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官德修养——学习习近平用典,提示干部国学素养
官德修养
——学习习近平用典,提升干部国学素养
古典名句,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历经砥砺的智慧结晶,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习近平用典》一书,旨在对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引用典故追根溯源的同时,并究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针对每则典故,解读部分阐述了总书记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诠释了古典名句的深邃寓意。
该书分13个篇章,由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任贤篇、天下篇、廉政篇、信念篇、创新篇、法治篇、辩证篇共13个篇章组成。从习近平的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他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约26万字,历时一年编写、校订,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为编写该书,主创团队搜集了时间跨度长达27年的习近平所有著述及重要讲话、文章,包括《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2007年以来发表的重要讲话、文章。每则典故采用解读、释义结合,解读部分阐述了习近平用典的现实意义,释义部分解说古典名句的出处和义理。[1] 该书分平装[3]
和精装[1]
两种版本,适合广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及关心关注中国古典文化的读者阅读。[4]
敬民篇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物价情况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5]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6]
为政篇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
——《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8]
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9]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立德篇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0]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1]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等文中引用[8]
修身篇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 干干净净干事》等文中引用[12]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1]
笃行篇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一勤天下无难事。
——《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劝学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4]
任贤篇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在河北参加省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天下篇
计利当计天下利。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等文中引用[16]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等文中引用[17]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18]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廉政篇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在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公生明,廉生威。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信念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4]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9-20]
创新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15]
不日新者必日退。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法治篇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在新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辩证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富阳市调研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习近平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据此,人民日报社特别组织编写《习近平用典》一书,杨振武社长作序力荐,卢新宁副总编辑和人民日报评论部撰写解读文字。据透露,此书堪称申论神器,心动了吗?不妨先来看看杨振武社长为此书作的序言。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2014年9月,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引起了广泛共鸣。
“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2012年11月15日,在那场举世瞩目的记者见面会上,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以清新质朴的话语,打动了无数人。后来成为媒体高频词的“夙夜在公”,正是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习式风格”源于典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这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访谈等,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风格,人们爱听、爱读、爱看,海外媒体纷纷称之为“习式风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的语言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夫子到毛泽东,旁征博引、画龙点睛,总是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激荡。
用典背后,是“治世”
学习习近平的文章、讲话、著作等,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比如,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明确为政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用“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说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述领导干部从自己做起的重要性,借“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凸显改革创新的意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从精心用典中,我们可以感悟“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宗旨意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政治智慧、“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精神。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无私情怀,什么是执政者的深谋远虑,品读字里行间,已经不言而喻。
