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

时间:2019-05-15 06:4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

第一篇: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

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

作者/王伟编校/芸菱【导读】这是王伟师兄在今年经方论坛上分享的“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读起来仍是那么不舍,生怕一不留神干货溜走了。Ps~文中提到人迎寸口脉法,这也是集结号前段时间推送的成哥版人迎寸口脉针法中提到的王伟师兄的这一脉法。一起分享给大家,没有看成哥版的,点击下方链接,一睹为快!还原经典真相,深度解析人迎寸口脉针法

收看王伟师兄更多精彩文章,点击下方链接王伟师兄:深山讲药老生常谈读经典——为什么学经典 谈谈经筋病的治疗

中医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理论上的推论或哲学上的假说,中医是以最本真的状态观察世界与人体,这是我们学习小组学习的根本出发点。中医对疾病的诊断不是隔皮猜瓜的猜测,无论西方医学还是中国医学,医学都应该建立在对疾病真实的观察之上。如果我们在临床上处桂枝汤,一定不是因为通过病人的描述推测这个病像桂枝汤,模糊的诊断于临床将有大量的误诊。我们临床也不能用很复杂的推理得出一个需要开桂枝汤的结论,因为过于复杂的推理很容易出现错误,更不能应对日常繁重的诊疗。我们临床要直观的看到并且非常确定这个病当下就是太阴病,就该处桂枝汤。太阴病病名分析 首先要确定的是什么是太阴病,如何准确的诊断病人为太阴病。张仲景于《伤寒论》中很少提及脏腑的概念,在他的辨证体系里并非用五脏辨证,也就是说太阴病并不是脾胃病。太阴病顾名思义就是“太阴之为病”,就是说人处于太阴时得的病,放下后世玄解《伤寒论》所创造的各种概念,用最简单的思维来直接的解读就是当下病人阴气相对太多了引起的疾病就是太阴病,同样道理阳气相对太多了引起的疾病就是太阳病。这里又有一个重要的定义——阴阳,阴阳不是后世医生想的头都痛的哲学概念,也不是所谓的矛盾二分法,阴阳是对人体最真实的观察切入点。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之所以为阳是因为气温在逐渐增高,地面上越来越繁荣;秋冬之所以为阴是因为气温在逐渐降低,地面上越来越枯萎。对人体而言,当人体的气越来越充实时我们就说这个人为阳盛;当人体的气越来越虚弱时我们就说是阴盛。《内经》曰“阳道实,阴道虚”即是此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知道病人处于阳道还是处于阴道对我们诊断是头等大事。如果病人来看一个虚弱的病,而病人整体处于阳道,那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病很好治。病人来看一个实性的病,而病人整体处于阴道,我们在治疗时就需谨慎选择攻法治疗。明白了什么是阴阳,还需再进一步细细的分析人体,当人体处于阴病,正在消耗,但是病人身体之气相对充足,并未消耗至空虚,这时候我们给这个病人的病态叫太阴病;当太阴病不及时治疗,长时间的消耗人体之气空虚,这时候我们给这个病人的病态叫少阴病。知道当下病人的整体处于什么病的状态对我们进一步治疗至关重要。同样是受寒,当人体处于不同的气的状态对寒邪的反应不同,我们需要选择的治疗方案必须不同,整本《伤寒论》就是在客观的记述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不同邪气反应所产生的症候,并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法。太阴病的诊断 如何知道这个病人是太阴病,我们查遍整本《伤寒论》也找不到方法。这么重要的诊断书中找不到,只能是因为张仲景写书针对的是当时有文化高水平的医生,而当时的医生看过医经,知道怎么诊断六经病。《黄帝内经》用非常直接的人迎气口对比的诊法客观公正的判断人体所处的六经。“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很简单只要掌握了人迎气口脉法,六经的诊断非常轻松。这套诊法详细的文献考证在拙作《拨开迷雾学中医》中有详细考证,现出于实用性仅介绍其详细的诊法。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双手同时诊脉,诊其关前一分的脉搏大小,如果左手脉大就说明病人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说明病人是阴病。诊断完阴阳后再诊盛数,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大小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为三盛。太阴病的脉象特点为:右手关前一分大于左手关前一分,同时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只要病人处于这种脉象,就说明病人当下为太阴病的状态,就是病人处于高消耗的状态,但是还未消耗至虚。通过诊脉气口三盛直观的诊断判断病人当下为太阴病,还需要用证来证明。人的气开始消耗,则首先会表现出内里空虚的不适,一般都会表现胃肠胀满,厌食。因为胃肠空虚所以拉完肚子后会更加空虚,不适症状会加重。若医生见腹胀满妄用攻伐,则会形成天地不能交泰的痞证。太阴病的特异症状很多,我们要通过病人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其整体的状况,而非是胡乱的猜测。脉证同时说明一种病情,那我们的诊断就很明确,我们对自己的诊断与接下来的治疗就会很有信心。太阴病桂枝证的脉证并治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很简单、很实用的脉证。首先知道什么是浮脉,无论脉管走行表浅还是走行较深,无论脉管宽大还是细小,我们从摸到脉搏开始算浮沉,只要脉搏的搏动点在脉管的浮部,且向下按压脉搏力度减小这就是浮脉。浮脉的两个要素:搏动位置在脉管的浮部;向下按脉力变小。这说明人体内里的气出于人体的表层,如果寸关尺三部脉都是浮脉,说明“浮则为虚”,这个病人正处于气虚耗的状态,或曾经长时间处于虚耗的状态。如果寸关尺只有一部脉浮,则说明有表证未解,如果是只有寸脉浮说明表证未解且未经过分误治;如果关脉或尺脉浮说明表邪未解且误治入里。无论是虚劳的脉浮还是表证未解的脉浮,只要摸脉气口三盛,同时脉还浮,这时候病人的表现一定是太阴病的症状同时还有气浮于表的症状,这时候都可以用桂枝汤,起效很快,疗效持久。我于临床几乎每天都会处几剂桂枝汤原方,剂量桂枝6~12克,赤芍6~12克,炙甘草4~8克,生姜一到两片,大枣一到两枚,处一到四剂,远程病人适当增加几剂,嘱病人睡前服,服后可饮少量热粥,温覆避风。处桂枝汤不可让病人汗出过多,若汗多则加重其虚,病反不愈。从临床反馈看效果很满意。桂枝汤加减变化 我于临床桂枝汤均为原方,不做画蛇添足的加减,这里所说的加减并非是指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根据症状加上一堆药物,而是指当病人体证变化,我们需要使用桂枝汤类方。当病人脉浮而尺脉很虚弱时,病人就不可发汗,“尺脉弱者不可发汗”,因为尺脉反映的是内里的虚实,尺脉弱内里虚,在不固护内里的情况下不可发汗,若发汗则开桂枝加葛根汤。“无阳者不可发汗”,如果病人脉浮而很虚,脉浮短无力,则不可发汗,需开桂枝二越婢一汤。如果病人脉浮而革,此为亡血失精的虚劳,需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上这些加减法我于临床反复验证,且都是原方不加减,疗效满意。方药加减需谨慎 我们医生以药治病,取效的原理为以药之偏纠正人体之偏,因此一张好的处方一定要体现出通过药物配伍所构成的偏性,如此辨证准确,处方精准,往往一剂知,数剂已。方一定要方,如果一张处方面面俱到,那就成了不治病的圆,方剂治病失去了方,再好的方剂也发挥不出其理想的效果。“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方药必须要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才会有效,且辨证准确轻轻一拨,病人很快就会恢复平态。如果辨证不精细不准确,用过多过重的药物,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个人体会,学好中医就是踏实的从张仲景的一方一药中体会其作用机理,细细的分析每一条《伤寒论》条文,并将自己的理解在临床中验证,如此方剂越用越灵活,看病越来越明了,疗效也就越来越稳定。

