这些修行人,莫产生恶念,莫轻视小恶。认为“我做点恶事不严重吧”,“我拿别人的小东西不犯什么事”,“我说别人点过错没啥毛病吧”……我告诉你,大恶是由小恶积聚而成,小恶是由恶念产生。恶念来自你久远劫来的习气。习气是神识里生生世世跟随你的习惯、秉性。人死神识不灭。不单是人,六道众生,包括天人死后都是如此,神识根据

三种情况往生:

第一种叫随念往生。念力是我们思维的执著力,这个力量比钢筋的束缚力都牢固。善念、恶念都是念,一旦形成,无法消除。学佛的人,定中一句佛号清清楚楚,就算身体千疮百孔,受剧痛折磨,佛号也绵绵密密,声声不息。修净土的人,临终时只有自己念出佛号,才有能力进入莲台往生。找人助念和念四字洪名的修行人进不了莲台。善念往生善道;恶念堕恶趣。有的人临死时想,“我要报仇!就算死了,也要变成厉鬼找你算账”,这种人多生厉鬼道,变成癌细胞找人算账,生生世世跟着他仇人索命。动物也一样,蛇吃鼠类等其他小动物,被吃的小动物就想,“你是蛇,你吃我。那我一定脱生老鹰,我也吃你。”

第二种是随习往生。习是习气,也叫惯力。

第三种情况是随业往生。业是业力,也是吸引力,磁铁一般的吸引力。你以为平时天天学佛打坐、弃转习气干什么?不造恶业,修善业干什么?就是要改变这种吸引力,把恶的吸引力变成善的吸引力,把恶的习惯变成善的习惯。善的习惯就是打坐、念佛、供养,这就是善的惯力,推着你往善念上走。再加上思维的执著力,业力加念力,加上打坐、念佛、修禅定的功夫,怎能不往生。佛来接引的时候,一下子就用莲台把你吸进去。不参禅打坐、不弃转习气的学佛人,就像一块塑料。“佛啊,你把我接走吧,我也想往生,可我是塑料。”佛拿的莲台是吸铁石,塑料怎么也吸不上去,就这么简单。修行人修行的功德就在于此。参禅打坐,消除如山业力。

玄奘法师取经来到印度以后,当时那銮寺有一个老和尚,身体患病,天天遭罪。他说“我可要走(往生),我是不能再活了。” 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现前了,说:“这位尊者不能往生啊,您还有三年寿。不久从东土大唐会来一个修行人,到此地求师。回东土以后要翻译经典,承载佛家的重任。您走了就没人能教他了,再苦你也要挺住。”既然这位老和尚有佛家任务,为什么还要让他长病呢?这位法师某世做了一个小国的国王,没修善业,挥霍无度。现在受苦是他的业报。如果这三年他不遭罪,下生还要遭罪,罪遭了才能往生。不要以为遭罪是坏事。遭罪是在了业。无量劫来的恶业必须自己承担,只有自己才能消业。连玄奘法师的师父都是如此,更何况我们普通修行人。玄奘大师翻译经典的时候,身体疼痛难忍,超过平常人所能忍受。玄奘怕弟子不理解真相,心生疑惑,就告诫弟子,“你们不要看到我受病痛折磨而怀疑佛法,我过去生中曾为一个国王。在位期间滥征税费,又将征得的税费用来建造宫殿。挥霍了人民税费,所以我今生业报如此。弟子问:“师父,这些情况您怎么得知的?” 他说,“我在定中观察得知,观世音菩萨也告诉我了。只有我的业报了尽,才能成功。”佛住世时,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被外道所杀。有神通的时候,业力大于神通,神通不及业力。还有一个例子,佛住世时,有一个比丘尼,证得四果罗汉果位,有大神通。一次她去化缘,经过一家门口,正看见一对淫男女在偷情。被她发现后,偷情女子说,“咱俩的事必败露在这个女尼手里,必须把她杀掉。”男人听信女人的话,拿刀将女尼大卸八块。这个女尼被杀掉,佛的弟子就问佛“女尼为什么被杀?”目犍连尊者为什么神通不及业力?有神通为什么不用?佛说,“这个女尼在无量劫前诬陷过这个女人,和此女结下冤仇。所以今世这个女人一定要报复女尼,证果了也不饶恕她。只要她没往生到极乐世界,她就得受业。因果就是这样,丝毫不爽。证得四果罗汉照样被杀害。我再给大家讲一个例子:有一个出家的比丘,修行了十多年,修的非常好。可是有一个年轻女子,对这个出家人一见钟情,非要和出家人处对象。出家人知道这个女孩子有这个想法,立刻离开寺庙躲进深山,让她找不到。这个女孩子不用向任何人打听,晚上做梦就梦见那座山,知道他在哪,一下就找到那个出家人。最后,出家人心生一念就还俗了。这是什么?出家人和这个女人是宿世姻缘。我常和大家说,要结法缘莫结俗缘。他和这个女人前世所结的俗缘就如此,这就是业报,你出家也得还俗。这就是因果律,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做了恶业你就要承担。有口气在的时候,忏悔可以减轻业报,使业报的利息停止,只需偿还本金。否则,连本带利,小恶积成大恶,只有去地狱消业了。所以我们不要轻视俗缘,轻视小恶,不要认为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一般人不理解开悟的人为什么哭?因为看到了一些真相。开悟的人,“瞬间天下净,不觉世上情,往来不相代,你我谁是谁?心中好恐惧,不觉两泪流,昔为红尘客,有岸不回头。”为什么开悟的人心生恐惧?无量劫来,我做了这么多恶业,红尘滚滚,有岸不回头,今天才知道我错了,我要好好修行了。有人哭几天,有人哭几个小时,我告诉你,没有不哭的,没有不害怕的。突然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是我的亲人,谁是我的眷属,谁是谁啊,都是假的。不是修行人一开悟,就没了人情味。他知道,这个肉体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个世界常住。现在的亲人再

好,也只能在世几十年,太无常了。

普贤菩萨又问地藏王菩萨,我知地狱这么苦,但是为了末法众生,使令皈依佛门,能不能说一说地狱的苦报呢?这是跟谁说?和地藏王菩萨说的,我都懂,但是未来众生不懂,说一说吧。地藏王菩萨说了,地狱无非是铜、是铁、是石、是火、是冰、是脏物、粪、尿、泥组成。这些东西组成的冷、热、伤、痛。地狱这些苦报,在人本位的时候,无法理解。就像官本位的时候不知民之苦,人本位的时候不知地狱苦,有苦说不出的时候,后悔已经来不急。

如来赞叹品第六

这时释迦牟尼佛赞叹地藏王菩萨的慈悲愿力。会中有一普广菩萨开始请法,普广菩萨问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是如何利益人天因果的呢?”释迦牟尼佛告诉普广菩萨说,“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可免三十劫重罪。”第一种大家都知道,有人念三声地藏王菩萨名号,就觉得天旋地转的,因为不知不觉当中,一句地藏王菩萨名号,重罪得免。第二种,画地藏王菩萨形象,或请像供养、瞻礼,就得升天,不堕恶道。第三种,供养地藏王菩萨画像。女转男身,生无女世界。第四种,有病或容貌丑陋的人瞻仰地藏王菩萨,病情转好。学佛的人生病,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受持《地藏经》,病会好转。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是如此。有人修即身成佛的法门,法门虽好,但病来了你抵挡不了的话,前功尽弃。因此,学佛人一定要先把身体调整好,边调整身体,边修持佛法,双管齐下。走到最后利用好今生这个身体,冲刺到最后。女子觉得自己长得丑陋,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下生脱生男身为王子,脱生女身为公主,富贵还面容尊贵。如果大供养地藏王菩萨,当地的百千鬼神、土地会护佑,不让这个人听到恶事。如何大供养?办法会就叫大供养。供养佛法僧三宝,或者办地藏王菩萨法会。大供养地藏王菩萨的人,恶事连听都听不到,何况让你受啊?就是说,同样是过日子,有人家平安无事,有人家却横事不断,为什么?恶业所感。第六种,对供养、恭敬瞻礼地藏王菩萨形象的善男子善女人心生疑惑,用语言讥毁、诽谤、说三道四的人,所犯罪行当堕地狱。要知道贤劫千佛出世,仍在地狱之中,再过一个贤劫,堕畜生道,再过一个贤劫才有机会出离三恶道。一个贤劫是八万四千大劫,你讥讽一句,三个贤劫的时间在恶趣,代价太大了。我们不知道身边的人谁在受持《地藏经》,谁在受持地藏王菩萨名号。何况更有人受持《华严经》、《法华经》或修其它法门,所以,对任何人都不能轻视。只有当初被你诽谤的人成佛,你才能出离。只有他能度你。你的业力他替你承担,别人都度不了你,因为你和其它菩萨没缘。只有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修忏悔法才能消除这么长时间的三恶道报。

第七种,我们走险道,做恶梦或经常生病的人,诵持地藏经一遍,症状减轻。若度亡人,可取亡人爱惜之物,在地藏王菩萨像前供养或者施与庙上,这个亡人免遭堕三恶道的大罪。第八种,若有人哭、愁、苦,特别是一到过年、过节就长病。要知道这些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此人一生、十生、百千生的父母、兄弟姐妹、眷属还在恶趣上,前来求你。你要诵持《地藏经》三遍或七遍,这种状况才会消失。学佛的人尤其如此,从小就容易得这种节令病,既是因为有在三恶道的亲属,又是让你少吃这些众生,是佛家对你的慈悲,而不是对你的惩罚。第九种,社会上最底层的人称地藏王菩萨名号一万遍,以后生生世世尊贵。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能瞧不起最没能耐的人。可能今生他不得志,但称念了地藏王菩萨名号,下生大富大贵。曾有位妇女在磨房干活,一边干活一边打驴,骂驴懒。过了几世,这头驴脱生为她的丈夫,天天打她。业报就是这样。第十种,若有人为新生儿诵持地藏王菩萨名号一到七遍,孩子命长福重。生孩子易夭折的家庭,诵持地藏王菩萨名号就能解决这种情况。第十一,每月的初

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

三、廿

八、廿九、三十,这叫造作恶业的结集日。念《地藏经》一遍,这个月的业报消灭。头上三尺有神明,不要以为你造作的恶业无人知晓。你家的灶王,附近的山神、土地,夜叉等各路神明对你每时每刻的起心动念都了如指掌,都有记录在案。有的修行人问,“怎么消业最快、最有效啊?”我告诉你,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供养地藏王菩萨形象,诵持《地藏经》。还有一种,有的人修地藏忏法——地藏王菩萨的忏悔法,消除自己的业障。在家人修行,业报重的时候,赶紧修忏悔法,不修忏悔法,业障现前,病魔立刻来找你。有的是初一、十五修忏悔法。佛讲,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

业。有偈云:

阎浮众生心念恶,何畏阎罗不礼佛。胜王败寇强凌弱,弱肉强食森法则。偷诈奸欺巧豪夺,贪欲物色无限多。天理难昭尽五浊,颠倒黑白惊魂魄。恶到地狱犹不醒,贪变畜牲任蹉跎。修罗恶鬼不知悔,罪业种子自己播。红尘看破稀有者,清净善念震娑婆。觉悟有情久劫劝,回家船上客不多。

第十二,如果听闻此经的经名或一字一句都心生尊重,这个人的罪业就暂时可以得到解脱。有偈云,其一“赞地藏王菩萨”:心行大愿住九华,现身梵僧修平凡。后世方识真容面,道场不在九颠峰。其二叹众生。心存侥幸无因果,执著名利怕阎君。三途众生谁肯做,不见轮回饶过人。轮回是不讲任何情面的,有人说,地狱里跟人世间一样,有钱就能少受罪,没钱多遭罪。地府衙役也能贪污受贿。我告诉你,说这话的人本身就造业,不知道地狱完全不是这样。鬼王都是菩萨做,谁贪钱啊?没有一尊菩萨贪钱。这么说是谤佛、谤法、谤僧,业报

不可思议。

利益存亡品第七

利益存亡品就是“读诵、受持《地藏经》的人有什么利益”的意思。地藏王菩萨能利益人天,度众生有十二种办法。这时地藏王菩萨对佛说了,世尊,我观见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罪、无非是业。这是给咱们地球人下的定性的结论。这种结论不容易下,更不容易抹去。文化大革命期间,如果说你是反动派,你立刻就被打倒。下结论就是把人推向另一种境界。咱们这个星球的人多是由业牵而来,受业报而来。不客气地说,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了业、造业、受报中度过的。极少一部分人不是这样,有的是化身菩萨,为度众生而来;也有的是修得果位的罗汉,今生了生脱死来了。咱们普通人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认为反正我怎么都是造业,就不再积善。今生来,一是了业,二也是给我们一次机会。这一生的造作,可以决定你何时再为人。只有脱生人,才可以学佛修道、出离生死。通常情况下,至少五百世才能再脱生为人。只有学佛的人可以突破常规,“这生没有出离,我发誓下生还要出家,童真入道。”或者“这生我是俗人,下生我一定出家。”只有这样发心,可以人转人,否则最善的人也要隔五百世才能再脱生为人。这五百世,具体是多少年不一定。因为一生一死为一世,如果脱生为小虫子,十天二十天就死了,这一世就快;如果生前行善,有福报脱生到天上,一世的时间就长。