习近平多次倡导,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对经典名句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展现了高超的思想能力和高度的文化自信。用典过程,其实就是在打造一张张中华文化的金质名片,向世界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这正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生动范本。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会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各级领导干部从中学什么?
当今中国正在进行深刻变革,尤其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鉴往知来,攻坚克难离不开历史启示,为政用权缺不了理想信念的钙质。因此,学习用典,不只是记住几句名言、了解几个典故,更应像总书记那样,由此推开门、迈开步,不断深入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走进文化、加强学习、提升素养,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就会更有底气、更有信心。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巨变,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定力、增强自信,就一定能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接力中,写下我们这一代人的绚丽篇章。
***最常引用《论语》,最青睐苏东坡
纵观习近平历次重要讲话发现,他善于运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来阐述思想。诸子百家,唐诗宋词,被其信手拈来,寄意深远。而用典的背后是“治世”,梳理《习近平用典》一书中他曾引用的近300条典故,发现习近平用典也有自己的偏爱。他最常引用的书籍是哪些,最多引用哪些大家的说法,从中也能折射出习近平的一些治理思想和执政风格。
最常引用《论语》:
从儒学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方法
习近平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学经典的名言,其中,他引用《论语》11次,《礼记》6次,《孟子》4次,《荀子》3次,《尚书》、《二程集》等儒学经典著作也被多次引用。
这不是偶然的,习近平对儒学的关切由来以久。早在2013年11月26日,他就参观儒家圣地曲阜孔府,并在孔子研究院拿起《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这两本书翻阅,说要“读一读”;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到北大看望了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北京参加了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论述成了当时的舆论热点,充分推动了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关注。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随后,他一口气举例列出了多种优秀古代思想:自强不息,以民为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以德立人,以诚待人,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居安思危等等。
当前的中国,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治理千头万绪,深化改革繁重复杂,各种思想碰撞激荡,习近平引用的儒家经典,或谈敬民,如《孟子》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或谈为政,如《论语》中的“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或谈立德,如《二程集》中的“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或谈外交,如《礼记》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等,无不是从当下中国的现实出发,针对当下中国最紧迫的问题所谈。
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这也是习近平重视儒家经典的原因。
最青睐苏东坡:
借古人政绩观呼唤以民为本以廉为首的官员人格
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谁?答案是苏轼。习近平引用苏轼的7个名句,并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他对苏轼的青睐可见一斑。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身份为中国人民所熟识,而他其实还有着另一个身份——政治家。他从政为官40年,曾经历过三次巨大的贬谪生涯,但一直坚持为官以民为本,坚持做人以廉为首,理政以廉为上。即使是在被贬后,仍然专注于为民办实事,在徐州,他亲自带领官员防洪、筑堤;在杭州,他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广东惠州,他引泉入城,供百姓饮用。此外,各地的东坡井、东坡书院,惠州的东坡孤儿院,海南的东坡医所„„也都是苏轼为民创下的实绩。
这与习近平对好干部的标准是非常契合的。习近平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是什么?他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而他对苏轼名句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干部要有担当和判断;“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提醒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对已经看得清的方面,要深入研判、早作谋划、从容应对;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指向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易出现的误区“朝令夕改”、“急于求成”、“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最契合时代:
以“道”戒奢,依“法”治国,推“墨”实干
儒家经典之外,道、法、墨三家的经典语录也是习近平讲话和文章中的高频词。在《习近平用典》中,道家、法家、墨家的经典言论分别出现8次(《老子》6次、《庄子》2次)、9次(《韩非子》4次、《管子》4次、《尸子》1次)和1次(《墨子》)。
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道家素来讲究辩证法,主张“怀素抱朴”,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腐败与奢侈,这对今日中国的社会转型仍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引用《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而早2008年的中央党校进修班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亦引用“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提醒党员干部要谨防“贪欲”之害,干干净净做人。
“法者,治之端也。”十八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国法治进程进入快车道,“法治”的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这成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最为醒目的标志之一。以韩非子为集大成者的法家思想,也成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习近平曾在不同场合、不止一次地强调“严明党的纪律”、重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习近平对党内的“老实人”推崇有加。墨子作为先秦百家中的实干家,以“兼爱非攻”为立派思想,强调对和平理念的坚定信念。“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习近平曾借墨子之语肯定“老实人”。他认为官员只有从实际出发,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最终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社会的肯定。
