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0225 台海记忆 跨越海峡的大师 胡适
台海记忆 跨越海峡的大师 胡适.【片头】1949年,时代巨变,他们挥手作别大陆,但在心中却从未离开永恒的文化故土,他们的身份是教授、学者、作家、艺术家,他们站在一起就是一座座时代的文化高峰。他们超凡的智慧和才华至今仍被念念不忘。从晚清到民国,从大陆到台湾。跌宕起伏的历史中,他们究竟走过了怎样不平凡的人生。家事国事天下事,爱情友情与亲情,又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印痕。《天涯共此时》台海记忆为您一一解读他们的故事,带您走进跨越海峡的大师。他是国学大师,文化巨匠,他倡导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解开了中国现代文化,以民主科学为基盘的一个序幕。他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等关键职务,在关键岗位上的出色工作让他赢得世人的敬重。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罗斯福总统第一个通知的人是,胡适。在蒋介石“抢救学人计划中”他是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但他却多次公开批评蒋介石,这又是为什么?笔杆子能够对枪杆子造成一定威胁,我想胡适是第一人。他的婚姻被称为民国奇事,他和小脚太太为何能够相携终生。敬请收看《天涯共此时》系列节目《台海记忆》跨越海峡的大师,胡适。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天涯共此时》节目,我是桑晨,今天我们现场就为您请来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周质平先生,还有来自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黄克武所长,以及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马勇教授。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胡适。好,有请三位嘉宾,好,谢谢,欢迎,请坐。
【视频资料】1958年4月10日这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记载“今天实为我平生所遭遇的第二次最大的横逆”蒋介石说,这一天是他一生中备感侮辱的一天,为此他甚至夜不能寐。那么这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原来这一天是“中研院”新任院长胡适的就职典礼。“中研院”院长是领导台湾地区科学与人文发展的重要职位,蒋介石竭力邀请胡适担任这一职务。胡适,是二十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不仅学文精深,还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等重要管理职务。67岁的胡适从美国回台湾,担任院长职务,可谓众望所归,为了表示庆祝,“中研院”举行了隆重的就职典礼,蒋介石和陈诚也特意到场恭贺。就在蒋介石致辞结束时,典礼上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周质平:在就职典礼上,蒋介石除了恭维胡适在道德方面有非常卓越的贡献之外,同时也期望“中研院”能够在复兴中华文化这个问题上有所贡献。那么胡适当时就起立站起来说,错了,“中研院”的这个职责不是在复兴中华文化,而是在提倡民主和自由科学这个方面。而且他连续两次说“错了”
主持人:我们看有一张照片,这个是当时他就职时候拍摄的吗?
周质平:在这张照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蒋介石有点像正襟危坐的样子,而胡适是翘着一个腿。
主持人:对,在那儿侃侃而谈。
周质平:非常自在,我们可以说,胡适大概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唯一的一个知识分子,就是以笔杆子的力量,让枪杆子受到对笔杆子有相当的敬意,甚至于觉得这个笔杆子能对枪杆子造成一定的威胁,我想胡适是第一人。
【视频资料】当时的蒋介石在台湾是一言九鼎,还没有谁敢这么公开地批驳他,当面让蒋介石下不了台的胡适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回答这些问题,要从胡适不凡的成长历程开始说起。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的上庄乡,胡适的母亲叫冯顺弟,父亲叫胡铁花。19岁时冯顺弟嫁给比她大30岁的胡铁花做续弦。胡铁花曾考中清朝的贡生,颇有才学,先后游历东北广东,江苏等地为官。胡适出生不久,胡铁花就接到调令去台湾当官,胡适和台湾也结下了深厚的渊源。黄克武:他父亲当时曾在台东做过官,那个时候胡适胡适年纪非常小,可能一两岁吧,在台东当过武官,在台东待了很长一段时间,那现在如果我们去台湾台东的话还可以看到有一个,有一条路叫铁花路,这个胡适的父亲叫胡铁花,另外还有一个纪念碑,是胡铁花的一个纪念碑,所以这个胡适常说他是半个台湾人。因为他大概一两岁的时候就在台湾待过。
【视频资料】幼年生活在台湾的胡适,从小受到父亲的谆谆教导,3岁多时胡适就认识了近1000字。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胡适及母亲被迫离开台湾返回大陆,然而,父亲在随后从台湾返回大陆的途中却不幸病故于厦门,父亲临终前,特意嘱咐妻子冯顺弟一定要让胡适读书,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对胡适的教育没有丝毫放松。13岁时胡适到上海求学,19岁时胡适考取官费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著名学府。1917年,胡适学成归国,受聘为北大教授,意气风发的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倡导文学改良。胡适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黄克武:我觉得这个,在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有两大文化伟人,一是鲁迅,一是胡适。这俩个人可以说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化以民主科学为基盘的一个序幕。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就朝着五四运动以来的民主与科学前进。
马勇:还是在思想文化上,胡适出国留学回来他就有一个信念,重要的信念,就是说影响了后来二十世纪中国,就是要给中国的民主科学打下一个思想文化的基础,就是给现代中国打下一个思想文化基础。
主持人:最早的白话文的倡导者,是不是也是胡适呢
