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院人物:8位富豪20岁时在做什么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商院人物:8位富豪20岁时在做什么
20多岁时,你们都在干什么?可能在上大学,享受自己的青春,远离家乡在外获取新的经验。科技行业大多数著名的亿万富翁可不是这样。
举例来说,戴尔公司的创始人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在高中毕业前,已经开始投资股票和贵金属。在他们的青葱岁月,戴尔和其他九位创业者正忙于为今天的大型科技公司奠定基础。
1、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3岁成为亿万富翁
创建社交网站Facebook的扎克伯格是哈佛大学辍学生,他23岁时就已经成为亿万富翁。
他25的时候,Facebook在全球约有5亿用户。在此期间,扎克伯格还卷入多个法律纠纷,多人声称拥有Facebook的股份,因为他们帮助建立了这个网站。
扎克伯格26岁的时候荣膺《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2、比尔·盖茨(Bill Gates)开办自己的公司,为一款新电脑系统开发编程语言
20岁出头的时候,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决定和自己的好友,也就是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开办一家自己的软件公司。
微软的官方历史称,1975年,20岁的盖茨和朋友艾伦受到MITS Altair 8800电脑一款系统的启发,决定为Altair开发BASIC语言。
一个月后,盖茨和艾伦向微软的第一位客户,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MITS出售第一款个人电脑编程语言BASIC。
3、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多岁时艰苦跋涉去了印度,获得了改变他一生的经验,回到美国后不久,他成了一名佛教徒
19岁时,乔布斯在传奇游戏公司雅达利(Atari)担任技术员。
20岁时,他成了“办公室里最聪明的人”,但也非常的难相处。
21岁时,乔布斯和老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售卖电路板。乔布斯在度过一个采摘苹果的欢乐夏季后,他们将公司命名为“苹果电脑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4、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20多岁时过着更为传统的生活
20多岁时,鲍尔默在哈佛大学学习,专业是数学和经济。
在哈佛时,他和微软创始人盖茨成为好友。毕业后,鲍尔默在消费产品公司宝洁担任了两年的助理产品经理。
24岁时,鲍尔默从斯坦福商学院辍学,成为微软的第30名雇员。鲍尔默也是公司内盖茨直接雇佣的首位商业经理。
5、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当时都是博士候选人,但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
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在20多岁时都是斯坦福大学博士候选人。
布林称,两个人似乎在大部分领域都意见相左,但合作一段时间后,他们成了聪明的灵魂伴侣和亲密朋友。
随后佩奇和布林开发出了网页排名(PageRank)算法,并认识到这种算法可以用来打造一个比现有产品更优秀的搜索引擎。
当年他们25岁,创办了谷歌,现在是全球第一大搜索引擎。
6、从很小的时候起,迈克尔·戴尔就是一名商人了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20岁之前,戴尔已经将兼职赚来的钱投资股票和贵金属。
高中毕业后,戴尔成了奥斯汀德克萨斯州大学医学预科的学生。在这段时间,他开始了一段非正式的业务:在他的宿舍出售PC电脑的升级套件。
19岁时,戴尔从大学辍学,建立了他自己的电脑业务。戴尔称,当时他卖出了价值5-8万美元的升级PC、套件和额外组件。
27岁时,戴尔成为入选《财富》杂志500强公司中年纪最轻的首席执行官。
7、比起其他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花了更多时间才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20岁时,埃里森从两所不同的伊利诺斯州大学退学,并搬到了北卡罗来纳州。
在埃里森快到30岁的那段日子里,他在不同的公司工作过。在为中央情报局开发一个数据库项目时,埃里森获得了灵感,随后他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因此直到30岁,埃里森才开办了我们熟知的甲骨文(Oracle)公司。
8、30岁生日之前,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已经卖掉了两家公司,让自己成了亿万富翁
20多岁时,马斯克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沃顿商学院本科毕业,同时他还获得了物理第二学位。
之后他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但读了两天后就辍学。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马斯克与自己的兄弟开办了公司Zip2,之后以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康柏。