习近平用典分13个篇章
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了《习近平用典》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主持编写并作序,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组织撰写解读文字。
中华文明文化丰实,底蕴深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经据典,闪耀着中华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
据介绍,《习近平用典》一书,从总书记数百篇讲话和文章中遴选出使用频率高、影响深远、最能体现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全书共328页,26万字,分敬民、为政、修身、任贤、天下、法治等13个篇章,推陈出新,启迪精神,将“故纸堆”里的典故赋予了“新生命”,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人民日报广大读者普遍反映,总书记所用典故,寓意深远,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同时也提出,受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所限,对文中所用典故的历史背景缺乏认知,对其现实意义把握不准,唯恐影响对讲话和文章精神的深刻理解。编辑出版这部《习近平用典》,就是旨在对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用典故追根溯源,就其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理解总书记的思想精髓,也有助于领导干部学习中华典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捋清思想源流,连通历史现实。
在《习近平用典》中,作者对每条用典都穷源溯委,词必有征。
如首条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fǒu)‛,出自《史记〃殷本纪》。作者指出:‚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接着从历史的视角纵向分析道:‚成汤的‘镜子论’表明,早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就已将民情状况作为衡量统治好坏的标准。此后,‘以人为镜’的观念被历代开明统治者所接受。《诗经?大雅》中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戴礼记〃保傅》曰:‚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将‘镜子论’进一步发扬光大。……‛
再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条。作者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动态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创新’一词即滥觞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强调创新的,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接着从历史源流上加以梳理:‚将洗澡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在中国文化中比较普遍。古之圣人,欲养性必先修身,欲清心必先洁体,如《庄子?知北游》中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也称‘儒有澡身而浴德’。‛最后轻轻一笔绾结现实:‚十八大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举重若轻,让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遐思翩翩。
二、读者意识浓厚,考据功底扎实。
翻开《习近平用典》就会发现,书中释义部分只要是生僻字、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古讹字,作者都加以注音、注释,心细如发,充分考虑读者的需要和接受度。
如韩非子的‚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条,书中这样写道:‚这句话中的两个‘道’,同‘导(導)’,引导、遵循的意思。‛ ‚道‛和‚导‛为古今字,作者特意在‚导‛后加了个繁体的‚導‛字,就可以使读者明了这组古今字在字形上的联系。
与杨立新交谈,感觉他颇有些‚考据癖‛的遗风,时常在网上读到他的考据文章,旁征博引,考证精核,新见迭出。《习近平用典》正可发挥其所长
如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条,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王勃(650年—676年)的《上刘右相书》。作者据史考证指出: ‚《上刘右相书》是王勃的成名之作,《新唐书》是这样记载的:‘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麟德是唐高宗的年号,时仅两年(664—665年)。刘祥道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官拜右相。由此可知,王勃作此文时只有十四五岁。‛
又如‚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条,大家熟知为南宋朱熹为创办白云岩书院题写的对联。但作者以其对古典诗词的深厚功力指出,朱熹这副联语借用了《全唐诗》中唐宣宗李忱的七律《百丈山》之颔联:‚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并点评道:‚朱熹将其颔联借用,巧妙地将一代帝王的雄才大略化用为儒者的责任担当。‛
再如出自诸葛亮《便宜十六策》中的‚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条。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诸葛亮继承和推行的是法家路线。而小说《三国演义》将一贯有法家风范的诸葛亮描写成兴天继统、神机妙算、亦儒亦道的半仙人物。重读原典,可以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三、征引浩博翔实,传统经典融通。
曾去过杨立新的家,但见满壁插架,墨香四溢,坐拥书城的杨立新沉溺书海,尽得儒雅之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习近平用典》的典故释义中,他以其学问之淹博,腹笥之丰赡,充分显示了他的学术功力。如出自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的‚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条,作者信手拈来道:‚与‘大厦’之语相类,西汉王褒在《四子讲德论》中说:‘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将‘一木之材’扩大为‘一丘之木’。北宋苏轼在《谢兼侍读表》中则强调‘一木’的重要性:‘大厦既构,尚求一木之支。’与‘大海’之语相似,《荀子〃劝学》亦言:‘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足见作者对古代典籍的如数家珍、驾轻就熟。
不仅如此,作者还贯通儒道,纵横其间。
如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条。作者分析后指出:‚在这一点上,老子与孔子似乎有诸多相似之处。孔子认为君子应‘敏于事而慎于言’,甚至主张‘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将言论提升至关乎国计民生的高度。孔子是从‘有为’角度出发,老子所谈的却是‘无为’,主张为政不在言多,其所说的‘守中’的‘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不是儒家所谓的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让读者明了儒道两家并非完全对立,互不相容,二者自成一家,又相辅相成。
