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平原:学子应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学子应多读“无用”之书
时间:2012年12月3日 作者:吴永熹(新京报记者)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
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
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二篇:多读无用之书
多读无用之书——与陈平原教授对话
时间:2012年8月17日 作者:吴永熹 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
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
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
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三篇: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 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辞中,著名作家王安忆对复旦的同学提出三个嘱附,希望他们“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这篇致辞以《教育的意义》为题于8月5日在《东方早报》刊载,旋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掀起了一场关于教育的目标与意义、大学生的价值与追求等议题的讨论。
与之同时,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新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也在毕业季面世。
在这本明显以大学生为对象的文集中,陈平原从“读书”、“大学”、“人文学”三个角度切入,以平和而明晰的语言,与读者讲述读书的心得与喜悦,探讨大学教育的意义与得失,语气谆谆,心意切切。
与王安忆一样,陈平原号召学子多读“无用”之书,警惕与远离主流价值观,养成独立的趣味和广博的审美。有感于当今大学教育的急功近利,陈平原重提,大学的目标,“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人物简介】
陈平原 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散文小说史》等影响甚巨的学术专著。与此同时,关注学术的流变与大学教育的成败,著有《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与《大学何为》等。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为自己而读书
新京报:如今我们到了一个书籍很多的时代,像你书中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多”。在这样一个时代,其实读书的方法更重要了。
陈平原: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层次的经典。有两千年的经典,有两百年的经典,有五十年的经典;在我心目中,能够在读书人的书架上长期站立的,就算是经典。换句话说,经典的定义及含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命运,以及是否值得你我认真品鉴,是有时代性的。
但不管怎么说,“好读书”与“读好书”,二者应该有一个结合。这就带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林语堂说过,他喜欢读极上流的书和极下流的书。“极上流的书”好说,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极下流的书”为什么也值得阅读?不说超前的著作被打压,即便沙里淘金,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这比整天背诵、引述名人警句更值得夸耀。
在噪音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是很难的。相信你自己的立场、视野及趣味,不受周围各种声音的诱惑,用胡适的话说,即除了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周围的人都说好,都说“非读不可”,都说不读就OUT了,你还能坚守自己的趣味,这就很不简单。
作为中国人,除了《论语》、《诗经》等几十种经典著作,你确实非读不可,不读说不过去;其他的书,其实都是两可的。只是请记得一点,阅读可以消闲,但“消闲”不一定是“阅读”。越是时尚的东西,越容易过时。假如这个时尚碰巧是你个人的趣味,那我不反对;如果不是的话,需要保持一种警觉。读自己喜欢的书,为自己而读书,这就是我的基本立场。
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
新京报:要怎样建立自己的趣味和标准?
陈平原:在我的新书《读书的“风景”》中,有一篇《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提及如何重建人文学的自信,选择怎样的读书策略,以及“尚友古人”的好处。其中谈到金克木的经历,他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认准几个著名教授,人家来借书,他抄书单;人家还书,他就跟着读。读得懂读,读不懂也读。几年下来,金先生也成为一个眼界颇高的“学者”了。还有就是林语堂的故事。林语堂的中国文化底子原本很薄,经周作人指点,迷上了晚明文人袁宏道,并以此为基点,左冲右突,上挂下联,很快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读书线索。日后撰《四十自叙诗》,有这么两句:“近来识得袁中郎,喜从中来乱狂呼。” 不管是追随五百年前的古人,还是结交现实生活中的师友,找到你信任的读书人,跟他/她们一起阅读、思考,就可以事半功倍。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交朋友、谈读书,会决定你的视野和趣味。
新京报:对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什么样的书是他最应该读的?
陈平原:这很难说。阅读最最基本的经典著作,这上面已经说了。别的,那就取决于你的阅读目标,是希望借此建立一种公民立场,还是完善自家的审美趣味;是祈求良好的生活态度,还是促成专深的研究方向,这都影响你的阅读策略。所以,很难说哪一本书是一定、一定要读的。另外,时代变化了,知识在更新,阅读视野也在转移,上一代人觉得必读不可的,下一代人不见得这么认为。除非是在大学讲专题课,否则,我不敢、也不愿意给人开书单。
寻觅阅读的乐趣 新京报:你在书中提到你很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即“业余”的学问家,为什么?
