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

时间:2019-05-15 06:3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

第一篇: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

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

么?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是位狂热的足球爱好者,他接触足球60年以上,踢球,看球、写球,跟张斌、黄健翔、刘建宏等一起评过球。7月8日,这位足球狂热者做了一场演讲——《足球与教育》。这是他在2018世界杯期间所做的第三场分享会,前两次分别涉及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即将从工作转向游戏、从足球看游戏规则的变革等。在这次有关足球与教育的演讲中,郑也夫谈到中国足球不能入围世界杯的原因其实在教育方式上面。中国教育从兴趣的压抑,到训练与学习中主动性的丧失,到足球场和校园中文化的稀薄,到小灶污染选拔人才环境,再到足球场地的匮乏及其原因。他探讨病根的同时,开出药方,指出教育中体育的重要性,体育是要追求里子,而不能本末倒置一味讲究面子。郑也夫(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家,资深球迷)

产生顶级人才的困境

今天我们要谈的题目挺大,而且不是一个,要两个。

第一个题目是关于教育问题。2013年我写出一本书叫《吾国教育病理》,在这部书里,我有感于多年来中国人获取科学诺贝尔奖的人少而又少,我在思考它的原因时,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中国大陆接受了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日后不管在那儿去读书、做研究,都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了。因为早年时想象力、创造力被较大程度地“修理”了。

另一个题目,就是中国足球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能冲进世界杯。

这两个问题我认为密切关联,这两个问题同属于一个大问题,就是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

足球的优秀人才是顶级人才吗?当然是。因为这个项目是全世界竞技体育中最难的项目。我们中国人在有些体育项目上长期垄断王者位置。但是中国一位老球星跟我说,能拿到那些冠军,是因为那个项目市场化不够,很多民族没有为它投入力量、智慧,和最优秀的体育人才,人家没玩那个。要是人家要都来玩那个,中国人就未必还像今天这么风光。

说这个观点的是曾经和我一起做足球电视节目的郝海东,我在很大程度上赞同。足球这个项目是世界上市场化最大的项目,又因为这个项目的特点,个儿高的可以玩,个儿矮的可以玩,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都可以玩。全世界人们都喜好它,所以一旦市场化以后,巨大资金、最优秀的体育人才都进入了,它的竞争度最大。所以我们说,在这个项目里获优胜的球队、球员,肯定是顶级人才。

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摘取不了诺奖?

日本民族摘取自然科学诺奖共25个人。华人一共有9个人,很多是海外华人。二十一世纪,日本17个人得诺奖,华人3个,其中两个海外华人。

我的命题是,在中国大陆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日后很难摘取诺奖,那我们的屠呦呦女士呢?我告诉你,屠呦呦女士没有颠覆我的命题。屠女士1930年出生,她日后的科学成就还不能为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增添光彩。

怎么评价中国中小学这个时段的教育呢?我认为它的教育后果是扁平化,一方面把学习潜力不算太强人的考试能力极大提升,但另一方面,把一些学习潜力非常优异的人的能力下压。为什么下压了?就是因为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复习,过程枯燥、乏味,毁伤了他们的想象力,令他们厌学。这个扁平化的结果糟透了。

这个世界的生产力取决于一小撮的顶级科学家。人类当中,十万分之

一、百万分之一的人是科学家,他们创造这些东西,像手机,像高铁等等。

十年之后的世界不知道什么样子了,但因为我们教育扁平化,中国顶级科技人才的水准不高。爱因斯坦说,他曾经为了应付一个考试,复习了一个月,以后三个月都没缓过来。而我们没完没了地复习,复习了12年。最后一年完全是复习。这样一种经历导致了中国学生的想象力不行,日后摘诺奖太难了。

那潜力低的学生学习成绩“上提”有没有好处?没有。一个很称职的推销员,一个很优秀的厨师,或者是搞内装修的好手,如果原本他们不怎么喜欢学几何,能学到60分,不需要他们把几何提到85分。另一方面,一定要他们跟着数学潜力高的学生,拼命干,导致他们失去了一个愉快幸福的少年时代,这太无聊了,这是陪绑。

中国足球不能出线的诸多原因

那么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能出线?中国足球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原因是最宏观,是中国人的问题。拿中国人跟阿根廷人、英国人、意大利比一比,中国人真的算不上热爱足球。你不热爱的话,说句糙话,你扯什么犊子,凭什么冲进世界杯去?