周质平:是的,那么胡适最大的贡献,在这一点上是要把这个口语的文体变成一个所谓正宗文体。
黄克武:其实这个胡适用白话文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目的,是开启民智。因为过去文言文,在对于下层社会传播方面其实有一定的限制,那胡适觉得,就必须采用下层社会听得懂的白话文,才能够达到开启民智的启蒙效果。
【视频资料】胡适在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建树,并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具有出色的管理能力,他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声望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胡适和蒋介石联系颇多,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胡适离开北平,在庐山见到蒋介石,不久后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在抗战形式日益严峻的1938年,胡适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蒋介石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胡适会是一个合格的驻美大使吗。
周质平:胡适这个人在美国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那么我想蒋介石当时任命胡适做美国大使,主要是着眼在给美国比较民主自由的一个形象,胡适在出任这个工作的时候,在他的脑子里头我是为中国来做事,为国家来做事情,我不是为党来做事情,更不是为某一个个人,所以他在这一点上一再说明我是为了要救国。
主持人:在美国期间他具体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来体现他的这个救国呢。黄克武:日本人曾经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在日本找三个人,一个是长与政治,一个长于经济,一个长于演说,才能够抵挡胡适一个。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胡适第一个他最大的一个贡献,当然是促成了美国对于中国抗战的一个援助,签了两次通邮贷款,每一次都有两千多万美元,所以我想他在美国,作为美国大使,驻美大使,最大的一个贡献,其实在美国巡回演讲,而用美国人可以了解的方式了解中国的状况,而给予中国支援。
主持人:那么胡适当年在美国做了这些成绩,是不是对于当时蒋介石包括他统治下的国民政府也是很有帮助的。马勇:我觉得可能一个重要的东西,是中美后来能够走向同盟关系,可能非常重要,如果中美不是在这个时候走上同盟关系,那么中国战场就不可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这个进入,中国的抗战那不知道要多艰难了。
【视频资料】胡适尽管信奉自由主义,但在国难当头的局势中他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中国抗战奔走呼号。当时,美国并不愿意为中国卷入战争,为了推动美国支持中国抗战,胡适到处宣传演讲,上下活动,力陈中国抗战的世界意义,讲述中国抗战的艰苦和决心。他在全美各地的演讲次数之多,听众人数之广,在当时的中国人中,可以说是空前的,由于胡适的广泛宣传,日本方面甚至感到在对美外交上非常被动,排不出足以和胡适匹敌的驻没大使,随着二战局势的发展,胡适的努力,越来越得到了美国最高层的认同。
周质平:是驻美大使,美国人是美国的总统罗斯福,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想是胡适好像有一个中国老百姓的一个签名,要支持中国抗战。
主持人:那既然在美国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又有强烈的爱国心,抱负心,而且不可否认,几年时间做了很多很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但为什么后来胡适又辞职了?
周质平:当时在重庆的中央政府给他的命令,就是说叫他做一些不实的宣传或者什么,他拒绝做这个事情,这是一。第二是后来这个蒋介石派宋子文做了外交部部长,那么宋子文到了美国以后,就直接干预胡适,胡适大使的职务。他在日记上有好几次特别说到,他在日记上有好几次特别说到,宋子文很不尊重他,他直接和蒋介石来往而不透过这个大使,大使是应该应该是大使应该受到照会,可是宋子文等于成了一个所谓的太上大使,在这个情况之下,他也知道大概很难再继续下去,那么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个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罗斯福总统第一个通知的人是胡适,他立刻打电话给胡适,那么胡适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觉得他的责任其实已经尽了,他一听到这个消息,他就觉得美国非参战不可了。所以他觉得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任务,我作为一个中国派驻美国的大使,就是希望美国能够参战来帮助中国抗战,那么在这个情况之下,我想他会有一些功成身退。
【视频资料】身体原因也是胡适选择辞去驻美大使职务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奔走多地,让胡适的身体逐渐吃不消,50多岁的胡适有了心脏病的迹象。1942年8月15日这一天,胡适等到了蒋介石的免职电报,胡适退出政坛重归学术。1946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然而,在学术界,胡适的内心却并不平静,当时国内的局势紧张,国共内战一触即发,中国的未来向何处去,是整个时代亟须回答的问题。1948年,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还是影响了胡适的学术生活。1948年底,胡适所在的北平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为了抢夺人才,蒋介石定制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胡适成为蒋介石抢救的头号对象,蒋介石为此派出专机,到北平接胡适南下,胡适就此离开了他钟爱的北平,离开北京大学,此生再也没能回到这里,1949年4月6日,胡适从上海坐船前往美国,开始了他在纽约的流亡生活。在美国,胡适的生活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黄克武:其实胡适在美国算是蛮潦倒的,他也除了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有另一个职务之外,也没有其它正式的收入,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十年之间,他跟蒋介石其实来往非常密切,我们最近梳理这两人来往的书信,可以看到,可以说是无话不谈。胡适愿意回到,从美国回到台湾定居,还有几个因素,一个因素是他一直在台湾,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因为胡适演讲是有魅力的。他常常从 事各种各样的演讲,那他的著作在台湾卖的非常好,所以从演讲从著作,已经奠定了胡适在台湾的一个声望,另外一个原因跟他父亲有关。
