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吴平副校长接受《大学》杂志专访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吴平副校长接受《大学》杂志专访谈节约型校园建设
编者按:大学杂志(校园版)9月刊出了对我校副校长吴平的专访《节约的“种子”在生根开花》,并刊载我校学生绿色行动三个案例。现将专访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小胡同学感到意外,第一堂课的开篇,老师竟然不讲课程,而是通过一组生动活泼的PPT,告诉学生校园生活中不铺张浪费、不乱扔垃圾等七个“文明守则”。
小胡在开学第一课学到的,正是华中农大开设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教育课的内容,这也是“做文明华农人”主题教育的一部分。“七个‘守则’虽然都是‘小事’,但都是基础的的文明行为,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校园生活的品质就会得到大提升。”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平说。
华农在今年召开的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要建设生态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五位一体的“美丽华农”’,“节约型校园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勤俭办事是华中农大的优良传统,厉行节约成为华农人的习惯,这已经成为华农的文化。”吴平表示。
校内,营建节约型校园
在吴平看来,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华农很重视宣传引导的作用,“华农坚持倡导大学经营理念,营造勤俭节约的校园氛围,组织开展了‘做文明华农人’主题教育和‘光盘行动’,教育同学们‘珍惜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度电,节约每一张纸’。”她告诉记者。
华农的同学们成为节约行动的自觉践行者,节约体现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据介绍,资源与环境学院大三的郑华健同学从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外出用餐时,他总是自带各类餐具,包括筷子和勺子,出去旅行时,牙膏、牙刷、毛巾、洗发水、香皂这类洗漱用品更是一样也不缺。
“大学生是节约型校园的主人,郑华健是华农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同学之一。”吴平说。
外国语学院的王凤竹有一个习惯,出门随手带一个提手袋,买东西从不使用塑料袋,她的书包里放着一双“绿色筷子”,筷子用浅绿色的布袋子装着,袋子上写着“我们的森林正在减少”,在食堂和在校外吃饭,她都用这双自带的筷子。2007年8月,王凤竹同学当选为联合国环境署亚太地区的青年顾问,赴德国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青年会议。
华农的老师们也积极投入到环保宣传中。今年3月23日,“地球一小时”活动中,青年教师付新华和大学生们组织了一场不插电音乐会,进行环保宣传。当晚8点30分,“不插电音乐会”拉开帷幕,现场灯光完全熄灭,舞台被设置在场地中央,中间有“一棵树”,树叶上涂满了荧光颜料,在黑暗中发出绿色的光。300只萤火虫放在玻璃器皿中,在黑暗中,它们发出的微弱光芒一闪一闪,而现场演奏均由不插电乐器完成。除了本校学生,一些市民也慕名前来。吴平深有感触地说:“现场效果非常好,师生和市民很受感染和教育。”
校外,参建节约型社会
“节约行动不仅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强化学生节约意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一直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吴平说,“华中农大通过‘节约社会,你我同行’社会实践活动,立项了一批实践项目。”
这些实践项目常常由学生社团来完成。华中农大非常注重通过学生社团引导大学生参与节约型校园和社会的建设,吴平说:“华农绿色协会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社团,这个协会多年来坚持关注湿地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据介绍,绿色协会从2007年开始在洪湖开展湿地调研,从公众参与机制、河蟹养殖、洪湖灾害恢复、生态补偿机制等六个方面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调研。2010年,以“洪湖清水蟹养殖对环境影响”为主题,分析了清水蟹的养殖情况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012年,以“洪湖湿地长效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为切入点,针对湿地拆网补偿机制进行评估,推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2012年,绿色协会还完成了一项全国26个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调研报告,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个科研项目,全校110多个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到各自家乡采集水样,共收集到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8个不同村庄的300余份有效水样,主要检测了氮、磷、高锰酸盐指数和重金属指标,并通过指标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吴平认为:“这些第一手数据对于我国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有借鉴意义。”
今年,华农开展了以“我的中国梦·生态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城镇和社区,围绕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境污染、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调研。华农每年还组织一个大学生骨干实践锻炼团,赴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开展服务工作,实践团成员随同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登山科考,和护林员共同巡护林区,并进行防护宣传栏建设和设施维护。
除了开展系列环保活动外,华农还加大了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先进节能装置。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改造水电管网,投入1100万元专项改造“煤改天然气”。华农有农业科技试验基地1600亩,每年农田灌溉消耗水量很大,学校建立了设备共享平台,2010年开挖建造了4个聚水池回收雨水用于灌溉,极大地减少了用水量。
2005年,学校支出水量419万吨,生均支出221吨;2010年支出水量307万吨,生均支出113吨,连续6年实现用水量负增长,远低于同类高校生均用水率。“在2011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排名中,华农列第15位,是产出投入比很高的学校,在各项事业加速发展的情况下,2012年耗水320万吨,比2011年仅增长12万吨。”吴平说,“很多效果无法细化,但确实是很实在的。”
华中农大成功营造了厉行节约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在吴平副校长看来,今天对学生的培养,还是因为对于明天的他们,有着更高的期待。
“通过节约型校园建设,我们期望的不仅是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具有节约意识和节俭习惯的‘种子’,等他们走上了社会,这样一批一批的‘种子’会在祖国各地生根开花,成为推动建设节约型中国的重要力量。” 吴平说。
第二篇:王荣接受人民日报专访谈社会建设
深圳改革,需要激活社会建设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谈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核心在于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社会建设不是画饼,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各个利益群体得到好处 □最需要的支持,是来自人民的支持
□需要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
