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深冬丝瓜要养好茎蔓
管理深冬丝瓜要养好茎蔓
深冬,在管理丝瓜时,不要过于促花促瓜。若为追求产量,强行促花促瓜,势必造成营养分配失衡,茎蔓会因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细弱、生长缓慢,导致植株早衰,产量降低。因此,在深冬丝瓜管理中务必要注意调节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养好茎蔓。
合理留瓜。深冬时节,丝瓜植株生长缓慢,可改高温季节“2~3片叶留一个瓜”的留瓜方式为“5~6片叶留一个瓜”。
适时浇水施肥。伤根或根系不发达,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不足也是造成茎蔓细弱的重要原因。丝瓜为喜高温作物,尽管其根系发达,但是在冬季地温偏低时,根系生长速度也会变慢。特别是一次性水肥过大,很容易大幅度降低地温而造成伤根,进而导致茎蔓细弱、生长缓慢。因而应本着“膜下浇小水,重施养根肥”的原则进行浇水施肥。冲肥时应以促根养根的优质生物菌肥为主,每亩每次冲施50~60公斤即可,并配合新高脂膜配合壮瓜蒂灵,提升丝瓜吸水吸肥力度,提升丝瓜产量和质量,降低落果率,减少裂果、僵果、畸形果发生率。(花蕾)
第二篇:实现医养结合要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
实现医养结合要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
作者:齐海梅《光明日报》(2016年12月03日 10版)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与之相伴的,就是养老与医疗的需求增加。然而,对于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简单的叠加。笔者认为,实现医养结合,要解决好以下六个关键问题。
一是要以系统思维推进老年医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老年医疗服务还存在碎片化、不成体系的问题。养老特别是医养结合,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特征。这就如同人体的“骨架”和“肌肉”间的关系,“肌肉”必须附着于“骨架”之上。只有先搭好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才能构建老年医疗服务体制和各项运行机制。因此,迫切需要站在全局战略高度,大手笔推进和统领老年医疗服务领域改革,对现有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进行重组和优化。
二是我国养老和医疗服务相对独立,看病的地方养不了老,养老的地方看不了病,这种现状亟待扭转。虽然也有一些养老机构陆续建立,但因养老院看病难、费用高等因素,严重影响养老的实施和质量。需要强调的是,养老存在的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反过来会加重国家医疗费用的支出,因此,应以医疗卫生为关键,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另外,人们对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的理解还比较狭隘,表现在多侧重老年常见疾病治疗,忽视老年疾病预防、早期诊断、护理康复;侧重建立健全综合医院老年病科,忽视家庭照料、基层医疗卫生以及接续性医疗等基础性、辅助性老年医疗服务机制等。其实,医养结合的关键在“医”,只有疾病得到良好的预防和医疗管理,养老才可持续、质量才能提高,否则,医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医养结合就可能只是一句空话。
三是要以大医生团队下沉,推进基层医疗养老体系建设。基层医疗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基层全科医疗队伍建设,因而,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自然重要。但基层医疗技术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就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现有的全科医生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还远远落后于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医疗养老需求,大医生团队“下沉”,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四是要以公益性为前提,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我们研究认为,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采取完全由政府主导或完全由市场主导的思路都不够全面,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最终的目标是构建基于国家统领、调动市场参与、鼓励多方协作、拥有法治保障的以民为本、高效便利、可持续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
五是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证,推进医养结合。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政府管理层面还存在部门壁垒;较普遍存在大医院扩建,对基层卫生机构造成虹吸现象;大处方大检查、过度医疗等不规范的医疗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医保监管乏力,存在“一人参保全家用药”现象;医务人员待遇过低,积极性不高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医疗逐利不仅不能刹车,还会蔓延到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的基层这个主要承载地。这样下去,无论财政怎样投入,医保都将入不敷出,不仅分级诊疗形同虚、难以维系,还会造成医疗服务无法真正地深入到养老的各个方面,甚至会出现借养老为名的房地产泛滥,而真正意义上的医养结合将变了样,走了形,最终将会被逐利的黑洞吞噬。
最后就是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考核问责。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工作做得好不好?根本标准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特别是广大老年人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老年病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我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发展老年医疗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强化行业监管,健全老年医疗服务的准入、退出、监管制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和安全责任事故。对于人民群众非常不满意的典型个案,应当公开曝光和问责。由此,医养结合才能给广大老年人带来真真切切的幸福感、获得感。
(齐海梅,作者系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主任医师)
第三篇:要补好思想政治上的 “养”“钙”“气”
要补好思想政治上的“养”“钙”“气”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建设为基础,持之以恒地抓好教育培训,补好思想上的“养”、精神上的“钙”、为官的“气”,使广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
