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

时间:2019-05-15 06:3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

第一篇: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

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 大货车主以挂靠公司的名义投保三者险后把人撞死,法院判决肇事司机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死者家属26万余元损失,就在法院判决前,车主挂靠的公司被注销。索赔无门的死者家属把为大货车投保的保险公司起诉到了法院。昨天,大兴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本市首例交通肇事受害者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三者险的案例。据有关人士介绍,由于新交法第76条没有明确规定三者险赔偿的途径,今后此类纠纷会越来越多。2003年3月,代某购买了一辆大货车,代某把车挂靠在大兴区交通运输公司一分厂(后更名为世纪行储运公司),并以该厂名义为大货车投保了10万元三者险。2004年1月20日,代某驾驶大货车在河北涞水境内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两伤,大货车司机代某负全责。2004年11月20日,涞水县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大货车司机代某有期徒刑两年附带赔偿死者家属26万余元。但是此时世纪行储运公司已被工商局核准注销。死者家属难以索赔,直接把为大货车投保的中财保险公司大兴分公司告到法院,要求其给予赔偿。昨天,在法庭审理中被告保险公司提出投保的世纪行公司已注销,要求赔偿三者险的主体已经不存在。所以保险公司不同意死者家属的诉讼请求。据法官介绍,该案是新交法实施后遇到的一个新问题,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所以会给法院审案带来难度。

第二篇:全省首例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留置案开庭审理

全省首例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留置案开庭审理

(记者

通讯员 杭颖)4月28日,临武县公安局汾市派出所原辅警熊志新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受贿犯罪案,在临武县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据介绍,熊志新案是湖南省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采取留置措施的第一案。

临武县检察院起诉书指控,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被告人熊志新利用其担任汾市派出所辅警协助查禁犯罪活动的职务便利,先后6次通过微信和电话的方式,为临武县武水镇石桥村某“虾公鲤鱼”赌场通风报信,2次泄露举报人信息,并收受4人贿赂款共计32610元。

熊志新当庭表示认罪悔罪。审判结果将择期宣判。

第三篇:全国首例 消费者告赢世界健身中心(小编推荐)

全國首例 消費者告贏世界健身中心

中華日報 – 2013年1月24日 下午10:14

記者吳孟/台南報導

市府消費者服務中心表示,柯姓市民購買世界健身台南分公司個人教練課程,中途要求終止契約遭拒,經消保官協商未果後向法院提告,獲判賠五萬四千一百六十七元。這是全國消費者與世界健身消費爭議案中,首例法院判決消費者勝訴案;唯全案仍可上訴。

消費者服務中心指出,柯姓市民於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加入世界健身台南分公司,成為健身會員,並於同日起至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止陸續購買該公司共九十一堂個人教練課程,於使用三十六堂後要求終止個人教練課程契約,並退還未使用堂數餘額五萬五千元遭拒,於去年五月十五日向消費者服務中心申訴,經消保官邀集雙方進行協商,業者以柯先生未在購買課程七日內提出解約為由,拒絕退還任何已繳剩餘堂數費用,柯先生因此向台南地方法院簡易庭提出返還不當得利小額消費訴訟。

去年十二月十三日台南地方法院簡易庭判決結果出爐,以世界健身未依行政院體委會九十九年修正發布之健身中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不當限制柯先生不得終止契約權利,以及片面以「定型化審閱期間條款」方式,當柯先生主張其未於訂約前之合理期間詳閱條款內容時,世界健身無法明確舉證柯先生有合理審閱期間為由,計算扣除已使用之課程費用,因此世界健身應賠償返還柯先生未使用課程費。

市府消費者服務中心提醒消費者,遇到健身中心業者招攬推銷並帶到營業場所要簽訂會員契約或個人教練課程契約時,務必看清楚契約內容包括相關退費約定,同時注意業者在簽約前有無提供定型化契約供審閱三天。

..

