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俗学论文-赣中南客家礼制风俗探究
赣中南客家礼制风俗探究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 2009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 袁建锋 学号:2009010500)摘 要: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江西的中南部的客家文化亦是如此,作为一定区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汇合,它反应了赣中南地区在漫长岁月里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刺激的结果,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关键字: 客家 客家礼制风俗
一、引言 民俗作为一种经久传承的民间文化,其形成、发展要受到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它是历史上该区域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时代的推移、人事的更替、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都能强烈地刺激某一区域民风习俗的发展流变,使之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外在风貌。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江西的中南部的客家文化亦是如此,作为一定区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汇合,它反应了赣中南地区在漫长岁月里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相互融合刺激的结果,呈现出其特有的面貌。
二、赣中南客家风俗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同时又具有非常的凝聚力。
客家作为汉族的一支民系,是如何凝聚而成的?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客家风俗具有凝聚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赣中南客家习俗的形成自然也与中原文化、土著文化、政治变迁、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密不可分。在融合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同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它也体现出独特的风貌。客家文化的精髓仍然为儒家文化。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民,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到了明清时期,东南民风习俗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崇德重礼儒化内核。秦汉以来,随着中原移民不断迁入江西等地。与原有的土著文化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这种氏族迁徙与融合的历史大背景下,伴随着东南地区的逐步开发,到唐宋时期,中原汉文化在江西地区的传播,已开始传播至多数地区。与此同时,传统汉民俗也日益取代,消化了原有的土著民俗,逐步确立了其主体地位。特别是宋代以来理学的兴起,重振了儒文化,各儒学家、理学家或撰文、或讲学,他们“阐孔孟之徽言,导海滨于洙泗,世传其学,人读其书”,极大地推动了传统儒家礼制文化发展。赣中南乃至整个江西“族必有祠,其始祖谓之大宗祠,其支派谓之小宗祠,或谓之几世祖祠”。“各族建大祠,岁时会聚,统于所尊”。在赣中南地区建造了林林总总的祠堂,其功能在于奉行传统儒家礼制宣扬的尊祖敬宗之意,而定期所举行的家族祭祀活动,则起着对所有参加者进行一次传统礼制教化的作用。
三、赣中南客家独特的礼制风俗
1.岁时节庆风俗
在岁时节庆方面,每个节日都要以虔诚的心灵祭祀祖先。年前需组织组人展墓,追悼先人,祭奉祖先,并拖儿带子上坟扫墓,希望子孙后代不要忘记先人的坟地。尽管“旷野纸钱蝴蝶飞,一文不曾到黄泉”,但代代都免不了这种礼仪。对祖先灵魂倍加礼敬的同时,又强调对家中老幼要尊敬爱护。新年的第一天,要给家中老人祈福拜寿,并给小孩压岁钱;端午节时,例要给小孩艾虎,穿红肚兜,以驱邪避恶。七夕要为未嫁女子准备礼品,拜月乞巧。因此,在一年四季的节庆生活中孝悌仁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此外家族和睦相处也是客家传统节庆的一个中心思想。在除夕一家人设酒聚饮,称为“团岁”,寓意合家团圆。大年初一需给宗族长辈拜年祈福,初二至十五需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清明、中元、冬至各地多有合族扫墓之举,以示家族兴旺发达。同样,这种讲究孝悌和睦的精神也体现在上红丁、冠婚、寿庆、丧葬等各种人生礼仪中,这既是庆贺又一个家族成员成长起来、同时也是对该成员的一种教育,让他懂得做人的道理与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弃幼小嬉戏惰慢之心,而行行于进德修业之志”。