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帝国的海军(一)——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

时间:2019-05-15 06:0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失去帝国的海军(一)——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失去帝国的海军(一)——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

第一篇:失去帝国的海军(一)——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

金孜虞 海军史独立研究者 2013-06-05 在英国,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它诞生于1704年。时至今天,BBC的新年音乐会上仍坚持以这首歌作为结束曲,其地位甚至可以说超过了英国的国歌《天佑女王》。这首歌的标题就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歌中反复出现的一句歌词是:“统治吧!不列颠尼亚!统治这片汹涌的海洋!”

从这首“第二国歌”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对于这个统治世界200年的大西洋上的岛国来说,海军意味着什么。然而,当历史的脚步进入二十世纪中叶,不列颠帝国和她伟大的海军一起,走到了历史的转折点。18世纪以来,一个充分工业化的国家只要占据大陆的一角,甚至是几个大岛,就可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代一去不返,世界霸权落入了那些几乎独占整个大洲主体部分的国家手中。

英国海权的象征,战列舰和舰队航母

《统治吧,不列颠》是英国第二国歌,地位甚至超过正式国歌《天佑女王》

历史上,从世界霸主王座上跌落下来的国家往往会陷入极为悲惨的境地,然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凭借商业和工业成为世界霸主的帝国,不列颠经历的却是一段相对漫长而平稳的过渡期,虽然交出了世界的王冠,但却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国家之一。

这个“权力交接”的过程,颇值得玩味。而这段历史中,英国海军的变迁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这一角度来解读战后初期(1945-1955)皇家海军的战略收缩。

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状态:冷战

1945年当盟军在柏林菩提树下大街上阅兵,来自东西方的元帅们互相授勋时,苏联与西方集团之间的裂痕已经产生了,一场全新形式的战争已经在酝酿之中。

隆隆驶过菩提树下大街的苏联“斯大林3”坦克成为了西方国家陆军将领们的噩梦

1946年一月,在1945年的大选中被艾德礼击败的丘吉尔首相应邀访问美国,并发表演说。在细数了“国王”和“叛贼”们之间数百年的友谊、联合国还不能代替大国等等之后,他话锋一转,突然将演说推到了高潮:“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丘吉尔,这位大英帝国的坚定捍卫者和坚决的反共分子,以这段演说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朱可夫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

丘吉尔“铁幕演说”宣告了冷战的开始

其实当年除了铁幕,还有竹幕一说,说的是我鳖,在牛牛看看来,兔子也不是啥好东西。

那个时代,我们称之为“冷战”——冷战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英国。

英镑、殖民地,自战胜拿破仑后,日不落帝国能够富甲天下靠的就是这两大支柱。而海军,是这两大支柱赖以存在的地基。

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持的三叉戟在西方文化里是统治海洋的象征

大海是维系不列颠的繁荣的源泉,是与外界通商贸易、扩大势力和发挥影响的最重要途径。无论是用英镑进行国际贸易,还是从殖民地运进原料并向其倾销商品,都得依靠远洋航路。对英国来说,大海既是前线、又是后方。财富由海上流入,威胁也自海上而来。正是两百年来无数的船只不分昼夜地将全世界的财富运进英伦三岛、以及与海上马车夫和西班牙两次决定国运的大海战,这个小小的岛国才能荣登世界霸主。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竭尽全力也要维持一支世界最强大海军的根本原因。

但在亲手挑开冷战大幕后,丘吉尔们才发现,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这熟悉的一切都改变了模样。帝国无可奈何的成为了天边的一抹斜阳。连曾经让英国人自豪的“大舰队”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失宠的皇家海军挥泪告别“大舰队”

历史上,英国海军主力舰舰队有个专门称谓:“大舰队”。可想而知,她是绝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主力舰队屈居于别人之下的,尤其是那个新大陆的表弟。

然而,空前绝后的二战在刚刚进行到半程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海上霸权不再取决于战列舰数量和主炮口径的大小;航母成为新的战场核心。于是,1942年,英国海军部忙不迭地决定延缓帝国海军史上最强的“狮”级战列舰以及配套舰只的建造工作,转而把集中精力集中于新型舰队航母计划上,试图建立一支航母时代的“大舰队”。

1914年皇家海军阅舰式,阵容之盛一时无双

战争结束前,英国已经建造了8艘大型舰队航母和多达24艘的轻型航母。在获悉美国开工建造更大型的中途岛级航空母舰后,英国人亦如同军备竞赛般的开工了3艘尺寸相近的马耳他级航空母舰——此时,英国还远没做好心理准备好只拥有一支二流海军。

然而,对于饱经战火蹂躏的英国来说,使用宝贵的船台来建造航母,远不如建造商船休养生息来的实在。被6年大战彻底掏空的英国财政再也没有余力维系庞大的造舰项目,在建的航母项目或停工,或取消。航母版“大舰队”之梦就此破灭。

1944年提出的“狮”级战列舰是前所未见的超级巨舰,堪与“大和”、“衣阿华”级匹敌

“前卫”是英国战列舰的绝唱,建成后却基本上充当皇家游轮

事实上,英国就连二战中保留下来的那支规模大不如前“大舰队”也维持不下去了。新上台的工党政府对海军这头吞金巨兽的态度只有:裁军、裁军、还是裁军。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大量战功赫赫的军舰消失在拆船厂,仅存的战列舰“前卫”号作为“皇家游艇”度过了碌碌无为而又短暂的16年,就被拆解;200年来世界第一的海军就仅剩下几艘轻巡洋舰和驱逐舰。

什么决定了一国军队建设的方向?这个问题恐怕没有比“敌人”更恰当的答案了。

作为新时代的假想敌,当时的苏联海军实在不是百炼成钢的皇家海军的对手,斯大林规划中的那支大苏维埃舰队不过是思想还停留在30年代的史前恐龙。在以舰载航空兵为主要打击力量的英美海军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有潜艇让英国感到寝食难安。