本文选自王庸医的新浪博客,中医集结号编辑整理,尊重知识劳动,转载请注明出处与原作者。---------------------中医集结号传递中医正能量集结中医有志之士加入我们

第二篇:在全国经方论坛微信群上的发言稿

在全国经方论坛微信群上的发言稿

----关于自学中医的认识和临床感悟

(2015年12月28日)

今日(28日)晚八时,刘建军主讲:“谈自学中医的认识和临床感悟”。刘建军,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盟委副秘书长兼盟委农村牧区工作部部长。自学中医五年,拜冯世纶教授为师(“徒”有虚名,哈哈!)。临床先从女儿下手,接着家人试验,后来同事朋友练手,临床对小儿感冒、过敏性鼻炎有一点体会。

刘建军,网名“古朴中医”,专注胡派经方,理想追求“汉唐古韵”,临床致力“朴素医风”。现在正在一所医院组建“中医工作室”,希望大家倾力支持!

尊敬的各位前辈好、各位老师好、各位朋友好,特别是各位优雅的师姐师妹好:

因为我觉得中医就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中医的人都是好人,有机会得道的人。学习中医的女人,才会有优雅绝伦的人生。我的终极理想和目标就是让宝贝女儿学习中医。哈哈,先讨好大家,特别是女中医大家们。

现在我才体会到“鸭子被赶上架”的感觉,那是找死的前奏啊!群里各位大概都是科班出身、专业人士、临床大家,鸭子是被赶着去烤,我是被押来丢丑的,好在中医自来就是

包容宽容的医学,也就无所谓了!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其实到现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还没有通读完,敢在这么多经方前辈面前胡侃,颇有不自量力的意思。不过好在中国传统文化,左右逢源,又说“下棋必找高手”,所以还是撞着胆子来了!

有一点,就是不习惯一个人对着手机说话,每每在街上看见有人自言自语,就吓一跳,以为这是神经病呢!看来我今天就得当一次精神病了,说得不好各位老师们原谅,就像看电视,当广告节目时间了,赶紧溜走去号子,哈哈!

书归正传,接到宝利师兄的邀请,第一个反应就是没敢接,说我不行,我每次开方子基本是照猫画虎,没有理论知道,但是宝利师兄不依不饶,又一想反正是大家交流讨论,错了也没关系。特别是我的发言,可能对于自学中医的同仁有所启发。

我想讨论这三个题目:

一、初扣中医之门====方向比速度重要!

二、初感中医之神====疗效比说教重要!

三、初谈中医之术==== 第一个题目:初扣中医之门

我接触中医,从失眠开始。大概是在2009年的六七月份,我突然宣称自己要自学中医。我呢一上班就在党委、政府机关工作。先是在旗县宣传部工作4年,后来就在党委办

公室、政府办公室工作。工作主要是从事文字工作,即便后来当了秘书长,也主要是倒腾文字。其实社会上一直有误解,以为秘书都是多么荣光,又是干坏事,现在流行“猎狐”,好像秘书都是狐狸,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秘书很多时候是幕后工作,而且要万金油、百事通。领导今天讲这个、明天讲那个,每天面对的可能都是新课题。这就需要学习,需要加班熬夜,所以秘书群体,会有一个共同的病,西医叫做“神经衰弱”,更多的人叫做“失眠”,其实在后来就有点“抑郁”,长期的严重的失眠,必然引起抑郁。

我那个时候表现为失眠、实际已经抑郁了。大概我老婆说,我工作以后12点回家睡觉的时候很少,时间长了即便回家早也睡不着,《黄帝内经》所言:逆天时啊!想想,秘书行业简直是一个“催命鬼”行业,领导催你,阎王爷也再催你。最严重的是,那个时候我新换了一位领导,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个讲话大概准备了两个多月,每天修改,精神紧张啊。更麻烦的是,讲话前三天,领导说,推倒重来,建军你亲自执笔。结果,我是三天三夜没回家,三天三夜没睡觉。后来会开了,我呢,失眠抑郁了。每天无论几点上床,都是睁着眼睛到天亮,持续了两三个月,心想这样靠下去还不完蛋呀。我从来不相信西医,知道找他们就会给你安眠药,或者吃“精神病”人的药。好在我们这有蒙医,托人找了一个水平不错的蒙医大夫,给开了7天的蒙医,唉!

效果还不错。后来又吃了一段时间,基本缓解。有一天我突然想,蒙医能治好,中医也应该行。记得从医院回来的路上,我和司机说,从今天开始===我要自学中医!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在当当网买书,一开始心想要和中医学生一样,从基础按部就班的学下去。所以买来了差不多所有的中医学院教材,先从中医基础理论学起。说实在的,我学习中医理论,还不算吃力,因为我大学的时候不务正业,研究过易经,特别是当时流行邵伟华四柱预测学,当时都会起卦算卦了。同时,还在各个中医网站转悠,记得最早在“民间中医网”,我还混了一个管理员。那个时候,兴趣超级大,往往在中医网站一弄大半夜,无知者无畏呀!到处发言。精神可贵吧!可是现在回头想想,如果我真的那样学习下去,也许时间过去了,我一定是一事无成。这个时候我的第一个中医老师出现了,也可以说是我的第一个老师:经方领路人=====山东民间中医李冠杰。要不我说我与中医有缘,或者中医与我有缘呢。

有一天,在一个中医网站,留言箱里有一位中医留言,大意是这样的:建军,我看你学习中医很努力,也很有中医天分,但是你这样下去方向不对。你看中医学院的学生学了五六年,出来还不会看病,何况你是业余的,一没有老师,二时间也不保证。如果你下定决心学习中医,你要学习中医的根,那就是经方,而且起步就是胡希恕经方。我把电话留

给你,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时联系我。我当时深受感动,在我满怀激情学习中医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指路,那是多么的幸运!而且当时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经方,胡希恕是谁。不过既然老师指点,就按照指点李可在当当网请来胡老的两本书《胡希恕讲伤寒论》和《胡希恕讲金匮要略》。由此,我开始了漫漫的经方之路。现在越来也觉得,没有李老师的及时指点,我不知道会耗费多少时间!