周质平:还有一点他要决定回到台湾时觉得“中研院”的藏书,他可以完成他的中国哲学史,这是他当时回到台湾去,一个主要的计划,还是在学术上。
【视频资料】与台湾渊源深厚的胡适,在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后,于1952年来到台湾为了表示欢迎,蒋经国代表蒋介石带着1000多人的盛大欢迎队伍,到机场迎接。两年之后,1954年胡适到台北参加国民大会,支持蒋介石连任,又一次受到了高规格接待。胡适与蒋介石之间一如既往,保持着交往密切的联系,但是胡适写的一篇特殊的祝寿文章,却让蒋介石十分不满,文章中究竟怎样的内容刺痛了蒋介石。
周质平:蒋介石70岁生日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文章说,我讲两个艾森豪威尔的故事给蒋介石祝寿。还是叫蒋介石,不要去管理一些小的事情。
主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周质平:因为这个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联军统帅,他说在联军,做联军统帅的时候,那是几百万的大军,可是艾森豪威尔他只接见两三个将领,他只管这两三个将领,有什么事情透过这两三个将领来处理。后来做这个联军统帅之前,那么艾森豪威尔也做过哥伦比亚大学的校长,他做校长的时候,有一个副校长就有一天跟他讲,你现在做了这个校长应该接见一下各院系的领导,所以他就安排了各院系的院长,或者系主任来跟他见面,结果艾森豪威尔见了一天后,他说这个受不了,这么多事情我怎么可能管,你把这些约都给我取消了,我只要见两三个学校的校领导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各个院系的领导,那么胡适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来祝蒋介石70岁的生日,说我们希望蒋介石能够学学艾森豪威尔,人家是怎么做联军统帅的,人家是怎么做大学校长的,你不能什么事情都管,又要提倡新生活,又要管禁烟,什么事都管,你怎么能够管的好。这个故事是引起了当时国民党,在台湾的国民党很大愤怒,我们常常把胡适解释成为是个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在国民党那一边一定受到欢迎,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最近的蒋介石日记公开以后完全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他在蒋介石的眼里头其实是个眼中钉,几乎是恨之入骨,我想用这四个字并不夸张。
【视频资料】胡适这篇文章引起了国民党当局很大愤怒,胡适不仅建议蒋介石学习艾森豪威尔,不要大事小事都管,而且还建议蒋介石不要三连任,胡适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把建议传到蒋介石的耳朵里,当时的蒋介石正在谋取三连任,听到胡适的建议,蒋介石勃然大怒。
黄克武:蒋介石内心就受着很强的一种压力,他一直说,胡适运用各种威胁的伎俩,要我不要三连任,他自己非常痛恨,他讲胡适这个其实是一个无耻的文人,他用非常负面性的一个字眼来谈,但是有趣的就是,蒋介石所有这些负面性的字眼都只有在日记里面呈现,他大骂胡适,但是这些在公开场合他完全不提,而且在公开场合反而是礼贤下士,借着晚间书写日记,把白天的怨恨抒发掉了,但是在面对知识分子的时候他还表现了就像这样子的一个,非常尊敬的一个态度,这个是蒋介石能够维持心理平衡的一个重要的机制。
【视频资料】到了人生晚年的胡适,虽然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但是选择落户台湾,在这里度过自己人生的最后阶段,蒋介石内心对胡适已经是深恶痛觉,但是表面文章蒋介石还是做足了,逢年过节总会给胡适送点礼物,胡适的生日,蒋介石也总是记在心里。
周质平:偶尔也会送一些过年过节还会送礼,送礼给胡适。主持人:好像当年蒋介石还拿出自己的稿费来,帮胡适建公寓,有这么回事吗。
黄克武:这个就是现在在“中研院”近代史胡适纪念馆。这一部分的,其实蒋介石当时用他的稿费给好多文人盖了房子,除了胡适之外,林语堂、钱穆那个房子都跟蒋介石有关系。
马勇:蒋介石和知识分子互动,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不时就会请这些大知识分子,其实每次吃饭根本就吃不饱,但是完全是一种礼节性的,这么就聊一聊,而且蒋介石习惯就是一对一吃饭,就是两个人这么吃,他吃的又少,就这样的,他和知识分子的互动,可能是超出我们今天中国人的想象,我们认为好像知识分子怎么能和最高领袖有这种直接的正面接触,这是我们不知道那个时代,那个时代他就是这样子,当时那一拨大知识分子都和蒋介石有这种很好的互动。
【视频资料】晚年在台湾生活的胡适与蒋介石之间有了更近距离接触的机会。1960年12月17日,胡适70大寿这一天,蒋介石还亲手书写了“寿”字。并设宴为胡适祝寿,蒋介石还拿出自己的一部分稿酬,并且让“中研院”拨专款在南岗为胡适建造了寓所,胡适和家人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时光,在胡适辗转多地的一生中人们除了关注他台前的风采,与蒋介石等人的交往之外,在他的私人生活领域,他与妻子江冬秀相伴一生的经历也早已成为一段佳话。胡适和江东秀是封建包办婚姻,江东秀是没有文化的农村小脚女人,而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又是留美博士,他们为何能够走到一起相伴到老呢?
主持人:当初这两家是怎么定下了这个娃娃亲。周质平:是胡适的母亲和江东秀的哥哥大概是定的这门亲事,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他还没出国那个时候,他出国之后,他是1911年出的国,那么这个婚姻一直要到他回国以后1917年才完婚,所以江东秀等于等了他有八九年的时间,那么后来因为胡适在海外的时间又这么久,那么江东秀就常常就住在胡适家里,帮胡适的母亲处理家务的事情。虽然没有结婚,而实际上已经是像一个媳妇一样。在胡家,这个时间相当长。那么一个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那么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回到家乡去娶一个小脚的几乎不识字的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婚姻维持了一辈子。为了报答他的母亲,他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和你择定的这个人成婚。我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我还怎么来面对我的母亲,所以我想,表面上看来,他是一个孝子,他一辈子提倡婚姻自由,提倡妇女解放,而唯独不能解放的是他自己,他接受了这个婚姻,而且一辈子承担下来。
