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6:2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第一篇: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文 冯健 兰锐 李贵才/图)30年栉风沐雨,拼搏进取;30年开拓创新,力争上游。我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发扬传统,注重质量,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水平创新人才。如今,我校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向着培养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高起高放 勇立潮头

我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31年,我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49年,学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设立研究生班,在全国招收研究生,为各高校培养师资和出国预备人员。从1949年到1955年,学校共开办7期研究生班,累计培养1228名研究生;1953年我校开始师资培养工作,1953年~1954年共有143名进修教师到校学习。1951年~1960年,哈工大先后聘请了74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来校工作,建立了由苏联专家直接培养的3年制师资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1952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试行两年制研究生部的教育制度。1960年后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校还曾试点招收过部分研究生……

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为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虽然经历了南迁北返和“文革”的破坏,但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划归航天部领导;进入全国15所重点建设大学之列;通过世行贷款充实大批先进物资设备……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为研究生院的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之一,研究生培养、研究生院的成立对我校发展非常重要。我校是全国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高校之一。1978年,我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我校开始在17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哈工大成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试办研究生院是哈工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规范化,而且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科学研究、提升师资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建院初期,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改革与发展,使研究生教育走上正轨,逐步建立起研究生培养体系。在此期间,我校先后进行了研究生导师资格审查、学位授予质量评估等活动,开展了单独考试招收在职人员试点等工作,认真总结完善培养经验。研究生院还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建立起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体系,使研究生教育工作更加规范。

由于我校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与把关严格,在198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博士点评审中,我校评上了8个博士点;在1986年第二届评审中评上了10个博士点,通过数居全国高校首位。1985年我校可推荐少数优秀应届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建立金属材料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6年试点单独考试招收在职人员为硕士生;1985年2月5日,我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雷廷权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沈显璞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同年我校光学、机械制造等7个学科被

评为重点学科……这些成绩彰显出我校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校以雄厚的师资力量、较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参照国际模式,不断深化改革,使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1990年,学校有权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1年,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立;1993年,我校开展自行审批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试点工作,成为东北地区唯一获得这项试点权的单位;199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在1995年首次全国研究生院评估中,研究生院是受到国家教育委员会表彰的10所研究生院之一;1996年,我校被正式批准建立研究生院,揭开了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历史新篇章;1999年,研究生院被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雷廷权院士等人完成的“工科二年制硕士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等3个项目获得全国教学成果奖。我校还是全国首批进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硕士,自行遴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单位……

进入新世纪,我校研究生教育瞄准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锐意进取,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与培养工作,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扩大了国际影响力,至今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

2000年6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3年,我校在全国首先进行博士生招生方式改革;2005年起开展研究生教育校内评估工作;2006年在全国首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9个一级学科获评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硕士研究生按学术型和应用型两个系列分类培养;2010年成为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这些改革与举措,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我校还积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和交流关系,并开展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工作,同时面向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兢兢业业、竭诚奉献,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鲜明的研究生教育传统和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学位授权点及学科建设实现了长足进步,位居全国前列;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30年共授予博士学位9767人,硕士学位62534人;积极实施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招生方式等重大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获得全国优博论文和优博提名论文分别为19篇和52篇,毕业研究生8人成为院士,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数量、质量和申请专利数量大幅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迅速,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国内领先,来华留学学位生数量逐年增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绩斐然,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

如今,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重质量 追求卓越

“上手快”、“动手能力强”、“后劲足”、“善打硬仗”……这是用人单位一直以来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这些好口碑得益于在人才培养中,我校始终将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特色求卓越,严格各个培养环节和学位授予程序的把关,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建院初期,我校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把关尤为严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研究生在论文答辩前,要发送30份详细摘要进行通信评议,并收回全部30份评议意见才能参加答辩。校学位委员会在制度建设中把全校各学院好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吸纳、推广到全校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同时进行研究生培养质量大检查等活动,这为今天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预留师资等新教师选聘方式,加大出国留学工作的力度,出台《关于新教师选聘工作的若干规定》、《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及配套措施,促进优秀教师快速成长。学校还通过实施境外兼职博导聘任、“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等措施,使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我校从2002年开始聘任境外高水平的导师担任境外兼职博士生导师。12年来共聘任152位境外兼职博导。境外高水平学者担任我校博士生导师,不仅提高了博士生导师队伍的水平,而且促进了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

2010年,我校启动实施了“首席国际学术顾问计划”。来自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11名相关领域国际一流学者成为首批首席国际学术顾问。他们的相继加入,提高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也是我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在人才引进方面,学校出台了“哈工大人才引进百人计划”、“海外学术合作基地建设计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中来。2010年至今,我校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86人,有力支撑了研究生培养。

学校从2002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博士生导师招生登记工作,明确博士生导师不是固定的职称,而是培养和指导博士研究生的工作岗位,按需设岗,建立了博士生导师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这对调动导师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7年,博士生指导教师遴选制度改革成为我校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优秀的副教授也可以参加博士生导师遴选,改变了过去只有教授才能参评博士生导师的局面。目前已有309名满足条件的优秀副教授评上博导,为博士生导师队伍增添了新的血液。

为进一步优化生源配置、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我校自2013年起实行博士生招生计划年度申报工作。各学院组织对导师的博士生招生计划进行审核,将招生指标向培养条件好和培养质量高的导师倾斜,对培养条件不够或培养质量出现严重问题的导师暂停招生。

加强研究生主干课程建设与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也是我校研究生教育的优秀传统。为保证研究生主干课程的授课质量,我校已分11批建设了282门主干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我校还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010至2013年,学校支持了56个课程建设项目,55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年,学校获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14项,是近年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次。我校还单独设置了实践类型课程,新增综合实验课或开设实验的