28岁时,他开办了PayPal,四年之后以15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eBay。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商院人物张勇
商院人物张勇:海底捞的甩手掌柜 http://.cn2011年08月29日 11:28每日经济新闻
当着记者的面,张勇拨打了几个电话,才颇有些周折地问到海底捞2010年拥有的店面准确总数——52家,比2009年新增16家。“怎么今年开了这么多„„”他低声嘟囔。就在10分钟前,站在“中外管理‘管理中国’总评选”的领奖台上,在被问到海底捞红遍大江南北是靠什么时,他给出的答案居然是“可能是我太太长了一副超级旺夫脸”。这会儿再问,还是这句,“我真的不知道”。他一脸无辜。
一问三不知的张勇是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那个传说中的张大哥。自称不知道海底捞靠什么的他,在16年间将这个起步于四川的火锅品牌做得遍布全国,风声水起,而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和那些往往靠主打招牌菜的餐饮企业不同,去海底捞,你总是很难说清楚是为了吃什么,但就是愿意去,而且,不惜屈“上帝”之尊排队等候。
张勇亲眼见识到自己品牌的威力始自西安,那里海底捞有个店就开在大路边。某天张勇去巡店——那还是前几年他喜欢勤奋巡店的时候——走近了,人山人海,人行道上全都坐满了,他高喊着“打架了!打架了!”赶紧跑过去看,居然,是排队海底捞。
外界把食客们的如此热忱归功于海底捞的“变态”服务。难道不是吗,看到长发女顾客,皮筋一定会送上来;只打了一个喷嚏,姜汤就端到你手边„„至于那个流传甚广的冰激凌的故事——一位顾客临走时随口问了一句:“怎么没有冰激凌?”5分钟后,服务员拿着“可爱多”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让你们久等了,这是刚从超市买来的。”——任你再不轻易动情,恐怕都会被感动。
看上去,对海底捞来说,服务已经不是表面功课,而是已经渗透进员工的思想里,是根基。
但张勇说:不。
“海底捞的服务也是一个表面现象。尤其在扩张、员工增多之后,通过层层组织结构的递减,最终会变成另外一个东西。”他对《中外管理》说,“而且海底捞的服务真就那么好吗?肯定没五星级酒店好,只是顾客的需求没那么高。但说多了有时就会晕,以为自己真是最好的。”
这其实是个很随性的人,永远没有特别固定的目标,直到今天他也没盼着做行业老大,而明年要新开多少家店他更从来不曾关心过。在说到海底捞高层进行的种种创新,诸如: 推出底料和蘸料的超市销售,升级外卖服务——外送菜品、厨具、专人服务,甚至郊外野炊时,他不像多数老板那样习惯说“我们”,而是说“他们如何如何”。
——但这并不等于蒙着干。“因为我们的重点不一样。我的重点是,能够在海底捞塑造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有能力把勤奋、诚实、善良、肯干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让他们去用双手改变命运。”他说。
这或许才是海底捞之眼。或者,你可以把卖火锅理解成一个道具。
最现实的乌托邦
有人说,在海底捞,顾客能真正找到“上帝的感觉”,甚至会觉得“不好意思”,先不说送皮筋、防止手机被溅油的小袋子这些贴心细节了,孕妇会得到海底捞特意赠送的泡菜,分量还不小,如果人少,服务员一定会提醒你点半份„„至于等候区的免费小点、茶水,乃至免费美甲,估计也是海底捞首创。
不少人质疑张勇:你让他们在等候的时候就吃那么多,到真吃饭的时候不就吃不多了吗?但张勇不以为然。
这就像他同样令人不解地在家乡投入千万建立通才学校,让员工的子女免费上学;而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员工宿舍也一定是正式住宅小区而非地下室;且离工作地点不会超过20分钟;配备空调,有专人保洁、洗衣服;公寓甚至配备了上网电脑;对那些夫妻员工,还考虑给单独房间。据说,员工的家人一旦因为大病无钱医治,公司还会负责到底。
这使得海底捞的人工成本远高于同类企业。光是员工的住宿费用,一个门店一年就要花掉50万。
凡此种种,使张勇被认为是个乌托邦的理想主义者。
“不是。我是个现实主义者。说我乌托邦的人是没算清账。员工都没改变命运,你老板要改变命运?其实是我没那么大理想,所以可以很从容。”张勇很老实地说,他并不掩饰自己心中的小九九。的确是。正因为他对员工好,员工才对企业好,对顾客好,由此才有了海底捞服务的扬名。最有力的证明莫过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两位教授对海底捞为时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在甚至派人“卧底”当服务员后,他们惊讶地发现:海底捞服务员对职业的认同感,竟远远高于他们所带的MBA班学生。海底捞有一万名员工,流动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远低于中国餐饮业28.6%的平均流动率。
而就在2010年10月,团购网站拉手网CEO吴波在谈到最怕什么竞争对手时,给出的回答居然也是和他们风马牛不相及的海底捞。“做团购需要极强的线下资源整合能力和服务意识,其实那么多互联网巨头进入这个行业我们倒不怕,最怕那些服务做得好的传统企业进来,譬如海底捞的老板。”吴波笑称。
至于对顾客提供大量赠品和等候区的免费小食品,张勇为何会看似不计成本地执拗坚持,一个汤圆的故事或可说明。
那还是很多年前,海底捞北京牡丹园店开业,生意并不好。到下午2点多时餐厅已经黑了灯,只留下一名服务员在门口值班。这时一个50多岁的男子从楼上下来,直接奔向餐厅,边走边说,快给我来碗面,脸色看上去非常差。他是低血糖,此时需要马上吃东西,否则可
能晕倒。海底捞没有面,但是有汤圆。机灵的服务员很快就把汤圆端了上来。客人吃完擦擦汗,开始掏钱包,“多少钱啊?”他问。
服务员答:“不要钱。”
张勇当时就站在旁边,只是这个服务员那时还不认识他。听到如此回答,他都吓了一跳。客人当然也不干,坚持要给。但服务员坚持不收,“你不是生病了吗,做碗汤圆没关系的,要不下次你来吃火锅吧。”