斯大林是“战列舰爱好者”,在他坚持下,苏联海军规划了“苏联”级战列舰,未脱上世纪30年代的设计风格

苏联海军真正让西方畏惧的是数量庞大的潜艇部队

克里姆林宫手中最锋利的宝剑它刚刚踏平德国的钢铁洪流,西欧国家的地面防线在苏联新式坦克的履带下如同玻璃般脆弱,苏联坦克集团军饮马多佛尔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为此,已非常虚弱的英国不得不在欧洲维持一支拥有数个重装师、装备精良的莱茵军团;而核时代的陆军所花费的资源,远不是二战时所能比拟的。

新的威胁不仅来自陆上,还来自于天空。在核时代,哪怕一架成功突防的轰炸机都足以给英国带去毁灭。因此,无底洞般的国土防空系统也加入了瓜分本就已捉襟见肘的军费的行列。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再也维持不了全球海军的架子,否则帝国就真的要被这支曾经为她带来无上荣光的舰队拖垮了。

“裱糊匠”丘吉尔提出新战略-恢复性发展

其实所谓新时代的问题概括起来不过是一句话:大英帝国正在崩溃。

在美苏鼓动下,亚非拉民族国家大独立已经使各殖民地呈燎原之势;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了英镑作为世界储备及交易货币地位的终结——帝国的两大支柱都到了崩塌的边缘。

英国海军的“糊墙纸”,12型护卫舰

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英国开始了战略调整,以图挽救岌岌可危的帝国。1951年卷土重来的丘吉尔再次充当起了英帝国的“裱糊匠”,他提出了“三环外交”策略(由英帝国、美英特殊关系和欧共体三环组成),其实质是保持欧洲战略存在的同时继续维护广泛的世界利益,维持英帝国政策不动摇。

核武器是冷战时代维持国家安全的第一要务。英国同美国一样,以战略空军和携带核武器的轰炸机为战略威慑的主体,皇家海军从此被皇家空军夺走了“第一军种”的宝座。

战略调整是一回事,但大英帝国的“全球义务”还是需要海军作为急先锋。于是,50年代初的皇家海军不得不开始习惯缝缝补补的日子。

航母项目好歹挤出了点预算:继续建造6艘,其中2艘是大型航母。

大型水面战舰被砍的只剩下虎级轻巡洋舰,安装了独特的152毫米高平两用火炮后,以“防空巡洋舰”的名义勉强“过关”。

而皇家海军的其他新项目就没那么幸运了:下一代6万吨级大型航母和其他新型火炮巡洋舰项目,仅仅停留在绘图板上就已经被宣判死刑,成为档案馆中静静落灰的故纸堆。

整个战后十年,英国海军用来填补战斗力空白的唯一“糊墙纸”,只剩下曾经根本瞧不上眼的护卫舰。

英国海军“虎”级巡洋舰,其前甲板上的152毫米高平两用火炮外形非常独特

50年代,苏联海军的213艘潜艇让英国如鲠在喉,这些脱胎于德国二战末期先进设计的新锐红色狼群是大西洋上的新威胁;拥有卓越的高速性能和长时间水下航行的能力的它们,使二战时代的各种反潜护卫舰黯然失色。阻止这些潜艇切断从美国到欧洲的海上生命线,新建一批高速反潜护卫舰成为了生死攸关的事情。这让反潜护卫舰是英国海军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极少数修成正果的新项目。

1952年起,英国开始建造23艘新型防空与反潜护卫舰,这其中12型护卫舰因速度快,火力强成为新一代反潜护卫舰的标杆。

即使这样,反潜兵力依旧不足。无奈,英国海军又将战时大量建造的“战时应急驱逐舰”改造为反潜护卫舰,共计33艘。以较低的成本达到了类似12型护卫舰的作战能力,成为了英国海军50年代反潜作战的主力。

除此之外,从战后到50年代中的皇家海军的另一突破就是发明现代航母三神器:斜角甲板,菲涅尔光学助降镜,蒸汽弹射器。它们让英国航母早于美国表弟进入了喷气时代,也算为“大舰队”挽回了些面子。

决战朝鲜

经过这些缝补,英国海军作战能力勉强比二战时代有所提高。就这样迎来了朝鲜战争。

英国虽然已经于1950年与中国建交,但仍向朝鲜派出了一支较大的部队:它包括了3个步兵旅,和包括1艘航母在内的21艘舰艇,数量在联合国军中仅次于美国居第二。

朝鲜战争中的英国海军被划归美国第7舰队指挥,由于中朝双方海军基本一片空白,因此英国海军的任务也是以舰载机支援地面作战为主,也参与了志愿军补给线的空中绞杀战;但由于战场远离著名的“米格走廊”,因此英国舰载机也未遭到重大损失。

朝鲜战争中英国“海喷火”战斗机正在起降

不过,由于陆军在朝鲜战场上损失惨重,尤其是其装备了最新式“百夫长”坦克的皇家重坦克营被志愿军步兵全歼,大大动摇了英国对这场战争的信心。加上1951年后战线稳定,朝鲜停战协定刚签署,英国海军便离开了远东,结束了其舰队航母编队的最后一次远征。

英国海军“光辉”号航母进入韩国港口

此后直到第二次中东战争中的“运河危机”之前,英国海军没有进行过重大作战行动。

就这样,英国海军熬过了战后初期最艰难的时光。虽然失去了全球海上霸权,但其缝缝补补、由新旧不一的舰队反而更精干了;丘吉尔的“裱糊匠”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1953年,英国海军阅舰式,8艘航空母舰阵容壮观,然而却是帝国最后的回光返照

以退为进——帝国的战略收缩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英国不但没有像历史上一样通过战争获益、反而却让国家走到了破产的边缘。这时候的英国政治家们只能再次祭出历史上的所有帝国在战略调整期的不二法宝:战略收缩。

战略收缩往往出现在帝国核心实力受损,同时战略扩张的收益遭遇边际效应无法为帝国的长治久安提供更多帮助的时期。其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巩固帝国的核心利益圈、放弃部分扩张所得,重建和恢复帝国的核心实力,为下一轮扩张或者延缓帝国衰退速度做准备。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略,避免帝国的“气球”被无限制的扩张吹爆。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大帝国之一,汉帝国就有通过战略收缩确保帝国延续的历史。