体现在这种仪式中的核心内容是对成年子女今后行为的道德约束。其主旨也是要求他孝悌仁爱,和睦家人。正如宋时训辞所言“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皮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2.信仰风俗 在信仰方面,客家人同样表现虔诚,体现了客家人孝悌恭敬的文化。客家人的保护神是“灶王”---土地神。这是民以食为天的一种客观表现,古时候农村生产力低下,再加上赋税较重,所以能够吃饱穿暖是客家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土地神的神位设在村口,旁种一棵大榕树,每逢农历正月初
一、正月十五、二月二、四月
八、端午节、中元节,客家人都要前往祭土地神,摆上猪头、鸡、鱼(均是熟的),三碗饭、三双筷、三杯酒,点燃香烛,席地而跪,祈祷土地神保佑全家安好、生产丰收以及其他要求。供品的摆设位置是:香最近神位,酒饭次之,荤菜最远,蜡烛在两旁。另外,谁家添丁添口、出外读书工作,也要祭土地神。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三月清明时,整个姓氏都热闹起来,联合到祖坟去搞祭祖活动,良江乡内的客家姓氏,每年清明都要集中到宾阳进行祭祖,一般每家派一人到场参加。每逢节气或岁终,客家人都是先用荤菜祭祖后,方才进餐。正月的时候,供品必须摆到十五那一天才能撤去。正月的供品多是粽子、猪头肉(整块)、米花糖之类。
3.婚礼习俗
赣中南各地的婚礼习俗之中也往往渗透着这种礼敬祖先、高堂双亲以及家中长辈、讲求和合圆满的传统观念,如婚礼中的拜天地、拜父母高堂等。赣中南乡村婚礼多在宗祠中举行,新人着红袄,冠群拜神及祖宗,又拜翁姑及亲戚诸长辈,捧甜茶、糖水礼敬一家人,婚礼前一晚,新郎在陪娘陪同下给女方送去肉、酒、水、糖若干,新郎回到自家,第二天,新郎在陪郎陪同下去迎娶新娘,并带去名目繁多的红包,给新娘的父母、兄弟、姐妹、叔伯、及厨房理事等。新娘家需煮好荷包蛋等待新郎,新郎必须将荷包蛋全部吃完,若未吃完需给红包。出嫁时新娘家预备好待出嫁的床被,并在床被中放置花生、红鸡蛋、红枣等,表示新娘到男家后能够生后,并且生活丰足。新娘同新郎在女方宗祠拜告女方祖先,意为向祖宗辞行,完后,由新娘家人将新娘背出家门,新郎在用背背或用车轿将新娘迎回家中。到家后新娘和新郎举行婚礼仪式,新郎家中鸣爆竹欢迎新娘的到来,新郎新娘必须在鸣爆竹后才能进宗祠或家门,耳后才举行婚礼仪式。如古语有云“次辰行庙见礼,先拜祖先,次拜翁姑、尊长、次拜戚族友朋,按照名分,谓之‘见大小’,亦为‘拜茶’。来宾均封金钱赠新娘,名曰‘脂粉之敬’。”仪式过后,新娘新郎则进入洞房,人们也迫不及待的涌入新房,进行闹新房等活动。
4.丧葬风俗
丧葬在客家人生礼俗中涵盖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客家丧葬礼俗中都包含有一系列繁琐复杂的程序,并且普遍存在厚葬之风,“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1)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2)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3)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
(4)入材: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
(5)陪夜: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6)闹丧: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7)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8)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
(8)其他祭礼: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坟墓。
透过这些纷繁的丧事礼仪及厚葬之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贯穿于丧事礼俗中的基本精神:追养继孝。传统儒家所宣扬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并深沉体现在东南城乡社会丧葬礼俗的诸多方面。从亲死治丧的哀戚恸哭,到披麻戴孝安葬守灵,乃至代代相传的墓祭祠祭,其中折射出孔孟儒家思想中的重礼仪、重孝悌的传统伦理。在这深厚的儒家孝悌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有着深厚的亲情意识。如在入殓、成服、出殡、下葬,人们谨慎小心,一切追求完美,唯恐出现失误,以免死者在另一世界受罪。在丧葬仪式中人们对死者的身体给予装饰、给死者精神予以升华,以便促使死者的身份尽快转变,希望死者能够在另一世界进行安逸幸福的生活。丧礼结束后一般每隔七天,“逢七”的晚上要到墓地去“送纸”,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在当地叫“送七”或“做七”。在“送七”期间,人们在墓地大哭一阵,钱纸烧完以后,人们又小心翼翼地离开墓地,而且过了“终七”,家里人如果还哭的话,要受到周围人的批评。