同样出自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条,作者对儒道两家还有进一步的申论:‚老子‘大生于小’的思想对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产生了影响。在《荀子〃劝学》中,荀子提出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观点。但与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据此提出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积极进取的主张,与老子顺应自然的‘无为’‘无执’思想大异其趣。相同的前提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儒道之间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复杂关系。‛
第二篇:加强官德修养之学习的重要性
加强官德修养之学习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其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做人要讲人品,为官要讲官德。所谓官德,就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是为官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论述,自觉加强官德修养,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为官从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重视学习,学以养德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基本途径。
首先我们要学习理论:领导干部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彻底的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为一体的崇高信仰,能够给人以睿智和坚毅、高尚和文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使人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坚定信念。领导干部具有这样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胜利、立于不败之地。通过理论学习,我们才能确立崇高的人生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
其次要学习历史:温故而知新。从政重德,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并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官德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自古以来,为政者大多看
重道德力量,讲究以德服人。“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如东汉杨震的“四知”,宋代子罕的“不贪为宝”,于谦的“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等等,至今还闪耀着官德的光辉,为从政者学习的榜样。
还要学习当代先进人物事迹:在当代,在我们身边也涌现出许多孔繁森式的人民公仆和大批亲民爱民、清正廉洁的时代先锋。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共产党人的楷模焦裕禄和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等等。他们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将百代流芳。这些不同时代的优秀领导们秉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并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及其特征,规范和指导自己的人生和为官处世的原则,使得他们在为国为民建立功勋,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将自身的高尚情操和优良的官德修养焕发出时代的光芒和永久的魅力。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忍得住负重,做到廉洁务实,两袖清风,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同时我们还要从很多反面教材中学习警示自己。比如我们从许多事例中都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那些曾经为群众做过一些工作、办过一些好事,且“风光一时”、“红极一时”的官员们,最后却走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受到法律的制裁,或琅铛入狱,或被判极刑,他们中没有一个不是放弃了自身的学习、思想改造和道德品质修养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些领导者走上犯罪道路,一般都是从其自身的道德沦丧、法制观念淡化开始,继而迷恋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最后走向腐败,触犯党纪国法的。因此廉政警示反面教材当使领导干部“引以为戒”。一个“引以为戒”所包含的意义是相当深刻的:我们当以那些落马的领导干部为“活教材”,深刻的反省自己,更加规范与廉洁的使用权力,更加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让我们的从政行为与“廉”同行,与“腐”无关。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我们还要静心学习各种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日益进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关键在于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把学习当成生活必须,养成良好习惯。身上多一点书香味,少一
点铜臭味;肚子里多装一点墨水,少装一点酒水;时间多用一点来学习,少用一点去应酬。要静得下心来学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容易出现浮躁心态,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就不可能真正学到东西,更谈不上创新。通过学习,我们要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力求有所作为。
所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具有高尚的官德,心系百姓、勤奋敬业、清正廉洁,就必然会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产生无穷的鼓舞作用,我们心目中的领导干部一定是正正派派做人、扎扎实实工作、清清白白为官,做到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表里如一,能够团结带领大家干出一番经得起时间检验、对得起道德良心的业绩。这样,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执政地位就会不断巩固。
下面是十慎,与大家共勉:
慎始--谨防第一次;
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
慎言--谨防口无遮拦;
慎好--谨防嗜好误前程;
慎欲--谨防纵欲无度;
慎权--谨防滥用权力;
慎平--谨防坦途翻车;
慎独--谨防自我放纵;
慎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
慎终--谨防晚节不保。善始不易,善终更难。
第三篇:干部学习讲稿:“三严三实”对中国官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干部学习讲稿:“三严三实”对中国官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课程前言
同志们好,今天呢我们对”三严三实”教育专题讲座做一分讲。这一讲的题目呢是“三严三实”对中国官德文化的传承创新。可以说呢“三严三实”既是对党员干部加强党的建设、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对当代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简称叫干部的政德建设。为政之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叫为官之德,简称官德。几千年来,官德建设有其自有的自成体系的官德文化。官德文化的核心是当官的基本的为政遵循。那么中国传统官德文化,最主要的从政遵循是什么呢?它又和今天的“三严三实”有什么内在的逻辑上的联系呢?又有什么几千年的文明的血脉相承呢?这是我们本讲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中国传统官德文化和“三严三实”的关系