业是我们生到这个世界的根,根是苦本,业惑之身来此环境,感召的身体不同,人、猫、狗等各种动物千差万别,都是业牵而来,不造业不来。除人之外,其他道上的众生都神识不全。但是龙和人不一样,龙道的龙比人的功德大,有神通。人类科学不能发现它们,有人看到画上龙的形象,真正的龙并非那样,要比那些短点、粗点,丑陋一点。有人看到金色、红色的龙是天龙,是忉利天护法之龙,千真万确。世间的龙能现人形,没有修证功夫的人,龙在眼前你也不认识。这个世间还有龙皈依人,做人的弟子,但那一定是行菩萨道的人。龙可以隐形于世,难于发现,龙宫更难被发现。龙宫在海底陆地的洞穴里,钻探几千米也找不到。土龙在深潭底下的陆地内,人类也很难找到。为什么龙有神通?因为他前世是念佛人,犯了淫戒,才堕落龙道。龙道属于畜生道,有生老病死苦,有乐,比人安逸,比人寿命长。人一生活几十年,龙可以活一万年。所以学佛人千万别犯戒,特别是在家人。就算修行多年,倘若把握不好一念,犯了邪淫戒,就会堕落龙道,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学佛人一定注意,不能迷失本性,以假为真。来时喝了迷魂汤,到此就是入了迷魂阵,出生以后被第七意识的本能牵着走,认为有身就是我,不识宇宙人生真相,长大以后随着别人以假为真。由于颠倒,认六贼(六贼是眼、耳、鼻、舌、身、意)为子,自劫家财,逐境生念,忘本逐末。处处以我为中心,利益自己为标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贪求供养。现在的人讲博弈,不管怎样,赢了就行,所以不占别人便宜就等于自己吃亏。处处算计别人(贪、瞋、痴,慢,疑),忙于财、色、名、食、睡。佛家将此类现象描绘为杀、盗、淫、妄;世俗描绘成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动念为罪,动念就有内动力,有内动力,就产生因果,不达目的绝不罢手,这就是刚强众生,人类就这么刚强。佛给人类下的定义分毫不差。我这是简单的说,让大家知道《地藏经》这部分的真实意思,让你们明白,听一回地藏经,你听懂没有?理解到这个层次没有?理解到这个程度最好,理解不到听了这么说供大家共勉。

暂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这位菩萨向佛请法,世间人暂时获得点善力,多退初心,若遇恶缘,不用教,越增加越多。这里我不说世人,只说学佛人,说学佛人有针对性,咱们能够共勉。这一生得到人身难,学佛修道更难。有的学佛人,读了几本佛经,听了几句善知识讲佛法,也知道念佛、积功德。却仍以贪求心修有为法,求速成就。就是不想吃苦,贪求方便不依法而行。这种贪心求法修道者,得人天福报,生人天。对于生人天,一些世人感觉挺好,事实上,修行人知道生人天可怕。因为天福有享尽那一天,而平时享乐不知道修习佛法,五衰现前,想学佛为时已晚。人修行佛法,特别是修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看不到什么效果,着急啊!但是一打坐,腿疼啊!一看没学佛的人活的自在潇洒,念头一转,“我也不学了”,这是在家人多退初心。出家人也有,年纪轻的出几天家就还俗了。

地藏王菩萨下的结论,一点也不差。

再说若遇恶缘。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过去讲,三人是老虎。一个人说东城山上有老虎,你不信,因为知道这个山上不可能有老虎。但第二个人慌慌张张跑来也这么说,而且还都是你的亲人朋友,你就开始犹豫不决,等第三个人也说山上有老虎的时候,你就彻底相信了。学

佛遇恶因缘就是如此。

一开始学佛,周围的近人就开始说,“你可别信,哪来的这事儿啊?好好的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他们越这么说,你学佛的心越坚固。过了几天又有亲人劝,“听说你还吃素了,怎么这么傻啊?这个世界有几个学成的?哪有地狱,哪来的菩萨?都是人说的,佛经不也是人说的吗?释迦牟尼佛不也是人吗?”这么一劝你就有点迷糊。明天朋友又来劝了,你学佛信心一动摇,就不学了,爱打麻将就打麻将去吧,这就叫“三人是老虎”。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窜倒”。这一关过不去,这就叫遇恶因缘。这些恶缘为什么能被我们接受?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亲人、近人和知心朋友,都是从善意出发的恶缘,笑里藏刀。他没坏你的意思,完全是对你好,你才能相信。那是糖衣里面有炮弹,你也不知道有炮弹,人在顺境的时候不好转境,逆境当中相对好转一点。所以说在世间学佛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你要没有这个坚固心,择法眼,你就容易被贪著心所转。人人内心有一个贪著心,这个贪著心即第七意识有传导作用,这个作用哪来的,他直接受我们的魄元神指使,人身有七魄住体。七魄就直接替你当家了,你的管家替你管着呢,替你当家作主了。你的真我没听到汇报,汇报你也听不着、指示不了。人体的奥妙就在于此。第七意识的执著本能都来自我们七魄。七魄当中最重要的两魄会帮你打坏主意的。事实上只有顺着你的人,为你好的人,才能把你带到恶的境界上去。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都是冤亲债主互相搀扶,谁也出离不了。所以说你要理解“恶因缘”的内涵,别人辱你、骂你、打你不是恶因缘;身旁不学佛修道的近人、亲人,才是你要小心警惕的恶因缘。我们学佛人一定要保持平常心。出家人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注意,遇到真正的善知识不容易。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个“断层”的问题,这二十年,一些老传统、老僧人不住世,新出家的人对真正的佛法又了解甚少。中国人有一个随众心理,一随众就把你坑了,学佛的人不能随众。对于学佛来讲,真理就在少数人手里。这个世界上成佛的就一个释迦牟尼佛,从他入涅槃到现在,多少亿人生死于这个世界,多少亿人中也没再出来第二个释迦牟尼佛,没人能悟到他那个境界,这就是少数,而且是极少数。因此学佛人要把握住自己,不要盲目随众。初发心的人很难识别出恶缘,因为恶缘是以善缘的形式出现,人们就被美丽的外表迷惑了。人长的不漂亮还好点,越漂亮越容易出轨,所谓“红颜祸水”。因此对于外表美丽的事物,学佛人不得不防,重要的是把握住自己。有偈云,“一言无善恶,离道即为邪。起念分天地,十界任君择。有得大挂碍,性空方可真。般若是金船,自做掌舵人。”自己的船必须自己做掌舵人,如果七魄当家打坏主意,亲朋好友还帮你出坏主意,那结恶因缘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这个世界证悟的人少,亲朋好友当中没有证悟的你就自作掌舵人。人遇到恶缘后,多会随恶缘而去。比如有的人四十岁就念佛,念到七十多岁了,遇恶因缘不念了。老伴儿过世了,得找后老伴儿,还得找个年轻的,得把青春时光找回来;三十多年没吃肉,又吃上了,吃肉比以前还多两倍,要把少吃的吃回来。我遇到过这种人,吃一段儿素以后,终于又开荤吃肉了,越吃越香,这就叫恶因缘,这就叫把握不住自己。这个时候功德不具足,加上没有静坐的功夫,业力现前。静坐有什么好处?一是加速身体的血液循环。静坐时腿上的血液循环减慢,把血液都补充到大脑,大脑含氧量增加。坐完以后,头脑清醒。另外,静坐念佛的时候,体内发生一种光合作用,身体能够吸收宇宙的能量,所以打坐能使人身心安稳。佛接着说,世间这样的人如走泥潭,身背重物。世间人不仅如此,还得遇恶因缘,越走越重,抬腿都很困难。学佛的人没打几天坐,身体就来病,烦恼也多,修不进去,这就是业障现前。这样的人叫功德不具足。功德中有福报。功德不具足就是福报不够。在功德当中,福和慧必须双具足的,福在慧前,福不具足,你想修慧,麻烦就来了。就像有人刚想在屋里说点话,办点事儿,外边来债主了,“你还欠我钱呢。”你不开门,他给你砸开。我们身体就是这样,我刚要修,他就来要债来了,身体马上出病,烦恼事马上就来,如影随形。现在我提醒大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修行人没有道的时候在世上修,一旦有道立刻就躲起来,一生就带一两个弟子,多了就不带了,带一两个足矣!他怕什么啊?他怕你、怕我,他怕世人。这里有人问:有没有即身成佛的法门啊?有,怎么个即身成佛?若谁家藏有世界罕见的宝贝,或者是珍奇无比的东西,肯定把他藏起来,怕别人知道,就要把他严密的封锁保存,宝箱藏于密室恐人观。这是世间的比喻,但是从佛法上来说,法法平等。这里有人想学佛法,想学佛法你就得把你原有这些东西都放下,你才能学,让你放下的时候你才能一门深入,他却说这都是我这些年这参的佛法,那参的佛法,把这些佛法变成你的知见障,佛法是好的,到你身上就变了,自觉不自觉的就把它变了。所以说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咱们学佛的人和世俗人都一样,身负重物,如走泥潭,非常艰难地跋涉着,所以有修为的人我们不容易见到,即使见到了求法的机缘也很难,即使见到了有一面之缘,想得到什么,据我所知也是不可能的。这个世界上的人,习恶众生,活着的时候就造业,最轻的业也要隔五百世才能转人身一次,而稍重一点的就要经千万亿劫才转人身一次,要是作恶的人,要经三个千佛出世,三个八万四千大劫以后才做一次人,做完人以后有的堕地狱。所以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有人几大劫听闻不到,有的人八万四千大劫闻不到,有人隔多少个八万四千大劫也都闻不到,就这么难。不要以为我今天听闻佛法了,这多简单或这算什么。这样想你可大错特错了,没有大因缘都听不到。咱们这个世界上66亿人,有几人在这坐着听佛法的,不多吧,跟66亿比起来是不是大因缘啊?无量劫以来我们听闻过这部经没有啊?很难说。有的人多少世都受持这

部经典,有的人没有。

说这人身背重物又走泥潭,这个时候又遇到亲人眷属对他说,“你再帮我们背点儿东西吧。”背点东西就是替你的亲人眷属背业。在世活着的人,可以给他造点福;要是给亡人做超度,这都可以。可是不学佛的人,不但没给亡人超度,反而广设宴席,收礼挥霍,没有造善。这样一来,就加重了亡人的罪业,他生前造作原本在可堕、可不堕地狱之间,结果就必堕地狱。如果是学佛人,应为亡人读经、供养佛、供养法,请出家人帮助念佛,并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广德种善,能使亲人眷属离开这个恶趣。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堕地狱的人,在恶趣中把它超拔出来。一般在四十九天内,也有在三七(二十一天)的,还有七天的,这个不一样,还有十天的。善人就快,有的都不用到地狱去报到,福神就去升天了。有的善人,生前没做过什么恶,善也不是太大,七天就完事。到一殿报道,二殿,三殿没罪直接就过去了。人的业报是千差万别,最慢的七七四十九天就给你定完了。要是有罪报的人,用的时间就长了。等他走到十殿,我们这个世界就不知道过去多少年了,几劫都过去了。到一殿,一殿有罪推下地狱。地狱之罪最短是三个月,往上有半年、一年至多年。地狱的一日一夜,相当于地球的两千七百年。大家可以算算,下地狱最短三个月九十天,相当于地球上多少年。有人可能会想,若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坏事做绝,死时只要子女给做点善事一超度就没事了,那也太便宜他了。大家发出这样的疑问,一点不奇怪。从理论上说可以,但事实上是这样吗?大家想一想,若他活着的时候就贪、杀、干坏事、造做种种恶业,他能感召善良子女么?他的亲人眷属中就很难有善良的,多数时候,还没等人咽气呢,他的子女就为争其遗产打的头破血流或者上法庭,有的甚至咽气一年后官司都打不完,谁能给他祭奠、诵经啊?他肯定感召不到这个善缘。只有非常善良的人,才能感召善良的子女,善良的眷属,他死后才有可能感召子女做善事,为他念经、超度,供养。我知道的就有这么一个人,她母亲去世后二十一天,她天天读大悲咒108遍,回向给她的母亲,二十一天后她母亲在地府的事全办完就升天了,这都是真事。晚上她就梦见有人告诉他,你母亲已经升天了,靠你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她母亲也从小信佛,虽然不吃素但是信佛,所以才感召到信佛的儿女为她做这些功德。否则她没有这个机缘。所以佛劝世人,祭祀亡人切勿杀害。你杀害的这些东西,用来祭拜鬼神不顶用,反而加重业报,对于死去的眷属来说,他们本来业报就重,亲人再推一把更加重了业报。另外,还有余业,不要认为光有正报没有余报。如果只有你自己信佛,子女不信,那么你死后,子女摆席设宴、杀害众生的业报还是要报到你的身上,一共七分,在你身上六分,子女才报一分。等你五百世后再得人身,仍然学佛、念佛,到了要往生的时候,前世为人临死前因你而死的这些东西还得来找你,还得把这个账算清楚了才能走,这样会推迟你往生的时间,让你晚成正果。正业报都知道,余业报怎么来理解?正业报就像有人从远道来,三日水米未进,还担负重物。余业报就是又遇邻人复予少物。邻人加重负担,这样就把这个人推向地狱。余业是什么?大家知道,释迦牟尼成佛后,头痛三日,这就是余业。为什么他业报已尽成佛了,还要头痛三日呢?佛说了,我余业未了。我小时候看鱼好玩儿,就用木棒在鱼头上敲三下,就是打它这三下,今天我成佛了,余业来找我了。我再讲一个例子,佛住世的时候,因提婆达多在山上往下推石头,这时候护法把大石头击碎了,没砸到佛,可仍有一块小石头砸到佛的脚上,脚趾头砸出血了。佛讲,这就是我的余业未了,我以前当别人成佛的时候,障过别人的道,所以今天我成佛,有人来障我。还有一个例子,佛住世的时候,佛托钵乞食,佛制规定,化缘一天只走七家,谁都一样,弟子这样,佛也这样。可是有一天佛走七家后,空钵而回。他的弟子问佛,“世尊,您是天人师,为天人所供养,都知道你是释迦牟尼佛,怎么可能化缘没化来呢?”对于弟子的疑问,佛说,“你们不知道,这就叫余业。我某世没学佛前是婆罗门,到一个长者家去乞食,长者看我是婆罗门没给我,这时候一个出家人在门口,长者的夫人信佛,看见是和尚来化缘了,立刻端上美食。我当时有嗔恨心,一下子就把出家人的饭打翻在地,而且还出言不逊,‘都是人,为什么给他不给我?’因为这事我死后堕地狱,正业已报完。我虽今天成佛,但余业未了,所以空钵而归。余业就像借银行的钱,本金之外还有利息。我们必须面对因果,任何人不例外。我佛也不例外,(菩萨也一样),就像你做了一件坏事,把你关进监狱判10年20年,这是你的正报,社会影响多坏。余业就等于社会影响,由于你一个人,可能有很多人效仿你的行为,好影响、坏影响都有,重点是坏影响,就是你余业的业报。读《地藏经》就知道有正报、有余报。

