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穷折腾穷折腾:我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看法(四川大学文新学院谢谦教授)
穷折腾——我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看法(谢谦教授)[转帖] 发信站: 四川大学蓝色星空站(Fri Feb 27 21:25:42 2009), 站内
我有个博士生,学位论文已经定稿,如果外审通过,可以如期参加答辩。但他却忧心忡忡,笑不起来,因为,按学校的土政策规定,博士生必须在规定的“核心期刊”上,以四川大学博士生的名义,发表三篇论文,才能获得学位,而他只发表了两篇,还有一篇投寄湖南某“核心期刊”,对方拟刊登,但得交版面费,一口价:7000元!对我这样的教授来说,也不是小钱。若非该生亲口向我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不是明目张胆飞起来吃人吗?
人家期刊也要生存,也想发财,狮子大开口,莫说7000元,就是70000元,那也是他的权力,我们管不着。但我作为该生的导师,看着这么勤奋努力孜孜以求的贫困学生,学费已花了一大笔,还要被“黑心期刊”敲诈,真是于心不忍。一个符合国务院学位条例要求的博士生,能不能按期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没有决定权,校内校外评审专家没有决定权,答辩委员会没有决定权,却由什么狗屁“核心期刊”的编辑决定,这么荒唐透顶的事情,居然煞有介事,大行其道!
每年,我作为校学位委员会文学分委会的成员,都要参加中文、新闻、外文、艺术类专业硕博士生学位资格的投票。我们有什么权力呢?校学位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早就把合格与不合格者分开了,“正册”与“另册”两本,标准就是发表论文的篇数是否达标,我们只是在上面画圈圈而已。最搞笑的是,即使发表了三篇,没有署名“四川大学”,或“四川大学”没有排在第一,通通不算。前些年,有一个在职博士生,把他任教的学校排在第一,大家都笑他想“一鸡两吃”,因为他的学校也要以论文计算“工分”,结果没能蒙混过关,被学位办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人员查了出来,打入“另册”。直到后来,他发表论文,老老实实把“四川大学”署名第一,才获得了博士学位。去年,我院有好几十个博士生没能按期拿到学位,包括我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不是因为学位课程不及格,也不是因为学位论文外审或答辩没通过,而仅仅是因为,发表论文没达标。
为什么非要博士生在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而不是一篇论文呢?这是学校的发展战略,我一个普通教授,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学校为什么不站在学生角度想一想?三年时间,实际上只有两年半,又是学位课程,又是学位论文,压力已经够大了,再硬性要求发表三篇“核心期刊”的论文,这真是太难为学生了。据说,现在博士生互相见面常问:“发了没有?”不是发没发财,而是论文发齐没有。我不是反对博士生必须发表论文,学术研究有了心得,有了发现,谁不想发表?但有人计算过,即使写出来了,中国哪里有这么多“核心期刊”的版面,容纳这么多博士生的论文?僧多粥少,水涨船高,势所必然。据说,湖南这个“黑心期刊”,前些年版面费才3000元,今年全球金融一危机,他反倒猛涨到7000元,翻了一倍以上,这个内需拉动得多及时啊。也不知道经过当地物价局的审核否?我有时甚至想,现在就是一个抢钱的时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哪里有什么王法?
关键在于我的学生没有钱。他们大多是贫家子弟或普通工薪阶层子弟,节衣缩食,交费上学,自谋职业,学校却要在国务院学位条例之外,设置这么一道不低的门坎,说白了,就是花钱买路。“核心期刊”发财,学校排名往前靠,却苦了一届届博士生,这些校园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才是冤大头!当各媒体把赵大爷春晚小品“不差钱”炒作成了流行语,我心里真有一种莫名的悲愤:我的学生什么都不差,差的就是钱!
我本来不想说这些可能严重得罪学校的话,知道说了也白说,但看见我的学生愁眉苦脸,委屈而又无奈,不是他不努力,不是他没有写出三篇论文,不是人家“核心期刊”不发表,仅仅是因为他太穷,被7000元版面费吓朦了,我就觉得我这个导师,做得非常窝囊,我若不发一言,故作潇洒,那真是良心被狗吃了。我们挂在嘴上的“人文关怀”,岂不成了一句漫无边际的空话?
这当然不能归咎我们的校长书记,也不能归咎校学位委员会,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可能根本不知道这越来越邪门的版面费彻底摧毁了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爱。有人或许会说:用导师的课题经费支付啊?且不说文科与理工科不同,尤其是人文学科,独立性太强,大多数学生很难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组来,就说文科教授非常有限的课题经费,也不可能支撑这么高的版面费。怪谁呢?说来说去,都是高校排名惹的祸。而这所谓排名,恕我直言,正如前些年的“教学评估”一样,其实就是一个穷折腾。折腾来折腾去,能折腾出一流名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