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宏观政策调整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分析(胡主任党校培训班讲话)
宏观政策调整及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分析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胡富斌
(2008年11月12日)
按照安排,现将国家宏观政策重大调整情况、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初步估价、以及下一步全市投资争取工作的几点打算作一简要介绍。
一、2008年宏观政策变化
(一)上半年“防过热、防通胀”的基调突出
根据2008年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为此,国家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减少国债发行额度,从严审核新开工项目,严格控制投资总量和投资节奏,大幅调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从严控制房地产市场等等。成效比较明显,物价上涨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二)三季度“保增长、防通货”的特征明显
进入三季度以来,面对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国家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将“双防”调整为保增长、防通货的“一保一防”,采取较为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增加薄弱环节支出,加大强农惠农力度,适当调高出口退税率,鼓励居民首次购买住房,核准了一批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等,经济平稳运行,物价指数逐步回落。
(三)四季度“保增长、扩内需”的取向明朗
进入10月份,面对美国华尔街风暴和全球金融危机深度蔓延、并向实体经济逐渐渗透的形势,以及国内出口难度逐步加大、经济增速环比下滑的趋势,国家1个多月内连续3次降低利率、2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个多月内新批准开工建设铁路重点建设项目11条,在建铁路重点工程总投资超过1.2万亿元,其中四季度预计完成1500亿元以上,相当于前三个季度的总和。11月10日,国家又新增安排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提前安排20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用于四季度项目建设,以此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以上。同时,国家强调,要把紧急落实新增中央投资等扩大内需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定信心,迅速行动,通力协作,争分夺秒,真抓实干,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十分明朗。
二、2009年宏观政策取向
(一)总体取向
根据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11月10日国务院召开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精神,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为“适度宽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成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近期宏观调控主旋律,并提出了“扩大内需促增长”的十大措施和七项工作。同时要求,实施这些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即:“快”就是要迅速出手,争分夺秒,不可贻误时机;“重”就是要实施坚决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增速过快下滑趋势;“准”就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实”就是要抓好落实。
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国家采取扩大内需、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的总体思路,将扩大投资规模、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短期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安排今后两年一系列重大工程投资要达到4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5万亿元的五分之四,这也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
(二)具体措施
为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认真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形势,正确引导和调控房地产走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落实和完善促进住房合理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的稳定发展。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安排中西部地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加快各类企业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财税、金融、贸易、产业、收费等方面,采取多种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切实执行灾区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建设步伐,适度放宽地震灾区建设用地限制,保持灾后重建价格稳定,确保重大工程顺利实施。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的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增加农民收入。
九是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理顺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织好改革试点,抓紧出台各项具体配套政策。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
十是加大金融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大力开展财政增收节支工作,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三)宏观政策
根据新闻、报刊等媒介的报道,以及我们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掌握的情况,具体的宏观政策上,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政策措施主要有:
一是投资政策。围绕国家最近新增1000亿元的中央投资,主要安排以改善民生、促进科学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5亿元;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42亿元,主要有农村沼气30亿元,农村饮水安全50亿元,农村公路50亿元,农村电网改造20亿元,南水北调20亿元,重大水利工程70亿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0亿元,大型灌区节水30亿元,以工代赈10亿元,优质粮食生产8亿元,动物防疫7亿元,农产品质量安全5亿元,粮油仓储10亿元,农村邮政2亿元;三是加快综合交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50亿元,主要有铁路150亿元,国家高速公路50亿元,西部干线、中西部支线30亿元,城市电网20亿元;四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122亿元,主要有基层医疗卫生40亿元,基层计划生育10亿元,重点中医院10亿元,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30亿元,中等职业教育10亿元,中西部特殊教育4亿元,乡镇综合文化站8亿元,旅游10亿元;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151亿元,主要有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工程76亿元,重点流域污染治理10亿元,重点防护林工程25亿元,天然林资源保护10亿元,节能减排30亿元;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60亿元,主要有自主创新产业化16亿元,服务业6亿元,产业技术进步30亿元。
二是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大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实行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快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三是货币金融政策。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总量限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四是土地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并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先补后占”。全力保障灾后重建用地,优先核定重建用地规模,多途径保障建设用地计划,建立用地审批快速通道,加大损毁耕地整理复垦力度。
五是消费政策。把扩大消费与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就业、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等服务性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住房消费需求。
六是出口政策。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研究制定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有序转移的政策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加工贸易转移。