陈平原:晚清西学东渐以后,我们整个教育制度都变了,世人对于“学问”的想象,也跟以前大不一样。过去说,读书人应博学深思,“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现在呢,专业分工这么细,人家问你什么问题,回答“不懂”,这很自然,也很正常。好处是大家都“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都能找到专家来解答。
可作为具体的“读书人”,你一辈子就从事一个小小的专业,就精神层面而言,未免有点可惜。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深的专业研究之外,保持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广泛兴趣,这是一种值得欣赏的生活态度。过分学科化与专业化,导致知识之间的明显隔阂、人们对世界理解的不完整,以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欣赏“爱美的”学问家,就是主张专业之外的读书。为专业而读书,这不必你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是的,从专业角度,天文我不懂,地理我不懂,考古我不懂,宗教我也不懂,可我有兴趣,会阅读我能找到感兴趣的相关书籍。
不满于封闭的专业小圈子,穿越各种学科的边界,不是希望从事“跨学科研究”,而纯粹是出于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了另一门“学问”,而我想说的是个人的“修养”,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
构建丰盈的精神生活
新京报:在今天学科分工化越来越细的条件下,尤其是你读到博士,以学术为业,好像路确实越走越窄。这好像是一种普遍的困境,很难打破。
陈平原:是困境,但不是不能打破。看老一辈学者的学养及趣味,就不是这个样子,那是他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决定的。走到今天这一步,跟最近二十年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密切关系。中学文理分科,大学突出实用性,人文学日渐边缘化,这决定了一代人的学养及趣味。
人家问我,关于“读书”有什么建议,我常回答“读文学书”。为什么?因为“文学”没用。在一个以赚钱为第一要务的时代,连大学教授都以赚钱多少来决定认不认自己的学生,你还能说什么?如何赚大钱,不归人文学者教;编写“商战手册”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学教授的责任。我们能做的,是培养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读书人。
作为中文系教授,我谈《人文学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写《“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关于重建“大一国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华读书报》),很容易被嘲笑为“自我保护”。可母语教育的滑落、人文修养的缺失,长远看,危及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民众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该成为“精神圣地”、“指路明灯”的大学,也都变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谅。
新京报:你更提倡博雅而非专深,这是不是你认为中国大学不应盲目学习国外大学的原因?
陈平原:不对,今天中国大学的教学理念及课程设计等,之所以过分实用化,并不是学习欧美一流大学的结果。人家不管是综合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注重博雅课程,要求大学生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有比较好的了解,然后才进入专业研究。我们过早地专业化,小小年纪,就划了一条红线,把很多知识排除在外,并贴上标签,注明“这不归我管”。这样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从制度上说,除了中学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过分侧重技术性知识,美其名曰“与市场对接”。我再三提醒,“职业培训”不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修养、眼界、趣味。当然,如果你认定,我们的“大学”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培训学校”,那我没得说。
第四篇:北大学子应读
北大学子应读、选读书目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哲学系学术文化节制定了一份推荐书目《北大学生应读、选读书目》,其开章即为:
“北大百年文化之积蕴,在治学济世之鹄的。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思天下之兴,行匹夫之责,更当以读书治学为始基。善其身方能达兼天下,继往圣之绝学而可开万世之太平。然典籍之众浩如烟海。生有涯而知无涯,故读书不可不辨轻重先后。精于择书者,衡风而行;疏于识辨者,河海泛舟。书目之成,所求指数者虽不乏学林耆宿,书坛翘楚,却循循而善,悉悉面理,是令吾辈极涕铭怀,深感正道存焉。视此时,发弘好读之风,以继天人之责,舍我辈者其谁?而仰瞻母校之嶷嶷,思前贤之殷冀,能不悟以往之所失而知来日之任重乎!吾辈当自勉!”