人就是缘分!心有所想,机缘必致!到处网游之际,突然撞上了“复兴中医网”,那个时候好像是初创阶段,我稀里糊涂的又混了一个版主。后来才知道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居然都是冯老的心腹弟子,有建国、家驹、有强等一大批经方新秀。这样才使得我有机会和冯老接触。初次和冯老见面,应该是2010年的五一期间,我觉得身体还需要大医调理一下,其实更重要的目的是想拜见冯老,能不能收留我这个编外弟子!那是一个周六,冯老在武警三院坐诊,建国他们安排我最后一个,煞有介事的安排我跟冯老抄方子,其实那个时候,包括现在方子我也没记住几个。中午冯老在武警三院对面的饭店请我和家人吃饭,可谓面授机宜,鼓励我按照经方的路子走下去,一定会有收获。有一点遗憾,那次激动的拜冯老为师的事居然忘了,不过从后来家驹、有强管我叫师兄来看,应该是默许了,哈哈。所以我这叫冯老“徒有虚名”的弟子。当然我的目标,是不给冯老丢脸。

第三个老师也是网上有缘,他是陕西西安年轻俊秀赵红军老师,也是网上结缘,经常给我指点,好像一天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记得有一次,我很多天没有上网,红军老师在网上到处找我,我一看有啥急事,红军老师说没事,你出来就好了,也没说原因。莫非他做梦我被抓了,哈哈,有时候师徒连心啊。红军老师也创办了一个网站,叫做“师承中医论坛”,汇集了以渭南名医孙曼之为主的一大批中医人士。红军老师居然还给我在“名家专栏”开了一个专版。我当然不是中医名家,或许是凝聚了老师的期许吧!

当然,后来随着交流日逛,结识的中医老师越来越多,感觉中医人士绝不像有些行业“同行是冤家”,每一位老师都想倾囊相授。特别是有幸参加了北京的第一届全国经方论坛,那次会议认识了更多老师和青年朋友。

这就是我的“初扣中医之门”!因为自己身体不好,而接触中医学习中医,后来看古代那些名医大家,发现自学中医完全可以,而且我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比如黄元御是因为庸医治坏了眼睛,决定自学中医,比如曹颖甫因为家人生病非命,而自学中医,所以学习中医的动力充足。

初扣中医之门的终极体会就是:方向比速度重要!比如我要从大草原到北京,选择对了方向才是最最重要的,否则跑得越快,距离目标越远。至少学习开方的中医,方向就是经方,至于你学习胡派经方、还是刘派经方,那是交通工具

的事,但是我想坐飞机一定比赶牛车快!

第二个题目:初感中医之神===疗效比说教重要 支持我把中医学下去的主要动力来自中医的疗效。其实我学习中医面临很大压力,首先是周围同事朋友,认为我一是不肯能学好,理由是中医学院的学生需要专门学习五六年,你这整天开会喝酒的人,靠自学有点杞人说梦;二是来自领导的压力,那个时候,说实在的也在提拨的关键时期,如果给领导一个不务正业的印象,那当然不好。但是一次次的用药经历,给了我信心。

那个时候女儿四五岁,总是感冒。记得有一次感冒反复咳嗽,一个多月治不好,中医西医,各种成药一大推,就是整不好。后来没有办法,网上找偏方,就用了冰糖梨,一个梨都没吃完居然就好了,这其实应该是我发誓学习中医的隐形种子。开始学习中医,用的第一张方子还是给女儿,那次也是感冒输液后,咳嗽不止,那时候刚刚买回来教科书,对照着方剂学,小心翼翼地抓了一副沙参麦冬汤,结果也是药未尽,病则愈。我开始相信中医的确能治病。

用的第一张经方,还是给女儿。那应该是09年的事,女儿又发烧感冒,老婆要求去医院,我则坚持用中药。怎么看,女儿这病都像《伤寒论》说的伤寒病,发热、怕冷。反复研究女儿的脉,我的脉,老婆的脉,真正体会到发烧病人的脉浮紧,大胆而果断点用了麻黄汤。结果女儿喝了一次,十几分钟以后,身上开始微微汗出,很快身体凉下来了,第二天啥事没有。我这次体会到了中医之神,经方之奇。再以后,还用一剂麻黄汤给老婆和同事喝,都是一次而愈。

刚学中医,到处想找病人。第一次给别人开方子,应该是一个同事的妻子,他家是单职工,供养一个学生,我说帮嫂子找个工作吧,好像是给你个宾馆早晨熬奶茶,都已经说好了,过了几天说干不了,原因是总会莫名其妙的的发晕,晕起来天旋地转,呕吐不止,需要送医院抢救。我说我开几服药你吃吃看。研究了几天,感觉像是《金匮要略》的泽泻汤证,苦冒眩,于是就开除了泽泻汤原方三剂,过了十几天一问好了,直到现在这人再也没有发作过。

当然在做官与从医上一直摇摆不定,直到现在。所以学习一阵子扔下一阵子,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完成本职工作是首要任务,回想起来还算对得起人民群众。这期间,主要给周围的人开方子,更多的时候是我主动给人家开方子,有时候免费送药,为了方便我自己家里准备了小药柜,关键的的药都有。当你治好几个所谓的大病重病,你的信心和动力会随之增加。

比如,我用半夏厚朴汤合上四逆散,参照三部六病的解郁攻坚汤,也就是黄煌老师说的八味解郁汤,成功治好妹妹的甲状腺瘤。当时她脖子下面的疙瘩如鸡蛋大小,家人要我到北京找医院手术,我当时认为就是气郁所致,因为我这妹

妹操心爱生气,有时候和孩子生气,都会觉得气憋到嗓子。我好不容易说服家人,给我半个月时间治疗。后来大概二十多天,吃了十五六副中药,彻底消失了,几年过去了到现在好好的。