要毫不放松地抓理论学习,补好思想上的“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干部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就必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领导班干部要把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要有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的决心,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要有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得的智慧,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各级党校是组织干部加强理论学习的主阵地,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把学习理论的气氛搞得浓浓的。党校要教育引导
学员把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要毫不放松地抓理想信念教育,补好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有了“钙”,就会志存高远,一往无前,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绝不动摇;精神上 “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要防止精神上缺“钙”,就要始终坚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好干部的第一标准,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要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一步坚定推进辽宁科学发展、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决心。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大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牢记责任、敢于担当,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加强党史国史特别是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帮助干部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党和国
家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发展信心。
毫不放松地加强政德教育,补好为官的“气”。政德修养是领导干部政治素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综合水平的反应,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总开关、总阀门。要充分借鉴全省政德教育成果,紧密联系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深入有效地开展好政德教育,推动政德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加强以党章为重点的党性教育,教育学员干部深刻把握党的纲领、党员标准、党员权利与义务、党的组织制度、党的干部基本条件,引导干部树立党章意识,形成自觉遵守党章的行为习惯。加强以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为重点的作风教育,引导干部做讲诚信的表率,做到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做懂规矩的表率,做到谨言慎行、遵章守制;做守纪律的表率,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加强以反对“四风”为重点的群众群众路线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加强以党纪国法教育为重点的法制教育,引导干部保持廉洁操守,自觉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不断提高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道德教育。引导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自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第四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把握好六个关系
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要把握好六个关系 中共蓬莱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于明春
当前,我们已步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新阶段,也是建设和谐稳定模范城市的第二阶段。全力构建适应当前形势、体现时代要求、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大力实施人本型、综合型、服务型、和谐型管理,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和谐稳定模范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开展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着力把握好六个关系。
一要把握好高点定位与注重实效的关系。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去谋划和推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考虑前瞻性、长远性和科学性。通过创新社会管理这一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互相促进。同时,要立足实际,分类施策,循序渐进破解各类社会管理难题,与公众承受程度、社会发展速度协调运行,注重实际效果,实现保稳定、求和谐、促发展。要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增强群众安全感,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等,健全诉求平台,完善服务体系,办好实事,规范秩序,创建满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1
环境、协调高效的发展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我们针对居民小区、停车场和旅游景点等事关群众利益和社会形象的重点部位管理,进行了专题调研,推出新的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要把握好以人为本与规范管理的关系。以人为本,一方面是要把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体现人性化、亲情化管理;另一方面,是要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对象是对“人”的管理,通过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抓好社会人这个纽带,特别是特殊人群的管理,实现整个社会有序运行。在“人”的管理上,我们大力开展社会管理“3+1”家庭基石工程创建活动。“3”就是在全市村、社区的每个家庭,实行1名镇街机关干部、1名公安民警、1名调解员联系服务,包党政为民服务事项协调、治安防范和案件受理、矛盾调处、人员稳控;“1”就是每个家庭建立一套家庭档案,包括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和书面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家庭平面图,家庭成员情况和现实表现,特殊人群情况,有无涉案情况,矛盾纠纷情况,房屋、大牲畜、农机具、电视电脑等重要物品照片,实现全覆盖、动态化、即时性管理。