我们随便采访一些声称热爱足球的人,我问他:

哥们儿,常踢球吗,这个月、上个月踢过球吗?——没有;

年轻时候踢球吗?——年轻时候也不踢;

最近去给你的孩子踢球助过威吗?——没有;

为什么不去助威啊?——我儿子也不踢,我怎么给他助威啊?

你有同事朋友去参加比赛,你去助威了吗?——也没有;

经常自己买票去现场看球吗?——也不去;

那你怎么个热爱足球方式啊?——在家看电视啊。

我刚才说的热爱的四个层次:自己亲自踢,为亲朋助威、买票到现场去看,还有就是看电视。我们这个社会,还处在现代化之前的维度上,一个指标是社会统计还欠缺,不然我们应该有我刚刚说过的四个层次的百分比。我们没有这样的统计。但是我相信,如果有调查,会证明我的判断。我是一等球迷,年轻时踢球,篮球一直打到50多岁,我的长时间的感觉不会欺骗我。

那就这样定性吧,是不是说的难听点了?我们是一个伪球迷的国度。一个伪球迷组成的国度凭什么要冲进世界杯?凭你梦游就冲进世界杯了?

第二点,人口问题。看到这次入围世界杯的名单,中国人真受刺激。为什么?人口1100万以下的小国,有11个之多,从人口多的往下数:比利时的人口1100万,比深圳的人口还要少;突尼斯1080万;葡萄牙1034万;瑞士800万;塞尔维亚700万;丹麦573万;哥斯达黎加466万;克罗地亚424万;巴拿马400万;乌拉圭344万;还有冰岛33万人口。

所以好多朋友脱口而出的牢骚是:这么多小国都进入世界杯了,我们这么一个大国怎么没进?这说法不成立。如果这个民族的成员都不玩球,人多有什么用?

刚才我说的这些小国足球人口有多少,我不知道。我知道韩国的人口是4400万,而注册的青少年球员是50万。我姑且把这个青少年球员看作8到17岁,也就是说,韩国8—17岁的青少年注册球员是50万,大概1/5的男孩子较为正规地接受了足球的训练。比利时人口1100万,是韩国的1/4,人口小国能冲进世界杯,踢球人的密度应该比较大。

那么一个大国怎么老也冲不进世界杯?首先给问题定性,中国不是足球大国,是小国。

我们这个足球小国,能不能把足球人口壮大一下?我认为短期内不能。

差钱?差地皮?960万平方公里,新建他一万个足球场,建不了?但是短期内足球人口上不去。为什么?就是因为新修建的这些足球场,跟我们关键的足球人口联不上手。

关键的足球人口是8—17岁的学生,他们多数在大城市、中城市,但是缺少适合的场地。

城市的小学初中,恐怕要开展五人制足球,十一人制免谈,没地方。五人制足球要开展,也有困难,一个小学现在有几块五人制的足球场?中学都不多,何况小学了。给大家出个主意。学校的楼顶上修建小操场,先加固一下,然后铺上一些人造草皮这样的材料,学校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块场地,还可以搞点小的田径跑道,综合利用。

我们很多球迷和伪球迷,天天问中国足球为什么不能起飞。作为一个家长、一个公民,你应该呼吁让你孩子的学校有更大一点的操场,你应该呼吁让他们有地方搞体育活动。

足球起飞冲出亚洲,应该是一个副产品,不是一个主打的目标。英国是足球的诞生国,英国今年来世界杯了,但好多年都没来,人家也不在乎。但是英国对群众玩足球,学生玩足球非常在乎,人家知道什么叫本末。英国学生、英国市民的足球,踢得太热闹了。