课程260门,这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充分借鉴国际高水平大学在研究生教学中的经验,我校于2008年起启动了“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项目。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79名高水平学者走进课堂,并与我校教授组成共建小组,全方位确定并实施课程方案,到目前为止共建研究生课程达74门。共建课程受到了研究生的广泛欢迎,也促进我校教师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共建课程《现代信息光学》负责人谭久彬教授研究团队与威尔森教授进行合作研究,使我校在共焦显微技术及理论方向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我校积极建设留学生英文授课课程体系。2013年,材料类、土木类、管理人文类、机械类、电类5大类硕士留学生英文授课体系初步建成,并已全部开课。目前全校英文系列课程总计90门,其中“管理沟通”和“管理研究方法”入选为教育部“2013年度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

国际化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近年来,我校通过加强公派研究生项目、博士生国外短期访学、国际会议、双边及多边博士生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工作,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从2007年我校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来,共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777人,连续3年派出数量在全国名列第一,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公派留学项目的选派质量也逐年提高,派出学生主要分布在美国等26个国家的348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

我校通过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博士生模拟国际会议、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学术论坛、科技比赛等种类齐全、覆盖面广的系列学术活动,大力支持双边(多边)博士生学术论坛,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为研究生营造了多元的学术交流环境,搭建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2013年,我校有124名博士生获得博士生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在境外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38名博士生赴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参加双边、多边博士生学术论坛。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我校学科实力显著提高,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根据ESI的统计:至2013年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同时,在3次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我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科实力进一步增强。如在第三轮学科评估(2009-2011)中,力学学科排名第一,是我校首次获得排名第一的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学科分别排名第二,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分别排名第三。这些重要成绩为我校培养研究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及时发现研究生教学和培养工作中的问题,系统地建立一套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我校从2005年秋季学期起开始进行研究生教育校内评估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两轮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对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生培养中,我校一直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了细化博士生培养环节,学校重新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学术交流、科学研究、论文工作等培养环节。同时,为进一步规范过程管理,新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将综合考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活动4个必修环节计入学分,通过量化评价标准加强对

学生的考核。我校还不断加强硕士生开题报告、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等工作,保证培养质量。

建校以来,我校就有着优秀的育人传统和氛围,始终高度重视研究生德育工作,是全国最早成立研究生工作部的高校之一。学校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与培养紧密结合、巩固和完善研究生德育工作、全面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实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目标,建立了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校研究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研究生》哈尔滨通联站连续多年获《中国研究生》杂志“全国优秀通联站”称号;2012~2013年,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及奖励4项;涌现出了“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杨振岭、“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张健、全国首位西部支教博士生陈苏、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等一批新时期优秀研究生个人和先进集体。

历经多年的发展建设,哈工大研究生教育彰显出勃勃生机。在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的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现场评估中,我校总分与现场考察分在“985工程”高校组中均排名第一。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思想、教师队伍、研究生培养条件、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特色等工作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3年我校又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提名论文9篇,这是我校获选论文最多的一次。

锐意创新 彰显特色

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我校一直注重积极探索,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不断总结研究生培养经验,以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及实践适合中国国情并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如何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以学制改革带动和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效率?我校通过科学分析与反复论证,找到了答案。1994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在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重新审视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定位,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探索出知识、能力、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硕士生两年制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务院学位办也从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

为保证缩短学制后不降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在1994年第一次全面修订了培养方案,对原2.5年制硕士生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课程体系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必要的实验课程或实验环节,加强对研究生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学位课更注重加强基础,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较好的理论深度和更宽的覆盖面。在调整课程体系的同时,学校还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使课程的内容结构更加系统和深化。

自实行两年制培养硕士生以来,在国内同行专家评审随机抽取硕士生学位论文时,专家们对我校两年制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给予充分肯定。实践证明硕士生培养两年制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社会对硕士层次人才的需求,显著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效率,降低了培养成本,较大程度地解决了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与现有教育资源有限的矛盾。哈工大硕士生培养两年制带动了全国硕士生培养制度的改革,全国已有几十所重点大学开始实行硕士生培养两年制。而且,这一改革促进了我国对硕士研究生培养在理念上的重新定位,对推动我国研究生

教育的国际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培养机制改革也是我校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实行的一次重大变革。为了解决目前研究生资助体系中的大锅饭、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权利不明确、研究生待遇偏低等困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2006年,我校率先在全国首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于硕士生,以创新培养基金设置为牵引,改革机制,建立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生招生及培养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博士生,在国家及学校资助为主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导师资助制,明确导师在博士生招生及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实行基金申报制,优化教育及科研资源,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博士生。

多年以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建立起了研究生基本奖助学金动态评定体系,形成了对研究生的引导和激励,激发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明确了导师的责权利,加强了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选择及资助力度,增强了导师的责任心;显著提高了博士生的待遇,使博士生能够潜心学习和研究。教育部对我校的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给予高度评价,并多次请我校在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2007年,全国高校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我校。这一年,我校率先在全国启动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进行分类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论文要求都按照不同的定位分别设置,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7年初,各试点院(系)开始按照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个系列进行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各试点院(系)都新开了一些课程或增设了不少学位课与选修课。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学术研究型的硕士学位论文偏重于理论深度和难度,而应用研究型硕士学位论文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研究等,以期满足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机电学院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标准制定具有特色,将论文分成工程设计型、产品研发型等6种类型,并分别制定标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9年,我校在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成为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之一。为了更好地突出两种类型的培养特色,各学科领域分别对两种类型的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我校还大力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促进校企联合办学新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我校利用“985工程”建设经费,重点建设了11个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2014年,我校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入选“全国示范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经过多年的试点与改革探索,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2013年,我校已有16个学院、25个一级学科实施分类培养。2012级和2013级硕士生中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单位的应用型研究生比例分别为54.18%和51.12%。2013年,我校获得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优秀试点领域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秀院校称号。2014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实践类一等奖。