在这里既表达了晚辈对死者的亲情,也表现出了对死者的恐惧,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人们期盼将死者灵魂和尸体送走后,则会相方设法熄灭死者停留于人间的强烈欲望,以便与死者断绝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在丧葬活动中,人们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恐惧感,是因为许多的禁忌存在。对禁忌的违反意味着出现灾难性的不可控的后果,为此,人们总是谨慎小心,时刻 防范。当然,这种种的禁忌是特定的文化模式的产物,由对凶死者丧葬的恐惧发展到对一切丧葬礼俗中出现的恐惧意识,最后发展到对死亡的恐惧。在对死者进行下葬前,客家人需要举办“白喜事”,白喜事会聚集宗族亲戚等,家人尽情的挥霍浪费,这种“白喜事”其实也是儒家孝文化的体现。在丧葬活动中的场面宏大程度意味着对死者“孝心”的浓厚与淡薄,在丧葬仪式中宏大场面的出现类似于人类的狂欢,我想这种类似狂欢活动的存在,一方面是儒家孝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死亡恐惧的宣泄,这种宣泄是人们对死亡的示威,反映了客家人征服死亡的心愿。
5.家庭风俗
客家人多聚居,其家庭风俗方面也体现出家族集体活动的形式。整个姓氏,传统不成文的族规。凡是出现有损姓氏声誉的大事,由全姓氏出人商量解决。如果出现与外姓斗殴的事情,则每户出人前往解决,目的是防止吃亏。一般客家人不擅自动手,有理则据理相争,无理则和气解决,如果谁敢冒犯族规,势必被族人孤立。每逢宰猪,客家人都要设宴招待族人,小村的是每户请一人,大村的则是请有威望的老人和宗房兄弟。一旦家里有人考上中专、大学,或参军、出外工作,客家人都要设宴款待前来祝贺的宗房兄弟。为了维持宗房的团结,女方过房后,一般是三世、四世同堂,如果南方以下还有弟妹。新娘、新郎必须随老人居住合灶一段时间才能分灶。即使不和老人同灶,也必须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弟妹的义务。否则被视为逆子。分灶以后,每逢有好酒好菜,都要喊老人同吃或挟一份菜给老人。由于重家族重孝悌,所以老人极受尊重。来宾客家人俗规,吃饭时,老人座位面向大门,以示尊重,成年人次之,坐在两旁,小孩只能坐在对着老人的那一面的坐位。如果家里人太多,男的坐一桌,女的坐一桌。吃饭时,小孩要主动帮老人挟菜,小孩帮老人添饭时,接碗、递碗必须是双手伺候。老人讲话,小孩不能随便插嘴,或在旁喧嚣。吃完饭,小孩得讲一声“慢吃”。在家庭风俗中,小孩的出生极受重视。来宾客家人孩子出生三朝,外婆和近房嫂子、弟婶(弟媳)和已婚妇女用竹萝装鸡蛋,来到新产妇家做“三朝”。半月后,外婆邀更多的妇女,担甜酒、鸡蛋、米、母鸡、背带给外甥做“半月”,俗称“吃姜酒”,这次酒席最热闹。小孩满月后,外婆又邀妇女给外甥做“满月”。客家人一般不做周岁。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当然睡着经济和水利的发展现代灌溉出现了如抽水机,灌溉水渠等多种方式。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现代肥田除了上述方式大多都采用购买的肥料了。稻谷成熟后,多为一家老小齐出动,壮丁在农田干重活如:运送收割好的水稻等,妇女则在田里收割,老人和小孩则呆在家中晒谷和收谷。一家人团结完成水稻的收割,体现了家庭团结互助,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文化。夏收时,各种家畜、家禽业已长大,塘里也可捕捞,客家人喜欢摆上最丰盛的饭菜来庆祝夏季丰收。中元过后,人们又忙乎秋种秋收,其后,集中力量把种植的作物部分出售,饲养猪、鸭、鹅等上市。当然随着国家农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传统客家耕作生产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但客家人勤劳致富的文化内涵是不会改变的。
6.客家民居风俗
在赣南客家人多居住房屋多为围屋,客家先民进入赣南之前,这里的土著居住的多为干栏式(架空地面楼居)居所。而土围子,则是明末清初时期,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家客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空心式,实心式,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空心式,如杨村燕翼围,面积2500平方米,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如今的赣南,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居住着700多万客家人。当遥远的岁月成为往事,而这浸润着客家人血与泪的围屋形式,亦在世人眼里成了客家人的典型家园构造,成了客家人情感世界的象征符号。它凝聚了客家人整体的心灵感喟,包容了客家人经历的岁月沧桑,留存人们的心里,构成飘泊他乡客家人梦牵魂绕的呼唤。