编者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划定的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社会组织的不断发育,到民生保障的不断推进;从治安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到志愿精神在整个社会的弘扬,近年来,社会管理创新助力社会建设,在惠及亿万人民的同时,也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是很少见的。如何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如何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如何善管善用善待互联网?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如何重塑社会诚信?这些问题,考验着社会管理者的勇气、决心和水平。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建设上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取得了不少成果,积累了不少经验,也遭遇 1 了一些烦恼、问题。相信他们积极、有益的探索,对其他地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会有深刻的启发。
没有社会建设,发展就没有基础
本报评论部: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深圳可谓排头兵,“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探索备受关注。在全国,深圳较早提出要建“国家社会创新先锋城市”,并在今年2月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是什么让深圳如此重视社会管理创新?
王荣:深圳是年轻城市、改革开放城市,也是移民城市。应该说,是危机感倒逼出深圳在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我们现有常住人口1400万,户籍人口不到300万,严重的倒挂带来了社会治安、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也让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感加剧。同时,深圳缺少长期发展中积淀的文化传统,在深圳遇到新朋友,都会问一句:你是什么地方的人?什么时候来的?这说明深圳人的归属感、家园感不够浓。而且,从地理区位看,深圳靠近香港、澳门,得风气之先,但公众也会以更高的标准要求社会管理者。
经济发展并非万能良药。对深圳而言,面临特殊的人口结构、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组织管理、虚拟社会监管等诸多挑战,重视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没有社会建设,我们的发展就没有基础,社会就会缺乏稳定性。因此可以说,在新形势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另一方面,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也有责任在社会领域创新方面先行先试。中央已将深圳确定为全国9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都市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板”,“破解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口服务管理难题取得突破的样板”,这样的期许,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本报评论部:观察深圳“先行先试”的改革动向,我们有个感受,作为特区,深圳30年后的深化改革,正在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一抓手来实现新的突破,寻找进一步发展的新动力。这个判断是否正确?
王荣:是的,社会管理的加强和创新,正是深圳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所以,我们坚持把社会建设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来谋划和推动,以社会建设的力度来体现科学发展的力度,以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来体现科学发展的水平。
社会管理核心在于处理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如何让这三者的关系更为融洽、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领域重点环节的突破,很可能会带来其他领域改革的推进。比如,要培育社会主体,可能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这肯定涉及政府体制的改革;要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要涉及分配制度、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的改革;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会涉及文化体制改革等。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深圳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同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引发了社会上对深圳“可持续发展动力”问题的关注。发展动力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力,但最根本的,仍然在于人。深圳过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靠的是公众的参与;今后的发展、全方位的发展,同样需要公众广泛地参与到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去。可以说,深圳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动力,就在社会中、在民众中,这正需要社会建设来激活。
顶层设计与末端治理结合,才能全覆盖
本报评论部: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有时候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我们也注意到,您在多种场合提到,要“注重利用特区立法权来寻找社会建设的改革突破口”。法律是刚性的、原则的;管理是柔性的、具体的,您为什么格外重视立法这一突破口?
王荣:法律也是可以有温度的啊。用好特区立法权,推动社会建设的改革,用法律来做好人的工作,这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2009年,国务院批复通过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就有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内容。在这样的总体框架之下,我们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拟定了《深圳市社会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了社会建设“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促进条例》,未来还陆续有条文法规出台。
事实上,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只有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内思考改革,把握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主攻方向,才能准确和合理地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克服改革的制度障碍,更有效地推动改革。社会管理创新可以说是一场攻坚战,需要有明确的改革路径和完善的制度安排。
本报评论部:对深圳来说,它既是中央改革的基层执行者,也是地方局部改革的顶层设计者。深圳的社会管理创新,如何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
王荣:社会建设不能完全依赖顶层设计。因为再前瞻的顶层设计,也不可能覆盖每个细枝末节。我们找到的顶层和基层的结合点,是民生。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创新不是画饼,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各个利益群体得到好处,形成人人都是社会建设“东道主”、“受益者”的良好局面。
我发现,每年到深圳来招商、招财、上市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会到深圳来看病、上学,甚至连深圳人自己都会选择到外地去就医、上学。这意味着,这些领域的发展水平跟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水平不匹配。要是公众这些基本的诉求都满足不了,还谈什么社会建设?