这时佛和地藏王菩萨对话,眷属为亡人造福,能得多少?七分为获其一,六分归修福者,一分归修善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知道黄泉路上无老少,没有年龄限制,地狱也不分贵贱人,佛说“无常大鬼,无期而至”。无常大鬼就是黑白无常,世界上讲无常,什么是无常?就是破坏力,世界上的东西就是时间无常,不知道哪天、哪时,一旦来了就被破坏了,好人可以让你马上死去,好的东西可以变成坏的东西,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可以马上面目全非,一个人行走,被汽车撞到,满脸鲜血,或是被天上掉下来的东西砸到。总而言之,瞬间就能让人面目全非,这就是无常,这是不是破坏力?无常的东西破坏我们正常的环境和身体,就这么来理解无常,世界上还讲无常是变化,说变化容易被人接受。说是破坏力你会很恐惧,我告诉你对学佛的人来说,破坏力是真实的,亡人是什么?没死过的不知道,说死人什么样?佛说,“如聋如痴,真正的人死如生龟脱壳,在极短的时间内没有定力,佛号被疼痛所代替,真实不假。有一位修行人的母亲生前不信佛,子女信佛,她死的时候子女天天替她的母亲念大悲咒和阿弥陀佛的圣号,这个人死后的第七天,有声音告诉这个孝顺女儿,由于你念佛你母亲没堕地狱,而是被善财童子的法器摄入兜囊中,可以把它拿出来让你看看,这时善财童子把他的兜囊一抖,她的母亲就从兜里出来了,但却不认识自己女儿,听不见、说不出,总之与这个世界上的人不一样,如聋、如痴、如哑,比这个世界上最傻的人还要傻。如果生前自己没有念佛,又不能倚仗他人念大悲咒的功德升天,怎么办呢?让她去借尸还魂,女转男身,亲眼看到她进到一个房子里,有一个20多岁的男子死了,东屋住着母亲,正在哭儿子,媳妇领着几岁儿子哭丈夫,这才有他的还魂之处,把尸体一推,就看见这个男尸在地铺上起来了,脚朝门头朝西,就看到这里。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死的人是没有定力的,什么也看不见。当你看见的时候,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都不是真实的。再有活着往生的人必经这一关,必定知道死是什么感觉。所以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千真万确。再给大家讲一个明朝崇祯皇帝的例子,崇祯皇帝从小出家,16岁时修庙宇不慎掉下来摔死了,他的师父定中观察,他要去大明朝当太子、做皇帝,但寿命不长。他一想我的弟子太可怜了,我要帮他一把。就告诉他的师兄用马拖着这个小沙弥,把尸体拖飞,然后就回屋打坐去了。可是这几个师兄就说,师父也太狠了,还要把尸体拖飞,别拖了,咱们就悄悄把他埋了吧。晚上他们几个到师父那听开示的时候,师父板着脸说,你们把你的师弟害惨了,你们怎么不按我的吩咐做呢?这几个师兄就说我们不忍心啊!师父说我这么做是真正为他好,是慈悲他,按我说的去做,大明朝就能晚几年灭亡,而且崇祯皇帝也不会吊死在梅山,会用其他的方式改变明朝的命运。你们几个这么做是天意不可违,我不会怪你们,二十年后,你们就会看见你们的小师弟崇祯皇帝吊死在梅山,这就是真事,是佛家公案。

听到这里的时候,忉利天宫的阎浮提鬼神悉发无量菩提之心。鬼神就是善人做。一般修善的人不够升忉利天的资格,就要到地府里去,有这么一个补习班,这个补习班就像人世间的学校似的,到地府里谁给上课呢?地藏王菩萨是班主任,观世音菩萨给讲课,讲完课这些人干什么去呢?到各方去做山神土地,这些神将来神道尽的时候,有机会回到地府,到人间做人,继续学佛。做鬼的这些人,有主死神、主禄神等,修功德大的,就做鬼王,鬼王不都是菩萨,一般大鬼王是菩萨,大鬼王和小鬼王是有区别的。

阎罗王众业感品第八

地狱是在哪里?地狱在铁围山里。铁围山在忉利天三十三天东侧,我们知道这个方位就可以了,但是有的人要问,我晚上做梦怎么往南一走就到了,忉利天的东方就是地球的东方,地球转动,所以晚上就在南边,白天就不是,白天在东方。不要考虑方位,你在定中就会找到,铁围山非常高大,类似于宇宙间的黑洞。这个黑洞专门吸光,宇宙一点微量的光到这就一下子就被吸进去了。地府没有太阳光、月光。似亮非亮,灰蒙蒙的,这就是幽冥世界。有那么一点光是天上的星光,有如白驹过隙,非常短暂。地狱有无量鬼王,鬼分三十六鬼类,每类又有百千种,这些鬼王具是修善的人,很多学佛的人都到地府里,有的到天上去,干什么?做菩萨,所以说菩萨难做,但是还要有人去做。修菩萨行的人不一定求往生极乐,一旦修成了,他就要发心,随愿而走,就要随佛度众生,哪需要你就要到哪里去。无论你到哪去,都不影响你在西方的品级,在哪也不影响你在西方的享乐。就像你做人,也不影响你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享受,就是鬼王也不影响你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享受。别听鬼王是菩萨你就不发菩提心,照发不误。你是鬼王也不影响你在极乐世界品级,别起差别想,这些菩萨行人随地藏王菩萨在幽冥界修苦乐法。一点不影响你的修为,这些人都是报身菩萨。地藏王菩萨身边也有化身菩萨,这里不说。还有一些阎罗天子(就是十殿阎君)和各个大监狱的监狱长,都属于十殿阎君,鬼王与阎罗天子向佛请法,六道众生受地藏王菩萨百千度脱,为什么出离不久又堕入恶道。凡是向佛请法的都是菩萨,不是菩萨不够在忉利天向佛请法的资格。这个时候佛告大众,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这里的性是心性,不是这个人的本性,因为佛说本性具有

佛性,这里是心之习性。

南阎浮提众生,难调难伏。难调就是迷障、身障;难伏就是知见障,知见障更难调伏。要是不学佛,不懂点佛经还好办,没文化还好度,有点儿文化再读点儿佛经,拿着这个佛经去找那个佛经,这本说“阿鼻地狱的罪不能赦免”,那本又说“阿鼻地狱的罪能赦免”,抽象地将经文对立起来。你修持的法门不一样,诵持的佛号不一样,度的人不一样,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就好像你有亲属犯法要被判坐牢,你不找法官狱警,而找个房地产老板一样,不解决问题。因此佛经之间本来并不矛盾、冲突,只是被有知见障的人错误利用了而已。结恶习众,旋入旋出。结恶就是让他修善学佛难,而酒色财气名闻利养 不学就会,好东西教也教不会。所以结善难、结恶易。加上习气这种惯力推着人往前走,理智还控制不住。这个世界美男美女都是一堆堆白骨,今日谁还见到吕布和貂蝉,唐明皇和杨贵妃,早已化作白骨。所以修行人都修白骨观,有利于人脱离苦道。世间的美事好事都是陷阱,必有恶事横事相伴。苦事、坏事是从反面帮助咱们。幸福的人学佛修道更难,靠体力挣钱的穷人,生活清苦却容易入道。修禅的人修到一定境界,幻象出现,修罗女现前,被眼前幻象所转,一下就入魔。所以,没有名师指点,不让你修禅、修密。需要跟师父修一段时间才能自己修行。修密的人想带弟子,一般得自己修十三年,最少也要七年。否则,带弟子的资格都没有。佛在这里打了个比方:一个人若遇险道,遇到一个善知识(修行过的人)告诉他,你若走这条道,必丢性命,这人执迷不悟,果然遇险。

鬼王说了,我们就做两件事:一件利益人;一件损害人。当人做善事的时候,比如烧香、供养等,利益人的鬼王上前,损害人的鬼王后退。反之亦然,人一做坏事,利益人的鬼王就远离你了。鬼王向佛说:如果有人真心学佛,大小鬼王日夜护佑,不令恶事横事,到他家宅,到他身边。有的学佛人,年纪轻轻就死了,旁人不理解。修行人岁数小就死了的就是天上有职务等着他,四王天天王位子空缺,就等他回去接位呢。

刚才讲到一些学佛的人什么状态。有些初学佛的人,没学佛没病,刚学几天生病了,这就是身障,业力现前,也叫“五浊”里的“劫浊”;有的学佛人用功打坐,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时间,也生病,但这种病和世间不学佛的人生病不一样,累世的业习业报要在往生前全部还清,历史上欠的账用钱还不了,只能用身体还账。学佛人买历史上欠的单得用身体去买。所以说学佛人广结善缘,广行善事,为人好心,用善念,这样就减少你往生时候的苦报,成佛业有余报。哪部经书你都不白听,佛讲的经,不论哪部,肯定都有跟你对上号的。不论修什

么法门,都离不开的《地藏经》。

这个时候,佛赞叹这些鬼王和阎罗天子,说你们提的问题很好。佛又嘱托梵天王,“你们这些鬼王和阎罗天子发愿要护佑这些众生,我就告诉大梵天王和帝释也保护你们”。这就是说,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就有人帮助你,你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你的困难自然有人给你化解。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法则。鬼王和阎罗天子的权力范围在地狱,但到了四王天以上,不在阎罗天子的控制范围之内的时候,有些事情就得受忉利天的天王和四王天天王等天王护佑,免受其他邪魔侵害。因为欲界天有欲界天的法则,地狱有地狱的法则。地狱在什么范围之内?忉利天以下,有一个地狱,有一个铁围山。在毗卢遮那佛法性身之内,有无数个兜率内院,无量大梵天王。佛家就知道宇宙的事情,人类说地球上的事,说世界的事,其他星球上的事都说不明白。只有佛家人的智慧可以超越这个星球,到达整个娑婆世界,俗称银河系,然后超越银河系,到其他的外星系研究它们的生命状态。只有佛家的理论可以研究到。道教研究到忉利天,再往上研究不了;天主教研究到天堂,不往下研究了。范围都有所限制和狭隘。只有佛家智慧可以通透宇宙,宇宙中一切星球的生命现象都能说明白。看遍世间一切书,只有佛家的书能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道尽天上天下一切奥秘,其它一概无法说透,总有尽头和止境。对于我们来讲,佛学既博大精深又朴素简单,很容易被我们掌握,这样的佛学才是真正的佛学。只有从朴素的东西入手,证得的时候,就明白了最深邃的奥妙。不从朴素下手,你永远不会知道深奥的东西。反过来说,想了解上层深奥的东西,从上层无从下手,还是得从最朴素的低端入手。而且高层次的东西还很难被人接受,有限智慧无法推量无限智慧,肉体凡夫的人想用人的聪明推断佛的无量智慧,简直是痴人说梦。一些有知见障的人就是如此,往往想从高处下手,离开了朴素,其结果连朴素的东西都做不到,这就是