比如,我用炙甘草汤治愈了岳母心悸。岳母到我家,每到半夜都要起来,后来一问说没到半夜就心慌难受。用了炙甘草五六剂,至今完好。

比如,我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小柴胡汤治愈了父亲左手三四指麻木。这个当时和陈建国主任探讨过,陈主任认为就是气血不到四末,方子我自己研究。结果十剂而愈。

比如,我用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汤治愈同时三十几年的所谓慢性咽炎,四五年过去了,近日回访一切都好。

这些我大部分都有记载,近日正在着手整理。总之,因为中医有疗效,疗效神奇,成为我不断把中医进行下去的动力。

我当年我报考大学的三个志愿就是医学院,理想就是当一名医生,但是因为学习太差,特别是英语每次30多分,所以命运安排我去学习拖拉机专业。我羡慕的是现在中医学院的学子,有那么好的学习机会,应该好好珍惜。好像是11年,我有幸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的温病论坛,在校园住了几天,感觉学习气氛很好,我也是由衷地高兴。记得还认识一位河南的小伙,在那里当保安,我俩聊天,他说他来这里就为了

蹭课听中医,我们可谓相谈甚欢,可惜后来没了联系。

但是,也应该看到现在很多学习中医的不干中医,原因是什么呢?是什么呢?可能是因为没有见到疗效,或者讲课的那位老师自己也没有见到疗效,所以真心看到,我们的大学学子在每年假期的时候就可以为乡里乡亲治病。还有现在普遍中医界牢骚满腹,说国家不重视中医,群众不认可中医,但是关键我们中医自己准备好了吗?一个感冒治不好,一个咳嗽治不了,怎么让人家相信呢?我看在整个中医界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您可寂寞!官场有句话:有为才有为,用到中医上也合适:有疗效才有认可!

所以,我说:疗效比说教重要!

第三个题目:初谈中医之术====方法比努力重要 中医是道。题目大的不得了,古人学习中医为什么容易,因为人家从小受到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现在人显然不行了,没有那氛围,所以很难出大医,对于我们自学者来说,谈论中医之道,难上加难,所以我只敢在“术”的层面谈点体会,绝对是一家之言。我总结几句话:一门深入、浏览群书,胆大心细、敢于实践,到处拜师,用好度娘。

1、一门深入、浏览群书。中医书籍,可谓汗牛充栋,几辈子恐怕也看不完。我的原则就是以胡派经方为主,胡老学说,开创中医先河。历史上注解伤寒论的太多了,然而大

多之乎者也,论来论去,只有胡老单刀直入。喜欢胡老就是因为胡老不尚空谈,特别是方证对应,便于我们这些自学者上手。其实仔细看《伤寒论》、《金匮要略》不就是开方中医的临床手册嘛!什么症状吃什么方子。每一个带方子的条文,他就是一则医案。说到这,我真的不喜欢现在一些医案,凡案必是四诊必备,按语必是东拉西扯,特别是有些脉象,明显是后来虚拟而来,不写好像医生没有水平。我经常遇到这问题,很是尴尬,来给我好好脉,看什么病?你连脉都不会好,怎么看病呀!我不否认脉学是一门学问,但是我认为至少和我学的经方不是一个体系,后世的脉学绝非经方脉学。再者说,号脉就是好气,你没有道家的气功支撑,行吗?今天在这的都是老师,敢问找来一个病人,除了发烧等特殊情况,老师们会得出一个结论一个脉象吗?所以每到这时候,我都红着脸说,一我不会,二不用。再到后来我兜里每天揣着《伤寒论》、《金匮要略》,说你看人家医圣没有说脉的事,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这脉啥病!扯远了。

虽然条文记住的不多,但是胡老的两本白皮书,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后来找来录音放到手机,有机会就听一段。我觉得胡老的两本书,有时间至少也该把他在里面讲的临床经验摘录出来。比如,我治疗一个同事打嗝,胡老说打嗝有两种,一是主动的,一是被动的,主动的用橘枳姜汤,被动的用旋覆代赭汤,后来我用了橘枳姜汤,效果奇好。

在研究胡派经方的基础上,他家经验不可不知。这样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看得更高,走的更远。

比如我学到了三部六病的调神汤,用它来治疗更年期症状、甲亢、失眠,效果极好。

比如我从杏林真传里面学到了王幸福老师,好像网名叫做古道瘦马,的用夜交藤代替酸枣仁治疗失眠,梦多加白薇。

比如我从日本汉方那里学到了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肩颈板结。

比如我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学到了一类鼻炎的治疗。这几天我治疗一位十几年失眠患者,不易入睡,水中胆怯、做梦像连续剧,我在调神汤的基础上加了夜交藤和白薇,一剂梦少、二剂一觉到天亮。

总之,学习中医就应该像人家学佛一样,首先做到一门深入。然后要充分的,不带有任何倾向的学习别家所长。

因为我们这些爱好者,没有时间耗在没有意义的争论上。

2、胆大心细、敢于实践。无知者无畏,我学习经方,首先就好奇到底经方剂量是多少?我就奇了怪了,天天说中医,一两到底是多少,还搞不清楚,难关西医说你不科学。经过广泛查找资料,我最后认可一两15克多,一升200毫升。有了这个基础,你的自己实验啊,第一次试验机会了,我自己感冒后咳嗽,感觉像小青龙,于是原方配制。好家伙,厉害吧,麻黄

45、细辛45,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说,建军

啊可要注意,千万别出事。我说没事,出事自己负责。说是那样说,辛不过钱啊。我也怕死,首先我决定分六次喝,然后告诉老婆万一有情况,赶快打120,结果喝一次没事,过两小时再来一次没事,再过两小时再来一次还是没事,好下次下次加倍,结果吆喝完了么啥事没有,病好了。后来单独试验过葛根汤,我这人后背不舒服,喝葛根汤,45克麻黄。没事。所以我发现尽信书不如无书。也许细辛3克单吃会死人,煮起来啥事没有,因为这过程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后来在北京听英东老师用麻黄上百克治疗皮肤病,我那个佩服呀!

