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晚报》《联合晚报》为例

时间:2019-05-15 06: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晚报》《联合晚报》为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晚报》《联合晚报》为例》。

第一篇: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晚报》《联合晚报》为例

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

晚报》《联合晚报》为例

本文是新闻媒体论文,本人认为有必要对新闻媒体如何报道自闭症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媒体自闭症报道存在的缺陷,帮助媒体及时矫正报道问题,消除公众对自闭症患者的错误。

文章类型: 新闻媒体学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的发展障碍,患者在语言、社会互动与行为模式的发展与表现比一般人缓慢且不同。由于每一位自闭症患者所呈现的症状的多寡与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因此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改用自闭症光谱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 ASD)来统称具有自闭症核心障碍但症状轻重不一的群体。在分类上,除了典型自闭症与高功能自闭症外,还包括雷特症、儿童解离障碍、亚斯柏格症及其他尚未确定的广泛性发展障碍。到目前为止,医学尚无预防与根治自闭症的方式。但早期的发现和治疗有助于自闭症患增强语言、社会互动与认知能力。为唤起世界各国政府及社会对自闭症的重视,提升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联合国在 2007 年 12 月倡议把每年的 4 月 2 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1.1.1 自闭症患者人数逐年增加

自闭症现已成为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病症之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在2007年发表的关于自闭症患者的数据显示:美国每150位儿童,有1位确诊患上自闭症,而每85位男孩,有1位确诊患上自闭症。而到2012年3月,调查数据显示:每88位儿童中有1位患有自闭症。这些数据表明美国自闭症儿童的病发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 2006 年进行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自闭症已占中国精神残疾首位,儿童自闭症开始被列入精神残疾范畴。根据《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分析报告》,2012 年在各类机构学习的自闭症儿童患者人数仅有 1 万 1000 人,而患病儿童数量超过百万,还有许多自闭症儿童没有被发现和诊断,更不用说治疗。中国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目前中国尚无权威的儿童自闭症患者的人数统计。根据香港自闭症联盟的估计,联合国 2007 年统计全球共有 3500 万自闭症人口,若单纯以全球及中国内地总人口数字比例来推算中国内地的自闭症人口,这样粗略计算得到的中国内地自闭症总人口约为 722.58 万人。4在中国台湾,根据卫生福利部的统计资料显示,自闭症者的人口数在 2015年第一季共有 13375 人,由人口数据显示,平均一年增加近1000 人。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辅导老师Q: 1 9 6 6 7 1 5 4 4 0........................1.2 研究动机与目的

医疗知识的推广除了靠教育及政府机构宣传外,媒体的传播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环。媒体对医疗卫生的报道,有助于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医疗知识认知,同时媒体对疾病的传播塑造了公众对疾病的态度与形象。然而,若媒体传播不正确新闻信息也会给疾病本身、给患者形象带来负面效果,容易为疾病贴上标签,在公众心中留下刻板印象。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传播医疗健康知识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媒体的报道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患者的社会形象。当社会大众对于自闭症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新闻报道时,媒体呈现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人认为有必要对新闻媒体如何报道自闭症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媒体自闭症报道存在的缺陷,帮助媒体及时矫正报道问题,消除公众对自闭症患者的错误认知,避免对自闭症患者标签化。通过对中国大陆现有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分析,自闭症的研究多存在于医学领域、社会学领域及心理学领域,而在传播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仅有 5 篇,分别为《健康传播视野下大众媒体自闭症报道的议题呈现——以〈新民晚报〉为例》、《大众媒体自闭症报道的偏差和建议》、《自闭症群体的媒体形象分析——以〈楚天都市报〉为例》、《自闭症群体媒体形象建构研究》和《我国电视媒体自闭症报道的现状研究》。鉴于研究数量的有限,因此目前学术界还缺乏对自闭症报道规律性的全面认识,媒体如何呈现自闭症患者形象,自闭症报道是否只流于表面,这些研究都将是对媒体自闭症报道的检验,也可以让媒体更好地重视自闭症的报道议题,引起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第 2 章 《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自闭症报道情况分析