西汉末年光武中兴就是一次典型的战略收缩,其首先重振帝国军事实力,结束割据局面,重建帝国权威。之后缩短战线,重整汉帝国农耕经济命脉。从而迎来了汉帝国的全面复兴。

近代史上,70年代美国的战略大收缩也是成功的。那次收缩的大背景,是美国被中苏拖进越南这个泥潭近10年,而60年代的各种烧钱军事项目把美国财政弄得人困马乏。这还不算,西欧的小兄弟也在暗地里给美国人拆台。

在基辛格、尼克松等人的主导下,美国对其全球帝国的结构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转变。在离开越南仅仅10年后,美国就成功的开始了新一轮全球扩张,甚至一鼓作气干掉了冷战的最大对手苏联,并享受冷战胜利红利至今。

英帝国自身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前例,在19世纪末布尔战争后,英国也进行了一次全球战略收缩。在抛弃“不良资产”后,大英帝国的帝国体系不仅未受损害反而进一步扩展。

成功战略收缩的前提是帝国的根基仍在,通过收缩抛弃超出扩张极限的战略空间后,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增强帝国的核心实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帝国丢掉“鸡肋”之后,殖民体系根基尚在,因此得到了充分的空间盘活帝国的资本,从而迎来英帝国的最后一次大扩张。

然而二战后的英帝国,殖民体系已是风烛残年。环境变了,同样的招数再也没法带来同样的效果,收缩就成了全面溃退,最终导致了日不落帝国的崩溃。这次收缩虽然无法为英帝国迎来复兴和新一轮的扩张,却为英帝国跌落王座做好了缓冲。英帝国在退却过程中充当了“仇恨播种机”的角色,至今中东、南亚地区的战乱依然可以追溯到英帝国的这次退却。

现代世界上,也有一个全球帝国正在进行一次战略收缩。从90年代到今天,在两场不能算失败但是耗费了大量金钱的战争和一场空前的金融危机后,美帝国发现自己的帝国地位又不那么稳固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又在准备对其帝国结构进行重组,希望重振雄风。

美国海军宣布将把60%舰艇部署到太平洋海区

一方面,美国寄希望于页岩气革命、重振制造业等举措增强本国核心经济、科技实力。同时在军事上,从欧洲、亚太前沿收缩,结束伊拉克、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同时,推动军事技术革命、调整战略重点,力图建设一支技术上领先主要对手一代,成本上可承受,可以全球部署的军事力量。在对外关系领域,推动“巧实力”外交,充分发挥帝国的余威,借盟友之力维护帝国的边缘利益。如果把全球战略比作围棋,美国经济、外交、军事三个连成一片的“眼”看似已经“活”了起来。

另一方面,与历史上大英帝国战略收缩阶段充当“仇恨播种机”一样,美国在其收缩过程中也为其战略对手和脱离帝国体系的“小兄弟”留下了无数待引爆的“地雷”。今天的东亚领土争端、中东阿拉伯之春等等都与美国背后的操作有很大关系。这样的行动的意义在于避免战略对手迅速填补美帝国的收缩留下的战略空白。

为了做到这一点,美国甚至与一向和自己“不共戴天”的宗教极端势力相互勾结,把中东彻底搞乱。此举让所有依赖中东石油的潜在战略对手承受损失,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后可以很大程度“免疫”于中东危机。从全球大棋盘角度来看,这属于一次“打劫”,意在将对手的视野从自己的战略核心引开。只不过毕竟世界并非真是一盘围棋,美国的这次“打劫”,最后很可能会引火烧身,尤其是此举对其欧洲的战略盟友已经产生意料之外的重大影响。这恐怕是在中东最初“落子”的棋手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一切走向何方,美帝国能否稳住阵脚,卷土重来,全世界拭目以待。

回到我们本篇的话题,英国战后初期的这次战略收缩的结果,是他们得到了一支技术先进、装备精干、远洋作战能力极强的“均衡舰队”。英国人有些一厢情愿的以为凭着强大的海军和战略空军,自己还能在这个新兴大国主宰的时代里保持自己世界一极的地位,但世界不再是那个世界了,英国也不是那个英国了,英帝国也将迎来它最后的回光返照。我们下一篇来谈谈英帝国的最后一抹晚霞——运河战争。

送我去往苏伊士以东,在那冰火交融的远方,挣脱《十戒》牢笼的束缚,释放你心中的渴望-------致海军强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是英国人的噩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陆军25军同时在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泰国的宋卡,北大年三地同时强行登陆,随后日军的兵锋扩展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所有这一地区的欧美殖民地都在快速的沦亡,12月10日,英国派往远东的“Z舰队”被日军航空兵击沉,舰队指挥官菲利普斯上将以下840名官兵随着军舰沉入了大海,噩耗传来,丘吉尔流下了眼泪。他知道,这意味着保卫远东殖民地的最后企图彻底失败。英国的海军,再也不能在远东的海洋上任意航行了。

经过与日军70天的苦战,为了保存自己的城市和士兵们的生命,1942年2月15日,英国远东军区总司令白思华中将向日本占领军司令山下奉文大将递交了投降书。日本人占领了新加坡,然而,猖獗的日本人根本没有把他的乞求放在眼里,日军参谋辻政信中佐狂妄的提出了“要让新加坡的人口减少一半”的口号,把11万名投降的英军官兵送到各地服苦役,并且在新加坡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堪称继南京大屠杀和巴丹死亡行军之后日军的最大暴行。

随着残存在远东的英国军舰和当地的荷兰,澳大利亚,美国等国的军舰组成的最后一支残余舰队在爪哇海域被日本海军全歼,仅有4艘美国驱逐舰逃走,从此英国海军被太平洋彻底扫地出门了。