本末倒置。

这时会中又有一位主命鬼王对佛表白。我以前说过,鬼王都是菩萨做。他们也拥护地藏经,如果有产妇诵持地藏经,则母子平安,土地鬼神护佑。有的产妇则不然,刚一生小孩,又喝酒又杀生吃肉,恶鬼和魑魅魍魉爱闻腥味,一看哪有杀生都奔哪去。这是它们的习性,对于它们来说,血腥味是无上的美味。所以家宅易被这些无形的恶鬼围住,我们肉眼看不见,但身体的精气神会被它们吸取而散失掉。所以母子不安,家宅不宁。所以地藏经里讲,产妇一定吃素食,忌杀害,这样能保母子平安。同时提醒世人,要劝产妇修善,这是一个保平安的方法。

第二个是“临命终人,亡人无量眷属都在恶道前来接引,何况本身造恶,神识昏昧,不辨善恶。如果有人助念或自念,佛名、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偈、一句,我皆令亡者不堕恶道,不堕无间地狱。”这是主命鬼王对佛说的。主命鬼王就是阎罗王身边的判官。无量眷属都堕恶道,无量劫来的父母兄弟姐妹无数,一听说自己的亲属有阳寿尽的,都一起围上来。你这么想,亲戚朋友能不欢迎你去么?现在人死了,谁还给你念佛,有的放到火化场就不管了,连给你收骨灰的人都没有啊。所以说劝人要趁他活着时候有口气在的时候劝。离开这个肉体,这口气没了的时候怎么劝也没用了!佛听了主命鬼王的表白之后,佛就给主命鬼王授记。这尊主命鬼王实非鬼王,而是菩萨也。一百七十劫以后,这位主命鬼王当得成佛,号无相如来。鬼王如果不是菩萨,佛不能给他授记。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要把地府里的鬼王不当回事,这些恰恰是主宰我们的,与我们有直接关系的菩萨。阿弥陀佛好,但离我们远,观世音菩萨也好,但离你也不近。而主命鬼王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分分秒秒在帮助着我们。就像我认识多大的官,家里有点事,非得找身边的人帮你办,最好大伙都来帮你办,你就不用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帮你一个事就行,了脱生死,别的事不用了那多好啊。这就是学佛人从身边修起,从自身做起,到时候不要舍近求远。诵持佛菩萨名号非常重要,身边的善言善行也要做好。感召身边的灶王,外边的山神土地都来护佑你,其他的天王天众都来拥护你,这样你修道阻碍就少。身边人拥护你,不给你找麻烦,外面人拥护你,横事恶事就不找你,修起道来,轻松愉快啊。第八品就讲到这里。(中卷完)下面继续讲《地藏菩萨本愿经》,称佛名号品第九。

这时,地藏王菩萨对佛说,我今天说一说对未来众生有利益的事情,请佛听一听。让佛听一听就是让咱们众生听一听,让佛听表示对佛的尊重。佛都听,在座其他诸佛诸菩萨能不听么?大伙都想,地藏王菩萨要跟佛说啥啊,让你有种稀奇感,引起他们听的兴趣。佛说,现在正是时候,将来我要入涅槃,你现在说说完了我也就放心了。这时地藏王菩萨就说了一些佛的名号,(此处略),读哪尊佛的名号都不空过,读了他的名号你就和过去的无量诸佛结缘。诵持佛的名号,供养佛,皆得人天福报。念佛的人都得人天福报,少数人修道才能成,证果,成罗汉,辟支佛,再往前修,才能成菩萨。千万记住一点,普通人谁都不能超越罗汉,直接修到菩萨的,过去佛世界没有,现在佛世界没有,未来佛世界也不会有。一定要知道菩萨是从声闻、缘觉当中选拔出去的,这就是铁的定律,谁也改变不了,千万别有幻想。有的说,我这一生,听到大乘就要奔大乘去,就不修小乘了,处处瞧不起小乘,一说谁修的是小乘,他先不高兴了,殊不知小乘才是学佛人的起脚第一步。人自出生起,都得先学会坐着,再会走,会跑。没有小孩一生下来,起来就会跑。大人都是从孩童时期经历过来的,菩萨也是从声闻缘觉来的。你们自己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是,当下修行就必须从声闻缘觉下手,该参禅参禅,该打坐打坐,该念佛念佛,以后再逐渐做善事,等你修到那个时候了,自己就知道了。没有一个人自己说我证得一果罗汉了,不用说,证到的时候佛菩萨一定会让你知道,证道不觉道,也不说道。自己清楚知道证得几地菩萨,佛菩萨不会让学佛人空过,佳音不需传。佛是少数人成就的,越是这样,我们越要有坚固心,坚决去成道。我们这一生做什么事都可能后悔,就是学佛这个事,我没后悔过。这时地藏王菩萨又接着说,念佛供佛听法修道没有空过的,必然成佛。但大家也要知道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有人会问,不是还有即身成佛的法门么?我准确的告诉你,没有无量亿劫的功德做基础,说我今生就想成佛是不可能的。龙女示现成佛,是由于有无量亿劫的功德做基础,没有这个,不可能示现成佛。阿育王求法,佛告诉他的弟子,阿育王早已成佛,今生做我的弟子,示现成佛而已。有人现在修学的是即身成佛之法,将来会有即身成佛之时,这叫方便说。学佛的人都知道,有理性成佛,有分段成佛,这里不细说。

我再引申一下,说一说这一品和我们出家、在家的修行人有什么关系。研究佛法的人在义理上下功夫,可得理悟,也叫理性成佛。得理悟的人在学佛上能容易一些,少走弯路。有功德有好处,就像你要去北京,却连北京听都没听过的话,去的过程相对困难些。但是注意,理悟不等于实证,理悟没有超越五蕴五浊。别以为听点佛法,理悟了,明白了。人生是一个大实验场,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和佛的理论在搞实验,只有把自己的身体降伏了,才证明实验成功了。若是只研究理论,研究明白了把它束之高阁。用现在话讲,你生产出再好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就不能实现它的价值。佛法如此,读佛经如此,理悟也如此。你知道多少佛经,没进入试验场,没有实践,也没有实际价值和意义。所以说,理悟不如体悟,千劫理悟不如一刻体悟。还是修证要紧。一刻体悟是你实修实证的,千年理悟或万劫理悟,那都是佛的,不是你自己的。肉体有生有灭,佛法恒久不灭。这个地球在宇宙中化为灰烬,佛法又会在其他星球兴隆昌盛。所以我们要放下理悟,去体悟。有一刻体悟就有开悟的那天,有一刻体悟就有了生脱死的那天,一刻体悟就是往生极乐的开端,否则你始终在生灭当中。体悟来源于心,心体同系,超越五浊,没有体悟的人超越不了。我想把烦恼都去掉,但是无法达到一心不乱,前念息,后念又起,还是五蕴织盛。你说你能不能往生啊?我曾问过几位高僧,修得非常好,我问他能不能往生啊,他们的回答是没有把握。我只见到两位,你都不用问,佛法已经现前,随时都可以往生。这样人说起话来底气足,谈起话来都是超世间的话,谈起佛法,滔滔不绝。但说的都是人话,不是佛话。说佛话的人是理悟,用人话说出佛法的人才是体悟有实证的人。得到体悟就万事大吉了么?不是。体悟是进入证悟的开始,只有在自心下功夫的人有修证,从证得体悟到证悟。有证悟的人才能证果,才能分出声闻缘觉菩萨等不同品级。声闻中分四个果位的罗汉,每果罗汉还有不同品位阶段。菩萨还有五十五个品级。证悟里面有千差万别啊。从初学到成佛,处处都有无限风光、无限说道。从自身下功夫的人自然会有佛菩萨接引你。在这个世界上,你修到哪,佛菩萨都知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你不求,没发这个勇猛精进心,肯定达不到。有人纳闷, “佛法这么好,那么好,我咋没遇到呢?咋没人接引我来呢?”心外求法的人,你永远求不到。遇到也会错过。只有向内心求法,修到时候自然有人接引你了。以什么身得度者,自然化现什么身去度你。

我再讲讲证悟和体悟有什么区别。证悟的人,一果罗汉,说一果罗汉的话,不信你细品品,会听的人一听就知道,这个人有果位,生恭敬心。不会听的人,一看这人也是一个鼻子两眼睛,鼻子孔也朝下,俩眼睛也那么大。你若是这么看,那么,对不起,你和我一样,凡夫一个。证悟的人能听出来、看明白。不证悟的人,用肉眼去看,永远也看不出来。证悟的人才能说出人法两空的问题,说出法忍的问题。听法师讲法,哪位法师能把佛家的真实意思告诉你,敢给你下断言,他一定是有证悟的;若哪位法师讲佛经,只是照着佛经以文解意,说别的法师怎么怎么说,就是没有一句自己的话,他就只有理悟,没有体悟。这就是二者的区别。证悟的法师说,“这个地方我若是讲错了,我承担堕地狱的后果,拔舌地狱,我去,不用你去。一切罪报我承担,不用你承担。”证悟的人讲的法才能接引上上乘之人,他说出来的法感应人天,诸神诸佛菩萨护佑。我们肉眼凡胎看都是法师讲法,实则千差万别,都是道场,感应也千差万别。讲法的法师是理悟讲法,体悟讲法还是证悟讲法。道场随着讲法法师不同而相应地有所区别。这三种区别就是凡、圣和菩萨的区别。体悟的人连小乘根基还没达到呢,理悟的人可以从小乘通达到菩萨,但那是理性上的,不是他自己的。证悟的人是把佛法化作人话,朴素通俗的话说出来。说的是人话,不是佛话,还处处符合佛法。讲法基本圆融就可以了,不能说绝对圆融,佛法绝对圆融,但他现人身,不是佛身给你讲,因此基本圆融,也应了十事九不全的道理。称佛名号品第九就讲到这里。

校量布施功德品第十

品名可以理解为“比较布施功德的大小多少。”这时地藏王菩萨从座而起,向佛表述,“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千生受福,这是怎么回事,请佛说一说。”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请法,请法的功德不可思议,这是利益人天的事情。佛法不请不讲,佛住世时,所讲经典都是弟子请法才讲。只有一部《妙法莲华经》是不请自讲,其他都是有请才讲。佛讲了人修功德,什么是最大的功德?这个功德既最不容易做,人人最不愿意去做,却同时又是人人能做的到。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一直有出家人、在家人在默默奉行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啊?种悲田!

第一,按照经文,佛说从国王以下的重要官员,有钱人,大官大富贵者,能亲手含笑,慈悲怜悯残疾人,获福报最大。这样布施一个人胜过供养恒河沙那么多位佛的功德。前提是得亲手含笑去供养,别让残疾人觉得你是大官,施舍时别露出鄙夷嫌弃的神色。我遇到一位高僧,很多弟子都供养他钱,他对弟子说,“你不要给我钱,我往西走,负担已经很重。你再给我钱,就像前面说过的,我深入泥潭,身负重物,你再搭上少物我更受不了。”实在推脱不掉的时候,他想,“行啊,我不能太自私,能多抗一点就抗一点吧。”他转而把弟子供养的钱破成零钱,平均供养给庙前要饭的和身体残缺的,天天有人供养他,他也天天如此。有次我陪这位高僧在门口走过,门前要饭的一看他都高兴,都认识他,“这个老和尚又来了。”这位出家人种的就是悲田,行菩萨道,功德无量啊。这位法师已经不住世,已经往生到兜率内院。你说他不是菩萨能做出这样的事来么?他可能不知道有这么大的功德,但几十年的时间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他自己既身无分文,穿的衣服又有补丁。这位法师不知道钱好么?他知道,却偏偏不往自己身上用。穿着旧衣服心里安稳,走路安稳,睡觉也踏实。不信你们感觉一下,穿新衣服是不是浑身不舒服。在家人也有种悲田的,在大街上有的乞丐离很远就闻到他身上的臭气熏天,人人都会躲着走。而有位在家人遇到乞丐就供养,五元、十元,而且总先施礼,面带笑容恭敬供养,一句阿弥陀佛,有时出口有时默念。有的学佛人不知道,你这样恭敬供养乞丐种悲田的钱,远比你进庙请香供养三宝的功德要大,而且大得多。为什么佛赞叹种悲田啊?因为种悲田是无相布施,不求任何回报的布施。回报越大越好,大有极限么?大到无穷就是没有,没有回报才是真回报。真回报才能帮助你进入佛道,才能帮助你成就。人人都种福田,谁去种悲田啊?佛为什么强调种悲田啊?佛教在整个世界上包括宇宙当中,到哪个地方都能通行无阻,就因为有这个种悲田的功德。世人一提佛教,说信佛的人可好,信佛的人都善良,不但处处做善事,替别人着想。