当然,后来毒药都要试试。亲自试验半夏,三五十克啥事没有,后来又觉得伤寒论的半夏应该是生旱半夏,网上重金淘来,反复试验七八十克没事。再后来研究张锡纯药解,发现现在药店的什么清半夏、法半夏百无一用,相信很多人开个十几克,而且不水洗,简直就是让病人喝白矾啊。

后来,研究附子,发现那个黑附子没啥用,现在流行盐附子,就像咸菜干,这个可真的中毒呢,那是盐中毒。我在网上买来生附子,煮四逆汤,后来喝到100多克,没啥反应。现在我用的附子都是网购来的江油附子。

这是试药,方子看准了也要大胆用。我建议初学者,不要改变原方比例,你3克也好、5克也好、15克也罢,因为你要体验方子的疗效,胡乱加减,治好了你不知道原因,治

坏了你不知道错在哪里。我的经验是,没有十足把我的3克,有把握的10克,在医院开5克,十足把握的,15克。

3、到处拜师,用好度娘。对于爱好者来说,所有的人都是老师。当然我有幸结缘了冯老等大医名家,和今天这里的临床大师,但是我也有很多像我一样的爱好者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病案,胡侃自己的心得。我把老师归结为这几类:一是真实的师父,你可以每天和他在一起,耳提面命,我们往往无缘。我和冯老也是,我实在弄不明白打电话请教冯老。二是中医朋友,比如群里所有的朋友们。三是书籍,只要你肯花费,当当网应有尽有,我大概自己买书的钱不少,藏书很多,需要的时候作为工具书,四是度娘,这个在我看来极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比古人学习的优势,古人流通印刷不发达,而且很多人对于好书秘而不藏,所以跟师很重要。现在的人书是一个方面,关键是用好互联网,上面是你需要什么有什么。比如我治疗一例脸部过敏的患者,脸痒眼角严重,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在网上觅得一方,叫做“驱风一字散”,就是川乌、羌活、防风、川芎、荆芥这几味药,而且药量很小,结果效果出奇,后来有用过几次,效果如初。如果没有网络,恐怕我是无解!所以,学会收集资料很是重要。

我下午邀请老师们提出一些问题交流,只有立斌和勤古师兄提了两个问题,其他老师可能考虑我是爱好者,怕提难

了,回答不了,太给面子了,谢谢。

勤古师兄问:一是为啥学中医开始吧,第一个部分啰嗦的说了。二是没有中医学历怎么获得执业资格,应该是这样的,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给我们开了一个口子,就是师承,凭师承证明就可以报名,以前是地市一级卫生局管,好像去年收到省里了,如果能从本身找到一位有师承资格的中医作师承老师,应该问题不大。这个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具体不记得了。接着就是参加统一的职业资格考试,这就是立斌的强项了。

下面的问题,师兄没有标注,比如不为良相宁为良医!的问题,这是我的理想,我也想逐步转行,目标是退休开一家中医堂,字号就是“古朴中医堂”,古色古香的那种。

关于有毒药物的使用,前面说了,我自己也试验过了。细辛单煎3钱,可能出问题,但是复方绝无问题。生旱半夏,单吃一点,绝对麻嗓子,我试验过,但是用在煎剂,七八十克,绝对没问题,好像王幸福老师说用生旱半夏几十克治疗失眠很好。

关于麻黄,神农本草是这样说的:发表出汗,绝对不是发汗两个字,治于喝了会不会发大汗,完全取决于你应该不应该用这个方子,以及人体的病机,还有就是药物配比。和石膏在一起,应该不会大汗,小青龙汤里面,或许发汗或许小便,与半夏有关,半夏量大也许尿多。

关于附子,不用多说了,火神派研究的很明白,这里关键是附子的炮制工艺,黑附子我看用多少也没事,盐附子超过三二十克绝对中毒,那是严中毒。如果是上品依法炮制的附子百八十克也没事。

想说的是,有时候带有所谓有毒药物的方子中毒,首先要检讨方子有没有问题。即便是没有毒性药物的方子,你吃不对,也会死人,你说是药的事还是方子的事。比如麻黄汤,如果用了桂枝汤,必然险象环生。

关于规避医疗风险。我还没遇到,我看现在这医疗环境,大病重病直接找中医的不多,找到你的基本是被西医整治的差不多了,能治就治,不能治不能勉为己难。在医院还是尊重药典为好。

立斌师兄提的:治疗鼻炎的核心机理是什么?这个我原计划有时间写一点东西,现在看来只能说一点我治疗的体会:

我看所谓过敏性鼻炎,完整的体现了中医所谓的“正邪相争”理念和黄元御的那个人体气机循环的那个圈。打喷嚏就是人体排病的反映,它本身是病的反映,当然还有其他症状,这就是正邪相争。流清鼻涕、发痒也就是人体气机循环有问题,该升的不升,改降的不降。我最早研究过敏性鼻炎,接触的是火神理论,后来不断拓展,大概治疗30多例,效果还好,当然不具有广泛说服力。大概有这么几类,老师们看看有没有道理。

一是喷嚏恶寒为主。有的人一遇冷空气,立即打喷嚏,严重的开冰箱都不行。这时候就需要扶助阳气,发作期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质量要保证。然后以四逆汤小剂调理。

二是流清涕为主,遇寒喷嚏。这时候,我选小青龙汤,我想这个稀痰和淸涕差不多,都是寒饮而已。其实这个方子合上麻黄附子细辛汤最好,我用过,但是有人会笑话你,而且也有风险,因为有半夏附子,所以不合也行。善后可以考虑苓甘五味姜辛汤之类

三是淸涕鼻塞伴哮喘。用小青龙汤一般都会缓解,如果鼻子症状好了,哮喘还在,就可以考虑射干麻黄汤。

四是鼻塞为主伴淸涕,这时候可选黄元御的元参桔梗汤,如果黄鼻涕,用黄元御的五味石膏汤。

五是遇热鼻痒鼻塞,这是热证,可以考虑单用干祖望的脱敏汤。

六是满脸都痒,眼角为重,皮肤红肿,这时候考虑驱风一字散,这方子很给我拿分。

当然上面的有清鼻涕严重,也可以加一点酸性药物,比如石榴皮、五味子。痒的厉害,可以加徐长卿、地龙。

总之,大类无非是寒证、热证,伴发痒证,寒证麻黄、附子类;热证五味、石膏、黄芩类;伴发痒证,加脱敏汤。大的这些,我还没有及时总结,不过有一点我从来不用辛夷、苍耳子等所谓开窍药,我认为鼻炎和鼻子没关系,至少没大

关系。现在正在考虑,四逆散等柴胡剂、半夏厚朴汤等半夏剂都有可能治疗鼻炎。可叹西医,不从人体自身找原因,到处找过敏原,有啥用呢,谁能真空活着!

