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采访
新闻采访与写作
10广编2班
蒋丽雯
采访选题: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选题论证:
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成因有哪些?当今时代,小说作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莫言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脱颖而出。其作品充满“怀乡”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但其写作风格大胆新奇,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其代表作品有:《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透明的红萝卜》等。2012年10月11日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中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打破欧洲垄断。莫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被誉为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本次采访,从莫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及他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的预估两方面,通过与人物面对面的交流和采访人物的交际圈朋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写作的灵感源泉,写作习惯等,理清莫言的成功因素。
采访计划:
报道思想:解析作家莫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及他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的预估。
采访目的要求: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莫言将中国小说的特色推向了世界的舞台。为了使中国小说未来以更好的姿态进军国际文化,通过采访,了解莫言成功的因素,通过对莫言的采访,借鉴他人,反思自我,了解中国小说的特点和不足,为冲击国际大舞台给中国作家提供借鉴意见。 采访地点:会议室
采访时间:2012年10月20 采访对象:作家莫言;文学评论家)
采访实施方案:个人访谈形式邀请与采访人物及与之相关的嘉宾 报道形式:报纸、电视及网络
角度和初步选题:通过人物对话的访谈形式,从莫言获奖的感受和对中国小说的未来发展预估两方面报道;初步从莫言自身的经历出发再深入至其对中国小说的看法。
拟定具体的访问提纲:
A.莫言本人
1.首先祝贺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两年前有记者就问到您关于诺贝尔奖的问题,如今您真的登上了这个 荣誉的巅峰,心态有什么不一样么? 2.您的写作事业到达现在这个巅峰阶段对您今后的写作会有影响么?您怎样看待荣誉对于您的意义?
3.大多数文学评论家都说您的作品文风大胆新奇,触动您灵感的源泉是什么?
4.您有3部作品被改变成电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您更钟情于您的哪部作品呢?
5.您能谈谈您对如今中国式小说的看法么?你有比较看重的小说家吗? 6.对于未来中国小说走向国际舞台,冲击诺贝尔或其他大奖,您觉得还存在着哪些不足?
7.您对中国式小说还寄予着哪些期望? B.莫言朋友阎晶明(文学评论家)
1.您有一篇题为《残酷的诗意——读莫言长篇小说<檀香刑>》的文章里表露了您对莫言的钦佩,您觉得莫言小说的魅力在哪里?
2.私下里,您知道莫言先生有什么写作的习惯吗?
3.您觉得莫言小说的成功的决定因素什么?
4.您以一个评论家身份觉得诺贝尔奖对于中国小说市场来说会不会产生一个有力的激荡作用呢?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急措施等等:因当事人的不配合而造成的采访受挫,或受条件限制访问次数不够所导致的信息不充分,本人将采用归纳法,即综合多家媒体的报道,以作补救。
第二篇:人物采访
风吹莲动芳香溢
身边总是有许多人许多事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她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辛酸,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微笑,他们的认真,无处不带给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人,也许她不漂亮;也许她并不可爱;也许她并不聪明,然而她的善良和坚强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希望通过采访刘国莲同学,让更多大学生体会
采访对象:刘国莲
采访时间:周四下午
采访地点:教室
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电话交流、走访
节目环节设置: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主持人发表节目开场白——对主人公的介绍,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面对面访谈——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采访同学(对主人公的评价)——再次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回到现场(面对面访谈)——最后的提问——感谢主人公接受采访,主持人表希望
第一环节播放视频(片头,朋友、同事、舍友、同学对她的一句话评价)大屏幕播放视频 第二环节主持人站在讲台中间说开场白(道具:2张椅子、1张桌子、2瓶矿泉水)主持人:
第三环节主持人对主人公的简单介绍、并欢迎主人公出场,主人公发表被采访心情(双方说话的时候着的,面对观众)
主持人:她,来自湛江的小姑娘,09年来到了我们的河职院,就读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已是一位大二的师姐了,在她的生活成长里有着许多经历。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国莲出场,跟大家一同分享她的故事。(主人公进场后,主持人与国连握手,表示欢迎)刘国连:很开心今天能······(发表心情)
第四环节面对面访谈(主持人引导主人公就坐,并且并排坐下)时长;3分钟方式;一问一答式
主持人:国连在学校给身边同学的感觉好像一直都是挺忙碌的,那你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忙,还是忙其他的?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当管理员?你加入里面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刘:······
主持人:那待遇方面如何?
刘:······
主持人:在图书馆的工作,会辛苦么?一星期工作多少个小时?
刘:······
主持人:你在里面收获了什么?
