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6:4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

第一篇:《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

《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

图为:91金融荣登“中国互联网金融50”榜单

导语:近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杂志《福布斯》中文版重磅发布了“互联网金融50”榜单,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91金融强势入榜。同时,《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了91金融的模式和愿景。文章称,91金融可以说是这轮互联网金融潮流中少见的“异类”:极为罕见的具有“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互联网企业;始终坚持“保守主义”核心原则,从不言“颠覆”传统金融机构;在资金结构上,遵循“本土原教旨”主义的商业逻辑,只接受人民币融资,这也让91金融如今有机会比其他公司更快地登陆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如此“个性”,但是91金融的创新与“野心”也从未停止过,其下一个目标是在规模、收入、地位上全面超越平安。

图为:《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91金融

以下为杂志原文报道:

2011年,“产品经理”是个突然在创投圈被引爆的词汇: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自称产品经理,在国内,马化腾、周鸿祎等人也被认为有明显的产品经理性格——擅长寻找产品自身的逻辑,有能力把用户的习惯和需求传递给真正的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管理人员。国内VC圈随之陷入产品经狂热症,91金融创始人许泽玮成为了那次流行的受益者。依靠画在纸上的一张草图,他在这一年获得了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的天使投资。

起初,许泽玮的想法是帮着金融机构在网上卖产品,当时客户主要是保险公司和银行。他迅速发现了这不是一个好的赚钱方式,一家机构一家机构地谈,做得多了,认识到平台的价值,迅速调转方向,成立了一个平台,也就是91金融超市,这个领域投入在当时还被称作“金融大数据”。三年后,他所创立的91金融,完成了三轮融资,官方披露数据显示,去年平台交易额2,000亿元,目前进入了上市辅导期,预计2016年下半年登陆新三板A股。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系毕业的许泽玮,并没有互联网和金融相关教育背景。刚进大学时,他迅速发现自己对法律无甚兴趣,于是自学编程等知识,在大三进入了搜狐网实习,2006年毕业后入职新浪。这家最大的门户网站有着集体培训新员工的传统,他成了“52期学员”,并在这里认识了年龄相近且同样喜欢踢球的吴文雄、姜志熹。

2009年,他们三人先后从新浪的理想国际大厦出走:许泽玮加入了数据类创业公司浪淘金,吴文雄进入了乐视网,姜志熹则成为了蓝驰创投投资人。三年后,许泽玮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说服吴、姜两人担任合伙人。

金融的世界召唤着出身银行世家的许泽玮投身其中,当时他有隐约的预感,互联网和金融的碰撞能产生一些机会,91金融随之成立。一开始,他决定成立一个为用户提供贷款服务并直接对接银行的平台。然而当时,互联网金融概念尚未产生,他们既找不到银行合作,也找不到能看懂这个行业的风投机构。

成立初期,91金融也遇到了所有初创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那一年我大约见了一百多家VC,所有你听说过的VC我全都见过。”许泽玮回忆当时见到投资人,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个公司能做多大,而是这门生意违不违法。但是很快,许泽玮所描绘的模式就得到了认可,紧接着2013年9月份,许泽玮也终于得到了来自宽带资本的A轮融资,并开始了公司的高速增长。

91金融逐渐将定位调整为“金融超市”,开始通过互联网销售金融产品。平台将线下类似于金融中介的服务搬到线上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标准化服务思维,为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一步到位的金融产品服务方案。除了获得用户和金融机构的信任,期间最困难的莫过于抵抗非核心业务的诱惑,严守用户定位。

许泽玮回忆,当时曾有高资产净额的理财客户提出要求配备专属理财客服,经过内部多番激烈讨论,这名客户得到的答案是:我们有400电话,客服可以告诉您怎么操作,但公司不会像第三方理财机构一样,派一个人告诉您,您的钱该怎么花。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决策。这决定了公司是要服务于一名拥有3,000万元的用户,还是要服务于3,000名只有一万元的用户。”为了提升平台效率、获得网络效力,许泽玮最后选择了3,000个一万,而不是一个3,000万。

“用户量和对用户的理解、金融产品的品质和平台运营效率决定了公司能走多远,能长多大。”而对于公司能快速发展并获得海量用户的原因,他声称自己悟到了在这个领域创新的本质: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信力。

“工农中建四大行,办个业务那么多人排队,体验是很差的。但公众就是相信他们。这就是金融的本质属性:信任。一切都建立在‘我相信你’的基础之上。”

91金融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让互联网用户深刻信赖的平台,为此公司目前只和国营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代卖金融产品。在网站每个项目上都会标明公司地址和电话,并开设了全天候客服电话。许泽玮解释:“可能没有几个人会在半夜打电话,但我们必须让用户感到你是值得信赖的。”

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平台也从金融产品的销售渠道变成金融产品重要设计者。在2013年年底推出自有产品“增值宝”之后,91金融的业务模式开始逐步分为两层:客户可以购买金融机构的产品,也可以买到91金融自有金融产品。吴文雄将此比喻为“就像屈臣氏里既有自营产品,也有其他商家的产品”。目前这些产品拥有让人满意的业绩,今年推出的股票配资业务产品“91股神”,采取资金第三方托管、封闭式管理和风险保证金制度,可以为中小投资者提供快捷、低成本的资金,上线不到一周成交额即突破一亿。