这份开场白就充满了古韵,这种风格同样决定了推荐书目主要是经历了历史淘汰的经典,其中30本为应读书目:
● 《周易》 参读《周易大传今注》 高亨编注 参读《周易译注》 周振甫 译注 ● 《诗经》 参读《诗经译注》 江阴香编注 ● 《老子》 参读《老子注译及评介》 陈鼓应著 ● 《论语》 参读《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 《孙子兵法》 参读《孙子译注》 郭化若译注 ● 《孟子》 参读《孟子译注》 杨伯峻译注 ● 《庄子》 参读《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译注 ● 《史记》 参读《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 《坛经》 参读《坛经校释》 郭朋校释 ● 《古文观止》 [清]吴楚材、吴调侯选注 ● 《唐诗三百首》 蘅塘退士编 陈婉俊补注
● 《宋词三百首笺注》 朱古微 重编 唐圭璋笺注 ● 《红楼梦》 曹雪芹、高鄂著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著 ● 《鲁迅选集》
●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 涂又光译 ●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瞿同祖著
● 《理想国》 [古希腊]柏拉图著 吴献书译 ● 《神曲》 [意] 但丁著 王维克译
● 《哈姆雷特》 [英]莎士比亚著 曹未风译 ● 《思想录》 [法]帕斯卡尔著 何兆武译 ● 《社会契约论》 [法]卢梭著 何兆武译 ● 《纯粹理性批判》 [德]康德著 何兆武译
●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 ● 《科学史》 [英]丹皮尔著 李衍译 ●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著 ● 《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著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著 张仲实译 ● 《毛泽东选集》 ● 《邓小平文选》 这个应读书目公布以后,不少北大学子认为该书目政治味道过于浓厚。此外中国古典文献接近一半,而现在社会科学著作则寥寥无几,因此又被认为“太古”,仿佛回到“原始时代”,而且抱着“国粹”不放,挤占了新书、外国文学、外国思想著述和科学书籍。而该书目公布时附有梁启超、鲁迅和黄侃开列的国学书目,这不仅让人怀疑此书目选书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并且容易作为文科科系尤其是中文系或者历史系的参考书目。另外书目仅仅推荐30本,显然不大满足北大学生的好胃口。所以以下30本选读书目,在数量上做了弥补,但是在选书特色上却和“应读”部分同出一辙。选读书目: ● 《礼记》 ● 《左传》 ● 《荀子》 ● 《韩非子》
● 《论衡》[东汉]王充 ● 《三国志》[晋]陈寿
●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 《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 ● 《李太白集》[唐]李白 ●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 《明夷待访录》[清]黄宗羲 ●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 ●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 《闻一多年谱长编》闻黎明著 ●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 ● 《国史大纲》钱穆著 ● 《圣经》
●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 ● 《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 ● 《复活》[俄]托尔斯泰 ● 《物种起源》[英]达尔文 ● 《城堡》[奥]卡夫卡 ● 《飞鸟集》[印]泰戈尔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韦伯 ● 《精神分析引论》[德]弗洛依德 ●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 ● 《历史研究》[英]汤因比
● 《德意志意识形态》[德]马克思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德]恩格斯 ● 《哲学笔记》[俄]列宁
第五篇:亲子共读一本书案例 陈应启
“亲子共读一本书”案例
读书之趣
太和县倪邱镇中心学校
陈应启 2014.9
读书之趣
太和县倪邱镇中心学校 陈应启
2014 年漫长的暑假生活,在人们的期待中姗姗而来。作为一名教师,时刻想的是教育,想着如何教好学生,教育好孩子。令我一直头痛的事我虽为一名语文教师,可儿子的语文成绩始终一般,我深深知道: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不爱读书。时下儿子即将升入八年级,于是我就想在假期中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刚带过八年级语文,我深知《骆驼祥子》是八年级学生必读之书,而我手中恰巧有这本书,不如就从《骆驼祥子》一书入手吧!于是就发生了下面的事……
争分夺秒比读书