中国传统官德文化一个基本要求叫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当官的内心,要有孔圣人、孔夫子要求的修养和道德情怀,这叫内圣。外王,要有周文王般的一统天下的政绩,这是外王。这种官德文化的遵循,其实讲的是两个基本问题。内圣是修养和道德情操建设,外王是要一统天下的政绩建设、政绩要求。所以内圣外王反映的是为官者要把政德修养、官德建设和政绩要求实现历史的统一。讲官德,必须有外王一统天下的政绩做丰碑,讲事业,必须有孔圣人要求的道德情怀做根基,这是内圣外王二者历史统一的要求。那跟我们“三严三实”啥关系?首先,“三严三实”展示了中国传统官德文化的历史统一。“三严”是修养,是道德情操,是基本从政规范的要求,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修养,是道德,是品行,是规范的基本要求。“三实”是政绩要求。谋事要实,是指的领导干部谋划伟大事业,谋划现代化事业,谋划本地区、本。
。中央治国理政遵循着是内圣外王的基本要求,强调施仁政,苛政猛于虎。那么西汉对于东西南北的边疆地区,对于内地各方面的不稳定,不团结,不和谐,及其刘氏同姓诸侯王的叛乱,胜利的实现了内外的一统天下,结束了西汉初年的诸侯谋反的局面,诸侯割据的局面。可以说,内圣外王实现了西汉的历史辉煌,也证明了内圣外王这个要求,是官德文化的两个支撑点,做政绩,做政德,使政绩以政德为根基,使政德以政绩为丰碑。
那么第二次辉煌呢,仍然是把内圣外王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古代官员建设的一个基本要求,创造了唐朝盛唐的辉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历史复兴,实现了唐朝的开元盛世和整个一百多年的历史辉煌。那么他对内圣外王的要求,内圣方面,在隋朝科举考试的基础上,唐朝使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制度定型,使大量的基层人才,使很多的普通人家的儿女,通过考试,通过对儒家思想的,儒家学问的认真学习研究,使他们走到了从政的舞台。在唐代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内圣使儒家学问走到了新阶段,外王创造了唐朝的盛世辉煌。所以呢,内圣外王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发挥了巨大的文化推动作用。
四、内圣外王的衰落
那么内圣外王什么时候发生演变的呢?是在北宋和南宋时期。北宋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崛起,对外王一统天下的要求,构成了强大的挑战。宋朝北宋南宋时期,在东北地区起来的第一个是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萧太后指挥人马兵临中原,与北宋发生了激战。辽刚结束,金在东北兴起,金兀术率领人马打过了黄河,逼近长江。那么辽和金在和北宋政府的博弈中,当年有澶渊之战,北宋打赢了签订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上,北宋政府在赢了的条件下认输,在条约上写清,中央与地方改变叔侄称呼,以前是地方管中央叫二叔,这个条约规定,中央管地方叫二叔,改变叔侄称呼。以前是对方每年向诸侯,向中央进贡。这次是中央打赢了以后每年给周边的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每年给人家送多少两白银,这样一来,人家吃到甜头,没钱花就打你,打你你就得赔,你赢了也赔,你输了也赔。
北方辽和金的崛起,使北宋从开封被打到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这个时候虽然西夏,它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主要靠的是东北地区,天然的粮仓,内蒙古高原的战马,加上东北人的彪悍的气质和性格,使得中央政府从开封迁到了浙江的杭州。这样一来,中国官场的学问,就逐渐的发生了变化。所以从程颐、程颢,当然他们俩之前是周敦颐,程颐、程颢到后来,宋代的朱熹,我们把它称为宋明理学,就儒家思想到这个时候,发展到了程朱理学,也叫宋明理学的阶段。啥变化呢?外王做不出来了,政绩做不出了,所以程朱理学就开始光注重内心修养,光注重道德建设。如果没有政绩跟着,你道德建设你也走不到底。我们国家的学问就是外王一不行,你的道德建设,你的官德建设,你的内圣要求,最终解决不了一个国家的政绩问题,国家的发展问题,所以宋明理学加强道德建设,道德修养,向着主观唯心主义转变,客观上,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一天比一天衰落。
在东北地区,现在的内蒙的阿尔山北部,黑龙江的上游鄂嫩河流域,起来了一支蒙古族,后来通过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了内蒙古高原。他还是用的是东北的力量,最后把北宋,把南宋消灭,实现了元朝中央政府的治理。明朝的时代,中央政府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后来到满族的崛起,清朝的入关到一统天下。这中间,它告诉我们一个学问,内圣外王,如果外王政绩做不出来,治国理政没成绩,平定天下没业绩,齐家齐不了,那么内圣、道德修养也会走下坡路,也会偏航。
我们今天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三严”,属于当代干部的官德建设、政德建设基本规范方面的要求。“三实”,属于政绩要求,我们不是封建社会的内圣外王,但是五千年文化的血脉相连,它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做事业,干事创业,得讲政德,得以政德为根基,没有一个良好的政德做根基,事业也做不出来,也做不辉煌。那么没有政绩做丰碑,政德建设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国封建社会就是从宋朝以后,外王一不行,政绩一不行,政德建设,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失去了前进方向。在我国历史上是唐朝修塔,它唐朝开始佛教,佛学在中国的兴起,所以呢修塔,上面藏佛经,藏舍利子。宋朝修庙,大大小小的夫子庙,观音庙,佛教,寺院,道家的道关,土地老爷,财神爷,山神庙等等这些都是宋朝做的。想一想,当一个国家的政绩做不出来,仅仅靠道德修养,仅仅把心灵的寄托,寄托在别人的身上,而不是把事业握在自己的手上,那你这个事就麻烦。
五、“三严三实”对内圣外王的传承和创新 我们今天贯彻“三严三实”,“三严”属于修养、品行、规范的要求,“三实”有这是政绩的要求。“三严”,严以修身,侧重的是三点。第一点,我们不是封建社会的儒家思想,追求它的内圣的儒家要求,我们既要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它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得需要创造性的吸收,传承和发扬。
另外呢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是中国共产党,我们要干的第一件事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啥?党性修养是党章的第一句话,对第一句话的追求是党性修养,第一句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表现的是党的先进性,落在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身上,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咱们身上体现的怎么样,应当怎样体现,这就是党性修养,三个代表,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发展方面的修养和先锋模范作用,在先进文化方面的修养和推动文化的作用,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实现群众利益,保障群众权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修养。两个先锋队,三个代表,还有一个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这个核心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当领导要有领导的表率作用,这个表率作用是共产党人的表率作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率作用,这是党性修养。
那第二呢是理想信念,我们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