三、宏观政策影响力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是有利于加快项目建设。国家最近增加1200亿元的中央投资和灾后重建基金,2009年、2010年拟实施重点工程投资约4万亿元,将优先安排符合投向并可以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优先安排能及时启动并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优先安排已列入规划并能抓紧启动的前期项目。延长“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期限至2015年,资金总量从目前每年的2亿元增加到3亿元。
这为我市已开展前期的引洮工程配套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尽快实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早已谋划的通渭风力发电、临洮核电等一批重大项目的争取立项提供了可能,同时,有利于我市在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交通道路运输、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生态环境、灾后重建等方面争取到更多、更大的投资,为确保完成2009年全市投资目标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是有利于促进民生改善和农民增收。这次宏观政策重大调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鲜明,国家将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集中解决民生等领域的历史欠账,加快办成一批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大事、实事。同时,将大幅提高2009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的待遇水平,这对于以农业为主、民生领域欠账较大、收入水平较低的我市来说,将会直接改善全市薄弱环节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是有利于工业企业发展。国家下调贷款利率、取消信贷规模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市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制约。2009年将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并将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低到3%,全国累计减轻企业税负约1233亿元,这对我市企业加快发展也将十分有利。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先考虑能尽快形成实物和设备量的在建或新开工项目,这将为我市工业“十大行动计划”中已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的一大批工业项目,争取国家更多投资,进而尽快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部企业正在进行一场行业“洗牌”,东部企业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扩大消费市场,将加速产业转移,给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带来新的机遇。
(二)不利影响
一是土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这次宏观政策调整中,国家除对灾后重建用地加快审批进度外,土地政策总体没有调整,仍然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并实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先补后占”,这使我市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同时,国家提高了土地取得和保有成本,加上强化环保审批前置作用,项目审批速度放慢,对我市新上项目、急需开工项目将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以及国内石油等能源价格与国际市场开始接轨,以粮食、能源、建材等为主的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依然存在。加之2009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反映稀缺程度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加大资源价格改革力度,一定程度上将推动价格指数上涨。这种输入型价格上涨,对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产生一定影响。
三是工业企业运行困难较多。受能源、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共同推动,工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较多。同时,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有所回落,特别是对于我市工业占比较大的铝产业来说,铝产品出厂价格由每吨的2.8万元回落到1.3万元,下降幅度较大,企业面临生产成本提高、出厂价格下降的双重挤压,利润空间大为缩小,生产经营困难明显增多。同时,国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工业企业面临着加快发展和改造升级的双重压力。
四、下一步投资争取工作打算
(一)选准选好项目,尽快组织申报争取国家投资 国家新增中央投资,将优先安排符合投向并可以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在建项目,优先安排能及时启动并符合条件的新开工项目,优先安排已列入规划并能抓紧启动的前期项目,起到拉动内需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按照国家投资方向,加班加点工作,抓紧申报项目,并主动与省上各部门衔接沟通,上下对口、相互配合,共同争取中央投资和项目。
为确保今年新增中央投资尽快落实和下达,国家考虑将原纳入明年投资计划中,且与今年新增投资投向一致的部分项目,安排到今年新增中央投资中提前实施。为此,我们要及时调整和补充上报明年投资计划,并按照国家专项资金投向,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和审批权限的不同,分别做好前期工作。对于市上能够审批核准的项目,要在保证前期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简化程序和环节,抓紧完成评估论证和审批核准手续,以便满足项目申报、争取国家投资的条件。对于需上报省上审批和核准的重大项目,要确定专人,靠实责任,一盯到底,力争抓出成效。
(二)明确责任分工,实行新增中央投资考核责任制 安排实施好新增中央投资,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我们必须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迅速行动起来,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工作实效,切实形成各县区、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上下齐动员的工作局面。要根据我们的项目实际,成立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的领导班子,各县区、各部门要分两套人马,一班人马积极扎实地推动项目前期论证和审批工作,一班人马专门负责与省上相关部门衔接联系,确保信息通畅、上下联动。市属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县区项目的责任主体是县区政府,各责任主体要对所属项目中央投资争取、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果负总责。市县区发展改革部门会与各行业管理部门紧密配合,抓紧编报申请国家新增投资计划和明年资金调整计划,及时转下国家各类投资计划的工作。为靠实责任,加大国家投资争取力度,我们已建议市上实行新增中央投资争取工作考核责任制,切实将中央投资争取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落实到责任人。
(三)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加快新增投资项目的实施进度,将新增投资及时用于土建安装和设备购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是这次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总体要求。对于因天气寒冷已无法施工的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新增投资用于购置建筑材料或相关设备定货。各项目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切实搞好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协调服务。对于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中央投资项目要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符合土地、环评、节能等管理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四)加大前期工作力度,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根据目前经济形势判断,今后几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我们要参照今年中央投资投向,结合正常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范围,抓紧规划、筛选和储备一批项目。一方面,抓紧开展前期工作,至少要完成可研报告的审批或项目核准手续,使项目具备申报条件;另一方面,积极向省上衔接汇报,尽可能将储备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的相关专项规划,为争取中央投资创造条件。同时,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简化前期工作环节,项目规划、立项、土地、环评等审批实行限时办理。对于我市已上报省上请求审批的重大基础设施及产业化项目,以及各县区上报市上有关部门需要审批的项目,我们将进行一次清理,查明原因,重点解决,要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加快推进符合中央新增资金投向的项目前期进度。我们将从加快发展、扩大内需的实际出发,切实行动起来,抓紧抓好国家扩大投资的机遇,在全市上下形成更加良好的项目投资建设环境,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