【视频资料】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无法自由选择。13岁的时候,母亲为胡适定下一门亲事,对方是年长他一岁的江东秀。由于幼年丧父,对于母亲的决定,孝顺的胡适起初没有反抗,但在内心,他对没有感情的婚姻难以接受,于是就以读书的借口一推再推。1910年,19岁的胡适到美国留学后,遵从母亲“男女交际尤须留心”的叮嘱,有四年的时光不与女同学交往。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尽管胡适小心谨慎,但缘分还是悄然而至。1914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缘他认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这个大方的女孩,后来成为他的红颜知己。
周质平:他在康奈尔大学的时候,他是个大学生,然后韦莲司的父亲是康奈尔大学地质系的一个教授。韦莲司这个人她并没有受过多少正式的教育,她大概是家教,然后她喜欢画画,是一个画家,那么胡适经常到韦莲司家里去做客,那么他对韦莲司的印象极为深刻,觉得她是一个独立自主,有独立思想的一个女子。那么胡适在留学期间受韦莲司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他的日记里面有许许多多地方,他的一些想法也经常和韦莲司来商量讨教,韦莲司也会提出一些很不同的看 法,两个人的确是谈恋爱,比如说胡适的这个《尝试集》他的新诗里面的第一首诗,他其实写的就是美国女朋友。这个关系维持了50年,一直到胡适逝世。那么最感人的一段,是胡适逝世之后,韦莲司希望能够用她毕生的积蓄,大概是五六千块钱的美元,把它捐出来成立一个胡适基金会,来翻译胡适的作品,从中文翻译成英文,他为了这个事情美国女士还特别搬到了巴贝多岛上去,她的一个原因是说,巴贝多岛上这个消费比较低,他可以多积蓄一些钱来从事这件事情。那么他死后,她送了这个10朵白色的水仙花叫胡祖望悄悄地放在他的墓边,也不要说是谁送的,我想这是一个很动人的一个爱情故事。
【视频资料】两个人的感情也的确很难有甜蜜的结果,韦莲司的母亲并不同意女儿和胡适交往。而胡适的母亲这边也三番五次催促他回国完婚,错过了与胡适的这段因缘,韦莲司选择终生不嫁,胡适则在拿到博士学位后,于1917年秋天回国,此时胡适已经26岁,江东秀27岁,这在当时的婚姻来说是一个很大年龄。更关键的是江东秀已经等了胡适13年,对于这门婚事,回到国内工作的胡适没有任何理由再拖了。这年的冬天在母亲的催促下胡适回到家乡绩溪,答应履行婚约,但是胡适从未见过江东秀,他唯一的要求是期望能在婚前见上江东秀一面,他的愿望能够达成吗。
周质平:他说我有一个要求,我想见江东秀一面,可是在当时的这个礼教底下这个是不允许的。可是有碍于胡适这样大的一个人物,这么大的名声,要求见一面都不让好像也不近情理。所以江东秀的哥哥就说可以,你可以来见一面。所以胡适就徒步走到了江东秀家,大概还有相当的距离,到了她家之后。他在日记里面记着。说外面很多人围观,说看你胡适到底见得到见不到江东秀,结果这个江家又请胡适喝茶,又请他吃点心,招待备至,然后外面很多村里头的人在那边看着,可是江东秀始终不出来,始终不出来,那么最后这个江家,大概是冬秀的哥哥就说,冬秀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见你。胡适在日记里面说,我对这个婚姻我从来没有动摇过,只有在这个片刻的时候,我觉得我如果拍案而起,我拂袖而去,我可以解除这个婚约。他说我如果我这么做了,我受二十几年的教育,连这样的一点事情我都不能处理,我的面子有了,别人的面子呢?所以他终于若无其事忍下了这口气,回到自己家里,没有见到江东秀,就是婚前没见过面。
【视频资料】母命难为,胡适与江东秀历经坎坷,终于走到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就在两人结婚的现场,胡适遇到了小表妹曹诚英。不久之后两人感情升温,甚至开始到达恋情的程度。1922年前后,胡适在日记里记载,两个人在杭州的烟霞洞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胡适和曹诚英交往的事传到了江东秀的耳朵里,胡适则借机提出离婚,江东秀勃然大怒,拿出一把刀以死威胁,还说如果离婚,就先杀死两个儿子,态度之刚烈让胡适一时间无所适从,再不敢提离婚之事。
周质平:中间还有一段,曹诚英是学农学的,也去了这个康奈尔大学。胡适特别把他的,把这个曹诚英托付给他的美国女朋友韦莲司,叫韦莲司多照顾这个曹诚英,所以韦莲司也确实很照顾曹诚英,所以这个也是很奇特的,胡适的几个女朋友之间好像我们看不出有太多的这个妒忌在里头,能够和平共处,那么后来曹诚英回来之后,就成了中国第一个女的农学教授,就是她死了以后,她葬在这个去绩溪的一条路的旁边。她死的比胡适晚,她显然不知道胡适已经过世。所以她葬在那边,她的原因之一是说,希望胡适回故乡的时候还能够看到她的坟。
【视频资料】胡适和曹诚英的感情无疾而终。此后,年过30的胡适也开始踏踏实实地与小脚太太江东秀相伴人生长路。并且越到晚年越显恩爱,这位留美博士与小脚太太的传奇婚姻,也因此被称为民国的一大奇事。按照中国传统标准,江东秀是一位很称职的媳妇儿,早在胡适留学时就已经进入胡家,帮胡适的母亲料理家务,而且胡适回国后江东秀居家有道,对胡适的生活有相当影响。
周质平:对于家务处理也都非常停当,而且也挺慷慨,她常常,她不干涉胡适拿钱出去帮人家忙或什么,而且她也不要胡适当官,是非常严肃,很真诚跟胡适说,你不要当官,你不要当官,我想这个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光这几点就很不容易。
马勇:另外胡适的太太对胡适也是很好的,一个是她让胡适是走正路,我们知道好像有几个,胡适朋友当中也有几个很烂的朋友,到他们家去,胡适太太就觉得,以后不要和这几个人来往。胡适的家当年在北京是一景,他家里面长时期住的是30来号人,当然都是朋友了,就是这一点,胡适的太太江东秀,应该说是一个有这种大家风范,有旧社会,就是传统社会当中的这种一家长的东西,胡适根本不要为家务这种事情,去担心去想,就是朋友之间有什么问题,家里面有什么事情,江东秀都是很大度地去帮助,去办,那么这种对于一个男的,这种朋友圈的这种维系,应该说贡献还是很大的。
【视频资料】江东秀虽然不识字,但为人泼辣勇敢,在家里占主导地位,夫妻二人发生摩擦时,胡适总是谦让回避,不会冲江东秀发脾气。胡适属兔,江东秀属虎,胡适自嘲为“兔子怕老虎”甚至还在朋友之间成立了怕太太协会,在朋友中间也流传着胡适怕老婆的小笑话。幽默的胡适还经常以男子对妻子要“三从四得”来自嘲。
周质平:说太太出门的时候要跟从,太太的命令要服从,太太说的话要盲从。这个是三从。那么四得是说,大概是说,太太花钱的时候你要舍得,太太骂人的时候你要听得,太太发脾气的时候你要忍得,当然这个完全是一种幽默的一种形式,在开玩笑的说法。
主持人:当年胡适真的怕太太吗?