客人走后,张勇好奇地问服务员为什么不要钱,后者的回答让他惊讶。“反正没生意,这么大店面,一天租金都几万,这碗汤圆的直接成本可能1块钱都不到。你总不能把这几万块租金都算这碗汤圆里吧。再说,我这一块钱的广告打出去,万一他在哪里说海底捞好,肯定赚的不止一块钱。”
张勇此后很关注这个故事的后续进展。结局是:那位客人恰好是楼上那家证券公司的老总,他回去后下了个文件,公司的普通招待餐必须去海底捞,不然发票不予报销。当然如此莫名其妙的规定后来只坚持了几个月。但是让张勇印象深刻。
“还是一个算账的关系,我不觉得我们海底捞的做法有多高尚。”他说。
犯错也该人家犯
和多数企业家相比,张勇的生活实在潇洒很多。
他最近两年都不怎么去巡店了,看看书,有时去旅游,或者在自己家的小区里陪那些退休的老头儿玩玩小麻将。当然,这两年海底捞出名了,许多外部应酬还是推不开的,拒绝难免被认为骄傲,“其实我不是骄傲,是企业太小。”他说。
其实是他一向都明白,授权有多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企业现在是我们的,将来是儿子们的,归根结底还是那帮孙子们的嘛’。”他打趣说,“有不安全感,通常是因为过于看重自己了。”
在海底捞,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所拥有的权力简直非一般餐饮店员工所能企及。据说,30万元以下的开支,各个分店的店长就可以做主。就连那些来来回回穿梭的普通一线员工,都可以决定赠送水果盘或者零食,一旦顾客提出不满和要求,甚至能直接打折、免单。张勇一点都不担心这些权力被滥用,“其实很多事情你店长能处理,服务员也能处理。”他说,“再说,服务员免单是有前提的,就是我们出了瑕疵,对方要求。其实他是在替公司处理问题,如果非要报告到店长,可能时间耽误了,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
并不是张勇太幸运,事实上,如此授权也常常带来麻烦。
曾经有一次,海底捞新开了一个店,所租的房子有电梯,但是货梯,而新装一个客梯需要花费几十万。于是工程部长就决定对原有货梯进行改造来载人。但十几万投入进去,改造后的电梯却总往下掉,在店长的抗议下,工程部长依旧没换新的,再次投入十几万继续改造。不幸的是,前后耗时两个月,共花费了二十多万,最后还得卸掉装新的。
相信很难有人对此不火冒三丈,但张勇看似习以为常。这位工程部长在事后并未受到任何处罚,张勇的理由是: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搞垮海底捞或者贪污,还是为了节省。“他的优势也很明显啊,再说你找不到一个全才。”张勇说,“如果非要处罚,各级干部出错就会掩盖。所以,不要去追究人家的错。”
但在某些时候,张老板甚至挑剔到小题大做。比如:有一次,他看到免费送给顾客的橙子有点大小不一,颜色不均,硬是把几位负责人狠狠罚了一顿。但是,更多时候,他知道该忍耐什么。“海底捞现在十几个亿的产值,你不可能每个东西都自己去买,即使都自己去买也难免有错。每个决策,不管谁做,其实都有风险,企业犯错很正常,我们能容忍,而且必须容忍。”他说。
事实说明,他的账算得并不错。2009年,海底捞利润做到了税后18个点;2010年,尽管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都大幅度提升,但仍能做到超过16个点。张勇相当满意。因为,如此高的利润率说明:在海底捞,很少有跑冒滴漏。或者说,大家的责任心足够强。
其实张勇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非要按照自己意愿来做,他更喜欢的是,自己去玩,别人干活。在他看来,很多老板很累,是因为你把人家的活儿干完了,人家还照拿工资,这是何苦!
“既然你花那么多钱雇了人家,分了人家这个职务,你为什么要干人家的事情?犯错也该人家犯。”他说。
民主的细节
不过,如果你因此以为张勇过于放任,那就错了。在涉及根基的事情上,他固守得近乎执拗。
比如:他经常换手机号码,为了躲避风投。
“我觉得我的一些想法他们嘴上可能认可,比如我们慢慢来打造一个平台,但等他真正加入可能就不认可了,我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又不是特别需要你的资金,为什么要冒险?你是否认可我的理念是不可预测的。”
最近,他在看的书是《民主的细节》,一本讲述美国民主社会一些细节的书。公平公正,是张勇所无条件坚持的另一个根基。
早在2003年,海底捞就推出《员工奖励计划》,给优秀员工配股,并以西安东五路店作为第一个试点分店。但是,这一计划后来被取消。原因就是不公平。因为在实施这个计划
后,老员工得到的配股奖金会高于工资,这意味着大家辛苦评选出来的优秀员工收入与老员工相比,仍差距很大,沦为资历为上。
民主往往体现于细节,张勇对此很在意:“就像你说你的企业是公正的,但具体到高管要出去开个火锅店你就不干了,那不是瞎掰吗?”
他说的是他曾经在公司做的公开承诺:“哪怕只做了一天店长就辞职离开,我都会送最高八万元安置费,大区经理离开则送他一家火锅店。”
并不是说说而已,不过在此项政策颁布后到目前为止,店长以上有上百人,离职的也不过几个。在张勇看来,这部分钱是对他以往工作贡献的肯定和承认,与当下这个时点他因何离开无关。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就在前不久,张勇的弟弟刚刚从海底捞上海区总经理的位置上离职,之前他从部队转业,来海底捞时已经说好了学学后就自己干。他很能干,很快做到了高管,兴奋得张勇把先前的约定都忘了,以至于在弟弟来辞职时他还颇感惊讶。惊讶归惊讶,照样放行,按制度给800万去开火锅店,连税都分担一半。
其他高管就有意见了,“你给钱我们同意,但怎么能同意让他开火锅店?还要帮他搞装修?”这些本是该制度受益者的人自己提出,应该跟公司签个同业竞止协议。
张勇是这么回答的:
“首先你们现在站在公司立场上,当有一天你要走了就不会这么想;第二,你想一个人在海底捞干了很多年好不容易干到高管,现在要走了,他不干火锅能干什么?其他的他都不会干。为什么非要去堵他这条路?也许法律上确实该禁止,但干火锅的那么多你不去竞争,干什么非要和自己人竞争?”