还有一个方子,我特别情有独钟,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我称之为“爷爷奶奶汤”,这个方子前几天宝利师兄讲过,我没有系统的理论,我觉得“胸胁满微结”是这个方子的核心所在。临床上,大家说法不一,刘老认为便溏、胡老认为便秘,我看都不重要。就因为“胸胁满微结”直接导致病人有三个主证,就是:口苦、舌干、心下痞,或者食后腹胀。用它百发百中,前几天一位老太太找我看打嗝,我发现三个主证以后,只投原方,三剂大效。后来看了日本医家的书,自己亲自试验,那就是肩颈僵硬,用之亦效。所以我现在归纳为:口苦、舌干、腹胀、肩硬。

今天就说到这吧,感谢群主给我这个机会,感谢各位朋友捧场。再过三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在此我在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代表群里三位草原中医向大家致以新年问候和良好祝愿!祝各位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中医事业蒸蒸日上。

古朴中医---刘建军胡侃完毕。886.

第三篇:跟师心得10-手足皲裂方在皮肤病中的应用Microsoft Word 文档

手足皲裂方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中药外治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它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草药制剂除口服外,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各种治病方法。由于中药外治法具有验、简、便、廉,易学易用,便于推广,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其整理、继承与发展,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

我国现存最早的春秋时的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熏、浴、敷、涂、熨等方法。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浸淫疮黄连粉主之”的记载。唐·孙思邈的《千金翼方》不仅收载了大量中药外治皮肤病的方药,而且也记载了许多预防保健以及美容的中药外用方法。清代吴尚先编著的《理瀹骈文》是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外治专著,他不仅对中药外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而且探索和完善了中药外治理论体系。提出病有内症、外症,治有内治、外治。外者外治,亦需内治;内者内治,也有外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还指出用膏之法有五:一审阴阳,二察四时五行,三求病机,四度病情,五辨病形。在此将常用的中医外治药物作以简单介绍。

一、止痒类药

(一)白矾 白矾,又称明矾。白矾经煅制研粉即为枯矾。本品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其成分为硫酸铝钾。性味:酸、涩,寒,有小毒。功用: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血敛汗,敛疮止痒,祛腐蚀肉。重用能蚀肉,煅用燥湿之力强。主治疥癣湿疮,水火烫伤,多汗湿痒。用法:常用其水溶液洗漱或研散掺敷。附方:①治面上吹花癣及钱癣。(《外科大成》羽白散)白矾,半生半熟为末,黄酒调化,以鹅翎调扫患处。甚者枯矾末60g,潮脑3g,醋调敷。②手足汗疱痒痛方。(《疮疡外用本草》)明矾30g,蛇床子30g,苍术15g。煎水1000ml,温洗。

药理:①抗菌作用。体外试验证明,明矾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②抗真菌作用对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③抗阴道滴虫作用。④收敛作用明矾水在体外能使血清立即沉淀,表明有强烈凝固蛋白质的作用。临床上利用这一收敛作用以止血、止汗、止泻。

(二)白芷 白芷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与香豆素。性味:辛,温,无毒。功用:行气散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润肤止痒。常用于痈疽疮疡,皮肤瘙痒,疥癣,粉刺,酒皶,雀斑。用法:研散掺敷,水煎外洗,酒浸涂搽,或入膏剂。

附方:①治白癜风。以杭白芷总香豆素制成0.5%及1%的酊剂和软膏,每日中午在患处涂药后立即或隔10~20min加日光照射,时间5~30min。观察321例,总有效率61.5%。②治雀斑、酒刺、肺风及面部色素沉着斑。(古验方)白芷、白附子、滑石各15g,密陀僧、冰片各6g,荷花瓣(晒干)60g,绿豆粉250g,共研细末,早晚洗面后搽之。药理:白芷具有光敏作用。50%白芷酊剂可提高皮肤对PUVA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50%白芷酊剂外用加小剂量PUVA照射能影响朗格罕细胞及体内的细胞免疫反应。白芷制剂加黑光照射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与8-甲氧补骨脂素相当。试验研究表明,白芷中的光敏活性物质为呋喃香豆精类化合物。当光活性物质进入机体以后,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则可使受照射处的皮肤发生日光性皮炎,出现红肿、色素增加、表皮增厚等,可用于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

(三)白鲜皮 白鲜皮,又名藓皮。主含白鲜碱、白鲜内酯、黄柏内酯、胆碱等。性味:苦、咸,寒,无毒。功用: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用于湿热疮毒,湿疮,风疹,疥癣,皮肤瘙痒,风湿热痹。用法:煎汤熏洗,研散掺敷,或配制酊剂涂搽。附方:①治寻常疣。(经验方)白鲜皮、明矾各30g加水煎汤约1000ml熏洗患处,2次/d,30min/次。1剂使用3d,用前加热。②治疗外阴白斑。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30g。加水150ml浸泡5min。苦参30g,加水150ml浸泡、煎煮各15min。两液共煮10min,过滤,浓缩至200ml,用本液100ml,加温开水500ml,坐浴15min,2次/d,15d为1疗程。治疗外阴白斑52例,有效率100%。

药理:抗菌作用。体外实验,白鲜皮的1∶4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四)冰片 又名龙脑、梅花脑、梅片等。其成分主要含龙脑、异龙脑与樟脑。性味:辛、苦,性凉,无毒。功用:宣散郁热火毒、消肿、搜风、杀虫、开窍、通经、透肉、止痛痒、除腐臭。用于痈疽肿毒、口糜、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烧烫伤、下疳、疮疡痒痛。用法:研散掺敷,或吹,或点,或调敷;或入膏剂、油剂;或以乙醇溶解后配制乳剂。附方:①治股癣、花斑癣。(《疮疡外用本草》)冰片3g,硫黄30g,共研匀,醋调稀糊状,以棉棒蘸药涂患处。3~5次/d。②治疗带状疱疹。(《疮疡外用本草》)蜈蚣3~5条,焙干,加冰片3g,共研细末,水调涂患处。

药理:①实验表明,本品有明显镇痛和镇静作用。②抗菌作用体外实验本品对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明显抗菌作用,低浓度抑菌,高浓度灭菌。③抗真菌作用据报道,本品对羊毛样小孢子丝菌及新型隐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又据临床观察,冰片对念珠菌所致小儿鹅口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地肤子 又称扫帚菜种子。其成分主要有三萜皂甙、脂肪油及维生素A类物质。性味:甘、苦,寒。功用:清热祛湿,祛风止痒。用于痒风、瘾疹、湿疮、疥癣。用法:煎汤外洗。附方:①治毛囊炎。(《疮疡外用本草》)地肤子15g,蛇床子15g,水煎外洗。②治寻常疣。(《百一选方》陈郎中方)地肤子、白矾二味等分为末,煎汤洗,不数日即尽去。