黄克武:那他也讲了一个很有名的事情,就是说凡在这个世界上(西方)民主的国家都怕老婆,其实这个怕老婆展现的是一种风度。为什么胡适吸引这么多女性目光跟爱慕。我觉得,他对女性是有一种特别的一种尊重,那这种对他来说,他用一个比较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太太来说就是怕老婆。
周质平:我想他们这个夫妻的感情也是真实的,一方面要有爱情,另一方面常常有所谓的恩情或者情意,尤其是老夫老妻到后来都是情意这个字,是说意多于情。我想在胡适和江东秀的关系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恩情或者情意的关系,是显得非常真实。
【视频资料】少年夫妻老来伴。胡适和江东秀的婚姻从最初的家长包办到晚年的相依相伴,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胡适辗转北京、上海、美国、台北的身形边,总能看到江东秀的影子,以至于胡适的弟子唐德刚喜言“胡适大名重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1958年胡适带着结婚四十年的太太,从美国回台湾定居,相伴在台湾,度过了人生中最后的时光。
主持人:我们知道最后胡适去世是在台湾去世的,那当时的去世原因是什么?
黄克武: 1962年2月24号当时“中研院”是开会,晚上有一个酒会,他太太跟他说,你身体不好,少说两句,那他在会场还说,太太叫我少说两句,但是今天这个场合,我觉得我得多说两句,它主要谈的一个点就是说,当时“中研院”好几个院士都拿过诺贝尔奖,但是胡适在想说,这些拿诺贝尔奖的,都不是我们本土培养出来的,都是中国人在美国的环境之下拿到诺贝尔奖,中国的这个 科学为什么不能生根,为什么我们本土的环境不能够培养出本土诺贝尔奖的一个得主,那就大致在讲这样子的一个情况之下,内心颇为激动而引发了心脏病。
【视频资料】在当天的酒会上,胡适按照惯例发表致辞,在台上突然感到不适,说了半截话就停了下来,而后骤然倒地,身边的人手忙脚乱地将胡适抬上床,可能是移动身体的关系,只听到胡适最后叹了一口气,与世长辞,胡适的去世在台湾岛内和国际社会上都引发了广泛的影响。这位文化巨子传奇的一生,让许多人感念不已。1962年3月1日,台湾举行公祭,国民党当局成立了以陈诚、蒋经国等103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出殡的当天,前往吊喧的台北市民总计超过10万余人。场面极为隆重盛大,当时报纸评论胡适的丧礼为,知识分子从未有过的风光场面。时任台湾当局最高领导的蒋介石也亲临现场致哀。
主持人:那当时在这个葬礼上,蒋介石也是出席了,那他是当时怎么评价这个胡适的呢?
黄克武: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后来他在胡适的墓上题了四个字,智德兼隆,场面非常盛大,那这样子的一种路祭的一个情景,在过去的历史上,大概就只有政治人物,蒋介石后来的丧礼也大致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但是作为。
主持人:人山人海
黄克武:对,人山人海,而且自己摆出祭台做家祭,这个是一个很少见的状况,尤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那我觉得这个当时这个胡适在台湾的一个影响力其实非常深远的,因为他在各种重要的媒体上所发表的一些信息,他所做的演讲,其实在整个台湾社会他有极高的一个声望,才会在葬礼的时候引起这么多人的追思和怀念。
【视频资料】蒋介石在挽联中评价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理论中新思想的师表”形象的概括了胡适的一生。这位国学大师,文化巨匠,脚踏着新旧两个时代,既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又接受过西方文明的洗礼,他扛起的新文化运动大旗,他对自由的执着追寻,更是为近现代中国产生了深远你的影响。
第二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拨动情感之弦 唱响生命之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福建省邵武市实验小学 徐小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这样一篇充满人间真情的课文一定能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效仿的意愿。设计理念:
根据“凭借课文的例子,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这个课题的思想,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凭借课文的例子,抓住课文几次出现的数字为突破口,另一方面又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以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两条线交互进行,在教学中注重朗读、注重感悟、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创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再创造学习,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的情感,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重点: 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教学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题 走近文本
1、字幕出示: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爱,可以创造奇迹。——莎士比亚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爱”的主题的文章。
3、板书:桥 师:桥,见过吗?
4、在“桥”前板书:生命 师:见过生命桥吗?
5、将课题补充完整《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呢?
6、齐读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们从这双眼睛中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板题的设计从右往左解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 了解文本
1、生初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划出课文中含数字的句子。
2、汇报。谁知道文中的海峡指的是什么海峡?(台湾海峡)那么跨越海峡桥的两端是?(板书:杭州,台湾)跨越海峡的这一头是?那一头是(板书:小钱,青年)
3、师:你能根据黑板上的板书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4、与其他课文相比较,这篇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含数字的词,你们找到了吗?