第三个理由,球员也不热爱。你这么说有根据吗?有根据啊。1991年我写《中国足球的出路》的时候,去北京足球队、北京青年队采访,采访过两队的教练。他们跟我谈到球员练球的状态,说很不令人满意,没有热情。每天是下午3点钟开始训练,出来时懒洋洋的,有的球员公然就说,看见球就烦、腻味,不想碰它。这样的状态,你怎么能有训练的质量?这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中国的记者采访到了当年日本国家队的教练冈田武史,他后来到浙江足球队当主教练,比较中日的球员,他应该最有发言权,他说:“我所带的中国球员,到了训练开始的时间,球员到了球场后,就坐在场边休息,到我吹哨集合时,他们才慢慢走到球场,他们没有从心底上怀有喜悦去踢球,如果在日本的话,球员们早就已经出现在场地上了,踢着球,慢跑,坐抻拉运动,各自做着热身了。日本的球员是因为喜欢足球而成为职业选手。只要场地上有球,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踢,中国的选手则不是,即使早早来到训练场,不到开始训练的哨声响起,他们的屁股不会离开板凳。中国的球员过于看重金钱,一旦赚到钱,就不再在乎足球了,缺乏那种单纯的激情和热爱。而且中国球员明显出现水平和身价不符的状况,他们怕在国家队比赛中受伤,就会小心翼翼,如果受伤,他们在俱乐部干什么?”

冈田武史是中国一个球队的主教练,他有直接的感受,中国球员不热爱足球。那中国足球还有什么希望?

痴迷是成才的基础

由此我说到了一个关键的因素:酷爱。如果你不酷爱一桩事物,你能把这桩事物做好吗?中国的梨园界和曲艺界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就是说,你对这桩事情,不痴迷,手艺练不了太好。痴迷是你能成才的基础。痴迷了,如果你其他条件不够,你也未必能成顶级人才,但不痴迷,你肯定成不了顶级人才。

在兴趣、酷爱、痴迷这个维度上,教育跟足球接轨了。我们教育能不能培养出诺奖获得者,我们足球能不能培养出顶级的球员。痴迷应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软件,也是一把尺子,一个试金石。如果没有几个人疯魔,我们凭什么能干出名堂来?

有一些人认为兴趣算什么?兴趣能帮助你高考提几分?你好好刷题,把你的短板补上,再提高个八分十分的。对此观点,大家多半不会赞同。

你再听听第二种言论:我们要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这与前一言论构成反差。你觉得后面这个对吗?我说,不对。为什么不对?

前面一个观点,我们很多人能识别。而后面这个,我们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这么做着。这个游戏是很好的游戏,这个学科是很好的学科啊,你不热爱,好好培养不就热爱了吗?兴趣是哪来的?是这个少年和一个学科、一个游戏互动后产生的。是想培养就能培养的吗?你必须要有一种先天的、内在的东西能跟游戏共鸣。

我为什么反对培养,其实培养也是高高在上的,非常主观的。兴趣是一个自生长、自发育的东西,要从他那儿产生,你不要管太多,你能做的就是在他幼年的时候,在他的面前呈现多种信息,多个游戏、诗歌、音乐、提琴、围棋、足球等等。

怎么培养孩子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奖励吗?比如说你让孩子去学好几何,学好围棋,学好足球,如果学得好,你给他奖励。难道这三个游戏很枯燥、很不好玩,所以要给他点奖励。如果这三个游戏好玩的话,还要奖励干吗?你只需要跟他说:悠着点劲,该休息了,就够了。他已经热爱了,还用得着你天天发糖果?游戏有它自身的魅力,它一定会赢得和它会发生共鸣的那些孩子。当然还有些孩子,他们不喜欢这个游戏,会去追赶别的游戏,你瞎奖励不是在添乱吗?

你的奖励叫做外奖,外部的奖励,我说还有一个内奖,即当我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的乐趣就奖励了我。

为什么我们教育可以摧残青少年?可以把我们搞成没兴趣的人,就是外部的奖励太过分了,外奖会干扰内奖的发育。

不爱玩这个,去干别的去,这么多个游戏,为什么非玩这个呢?在不冷不热的时候,家长来了,后面的推动来了,好好玩,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假如不玩这个的话,孩子有可能会真正地喜欢另一桩游戏了,但是在一个不冷不热的时候,你去推动,就干扰他和别的游戏的联系,因为你觉得这个好,你不断给奖励,孩子最后上道了,但是他从内心跟那个游戏缘分真的不深。以后他算怎么着?他能痴迷吗?他痴迷不了,疯魔不了,那是不冷不热的状态。