“我总是鼓励我们的干部出去创业。”张勇说。当然,他也有办法尽量避免竞争,用的是诱导策略,如果给你800万你不开火锅店,开别的店,或者虽然开火锅店但档次和海底捞不同,不仅装修上海底捞可以支持,甚至会给予人员支持。也就是说,有些喜欢你的干部可以跟着你走,做一段时间后也还可以再回来。
对于让不让亲戚来,张勇也一向不避讳,均可,无所谓家族或不家族,只要认真的公正的都可以。“但亲戚一般不愿意来,因为要避嫌,所以在要求上一般更严。”他说。从柔性转向硬性
人性关怀,无疑是海底捞在过去几年迅速占据人心的旗帜。但是,当外界对海底捞推崇备至之时,眼下张勇必须考虑的更大挑战,是如何将企业文化继续传递下去。
“惟一的办法还是制度化和规范化。软性的东西最终还是要归于硬性,毫无疑问。”他说。
如今,有时在一些小餐厅,张勇还能找到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感,但海底捞毕竟大了,一万名员工,他已经能感受到有时候员工是为了完成任务,创造出所谓的感动出来。“不像我们第一拨人是真心对客人好。”那么现在,他就要尽量与规模和真诚间这个无解的矛盾做斗争。
“就像国民党打仗,我给你五个银元,你给我冲。我们现在就是用的这个方法,你对客人好,把员工凝聚起来,我就给升迁。而早期我们自己做的其实还是更性情。”
其实从很早开始,海底捞已经强调在开新店时必须保证30%老员工压阵,如果做不到就不开,为的就是保证文化的传承。
而在标准化方面,行动也早已展开。海底捞与美国夏晖公司合作,已经在四地分别建立了配送中心,所有从协议农户收购来的蔬菜会先经过专业品控检验进入冷库,随后是第二步检验:进入全自动化的清洗机床、甩干机,再经专门检验室进行细菌含量等检验,通过后装箱。各分店厨房只需将菜品拆箱、切片、按重量标准装盘上桌。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北京做个全国最全智能化的餐厅,已经在进行技术研讨,顾客来了之后就自动化上菜,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0年、20年后可能火锅店后厨就真的没人了,只需要两个工程师。”张勇说。
投入相当大,光建一个实验室就几百万。不过,和另外一些制度的建设相比,这点代价不算什么。“转型很痛苦,摩擦大了去了。”张勇说。
就在前不久,当张勇游览康定,还沉浸在当地红叶的美丽中时,偶然得知,原郑州小区经理宋青正在和海底捞大学的人员怄气。作为内部培训机构的海底捞大学,成立于2010年6月,请了不少博士,表现都让张勇满意。事情的起因是宋青负责当期在北京开展的领班培训的组织。恰逢北京天气变化,宋青发现有些人衣服带少了,就忙跟班主任说该给大家买厚衣服,可说了两次班主任没什么反应,于是宋青就直接让采购部长采购了20多件衣服给那些没带厚衣服的人分发下去(总人数50多人),采购单也没填,之后被指责为违反流程。“‘海大’刚成立没多久,他们不知道一个老师还有权力买衣服,但略一解释他们就明白了。但宋青呢,就觉得受到打击了,我们要保护她。同时流程也要坚持,采购单在网上填,其实一分钟就可以了,没问题。”张勇说,“其实是大量的流程员工不习惯。完全按流程走,以前好的东西可能会消失,但这些好的东西同时又需要流程化和制度化才能固化下来,我们在试图做这个。”
海底捞成立16年来,张勇一直不曾感受过有什么重大转折点,但当前的转折却可能是。包括在组织架构上,海底捞都在调整,以前店上面是小区,小区上面是大区,现在大区小区都取消,只有一个运营中心,为的是减少管理层级,让组织下沉。与此同时,海底捞仍在快速扩张,张勇当然知道风险有多大。所以他也坚持不能急,“肯定是要改的,但是个逐步改善的过程。”他说。
第三篇:商院人物:揭秘央视名嘴离职原因
商院人物:揭秘央视名嘴离职原因
2013年09月18日17:41中国企业家网我有话说(351人参与)
【中国企业家网】(综合)昨日,有媒体称崔永元上周三向央视请辞终于获批准,此后他将完成自己的梦想,全身心投入电影事业。消息爆出后一个半小时,有记者联系上崔永元助理,对方断然否认了这一传闻,而《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组也表示,目前崔永元还在主持该节目,没有任何变动。
崔永元目前仍旧参与《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的录制,十一后将继续在中国传媒大学
[微博]主讲口述历史的选修课。
今年,央视名嘴请辞跳槽的传闻频频传出,曾经有1月内3位主持人“出走”的记录,继李咏、白燕升、王凯从央视辞职之后,崔永元被传要从央视辞职。这些央视名嘴为何频频离职?