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博士研究生招生办法改革,以期选拔真正具有科研潜力与兴趣的学生作为博士研究生。2003年秋季学期起,我校在全国首先进行博士生招生方式改革。学校将

博士生入学考试方式由原来的3门课程全部由学校统一组织,调整为学校只统一组织外语和专业基础课的考试。专业综合课的考试则由院(系)组织进行,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加大导师在招生中的自主权;改变外语试题的类型,增强对考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考核。

为进一步发挥导师和学科在博士生招生选拔中的作用,拓宽选拔人才的途径,使有突出学术专长和培养潜质的创新型人才能够继续深造,我校在2012年开始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目前已在学校开始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重点增加了对考生申请材料的评价环节,并根据不同考生的情况,在下一阶段的考核中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以学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考察结果作为录取博士生的主要依据,这更加符合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规律,也更加有利于提高博士生选拔质量。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录取工作也是研究生教育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招生录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招生方面,我校通过提前选拔优秀统考生、举办优秀硕士生源选拔暑期夏令营、设立“优秀推免生专项奖学金”等举措吸收大量优秀生源报考我校。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我校的考生人数共计13196人,创历史新高。同年,我校共接收外校推免生431人,是历年来接收数量最多的一次。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也颇具特色。为避免不同面试小组的差异、面试过程中的偶然性、问题的随意性所带来的考核不够严谨的问题,我校试点和推广了更为科学的结构化和标准化面试方法,提高了选拔的科学性,受到面试专家和考生的普遍认可,目前学校正在制订统一规范向全校范围推广。

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加大对国家及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各类优秀研究生的宣传与奖励力度,设立“优秀博士生创新研究基金”等举措,营造拔尖人才成长氛围,全面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

历经长期的发展建设,我校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研究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培养层次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家、社会输送了大量拔尖创新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与关注。2013年,博士生申请发明专利684项,发表SCI论文1531篇、EI2224篇、国际会议论文996篇,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总数4308篇,人均5.65篇;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总数为15587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4000余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144人,硕士生导师2417人。如今,研究生教育已发展为以理、工为主,经、管、法、哲、文相结合,多学科门类的培养格局。

今天,我校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积极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生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研究生教育将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凝练特色、锐意进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为重点,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实现“两项自主”、推进“三项建设”、完善“四个体系”、改革“五种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而不懈努力。

研究生院挂牌仪式

首届研究生院院长黄文虎院士在指导研究生

刘永坦院士在毕业典礼上

雷廷权院士和教师们在研究工作

在我校召开的全国第五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

2004年全国博士生论坛在校举行

我校研究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

外国专家为研究生授课

研究生开学典礼

研究生毕业典礼

外国留学生在毕业典礼上

博士生素质拓展训练

由研究生成立的华鑫智能机器人创新有限公司展示家用、教学用的月球车机器人

第二篇:大鹏扶摇起 展翅正高飞---写在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开业揭牌之际(十堰日报)

大鹏扶摇起 展翅正高飞

———写在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开业揭牌之际

引言

五十八年,在波涛汹涌的历史洪流中,这是一段饱含沧桑的成长历程;

五十八年,在大浪淘沙的精神疆域中,这是对农信人意志的敲打和锤炼;

五十八年,在风雨无阻的征程上,到处都铭刻着奋发向上、铭刻着坚持不懈、铭刻着破旧立新、铭刻着锐意进取。

这,就是丹江口市农村信用社的历史缩影。但这,却并不是丹江口市农信人精神的全部。站在历史的石阶上回望,在丹江口市农信人成功光环的背后,他们更为注重的,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使命、是义无反顾的承受与担当、是一个“农金”脊梁的挺拔与刚强!

正是如此,他们才能让承诺了50余载的支农誓言,依旧掷地有声;才能让绵延了50余载的脚步,依旧铿锵有力;正是如此,在丹江口市农信社的历史篇章中,才会充斥着喷薄欲出的生命力!也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淡却荣耀,才会选择再度扬帆启航!

2010年12月16日,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隆重举行了开业揭牌仪式,新体制框架下一家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组建的股份合作制银行在中国水都雄起,成为十堰市首家向“银行”机构华丽转型的县级联社。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它会以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载入十堰金融业发展的光辉史册!

这一刻,我们将铺开历史的卷轴,去追寻成功者的足迹!这一刻,就让我们一同欢呼,为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的美好前程喝彩!这一刻,就让我们来一同感悟成长、一同品读成功、一同分享喜悦„„

【沿革篇】

经风雨数十载后终见彩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和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下,农村信用社虽然一路风雨坎坷,一路悲欢离合,但仍然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

1952年9月,根据人总行提出的“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农村金融指导思想,均县(现丹江口市)县委首先在均县程家营乡(现丁家营)试办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均县第一家信用社—程家营乡信用社。伴随着全国农村“三大合作”运动的兴起,到1955年底,均县已发展信用社119个,信用站9个,人数达到174人。当时的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出资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由社员指定人员管理经营,并对社员负责,致力于服务“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1966年,根据省委的要求,信用社由以公社为单位设立改为以区为单位设立,与银行营业所合并办公,均县全县信用社减少到75个,职工94人,股金23.6万元,公积金32.8万元,组织存款413.4万元,贷款161.7万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该市农村信用社进入了深化改革、曲折发展的历史新时期。1985年3月10日,丹江口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正式成立,隶属于丹江口市农业银行。1986年,该社围绕恢复和加强“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搞活信用社业务,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对拓展信用社业务、改善经营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1987年,农村信用社管理有了新的突破,乡镇所、社实行分设,改变了过去农行营业所领导信用社的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市联社实施对乡镇信用社的领导。至此,该市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明显改善,经营活力不断增强,各项业务活动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到1995年底,该市共有独立核算信用社10个,非独立核算信用分社25个,信用站64个,各项存款余额达728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248万元。