5、老师将这些数字进行了重组,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出示: 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
大陆,18岁的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生命的即将绽放。
台湾,7.3级的大地震,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等待骨髓流出。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骨髓,24小时的保存期,经过十几小时的奔波,那跨越海峡的骨髓涓涓流进了小钱的身体里„„
6、读一读,交流读后感想。
7、师:每次读着这几个句子,读着这几个数字,我都被深深地感动着。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走进这些数字,去体味那份纯真至情的爱,去追寻那份生命的感动。
设计意图:抓住本文中多次出现的数字进行教材重组,以此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快速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可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屏弃了传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式。
三、细读品味 深入文本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品味这些含着数字的句子。哪一个数字令你心头一震?为什么?生读。
预设交流:
(一)18岁
1、生:令我心头一震的数字是18岁
2、请你把这数字所在的句子读出来.句子1: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并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让我们来看看白血病相关资料。读了材料,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命如花,岁月如花。”人们常常用花来形容生命。在这段话中,同样也有三个描写花朵的词语,(出示:凋零 含苞 绽放)
十八岁,这是()的花朵(含苞、绽放、即将盛开的,含苞待放的„„)而18岁的患了白血病的小钱,这是()的花朵(枯萎的、即将凋零的„„)(3)18岁啊,一个充满梦想的年纪,一个如花的年纪。灿烂的阳光穿透明亮的窗户,轻柔地抚摩着万物,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了,可是他的内心早已心潮澎湃,思绪回到了往日的美好时光。他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生答)
(4)引:
小钱不能在运动场上一展身手,他——(女生读)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小钱也不能在图书馆学习知识,他——(男生读)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十八岁,一个如花的年纪。18岁,一个普普通通的数字,却让我们真真切切的触摸到一份伤悲,一份无奈。(齐读)
(二)十万人
句子2: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
(1)哪些字眼中看出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的不容易?理解“辗转”的意思
(2)出示骨髓移植资料。
(3)十万分之一的希望啊,小钱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三)7.3级
1、播放地震录像,看到这些,你最想说什么?
2、是啊,这是可怕的地震,让人心惊胆颤啊,但台湾花莲慈济医院里手术如期的举行了!这一切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我相信也会触动我们的心弦!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3、4、5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最让你感动。
3、生自由读。
4、预设交流:
句子(1)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①、你因为什么而感动?
②、引读: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
③、可是这位年轻人却选择躺在病床上,孩子们不是他冷漠。不知道并不表示他不关心,不清楚不代表他不牵挂,他静静地躺着,内心早已百折千绕了,年青人啊,此时你在想些什么呢?
④、交流感悟读
句子(2)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①为什么这句话最揪住了你的心?
②从哪些字词看出余震很强?能具体说说吗?(突如其来、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不得不、才比较安全)
③师:是啊,在强烈余震中,他们本应该怎么样啊?
④为什么李博士能沉着站在这里、台湾青年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让他们坚持的理由是什么?(用上因为„„所以„„)
师:台湾青年的爱心感动了我们,李博士高尚的医德也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带着那份感动再次读出那令人不可思议的“沉着”、“静静”。(再读)
句子(3)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①为什么也能让你感动?
②师范读,请生思考老师还读出了哪份感动? ③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那么,还流出了什么?
(四)十几个小时
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①指生读
②最揪住你心的是哪个词?(奔波、连夜)
③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
(出示图表)
7:30 台湾青年进入手术室 8:50 骨髓涓涓流出
10:20 李博士带着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 15:54 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20:45 运输骨髓的飞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22:15 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 22:50 骨髓一直手术开始 凌晨2:00 手术顺利完成
④师: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漫长的,紧张的,争分夺秒的,让人牵肠挂肚的„„)(全班读)
⑤师:整整11小时30分,纵然有重重困难,也无法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此时此刻,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到了两个字“感动”,带着我们的感动让我们一起读这一自然段吧。
设计意图:成功的课堂教学追求“主线简明,细节饱满”。本环节依托“哪个数字令你心头一震”这条主线,将文中的小钱、台湾青年、李博士等人物形象成功地贯穿在文本中,让学生以深刻地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
四、创设场景,深入感悟
1、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生命之花在人们无私的给予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你激动吗?你想把这消息告诉谁?最想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谁?
2、交流
3、师:小钱父母相拥而泣、李博士如释重负、医护人员奔走相告此时此刻,只有课文的最后一段能表达我们此时的心声。(生齐读)
4、海峡情、同胞情,息息相关情,茫茫的海峡隔不断骨肉亲情,小钱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他要感激谁?是台湾青年?是李博士?或是所有关心他的人?请选择感谢对象把感谢的话语写下来
5、交流
6、师:文章学到这,让我们再一次回头细细品味文章的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你的心中,这还是一座普通的桥吗?
7、生谈感受
8、师:同学们这岂止是一座桥,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什么是爱,这便是深深的爱,什么是情,那便是浓浓的情,什么是奉献,这就是无私的奉献!
9、同学们,让我们铭记,有座桥它跨越了茫茫的海峡(读题)
让我们相信,这座桥将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读题)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凭借,挖掘学习资源,适度安排语言文字训练,填补文中想象空白,引导学生自主表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生命桥”的理解。
六、作业
请写下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的场景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 血脉亲情
小钱 捐献骨髓
台湾 青年
第三篇:跨越海峡教案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生命的珍贵与爱心的无价,感受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发生在杭州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读
师: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生:杭州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为他捐献骨髓。板书
三、学习课文
身患绝症的小钱是不幸的,让我们到杭州一眼的病房里去看看小钱吧。女生读第一自然段,男生读第二自然段。
1.读完一二自然段,你知道小钱得了什么病吗? 2.你们了解白血病吗?
3.一听说癌症,你会想到什么?
4.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线希望吗??但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容易吗?从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出来? 生汇报
师:十万人中才有可能有一个,为了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可能去哪些城市找过?结果找到了吗?跑了这么多地方才能找到,这就叫“几经辗转”。
指名读 齐读
四、读懂捐款,感悟爱心 生看画面
介绍:1999年9月21日,凌晨2点,台湾发生了7.3级地震。这就是地震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999年9月22日,此时,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在这种情况下,骨髓移植还会如期进行吗?请默读3----5自然段,画出让你感动的词或句子。生汇报
1.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小钱和那位青年认识吗?
是啊,在海峡的另一边,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竟比家人还重要,真是海峡两岸心连心,不是亲人胜亲人。
2.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在这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最应该做的是„„他明知道有危险为什么不跑出去,他在想什么?