而在锡兰海战中,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轻易的击沉了英国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巡洋舰“康华丽”号和“多赛特那郡”号,英国人再一次被震惊了-----看来,印度洋也不再是大英帝国的天下,印度殖民地(要知道英国对印度是相当的重视,连英国女王王冠上的最大一颗钻石都被命名为“印度之星”)也快保不住了。

英国人的失败,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当时英国虽然有着规模巨大的远东舰队,拥有上海分舰队(驻扎上海),新加坡分舰队(驻扎新加坡)和东印度分舰队(驻扎加尔各答)三个主要的海军基地和几十万官兵,但是,这支部队的组成却值得怀疑:大部分的士兵并非来自英国本土,而是来自殖民地,既有印度人,锡克人,新加坡人和华人,也有澳大利亚人,爪哇人等。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军事训练松松垮垮,更重要的是,这些殖民地是否效忠于大英帝国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除去1857年那次印度士兵大起义不算,这些土兵造反事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这里的英国官兵们,不但数量少,而且在殖民地养尊处优惯了,根本没有什么严酷的军事训练,战斗力值得怀疑。所以,这支军队别看在殖民地人民面前耀武扬威,真的面对了训练有素的日军,他们也就只有挨打和投降的份儿了。

英国海军,更是力不从心,当时德国人已经用他们的三大法宝-----大型战列舰,潜水艇和辅助巡洋舰构建了一圈绞索,准备彻底绞杀英伦三岛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大西洋反潜战成了英国人决定生死的的战斗,反潜护航成了最大的课题。而且,经过一次大战的洗礼,两次大战之间的金融危机和二战初期的巨大损耗,英国海军已经今非昔比,拿不出什么像样的海军武器了,更何况对遥远的远东殖民地有心无力。

哪位要问了,英国海军不是有巡洋舰吗?那可以说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了吧。不错,可以说,“条约型巡洋舰”这个词儿的版权就该属于英国人,毕竟海军条约就是精明的英国人自己不想花钱建设海军也不让别人建设海军而想出的鬼主意。但是,英国的那些军舰,如典型的“肯特”级和“伦敦”级重型巡洋舰,为了达到1万吨以下排水量和足够大的续航力以维持远洋殖民地巡逻的需要,装有8门203毫米大炮,但是装甲只有25毫米!这跟纸糊的没有区别,对比一下同期日本的妙高级:双联装20厘米/50倍口径主炮10门,舷侧装甲带103毫米,排水量1万长吨(14000吨)-----不用比了,结果已经出来了。说实话,英国的巡洋舰也就可以欺负一下殖民地的小民。对付日本这样武装得跟恶狼一样的重巡,他们根本力不从心。

所以,指望英国皇家海军在海上击败日本人,简直是痴人说梦。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人重新返回了亚洲,然而,这里的形势早已今非昔比,殖民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殖民地人民不再需要殖民者来统领他们的命运,而是开始走上追求独立自治的道路。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1946年2月,在远东舰队服役的印度水兵发动了武装起义,揭开了印度独立斗争的序幕,随后,英国被迫派遣使团前去访问印度,并提出了制定印度联邦,建立政府和立宪的计划。1946年8月,根据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划分为印度(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个按照宗教信仰划分的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继中国之后,亚洲第二人口大国终于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自强之路。也意味着英国女王王冠上的珍珠永远没了----要知道,英国国王加冕的时候也是要同时加冕为印度国王的!可见这块土地之重要。

也许按照丘吉尔的说法,蒙巴顿元帅是个罪人,但是,这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英国就像一个严重的病号,如果不截肢,帝国就会腐烂到无可救药,但是截肢的话,就此变成残废。

接下来,是中国。英国在中国拥有香港殖民地和上海,天津等租借,设有上海海军基地,并且有亲英美的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内战中,英国试图重新获得自己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获取的长江中下游和两广地区的侵略权益,于是,英国政府全力支持了国民党政权。这个时候,应该说英国海军的远东舰队还没有完全变成纸老虎,然而,逐步垮台的国民党政权却在战场上逐渐被解放军打得土崩瓦解。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为了阻挠解放军的部队渡江,英国军舰“紫石英”号试图拦截解放军的机帆船,结果被解放军的野战炮击伤。消息传来,英国海军远东舰队迅速做出了反应,旗舰“伦敦”号重型巡洋舰和“黑天鹅”号护卫舰立刻从上海启航,沿着长江而上,与解放军遭遇后,巡洋舰上的203毫米火炮立刻开火,给我军造成了200多人的伤亡。气焰十分嚣张,在英国人眼里,这些衣衫褴褛,装备低劣的中国军人和他们的前辈清朝军队一样是一帮软弱可欺的废物,但很快他们发现自己错了。解放军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在遭到对方炮击后,陶勇将军立刻下令麾下的炮兵部队开火还击,一炮就打中了舰桥,舰长卡勒尔上校当即受重伤,随后,一发发炮弹飞来,“伦敦”号是一艘条约型重巡,防护薄弱,根本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当即被撕开好几个大口子,14个人死亡,多人受伤,舰桥也被摧毁。为了避免被击沉,只好仓皇逃跑。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大沽口的炮战,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英国军舰和中国大炮的较量历史上发生了无数次,“紫石英”事件,是最后一次。在此之后,英国人无可奈何的宣布他们的企图彻底破产了。随后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出了一个新生大国应有的军威国威,歼灭了英国陆军的王牌部队格罗斯特营和皇家重型坦克营。以上两次事件,让英国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很快发表了声明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很早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谁要是问起为什么在那个年代我们和英国关系那么好,原因从国际政治上分析固然十分复杂,但说穿了也简单------我们的尊严是打出来的!同样失去的还有南洋诸岛的殖民地,印度支那半岛的殖民地,马来亚的自治权不断扩大,终于有一天,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宣布成立独立国家,成为今天的马来西亚,而1965年8月9日,李光耀宣布新加坡独立,英国麾下的“远东直布罗陀”殖民地化为乌有。这个时候的远东舰队,已经没有了一条军舰,也没有了一座基地,仅仅在海军的人事编制上还存在。事实上,1945年的时候,远东舰队还拥有330多条军舰和其它船只,是历史上军舰最多的时期,称得上是最后的回光返照。而这时候竟然至此,怎能不让人感慨?