1996年11月,该社与丹江口市农业银行正式脱离隶属关系,统一接受丹江口市人民银行和十堰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办公室双重管理,这标志着该市信合事业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该市农村信用社由此迈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轨道。为解决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从1997年11月起,该社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文件精神,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改造,把信用社办成社员入股、社员民主管理的合作金融机构。通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陈昌学为理事长兼主任的领导集体,坚持按合作制规范商业化经营,闯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到1999年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9858万元,贷款余额4356万元。

自2000年以来,该社在以张功林、姜涛、胡古进为首的三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克服了种种困难,推动各项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不仅实现了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而且在管理体制上由合作制过渡到了股份合作制。

【发展篇】

谋发展攻坚克难毅然前行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社已深深植根于丹江口市这片经济热土。到2000年,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竞争日趋激烈,该社由于多年的粗放经营管理,该社资产质量低下、历史包袱沉重、网点装修陈旧、技术手段落后、发展能力不足,下一步发展面临极大困难。如何能把这个“底子薄、基础差、规模小”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最终屹立于强者之林?该社领导常常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2000年11月,以张功林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内部管理上,大力整顿工作作风,从严治社,查出各类违规违纪20余人,端正了社风,树立了形象。在内部改革上,率先在十堰农信社系统开展 “四项改革”试点,一次性撤、并、降、迁网点30个,分流富余人员65人,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经营管理上,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广揽人才,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加大重点客户营销力度,实现了良好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该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2001年、2002年全省86个县级联社经营业绩考核中,该社分别跃居全省第三、第十三名,创造了行社“脱钩”以来的最好经营业绩。

为打好效益翻身仗,自2003年以来,以姜涛为主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率领该社干部员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确定利用地域、人脉优势和该市的实际情况,走个性化服务和差异化发展道路。他们通过加大系统营销、强化经营管理、突出业务创新、大力实施“123”、“114”、“236”等战略,使该社资金实力迅速由弱到强,业务规模逐渐由小到大,经营项目不断由少到多,服务手段由手工操作全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到2005年底,该社各项存款余额4918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7725万元,继2003年实现盈余13万元、摘掉了亏损帽子后,2004年盈余112万元,2005年盈余226万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新高。

2005年统一法人后,该社没有放松业务发展,特别是2008年以胡古进为主的领导班子提出加快业务发展的口号后,着力从理念、方式、机制、创新、服务上寻求突破,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们统筹城乡市场,实施经营战略转型,在农村通过创新农贷产品、落实贷款尽职免责条款和 “四包一挂”制度,加大了支农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金融阵地。在丹江口市城区大力实施 “大项目、大市场、大企业”战略,全面提高商业化发展水平,支持对象覆盖了汽车零部件加工和经销、电化工、水产品加工、房地产、医药化工和商贸流通等行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营格局。

经历了岁月的洗涤,该社已逐步发展成为该市金融机构中网点最多、规模最大、业务辐射最广、为“三农”及民营经济服务最直接有效的一家金融机构,像金融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绽放于中国水都。

【管理篇】

求创新竞争实力日渐雄厚

创新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该社全体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借鉴其它商业银行的有益经验,加大创新力度,应对市场发展变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社已彻底改变落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管人用人方面,该社按照“事业选拔人、制度规范人、情感凝聚人、待遇吸引人”的方针,推行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废除“铁工资”,营造了用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了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把提高干部员工队伍素质作为促进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通过强化培训,向社会公开招录员工,补充新鲜血液,实现了全社员工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在全行193名在职员工中,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5%,比2005年末增加47人。

在科技支撑方面,该社全面推广省联社开发出的全国联网综合业务系统,解决了多年来制约业务发展的结算瓶颈;运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全面推行系统管贷、系统审批,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了贷款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发行了具有信合品牌特色的福卡,结束了“信合无卡”的历史;在开通电子门柜业务、全国特约电子汇兑业务和大小额支付结算系统等业务的基础上,又相继开通自助银行、短信服务、校园福卡、农民工银行卡、个人存款全国跨行通存通兑、转账电话等业务,全面畅通了结算渠道,实现了网络化经营。截至今年11月底,该市联社已累计发行福卡9.8万张,发展POS特约和特惠商户99家,进一步增强了辐射城乡的服务功能。

在金融产品方面,2000年该社几乎只有存贷款业务。在支持城乡经济快速发展中,该社不断完善传统的存、贷、汇银行业务,积极开办各类代理业务,不断增加和完善金融产品种类,形成了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相互配合,公司业务、个人业务、银行卡业务齐头并进的多元化金融产品体系,大大丰富了金融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为市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尤其是推出的渔业养殖联保贷款、林权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区域特色金融产品,成为新形势下农信社网络和服务重点客户的有力武器。

在风险管控方面,该社制定了一系列业务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存款、贷款、中间业务、不良资产经营管理等所有业务的各个操作环节,折射出“制度管人、从严治社”的科学理念。加大案件防范工作力度,从“抓教育、强执行、勤检查、严问责、促整改、建机制”等方面着手,促使陈案得到充分暴露、新案得到有效遏制,内控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把清收不良贷款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进一步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贷款到期收回率从2005年的96%逐年提高到2010年11月末的99%,不良率仅为2.59%,占比较2005年末下降3.6%。

【改革篇】

推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2000年以前,虽然管理体制几经更迭,但该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产权不明晰带来的管理体制不畅、运作机制不顺的问题。面对历史包袱重、资产质量差、业务总量小、市场份额少、经营效益低、硬件设施弱、社会知名度不高、各项工作徘徊不前的现实,如何摆脱困境?深化改革,尽快解决长期存在的各类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问题,加快发展、自我超越成为惟一选择。