刘:······
第五环节插入视频(主人公生活的片段或者工作的情景)大屏幕播放,大家一同观看主持人:下面我们通过VCR来了解国连的生活状况和工作场景。
第六环节采访身边的同学(他们对国连的了解,主持人坐着原位,采访台下的同学——时长2分钟)
主持人:**同学你好,你喜欢国连吗?觉得国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同学:······
主持人她在班上的学习表现怎么样?成绩如何?
**同学:······
主持人:你认为她身上有没有特别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地方?
**同学:······
第七环节插入视频(工作伙伴或者舍友对她的印象)
主持人:单单靠班上同学采访,我觉得不足以让大家了解更真实的国连,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国连在工作及生活上,大家对他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VCR内容:外景记者采访
1、采访对象一:工作伙伴(图书馆)
记者:你们平时在图书馆的工作大都是做些什么的呢?
同事:······
记者:跟国连一起工作,感觉她在工作方面表现如何?
同事:······
2、采访对象二:舍友(在宿舍)
记者:大家都知道国连是个朴素大方的姑娘,然后她在生活上也挺节俭节约,作为舍友,你应该比较了解,能不能透露一下你知道的呢?
舍友:······
记者:大家在一起那么久了,国连她有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让你印象深刻的?
舍友:······
记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缺点,那你知道国连通常会犯什么小毛病吗?能不能爆个料? 舍友······
最后舍友和工作伙伴:对国连的祝福
主持人:好,我们大家也一同为国连祝福,掌声。
第八环节回到访谈现场:(面对面访谈、一问一答式,时长;3分钟)
主持人:每次大家见到你,你脸上永远都是挂满微笑的,那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或故事跟大家分享的,感动亦或是悲伤的?
刘:·····
主持人:当初是因为什么而感动或者悲伤呢?
刘:……….主持人:从大家的采访和视频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国连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学生,那一学期来,家里大概汇给你多少生活费?
刘:······
主持人:在校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减轻家里的负担?你平时有做其他的兼职吗? 刘:······
主持人:假设你明天给中了五百万现金大奖,你会将这些钱花在什么地方呢?
刘:······
主持人:那在成长历程中,你觉得谁对你的影响是最多的,有特别的崇拜对象吗? 刘:······
第九环节最后的提问(时长;3分钟)
主持人: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你觉得在大学这2年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刘:······
主持人:作为大学生,你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之上,你觉得自己跟别人的最大不同,体现在哪里?
刘:······
主持人:你的座右铭是什么,你是如何去理解的?
刘······
主持人: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毕业后有怎样的打算?
刘:······
最后主持人:希望你的梦想会实现,并且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你所希望的工作。很高兴今天能够邀请到国连,感谢国连。希望她在以后的路上,越走越平坦。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第三篇:人物采访提纲
人物采访提纲
一、采访对象
2013年的四川省高考状元郭怡辰
二、采访目的深入了解一个状元的成功原因,以及平时的学习和生活
三、采访时间和地点
2013年6月26
采访方式
个别访问,一对一采访
四、采访问题
1.这次作为四川省的高考状元,自己有没有什么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2.平时在生活中你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是哪一种类型?内向,外向还是?
3.高中三年或是自己平时的学习大体是怎么规划的?能不能分享一下?比如一天的学习计划或是学期的计划?
4.学习上有没有自己觉得比较好的习惯和好的复习资料跟大家分享一下?
5.成都7中嘉祥和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都在使用奇速英语,可以分享下对于这个资料的看法和使用心得,以及建议
6.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其他的业余爱好?怎么处理课余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冲突?
7.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或是崇敬的人或者是书?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哪一个?
8.对于各科的学习自己平时是怎么规划的?尤其是英语学习,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体会和感想?
9.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自己是怎么看待的?有没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0.对于过去不久的高中生活,自己有没有一些想说的,对于父母老师同学?有没有想对自己说的?或者是对于其他的学弟学妹的一些建议或是感受?
11.准备考取哪所大学和专业,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方面有没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想?