兴趣这个东西,是一个主体的自发育,不是培养的,教育培养不了兴趣。我们只能提供信息,谁跟谁有缘分,他们自己结合。

教育不能培养兴趣,但是教育可以摧毁兴趣。不当的教育方式,让你没完没了地干这件事,让你烦死它,最后产生了厌学。厌学就是精神的、求知上的癌症,这孩子不能有任何成就了,因为他已经厌学了,进了北清,没有用,还不如他中小学的时候,没有学习过度,仍然热爱求知,哪怕进了差一点的大学,他是有可能有作为的。

兴趣,酷爱,是一个自发的事情,要提供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让他们在成长中,有相当多的自主时间。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厌倦了足球训练?常常训练得非常刻板。我们的足球时间,是不是能有一定比例是自主的?他们在这儿撒欢,这里没有教练。

不论是数理化、外语,还是学习足球,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没有给学生相当比重的自主时间、撒欢的时间、自我发育的时间。这个发育不光是球技,还有性格。为什么中国球员一到严酷的比赛当中,场上就群龙无首了?因为无论是在我们普教系统当中,还是在少年足球队里,就没有小领袖,只有好学生、乖孩子。在自然的、未受到教师过分操控的过程当中,球技、性格将同时成长,因为有相当大的自主时间,性格神秘地、默默地发育。

我们懂得在优秀人才的产生中,筛选比培养更重要。你要把是这块料找出来,不是这块料的话,是训练不出来的。因此培养是要有批量的。我们在筛选人才的时候,特别害怕一件事情,怕污染了筛选的环境。

什么叫污染?如果小时候有的人开小灶,请优秀教师做家教,另一个孩子接受的是贫乏的教育。受了特别好小灶的这些人,容易把一些天分很好的同龄人比下去,虽然他在这个阶段显得不错,但如果他没有这个潜力,日后做了学者,再怎么努力,也还是不行的,那么这就让天分高的就失去了机会。

我们现在不再搞小升初考试,搞就近入学。一个目的是减轻负担,其实还有一个潜在的作用,就是在初期选拔的时候,尽可能不要污染选拔的环境。如果早期的教育是极不平等的,对选拔会有很大的干扰。

不要以为我们派个三两支、乃至七八支少年球队,到了巴西、到了德国、到了西班牙,中国日后的足球就有希望了。有顶级潜力的孩子,一定要在大面积当中产生。十万个孩子最后有可能组成了中超的20支足球队。当初脑门上可没带着标签,眼睛再好的足球教练,也不可能在13岁、14岁、15岁看出来,这个小子是日后的内马尔,没门。

我以为无论是学习数理化、自然科学,还是培养足球的人才,日后的潜力是不易识别的,要大面积筛选,不要污染筛选环境。少年期的教育很难平等,但不要过分地不平等。

中国足球不是一个木桶,是一个盘子,为什么是个盘子,我前面我讲了五点:中国人不热爱足球,我们是个伪球迷国度;中国是个足球人口小国,且短期内多不了;我们的球员也不热爱足球,不冷不热的在那儿踢球,因为少年的时候一直在做“足球作业”,那不是一个令他疯狂的游戏;我们的管理者不做基础建设,投机取巧,污染了筛选的环境。

这样,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三副药方

第一,小学、初中开展五人制足球。大家要知道足球是城市文化,足球从来就不是乡间文化,乡间 人可以踢球,但是足球从它产生、从它在全世界铺开,就是城市文化。

我们的小学、初中,只能、必须发展五人制足球,不要好高骛远,我们没有场地。五人制足球还可以开展。踢五人制足球挺好。技术上的五大要素:停、传、带、过、射,带球与过人的训练,大小场地几乎一样。停、传、射稍微打些折扣,因为高球少一些。