崔永元
爆崔永元去意已决4次请辞终获央视批准
前些天,崔永元因为转基因食品与方舟子掀起了一场“口水战”,在网络上好不热闹。有人在微博上出面“劝架”,提及崔永元时这样写道:“央视名嘴此次可谓大家风范,但也请结束这场混战,公道自在人心,无谓在此耗心费神。我相信还有更多需要关注的事情值得您去‘实话实说’。您让我们尊敬。”崔永元在自己的微博上特意转发了这一条,并写道:“谢谢总结!麻烦以后不要叫我‘央视名嘴’,叫小崔或老崔吧,我不喜欢那几个字。”表面上看,崔永元此话并无不妥,但有媒体称从知情人处获悉,上周三,崔永元的辞职信已经被央视领导批准。
报道还称,从央视内部人员处得知,崔永元此番辞职并不是冲动之举,因为近两年他已经先后4次递交辞职信,而之前每一次都被强力挽留。直到这一次,领导看他去意已决,终于点头应允,于上周三(11日)晚,在他的第4封辞职信上签字同意。
文中透露,此次崔永元从央视辞职,理由之一也有身体原因,但其实最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是他不适应央视的体制,不喜欢拿着话筒在镜头前的这份工作。
传崔永元为圆梦想将全身心投入电影圈
听到“崔永元辞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李咏的跳槽事件,但记者了解到,小崔和小李完全不同,李咏从央视离开到母校中国传媒大学任教,表面上是从主持人岗位换到了教师岗位,殊不知这只是李咏的一个“障眼法”,实际上李咏是脱离了央视的束缚,以高身价频繁接下各大卫视的节目邀约,另外商演和广告也是应接不暇。但崔永元则不然,据称小崔决意离开,最主要是为了完成他的电影梦想。
熟悉崔永元的观众都知道,离开了《实话实说》之后,崔永元曾创办过一档名为《电影传奇》的节目,虽然该节目的影响力远不及《实话实说》,但小崔对这档节目投入的精力和心血却是不同寻常的,而这档节目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中国电影的档案馆”。
报道称,据崔永元身边人表示,离开央视之后,崔永元再主持节目将可能是业余或玩票形式,遇到适合的节目形态和节目风格,他也许不会排斥拿起话筒,但他将最大限度地完成自己的电影梦想,“他应该会正式投入到电影圈,或者制作,或者当导演也不一定。”崔永元助理否认辞职传闻
消息爆出后一个半小时,有北京媒体记者联系上崔永元助理,对方断然否认了这一传闻。此外,记者也就此事询问央视总编室,对方表示完全不知情。而崔永元在央视主持的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节目组人员也予以否认,并称节目当晚还要录制,并无任何变动。
李咏、白燕升、王凯都不是第一个离开央视的主持人,此前已有不少先例,光鲜的央视名嘴为何离开央视?
揭秘央视名嘴离职原因
央视主持人李咏
前些日子,央视名嘴李咏即将离开央视、回母校任教的消息,终于被确认。中国传媒大学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咏的人事手续正在办理中,不久将回校任职,出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副教授,“李咏来我校后,将是全职调任,主要还是从事培养人才的工作,本科生、研究生都会带,以后会开公选课。”该负责人也认同,李咏开公选课后,该课程估计会被学生“选爆”。
日前,李咏将离开央视的传言见诸网络,关于他的去向也出现了“去传媒大学任教”和“加盟光线传媒”两个不同版本。今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咏确实将离开央视,打算回母校传媒大学教书,目前他正在办理相关手续。而李咏的妻子哈文也在网上两次转发“李咏将任教传媒大学”的消息,称“行吗?”“去做灵魂工程师?”虽未正面回应,但从哈文的态度看来,李咏回母校任教一事应该已经基本敲定。
白燕升曾任央视戏曲频道主持人
继李咏请辞回母校任教之后,又一位央视主持人选择辞职离开——被诺奖得主莫言称为“上天为我们准备好的戏曲主持人”白燕升,在悄然离开戏曲频道做了一年音乐频道的节目之后,正式从央视辞职。虽然新东家尚未最后确定,但已经肯定是一家香港媒体,职位将是副台长,负责北京基地的节目制作。
今年央视元宵晚会上,主持人戏曲联唱的字幕中还出现了白燕升的名字,但他却没有登台,因为那时他已经决定离开。“除夕春晚我以老主持的身份用唱歌的形式给大家拜了个年,这就够了。”其实,这已经不是白燕升首次传出离职消息,两年前就曾传言他要到河南电视台担任副台长。此后,因主持戏曲节目声名鹊起的他,竟然从戏曲频道消失了。一年来,白
燕升出现在音乐频道的栏目《歌声与微笑》以及中秋、国庆等大型音乐节目中,虽然与团队合作很愉快,但他坦陈,“自己已很难找到一种归属感”。
王凯自200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微博]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系97级本科班毕业后一直从事配音工作。2004年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任主持 人,其间演播大量小说。2005年开始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财富故事会》栏目主持人,现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对手》(原《商道》)主持人。
此外,王凯还是自由配音演员,迄今为止参与配音的影视作品已达千部集、广告数百部、小说演播十几部,更为中央电视台《世界影视博览》《走遍中国》《经典》《国际艺苑》《外国文艺》《地球故事》《天网》《佳艺五线间》《环球》《影视留声机》等节目担任解说。程前:早期主持了《正大综艺》、《天涯共此时》等节目。但被许多人批评为“三差艺人”,就是“戏德差、艺德差、为人道德差”。而且程前经常走穴,不 断接拍影视剧,从而被中央电视台炒了鱿鱼。他进出《欢乐总动员》数次,其间从未停止过个人的走穴生涯。看来在程前的词典里,艺术诚可贵,金钱价更高啊!