1970年,早已成为空架子舰队的远东舰队撤销,从此,英国海军彻底沦落为一支地区性的海军,从蓝水重新回到了黄水。随着苏联的强大,北约建立起了SOSUS反潜系统,英国海军也被迫沦为美国海军的辅助性力量。用于完成对苏联的封锁-----今非昔比啊!过去还没有哪个国家敢不把英国皇家海军放在眼里呢!而今天,他们却被迫成为别人的小跟班。在大西洋的北约联合演习中,英国航母亦步亦趋的跟着美国航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让英国人受尽了北约诸国的讽刺。

从军舰的变化上可以看得出来,1946年,纳尔逊级战列舰,伦敦级重巡洋舰,狄多级轻巡洋舰退役,50年代,在二战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列舰开始大批的退役,1960年,最后一艘战列舰“前卫”号退役,从此,战列舰这个舰种在皇家海军彻底消失。而帝国最后一艘传统型的大型航空母舰“皇家方舟”也与1978年退出现役。在此之前,他们就被大量的抛售出去: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号,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印度的维克兰特号,巴西的米纳斯基拉斯号……都是从英国那里买来的废铁。新服役的无敌级航母只能被归类为反潜航母,充其量可以作为大洋反潜战的指挥中心。用它当真正的攻击型航母使用问题重重,而改造的竞技神号航母排水量太小,攻击力也很有限。大英帝国的海权不断被出让着。

航空工业上,纳粹德国的狂轰滥炸下都没完蛋还坚持制造了二战中载弹量最大的“兰开斯特”轰炸机和最早的喷气式飞机“流星”的英国航空工业,在TSR-2战斗轰炸机项目进行了最后一次冲击后被迫放弃,从美国引进了F-4“鬼怪”战斗机取代之。从此英国永远失去了独立研制军用飞机的能力。改造F-4为F-4K,是英国军事航空工业的最后一搏。他们给F-4换装了自己设计制造的斯贝MK202涡轮风扇发动机,结果这种发动机尺寸大,被迫增大F-4的尺寸,而F-4尺寸变大又使得MK202的推力显得不够,于是又琢磨该如何改装发动机……整个陷入了和面时“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恶性循环。受到了全世界的嘲笑的英国航空工业终于明白,自己之所以揽不了这个瓷器活,只因为自己早已没有金刚钻了!国防工业的人才早已大批的流失。

说到流失更严重的,还是英国的核潜艇工业:英国轻而易举的放弃这个工业体系,他们的特拉法尔加级核潜艇的主循环系统出现了很严重的设计缺陷,而现在的“机敏”级更是问题百出,不得不从美国公司请人来救急,才勉强让潜艇下水了。

英国人领教到了,比德国人的战舰,潜艇,鱼雷和飞机更可怕,更能摧毁英国皇家海军的,是自家的工党政府!他们的亲美战略和缩减军备的国策让英国无可挽回的全线收缩,也让英国皇家海军彻底的衰败了下去。然而,工党政府所作的也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地方------毕竟,时过境迁,这时候识时务者为俊杰。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爆发,这个战争爆发的时机对英国人简直太有利了------保守党当政,给了海军扩充和维持最好的理由。撒切尔夫人宣布要不惜一切代价的拿下马岛。也许,她在给特混舰队指挥官沃克伍德中将布置任务的时候也在庆幸----这些阿根廷人选的太是时候了,要是加尔铁里因为什么事儿推迟上几个月打,那么,那时竞技神号就会被出售给印度,而无敌号被出售给澳大利亚。到时候一艘航母都没有,估计英国人想哭都没有眼泪了。

马岛之战,英国人通过紧急征调民船改造军舰,动员大批预备役人员仓皇上阵等手段拼凑出了一支特混舰队,最终打赢了,但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全世界都从新闻里看到了被阿根廷人飞鱼导弹和无制导炸弹打的像火把一样燃烧起来的英国军舰…… 英国海军,你怎么了?曾经的强敌德国都不曾让你恐惧过,却在阿根廷这个内忧外患的南美弱国面前流这么多的血?

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斗力今非昔比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那个观点:无论多么技术先进武备强大的军舰,只有在拥有战斗力才叫一条舰,如果不能打,只能叫一条船。英国海军现在拥有的,就是一群船而已。马岛,成了帝国海军最后一次远征。

1997年,英国在亚洲最后一块殖民地----香港回归中国。英国派出了一直庞大的舰队去迎接其驻港部队和领事机构回国,似乎体现出了那一丝丝的不甘心-----尽管这支貌似庞大的舰队还是临时拼凑的,老旧的军舰透露着帝国的颓势。而中国海军进驻香港的昂船洲基地,别看进驻部队仅仅装备了四艘导弹艇,但却显得朝气蓬勃,英姿勃发。英国人很知趣:他们知道,这四条不起眼的导弹艇后面,是一个经济蒸蒸日上发展的大国和未来潜在的世界市场。

当2007年3月23日15名英国水兵被伊朗海军扣押之后,英国政府的表现可谓丢人现眼。但也实属无奈。因为他们再也没有任何办法去解决了。他们的皇家海军已经没有能力去武力压制哪怕一个弱国。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在阿根廷,中国,伊朗面前,英国人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

第二篇:二战爆发前后英国海军战略与远东政策的演变

二战爆发前后英国海军战略与远东政策的演

周旭东

提 要 一次大战后,英国一直希望派一支大舰队去远东遏制日本,但到二次大战爆发前后,英国把全部力量集中于欧洲,无力派大舰队前往远东,这深深地影响了英国的远东政策。本文试图从海军战略与外交这一角度对英国的远东政策作一考察,以便全面地理解英国从远东撤出这一历史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英国的全球战略中,远东曾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一度列英国海军战略优先次序的第一位。但是,英国的远东政策始终受欧洲局势的影响,如果说在30年代初期,英国面对挑战,尚有信心派一支大舰队去远东维持整个帝国利益的话,那么,到30年代中期,英国对此已显得信心不足,远东在海军战略中的优先次序开始下降。特别是在1939年之后,随着欧洲局势的日趋紧张,英国逐渐收缩力量,把海军的力量集中于欧洲,这无疑影响了英国的远东政策。本文试对1939至1941年间英国海军的远东战略与远东政策的演变作初步的探讨。