2.1 两者自闭症报道数量与形式分析 2.1.1 两者报道数量分析

《羊城晚报》从 2000 年开始出现对自闭症的报道,截止到 2015 年 12 月31 日自闭症报道共 352 篇,各年报道数量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自闭症的报道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在 2000-2010 年这十年间,自闭症报道量上升较为平缓,2010 年出现一个小高峰,紧接着在 2012 年和 2013 年报道量急剧增加,超过 50 多篇。

2010 年 6 月 18 日电影《海洋天堂》上映,引起了社会及媒体对自闭症的关注,该影片由李连杰、文章、高圆圆等知名演员主演,讲述一个父亲倾其所有,守护自闭症儿子的感人故事,让公众对自闭症有了初步的认识,基于这部电影的上映,媒体对自闭症的报道数量出现了一个小的增长,达到 28 篇。而2012 年深圳相继发生自闭症儿童被锁家中跳楼事件、自闭症儿童被家长联名赶出学校等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自闭症儿童及家庭的关注,媒体对自闭症的报道数量由此急剧增加,超过 50 篇。

《联合晚报》早在 1988 年就出现自闭症的报道,截止到 2015 年 12 月 31日自闭症报道共 283 篇,从下图可以看出,整体报道量都不是很多,其中在 1989年、2001 年和 2007 年出现相对比较明显的峰值。.........................2.2 两者自闭症报道主题与语气分析 2.2.1 两者报道主题分析 《羊城晚报》关于自闭症报道主题从下图可以看到,宣导活动是自闭症议题的重要呈现方式,共 117 篇,占比 33.2%,约占整个报道内容的三分之一。其次为自闭症相关研究 53 篇,占比 15.1%,自闭症患者个人及家庭心路历程 51篇,占比 14.5%,政策法规及权益讨论有 46 篇,占比 13%。其余按照百分比的高低依次为影视作品中涉及到的自闭症形象(占比 11.6%,41 篇);非犯罪的特殊案件(占比 4%,14 篇);其他(占比 2.8%,10 篇);自闭症患者为受害者的犯罪事件(占比 2.6%,9 篇);对自闭症患者的态度及观感(占比 2.3%,8 篇);自闭症患者为犯罪者的犯罪事件(占比 0.9%,3 篇)。

《联合晚报》自闭症报道最多的议题也是宣导活动(占比 30%,85 篇);其次是自闭症相关研究(占比 19.4%,55 篇);再次是自闭症患者个人及家庭心路历程(占比 19.2%,54 篇)、政策法规及权益讨论(占比 15.5%,44 篇)。其余的报道主题占比相对较少,在 10%以下,分别为影视作品中涉及到的自闭症形象(占比 7.0%,20 篇)、非犯罪的特殊案件(占比 2.8%,8 篇)、自闭症患者为受害者的犯罪事件(占比 2.1%,6 篇)、自闭症患者为犯罪者的犯罪事件(占比 1.8%,5 篇)、对自闭症患者的态度及观感(占比 1.1%,3 篇)和其他(占比 1.1%,3 篇)。............................第 3 章 《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报道对比分析及成因探讨..................44 3.1 两者自闭症报道对比分析...............................44 3.1.1 报道均以正面语气为主,并未出现“污名化”.........44

3.1.2 《羊城晚报》报道量因节日、突发事件变化明显,《联合晚报》则无明显趋势......................45 第 4 章 研究结论及对媒体自闭症报道的建议.................................50 4.1 研究结论...........................50 4.2 对媒体自闭症报道的建议.................51

第 3 章 《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报道对比分析及成因探讨

3.1 两者自闭症报道对比分析

3.1.1 报道均以正面语气为主,并未出现“污名化” 本研究发现《羊城晚报》与《联合晚报》在自闭症的报道上均以纯新闻居多。在消息来源上,最常引用的消息来源是自闭症患者及家属,其次为医护人员/专家学者,表现出相对的一致性。在报道语气上,两者皆以正面报道为主,中性及混合其次,负面语气较少。