文清:主持过《生活》、《开心辞典》、《“3·15”晚会》、《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等中央电视台重要节目。离开 原因:“央视有不准主持人拍戏的纪律,别人怎样兼顾我不知道,但是我从来就很胆小,很守规矩,我想专心去拍电视剧,所以我只能离开央视主持人岗位。”
何炅:当年《大风车》里的毛毛虫。离开原因:跳槽。
方宏进:央视新闻评论部最具思维深度和逻辑力量的主持人之一,担任《焦点访谈》等央视一系列节目的总主持。离开原因:现在变成了上海东方卫视的总策
划、新闻评论员,方宏进称是受朋友之托。然而,他私下却承认,其实“输不起”。“就是说我已经混到现在这份儿上,如果我主持的节目折了,在专业圈子里我就 没面子了。”吉雪萍,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担任过很长时间的《正大综艺》的主持人,但后来不知何故,她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海。在东方卫视,吉雪萍与陈蓉、袁鸣堪称三大当家花旦。刘仪伟,《天天饮食》主持人。离开原因:跳槽。
陈晓楠:早年,陈晓楠出镜中央电视台《世界经济报道》,可没有多久前往凤凰卫视自主发展,并担任了收视率极好的《冷暖人生》,为自己创造了另一番天地。
王志,离开原因:当官。其貌不扬的王志当年曾被笑称为央视主持人中“海拔最低的一位”,但是凭借着敏锐的思维,严谨的主持风格受到了电视观众们的好
评。王志离开央视的原因是去丽江挂职副市长,他或许是在离开央视的主持人中最被人羡慕的一位,跳出电视屏幕走上地方领导岗位,他的官衔可比当年的牛群高了 不少。
赵琳,曾是央视《生活》的主持人,离开后,主演《别了,温哥华》让她在演艺圈声名斐然。离职原因:“虽然工资条上只写着3000不到的数字,但平时 我们还有奖金、置装费之类的额外收入。”工资低并不是促使她离开的主要原因。“其实,我的离开与工作的热情程度有关,兴趣是第一位。”
曹颖:曾主持央视《万家灯火》,2000年主持《综艺大观》。同时,曹颖主演电视剧《大雪无痕》走红,许多片约纷至沓来。离职原因:曹颖既想拍戏,又想在央视主持,可央视规定:主持人不准拍戏、不准拍广告。来自媒体对央视当红女主持不守纪律的质疑纷至沓来,曹颖最终选择离开央视。曹颖说这是“自由人 状态中释放自我”。
倪萍:凭着主持央视春节晚会一炮走红,凭做《综艺大观》栏目主持人在央视稳保女主持“一姐”地位。离开央视主持人岗位后,倪萍凭《美丽的大脚》几乎 拿尽金鸡、百花、华表电影大奖,又凭《浪漫的事》让观众叫好。离开原因:自称年龄问题,综艺节目要由年轻的、时尚的人来做,自己需要做更加适合自己的事 情。
陈鲁豫,离职原因:陈鲁豫自己能解释,“当时我把这当成很认真很严肃的事在做,越来越发现这个节目本身没有提供我想要的舞台。那时没有想清楚想要什么,但是知道不要什么。做这个节目有点浪费时间,其实央视舞台很大,但是那个大舞台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杨澜[微博]:曾是央视《正大综艺》的当红主持人,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她却在选择跳槽去了凤凰卫视,这让央视上下都非常震惊。离开原因:被凤凰卫视“挖 墙脚”,凤凰卫视许诺给她的是,杨澜自己创办栏目——《杨澜工作室》,她的身份一下子从“主持知名栏目的女主持”,变成“知名女主持拥有自己的栏目”。
姜丰:1997年担任《文化视点》栏目主持人、制片人。离开原因:结婚嫁人。2001年姜丰一声不响地跑到英国剑桥,攻读剑桥博士。2004年10
月2日姜丰在剑桥幸福地披上了婚纱。她的另一半理查德·杜比是一位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一位具有绅士风度的英国男人。2007年2月7日,姜丰的 一双龙凤胎宝贝平安降临在剑桥。
第四篇:商院人物:软银孙正义如何颠覆日本
http:///http:///http:///
商院人物:软银孙正义如何颠覆日本
内容导读:孙正义,先是把一艘快要沉没的船只,打造成日本内海运行的“航母”,随后又改变日本的终端市场。
2006年,当孙正义领导下的软银宣布斥巨资并购沃达丰日本公司的时候,一股唱衰的声音席卷日本。没有人能够想到,这次收购为日后日本移动互联网的巨变埋下了惊天伏笔。当时,沃达丰日本是日本位居NTT DoCoMo和KDDI之后的第三大运营商。这艘被喻为“快要沉没的船只”,其产品并不符合日本市场的口味。沃达丰日本网络质量很差,品牌形象糟糕,且内部管理问题很多,员工士气低落。
资本市场很不看好软银的这次收购,投资者们疯狂地卖出软银的股票,导致软银股价暴跌60%。
但7年过去了,由沃达丰日本改名而来的软银移动,一举成为日本市场上盈利状况最好的运营商,其用户数由原来的1500万增至现在的3000多万,足足翻了一倍,在日本这样饱和的通信市场,委实不易。软银移动在日本市场的漂亮表现,甚至彻底改变了日本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封闭式移动互联网体系。
那么,在这7年当中发生了什么?孙正义采用什么方式让沃达丰日本起死回生?孙正义为什么要收购沃达丰日本?