二、清热类药

(一)大黄 又名川军。主含蒽醌类衍生物、蒽酮、没实子酸等。性味:苦,寒,无毒。功用:清热,解毒,消肿,破瘀。常用于痈肿疮疖、痤疮、酒渣鼻、烫火伤。用法:研散调敷,水煎洗渍。附方:①治脓窠疮。(《疡医大全》)生大黄、生石膏各30g,共为细末,麻油调敷。②治酒渣鼻。硫黄、大黄各等份。研细拌匀,凉水调糊状,睡前外涂,次晨洗去,每晚1次。药理:①抗菌作用 据报道,大黄的抗菌谱广,敏感细菌如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淋病双球菌、炭疽杆菌,尤以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②抗真菌作用 大黄浸出液(1∶3)对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③杀虫作用 大黄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人毛滴虫、阴道滴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马齿苋 又名长命菜。主含去甲肾上腺素、钾盐和多巴等。性味:酸,寒,无毒。功用: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祛风杀虫。常用于热毒疮疡,痈疖,丹毒等。用法:鲜品捣敷;研散掺敷及配入油蜡膏中;煎水外洗。附方:①治疗痈疖、丹毒、痄腮等红肿热痛者。(《疮疡外用本草》)鲜马齿苋,捣烂如泥,以捣至黏稠为度,厚敷患处。加白矾少许同捣,其效更佳。②治妇人脐下生疮,痒痛流水连及二阴者。(《外科大成》)鲜马齿苋120g,青黛30g,研匀敷之。③治天疱疮。(《疡医大全》)马齿苋捣浓汁,搓。药理:①抗菌作用 马齿苋提取物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都有显著抗菌作用。②抗真菌作用 马齿苋水浸剂(1:6),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③本品含丰富的维生素A样物质,能促进上皮细胞功能的正常化及溃疡的愈合。

(三)芒硝 又名皮硝。其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钠,尚含食盐、硫酸钙、硫酸钾、硫酸镁等。极易溶于水。性味:辛、苦、咸、大寒,无毒。功用:清热,散瘀,软坚,消肿,止痒。常用于痈疽肿毒,溃疡,丹毒,湿疮,漆疮,瘾疹,口舌生疮。用法:煎水或沸水冲后洗渍,研末敷或调敷。附方:①治火丹毒。(《梅师集验方》)水调芒硝涂之。②治瘾疹百疗不愈者。(《千金要方》)黄连、芒硝各150g。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半,去滓,洗之,日四五次。③治漆性皮炎。取芒硝20~100g放入容器内,以适量开水冲搅溶化,用干净毛巾浸湿敷洗患处,每日3~4次。药理:据报道,感染性创伤用10%~25%硫酸钠外敷,利用其高渗压吸水作用可产生消肿止痛作用。

(四)地榆 主含地榆皂甙、鞣质等。性味:苦、微酸,寒,无毒。功用: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止诸疮痛。常用于疮痈肿痛,湿疮,阴痒,烧烫伤,蛇虫咬伤。用法:煎水洗渍,捣汁外涂或捣烂外敷,研末掺敷。或煎入油蜡膏用。附方:①治小儿面疮,焮赤肿痛。(《卫生总微》)地榆250g,水10000ml,煎5000ml,温洗或湿敷患处。②治婴儿湿疹。(《疮疡外用本草》)地榆研为细末,鸡蛋黄油调涂。地榆60g,苦参30g,煎水1000ml,放冷。以纱布蘸药湿敷患处。日2~3次。每次20~30min。能迅速减少渗出,缓解皮肤赤痒。上两方可交替使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促进伤口愈合作用。②抑菌作用 100%地榆煎剂在平板实验中证实:对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金葡菌及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五)青黛 又名青蛤粉。主含靛玉红、靛蓝、异靛蓝、色氨酮、青黛酮等。性味:咸、苦,寒,无毒。功用:清热,解毒,杀虫,收湿,消肿,凉血,止血。常用于痈疖,丹毒,痄腮,阴疮,湿疮,口疮,蛇虫咬伤。用法:入散剂干掺或以水、醋、麻油等调敷。附方:①治痄腮。(《疡医大全》)青黛频敷自消。②治鼻生粟疮,浸淫疮及脐湿疮之热盛者。(《医宗金鉴》青蛤散)青黛10g、蛤粉、煅石膏各30g,轻粉、黄柏各15g,各研细末,和匀。先用香油调成块,次用凉水或香油调稀,薄涂患处。③治口舌生疮。(《疡科选粹》青黛散)青黛(淘净)15g,硼砂1.5g,冰片少许。上为末,干掺。药理:①抗肿瘤作用 青黛中成分靛玉红具有抗肿瘤活性。②抗细菌作用 体外试验证明青黛煎剂对金葡菌、炭疽杆菌等具有抗菌作用。③抗真菌作用 从青黛中分离得到的色氨酮,对羊毛状小孢子菌、断发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紫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红色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七个皮肤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缪正来主任医师治疗急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手足癣常使用自拟外洗方:黄柏20g苦参20g地肤子30g白鲜皮30g生半夏20g细辛15g乌梅20g冰片4g后下。全方清热解毒、祛湿止痒、敛疮生肌,临床应用每每获得奇效。

第四篇:2010年全国经方应用论坛暨黄煌经方沙龙论坛年会论文集 刘西强博士 云海邹羿博客

2010年全国经方应用论坛暨黄煌经方沙龙论坛年会论文集

刘西强博士 云海邹羿博客

2010年全国经方应用论坛 暨黄煌经方沙龙论坛年会 论文集

京 2010.9

目录

代序:我的经方梦…………………………………………………………………………黄

第一篇

专家论著

糖尿病六经辨治思路与实践………………………………………………………………李赛美 《金匮》方的临床运用……………………………………………………………………李发枝 关于经方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仝小林 经方临床中的几点心得……………………………………………………………………娄绍昆 经方的合方运用思路与体会………………………………………………………………史欣德

经方“柴苓汤”、“温脾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研究的概况………………………………万毅刚

第二篇

理论探讨

病机用药与方证用药辨析…………………………………………………………王阶、熊兴江

大柴胡汤方证诊断标准研究方法探索……………………………………………………刘志刚

《伤寒论》的人体系统解剖思想…………………………………………………………马文辉

经方治疗阿片类依赖戒断综合征的探讨…………………………………………………周欣 经方各家学说概论………………………………………………………………张薛光,张玲玲

第三篇

经方验案

朱莘农医案两则……………………………………………………………………………谢启舜 经方十案……………………………………………………………………………………温兴韬 经方验案举隅………………………………………………………………………………赵永前 黄褐斑验案两则……………………………………………………………………………柴程芝 经方验案二则………………………………………………………………………………何永明 胆管细胞癌治验……………………………………………………………………………缪青云