以往在对健康议题的报道上,我们常常会发现媒体对疾病的报道有偏差,如艾滋病报道媒体常以消极负面的比喻,如“黑色档案”、“世纪绝症”、“20世纪黑死病”等词语,把艾滋病描绘得耸人听闻,引发公众的恐慌。但本文通过对自闭症报道分析发现,媒体报道主要以关爱的姿态,呼吁社会关注特殊儿童,且对于自闭症儿童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媒体的监督报道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如《羊城晚报》2012 年出现的自闭症儿童遭家长联名上书赶出学校事件,媒体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上学问题进行了追踪,同时还在专栏刊登了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特稿《从自闭症儿童入学审视教育公平》,显示出对该事件的重视,最终以《被拒入学自闭儿重回学校》删除为该事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第 4 章 研究结论及对媒体自闭症报道的建议

4.1 研究结论

自古以来,疾病往往包含了社会与文化上的意义,特别是当病因不明且脱离、破坏了文化中既有的模式时,常被赋予神秘性,或被贴上外来、异己的标签。25自闭症于1943年被发现,却错误归为“源发于儿童期的精神病”,在成因上也被错误归因于心理问题,认为自闭症是由于父母在情感方面的冷漠,和孩子缺乏互动,教养过分形式化所造成的,并引发“冰箱母亲”理论的出现,造成严重的曲解。从《羊城晚报》和《联合晚报》关于自闭症报道的分析来看,媒体对自闭症的重视程度不够,报道的次数及比重还有待增加,虽然从分析结果来看,自闭症的报道并未出现“污名化”现象,但先入为主的自闭症认识凸显了社会大众对自闭症认识的缺乏,这一方面是由于媒体报道不够重视,缺乏对自闭症病情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以来,自闭症研究的缓慢及错误归因,形成“刻板印象”,认为自闭症是由于心理有问题,自闭不与他人接触,但事实上,自闭症是生理问题。

有关自闭症的用词,一直存在着多种提法。在中国大陆的医学界和特殊教育界,自闭症又常被成为“孤独症”,社会及媒体报道中常把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雨人”、“星儿”等。在中国台湾地区,为了减少偏见和歧视,也有将“自闭症”更名为“肯纳症”的趋势。如今与自闭症相关或相似的症状已经扩展成为广泛性发展障碍,但在中国大陆广大媒体报道中和家长的口中,仍常使用“自闭症”或者“孤独症”的称谓来概括所有的广泛性发展障碍。从本研究可以看到,媒体给自闭症患者贴标签的现象依旧严重,虽然给自闭症患者起名为“星星的孩子”本意是为了减少社会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但是当媒体在报道时,大量使用“星星的孩子”、“星儿”、“星爸星妈”等词语,形容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未免不是对他们的另一种伤害,这种标签将他们与普通孩子区隔开来,经过媒体的报道在社会公众心中留下难以抹去的隔阂。

参考文献(略)

第二篇:研究计划书:公知的媒介权力在网络社会中的运行机制与策略分析——以《穹顶之下》为例(模版)

传播学现象研究计划书

题目:公知的媒介权力在网络社会中的运行机制与策略分析——以《穹顶之下》为例 指导老师: 作者:

关键词:媒介权力 公共知识分子 网络社会 全媒体传播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 第二节、研究目的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四节、研究架构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国内外研究现 第二节、研究成果 第三节、发展趋势 第四节、存在问题 第五节、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

2015年,一部片长103分钟的纪录片,获得了突破2亿次的点击量。这场引起全国性聚焦的互联网事件——《穹顶之下》的演讲爆火——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对影响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据统计,截至2月28日20点30分,纪录片在各网络平台已累计播放超过3500万次,发布12个小时后,其点击量已经突破了600万次,评论超过1.2万条,并以每小时新播50万次的播放量迅速增长,创下严肃题材公益类长视频的播出记录。截至3月2日上午9点30分,《穹顶之下》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总播放量突破2亿次,在中国

16.49亿的网民中,可以说将近每3个人里面就有1个在看《穹顶之下》。

作为央视前记者,声音消失在公众视野数年,其间甚至有负面新闻缠身,一复出,迅速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波澜,某公众人物不禁感叹:柴静的翻身仗打得实在漂亮。作为一名公认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静又一次成功地运用她的话语权,将网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的重要性上来,进而影响议程设置。在随后发表的2015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里,汽车再度成为了关键词。因此,作为媒介权力的附着者,公共知识分子兼前央视著名主持人的柴静,她话语权力无疑是显著且强大的。