进入新世纪以来,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相关精神,在上级联社和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民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指导下,该社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2005年11月25日,湖北银监局批准筹建“丹江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该社优化股权结构,积极引导法人、自然人投资入股,提高投资股、法人股占比,使信用社资本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12月26日,统一法人后的丹江口市农信联社正式挂牌开业,改变了县级联社和乡镇农信社都是独立法人的状况。与此同时,该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 “三会一层”,实行理事长、主任分设,健全了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监督程序,逐步形成了理事会决策、经营班子执行、监事会监督的制衡机制。

改革为该社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依托地方经济的蓬勃向上,该社有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并得以在新的高度上起飞。在2007年顺利实现央行票据兑付之后,按照银监会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该社又开始了新一轮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核心、以股份制改造为方向、以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不仅有利于该社扩充资本实力、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而且有利于该社化解历史包袱、实现轻装上阵,利于提高单户贷款限额、增加信贷投放,增强农信社支持县域经济的实力,直接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可支配财力,同时对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业务发展、增强服务功能、改善本地区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作用。

在2009年3月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之初,该社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弥补资金缺口难度较大,以2008年12月末数据测算,资金缺口达1755万元。二是历年亏损包袱较大,历年亏损挂账尚有1555万元。三是资本充足率偏低,离规定比例8%以上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该社积极向丹江口市委、市政府汇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丹江口市政府成立了支持农信社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组建农村银行的方案和措施,并通过改制企业优质资产置换和即征即返土地出让金的方式弥补资金缺口1755万元,消化了历史包袱,解决了困扰组建农合行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筹建工作小组面向社会公开征集1200名发起人,募集股金8600万元,保证了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达标。该社于2009年10月和11月分别向湖北银监局和银监会逐级上报了筹建请示,银监会于2010年5月27日正式批复筹建 “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湖北银监局于11月15日下发了开业批复。

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该社大力推进县级联社转型,着力加大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经营的力度,通过增设公司业务部、个人业务部和不良资产经营部,进一步强化县级联社经营职能。此外,该社本着 “精简、效能”经营管理原则,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将经营分为 “前台”营销体系、“中台”风险控制体系和 “后台”监督服务支撑体系,实行前后台分离,建立起了立体营销维护网络体系,对业务发展起着强大的驱动作用。目前,该社营业网点总计15个,比2005年末减少3个,其中,1个营业部、6个支行、8个分理处,机关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会统计部等11个职能部门,逐步实现了县级联社由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董事长胡古进提出: “要本着对合行科学发展、对股东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 ‘新体制、新机制、新观念、新举措’的要求,真正实现从合作制到股份制 ‘脱胎换骨’的转变。”

【责任篇】

担重责牢记宗旨不辱使命

饮水思源。快速发展起来的丹江口市农村信用社,始终追求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

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农信社被广大农民亲切地称为“身边的银行”、“自己的银行”。该社把解决好广大农民资金需求作为首要责任,广泛开展了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农户调查评级,做实小额农贷,建立了包村信贷员制度和“四个一”信贷服务制度,一村一张公示牌,一户一张联系卡,一人一本工作日志,一月一张监测表,实现了信贷服务全覆盖。到2010年11月底,该市农信社已评定 “信用户”1.6万户,占比达60%,“信用村”41个,占比达74%,“信用乡(镇)”4个,占比达100%,累计投放支农贷款14.6亿元,其中农户贷款4.1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一直占该市金融机构的90%以上。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该社根据市域经济发展较快、中小企业比较集中、产业链条连接紧密的优势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周期短、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在服务上求新求细,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的胆识,改进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方便中小企业。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该社又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与企业共克时艰,支持“扩内需、保增长、保稳定”。该市农信社调增信贷计划,主动与地方政府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5.45亿元,与企业共度经济“寒冬”。5年来,累计向博澳水产、宏茂冶金、生亿磷化等中小企业贷款10.05亿元,支持中小企业400多户,吸纳就业人员1万余人。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该市农信社始终高度关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问题,将“低碳”理念融入信贷营销战略,支持低碳经济,致力保护环境。该社支持“低碳”产业调整升级,对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企业推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绿色能源产业、低碳循环农业和污水处理工程。5年来放贷1.5亿元,支持20多个环保项目和企业,否决16个“两高一剩”贷款项目,退出1亿多元“两高一剩”项目贷款。同时,为保证国家和地方政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社以强烈的责任感做好惠农资金代发工作。近年来,他们向近3万农户及时准确地代理发放了涵盖农业、林业、商业、民政、计生、教育、社会保障和服务等领域的补贴资金。

多年来,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该社开发出适宜的贷款品种,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5年来,累计发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600万元,支持1250名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为政府分忧。2003年从安泰激素公司的下岗职工陈教娥,贷到了5万元下岗失业小额贷款,作为下岗后第一笔创业资金。如今陈教娥的华农工贸机械加工厂办得有声有色,并带动近30名下岗失业的兄弟姐妹再就业。同时,广泛开展了以“贷款助学,信用树人”为主题的“圆梦工程”,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422万元,资助1500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目前就读华中科技大学的习家店镇杏花村的王强同学说:“无论我将来到了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我都会记得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信用社帮助我圆了大学梦。”

面对各种困难和自然灾害,该市信合员工情系灾区,心系灾民,迅速行动,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四川汶川和甘肃玉树地震后,该市农村信用社响应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累计向灾区捐款12万余元。2010年,面对特大洪涝灾害,该社全面开展灾情调查,统计灾区资金需求状况,开辟“专人调查、专窗投放、专款专用”的救灾通道,帮助受灾农户恢复生产,共发放救灾贴息贷款5529万元。