“你们根本就是在等死,不是吗?”在收购沃达丰日本公司后,孙正义毫不客气地对沃达丰日本公司的管理人员说。
当时,日本马上就要启动携号转网制度,和其它两大运营商 NTT DoCoMo 和 KDDI 比起来,沃达丰日本简直就是“盘中餐”,它用户体验差,各种问题很多,舆论普遍认为携号转网后这些用户都将流向其他两大运营商。
软银斥资约118.7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并为此背下了 1.9 万亿日元的巨额债务,因此孙正义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资本市场也很不看好这笔收购。
当时的沃达丰日本士气很低落,许多管理人员无法摆脱“大局已定无力回天”的想法。孙正义说出这句话之后,便下达指示,要沃达丰先努力拿下一次“第一”。在拿下了一次月净增长率第一之后,沃达丰在其后的月份里也保持了同样的业绩,其净增长率始终位居业内第一。
收购沃达丰日本后,孙正义马上给沃达丰日本改名字。“沃达丰的名字当然不能用了,也不想用。这是个伤痕累累的牌子,所以一定要让它打个翻身仗。”孙正义说道。
最初孙正义并不想用软银的名字来代替沃达丰,因为这是软银的核心招牌,一旦失败,软银以后的业务就很难开展。此外,软银一直是一个B2B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并不高。
后来,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孙正义还是用软银的招牌替代了沃达丰日本,将其业务全面改称软银移动,于是一夜之间全日本的街头到处出现了“Softbank”的招牌。
除此之外,孙正义开始将软银移动的业务和雅虎日本的业务进行结合。孙正义对软银的定制手机进行改造,使得它们只需要一个按键就可以进入雅虎日本的主页。
在收购了沃达丰日本公司之后,孙正义讲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仅有三家运营商的移动电话业务上争第一,总比跟全国的数千家芥麦面店争第一来得容易。
孙正义的意图一目了然:尽管当时沃达丰日本的经营状况不佳,但移动通信行业是一个寡头垄断、门槛很高的行业,在这样的领域竞争,总比其它充分竞争的行业要好得多。更何况,软银是在软件分销等竞争更激烈的领域里打拼出来的一家企业,又在此前通过宽带业务积累了不少通信行业的竞争经验,并培养了一批有经验的通信业人才,相比起多年来经营思路变化不大的另外两家运营商,软银有望出奇制胜。
在孙正义对未来的判断中,PC接入互联网绝对不是信息时代的终结。孙正义当时已经http:///http:///http:///http:///
发现,手机的CPU处理器性能已经能和几年前的PC相媲美,以后手机就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移动互联网的规模,甚至要远远大于PC互联网。
孙正义的反击:疯狂的价格战
真正让软银移动在日本一战成名的,是日后孙正义发起的电信价格战。
2006年10月24日,日本开始实施“携号转网”制度。在此前一天的10月23日,软银移动宣布了大幅调低手机通话资费的“金计划”。
这一计划的惊人之处在于,所有加入该套餐的用户,在软银网内互打电话、互发短信实行免费。为配合这一计划的推出,软银在日本投放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一时间有无数日本人转投软银的网络。
大家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去年浙江联通推出的“随意打”计划,很大程度上就有软银移动的影子。
2007年,软银又推出了著名的“White Plan”计划。当时日本其他两大运营商的每月包月费通常在 4000日元左右,而孙正义却推出了每月980日元包月的“White Plan”。
自2007年1月16日开始对“White Plan”进行营销,仅10天用户数就突破了50万,3周内突破了100万。从此之后,更是以月增100万用户的速度一路增长。
许多人会问,软银如此免费让用户打电话,它怎么赚钱呢?其实孙正义一点都没吃亏,许多日本用户进入到软银的这个计划中才发现,其实并不一定能省多少钱。
因为软银是一个小运营商,用户数很少,网内互打的用户数并不多,大部分人需要打电话给其他运营商的网络,这笔电话费依然不少。此外,软银还规定在黄金时间打电话需要付费,并不是让你一直免费。
数据显示,软银移动的 ARPU(每月每用户平均收入)近年只是出现略微下降,但是市场份额大幅提升,这两项加在一起,带动软银移动的收入大幅提升。
软银的成功案例说明,市场中较小的运营商,是非常适合发动价格战的。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中,市场领先的运营商则会在价格战中束手束脚。
孙正义早就预计到,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将会萎缩,因此巧妙地在这一领域展开价格战。早在2008年,孙正义就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表示,未来语音话费的收入将只占软银总收入的 2%-3%,手机上网收入将大幅超过语音。“我们可以毫不在乎地把语音通话变成免费服务,送给消费者。”孙正义说。
孙正义:顶级营销高手
软银是从80年代在日本卖软件起家的一家企业。相比起其他产品,软件是最难卖的一种商品,因为它没有实体的形态。正是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行业,软银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孙正义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营销手段搬到通信行业,并大获成功。
许多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长期以来,日本人很少使用国外品牌的手机。不管是摩托罗拉、诺基亚还是三星的手机,多年来都在日本销售惨淡。
诺基亚甚至在几年前就关闭掉了其在日本的分公司,因为实在是卖不动。长期以来,日本人一直青睐本国的夏普、京瓷、NEC、富士通、三洋、索尼、松下等品牌的手机,这些日本本土品牌也确实开发出了许多充分照顾了日本本国国民特殊需求的手机。
日本的手机市场还有一个特点:根本不出售低端手机。在中国市场,既有五六千元一部的iPhone,又有一两百块钱就能买到的山寨手机,但在日本,各大手机卖场里面基本只卖售价很昂贵的高端手机。
“在此之前,高品质、高价格是日本通信行业的唯一标准,并且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长期研究软银的日兴证券高级研究员森行真司表示。