第二,国王大臣和大富贵的人供养佛塔庙菩萨声闻辟支佛,亲自营办供养,当得三劫为帝释身。读经的时候,一定要看一句问自己个为什么,别看热闹,要看进去。问个为什么,找到答案了,千万要知道和自己联系起来。为什么要亲自营办?别人代替为什么不行?亲自办,有一个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清朝的皇帝供养佛法僧三宝,子民就跟随着也信,这就是榜样的带头作用。整个臣民都信仰佛教,亲自带头的榜样作用正是意义所在,国王这么做了,会带动无量众生种植德本。像康熙、乾隆亲自到五台山上香,才有盛极一时的统治(康乾盛世)。第三,国王或大富贵的人看见佛像、寺庙经像有毁坏缺损的时候,若能发心修补,亲自去做,或者劝别人去做,这样的国王或大富贵者百千生常为转轮王或四天王或为地球上某国的国王,如果发心向善,依法修行,这些国王就能成佛。因为能这样发心的国王都是前世修行人,今生做了国王,有护法心,本身就是乘愿来的菩萨,本身有愿力再一修,肯定能成。功德大,大在带头维护佛法的功德。维修塔庙,让佛法久住于世。

第四,国王或大富贵的人对老人、病人或者在贫穷地方的产妇,能亲自去布施医药、饮食、卧具、衣服,让这些穷苦的人可以享受安乐。前提是亲自去,而不是差别人前去代做。这样做的话,二百劫为六欲天(欲界天)的天主,一百劫为净居天(色界天)天主,直至成佛。他们带头去做有这么大的功德,就因为他们对弱者有慈悲心。清朝的康熙、乾隆经常微服私访,修塔造庙,访贫问苦,含笑谦下布施行善。只有乘愿再来的菩萨才能有这种谦下心啊,要不然,别说国王了,有两个钱,腰板儿都拔溜直,财大气粗。看见要饭的,绕着走;看见有病的,不予理睬。不要以为,一听说功德回报可以做天主天王,觉得挺好,想我当国王时,也一定那么做。你做老百姓时,比别人多俩个钱就不是你了,你做国王时,早把这些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你这个心量,你能做国王么?

第五是咱们平常人的事,我们供养佛、塔、庙、辟支佛、罗汉,人能升天,若回向法界,福利不可比喻。这里没说修,只说了供养,供养的功德不可思议。供养普通的出家人叫广种福田。你要是修行人,回向法界的福报更大,不回向,只得人天福报。修行人要记住,供养

多少钱都回向法界。

第六,外国的国家总统,他们不信仰佛教,他们也救济灾民,访贫问苦,他们也不信佛啊,有没有功德呢?也有功德,但他们这么做是政治需要,对社会稳定有相当的积极作用,他们的回报就是人天福报。咱们平常人对大乘经典一句一偈赞叹,布施供养获大福报,若能回向法界,功德更大。为什么佛对大乘经典这么注意,《地藏经》,《法华经》都是大乘经典,连《阿含经》是小乘的经典,里面也有大乘词句,有菩萨行,那就叫“衣中珠”。纯大乘的经典,《华严经》里面没有小乘。《法华经》里也包括小乘,不发菩提心,是“焦芽败种”,除《华严经》以外,大乘经典里都含有小乘。大乘经典为什么珍贵?因为他让人发菩提心,发更长远的心,就像普通人立大志向,心量宽大。现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他小时候有次父亲拿回来很多苹果,犯愁这么多水果,怎么能不腐烂变坏呢?他的哥哥们有的说放地窖,这样或那样的储藏方法,他的岁数最小,最后问到他的时候,他说,“把这些分给咱们邻居,大家帮忙吃,就都能吃到新鲜的了。别人家有水果的时候,分给咱们吃,咱们也能吃到新鲜的了。我愿意这样对待我身边的人,我们全国的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他的这些典故已经流传很广,这都是真事,这个小孩长大后就成为联合国秘书长,终于成就了他的愿力。第七,是我们平常人遇到佛塔寺大乘经典缺损,毁坏,能够恭敬供养或自己发心维修或劝他人同干,下生再做人的时候做国王,三十生中常为小国王,以后常为四天王。因为你的发心成就了你以后有机会在某层天听闻佛法,并把以往修行的功德给你补上。所以修塔修庙是发善心的具体表现。善心不是靠嘴去发,不是听说哪里的塔庙坏了,动动嘴皮子,这不叫发善心。不管钱多钱少,捐出来出一份力,靠行动去发善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分。世俗人是说了不做,学佛人应该做了不说。所以我劝各位,如果有这个机缘,千万不要错过。这是给我们修行人种福田,积福报最好的机会。

第八,我们这些平常人在佛法中供养、修补塔庙,装补经典如回向法界,百千生富贵,回向给自己的亲人或自己,三生受乐,这叫舍一得万报,广种福田里的福田。在佛法中,信佛的人,注意,这里“信”佛的就可以,信仰佛,再供养,发心修补塔庙,修行人若能回向法界,百千生富贵。吃素、念佛、烧香供养都叫修,参禅打坐的叫真修,在这以前都叫准备。回向法界的,生生富贵。所以不用羡慕今生大富大贵的人,你知道他哪生种过福田啊?你没种,你没那个福报。你今生种了,下生也富贵,别人也羡慕你。庙里都有功德箱,你放里面一元、五元没回向,那就是给自己种福田了,舍一得万报。

如何修善业与佛结缘?有偈云:皈依念佛有缘田,勤修供养种福田。法会放生善业田,(是你具体修善的表现)弘法利生功德田(弘法不仅是口头弘法。学佛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弘法。身边人说你,“某某人是学佛的,你看他家庭和睦、说话温和,为人宽宏大量,热心公益,谁有事求他,他都尽心帮忙”,你这样就是在弘法。这种弘法更直接。别人就会问你怎么修啊?你告诉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还可以到庙上找个出家师父皈依,再请尊佛像回家供养。这不就是身体力行在弘法么?你要是爱贪小便宜,跟谁说话办事都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你跟谁说学佛好,你也学佛吧。别人心里怎么想,“看你那样吧,学佛的都你那样,我才不学呢。”想度人却把人度到地狱里去了。他一句话谤你是小事,但话里谤佛、谤法、谤僧,业报不可思议。他谤你的时候把佛法僧捎带上了。)修塔造庙敬佛田,苦集灭道罗汉田。六度万行菩萨田,再结大缘种悲田。(种悲田的人,哪乘人都可以做,但以菩萨行人为最。菩萨、佛都在种悲田。咱们这些众生是可怜悯者,是最贫穷、最下等的,佛来度

咱们,佛就是在种悲田)。

为什么我们要结法愿、结善缘?佛度有缘之人,无缘谁也不度?不与佛结缘,就没有得度那天。佛住世时候,有一个善良的老太太,经常去供养佛。佛去她家想度化她的时候,她却把大门关上了,佛现神通进了她家大门,她立刻跑到屋里,把屋门又给关上了,佛进了外屋,她又跑到里屋。佛没有办法,只好回去了。回去之后,佛告阿难尊者,“由于供养我的功德,你去度这位老太太吧。”阿难尊者说,“佛啊,你都度不了的人,我去度,能度了么?”他一去,情况果然不同。老者把他请到屋里,供养、请法。阿难尊者就很不解,说佛来度你,你怎么不让度呢?老太太答,“我一看佛就害怕,我这一个低下的老太太,怎能让佛亲自来度呢?”回去后阿难也问佛,佛答,“这名老者根基尚浅,虽发善心,但往昔没跟我结过缘,今生供养我,刚跟我结缘,所以我不能度她。但你用我的法能够度她。”这里谁度可有区别,能让佛亲自度、做佛弟子的,功德不可思议,即生证果。而皈依阿难尊者,不见得即生成就。所以跟佛结缘,跟善人结缘非常重要。有人问,那不信佛的人,也做善事,有没有功德呢?所有人做善事都有功德,修塔造庙,接济穷人,因为他们有怜悯心。与学佛人做善事的区别在于,这些人只暂时解决其痛苦,学佛人帮助他能启发他学佛,找到永脱苦海的方法,所以学佛人回向法界的功德就大。谁做善事谁有功德,只是果报不一样,发心不一样,愿力不一

样。第十品就讲到这里。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法会上有一位坚牢地神对佛说,世尊,从昔来,我们这些地神一直在追随地藏王菩萨,按照地藏王菩萨之意保护大地和众生。这里就说出一个护法的问题,地神护法。菩萨才发护法心,应该说一般地神不够资格发护法心,菩萨才能承传佛法,护法度人是愿心,诸佛国土也有护法,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包括释迦牟尼佛、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都是东方药师佛佛国土的护法。有人可能会说,药师佛佛国土庄严啊,阿弥陀佛在那才是个护法,还是称念药师佛名号吧。我说你错了,学佛不能有差别心,你不知道极乐世界谁是护法,药师佛也是极乐世界的护法。佛与佛之间互为护法,在这个国土示现佛,那个国土示现护法,都一样,别起差别想。极乐世界你要去不了,药师佛那你也去不了,一佛授手,千佛授手;一菩萨接引,千菩萨接引,万菩萨接引;一个不授手,都不授手。他们才心齐呢,这叫祖祖联芳,所以不

要有差别想。

很多庙上供着狐仙、黄仙,勉强说,称他们为庙上的护法,准确说,他们护不了,他没有那个本事护持佛家庙宇和佛法,不够资格,他也没那个能量,他们连真正定义上的佛法都不知道,怎么能去护持佛法。另外真正的佛法由能够承载真正佛法之人承载,狐仙黄仙都无法上前,同处一室,让它离开它必须马上离开,没那个资格去护,法不用它护,承载佛法的人都不用它护。真正护法是韦陀菩萨、是天王护法,提醒名义上的护法不是护法。山神土地能不能护法啊?他能,因为他有神力,按照地藏王菩萨的旨意,他能护,神力才能护法。哪里有学佛修道的人,他让你这一方土地平安。这仙儿那仙儿没有这个能力护法,这样讲不是轻视他们,他们是众生,是没有脱离畜生道的众生,长命一点有那么点儿仙气和神通。转生为人就啥也不是,有的连善根都没有,作恶的还得堕地狱。只有菩萨行人敢发护法心,仗佛威神之力护持佛法。现在“仙占身”现象很多,但佛法现前,这个人要承载佛家正法了,多少仙都必须撤离,一个都不能存在。三百也好、五百也好,这个人有承载佛法的因缘,你们不能再干扰他,否则是要下地狱的,你是来报恩的、报仇的,这个道的眷属全部撤离,将来他成就的时候,再回来度你们,限你三天、五天,赶紧撤离。请不走的清除,再逆天而行的,直接斩杀。斩杀的不是它的身体,而是慧命(使其道力消失),有这个本事才能叫护法,要不然你护不了佛法。说“护法度人是愿心”,护法度人之前没有护法的本事,你说的起那话么?你自己到没到极乐世界啊?自己都没过去河,你说我要“渡人”,谁能相信呢?你只能说“我要弘传佛法”。若说渡人,你得说明能把那个人渡到哪去。自己没有修为的人,没有资格说“渡人”;有修为的可以打包票。这就是法师接引弟子时候的一种承诺,“他有一切事,我替他担着,让他达到目的。”否则的话,法师只是一种“助因”,让佛去度他、法去度他。接着回到经典,山神、土地是菩萨么?他有什么资格谈护法啊?不是说菩萨才有护法心吗?一般地说,山神、土地不是菩萨,因为他们不具足菩萨的功德。但是菩萨可以化现到各道去,这位坚牢地神是菩萨,是菩萨的化身示现地神,有菩萨的功德。所以不要怀疑坚牢地神的资格或轻视他的请求,他请的法也同样重要。坚牢地神说,“我从昔来,顶礼过无数菩萨,而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最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弥勒菩萨,他们的愿力都有尽的一天。唯有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无尽。”这里,他在赞叹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我展开说一说,这几尊菩萨每尊示现佛的一个方面,观世音菩萨示现佛的慈悲,文殊菩萨示现佛的智慧,地藏王菩萨示现佛的愿力,普贤菩萨示现佛的行愿,弥勒菩萨示现佛的慧命,佛慧命不断,佛法不断绝。把这些菩萨所代表的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整体。我们学佛是从佛的各个方面入手,谁也不可能一下子学成佛。四大菩萨是“大慈大悲始至终,菩萨智慧量无穷,信解功德行为首,愿力宏深十地中。表法慈悲圣观音,象征智慧师文殊,示范功行恩普贤,实践宏愿心地藏。”赞叹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无穷无尽,这里提醒大家不要有差别想。凡夫一听到这就被“差别”所转。有人会说,“观世音菩萨没有地藏王菩萨愿力大啊”一这么想就落到差别念上去了。地藏王菩萨的愿力是象征着佛的愿力无尽。表面上说,这几尊菩萨的愿力有所区别,因为佛家的愿力要救度众生无尽,而不要著相或者有差别想。地藏王菩萨是报身,化身、法身早已成佛,是证得佛位的菩萨。与几大菩萨一样,示现菩萨相而不现佛相。再引申一句,释迦牟尼佛灭度以后,到下一尊弥勒菩萨来的时候,文殊、普贤、观世音这几尊菩萨还来到这个世界普度众生,实行他们的愿力。包括观世音菩萨将来在极乐世界接阿弥陀佛教主位以后,还到这个世界度众生。他的愿力无尽。不用你去操心。贤劫千佛出世,观世音菩萨还是会来这个世界度众生的,只不过是暂时的愿力有尽,佛的愿力永远会延续下去。佛说地藏王菩萨愿力无尽就是要告诉我们佛的愿力无尽,你要是有差别想,比较谁的愿力大,谁的愿力小就走偏了。