第四篇:客户告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伙欺诈银行诉讼终免责

客户告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伙欺诈银行诉讼终免责

【背景情况】

2006年4月14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受理原告郭某诉被告银行、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一案。

原告诉称:2005年12月17日,原告郭某到被告银行存款10万元,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原告“存款三年可以送一份保险”,于是原告将存款10万元交到柜台,银行向客户出具“中国建设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缴费凭证”,原告在凭证上签字。2006年3月,原告再次来到银行想取款,被告知10万元是购买了保险,如果终止保险合同,原告需要支付10000多元的手续费。原告称自己不知情,并且并未在保险单上签字,因此保险合同不成立,并认为银行允许保险公司业务人员在其营业场所开展业务,挂银行的牌子,实是销售保险,银行工作人员不提醒、不说明情况,银行和保险公司合谋诈骗储户,银行应当承担责任。据此,原告向法院起诉,首先,要求法院判定两被告欺诈原告,侵犯原告知情权;其次,判定保险合同属于虚假欺诈合同、保险公司销售的理财保险产品为虚假保险产品并禁止销售;最后,依法撤消两被告与原告签订的保险合同,判定被告返还保险费10万元及利息;同时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赔偿原告10万元。

案件发生后,由省分行法律部门亲自指挥,并指派两名法律工作人员直接代理此案,并积极与保险公司沟通联系,充分做好应诉准备。

本案经开庭审理后,法院最终采纳我行意见,认定原告诉称的银行与保险公司实施保险欺诈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其主张不能成立;另外,原告提出办理的是存款业务而非保险业务,其未在保险单上签字、保险合同不能成立的主张,原告不能提供有效证据予以证实,其主张于法无据。鉴于诉讼中保险公司同意解除合同,最终法院判决解除双方合同,保险公司退还保费并支付相应利息。本案经两审终审,最终以银行方完全胜诉,不承担任何责任而顺利结束。

【法律建议】

一、此类案件存在的主要风险

1.银行未向客户充分提示理财、保险产品中所存在的风险。实践中,部分业务经办人员出于营销方面的考虑,未向客户充分说明推荐的理财、保险产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一旦客户资金发生损失极易引发争议。另,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在营销中进行不实宣传也存在被对方录音的风险,可能会被用于证明银行存在过错的直接证据。

2.业务凭证填写要素不完全所带来的风险。客户在业务凭证上的签字,是证明客户已经充分知晓其所办理的业务内容,以及客户真实意思表示的最直接证据,以本案为例,客户提出双方未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最主要依据即为客户未在保险单上签字,因此主张保险合同不成立。此案银行获胜的关键就在于法院最终认定原告是在充分了解了我行代理的保险理财产品的基础上,并在代理凭证上亲笔签字进行了购买确认,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法院认为原告主张明显与其签名认可的保险费代收凭证上明确反映出的内容直接相悖,明显违背通常的储蓄存款交易惯例,也违背正常的生活常识,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经投保人和保险人协商同意,也可以采取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书面协议形式订立保险合同。”之规定,法院最终认定原告保险合同未成立的主张于法无据。

二、针对此类案件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风险防范建议

1.我行工作人员在向客户推荐各类金融产品时应尽到告知义务。

应向客户做详细说明,使客户充分认识到该产品与普通的金融业务是有区别的,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请客户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后再进行审慎的投资,同时应告知客户因购买我行代理的理财产品后所出现的利益盈亏我行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另外,工作人员在营销过程中应避免不实宣传,避免对客户进行误导,防止因客户误解而导致不必要的纠纷甚至诉讼。

2.我行工作人员应清晰自身职责范围,熟悉与第三方金融产品公司合作协议的内容,充分理解我方的代理权限,在向客户进行推荐代理金融产品时,要尊重客户的个人意愿,避免对客户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做出超越代理范围的行为。

3.出现纠纷后应及时通报上级部门,积极联系客户与第三方金融产品公司进行协商。我行作为金融产品的代理机构,在客户与金融产品售卖主体之间起到的往往只是第三方的中间作用,因此业务经办行首先要确保自身没有做出超出代理权限的行为,其次就是在出现纠纷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积极协助双方进行协商,争取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三条

下载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首例死者家属告保险公司案开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