三要把握好依法管理与优化服务的关系。要实行管理与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不能强调管理忽视服务,又不能强调服务弱化管理。要积极推进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推进执法公开和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透明度和执法规范性,实现依法管理社会。要将管理融入服务之中,在管理的过程中体现服务,建好各类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绿色通道和平台,实现以管理带服务,有服务促管理。
四要把握好完善机制与创新机制的关系。也就是加强社会管理与创新社会管理的关系。目前我们很多社会管理,有的是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有的是一些原来已有配套的机制和模式,但是由于监督不力、执行不力,没有落实到位,不能只求创新,而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比如对两新组织的管理,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创新管理体系、机制和模式,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效应。
五要把握好统筹质量与兼顾效率的关系。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更加注重整合资源、齐抓共管。要突出管理的质量体系建设,包括执法质量体系、综合管理体系、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做到在管理的质量上更加科学、合理、管用、有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要着力提升效率。当前,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群众对办事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管理创新要体现时代性,实现信息化管理,各项管理在效率上要更加程序化,更加高效化。
六要把握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围绕公共服务保障、矛盾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防控、特殊人群管理、新型城市管理、基层基础建设、依法规范管理、社会力量联动八大体系,要实行项目化管理,全面推进,整体联动,形成综合管理格局。又要坚持因地制宜,不局限于统一的模式,突出重点,抓好难点、热点事项的管理,争创一流,打造亮点,示范带动,发挥好典型效应,带动社会管理工作发展提升。
第五篇:军队部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实施奖励要把握好“五个原则”
实施奖励要把握好“五个原则”
为使奖励充分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功效,真正成为部队全面建设的“加油站”,在实施奖励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如下“五个原则”:
一是公平性原则。奖励只有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奖励工作的真正价值。人的公平意识不是孤立的,人人都在进行社会比较,而且很关心自己的工作表现被组织认可的程度。这种比较要么被认为是公平的,要么被认为必须作一些调整。如果比较的结果造成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就会影响官兵积极性的发挥。只有量功施奖,才能使官兵体会到奖励的社会功能,从而促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局面。所以,作为施奖者要努力摒弃个人私心杂念。处以公心,实事求是,做到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管什么人,在同一条件下作出了相同的工作成绩,都应给予付“奖励。这样才能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指被奖励的人与事必须是有根据的,并与所受奖励的等级相当。准确性原则,既是实施奖励的基础,又是实施奖励的条件,是实现更高标准的公平的必然要求。奖励人,该人就必须比一般人在某些方面更突出;奖励某些人所做的事,该事就必须在同类事中更具有代表性。否则.必然降低奖励应有的价值。奖励失准,不但对受奖者缺少激励作用,更失去了对多数人的说服力。树立的典型要真实,使人看得见,学得会,能够以点带面。不能掺杂长官意识和个人感情,人为保先进。任意拔高。此功不可顶彼过,彼过
第 1 页
不可掩此功,功过分明,要按照标准和条件进行衡量分析,准确施奖。从而调动官兵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官兵的内在动力。
三是先进性原则。凡是被奖励的行为都应是正确的,但是并非所有正确的行为都应受到奖励,格守奖励先进性原则,是做好奖励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否奖励,奖给何人,根本的要看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具有引导他人、鼓舞他人的作用。树立典型本身就是一种导向,一个好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典型的本质在于其先进,典型的特点要鲜明,奖励的标准必须具有先进性。人人都可达到的奖励标准、就谈不上激励作用,人人都是先进者是不可能的。当后进消失的同时,先进也就随之消失。制订奖励的标准要适合本年位情况,既不能大高而”高小可攀”,也不能过低而人人垂手可得。运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感化官兵,达到奖励一个,带动一片,激励一片的效果。只有坚持好先进性原则,才能努力创造一种认同先进、鼓励先进、竞争先进的氛围,促进基层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是及时性原则。即在施奖过程中把握最佳时机,以提高奖励效益。人们社会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时机”,敏锐地觉察和巧妙地运用时机,果断从事,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奖励不但是对官兵行为的“先进价值报酬”,而且有着承j。启下的作用,如不能把握正确的施奖时机,会使官兵因得不到及时的鼓励而从热望的波峰跌落下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奖励的时机应与获奖欲望最强烈的阶段相吻合,将奖励贯穿渗透到基层的主要工作之中,使其更加深入、更有成效,显示出强大威力,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官兵的上进心和荣誉感,充分把握“兴奋点”,发挥奖励的导向作用。
五是民主公开原则。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奖励具有“透明度”。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走群众路线,相信依靠官兵,全面、公正、准确地实施奖励。让官兵自己把应受奖励的先进者推选出来,这样的先进才具有群众性,大家才口服心服,才能真正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出争先创优的精神风貌,使官兵的智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增强受奖者的自信心、上进心,使其充分体会到先进来之不易,激发其不断完善自我,继续向上的热情;还会影响其它官兵看到别人的长处和成绩,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取长补短,争当先进,使基层工作呈现出万马奔腾的喜人局面,增强基层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