【业绩篇】

结硕果辛勤耕耘铸就品牌

十年磨一剑。丹江口市农村信用社数十年如一日地承担着支持“三农”发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不仅自身改革发展成效显著,而且获得了来自各方的肯定、帮助和支持。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丹江口市农信社经过艰辛努力,获得了人民银行3431万元央行票据兑付资金扶持、省联社 “发展和处置风险资金”569万元、市政府扶持资金1755万元、税收减免1307万元和保值贴息13万元。这些扶持资金和优惠政策,对推进该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该社累计按照省、十堰联社要求提取坏账准备等各项拨备3700万元,其中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从2005年22.47%提高到2010年11月末的160%。足额的拨备提取,增添了该社的发展后劲。

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引领发展。5年来,该社围绕“一级法人、统一核算、分级管理、授权经营”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快经营机制转换,深化授权管理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整合了业务流程,完善了竞争机制,企业活力日益凸现。通过5年改革,该社实现了“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营效益持续向好、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支农服务力度加大、职工福利待遇明显改善、内控体系逐步加强、社会知名度明显提升,严防了各类经济案件发生”的良好局面。该社的快速崛起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随州、汉川、保康、广水、老河口等地的农村信用社专程派人考察其改革发展经验。

伴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进程,该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当初不起眼的“小字辈”,逐渐成长为丹江口市金融行业中的佼佼者。统计数据表明,改革在该社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年来,该社各项存款以年均1.8亿元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11月末存款余额达到18.64亿元,是2005年11月末的3.7倍;各项贷款年均净投放9100万元,到2010年11月末贷款余额达到8.52亿元,是2005年11月末的2.77倍;中间业务从零起步,5年来累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310万元,今年元至11月又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53万元;盈利能力持续向好,2005年至2009年分别盈利226万元、390万元、600万元、1100万元、1298万元,今年元至11月又实现综合效益2447万元;注册资本由2005年的469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8600万元。

该社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和自身发展实际,确立了“立足社区、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敏锐地把握市场的脉搏,坚持服务地方政府“生态立市、旅游活市、工业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民营企业的银行”、“社区市民的银行”、“农民自己的银行”,实现了各项业务全面发展、各项管理紧步跟进、各项改革深入展开,走出了一条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实现自身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历经改革攻坚,丹江口市农信社已成为丹江口市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先后获得“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最佳管理县级联社”、“全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等多项荣誉。

丹江口市农信社作为该市金融系统的佼佼者,他们曾用宽厚的胸膛不遗余力支撑丹江口市地方经济发展,在他们全力呵护下,一家家企业拔地而起,由小到大;一户户农民喜奔小康,由穷变富。正如丹江口市委常委、副市长陆鹏所言:“这些年,信用联社对丹江口市经济发展功不可没,信用社是地方政府的‘贴身小棉袄’,是中小企业的坚强后盾,是农民致富的靠山。”

【展望篇】

从头越蓝图绘就前景可期

如今,在开业的爆竹声中,丹江口市农村信用社辉煌谢幕,新的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又扬帆起航,开始书写新的篇章。“农村信用社更名背后反映的是综合实力的提升。”陆鹏指出,更名为合作银行,标志着农信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走上了向现代化商业银行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今年全省第六家、十堰市首家成立的股份合作制银行,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无疑肩负着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该市领导希望,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以更名为契机,励精图治,勇立潮头,进一步构建先进的治理结构和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进一步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深化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着力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和持续赢利能力;进一步加快战略布局,为丹江口市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服务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努力打造一个“资本充足、内控严密、经营合规、特色突出、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化精品银行。

该行董事长胡古进明确表示,农信社无论怎样改,支农方向不会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不会改。丹江口农合行将秉承农信社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支持丹江口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如既往地当好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坚持 “机制更新、管理更严、服务更优、形象更好、效益更高、发展更快”的指导思想,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加快经营战略转型,不断加强和改善 “三农”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以优质的服务和优异的业绩回馈社会、回馈客户、回馈股东。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新成立的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的宏图已经绘就。经营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12年,各项存款突破24亿元,各项贷款达到13.5亿元;全方位拓展业务领域,再造业务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大力拓展福卡、融资、债券、票据等业务;实现经济效益和员工、股东收入稳步增长。按照企业效益、员工收入、股东收入同步增长的原则,适时调整分配制度,实现员工收入稳步增长。打造一支过硬的员工干部队伍。通过强化约束机制、自觉学习、组织培训、技能考核等措施,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全力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

历史镌刻了成绩,未来展现着宏图。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将以揭牌开业为新的起点,迎接新挑战,踏上新征程,弘扬新风貌,实现新跨越,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谱写新的华彩乐章!目前,他们正围绕 《湖北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经营方针及2010年至2012年业务发展规划》制定更为详细的业务发展、资产质量管理和资本管理等策略,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经营管理,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努力建成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的,让党和政府满意、监管部门放心、客户和股东满意的一流现代银行而努力奋斗。

【总 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董事长胡古进的带领下,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的揭牌开业成为现实,一个连接城乡、造福大众的现代股份合作制银行展现在世人面前。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的成立,既是丹江口市经济实力的综合反映和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该市联社跨越发展的重要标志和锐意创新的根本体现,更是该市联社做大做强的战略突破。在新的征途上,丹江口农村合作银行将以崭新的面貌、一流的业绩不断书写新的华章!我们相信,秉承58年的优良传统,凭借着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有着辉煌过去的农村合作银行将走得更快、更稳,打造“精品银行”将不再遥不可及!

本期策划:代新胜 卢传红 张启发 撰 稿:叶 松 陈洪波 摄 影:叶 松 丁家国

第三篇:2014奥鹏教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法律基础》网上大作业

《法律基础》大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答题: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法律制定的原则是指立法者在法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法的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化。我国现阶段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一、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民主性原则

二、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性相结合原则

三、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一)合宪性原则

(二)法制统一原则

2、简答题:诉讼证据有哪些特征?我国三部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有哪些?