客家的种种风俗中不仅包含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同时它也有其独特的内涵。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到达江西等地。所以团结和奋进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方面有很突出的体现。首先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了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客家文化虽然相对于中原地区为边缘文化,从历史上看,边缘文化往往不如核心文化那样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相反,它所蕴含的兼容性色彩更为浓厚,对于土著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移入,这种边缘文化往往表现出更大的宽容性。因此客家文化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涵。例如在清代后期属于赣中的吉安地区,相对属于内陆,但民间穿着西装旗袍,高跟鞋、丝袜等新式服饰者已不鲜见。再次,赣中南客家人虽然在明清时期稳定下来,但客家人善于迁徙的特点却一直保留,且由于赣中南地区多山岭,客家人的另一个喜爱就是喜爱零星稀少的群体生活。譬如在清朝后期,有大量的客家人迁往南海一带岛国,并在那里积极开拓。许多资料表明: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地方,客家人的数目,总是越来越少,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爱好迁徙、流动,不愿意以大群体方式生活在一起。客家人往往乐意往山村流动,往边远的山区流动,因为在客家史中,大多数客家人都有过开采矿山、山区农耕等经历,都习惯于偏僻的山区劳孤生活。他们敢于探险,乐意做开拓疆域的先锋,常常往其他华人不敢去的地方迁徙。客家人乐意再迁徙,他们不是迁徙至一处后,就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他们的迁徙都是尝试性的,当地环境不宜,他们就再移往有生机、有兴趣的地方。随时准备再流动也是客家人的特点之一,譬如当代赣中南地区的客家人为广东地区输送大量的劳动力等。
7.赣中南客家独特的语言禁忌风俗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中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因素,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语言禁忌也称为语讳,它是民俗语言中特殊的组成部分,在形式结构和使用规则上都与一般的语言文字成分有很多不同。语言禁忌是一种躲避行为,避免说出招致于己不利的话。禁忌的结果,导致委婉语的产生;破禁的结果,产生了粗俗语、詈语等。赣中南客家先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产生了许多语言禁忌,并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赣中南客家语言禁忌,从产生、内容、形式、功能、构成等各方面看都有不少特色。从产生的范围看,几乎包括了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年节岁时、婚丧大事、生育疾病、日常生活、饲养种植、林业采伐,都有语言禁忌。从功能内容上看,主要有趋吉避凶、求洁避污、敬重神灵等。从构成上看,主要表现在词语替换上,有模糊代具体、近义词语替代、反义词语替代等。如:在年节岁时,由于对神的敬重、对吉祥的期望,春节期间说话要说吉利的话,忌说不吉利的字眼。表现为使用禁忌语和委婉语,如:“mao(没有)”要说“有”,“少”要说“多”等;客家人对丧事看得特别庄重严肃,办丧事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禁忌。禁忌语和委婉语有: 归家、转背、老矣、过世、过身、老了人、归西等称老人死,走了、丢了则为小孩死。
8.赣中南客家独特的饮食风俗
赣中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等。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但是,古代遗留下来的饮食风俗,有的渐渐不合时宜,须予改进。比如,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而客家的喜庆宴席周到趋于繁琐,殷勤接待趋于疲劳“轰炸”,一餐饭有的长达数小时,先茶点,继面点,后冷盘,最后热菜,茶点面点与正席之间百无聊赖,客套话反复讲过,初次见面的人都成了熟客。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明清以来,赣中南地区的客家民风习俗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深层精神内涵,其主要表现为重礼的儒家文化内核、艰苦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兼容并蓄的民俗心态。实际上赣中南民俗的这些精神内涵的主要表现,无疑都是汉唐以来就逐步确立的传统儒家礼制文化、团结艰苦奋斗的迁徙开拓文化和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其形成也从一个侧面深刻反映了民俗文化变异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相互影响。参考文献:
【1】曹保平,冯桂华.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