说干就干,我便把儿子叫来说:“今天咱们没事,比一比读书好不好?”儿子不知我的意图,没加思索便一口答应了。自然书的选择权就归了我,我便把《骆驼祥子》一书拿了出来,我们约定最先读完的获胜。书只有一本,我就把最先阅读的权利给了他,他接到书很得意,满有信心地对我说:“最先读完的一定是我了。”我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他拿到书便不紧不慢的读起来,为配合他我也顺手拿起一本书读起来。他开始读的很认真,但不久就有些不耐烦了,他说:“我看了已经快一个小时了,让我出去玩会再读吧/!”我说:“行!一切随你的。不过,请在看过处做一个记号1”他便高兴地出去了。我便拿起《骆驼祥子》看起来,不知不觉便过去一个多小时。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书却被人抢走了。原来,儿子玩了一会,进屋见我在读书,而且超过了他,便一下把书夺了去。很不高兴的说:“不经人允许,偷看别人的书,非君子所为。”我反驳说:我是趁你玩的时候看的书,又不是你正在看,我不让你看?”他无言以对,于是又读了起来。我见他读书很认真,于是干别的事去了,过了近一个小时我见他还在读书。我担心他的眼睛,于是就让他休息会,可他不听。我就说:“书在你那儿,我又不与你争,回来再读!”在我的再三劝说下,他终于放下了书,这回他多了个心眼,把书放了起来。
晚上,在灯下一个从不爱读书的孩子今天第一次读起了书。我在心里高兴,但没有说设么。儿子看了很久,我几次劝他睡觉,他都没有答应。终于他趴在书上睡着了。我把他抱上床,安置好,看了一会儿书(当然是《骆驼祥子》了),便休息了。
第二天,他一觉醒来,发现书被做了记号,便问我原因,我就说:“趁你睡觉,我看了一会儿书,不过还没赶上你。”听到这,他才放了心。于是,再也不让我接触到《骆驼祥子》一书。一直到他看完为止。这下他很骄傲的对我说:“我最先读完了,你认不认输。”我说:“这次算你赢!”请问:“你敢不敢和我比一比读书的效果?”他说:“当然敢了!”于是一场精彩的竞赛开始了……
父子对阵赛成绩
这次比赛我们规定一人出十个问题,满分为100分。谁得的分高为胜者。分数由双方结合自己给的答案确定,不许耍赖。题由他先出。他出的问题如下:
1.《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2.祥子的妻子是_______。3.祥子的车厂主是_______。
4.样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第二次买车的钱被_______给洗劫了。5.“我算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是________的感叹。
6.《骆驼祥子》中祥子失去土地后流落到_______拉车。7.《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______。
8.有一个人因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告发了曹先生,这个人是_______。9.《骆驼祥子》中的_______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10.试概括出祥子这一人物形象。我做的答案:
1.老舍.2.虎妞3.刘四爷4.孙侦探5.老马6.北平7.骆驼8.阮明9.小福子10.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
他给出的答案:
1.老舍.2.虎妞3.刘四爷4.孙侦探5.老马6.北平7.骆驼8.阮明9.小福子10.(起初)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得分:95分
原因:最后一题答案不清晰。我出的问题如下: 1._______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2.在《骆驼祥子》中,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3.《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的外号。4.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
5.样子的车被当兵的拉走后,他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_______;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6.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_______。7.《骆驼样子》是老舍最钟爱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_______ 的故事。8.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_______。9.祥子最喜欢的人是_______。
10.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请你谈一谈阅读《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最深的一点感受,并简要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①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做的答案:
1.《骆驼祥子》2.三;三3.祥子;骆驼4.有一辆自己的新车。5.老马和小马6.虎妞7.人力车夫 8.祥子很勤劳9.10.感受:不会做。情节示例:祥子要饭吃。我给出的答案:
1.《骆驼祥子》2.三;三3.祥子;骆驼4.有一辆自己的新车。5.老马和小马6.虎妞7.人力车夫 8.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 9.10.感受:当时社会军阀混乱,民不聊生的情景,祥子悲苦的命运。情节示例: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祥子给车夫老马爷孙俩买羊肉包子充饥。(《骆驼祥子》)得分:90分
毫无异议,这一局他输了。借此机会我对他进行了读书教育。
读书机会谈教育
读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读书可以让我们收集到许许多多的好词好句好段。读书使你不再局限于小小生活中的一隅,你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你也会练就出广博的心胸与远大的理想和信念。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没有出息的。在我的感召影响下,儿子开始喜欢读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