第四篇:人物采访
如何做人物专访采访
——针对高中生校园报刊采访
一、准备环节
(一)明确采访目的
每一次采访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这次采访的意义何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出的报道是要给谁看的,估计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响和反应等等。这样做可以减少采访的盲目性,确保采访的合理性。
举例:有同学想了解编辑这一职业,报道需具体介绍编辑的工作内容、职业素养、从业人员现状、从事这一行业的目的等
(二)人物选择
人物选择的好坏往往决定专访及其采写的成败,访问对象一般分两类:新闻人物和知情人士。新闻人物主要是先进人物、社会知名人物、于各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人士;知情人士则是对某些重要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知情的相关人士,他们可以提供一些第一手的内幕、情况背景,从而解释、澄清事件真相,侧面展示新闻人物形象。
举例:关于高考改革的采访首选教育部相关领导或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教育专家(具体选择还需要看报道的侧重方向)
(三)熟悉采访对象
在采访对象选定好并与之联系之后,为确保采访顺利展开,营造轻松自然的访问气氛,采访者应该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收集研究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认真周密地拟定一个采访计划与谈话提纲
举例: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上个世纪采访张学良,为其撰写回忆录,洋洋洒洒的口述历史几十万字,在正式采访之前,唐先生查阅了所能找到的关于张学良自幼年以来的各类记载并做到了烂熟于心,甚至在张学良将军自己记忆有误之时唐先生都可以迅速纠正这些错误。
(四)充实新知识
正式的记者一般都具有广博的知识,由此才可以迅速使被采访者有一种亲切感,拉近双方距离,自然,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在实际采访过程中难免会有能力所不及之处,因此,在采访之前必须为自己充实新知识,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做一个了解
举例:在做高考制度改革的相关采访之前自身需要先对这一事件的始末有所认知
(五)精心设计问题
为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漫无目的地聊天偏移话题的情况,应提前思考好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并设置问题,节约双方的时间。(附件一)
二、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访问地点
采访对象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心理状态时有很大的差别的,访问的场所往往直接影响被采访对象的情绪,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地点可以缓解对方的不自在或紧张心情,从而使得身心放松,更加健谈。因此访问要选择与访问对象密切相关的场所,著名记者纪希晨曾深有体会地说“在许多情况下,往往在办公室里、在家里谈不出来的情况、细节,一到了劳动场所,他就能触景生情、侃侃而谈了。”比如在运动场采访运动员,在竞选台前访问政治家,在后台访问演员等等。
(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被采访者的积极性,在一般性的采访中(例如,采访老师、图书管理员等校园职业),因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并无利害冲突,因此采访者要保持一个随和自然的低姿态,而非咄咄逼人,从而使被采访者能够与其真诚合作,展现更丰富全面的自我,这一点其实就如同老师上课一般,教室的气氛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教师便更容易把思维延伸开来,更容易妙语连珠,滔滔不绝。
(三)巧妙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这个建立在对被采访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意大利著名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在采访中一向喜欢先发制人直奔主题,但在1980年8月21日采访邓小平时却没有如此,她的访问是从祝贺生日开始的
法拉奇:明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邓小平: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法拉奇:是的,邓先生,我看了你的传记。邓小平: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别祝贺我。我已经76岁了,到了衰退的年龄了 法拉奇: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如果我对我父亲说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的话,他会打我耳光的 邓小平:那他可做对了,你可不能对他那样说
作为外国记者,法拉奇与邓小平二人之间阅历、身份、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区别是巨大的,为了迅速和被采访对象熟悉起来,努力营造一个适合交谈的气氛,法拉奇以“祝贺生日”作为开场白,并把邓小平的年龄巧妙地与自己的父亲相比,使得双方关系迅速拉近,为接下来的提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让自己为邓小平留下一个不错的映像,两天后,她又一次得到了一个采访邓小平的机会,并由此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独家材料。
在拉近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的过程中可以多寻找一些双方的相似经历,知识背景等话题,方便采访的进行。
(四)要善于聆听,善于观察
仔细倾听采访对象的话,从中找出你所关心的内容,深入查证,在细节部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平凡处发现不平凡,此外,如果是在被采访对象的办公室、家里进行采访,可以适度打量一下办公桌上的书或家里明显的装饰以此了解对方的爱好,引入话题。举例:汽车销售员的故事(关注说话对象的每一句话)
(五)提问要恰当合理,言语不冒昧
要学会尊重采访对象,所提的问题要合适,不会使对方感觉被冒犯,一些敏感性的话题要尽量委婉地问出。
举例一:赵忠祥一次去采访一位有精神疾病正在住院的女士,当时手下的一名新记者负责设计问题,原定的一个问题是“你什么时候得的精神病”,问题交到赵忠祥改为“你在医院住多久了,住院前觉得怎样不好”
举例二:2010年3月23日上午,贵州电视台第五频道《法治第一线》栏目记者在贵阳中华路上采访一位无牌照驾驶的女司机时遭到对方殴打,当时该女司机正在被交警拦下来执行处罚,被打女记者向这位司机提问道“现在‘三创一办’,你觉不觉得你给贵阳市丢脸了?”话音刚落,被罚司机立即情绪激愤,回头对着女记者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然后边打边说“这是回家,哪叫丢脸?”