因此,笔者希望从所接触的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两个角度,制定对《穹顶之下》这一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的计划,为将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第二节、研究目的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重塑了人类文明,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社会时代。虽然它建立的基础的确是传统社会(现实社会),但社会权力结构在消解和重构中形成了新的权力结构体系,因而对社会的既有规则的很多方面带来冲击。因而带来了网络社会问题,对道德、法律等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国家主权和社会文化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在以《穹顶之下》为代表事件中,柴静团队所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在网络社群中的话语影响力是现象级的。因而,相比之下,我们主流媒体在控制舆论时特别是面对网络舆论这个“新对手”显得仍有许多可以改进之处。对于媒介权力的运行机制于策略,本研究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福柯的话语与权力的关系理论为基础,研究分析网络社会中的媒介权力的运行机制与策略,进一步分析柴静团队在《穹顶之下》讲演体现的“互联网思维”的互联网传播手段的工作,从而得出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为媒体如何更好使用媒介话语,彰显媒介权力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传播模式范本。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以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为主轴,配合个案研究对案例《穹顶之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

在研究之初期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网络社会、媒介权力运行机制等相关的学术研究资料案例分析,充实理论功底,具备一定的案例分析理论和案例分析的能力。这些权力理论应包括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安东尼吉登斯和福柯等人的观点。

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之中,调查法是最主要的办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方法,调查网民对于《穹顶之下》的直观感受,进行意见调查。同时辅以定量分析法,通过百度指数等渠道搜集网络舆情,通过比对数据,得出进一步的结论。

最后,对于柴静团队的运作全程做一个梳理,对于它的运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对互联网的作用,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在网络社会中引发爆炸式关注的现象的原因,从而分析出其运作机制与策略。

1统计数据来自百度指数和前沿网媒钛媒体

第四节、研究架构

(结构图)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研究现状

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权力概念,一般指的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传播者所具有的因其对传播资源和传播渠道的占有,而对于接受者、权力机构甚至整个社会所具有的效果。媒介权力时指支配者通过占有、操纵媒介实现对被支配者的信息控制,迫使被支配者(大多数实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在认知行为和价值判断上服从于支配者的利益要求[1]。王怡红转引自乔治•格伯纳的经典解释:媒介权力这一术语具有双层含义,一为它可以被理解为,现代传播媒介是一种对个人或社会进行影响、操纵、支配的力量;二为具有事件得以发生和影响事件怎样发生,界定问题以及对问题提供解释与论述,由此形成或塑造公共意见的种种能力[2]。

在探讨媒介及媒介权力发展问题方面,国内外学者片中的角度有所不同。在权力结构中分析媒介权力是西方学者的一贯视角,而关于媒体如何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的研究是其重要的着眼点。例如乔•巴德尔与里因•海因斯提出要建立一种超越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模式的贴近民主的传播模式,并强调媒体社会责任重要性[3]。卡斯特尔则分别从商业媒体、多形态网络下的政治选举、草根媒体与新媒体等角度论述权力领域建构中的媒体发展[4]。詹姆斯•卡伦则从媒体与市场、政府、民主关系的分析中提出从公民媒体领域、专业性媒体领域、社会性市场的媒体领域、私营媒体领域来走媒体民主化之路[5]。而国内学者则多从当今媒体权力的异化与规制分析或批判角度来分析,如赵继伦在《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6]、田大宪在《媒介的权力及其异化》[7]中分析了媒介异化的内在原因,丁铂铨在《略论媒介权力》一文中的落点即放在了媒介权力规制问题探讨之上[8]。又如尹力在其博士论文《媒介权力的畸变——“结构—行动”互构视角下的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研究》[9],张壁耕在其硕士论文《当前我国媒介权力的异化与制约》[10]等文章中都对媒介权力的异化与规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詹姆斯•卡伦在《媒体与权力》中曾提出:新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会导致新的权力中心的出现,从而冲击现存的威权机构,导致其内部的激化和冲突;另一方面则有时绕开已经建立的媒体传输机构,发布遭限制甚至禁止的信息,以此来破坏社会已有的权力机构。[11]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介权力所处的社会权力场域与传统大众媒介时代的媒介权力已然不同的背景下,媒介权力对于整个社会权力关系及结构的作用也大为不同。因而,有必要将媒介权力置于新媒体环境下对传统权力结构的冲击与重构上来研究,探寻在冲击与重构中,一种新的管理和控制的策略。