3.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4.骨髓的保质期只有24小时,这是李博士当天的工作表
为了拯救小钱的生命,海峡两岸同胞奔波着,忙碌着,几经辗转,几经奔波从台湾身躯涓涓流出的骨髓,终于流入了小钱的体内。把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读出来吧 5.引读第7自然段
五、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六、跨越海峡的骨髓,给了小钱生命的希望,出院后,小钱满怀感慨,如果你是小钱,你会感谢谁?
七、总结
台湾与大陆虽然被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息,世代相传。
第四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评课稿
今天,我观看了东关小学马慧芳老师执教的一节视频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被她那亲和,充满深情的教风所深深打动,其自然的导语,深厚而真实的功底深深令我佩服。这节课中,教师的导语自然,教学中紧抓教材内容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依托文本,抓住主线理解课文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教师具有启发和激励性的语言,为课堂的生动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如诗的开篇导语,配合钟表滴答滴答的响声,教师优美,深情的语言从开课始就一下抓住学生的心。此外,教师在引导要求学生去读书思考时,启发性的语言也对学生起了激励的作用。
二、教师能紧扣文本,整体把握,利用关键词,理解文本内容。课标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本次教学中,马老师紧扣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灿烂的阳光没有使苍白的脸上红润起来……唯有骨髓的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在本句中,马教师紧扣含苞,绽放,凋零三个词语,很巧妙地将文本的深刻含义——生命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实而深层地走近文本的内涵,理解文本内涵。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落实了双基教学。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也特别注重了双基的落实。如:师在板书课题时,引导学生“跨”字最后一笔的书写及名称。
四、搭建想象平台,落实表达
在这堂课中,马老师为了让学生读懂捐献,感悟爱心,学会感恩。在拯救成功后,假设小钱和台湾青年相遇,小钱会对青年说什么? 在语文课堂的口头表达中尽情地流淌,同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爱心,深深的印在每位同学的心间。
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看出马教师的教风朴实自然,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今日有幸听到这样的好课,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总之,从这堂课中,教师的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其中也有些瑕疵,如果中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时间的把握有些拖沓,稍许再注意一下,或许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第五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于老师执教的一堂生动、形象的课,课上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一教学理念。老师的安排很好,不仅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反复品读,反复操练,真正是做到读写结合,正确、仔细地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而且使同学们对文本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于老师注重让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找出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词句,自己感悟,充分发挥想象说话,读写结合,以写抒情等,师生间的对话又拓展了文本的内容,老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理解内容,产生感情,达到感情共鸣,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语文阅读既要培养学生走进文本研读的本领又要培养学生走出文本拓展的能力。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如理解“辗转”一词,学生先自己找到“辗转”所在的句子,反复诵读理解,并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同时,教师引领学生依照文本扩展,再理解。医生首先会从哪些人中去寻找适合的骨髓?最后在哪里找到了骨髓?学生随着老师指明的方向,反馈:医生在小钱的家人中找——整个杭州找——浙江省内找——找遍中国大陆,最后在中国的台湾同胞中找到了。老师总结;刚才大家寻找的这个艰难历程就是“辗转”的意思。就这样理解“辗转”水到渠成。同时让学生感悟到了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困难重重。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看出于老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正像崔峦老师说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 [
上周,聆听了陈老师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收益非浅。这堂语文阅读课,陈老师的整个教学思路是“以读代悟,以悟促读,读悟结合”在读读悟悟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了师生对话的互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重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学语文,在用语文。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本节课体现的特点:
1、整体把握,抓主线: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文章的情感主线很清晰、明朗。陈老师沿主线引、沿主线导、学生很自然地沿主线学,沿主线思,沿主线悟。达到学有目标,学有重点。如导言中教师围绕台湾青年无私为大陆患白血病的青年奉献骨髓的动人故事,为血脉相连的两岸人民架起一座生命桥为主线创设情景,老师以感动为切入点让学生自由读文,划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你的感动,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感动,学生汇报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围绕文章情感主线进行。老师引领学生入情入境的读,逐渐深入的读,文章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自由读、齐读、老师引读、范读等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一读的环节也是围绕文章情感主线进行的。如:“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老师通过放地震录象,让学生想象这位台湾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理解台湾青年不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的高尚情怀,以悟促读,读悟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做到了有体验的读,传情达意的读。
2、抓字眼,重扩展: 语文阅读既要培养学生走进文本研读的本领又要培养学生走出文本拓展的能力。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如理解“辗转”一词,学生先自己找到“辗转”所在的句子,反复诵读理解,并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同时,教师引领学生依照文本扩展,再理解。医生首先会从哪些人中去寻找适合的骨髓?最后在哪里找到了骨髓?学生随着老师指明的方向,反馈:医生在小钱的家人中找──整个杭州找──浙江省内找──找遍中国大陆,最后在中国的台湾同胞中找到了。老师总结;刚才大家寻找的这个艰难历程就是“辗转”的意思。就这样理解“辗转”水到渠成。同时让学生感悟到了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困难重重。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3、搭建想象平台,落实写话: 在这堂课中,陈老师为了让学生读懂捐献,感悟爱心,在交流“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个重点句后。老师激情配乐朗诵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在大地震过后,在剧烈的余震中,这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心想:……教师动情含情的音乐,学生的”个性想象“在语文课堂的写话中尽情地流淌。
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课看出陈教师的教风朴实,不设花架子,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正向崔峦老师说的”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达到简见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现在让我们四年级的孩子来学习它,揣摩、体味人物的高尚品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在今天的课堂上,孩子们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研读,层层深入,也深刻感受到台湾青年和李博士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更深刻感受到海峡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我想,这与杨老师平日对语文教学的钻研、对学生天长日久的训练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分不开的。下面我谈谈我听课学习后的点滴感受。1.教师语言富有诗意语文特色。
好的语文老师靠什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进入文本,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靠的是语言,语言要准确,有文学色彩,带有鼓动力量。这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文章,本堂课中,杨老师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教师语言精炼、巧妙,声情并茂。2.整合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杨老师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如课开始,以积累好词好句的形式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爱”谈起。让学生初步感悟“爱”;顺势而揭示课题。在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反复朗读,探究人物内心的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两岸的亲情。