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并没有象张伯伦期待的那样把自己的力量限于大德意志范围内,也没有象张伯伦期望的那样把侵略方向对准乌克兰。1939年11月,从各地来的情报表明,德国的进攻矛头不是指向东方,而是指向西方。1939年3 月的布拉格事件终于给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打上了句号。面对德国在战略上和军事实力上占据有利地位后所显示出来的咄咄逼人的气势,英国政府开始重新考虑其整个战略决策。英国明确与法国的同盟关系,重建中东欧的反德同盟体系,并与苏联进行结盟谈判,其欧洲政策逐渐由妥协为主调的绥靖政策转向以威慑为主调的强硬政策。外交战略的转变又带动了军事战略和军备政策的转变。布拉格危机后,英国着手组建大规模的远征军,把履行欧洲义务作为陆军的主要战略任务;空军又试图重新取得对德的轰炸机优势;英国的国民经济开始转入战时轨道,这一切意味着英国已切实地从准备战争的角度来对待欧洲的危机,英国大战略的这一转变极大地影响了它的远东政策。这种影响典型的反映在海军战略的转变上,英国逐渐地把海军的战略任务集中于欧洲。

20年代,派一支大舰队到远东制服日本是海军的主要战略任务,30年代初,这一战略开始受到怀疑,海军部的一些人认为,英国海军无力同时对付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德国。但由于当时欧洲的威胁尚外于潜在状态,远东的威胁则较为直接,此种战略并未受到根本的动摇;30年代中期,英国仍认为它有能力派一支大舰队到远东去对付日本。然而,慕尼黑会议后的一系列事件表明,由于欧洲实力对比的剧烈变化,欧战已迫在眉睫,英国需要考虑收缩它的防线,把力量集中于欧洲。

1938年11月,新任海军大臣斯坦尔普提出:“1937年5 月向自治领作出的承诺(向远东派一支大舰队——作者注)应予修正”〔1〕。1939年2月,外交部要求派舰队到远东作为外交的后盾,海军部予以回绝。法国也向英国施加压力,它表示“如果(英国)舰队驶往远东,法国将撒手不管中欧和东欧的抵抗”〔2〕。1939年3月,参谋长委员会在一份备忘录中要求“英国派往远东的舰队的规模应视我们的资源和欧洲的形势而定”。帝国防务委员会予以接受,并于六月作出决定:“鉴于许多易变因素,在当前不可能估计在反对日本的敌对行动爆发后,可能被派往远东的舰队的规模,也不能明确它可能被派出的时间”〔3〕。这实际上等于批准了新的海军战略的优先次序。即:德国第一;地中海第二;远东第三。远东在英国海军战略中的优先次序从30年代初期的第一,30年代中期的第二,降到现在的第三。海军的战略计划也作了相应的修正,根据作战参谋德雷克的观点,派舰队去远东违反了海军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的传统。他主张,假如英国三线作战,那么,在欧洲水域保持比德国多一艘的优势而集中力量先击垮意大利海军;假如意大利中立,英国应主要进攻德国。至于远东只有在条件许可并且有把握迅速获胜的前提下,海军才能派大舰队前往。这一观点为海军部所接受。参谋长委员会和海军部还指出,即使欧洲的形势允许英国派一支舰队去远东,海军至多能往远东派遣7艘主力舰,(英国当时只有13 艘主力舰可供调遣,另2艘在整修,国内需6艘)其战略任务只能限于:“

(一)维持新加坡海军基地的安全;

(二)保持贸易线的畅通;

(三)防止日本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可能的攻击”〔4〕。这样,英国海军的远东战略从原先的进攻转向防御。

英国海军战略次序的转变不可避免地冲击了英国的远东战略。

这一影响首先表现在英美关系上。英国在欧洲局势吃紧以及海军战略的转变,使英国在远东更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援助。在慕尼黑会议前,张伯伦政府对欧洲的缓和寄予厚望,而一旦欧洲缓和,日本就不可能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采取过分的行动,与美国的合作相对而言并不那么紧迫,英国在争取与美国合作中所做的努力是有限的。1938年1 月海军参谋会谈后,英美在远东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合作。慕尼黑会议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日趋险恶,英国迫切希望在远东事务上得到美国外交与军事上的支持,使美国成为其在远东利益的有力保护者。因此,英国频频向美国提出海军参谋会谈的要求,1939年3月德国进军布拉格后,英国马上指示其驻美大使林赛去弄清美国是否愿意重新交换海军方面的观点,并要他强调:“由于英国可能卷入战争,不可能再派舰队去远东”〔5〕。1939年5月,英国派汉普顿赴华盛顿与美国进行秘密参谋会谈。英国政府给他的指令是:如果美国提出海军合作的问题,他应指出“英国希望美国的主要海军力量集中于太平洋”〔6〕。在这一时期,虽然美国的战略重心也开始转向大西洋,但认为英法可以抵挡德国的进攻,因此仍表示,当盟国负责大西洋、地中海时,美国负责太平洋。美方代表李海将军还以私人谈话的形式表示:“美国舰队应移往新加坡,力量足以击败途中遇到的任何日本舰队”〔7〕。此外,美国还应英国的要求,对海军作了重新部署,把正在大西洋演习的美国舰队调回到太平洋基地以牵制日本。由于英美海军战略大致的相合,英国争取美国在远东合作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美国的合作只能暂时遏制日本的南下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地位。