坚牢地神赞叹地藏王菩萨以后,为世人说出了修善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和地藏王菩萨结缘的好处。我们世人和一切天人、九法界众生都与地藏王菩萨结法缘。若有人认为,我们修行人念佛,各修佛法往生,这与地藏王菩萨有什么关系?认为没关系是世俗凡夫之见。能往生佛国土的修行人都必须受到地藏王菩萨慈悲,帮我们了业,他对我们修行人太重要了。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地藏王菩萨给我们了业,为我们暂时承担。我们想成就化身的时候,他是我们的第一位培育人,活着往生的人,要在地藏王菩萨身边七年,若是死后往生,要拜地藏王菩萨为师,修行几大阿曾祇劫,那时间就更长了。不管你想不想和他结缘,人人都离不开地

藏王菩萨。

有人烧香、供养、礼拜、赞叹地藏王菩萨的人有功德,有十种利益。这就是一个法门,“烧香、供养、礼拜、赞叹,称其名号”,通过这样,和地藏王菩萨结缘。一者,土地丰壤,在农田劳作的人一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一样的土地,庄稼就比别人地里长的好。二者,家宅永安。房子平安,主人也平安。三者,先亡升天。我们已故的先人若在善道上,夜里无噩梦,心里都安稳。你要是发心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他们都受益。四者,现存益寿,现在的父母,听完地藏经,诵持地藏王菩萨名号的人,活着他也受益,延年益寿,身体健康。五者,所求遂意。一般的想做什么事情能达到目的。六者,无水火灾。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人所居之处,所到之处,水、火、风三灾躲着你走。有位修行人到重庆、成都一带,他走到哪,哪就晴空万里;他一离开,就暴风骤雨,这雨跟着他走。同行的人很是不解,我告诉你,这就是龙天护佑,护佑的是佛法和承载佛法的人。修行人不信你就试试,要去哪提前念念佛号,一路平安,你走十天还是半个月,这雨就是躲着你走。七者,虚耗必除。就是不让你有浪费的。八者,杜绝噩梦,称念地藏王菩萨的人不做噩梦,没有噩梦,不知道噩梦是什么感觉。经常做噩梦的人要知道,这是有恶业围绕,是你的六亲眷属在恶道上。九者,出入神护,走到哪都有神灵护佑。十者,多遇圣音。哪里有讲法的,你都能知道而且能去听。有人知道了,闲事缠身,没有功德去听。能不能听法全是缘分。要知道,“圣音”可不好遇。业报很重的人,听一次经,业报被消了一半,听经的功德可了不得。你接触到一些善知识,他今生就能帮你解除一切苦道,或者是把你带到极乐世界,没遇着,那对不起,你就得慢慢修。为啥呀?没人替你担业。这是恭敬供养地藏王菩萨有十种利益。

供养、读诵《地藏经》经典者,我皆日夜以本神力护佑是人,让水火、盗贼、大小横事一切消灭。修行人千万别仗着读诵经典的功德,贡高我慢,然后去造作新业。要明确,护佑的不是人,而是佛法。一旦你动了恶念,要做坏事,立刻不护佑你。信佛不要有“有求想”,说,“我也念地藏经了,也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了,他咋没护佑我呢?”佛家讲慈悲,你要做坏事,佛还护佑你的话,不就成了帮你做坏事?就成了“帮倒忙”。这种情况,绝不护佑你。做好事时候护佑你,做坏事时候,护佑你就是害了你。菩萨能见死不救,还推人下火坑么?你业力来的时候,念经的功德,能化解或防止恶事扩大,就等于护佑你了。有病的人,吃点药能够好病,这就是护佑你了,我们就应该感恩了。

佛对坚牢地神称赞说,你护佑此经,帝释天王和鬼王等都能护佑、保佑你们。这就是你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你。离开地藏王菩萨的救拔和此经的修行方法,众生不能离开苦海。这就是坚牢地神说的。不管是哪位修行人,离开地藏菩萨的护佑和地藏经的修持方法,其他经典和这个不矛盾,都是融会贯通的,想脱离苦海,门儿都没有。这是菩萨在佛前说的。讲到这里,说一下“钱”的问题,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用身命财么。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宁舍命,不舍财,抱着元宝跳井。能挣钱的人很了不起,但是会花钱的人叫更了不起。怎么会花钱呢?看这首偈语,“为民造福做好官,仁政怀德感上天。贪赃枉法众愤怒,天梯地阶一念间。善人用钱种福田,功德资粮勤积攒。恶人为钱昧心田,挣得地狱敲门砖。我为人人人为我,做官为民都坦然。善恶到头终有报,富贵帮穷都心安。”我这一生挣了很多钱,不见得享福,多大的富贵,人生几十年,呜呼哀哉。但是我们用钱积攒功德,为下生找了一个好去处,为这个世间或为他人,做点福利。挣一万能拿出十块钱就很了不起,多数钱都是用于自己衣食住行方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用钱种福田的方法,要会花钱,知道把钱用在什么地方最值钱,不是让你倾家荡产。而是尽我们能力去做,把钱用在应该用的地方上,而不用钱造业(杀、盗、淫、妄)买“地狱敲门砖”。这一品简要地说到这里。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铜墙铁壁能不能挡住人的意识?肯定挡不住。我们的意识什么也困不住;而我们神识的力量比思维更大千万倍。所以我告诉你,修禅定,让你的神识出离肉体,它的能量可了不得。这才是佛菩萨的功德啊,那是真功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思维想升天,但它受身体控制。我们的神识一旦出离,能量大的超乎你想象。见闻利益品讲的就是受持这部经,功德不可思议。这时,佛从顶轮放三十二种大白相光。看到这,佛放光什么意思,为什么放三十二大种光?因为佛有三十二大丈夫相,经典上讲对应。你看观世音菩萨还是其他菩萨到这个世间化现,都有三十二应身,和佛放光数也一致。教理上绝对不出偏差,菩萨不可能有三十三应身,不可能超越佛。观世音菩萨具足和佛一样的功德而不示现佛。十地菩萨只能有十种化身,以十种身度众生,那就是说,有缘众生得度。佛放光以后,出微妙音告曰,“地藏王菩萨利益人天之事,不可思议。”什么是不可思议的事呢?是从一果罗汉到十地菩萨,直至成佛,与地藏王菩萨结缘,利益人天的事不可思议。凡夫只要念“地藏王菩萨”,享人天福报,要是发心学佛的人就可以证果。跟地藏王菩萨结缘,成就你的菩萨道,这就是佛说的地藏王菩萨利益你的事情。所以,不管我到哪个庙拜佛,一定要到地藏殿拜拜地藏王菩萨。刚开始学佛时候我不懂,到观音古刹拜完佛像、拜完菩萨像,头一天就有人告诉我,观音古刹有个地藏殿,你得去拜一拜,你和地藏王菩萨有缘。那是我头一次去,真有个地藏殿。我和地藏王菩萨有缘,有缘人,你生生世世和他结缘,他必然成就你。我今天能有这个道场,给大家讲讲佛经,没有地藏王菩萨的培育,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地藏王菩萨保佑,我们无法在这安稳地听经。现在你没修,你不知道。等你修到一定时候就会恍然大悟,都是地藏王菩萨冥冥之中帮助了我,还没让我领情,今天我知道了,我就应该百倍、千万倍的感谢人家。

这时会中,观世音菩萨对佛请法,“十方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王菩萨,功德犹不能尽。”(经文略)。这个“向者”就是法会当中,佛与听法的诸位面对面。佛还要对未来众生说一说地藏王菩萨利益众生不可思议的事。佛对观世音菩萨说,“观世音菩萨,你与这个世界众生有大因缘,若众生闻你名、见你形、赞叹你,众生长生人天,与佛授记。”这里佛传众生一个法门,读诵《地藏经》《法华经》的时候,都会读到佛把法门藏匿于经典当中,这就告诉我们,称念地藏王菩萨是个法门。这里又告诉我们一个称念观世音菩萨的法门,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这是一个法门。不管你修持什么法门,如果你不称念这个法门,就会遭受无量无边的苦恼。有病时候,地藏王菩萨帮你;修道上有其他困难的时候,观世音菩萨也帮你,他会现很多身来护佑你。当你观察过去大因缘的时候,当你能力不及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回来告诉你,你和某某众生有什么什么因缘。你的功德或者你的定力观察不到,我可以把观察到的东西告诉你。能和观世音菩萨结缘,能做观世音菩萨的弟子,你可真是万幸啊。做哪尊菩萨的弟子,你都万幸啊。观其行,念其名,供养观世音菩萨。从一个众生开始修道,直至成佛,观世音菩萨都在护佑你。龙女早已示现成佛,在观世音菩萨那里示现一个女侍,你可能会想,佛和佛之间怎么还一个现主,一个现侍女呢?佛没有相,没有差别想。人都好面子,佛不讲这个,佛佛平等,法法平等。为度众生故,佛可以化现不同形象去度众生。观世音菩萨和我们有大因缘,我们学佛修道离不开他。我们有苦有难时候,念观世音菩萨;我们在地藏王菩萨那里成就化身以后,才能到观世音菩萨那里去修慈悲。修了化身的慈悲之后,你才有资格回到兜率内院去教那里的菩萨或者在西方世界哪个星球帮助阿弥陀佛弘法。没有这个化身成就,你哪里也去不了。没有观世音菩萨的培育,你化身不可能成就,整个娑婆世界每一个众生都如此。直至贤劫千佛出世,每一尊菩萨都这样。观世音菩萨和我们的关系就这么大。佛告观世音菩萨,“现在、未来这些人,天人五衰显现的时候(天人花冠一衰,就是我们所说,‘这个人该到死亡时间了。’)天人天福享尽,多堕恶道。人造作的时候,善业多上天;恶业多下地狱。”比如,我今天布施一个穷人多少钱,我一回手,把另外一个人打了。现在我想用帮助穷人的功德抵消掉我打另一人的恶业,可不可以?不行!替不了!打人就要受罚,帮助别人受到赞扬是另外一回事。他俩互相不能代替。同样,你那边称念佛名号、供养佛的功德和你作恶业、干坏事的恶报不能相抵。都要受业报,只是轻重不同而已。你修行到那个时候,佛菩萨能帮你担一点,重罪轻罚,但是必报,不可能彻底勾销。业力现前,跑不了,你多大功德也不能抵消。回到经文,“如果天人将死的时候见到地藏王菩萨形象,听闻名号,一瞻一礼,至心称念,不堕恶道,反增天福,受大快乐”何况亲见菩萨和亲自供养菩萨,功德会无量无边。说起来容易,天人见地藏王菩萨形象很难,另外,天人只顾享乐,不知修道,被乐趣牵着走、领着走。天人修道难,人间的富贵人,修道难。为什么哪里有讲法的法师,天人就去哪里供养?哪有菩萨示现于世,天王都来供养?为什么啊?亲自供养一尊菩萨,功德无量。佛住世时,供养佛一粒米,都贡高须弥。你要是供养一位到这个世间的化身菩萨,也功德不可思议,福永远也享不尽。你想供养但你见不到他。如果他的化身来到这个世界,你供养他的化身就跟供养他是一样的,可惜,你还不认识。谁告诉你说,“我是菩萨”?没人告诉你,你自己去悟,要是真正见到那天,你知道他是菩萨的话,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所以说,亲自供养难啊。佛又告诉观世音菩萨,“六道众生临命中时,得闻地藏王菩萨名号,一声立即不堕三恶道。况眷属舍财供养。如果亡人在咽气前,能够听闻佛经,他就不堕三恶道。”如果这个人病情很重,听闻地藏王菩萨名号,由不信转信了,这个人就暂时能够活命。我给你们讲过修行人为其父求寿的事情吧,地藏王菩萨答应给他二年寿,就应验了。死到临头都可以改变,而且这个人死了以后还有升天的可能。观世音菩萨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有缘,民间有“家家观世音,人人弥陀佛”的说法。在中国,这两尊佛菩萨名号人人皆知。这里佛问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的话更能为世人相信。通过观世音菩萨请法,告诉众生,利益人天。这时候,佛告观世音菩萨,如果有人十岁前,就有父母兄弟姐妹离开这个世界,这个小孩长大以后要想见到自己已故亲属,对地藏王菩萨形象瞻礼,至心称念其名号,一到七天,不退初心,一天达到两千遍以上。不管他的亲属堕在哪一道,由于他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功德,这个亡人在那道上得以解脱,而且能让你的亲人眷属解脱以后直接升天,有的脱生人。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读诵《地藏经》的功德就这么大。如果是二十一天,一直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满一万遍,这时,地藏王菩萨会现神力,让这个人见到他的眷属。有位出家人,劝他弟弟信佛,他弟弟不信,结果堕落牛道。出家人修到罗汉果位,看见他弟弟转世的那头牛,就俯身对牛耳叫他弟弟名字七声,教他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念到第七遍,牛的业报立即消除,当即倒地就死了。赶牛车的农夫大怒,你这个和尚,趴在牛耳朵上说什么了,我的牛怎么死了?若每日能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一千遍或两千遍,地藏王会差这个地方的土地神天天护佑你,让你当世富贵,有病转轻,没有横事、恶事,如果是学佛的,会成就你果位。有个真实的例子,有位病人,病入膏肓,医生都束手无策了。打针都打不进去了,我告诉她,赶紧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念了一宿,第二天,也不用手术了,针也能打进去了,医生护士无不惊讶。这都是真人真事,地藏王菩萨所说不虚,愿力不可思议。不要怀疑,你若心存怀疑,那就不行了。佛又告观世音菩萨,未来世众生,发广大慈悲心,救度众生欲修无上菩提,出离三界,见到地藏王菩萨形象,称念其名,至心皈依供养,这个人一定所愿速成。这里我告诉你,称地藏王菩萨的名号就叫皈依地藏王菩萨,皈依他、供养他,不影响你学佛,反而能加速你学佛速度,因为能减轻病痛、减轻一些灾难,然后你学佛修道的过程能轻松一点,另外地藏王菩萨能帮你消业,减轻你西行的重担。另外,我们很多修密、修禅的人,每日念一千遍的、两千遍的都有,要不然身体有障碍,功德不圆满。人无寿有寿,有病减轻,具足修行的功德。不要想,“我这边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把我念阿弥陀佛的时间挤没了。”地藏王菩萨不帮你先把业消掉,阿弥陀佛没法接引你。互不影响。佛又告观世音菩萨,未来世众生,欲发愿力,或做善事,应皈依、供养地藏王菩萨形象。念其名号就算皈依,若能供养,所愿所求能满愿,求他因为他直管。县官不如县管儿,念观世音菩萨和阿弥陀佛都绕弯,就直接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他直接就办了,不用劳驾其他菩萨。有人梦中得菩萨摩顶授记。有位修行人,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请了地藏王菩萨形象回家供养,第三天的晚上,地藏王菩萨就来了,领着身边出家的小和尚,现出家人相。这位修行人说,“地藏王菩萨您真慈悲,亲临我的家中。”地藏王菩萨答曰,“我在娑婆世界,南瞻部洲,中国,某省某市某地,又多了一个道场。这个地方我会常来。”虽然这位是在家人,这是他的家,对于地藏王菩萨,这就是道场,他护佑的是他的道场,而不是你这个人。这个道场就可以转法轮、度众生、积种福田。看到这些佛菩萨的时候,他们都现出家相,都有一条,不穿鞋,包括他的侍者都不穿鞋。你要是看到穿鞋的佛,那是没有的。佛又告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对大乘经典生了珍重心,想记住、理解。但有人脑袋笨,记不住,这是宿业之故。举例说,以前有位老太太,你跟她说话她能明白,你告诉他念南无地藏王菩萨,她就念不了,“你说啥我听不明白。”有这样人,业障现前。这样的人,在地藏王菩萨形象前供一杯清水,一日一夜以后,称念地藏王菩萨满两千遍以上,然后面向南方,把这杯水恭恭敬敬请下来,喝下去。一到七天,慢的有二十一天,这个人的脑袋立刻就恢复,能记住。梦里见地藏王菩萨授灌顶水,浇你的头,记忆能力恢复。睡醒后立即聪明,经典即听就记住了。这个事,慢的二十一天,快的七天。但是要忌口,千万别喝酒吃肉,犯一些两舌、恶口、邪淫。