所以,我们的社会建设,一直以民生为导向。比如,我们今年社会建设的七个重点中,强化实有人口的服务管理、建设“织 网工程”信息平台、以食品安全为切入点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等,都指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需要共建、共享,也需要共治
本报评论部:在中国的改革中,深圳最早“摸石头过河”的探索,也最有“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现在,面对社会管理创新这个全新的领域,改革的难点在哪里?
王荣:应该说,当前推动改革比过去30多年任何时期都更加艰难。“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时代已逐渐过去,理性改革和决策问责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对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社会管理的加强与创新。既有水太深、改革的“石头”难以摸着的问题,也有社会转型期矛盾叠加、河里的“礁石”太多的现状。去年,我们给社会组织“松绑”,但接下来就是如何推动、服务、监管、引导的问题,这需要思想进一步解放,也需要政策法规的配套,还需要更精确的管理举措。
要破除这些困难,一方面要增强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另一方面,还是必须紧紧依靠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协同,共同努力克服改革中的困难。最需要的支持,是来自人民的支持。
所以,我们将加大政府改革,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把政府为主的社会管理行为转化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治行为。
本报评论部:从共建、共享到共治,这是一种执政理念上的创新。在这个“共治”过程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
王荣:我举个例子吧。去年大运会期间,深圳在“共治”方面,尤其是扩大公众参与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制度财富。比如,我们提倡“绿色出行”,不采取行政强制和政治动员,而采取自愿选择、自觉停驶,这样,不给人添堵也不给路添堵,把“要我做”变成了“我想做”、“我要做”;比如,在建设“志愿者之城”、培育社会组织、通过媒体组织关爱行动等公益活动方面,从政府角度,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社会力量活跃在前台,既调动了社会的创造性,也让政府行为真正做到亲民惠民。
我们有个体会,凡能交给社会解决的,尽量给社会;需要市委市政府牵头的,或需要社会和政府共同协商的,那政府当仁不让。当然,社会共治也意味着社会主体需要更加充分地发育起来。目前最需要推动的是行业协会、企业工会、民间慈善、社会自治等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大发展,让工青妇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组织,以具备条件实现中央提出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而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政府仍具有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在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因此,既要划清政府权力边界的有限性,更要发挥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这也是“社会共治”的基础所在。【背景链接】
深圳社会建设“五种理念”
□社会建设是科学发展重要内容。
□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
□社会发展是城市发展重要支撑。
□社会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重要范畴。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
深圳社会建设“六大重点”
(一)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作用,夯实社会和谐的基层基础。
(三)深化体制改革、大胆探索实践,激发社会建设的活力和动力。
(四)强化社会管理、促进平安和谐,营造良好的城市公共秩序。
(五)扩大公众参与、强化社会互动,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生动局面。
(六)培育家园意识、提升城市文化,为加快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文明环境。
第三篇: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行动取得成效
北京交通大学建设节约型校园行动取得成效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 时间:2010-1-4 14:53:28
在哥本哈根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 以节能减排 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将成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 在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方面应当如何作为? 北京交通大学(简称北交大)给出的答案是:积极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在节约 型学校建设上不断创新,该校提出的“管、改、育、研”法在节能减排实践中取得显著成 效。目前,该校常住人口 3 万余人,年均用水量 100 万立方米,相对年供水指标的 140 万立方米节约 28.57%。1985 年到现在,从 累计节水 500 万立方米,相当于 5 年用水量。“管”:创新管理手段,建立节能长效机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亦是生产力。北交大通过持续创新管理手段,建立健全组 织、落实责任和建立长效机制、出台节约激励政策等手段,不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 步伐。首先,北交大成立了由校长挂帅的节能领导小组,小组是学校节能工作的最高领导 部门,对节能工作进行分层监管,权责分明。学校通过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让节 能工作实现有章可循。其次,该校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约能源管理办法,全部用水、用电部位安装水、电表,指标分解到每个单位,奖励节约,超额收费。对单位,采取水电定额指标管理,签订用水协议。对学生食堂,进行水电成本核算,按实际用量收费,杜绝浪费现象。学 校食堂用餐人数 3 万多人,通过实施节能管理,年用水量由原来的 9 万立方米变为现在 的 3.7 万立方米。对学校供暖,也进行全成本核算,供暖用水量减少了 60%。“改”:加大技改力度,助推节约型校园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北交大秉承这一理念,始终贯 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高校文化,无论在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还是在基建设施