其次,海军战略的转变也影响了英国对中日战争的态度。英国逐渐趋向于走“中间路线”,即在有限援华的同时不刺激日本。“七·七事变”后,英国一直拒绝对华援助,一则担心中国很快崩溃;二则唯恐激怒日本损害英日之间的关系。中日战争进入相持状态后,英国对中国战场的作用予以重新估计,认为中日之间的对峙将有利于英国在远东的利益。而且,英国此时正在考虑改变海军的战略次序,更希望中国战场能拖住日本。因此,英国开始和美国一起援助中国。1938年12月,美国给予中国一笔2500万美元贷款后,英国随后同意给予中国50万英镑(约250万美元)的援助,1939年3月,日本占领海南后,英国又马上提供500万英镑(约合2300万美元)的资金专门用于稳定中国的货币〔8〕。当然这些援助是极其有限的,由于英国远东军事地位的虚弱以及欧洲局势的牵制,使它极力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当1939年6 月天津危机爆发后,英国虽然意识到在天津的屈服将使英国不仅失去华北,还将失去整个中国,然而,英国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手段,内阁在讨论外交部、贸易委员会和参谋长委员会提出的就天津事件的备忘录时,首先考虑的是参谋长委员会的报告。参谋长委员会坚决反对任何制裁措施,认为这将导致日本的报复。在欧洲局势危急的情况下介入远东是“极不愉快的”;而且,即使准备派舰队去远东,由于本土水域和地中海的安全需要,英国只能派两艘主力舰去远东,这不能阻止日本的进攻;假如海军从地中海脱身,那么,英国将能够向远东派七艘主力舰。只是,这样一支舰队也“仅能防止英国遭受重大的灾难,不可能直接限制日本在中国的行动„„并且,还要考虑派舰队去远东在欧洲所产生的影响”〔9〕。因此参谋长委员会认为“在没有美国积极合作的情况下,从军事观点看,并注意到当前的国际局势,不应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同日本人发生冲突的行动”〔10〕。参谋长委员会的观点为内阁所接受。天津事件终以英国作出让步,签署《有田——克莱琪协定》而告结束。

1940年6月,法国战败,意大利也已参战。英国孤悬海外,本土受到德国入侵的危险,英已变得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此时,它的大战略也相应地作了调整。

英国不能不进一步明确地把欧洲放在压倒一切的首位。在保卫本土的同时,英国把地中海地区作为下一步的“第一战场”——争取首先击败意大利,保住希腊、土耳其等国,并以此作为日后进攻德国的基地。在1941年初的英美参谋长会议上,英国对欧洲和远东的关系讲得极为清楚,“欧洲战区是生死攸关的战区,这是首先必须作决定的地方。因此,总政策应是首先打败德国和意大利,然后对付日本。远东地区的安全,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安全,对于英联邦的巩固及其战争能力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11〕。

英国的海军战略失去了两个重要的支撑点:法国海军的援助和意大利海军的中立。在英国海军的战略设想中,法国是最可靠的盟友,英国一直期望在未来的海战中能得到法国海军的援助。而今,法国海军不但未成盟友,反而可能成为敌手。英国也一直指望意大利能保持中立,这是英国海军能否派大舰队去远东的一个重要前提,但意大利已是明确的敌人。这意味着英国海军需独自承担大西洋和地中海作战的任务。严峻的形势迫使英国海军放弃了派遣大舰队去远东的最后一点希望,而只能寄希望于击败德、意之后再作安排。英国海军的远东战略转向保住它在远东的海军基地——新加坡。在英国看来,新加坡“是维护帝国利益的关键”、“是盟国重新进入远东的一张牌”〔12〕。

英国所面临的危机及海军战略的变化使英国的远东政策在三个方面产生了相应的改变。

首先,在远东的军事政策方面,英国对新加坡等基地的防务作了调整。第一,把防御范围扩大到整个马来亚,从决定建造新加坡基地之日起,英国就考虑到日本有可能通过马来亚从背面进攻新加坡;基于海军舰队能迅速到达新加坡基地,这种可能性被排除了,因为时间不允许日本那样做,日本只能通过海上来突袭新加坡。因此,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新加坡基地的防御重点放在靠海的一面。现在由于调整了战略,海军大舰队不能迅速到达,日本通过马来亚进攻新加坡又重新成为可能。1940年7月,参谋长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新的远东事务报告。报告认为,日本可能通过马来亚进攻新加坡。参谋长委员会建议防卫新加坡应从防卫整个马来亚来考虑。第二,防务力量结构的调整。海军战略变化前,新加坡基地的防务力量主要是岸基炮兵,以对付来自海上的进攻。海军战略变化之后,防务需扩展到整个马来亚,陆军和空军的作用开始被强调。1940年7月,参谋长委员会要求派336架飞机去新加坡。1940年7 月,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在新加坡召开防务会议,飞机数量的要求又增至582架。总之,英国军方已开始设想用空军来取代海军作为远东防御的主力。第三,协调英帝国内部和荷兰在远东的防御。英国要求澳、新的海军力量能迅速增援英国的亚洲舰队。陆军力量的加强主要由印度和澳大利亚承担。1941年4月,在澳大利亚、英国、荷兰三方面会议上又商讨了共同使用军事力量的问题。英国海军的远东战略现在只剩下防守新加坡这一不大任务了。

其次,在调整新加坡基地防务的同时争取美国海军派大舰队到新加坡威慑日本。1939年海军战略变化之后,英国希望由美国担负防卫远东的主要责任,英国予以协助。1940年法国战败后,英国要求把远东的海军任务全部交由美国承担。1940年8月,英美海军参谋人员在伦敦举行会谈,英国的指导原则十分明确:“美国能替代英国在远东的力量,在防卫本国利益的同时,也保护英国利益的安全即美国负责太平洋,英国负责大西洋,根据这一原则,新加坡即将成为美国所控制地区的一部分”〔13〕。1940年9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北部,丘吉尔马上致电罗斯福询问美国是否愿意派一支世界上最强最好的舰队访问新加坡。1941年2月,英美在华盛顿就广泛的世界性防务问题举行参谋会谈。涉及远东海军合作问题时,英国极力强调新加坡的重要性和美国所能起到的作用,“新加坡的沦陷意味着英联邦的解体,并削弱我们的战斗力”〔14〕。英国所承担的义务“不仅出于战略上的考虑,还由于政治、经济和情感上的原因”,因此,英国决心守住新加坡。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驻扎一支包括主力舰的海军力量。由于英国海军不能从大西洋和地中海撤出来,远东的海军力量又十分虚弱,希望得到美国的援助,“美国的介入将改变整个局面,不仅解除日本对自治领的威胁,而且日本即使占领新加坡,也不可能借此进一步向西推进”〔15〕。