第二节、研究成果

在已有的媒介权力的研究中,对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权力的运行规则有较为普遍的研究,同时作为网络社会中的新兴领导力量——意见领袖的特点与管理方法也有较为全面的分析。作为开放性的复杂社会系统,特别是在热点事件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介权力独特的运行规则主要体现为三个层面的主体——个体(网民)、种群(媒介类型)、系统(外在环境主体)。每一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包括运行路径、运行介质、运行规则与运行测量四个维度,最终分别形成劝说性权力、权威性权力和强制性权力,在三种权力类型整合运行的过程中,关于热点事件的主导性议程得以凸现,即网络媒介权力最终实现其效用。[12]在热点事件观点出现多元化态势时,少部分网民中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以具有指导性的见解引发其他网民的共鸣,形成一个围绕此主题开展的互动链条,促进主导性议题的最终形成。网络社会中的特点的综合效应下,意见领袖在其中处于领导地位成为必然,成为导向公众意见的力量。以微博为例,在众多的使用者之中,“公共知识分子”群体备受关注,他们以其心怀天下的责任感、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的分析能力,成为微博上影响力较强的意见领袖。在约束意见领袖方面,学者认为,应该坚持“七条线”:即法律法规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底线[13]。以“七条线”为中心,制定网络行为规范与网络监管暨激励机制,是建立良性的微博意见领袖生态的必然选择。

网络社会发展至今又有了新的特点,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网络公民(网民)的进一步成熟,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出现了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和媒介平台的多元发展。在媒介权力领域中微博影响力的式微,微信等新一代平台的崛起,使得媒介权力的格局又有了新的变化。因此,通过全网全媒体的传播面进行话语发布,成为了“公共知识分子”占领媒介话语权新高地的不二法门。柴静团队与他们的《穹顶之下》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第三节、发展趋势

当今的国际形势,从新世纪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元利益的博弈使国际竞争态势呈现了新兴民族国家与传统发这工业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博弈日趋明朗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对华发展战略中,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一直没有停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在阿拉伯世界成功输出革命的很大一个特点,就是通过社交网络如推特和脸书来进行隐蔽而高效的渗透与煽动。

21世纪以来,中东地区的网络覆盖率与新媒体的普及率遂逐年提高。(参见表-1)

根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5(2014)》,目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50%,手机网民超过5.5亿人。随着4G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与互联网普及率将继续高速增长。香港《紫荆》月刊7月号发表文章指出,“西方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共存在较强的意识形态偏见甚至敌视。冷战结束后,虽然严格意义上的东西方对抗不存在了,但是潜意识的排斥和敌视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采取法律保障、制度规定、思想宣传和教育引导等方式,有效地确保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14]。在大众媒体进行社会主旋律宣传的同时,在网络社会中打开突破口,正是拥有网民代言人与意见导向者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呈现出新特点的网络社会中,懂得运用同时也有力量进行全网全媒体发声的公共知识分子将成为网络社会舆论引导与管理的一个重要角色。

此外,在《穹顶之下》的案例中,还有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朋友圈刷屏为代表的自媒体人际传播。在微博使“人人都能建立大众传播平台”风潮过后,一种基于熟人的更加有效的网络人际传播——微信朋友圈正迅速崛起。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融合,信息交换频率的加快、信息扩散效果的增强以及传播者的天然广泛分布使得网络传播的广度与渗透性空前强大[15]。与此同时,信息的良莠不齐,使得“阅读风险”与信用成本增加,这个困局中有必然导致拥有权威的媒介权力可以抢占先机。

第四节、存在问题

从新闻传播角度而言,对于媒介权力的研究大致有三个方向 :一是传统的效果理论,侧重于媒体对受众、群体乃至社 会的影响力;二是多从批判角度出发,从以政治经济分析、文化研究等角度透视媒介权力的强大 作用及其异化畸变;第三则是媒介研究理论下的媒介中心论,主张媒介本身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 用,其代表如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上三大研究角度可以发现,媒介权力的概念定义至今在学界依然没有达成共识,而仅有的几位专家解释也多为描述性、概括性界定[12]。上文给出的两种概念的定义都着眼于媒介的影响、支配、操纵能力,基本侧重于效果研究,而且潜在的权力框架也是对抗性的,对媒介权力所处的复杂权力场域缺乏应有关注。