方证相应论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的应用……………………………………………高广飞 运用破格救心汤治疗危重症两例………………………………………………徐国峰,颜

芳 经方医案举隅………………………………………………………………………………沈凌波 经方辨治皮肤病医案三则…………………………………………………………………熊兴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运用体悟…………………………………………………………熊兴江 温经汤、竹皮大丸治验……………………………………………………………………冯学功 经方实验录…………………………………………………………………………………邹毅成 桃核承气汤治验皮肤病6则并方证探讨…………………………………………………潘永年 柴胡类方的应用体悟………………………………………………………………………周捷

八味解郁汤四案……………………………………………………………………………林健祥

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临床运用…………………………………………………… 杨 杰

学习运用经方点滴体会……………………………………………………………………陈建芳 经方治疗手足麻木一案……………………………………………………………………孙可望 医案两则……………………………………………………………………………………高格非 中医儿科病案五例…………………………………………………………………………张

健步五根汤在皮肤科的临床运用…………………………………………………………胡秋伟

阳和汤合五苓散治疗阴疽验案三则………………………………………………………盖发新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推拿科的临床运用……………………………………………………陈俊祥

经方治疗肠道病三例………………………………………………………………………何运强 经方验案二则………………………………………………………………………………袁建国 经方验案五则………………………………………………………………………………刘

毅 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三则…………………………………………………………………徐

苏 医案四则……………………………………………………………………………………吴宣祥 医案八则……………………………………………………………………………………袁

峰 四逆散合方治验……………………………………………………………………………苏方达 经方在社区中的运用………………………………………………………………………陈珏英

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合除烦汤治疗高龄老人神昏1例…………………………………兰洪喜 猪苓汤三案…………………………………………………………………………………胡晓亮 颐生堂诊余随笔……………………………………………………………………………王方同 医案4则……………………………………………………………………………………夏时炎 病案6则……………………………………………………………………………………顾伟国 经方验案三则………………………………………………………………………………苏清华 除烦汤治疗反复泌尿道感染………………………………………………………………杨先波 臧东来老师应用经方的经验管窥…………………………………………………………单联喆

《金匮》杂疗方在消渴病证中的运用……………………………………………………王忠山

经方治验2例………………………………………………………………………………张玲玲 经方合方治验5则…………………………………………………………………………张薛光

五积散加制附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1例………………………………………………陈广东 皮肤病医案两则……………………………………………………………………………陈

成 反复发作性口腔溃疡案一则………………………………………………………………石海波 经方验案3则………………………………………………………………………………程

松 杂案数则……………………………………………………………………………………杨奇云 经方医案一则………………………………………………………………………………景

龙 痔……………………………………………………………………………………………薛

涛 经方验案六则………………………………………………………………………………高坤锋

“神龙再现散”之临床体会………………………………………………………………詹利辉 炉甘石洗剂、桂枝汤治疗族弟痒疹………………………………………………………张

第四篇

经方医话

怀念朱莘农大师……………………………………………………………………………过

阳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体会……………………………………………………………………薛蓓云 学习运用黄煌教授临证思维的一点体会…………………………………………………毛科明 经方的体质辨证……………………………………………………………………………古求知 感悟经方……………………………………………………………………………………李淑萍 我的中医梦…………………………………………………………………………………娄莘杉 我的经方之路………………………………………………………………………………王伟鹏 我与经方的情缘……………………………………………………………………………杨林柏

仲景原文与临床结合是诠释《伤寒杂病论》的最佳途径………………………………杜军明 谈中医的“产能过剩”现象……………………………………………………………… 巴窗夜雨 脉诊简谈……………………………………………………………………………………王

彪 操却千曲可听声……………………………………………………………………………江厚万 浅谈哮喘的治疗……………………………………………………………………………张

第五篇

方药吟味

经方新解……………………………………………………………………………………杨大华 参芪体质……………………………………………………………………………………庄

严 二旦、四神中的二旦………………………………………………………………………姜宗瑞

《悟道张仲景》之葛根汤及其类方的病脉证并治解读…………………………………徐汝奇 桂枝加附子汤体会…………………………………………………………………………顾志君

岐黄三世话“理中”………………………………………………………………………江鸿儒 柴胡剂杂谈…………………………………………………………………………………李小荣

半夏厚朴汤浅议……………………………………………………………………………强

勇 学经典,拜明师,做临床…………………………………………………………………马文辉

代序:我的经方梦 黄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

1、我梦见自己坐在学术报告厅内,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经方高手的演讲…… 我梦见自己走在经方医院的走道里,医护人员搀扶老人走过,产房里婴儿降临人世的啼哭…… 我梦见自己参加经方学院的毕业典礼,学生们在描述憧憬着他们的经方梦…… 我经常做梦,但都是碎片。

······

2、梦中的经方学院设在综合性大学,绿荫环抱,建筑现代,学院门前屹立一位古代医学家的雕像——那是张仲景。

在校园里,常常可以闻到药香。经方学院有自助煎药室,有学生模拟诊室和模拟药房,还有自助烹调间。学校拥有大片的药草园,由校工和学生精心栽培。

经方学院的专业课程有《方证学》、《药证学》、《疾病与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各家经方》及现代医学的必修课程,《医学史》、《医学心理学》也是必修课。经方学院的选修课有《世界传统医学》、《中国烹饪》、《中国民俗》、《中国宗教史》、《考古学》、《美学欣赏》等。学院开设课程班、硕博士学位班、进修班等系列。经方学院聘请一大批专、兼职教授,他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及独特的学者视角与语言风格。

经方学院的毕业生必须具备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熟悉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学生需要熟悉望闻问切,对必备经方的体质要求了然于心。需要掌握腹诊、腿诊、舌诊等独特诊法。学院重视案例教学法,教学采用学分制,考试重临床技能考核,还有针对学生望诊技能的方证哑剧考试。经方学院的第一堂课是在老人院里做义工,最后一堂课是毕业演讲,题目是《我的经方梦》。

经方学院是国际化的教学科研机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肤色深浅不一,民俗服装各异。在学院上课,大家都说普通话,因为中文是必修课。研究生还需修古代汉语。

经方学院开展远程网络教学,各国经方学院可共享教学资源。名老中医的实景门诊是远程教学课程中最受欢迎的内容。很多学生通过网络上课,但是期中见习、毕业实习必须回到学院,各国的修学旅行大多选择在中国。在寒暑假,学院的交换学生们相约去世界各地旅游,寻访名医,收集民间验方,体验风土人情。

下载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伟:桂枝汤在太阴病中的应用(经方论坛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