第二,初中以后,将中国足球的摇篮设置在大批职业学校中。以前,中国竞技体育的摇篮设置在从 少年体校到省市青年队的一条龙之中。后来我们反省中国体育人才的生产机制,越来越认识到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其一,我们培养出的体育人才,性格不独立,人格不成熟,知识结构极度狭窄,除了自己的项目什么也不懂。原因是从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脱离了普教系统,运动队里成分单调,没有各色少年。我们不是希望他练体育的时候,几何、外语学得多好,是希望他在普教系统当中,在心智上获得全面发育,受到同龄的非体育生的良性影响。

其二,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极其残酷。绝大部分受教者最终不能成为专业运动员。在传统的培养机制中,他们落选后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安身立命。

所以,今后中国很多竞技体育项目的人才应该在学校,而不是少体校——青年队中产生。那么,哪一种学校,将成为日后选择的关键。

我认为中国的职业学校应该是中国的体育、文艺人才的摇篮。职业学校多数建在城市郊区,那里要搞出几块足球场,相对容易。职业学校应该兼容一个大的教育项目,培养中国的体育人才。这些人才不要放在高校,不要放在高中,放在中职这儿好。

高等学校要承担为中国培育科技顶级人才,兵在精不在多。大多数初中毕业生应该进入职业学校,学点技术,安身立命。我认为中国应该好好搞中等职业教育,孩子学个普通的技能,比如装修,学厨艺,一年、两年就拿下来了,但是职业学校的年头还是要多一些,最起码三年。

中国的教育必须分流。有的人智力很高,适合学习,还有的人抽象思维能力不算太高,但是有些工作他做得特别好,比如汽车修理,比如厨师,比如唱歌,比如足球。人除了智力高下的差距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分流,喜欢念书和不喜欢念书,后者的比重非常之大。喜欢念书的人去念书,不喜欢念书的人不要去念书,没什么不好,我们应该让他们渡过一个愉快的青少年时代,吃好喝好玩好,然后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手艺,这就挺好了。

还应该让中国体育人才在这样的环境里发育。每个职业学校当中,都应该,也可以有一支很好的足球队。我想不出一个更好的环境,能容纳1500支15—17岁的少年足球队。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1.12万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601.25万人。

第三是教练的问题。我说中国8—17岁这个年龄段当中,应该有十万个接受较好足球训练的人。十万足球人,相当于五千支足球队。这个年龄段的人,不是天天训练,更不是天天需要专业指导,有时就是自己踢。假如一个教练指导三支足球队,则五千支球队需要1700名专业教练。我们上哪儿找这些够格的教练?没有这些足球教练,振兴中国足球,就纯属大跃进和扯犊子。

中国是个地道的足球小国。其中一个体现就是,我们的足球文化非常稀薄。这次冲进世界杯的两支球队,一个摩洛哥,一个突尼斯。正巧前两个月,我到这两个国家去旅游。看到街面好多孩子在踢球,大西洋海滩上,踢球的人可能倒四位数,至少是大三位数,少年、青年,还有成年,不计其数的人在那儿踢球,踢得都有模有样。都是一些普通少年,但看他们的脚法,脚底拉球,左拉右拉,转身过人,都非常娴熟,国内中小学中很难看到,更不要说街面上。

足球文化为什么会稀薄?竞技体育与学校、社会,曾经是隔绝的两个系统。搞专业对个体意味着饭碗,足球人才用武之地少而又少,学校和社会不需要这样的人才,退役后基本转行。统计一下,这些年退役的专业足球队员,多少人转业,多少人继续从事足球工作。这可不是无足轻重的数据。

在国外,在足球文化发达的国家,我相信足球专业人退役后在社会上做足球教师的甚多,融入社会做的非常好。所以一些小国,它的足球文化绝不稀薄。街面上十岁的孩子脚法那么好,哪儿学来的?有地方学,有地方看。我们没地方学,你找不着跟谁去学。足球文化贫瘠到极点。

我在网上看到有报道,马云谈中国足球,他说“中国懂足球的人有500万人”,这个数字荒诞到极点,如果有500万人懂足球,足球文化含量这么样浓厚,哪里会是今天这样。我们某个领域的顶级人才能张嘴说出这个话来,与基本的国情不沾边。