佛又告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众生贫穷、多病,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横事多,夜里噩梦多,经常被梦里惊怖景象吓醒,只要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满一万遍。这样人转贫为富,转病为康,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病是坚固的,只能转康,彻底痊愈不容易,只能叫病情缓解,缓解到能念佛、打坐的程度。极少人的病,能彻底转好,必须是有大根基的人可以转变。或者从学佛角度说,达到“性”空的人可以全部转变。心空都不行,必须达到性空,具有大功德,菩萨才能把你病的业报全消掉。性空的人才有化身成就,化身成就的人才可以转变。某法师称已“即身成佛”,我问既然已经即身成佛,身上的病怎么消不掉啊?佛又告观世音菩萨,未来世众生善男子善女人,因公因私入山林、河海、大水险道,在现在说叫乘飞机、乘船等等,应先念地藏王菩萨名号满一万遍,这样所经之处,土地护佑,所处安稳,野兽毒虫不能损害,坐什么交通工具都平安无事。当年宣化法师从东北到南方去的时候,他经大连,走的水路,在海上受困多日,他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很快风平浪静。我们学佛人乘车坐飞机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保你一路平安。沿海地区经常有海风把船掀翻遇险的事情,乘船人中有一个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大风都会绕着这艘船走。出事的船,就说明这一船人,连一个信佛的都没有,没有一人称地藏王菩萨名号。有的人买完船票,但突然就有什么急事,让他坐不上这班船,第二天,原本应乘的船就遇险了,船毁人亡。这样的人就是不该他死,而死的人就是共业。这时,佛又告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与南阎浮提众生有大因缘,以你观世音菩萨的神通自在力,让这部经典在这个世界流转,这就是百千众生的福气和安乐了,这部经观世音菩萨拥护、护佑。凡是有读诵、受持这个经典的地方,观世音菩萨带着善财龙女必亲临这个道场法会,亲自护念,咱们这里有没有,那凭你本事,自己看。经中偈语这部分,比较好懂,这里就不细说了。下面讲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佛把人和天人嘱累给地藏王菩萨?天人包括无色界的天人,无色界、色界和欲界,而不仅指欲界,非想非非想处的天人都嘱累给地藏王菩萨。那层天的天人每天每刻也有从天上堕落的,他们也都得回到这个地球上,有谤佛、谤法、谤僧的也得下到地狱去。这里有五个原因:

一、咱们现在距佛法灭度还有八千多年的时间。到那时,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其他化身菩萨将全部离开这个世界。化身菩萨、报身菩萨全不来了,连一果罗汉都不来了,声闻、缘觉都不来。那时,世间的佛灯就熄灭了,佛法已经灭度。要等到弥勒佛乘愿再来做佛的时候,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四大菩萨和其他一些化身菩萨、报身菩萨才会相继再来到这个世界参加龙华三会。这段时间,这些佛菩萨都不来,六道众生谁管呢?唯有地藏王菩萨不离开这个世界。你们想过这个事没有啊?这是你思维想象不了的,但是佛法实相如此。没人管,没人度。没娘的孩子,谁也不管,唯地藏王菩萨管。

二、弥勒菩萨还没来到这个世界,虽然他示现菩萨身,但除了释迦牟尼佛,没有第二尊佛在这个世界上示现成佛。有人说,现在就要开龙华会,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示现成佛,没有这个事,这都是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这些东西在作怪。不管这个世界谁自称是佛,我告诉你,全是假的。因为阿弥陀佛到这个世界上来,要现出家身,不现佛身,走的时候,谁要是知道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来到这个世界,他就入涅槃,走了。你想和他结缘都结不上。你要知道,要是药师佛来到这个世界也是现出家身或者像维摩诘居士,而绝不示现佛身。这个世界上,除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外,没有第二尊佛。维摩诘是佛身却示现居士身,而不现佛身。所以这么长一段时间叫“无佛”,五十七亿六千万年没有佛出世,众生就没有皈依处,只有皈依地藏王菩萨。

三、文殊、普贤和观世音菩萨,包括现住世的弥勒菩萨,所度众生重点是人、天人、鬼神和极少数的畜生,包括龙道上的众生和我们放生的一些鱼类。地藏王菩萨度的是谁啊?他的愿力是不舍六道众生。不管是什么众生,哪怕是一只蚂蚁、小虫或苍蝇,地藏王菩萨都管。他的愿力宏大。所以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非常重要。你今生是人,下生堕落到哪个畜生道,其他菩萨不住世,你和其他佛菩萨缘分还接不上。只有地藏王菩萨能管你。所以说,佛把六道众生托付给地藏王菩萨。你观察不到,也不敢说,说了负不起这个责任。

四、这个世界劫数到时,地面火山喷发,大水覆地,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众生全部灭绝,这些众生神识长时间没有往生,就只能到地府去,这些众生,包括人类、畜生、海洋生物统统灭掉。他们的神识只有地藏王菩萨能够救度,有功德再转到他方做人。这个星球毁灭了,可以到东胜神州或者欲界天的其他星球,甚至是欲界天以外的其他天。使得这些众生能重新进入轮回,别的菩萨做不到。现在全球气候变暖,很多自然灾害相继发生。冰川一融化,海平面升高,海水水温升高,淡水盐度降低,今天某地的龟大量死亡,昨天另一种鱼漂浮在海面。等这个地球火山爆发的时候,整个南极、北极冰层全部融化,水漫各大洲。火山灰悬浮于空中,久久不散,空气严重污染。恐龙就是这样灭绝的。历史上,古希腊某城人们还在正常活动,突然间一切生物都成了化石。科学解释不了这种现象。将来,只有风能把水逐渐吹散,地球又有南极、北极,出现冻层,而后出现陆地,再有微生物,生物,最后有人。在这漫长的变更时期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才能救度我们。

五、末法时代众生业重。学佛的善人生病、不清净、外界干扰多。人多、信者少;信者多修者少。修行过程中,障碍多,成功的少。今生怎么才能有所成就,把业消掉,福寿增长,提高成功概率?只有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一千遍两千遍的人才能圣音增长,福田增加,具足你的福报,让你有机会成功。否则的话,修行人成功概率太低,万人修行,一人得度。如果能一边称念地藏王菩萨名号的,真心称念,一边修学一个法门,修禅、修密还是其他法门。十人修,十人得度。离开地藏王菩萨,你一开始修,身障就来了,生病,横事都来找你。嘱累人天品重点就在于此,不要小看这一品。上述五条就是佛把六道众生嘱托给地藏王菩萨的主要原因。这些东西你把经书翻烂了也找不着,都是一些法师的亲证所见。

这时,佛摩地藏王菩萨顶说,你的神力慈悲智慧不可思议,十方诸佛对你赞叹,多长时间都说不完。你要记住,今天我在忉利天,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上将人、天人等六道众生,未出三界火宅者咐嘱于你。这里“未出火宅者”就包括天人,非想非非想处天以下都算在内。佛都不住世时候,这些畜生、饿鬼等谁度?地藏王菩萨度。我们这个人身一尽的时候,上哪去不知道,升了天人或者升到五趣之中,哪道都离不开地藏王菩萨。谁有把握说“我今生就能往生极乐世界”?你要有这个把握,你可以不念地藏王菩萨;你要没这个把握,赶紧称念,一旦有事时好求地藏王菩萨。与人世间一样,“现用现交”不赶趟儿。你活着时候不种那个善因,等死的时候想起地藏王菩萨,不好使了,你提谁也不好使。举个例子,你说“我想见国家元首”。你前生不和他结缘,今生看人家当元首了,说要见他,他能不能见你啊?当你神识能离体的时候,你的魂魄想见地藏王菩萨就像你现在当世想见国家元首一样,见不着。佛经上讲,别让这些六道众生堕落到恶道一日一夜,更何况是无间地狱啊?佛慈悲这些众生,把这些众生都托付给地藏王菩萨,你可别让他们受苦啊,一日一夜都不让他们去,但是阻止的了么?佛是这么说啊,但佛也“七能三不能”,这就属于“三不能”里的。众生非要往地狱里跑,不让去不干啊,地狱好啊,有诱惑力啊。无间地狱的众生还在往里跑,佛是不让去,但是众生不听劝。身边人你让他学好,他偏不听,你也没办法。你越不让他干啥,他偏干啥,正和你拧着干。佛又接着说,这个世界上的众生,智性不定,习气和惯力推着他走,发善心一会儿就变,今天发善心明天就作恶事。还有边发善心边做恶事的,有的遇到恶缘,连善心都发不起来。有缘众生得度,无缘的众生都来不了人道。释迦牟尼佛说,我再一次将人、天人和六道众生嘱托给你,这些人在佛法中,哪怕只种一丝一毫一毛一沙的善念,你都应以道力护佑这个人,让他好好修行,让他别失去初发的善心。我佛慈悲,慈悲在哪?这就是真慈悲。佛又对地藏王菩萨说,若天人或世间人随恶报堕恶趣的,能念一佛名、一菩萨名、大乘经典一句一偈,你就要救拔他,不让他堕恶道。这个世界的人和天人,随业报,肯定有去地狱的。这个人要是能念一佛名、一菩萨名,大乘经典一句一偈,地藏王菩萨就不让他堕落恶道。可是,我告诉你们一句实话,我们当中没有实证功夫的修行人,学了一辈子佛,神识出来时却不辨罪恶,一句佛号念不了,一个菩萨名也提不起来。这也是真事。为什么我告诉你们去静坐呢?只能静坐时间长一点的人才清醒,才会念佛名号。到地府里去,一提你的法号,地藏王菩萨会亲自处理,根据你的业报,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只要是佛弟子,皈依佛门的。你要是没有静坐功夫,到了地府,稀里糊涂的,法号也忘了,到那一走一过,把名一签,说我报道了。大多数人是这样,忘了提自己法名,忘了称念佛菩萨名号。出家人作恶事的也一样,“地狱门前袈裟多”。佛这时又说了一段偈语“现在未来(见经文,此处略)”这时地藏王菩萨对佛说,“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一定坚决按您的法旨去做。”地藏王菩萨称佛旨为法旨,法旨就是不可更改,不加任何附加条件,你怎么说我怎么做,我做的一定让你满意。只要种一点善根,称一佛名号,我全部度脱。有些佛教书籍,比如《地狱实相录》已经透露出一些真实情况,你们可以自己看。