另外,在公共知识分子在全媒体发声的研究目前基本还是空白,在本研究中将把公共知识分子的媒介权力手段放入全媒体传播的特征等理论中研究。

第五节、主要参考文献

[1].吴予敏.帝制下的媒介权力[J].读书.三联书店,2001(3)[2].王怡红.认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的历史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3].乔•巴德尔,里因•海因斯.论贴近民众的传媒模式:超越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模式[M].谢小芳译.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金冠军,郑涵,孙绍谊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6:230 [4].曼纽尔•卡斯泰尔.网络社会中的传媒、权力与反权力[M].孙绍谊,张程译.新媒体与文化转型.郑涵,孙绍谊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13:244-250 [5].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M].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3 [6].赵继伦.论大众媒介权力的滥用及其社会控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7].田大宪.媒介的权力及其异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34(6)[8].丁铂铨.论媒介权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3),19(2)[9].尹力.媒介权力的畸变——“结构—行动”互构视角下的媒介变迁及其负面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8)[10].张壁耕.当前我国媒介权力的异化与制约[D].河北经贸大学,2011(4)[11].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M].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8 [12].郝雨 路阳.媒介权力运演及社会权力结构嬗变[J].上海大学,2004:44 [13].吉珍霞.公共知识分子的微博意见的领袖作用及依托研究[J],2014(9)[14].刘卫东 荣荣.网络时代的媒介权力结构与社会利益变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5].罗昶.从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中的“自媒体”传播看公民新闻背景下的媒介权利转移[J].国际新闻界,2009.01

第三篇:关键成功因素、核心能力与经营绩效之关系研究——以台湾地区精细化学品产业的战略群组为例

企业管理博论-关键成功因素、核心能力与经营绩效之关系研究——以台湾地区

精细化学品产业的战略群组为例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学品产值占化学品总产值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化学工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其精细化工也最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发展水平。目前欧洲、美国、日本的精细化工率已达到60~70%,我国约40%(不包括台湾地区),而我国台湾地区的精细化工率却只有29%左右,实属偏低,表示我国台湾地区的化学工业技术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化学工业乃是我国台湾地区的第二大制造业,年产值约820亿美元,仅次于电子产业,年产值约占整个台湾地区制造业的百分之二十八左右,但是最近几年化工产业的投资逐年减少,贸易逆差逐年扩大。该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面临外商激烈的竞争,乃是由于大多数公司没有掌握住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s),且竞争战略也未能与本身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及产业关键成功因素相结合所致。

本文是以我国台湾地区上市与上柜化工类股的精细化学品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市场基础观点(market-based view)与资源基础观点(resource-based view)的理论,探讨精细化学品产业中不同的战略群组(strategic groups)之关键成功因素与核心能力以及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经由相关文献的探讨与产业专家访谈后发展出二十四个衡量关键成功因素的变数与二十八个衡量核心能力的变数之量表,透过问卷的方式对研究对象公司的高管人员进行调查,并利用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变异数分析(analysis0f vafiance)、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Pearson analysis ofcorrelation)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法(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我国台湾地区上市与上柜化工类股中的31家公司之所属竞争战略群组的定位与经营绩效的排名,并归纳出独特技术能力、市场导向经营、低成本运营能力与多元化经营四个战略群组所须掌握的关键成功因素与核心能力及其权重,可作为精细化学品产业各公司在进行产业分析拟定未来战略方向时的参考。

研究结果还发现四个战略群组的关键成功因素与核心能力的掌握程度高低对经营绩效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不同的战略群组公司之间在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等绩效构面上均未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这表示公司的经营绩效与战略群组、关键成功因素、核心能力三者的匹配程度有关,而与该公司所处的战略群组无关。因此建议业者若想获得良好的经营绩效应该先选择最适合组织发展的战略群组,然后长期投入资源培养该群组所对应的核心能力及关键成功因素,才能永保竞争优势。

下载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晚报》《联合晚报》为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闻媒体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自闭症患者媒介形象研究——以《羊城晚报》《联合晚报》为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