3、紧扣重点词,重扩展
语文阅读既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走进文本研读的本领又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走出文本拓展的能力。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如理解“辗转”一词,学生先自己找到“辗转”所在的句子,反复诵读,并联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理解。在感悟台湾青年无私奉献的精神时,以“——知不知道,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的形式反复体悟,更容易让学生深入体会到台湾青年冒着生命危险,不顾家人安危,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4、搭建想象平台,落实表达
在这堂课中,杨老师为了让学生读懂捐献,感悟爱心,学会感恩。在拯救成功的一年后,假设小钱和台湾青年相遇,小钱会对青年说什么? 在语文课堂的口头表达中尽情地流淌,同时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爱心,深深的印在每同学的心间。
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细节上课看出王教师的教风朴实自然,语文功底扎实,潜心研究文本。今日有幸听到这样的好课,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观课报告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抓住重点词性学习。
王老师的这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利用导学案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2、学习用朗读品味法、重点词句品析法等方法读懂课文,理解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理解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教学目标的设计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而且每一目标的设计都非常的清晰明了、科学实用,而且便于操作和检测,三个个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使得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一得到落实。
识字和阅读有机结合,有效落实了目标1。接着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读课文,使识字和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在实现前两个目标后,王老师及时的抓住了第三个教学目标,作为重点来学习。让学生找出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这样就教的主人,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笔做批注的同时,理解了课文,进行了学法的渗透。
从整堂课可以看出,王老师的设计都是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为今后学生的学
同课异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让我感触颇深的是陆老师的这堂课。陆老师和何老师在教学重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基本一致,但她以场景为主线来勾画教学蓝图,在收扶放中引导学生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有所感,有所言,有所悟,不俗的设计让人称道。而陆老师优雅,清新的教风也是一种听觉的享受。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这组课文的主题“爱”。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大陆青年不幸身患白血病,一位台湾青年冒着生命的危险,不顾家人的安危,为这位大陆青年捐献骨髓;台湾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从台湾抽取骨髓,两岸人民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郑老师的这节课通过有效的设计和组织,牢牢把握住了重点,让师、生、文间形成了有效对话的磁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一、把握主线,抓住关键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这篇文章的情感主线很清晰、明朗。李老师沿主线引、沿主线导、学生很自然地沿主线学,沿主线思,沿主线悟。达到学有目标,学有重点。
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爱”为主线进行教学,一开始读与爱有关的四字词导入,引起情感共鸣。进而抓住杭州、台湾两个青年两个场景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给予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陆老师很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如“静静”、“奔波”等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内心,体会文字背后的情绪。印象最深的一处是在理解“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这一句时,能够结合上文 “静静”一词,来揣摩青年此刻不平静的内心不平静的原因,学生带着思考读文、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情感逐步升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
二、读说促思,深入文本
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
在引导学生感悟救援紧迫,血脉亲情这一环节,陆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一连串数字,通过和学生的合作读,不断加快语速,并辅助以沉重的配乐,营造出一种紧迫感。为启发学生能对本文有一个更具有深入的感悟,陆老师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钱得救了!他会说些什么呢?”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
各种环节的设计都充分展现了教学的智慧。学生在多形式的朗读,自由的表达中体会手术危情、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体会爱的广博无边,而后,再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师生在澎湃的激情中再读课题,不仅升华了主题,也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生命的敬仰。
三、手段辅助,情境相宜
在教学中,陆老师很注重运用多种手段来创设情境,特别是音效应用和板书的设计,是一大特色。
在引导学生理解台湾青年以及李博士和在场的医务人员不顾家人的安危为小钱捐献骨髓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利用地震音效给学生以震撼。接下来及时切换到地震画面,通过资料补充概括余震情况,把学生带入“地震惨烈”““余震不断”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想象这位台湾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理解台湾青年不仅是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的高尚情怀,为学生领悟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进行了酝酿,作了铺垫。而在“千里送骨髓”部分,心跳的音效也很好的契合了课文中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情,亦抓住了听课者的心情。
老师讲到最后,小钱的生命之花从凋零到绽放,信手在黑板上画出了一朵盛开的美丽的花,在音乐与诵读声中,不仅带来了很强的视觉冲击,也把学生的情绪再次向前推动,为课堂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人们都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非仅仅是技术。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课堂里的语言要精而美。课堂里的设计要行云流水,课堂里,文与情要有机结合,生动演绎,语文教学才能呈现实效。
尚年轻的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很多。也很感谢陆老师这堂精彩的课,激励我向着更加诗意的语文前进。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观察报告
天福实验小学 王晓艳
今天,是开展课例大教研活动以来的第二次听课,由于第一次听课时,我去上海学习了,以,我这次听得格外认真。我从教/学时间分配和课堂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这两方面对这节课从整分配是比较合理的,教学活动能够为教学目标服务。现总结如下:
1、以读为本
从这节课来看,教师精讲点拨、引领提升(环节)的时间为24分钟,师生互动(教学时间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同学们理解课文,实现教学重点的引领和教学难点的突破,进而完成博士的爱心时,王老师不仅运用把一个自然段的几个句子跟“沉着”联系起来朗读体会的方法“哪儿最安全?”“手术室里什么在摇晃?”让同学们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我觉
2、以生为本
王老师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自己讲解的时间仅有3分钟,真正体现了课程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王老师的课堂17%的时间用来一理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且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尤其自学环节,自己画出李博士或台湾青年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且在旁边写出体会。每个孩子都在静静阅读是自己思考的成果,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升,我觉得真正做到了
3、存在问题
虽然本节课的时间分配比较合理,但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拓展延伸、课堂小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还需有调控时间的能力。我觉得教师在精讲点拨环节可再精练一下自己的语 通过观察王老师的这节课,我觉得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较合理,重点突出,体现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