这时会上有一位菩萨,名叫虚空藏菩萨上来请法。“世尊,您在会上所讲述地藏王菩萨的智慧、慈悲、愿力,利益人天、龙神等众生,恭敬供养,称其名号、礼拜画像,诵持经典得多少福报和利益呢?请佛给我简单地说一说。”这些虚空藏菩萨都知道,但为了慈悲众生,替众生向佛请法。在法会上听法的佛和菩萨无量无边,他们都是在庄严自己的佛净土,以苦为乐,修苦乐法。苦是一种代价,只有付出这种代价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果报。我为了这个事情,我吃一点苦,受一点累,你得到的回报肯定是让你高兴的事。不到那个时候,没法给你、没法帮你、没有理由帮你。所以要知道这些事情。

佛对虚空藏菩萨说,“我分别给你说一说。未来世的善男子、善女人,这样做会有二十八种利益。”(经文略)后面最后这两种利益,慈悯心是修菩萨道的人发起的。修菩萨道,一地菩萨包括地前菩萨一定都能成佛。地前菩萨是两地,表面上分为两地,实际上是二十种心。这二十种心发起的时候,才称得上地前菩萨。否则那还不算。地前菩萨是经过严格考试的,谁考?都是菩萨亲临来考,考你够不够地前菩萨的资格。听经闻法的人很多,考试的时候,通过的却很少。道场听法的几十位,结果就一位合格。考完了就告诉你,立即通知你,某某某,什么什么人成为地前菩萨。所以诸位修行人,听法听经的时候,你发没发菩提心,不是靠嘴说的,是菩萨考完试,自然分晓的。这个时候,讲完这部《地藏经》,法会的听众瞻礼、合掌而退。《地藏菩萨本愿经》下卷就讲到这里。一部《地藏经》一般人认为很容易懂,注意力放在其他大乘经典上,忽略此经。这是纯粹的大乘经典,所有修行人都离不开此经,离不开地藏王菩萨的救拔,特别是在末法时代,离开这部经,无有是处。修菩萨道、发菩提心的人,必读三本经,其他经随法门而转,它们是《地藏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其他经典,学净土的,可以学一学《无量寿经》等;修密的可以读一读《大日经》;学禅的可以读《金刚经》或是其他一些论。不管你修什么法门,这三部经最基础,是必修课。你不读《地藏经》不知道轮回业报,不读《楞严经》,智慧不开;不读《法华经》,你不知道如何发菩提心,所以这三部经对你成道有极大好处。所以我劝各位,一定要重视这部经,都要受持这部《地藏经》。读诵、听讲不重要。重要的是听讲之后能够受持。怎么受持?一不做恶事;二不起恶念;三乐于助人;四一切向善;五瞻礼、供养,将功德回向给自己今生父母和七世以来的父母;六供养佛法僧三宝,依法修行。这就叫受持地藏经,这才不白听一回地藏经。

这里我再替诸位将读诵地藏经的功德做以下回向

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人民安康。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圆成,同证佛境。最后我们共同称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第四篇:净慧法师在泰国世界佛教会议上的演讲

净慧法师在泰国世界佛教会议上的演讲

2005/03/09

发扬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事实。佛教的和平、理性与人本(与神本相对)精神,让越来越多的明智人士认识到,佛教就是慈悲、理性、和平的宗教。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在历史上所有伟大宗教里,我是崇尚佛教。尤其是它的早期形式,因为它几乎没有宗教迫害因素的存在。”

爱因斯坦说过:“未来的宗教将是一个宇宙宗教。它将是一个超越了人格化的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务的(无论是精神的,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括地讲,在现时代,唯有佛教兼具如下数方面的品质:

1、能够自如的应付科学的挑战;

2、既能够满足人们的理性需要又能够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

3、能够以平等、包容的心态与其它宗教和平共处;

4、能够给人类真正带来持久的和平;

5、能够指导人们获得身心的究竟宁静;

6、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

佛教虽然具有上述优势,但是能不能使这些优势变成现实,这还要看佛教的弘法工作否做到位,能否真正融入社会,融入人心。

我认为,在当前要做好佛教工作的弘法工作,必须牢牢第抓住“契理契机”这个原则。理就是佛教的真理,机就是时代人心。根据时代人心的特点来宣讲佛法,要用佛法来分析时代人心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应病与药。

换言之,在现时代弘扬佛法,首先要大力的宣传人间佛教,将佛教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现实生活始终是佛教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在中国大陆,我一直提倡“生活禅”,并提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口号,并将之展开为: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以三学为修学的总纲,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以六度为修学的正行,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证验等修行理念。这些理念比较全面的提示了人间佛教的内涵。

我个人认为,这些理念是弘扬佛法中必须注意抓住的根本。离开了这个根本,佛教无法真正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也无法得到持久长足的发展。

根据人间佛教的原则,在弘扬人间佛教的时候,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引导信众做好一个合格的公民,积极参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尽职尽责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所谓的“即世而出世,入世而济世”的菩萨精神。

二要自觉的关注时代热点和焦点问题,如环境问题、战争问题、种族冲突问题、社会治安问题、道德建设问题、家庭教育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艾滋病问题、吸毒问题等等,要从佛教的角度,提供相应的解决原则和方法。

三要正视现代人追求的自我价值现实和物质人欲的享受这一现实,以人乘正法、大乘菩萨道和般若空现,给予正确的疏通和引导,为大众培养健康的人格,确立健康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通过介绍佛教的修行方法,帮助世人认识自己的心灵,克服内心的疾病,从而保障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特别关注当前世界存在的诸如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恐怖活动猖獗的问题、宗教纷争的问题等。根据佛教揭示的道理,任何事务都是受因果支配的,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矛盾冲突不断,其原因是人类追求善的本质被异化,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空前膨胀,从而恶的一面在增长。在人类取得空前进步的与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

挑战与忧患。当今的人类,仍然是众苦交加,并没有达到永恒的快乐。而人为的罪恶,又加重了人们的痛苦。在一些地方,少数人为了享乐,不惜发动战争,侵占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掠夺别人财富,使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给被占领的一方人民带来无穷的痛苦。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民族矛盾、宗教纷争、种族歧视、霸权主义引发冲突,上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以来,无辜的妇女和儿童缺医少药,因此而残废、死亡者难以计其数,远远超过战争本身的伤残人数。还有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以不杀生为基本戒律的数以亿计的中国佛教徒,对此感到万分的不安与痛苦。

人类和平是各个宗教的共同追求,和平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升华出来的人类的伟大理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是宗教的基本任务,也是宗教价值的体现,因此我们要发挥每种宗教的独特的感召力,唤醒人们善良的本质,息灭罪恶的念头,从而共同缔造出美好的人间乐土。

佛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和平是佛教的最重要的思想要素,早在25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教导信徒要“爱人如己,勿相残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著名的佛教经典《大涅槃经》一开始便讲述了佛陀劝阻阿 世王侵伐跋袛国的故事,可见佛教自古就追求和平,佛祖教导我们爱护生命,反对战争,从而为人类和平幸福事业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0多年来佛教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教慈悲为怀,众生平等,止恶行善、利他主义的情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追求,“慈悲喜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慈善、容忍”、“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伦理观,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净化人心的良药,应该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爱好和平的思想,讲究“和为贵”,讲究众生平等,历史上的一些高僧曾为消除战争奔走呼吁,法显法师、玄奘法师西行取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他们是和平的使者,成为中外佛教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美谈,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为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人们通常认为痛苦的根源有多种,有自然的,有社会的,特别是人为的,从佛教的角度看,人类心灵的污染才是众多根源中的最主要的根源,由社会、人为造成的痛苦可以通过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协商、谈判得到一定的解决,但要从根本上消除痛苦的根源,在于净化人的心灵。因此面临社会巨变,面临人类自身巨变的时代,我们希望慈悲为怀、众生平等、追求和平的宗教,唤起更多的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的良知与自信,使和平的事业更加深入人心,使和平运动更广泛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使人类已经取得的文明成果为促进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在人类面临诸多挑战与灾难的今天,我觉得,我们要高举佛教和平主义的旗帜,发扬优良传统,继续致力于世界和平事业。我们要教导世界上的人们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我们要提倡兼容而不歧视、交流而不排斥、对话而不对抗,共处而不冲突。我们要在彼此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发挥各种文明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进步。各位朋友,让我们在三宝的慈光加被下,共同呼吁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国度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为了地球的和平、人类大家庭的幸福以及寻求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同心同德,携手并肩,成就和平的世界,缔造光明的社会,实现幸福的人生。谢谢大家!

第五篇:净慧法师五祖旅游景区开发奠基仪式上的致辞

净慧法师五祖旅游景区开发奠基仪式上的致辞

2009/08/1

4黄梅山青水秀,地灵人杰,自古即为高僧隐士潜修隐居之地。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在黄梅西山创建禅宗第一座寺院,古称幽居寺,今为四祖寺,聚500禅众,耕作禅修,揭开了黄梅禅宗史的第一页。从那时开始,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五祖弘忍禅师从西山来到东山建寺传禅,住众千人,龙象蹴踏,人才济济,禅

奠基仪式现场 风远播。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远在岭南边地的慧能,不辞长途跋涉之劳,冒着生命危险,只身来到黄梅五

祖弘忍座下求法,在此执劳服务、参禅问道八个月,其气质言谈出众,深受五祖器重。及至南廊书偈,高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般若禅歌,彻悟玄机,石破天惊,五祖观察根机及悟境已臻极致,以“巨眼特识”之大勇大智,将禅宗衣钵、祖位密付慧能。这件惊天动地的禅门大事,不仅震憾了当时的整个佛教界,而且改

改写了唐宋以来的中国文化史,改变了佛 写了中国佛教史,奠基仪式全景 教在中国的面貌,使印度传入中国的一个外来宗教,顿时焕

发无限生机,扩展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思想、社会生活更进一步相适应的道路,并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厚的、积极向上的回报。这件大事的根源在黄梅,在东山,在五祖寺。这件大事的意义和影响,透过禅宗文化的千年积累,千年传承,千年发展,已经超越了国族的界限,使禅宗文化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东山古 道,东山禅宗文化,已经不仅仅是黄梅的,也不仅仅是湖北

净慧长老在奠基仪式上 省的,东山是南宗禅的发源地,它已经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

贵资源。东山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连接着全世界所有崇尚禅文化的人们的心灵。这其中的“玄

中之玄、妙中之妙”(见太虚大师1923年在黄梅的一次讲话)的真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五祖寺的开发怎样契合这一意义深远的禅宗文化的宗旨,需要认真思考,周密计划。早在1923年太虚大师来黄梅朝礼四、五、老祖时曾说过:要“起禅宗于既仆,挽劫运于今时,全赖黄梅僧俗诸公发无上菩提心,重整五祖之规模,大扬五祖之宗旨”。太虚大师的话,正是我们在今天计划开发五祖寺景区这一重大使命的意义之所在。

关于开发五祖景区的具体建议,我想在日后的工作进程中要多方考察,认真规划,既要游者观者者有可看之点,更要使用他们有可想、可参、可悟、可传之处;使五祖寺既是旅游休闲的胜地,更是发扬禅宗文化净化人心,和谐社会的一片净土。

最后谨祝五祖寺景区开发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祝今天与会的各位朋友吉祥如意,福慧增长。

下载净慧法师讲述《佛说大乘金刚经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净慧法师讲述《佛说大乘金刚经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