创新产品和快速增加的用户让91金融201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已超过2014年全年。许泽玮称自己逐渐找到了在这个行业赚钱的方法:“我开始能理解银行为什么能那么赚钱,就是它找到了自己的用户和产品,找到了正确的途径后,钱来得很快。”

然而保守主义仍是这家公司的核心原则之一。从创立之初许泽玮就不言“颠覆”,而将公司定位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帮手,对于进入金融行业中团队不熟悉的细分领域,他也表现得极为审慎。和互联网创业者普遍张扬的个性相比,今年32岁的许泽玮更像一个事业单位的干部。他身材算不上高大,至今尚未成家,理由是“太忙”,平时休息,除了读书,他自称并没有多少其他爱好。他做事一丝不苟、手机里每条微信都会及时回复和处理,爱和长辈交流,是根红苗正的中共党员,微博里会转发总书记的新年致辞,说话的措辞与语气有时像一位上了年纪的政治家。

他的性格和信念也奠定了公司的风格,一进入91金融的办公区,前台处挂着红底白字的长条标语: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奋斗。这样的标语通常出现在政府机关,却鲜少在科技创业公司里出现。吴文雄向《福布斯》透露,他们是西城区德胜园里唯一设立了党支部的民营企业,在内部,他们会学习由现任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发表在《秘书》杂志上的文章《忠诚践行“五个坚持”,做党性坚强的中办人》。“这是篇值得读上几十遍的文章。”吴文雄这样表示。

许泽玮对公共生活鲜少参与和表态,但在采访中他不惮于展示自己的立场。“我今天就敢说这句话:西方的很多标准,必然不适应中国,中国老百姓也不需要这些。”他把玩着手里的iPhone6,“从上市时,我就想好了,不拿美元融资,要在中国上市。”

选择人民币基金的另一重原因是许泽玮认识到金融在中国本身是一个管制行业,一开始未必会那么开放。这是互联网金融潮流中少见的异类:在这个行业里,从一开始就选择人民币架构的创业公司并不多。这也让91金融如今有机会比其他公司更快地登陆中国资本市场。不像其他创业者喜欢声称上市不重要或不着急上市一样,许泽玮很诚实地承认上市将是公司未来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为什么要上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变得更透明了,更可信了,这一定能吸引更多的用户,并带来更高速的发展。上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继2014年完成300万用户、2,000亿元交易额的目标后,许泽玮希望在今年收获1,000万名用户,交易规模达到3,000亿元。这家公司仍在快速成长,很难想象,不到一年前,91金融仍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里办公,会议室不足让他们经常在楼道里开会。他们常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小黑屋里接待政府官员,炎热的夏天,身着正装的官员们不得不走出会议室透气。

也是在这个局促的办公环境里,许泽玮提出了“服务八千万客户,成为更高效率的平安”的口号。平安集团是中国最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之一,拥有金融全牌照,市值是91金融的100倍。许泽玮则表示他的目标是要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在规模、收入、地位上全面超越平安。他对自己的目标颇有信心:“我们现在用不到200人的团队服务300多万人,估值30亿。平安用三万多人,服务了八千万人,估值4,000亿。如果有一天,我们也服务了8,000万人,我们只需要有5,000人的团队。如果我们能走到那一步,公司估值必然超过平安,因为我的成本比他低。”

下一步,许泽玮的计划是获得更多的牌照,“我需要拥有全部的金融牌照。这一条就足够我一生奋斗了。”目前对银行和基金牌照的收购谈判正在和上市同步进行。一艘金融巨舰似乎已经起航,而这家公司也可能将成为新浪网中走出来的最大的创业公司。

和搜狐的“视频系创业”、网易的主编创业帮相比,除了昙花一现的开心网,新浪并没有走出多少成气候的创业公司。根据IT桔子的分析,从投资分布上看,新浪系获投资公司大部分处于初创阶段,融资在A轮和天使轮的占到73%,B轮占18%,像91金融一样闯到C轮并冲击上市的更是凤毛麟角。

对于新浪系创业公司不多的原因,许泽玮分析原因是新浪的半军事化教育让员工更为循规蹈矩,媒体属性过强的特点也让新浪员工不适合创业。吴文雄则更偏激,他否认91金融有新浪的一切基因,称公司尽力克服新浪的显著缺点,“新浪对员工太狠了,我们更人性化。”

如同新浪的发展跌宕起伏一般,没有证据表明这家新浪系公司将从此一帆风顺。风险仍然伴随着这家公司。除了监管政策可能限制行业发展,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能否持续胜出也将是一大挑战。“如果我们制定的一些策略对手们逐渐都懂了,就像我们也去学别人一样,最后大家一定都会挤到同一条道上来。”许泽玮这样表示。此外,随着宏观经济的下行、用户规模的扩大,公司自营金融产品也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他们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一个月前,许泽玮和吴文雄一起回到普天德胜园区里曾经创业时很简陋办公室,在他们搬走后,办公室里又迅速搬来了新的创业团队。“走吧。得努力了,不然会被后来者超越。”他们离开了这里,快步走向了远方。《福布斯》杂志中文版采编李好

下载《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布斯》中文版专题报道:“异类”91金融能否超越平安集团?[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