日本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手机由NTT DoCoMo、KDDI这样的运营商向手机厂商定制。
一位替日本运营商定制过手机的中国手机设计公司高层回忆道,日本运营商对手机品质的要求极其苛刻,尽管它们订货量很小,但是仍然坚持使用很贵的物料,并且对产品细节卡得很严,到后来,许多中国手机设计公司都不愿意再做日本的订单。由于产量少,日本手机的平均价格要大大高出世界其它国家的手机。
但实际上,对于那些只需要用到手机的基本功能,对手机要求不高的日本人来说,这就等于他们需要为这昂贵的手机多掏钱。
“对普通用户来说,比起那些用不到的功能,颜色多样更加受欢迎。” 森行真司指出。几年前,软银在日本推出了Pantone系列手机。这种手机的特色是有非常丰富的色彩选择,软银并没有和其他两大通信巨头NTT DoCoMo及KDDI去血拼手机品质,而是大量推出了颜色丰富的手机机型,此举受到了许多日本用户的喜爱。
和其他略显刻板的日本企业家相比,孙正义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一位企业家,他被许多日本年轻人看做偶像——就像马云[微博]在中国的地位那样。孙正义很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微妙的身份,并使其成为软银营销的利器。
孙正义经常在Twitter上和软银的用户互动,并把Twitter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展示软银形象的阵地。
此外,每次软银有重要的产品发布,例如新一代iPhone在日本上市,孙正义都亲自上阵,赚足媒体眼球。
引进iPhone,软银一夜间变身高端
长期以来,软银的前身沃达丰日本曾经是低端网络的象征,而软银发起的价格战,又会进一步拉低软银的形象。
为改变这种情况,2008年,软银从美国引入了后来红遍全球的苹果iPhone手机。
当时,日本其他两大运营商 NTT DoCoMo 和 KDDI 均不看好此举。日本业界普遍认为,传统功能手机已经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软银和苹果的合作中,软银将大部分收入分给苹果。日本最大运营商 NTT DoCoMo就是因为不愿意将大部分收入分给苹果而最终未能引入iPhone。
日本的功能手机比世界任何国家都发达,它们有超大的屏幕、翻盖的手机电视、极其丰富的运营商提供的互联网服务„„这是一套日本封闭的移动互联网体系,并且多年来运作良好。
由于iPhone是高端品牌,引入iPhone之后,原本品牌形象较差的软银一下子变成高端品牌的代名词。
“单从iPhone策略来看,软银看起来是个管道。但顾客到营业厅买iPhone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其他商业机会。” 森行真司指出。
比如,iPhone和iPad的周边产品卖得很好。手机、平板的膜、保护壳的利润在50%左右。还比如在销售iPhone时,会推荐无线相框。其实软银并不是要将从iPhone那里取得的利润最大化,而是将从每个用户那里取得的利润最大化。
此后,iPhone 的引入使得软银的吸引力大幅提升,大批年轻时尚的日本人涌入软银的网络,这些人每月花在 iPhone 上的流量费用相当惊人,智能手机的每月流量花费是功能手机的十倍以上。软银成为日本第一家数据收入超过语音收入的运营商。
iPhone 的引入,使得日本其他两家运营商原来收入巨大的运营商代收费业务(类似于中国移动的SP业务)受到巨大冲击。
野村综研(上海)电信行业研究副总监陶旭骏指出,软银的网络和日本其他两大运营商比起来相对较差,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软银在日本大量铺设了wifi热点,并对软银用户免费开放,以弥补网络的缺陷。
网络速度和3G覆盖不能拼过对手的时候,突然发力wifi,较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
求,还逼迫对手也投入巨大资源去部署wifi,一时之间,免费wifi公众热点还成为了软银移动的一项优势卖点。
陶旭骏表示,在取得用户规模后,软银没有一再降低资费和提高补贴。实际上,即使在KDDI也引入iPhone5的情况下,近期的iPhone5合约机价不降反升,没有在这个领域和KDDI大打出手,因为市场已经几乎达到平衡。
这一次,孙正义又赌赢了。
新的豪赌:200亿美元收购Sprint
2012年10月份,软银宣布斥资20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一时间震惊世界,这是日本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相比起日益萎缩的日本市场,美国移动通信市场仍然在成长。资本市场显然不看好软银的这项并购,在宣布收购Sprint当天,软银的股价下跌了20%。
“(软银收购Sprint)和6年前收购沃达丰日本很像。智能手机普及率40%-50%的时候,今后牵引市场的是中低层用户。面对高端用户,还有网络品质可以提高。AT&T和verizon具有高品质网络,有很高毛利。Sprint品质略低,面向预付费低端用户。这些与软银最开始相同,以后逐渐拉动客户增长。所以纵观这些潜力,软银利用现金不仅局限在日本国内,还放在全球范围内。” 森行真司表示。
孙正义收购Sprint,显然有他自己的打算。首先,日本移动通信市场日益饱和,而美国移动运营商利润还很丰厚。
相比起世界其它国家,美国的通信资费很贵,运营商的价格战远远没有其他国家那么激烈。AT&T和Verizon对智能手机用户基础拥有牢固的控制力,这两家公司在这一市场上所占份额之和超过了75%。美国市场的情况很有利于软银开展日本式的价格战。
其次,美国和日本都刚刚开始大规模发展4G,孙正义希望,日本软银和美国Sprint可以在技术上共享,以降低成本,由于电信设备采购规模扩大,也会取得规模效益。
“这次的收购可以提高对设备厂商的交涉力,设备投资会更积极,更便宜。”孙正义说道。
孙正义收购Sprint时,正值日元升值的高点。过去的5年中,日元对美元升值了55%,此时收购美国公司非常划算。
此外,孙正义判断在美国移动互联网会有巨大的发展,软银在日本投资了许多互联网内容服务公司,孙正义希望将美国的移动互联网示范效应复制到全球。
回顾软银过去十年来在日本通信市场掀起的革命,我们发现孙正义始终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它始终考虑软银到底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好处,而很少去考虑软银有什么东西。相比之下,全世界许多其他运营商则经常反过来考虑自己有什么业务,自己应该做哪些布局,却往往忽视了,自己布局的这些业务,到底是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