教育中的智育与体育

第二篇:北大教授郑也夫教本科生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社会学

能找到一群听众,是幸运的,讲完之后你记得深刻,记得清楚。要多交流,多讲,要相互卖弄学问。卖弄也是一种刺激,增加学习的动力。

1.没兴趣的也要读

读书没有兴趣是不行的,但是你再有兴趣,有的时候也得凭意志。做一个专业读书的人,读着读着总有烦的时候。要有意志力,没有意志力是不成的。读书的主攻方向,要以自己的兴趣为转移,也就是说符合兴趣的多读,认真读,不断扩展书目。不符合兴趣,达到老师的要求就行了。你不喜欢,就不要在此追求高分,别被太强的虚荣心驱使,其实以后注定要和这个类别的书籍说拜拜的。谁的精力都不是无限的,要善待自己的精力、时间,把你的时间投入到你最喜欢的书目上,去读。平常读书,要搭配。什么叫搭配?有兴趣的和没兴趣的,要搭配。读书的时候,要处于一种兴奋值比较高的状态,吸收才比较好。但有些书你又不能不读,虽然你不喜欢,也要达到要求啊。你自己好好搭配。绝对别在一周内都读的是自己很不愿读的书,读得昏昏欲睡。

2.阅读面要宽一点

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窄了根本不行。根据我治学的经验,文史哲、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都要学一点。文史哲,所谓人文学科,是人类最古典的、最古老的学问了,都是看家的本事。任何一个学社会科学的人,没有很好的文史哲基础,简直开玩笑。文学是宽阔的。往窄了说,就是小说,你要读一些,要读一些名著,不读一些不像话,不可能做一个社会学家。要读历史,要读一点近现代史,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最好都浏览过。你受过历史教育,但你看看别人怎么写我们家的历史。要读点哲学,学业这么紧张,我给你的建议是放长线。找空读一读。孔孟老庄,都得读一点。柏拉图读一点,读了柏拉图也就知道了苏格拉底。轴心时代的这些人物,确实不同凡响。读一点大经济学家的东西,大经济学家本身跟社会学家是一回事。比如说亚当·斯密,斯密是近代经济学家的鼻祖,他写过《国富论》,但他也写了《道德情操论》,这本书可以充分说明他是社会学家。读点心理学,别光读什么社会心理学啊,读点真正的心理学。为什么要读点心理学呢?它对理解人的动机、人的性格,很有帮助。而我们社会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研究人的行为,对人的性格、动机这些东西没有很好的把握的话,是不好下手的。读点生物学。一本帮你入门的就是我的小册子《阅读生物学札记》。为什么要读点生物学?这个世纪将是人家的世纪,这个学科的方法论极大地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方法。我希望我们社会学的教师能为大家开发出更宽的食谱,给大家的胃里开发出更多的酶。不要像我们这一辈,写的书味同嚼蜡。

3.贵在有自己的心得

读书,你当然要力争正确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同一本书,特别是有深度的书,大家的理解一定是不同的。其实在读的时候,你要争取的是两个收获,一个是努力把握作者思想的框架,作者核心的观点;另一方面你要产生自己的心得。一个客观,一个主观。误读在所难免,何况你说你没有误读,那别的读者怎么跟你的理解不一样呢?要么你们俩有一个误读了,要么你们俩说的那事,作者没有完全说出来,是你们的推论,推论得不一样。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非常可贵的。误读也不要紧,所以有一句话叫创造性误读嘛。一个好的著作最大的成果就是,它问世后,引起了纷繁的争论,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很多新的东西有反驳的,也有支持的。那么这书的影响就是最大的了。

第三篇:北大教授郑也夫: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

北大教授郑也夫: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实习生朱亚玲 中国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日前,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讲坛主讲人之一,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

郑也夫把中国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后、大学教育之前)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他甚至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

郑也夫列举了德国的教育模式,认为其值得借鉴。德国采用三轨制,在小学四年后学生分流成三种不同的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文科中学,各占1/3。其中只有文科中学的学生才会走进大学,而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都会进入职业学校。而德国的职业学校与大学没有地位上的优劣之分。

然而,郑也夫也指出,中国要学习德国的分流模式还有很大障碍,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办得不好,与高等教育地位悬殊太大。其次全社会都存在学历竞赛。

下载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大教授郑也夫谈足球启示:中国产生顶级人才的障碍是什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