第三,加强对中国的援助。法国战败后,英国越来越希望中国能拖住日本的手脚。陆军部认为中国的抵抗是极富价值的。南非史末资将军也向英国政府表示:“假如中国崩溃的话,英荷在远东的领地马上会感到它的直接后果”〔16〕。1940年11月,英国成立紧急救济会,以100万英镑救济中国难民;1940年12月,英国政府宣布将贷予中国“平衡基金贷款”及“信用借款”各500万英镑〔17〕。中英还就军事合作问题进行谈判。英国向中国派遣一军事代表团去估计中国军队的状况和双边合作的范围。团长丹尼斯表示:“英国最担心的是日本从中国撤出大量军队南下。因此,中国对共同事业的贡献在于全线向日本施加压力。”此外,英国还在政治上抬高中国的地位。1941年,英国照会中国,正式表示愿意战后与中国政府商讨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交还租界,并根据平等互惠原则修改条约。与此同时,英国的对日政策也逐渐向遏制方向发展。虽然英国在1940年7 月迫于日本的压力关闭对中国抗战具有重要意义的滇缅公路,但在不列颠空战渐趋有利之后,于1940年10月,宣布重开滇缅公路,并从这时候起与美国合作逐步对日施加经济压力。1941年7月,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南部,英国宣布冻结日本在英资产。鉴于大舰队不可能到远东,而远东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对英国的战争努力有极重要的意义,英国着手组建由“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为主力的东方舰队以实施对日本的威慑。

一次大战后,英国一直设想在其远东利益受挑战的情况下,派一支大舰队到远东制服对手。30年代末,在欧洲实力对比发生剧烈变化下,英国实际上已不可能履行这一海军战略。英国海军的远东战略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主要不再由英国来执行而是寄希望于美国海军;它不再具有先前的威慑作用而是纯防御性质。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地位已变得越来越虚弱。

这种虚弱一方面使英国不得不在“维持与中国的友好而与日本关系恶化或以放弃中国为代价获得与日本缓和之间作出选择”〔18〕时,一次次地选择后者,一次次地选择屈辱。另一方面,由于海军主力舰队已不可能到达远东,倒使英国能非常现实地看待日本对英国的威胁,非常现实地看待中国战场对英帝国的意义。而且,由于英国各方面都有求于美国,它在远东的外交活动中也不得不跟随美国一起对日本进行一定的遏制。因此,又使它的远东外交政策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英国终于把牵制日本的因素融进了其远东政策之中。虽然这种牵制不是以海军力量的显示或对日经济封锁的形式,而是代之以有限援华的形式。几乎可以说,这是自“七·七事变”以来英国远东政策中唯一积极的因素。英国的远东政策出现了这样一种矛盾的情况:当它有能力向远东派一支大舰队或者把这一设想放在战略优先次序前面时,它的外交是想方设法与日本避免冲突;而当它没有这一能力时,它的远东外交反倒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东西。

然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了英国战略意图的实现。当英国意识到它的实力已无法同时面对来自东西两方面的挑战,被迫收缩防线,集中力量于欧洲时,其远东政策不可能对日本起到什么遏制作用。在相当程度上,寄希望于中国的抗战和美国的合作,而英国鉴于本身的实力,对中国的援助总的来说是有限的,军事上的援助则更少。更为重要的是,英国并没有能说服美国派一支大舰队到新加坡。美国一则在法国战败后确立了“先欧后亚”的大战略,准备在太平洋取守势;二则也不愿在世界事务中受英国的指派当一名配角,而是希望在大西洋战场一显身手。因此,美国在大西洋毫无顾忌地设法与德国发生冲突,但在远东并不准备与日开战,而且,即使美国、日本发生冲突,美国军方也认为,新加坡过于遥远。美国设想的是从中太平洋逐步向日本进攻,这自然与英国的战略难以合拍。既然英国难以获得美国在远东军事方面的合作,自身力量又如此有限,一旦日本南下,英国在远东的最后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1941年12月10日,英国派往远东的两艘主力舰被日本空军炸沉。1942年2月,10万英军在新加坡向日军缴械。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重大打击,它在远东的声誉一落千丈。英国在远东的失败,某种程度上预示将来英国将不得不无可奈何地从远东退出。

注释:

〔1〕〔4〕〔14 〕〔15 〕戴维《新加坡基地始末》(W ·David: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Singapore Naval Base 1919—1942)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79年版,第145页、第148页,第179—180页

〔2〕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第187页

〔3〕吉布斯《大战略》(Gibbs:Great Strategy),伦敦1976 年版,第426页

〔5〕〔6〕〔7〕〔13〕詹姆斯《为霸权而讨价还价:1937 —1941年英美的海军合作》(James:Bagaining For Supermacy),北卡罗林纳州立大学1977年版,第34、37、38—39页,第133页

〔8〕《英国外交文件》第3辑,第8卷,(Document on Britishforeign policy, Third Series VIII,London 1955),第486页

〔9〕〔12〕〔16〕〔18 〕彼得·洛《英国与太平洋战争的起源》(Lowe·Peter:Great Britai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pacific),牛津1977年版,第84、194、211、102页 〔10〕保罗·哈格《困境中的英国——1931—1941年对付日本,保卫英帝国》(Haggie,Paul,Britain at Bay,The Defence of theBritish Empire against Japanese,(1931—1941)。牛津1981年版,第150页

〔11〕转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0页

〔17〕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二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海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页

下载失去帝国的海军(一)——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失去帝国的海军(一)——二战后英国海军的战略收缩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没落与现代世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