答:诉讼证据分为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是指一切诉讼证据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情况;

2、关联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必须与其所证明的案件事实有内在联系;

3、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提供、收集、调查和审查核实。

诉讼证据种类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3、简答题:承担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条件与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条件有何不同?

答:首先要明确两种责任的性质是不同的,一种是违约责任,以合同为基础,一种是侵权责任,以发生特定的法定事由为基础。其次,两者存在竞合的情形,就是所谓的责任竞合。第三,违约责任是以违反合同的约定为条件,比如合同约定应当10日履行,而对方到15日还未履行,则你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而民事侵权必须以造成损害为条件,比如你把别人的笔记本电脑摔坏了,则侵害了对方的财产权,需要赔偿以弥补对方的损失。第四,违约责任是为了促进社会交易的顺了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时非违约方的损失很少,但却可以请求你赔偿约定的大额违约金,以保护交易的安全;侵权责任则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贯彻公平原则,比如别人打烂你的笔记本电脑值8000元,你则不可要求对方赔偿10000元。

4、简答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对于缓刑期间出现的不同情形分别如何处理?

答:适用缓刑的条件: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不同情形的处理:

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案例分析题: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合同,约定甲供给乙狐皮围巾200条,总价6万元,但合同没有规定狐皮围巾的质量标准和等级,也未封存样品。甲如期发货,乙验收后支付了货款。后乙因有20条围巾未能售出,便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向法院起诉,其诉讼代理人在审理过程中又主张合同无效。问:本合同是否有效?甲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答:合同是经过双方真是的意思表示作出的,并且已经实际履行。所以合同已经生效。合同中未规定质量和等级,乙方已经接受货物并支付了货款,说明双方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甲方不需要承担位违约责任

2、案例分析题:被继承人王明春于2005年去世,其妻先于其死亡。王明春有子王繁学、王繁茂两人,有女王繁丽、王繁梅两人。其长女王繁丽于2004年死亡,留有一子李玉芬、一女李玉玲。现王繁学与王繁茂两人因继承王明春的遗产发生纠纷,王繁学以王繁茂为被告诉诸法院。法院受理此案后,通知王繁梅、李玉芬、李玉玲参加诉讼,王繁梅表示愿意参加诉

讼,但对遗产的划分她既不同意王繁茂的观点,也不同意王繁学的观点。李玉芬表示参加诉讼,李玉玲表示想继承王明春的遗产,但不愿参加诉讼。在此情况下,本案的原告应当是哪些人?

答:本案的原告:王繁学、李玉芬、李玉玲。

本案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王繁梅。

原告为:王繁学、李玉芬、李玉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

3、案例分析题: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来得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称号。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作为公民的哪些宪法权利?

此例中乡干部对刘某实行了人身强制措施,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

另外,其女儿的“三好学生”称号是学校给予的荣誉,乡村干部没有权利剥夺。答: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权和人格尊严权。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本案中,乡村干部破门而入,在一名妇女未穿戴整齐的情况下将其强行带走,并限制人身自由达一天之久,显然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人则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4、案例分析题:甲请A搬家公司搬家,A公司派B、C、D三人前往。在搬家过程中,B发现甲的掌上电脑遗落在一角,便偷偷藏入自己腰包;C与D在搬运甲最珍贵的一盆兰花时不慎将其折断,为此甲与C、D二人争吵起来,争吵之时不知是谁又将阳台上的另一盆花碰下,砸伤路人E。B、C、D见事已至此便溜之大吉。问:甲和路人E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答:1.、掌上电脑应由搬家公司和员工乙承担连带责任,如公司赔偿,则之后公司可向乙追偿;

名贵兰花应有搬家公司赔偿,并且之后公司不可向丙丁追偿。

法条依据: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理由:员工在从事职务行为中造成侵权损害,由单位承担责任;员工故意或重大过失,承担连带责任,单位赔偿后可向员工追偿;偷电脑系乙故意,故承担连带责任,花瓶系“不慎”所致,故丙丁不承担连带责任。

2、丙丁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法条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条 【共同危险行为】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理由:丙丁共同造成他人损害,不能确定行为人的,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5、案例分析题:被告人张(男,20岁)与被告人赵(男,19岁)一起在外游荡,因身上所带钱财所剩无几,便商量去抢劫附近的杂货店。两人用剩余的钱买了两把匕首。晚10时许,二人手持匕首去敲杂货店的门,店主一边大声说:“深更半夜的,你们干什么?”一边去开门。开开门后,二人见店主身材魁梧,难以对付,扭头就跑,店主急忙追赶,将被告人张抓获。后赵也被逮捕归案。问: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答:是犯罪预备,因为张某和赵某购买匕首及深更半夜去敲杂货店门的行为是为实施犯罪而创造便利条件。这两个行为并不是抢劫行为的构成要件。抢劫行为要实行了暴力,威胁或其他令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当场强行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2人并未实施上述行为,故不成立犯罪未遂,而是犯罪预备

6、案例分析题:犯罪嫌疑人严文,犯罪嫌疑人严文,男,21岁。1998年的一天下午,严文驾驶卡车违章高速行使,在超车时,其卡车的尾部将受害人王丹挂起,拖出几十米远,当场死亡。某县公安局立即派侦查员甲、乙、丙等组成侦破小组,对此案进行侦查。严文委托的律师王某未经严文同意,独立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是:侦查员甲与被害人王丹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关系密切。严文提出要求侦查员乙回避的申请,理由是:乙每次提审时,总是一

脸凶相,说话也恶狠狠的。侦查科科长丁立即停止了甲乙的侦查工作,经审查,对甲的回避申请未予批准,恢复了甲的侦查工作,但批准了对乙的回避申请。而侦查人员丙是犯罪嫌疑人严文的哥哥,丙未自行回避,王丹的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请其回避,因此,丙自始至终参加了侦查活动。请问:本案诉讼程序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答:

1、严文的申请回避理由不成立,乙不应该被批准回避

2、侦查科长不应该立即停止侦查工作,因为侦查工作不应因提起回避而停止

3、丙是被害人的哥哥,应当自行回避,推出侦查活动。

第四篇:奥鹏教育-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川大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第一次答案

培训开发与职业发展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企业在制定员工培训和发展的策略时,需要做出下列哪些决定()

A.企业希望员工按照既定的方法办事

B.招募富有经验的员工

C.终止同绩效差劲的员工的雇佣关系

D.企业的文化和企业总体策略配合得宜

2.为了有效的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方式可分为正式培训和非正培训,其正式培训的方式有()

A.一般传授

B.教练法

C.特别工作指派

D.工作轮换

3.合适的训练方法,能有效发展管理人员,以下哪些方法可适合训练()

A.非正式发展

B.在职发展

C.实地研习

D.ABC

4.理想地说,任何培训计划都由()四个步骤组成的。

A.评价--建立培训目标--培训--评估

B.评估--建立培训目标--培训--评价

C.评估--评价--建立培训目标--培训

D.评价--培训--建立培训目标--评估

5.()可以使各级主管人员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各种不同的经验,为其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打下基础。

A.理论培训

B.提升

C.职务轮换

D.辅导

6.编制的资料要有意义,显然,内容清晰、目的明确的资料更易于受训者理解和记忆。为了做到这一点,则应该()

A.在介绍资料时运用各种不同的实例

B.在培训开始时,给受训者提供所有资料的概览,使之了解整个学习资料的状况

C.尽可能少运用直观教材

D.对受训者尽量使用其已熟悉的术语和概念

7.一种对新雇员实施在岗培训十分有用的渐进式工作指导方法,通常可分为四个步骤、①操作说明②学习者准备③定期检查④试做,其中在下列按列正确一项有()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8.一些小企业可使用的行之有效的程序,包括①建立培训目标②制定任务分析记录表③写一个详细的工作说明书④制作工作指导书⑤为特定工作设计培训计划,五个步骤,其排序正确的一项()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①③②⑤④

9.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是进行组织计划的一项重内容,关于什么合理管理幅度,对下列四种说法,你最赞同哪一种?()

A.管理幅度越窄,越易控制,管理人员的费用也越低

B.管理幅度越宽,组织层次越少,但管理人员的费用会大幅度上升

C.管理幅度应视管理者能力,下属素质,工作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定

D.管理幅度的确定并不是对任何组织都是普遍重要的问题,无须考虑

10.某公司将从基层选拔了一批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上岗之前,公司委托你对他们进行培训,你认为,这种培训的重点应当放在()

A.总结他们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教训

B.熟悉公司有关中层管理人员的奖惩制度

C.促进他们重新认识管理职能的重点所在D.帮助他们完成管理角色的转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模拟操作是有效培训员工的一种正式培训方式,其优点有()

A.提升学习者知识水准

B.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水平

C.综合学习者高度参与机会

D.训练人数具有灵活性

2.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够产生怎样的效果?()

A.提高工作绩效

B.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C.提高满足满足感与安全感

D.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3.为了有效增进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企业的培训和发展需订定原则,厘定合适的训练、激励受训者。那么员工培训和发展的原则有()

A.学以致用原则

B.专业知识技能和企业文化弃重原则

C.重点培训和重点提高结合原则

D.严格考核和择优奖励原则

4.培训和发展企业员工的责任应由哪些方面分担()

A.人力资源部门

B.直属上司

C.企业策划部门

D.员工

5.工作行为成绩效差异是指实际中的工作行为成绩效与企业所期望的工作行为成绩效的差异。资料来源包括()

A.工作分析

B.员工档案

C.绩效评估

D.工作描述

6.当工作行为和绩效差异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时,企业便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以确定培训和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分析时,要涵盖哪几个层面()

A.企业层面

B.整体层面

C.工作层面

D.个人层面

7.培训和发展方案目标确定的内容包括方案目标和衡量标准,培训和发展目标可分为()

A.知识的获取

B.技术的获得

C.经验的增长

D.企业目标

8.培训和发展方案的目标应清楚包括下列哪些要素()

A.接受了培训和发展后的行为标准可以加以运用

B.在任何状况下,这个绩效标准可以加以运用

C.衡量行为成绩效标准的方法

D.培训和发展的时间选择

9.为有效培训员工,必须把握下列哪些学习原则的重点()

A.目标的设定

B.操练

C.学习的激励

D.整体或分部学习

10.培训效果的设计通常采用客观的衡量标准,其是将培训和发展方案的目标具体化,例如()

A.评估员工沟通能力

B.设定员工生产的产品品质

C.员工态度评分

D.员工意外事故次数

11.对新入职的员工,企业应安排一至数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达到企业和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培训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企业文化培训

B.员工责任意识培训

C.业务培训

D.素质培训

12.在企业正式的欢迎新员工仪式上,有为期一至数周的培训课程,让新员工熟习企业文化和动作情况,要让员工在企业有一个好的开始,企业需留意()

A.在员工上班的第一天,切勿把一大批文件堆在他前面

B.第一件事是安排新员工与直属上司进行详细会谈

C.让新员工认识一些企业专业的词汇

D.指派一名老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或友伴

13.行为塑造是较新颖的管理人员发展方法,行为塑造的基本程序包括()

A.培训

B.塑造

C.操演

D.强化

14.企业的管理层若能对员工实施有效培训方案,就可以提高员工技能,对企业极有益处,那么成功的培训者应具备有下列哪些特点()

A.熟悉培训全过程

B.熟悉培训主题

C.诚恳、幽默

D.对绝大部分学员提供协助

15.常用来评估培训有效性的方法包括()

A.问卷

B.电话调查

C.观察

D.绩效评估

下载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