三、最后成文
采访后获取的采访记录需要经过择取加工后才能成为一篇合格的文章,誊写过程中要注意组织语言,视采访目的编辑文字,侧重于突出人物观点,人物事迹抑或是人物的成功经历,主次分明,客套性质的话语不需要太多,另一方面,有鉴于当今时代对于快捷有效的追求,篇幅不宜过长过于拖沓,贵在于精炼达意。
附件一
1、被采访者周围有什么东西?借此可以打开话题
2、采访对象喜欢看什么书?书架上摆的是什么书?凭此可以了解对方的爱好和品味
3、他周围的人如何?这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朋友等——从外围了解采访对象
4、从职业和自身来看,从长远和眼前来看,采访对象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现在是如何努力的?其中遇到过什么障碍?
5、从职业和自身角度看,还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他现在是如何克服的?
6、闲暇时间,他是如何打发的?常和谁去度假?
7、他典型的一天工作是什么样子?
8、依他之见,什么样的问题、观点、哲理对他很重要?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9、他幻想过什么?
10、他童年是什么样子?他童年的志向是什么?现在是实现了、超越了还是改变了?在童年和现在之间,他能勾勒出什么样的线条?
11、什么事令他最烦恼?什么事令他最开心?
12、人人都有弱点,他是如何看待的?如果他有的话,现在又做了些什么?
13、到目前为止,他一生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促成的?是如何取得的?回过头来,现在他又是如何看的
第五篇:人物采访心得
做好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是济南民进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因工作关系,先后采访过几位在政协提案工作和本职工作中做出一定成绩的民进会员并为他们撰写了报道文章。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被受访者的事迹和情怀所感动,也更经常地被如何才能真实地再现受访者的风采这个问题所困扰。由于个人文字基础差,学习悟性低,只能一点一点地进行摸索和尝试。每有所感,便简要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竟然也积累了几条类似经验的零乱的心得,于是,不揣浅陋,写在这里供大家批评。其实内心真实的愿望却在于抛砖引玉。
一、采访前应充分做好案头工作,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被采访人的情况,如身世、背景、经历、个性特点、工作性质、主要事迹等,如果受访者个人有论文、作品或介绍文章可提前找来读读。同时明确采访方向,尽可能详尽地设计一些问题,做到有备而来,但心理上又尽可能不带任何框框,以便采访时随机应变。
二、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被采访者,对受访者要心存敬重之情,不怀迷信之意,做到既不俯视也不仰视。认真倾听受访者述说的一切,可以酌情引出话题,绝不主观诱导方向。
三、要在对受访者本人或其事迹有了较详细较深入的了解之后,确认自己的内心是否受到感动,并找出使你感动最深的是什么,这往往就是你最应该向读者传达的重点所在。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最重要的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件事所表现出的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及其所引发的思考。
四、珍惜采访素材,认真剪裁,做到才尽其用。要象对待一块有待雕琢的珍贵朴玉一样对待采访素材。要慎重取舍,在明确主题立意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认真细致的构思设计。要使所取之处有利于发扬光大玉的优良品质,舍弃之处更有助于彰显玉的真正价值,做到虽舍犹得。加工后的玉器胜过朴玉的价值,才算高超的雕琢,整理后的文章,要比素材更具感染力,甚至产生质的飞跃,才是成功的写作。
五、要注意细节。被采访者千人千面,在采写时也应该各有所异,切忌雷同。必须写出“这一个”,才能体现人物采访报道的价值。为此,要与被采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同时对其言谈举止做细致的观察,做到既了解其思想行为的一般社会根源,又了解其性格品质的独特表现方式。
六、要明确写作意图,注重实际效果。作品一旦发表,其主要功能就不单纯是宣传主人公,而是为了教育和影响读者。因此,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自觉性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能只图一时痛快或为了显示自己的文采甚至是发泄某种情绪而不负责任地信笔涂来,任意发挥,当然也不能为了一时权宜需要或取阅被采访者而一味迎合,任意拔高,画蛇添足,失真失实。这是对社会负责,同时也是对受访者负责。
七、向被采访者学习。由于我采访的都是在某项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先进同志,所以每写完一篇报道,就好象与主人公一起走过了他的心路历程,感到自己又交了一个知心朋友,多了一次人生经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提升了人格。可以说,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每一位受访者都令我深深地感动,也正因为这样,才使我知难而进,乐此不疲,一个接一个地坚持写到现在,并且愿意继续努力地写下去。所以,在此,我想顺便对曾经和将要接受我的业余采访的每一位受访者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