的改造方面均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节水、节电和节气成效显著。水的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1991 年,北京交大率先提出“污 水资源化”理念并获准建立洗浴污水处理站,被北京市列入 1993 年全市节水示范工程项 目。2006 年,近11 万平方米的学苑学生公寓落成,该学生公寓实现全部使用中水冲厕,年均节水 4 万立方米。据了解,该校在 2009 年动工的学生活动中心,又规划新建一个 日处理能力 500 立方米的中水处理站,以满足对学生生活区污水处理的需求。2005 年,北交大开始实施“雨水拦截工程”,收集约 20 万平方米汇水面积的雨
的改造方面均做出了大量的工作,节水、节电和节气成效显著。
水的循环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1991年,北京交大率先提出“污水资源化”理念并获准建立洗浴污水处理站,被北京市列入1993年全市节水示范工程项目。2006年,近11万平方米的学苑学生公寓落成,该学生公寓实现全部使用中水冲厕,年均节水4万立方米。据了解,该校在2009年动工的学生活动中心,又规划新建一个日处理能力500立方米的中水处理站,以满足对学生生活区污水处理的需求。
2005年,北交大开始实施“雨水拦截工程”,收集约20万平方米汇水面积的雨水和每日约150立方米的中水,全面解决了教学区、家属区10万余平方米的绿化用水。该校的绿地全部采用微灌溉系统,节水率达到50%。学校雨水利用的做法在2006年北京市今冬明春水务建设工作大会上得以推广,并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拨款。
为了节能减排,北交大对学校的基建设施进行了全方位技改。校园内的水泵、电梯全部安装变频调速设备,年节电20万度。全面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年节电2万度。浴室供水系统采用“浴室水温自动调节、恒温供水混合罐”等设备,将管道剩水回收利用。校内草坪安装微喷灌设备,该设备被北京市节水办作为示范工程在全市高校和园林系统中推广应用。学校投入60多万元更换新型的节能灯管,在楼道内安装声光控开关,年节电约30万度。
2007年,学校筹措资金600多万元对供暖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将原有老式锅炉更换为新式节能锅炉,更换、增加供暖主干管,按不同性质进行分区管理,在学生放假期间,宿舍采取低温管理,大大降低了能源的使用。
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水量平衡测试,投资100多万元对旧有阀门与水表进行更换,完善供水管网,彻底杜绝跑冒滴漏隐患。此外,在节气方面,学校食堂安装节能灶头,在保持原有火力的基础上,可节省燃气30%以上。
“育”:让节约理念“入眼、入耳、入心”
北交大通过不断创新节能减排教育方式方法,构筑起了全方位宣传教育网络,让学生“入眼、入耳、入心”。该校“五进五结合”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入迎新生现场。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他们参观校内的节能设施,使新同学深刻感受到学校的节约传统,先进的节能理念和应用广泛的节能技术激发他们发扬节能传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
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节能减排教育列入大学生形势教育课,安排专题讲座,开设节能课堂,聘请相关专家担任主讲教师,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与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宿舍。学校举办“绿色宿舍”招募评选活动,开展“绿色助学”活动。
与食堂文化建设相结合,在食堂营造出节约的氛围,在学生餐厅悬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警语,组织学生参观食堂的节能设施,并与同学们开展节能主题座谈会等。
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节能减排教育进社团。积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支持学校社团加入北京“绿色大学生论坛”与“自然之友”等环保机构团体,和一些政府机构如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等建立联系,参与其组织的活动,接受其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
“研”:发挥科研优势,服务节约型校园建设
科研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北交大在建设节约型校园实践中,充分发挥其高校科研优势,积极采用学校师生研发的各类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
2002年,北交大注册成立了“北京北交润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节能产品与节能技术的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浴室恒温混水、浴室计费、草坪喷灌、水量平衡测试、节能审计、节能产品推广、节能工程施工等多个节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业务范围已经拓展到兄弟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的“管、改、育、研”法为该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为学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年多来,北京交通大学先后三次荣获“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6年被评为“北京市节约用水先进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北京市节约用电先进单位。
碳贷通:节能项目贷款,免抵押、零首付、二周内资金全额到账
碳险通:节能项目保险,节能能力全责保险、项目收益权保险
节能技术方案保险机构、银行机构认可认证
电话:07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