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河县首届传统运动会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测试赛工作方案
唐河县首届传统体育运动会 暨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测试赛
工 作 方 案
为丰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实地实战检验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赛事各项工作任务的筹备完成情况,经研究决定举行唐河县首届传统体育运动会暨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测试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群众体育文化活动为人民服务,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方针,凝聚全县力量,认真组织好唐河县首届传统体育运动会活动,扎实开展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赛测试工作,切实提高我县群众体育文化活动综合水平,确保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赛事在我县的成功举行。
二、主办单位
中共唐河县委、唐河县人民政府、第七届全国农运会舞龙舞狮竞赛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
中共唐河县委宣传部、唐河县教体局、唐河县文广新局
四、活动主题
龙腾盛世,狮舞和谐,展农运风采,创唐河辉煌
2穆长信
县政府办副主任 曾
鑫 邓传宝 杜景磊 华金松 贾明和
侯兰举
党元华 彭庆军 赵新坡 常文锦 张月宁 杨钟敏 常兴虎 张
培 王理阳 彭华伟 张军旺 吴
涤 张
青 史代恩 吕岩峰
县教体局局长 县住建局局长 县交通局局长 县文广新局局长 县商务局局长
县食品安全办主任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县质监局局长 县城管局局长 县卫生局局长 县接待办主任 县电业局局长 县文体中心主任 团县委书记 县公安局副局长 县消防大队教导员 县武警中队中队长 县移动公司经理 县联通公司经理 滨河街道办事处主任 文峰街道办事处主任
组
长:狄
毅
县文明办主任 负责乡镇环境综合整治与提升
(六)亮化工程组
组
长:邓传宝
县住建局局长
负责重点区域和城区亮化工作
(七)食品安全组 组
长:侯兰举
县食品安全办主任
负责食品卫生工作,保障饮食安全。
(八)医疗卫生组 组
长:常文锦
县卫生局长
负责卫生监督、卫生防疫和与会人员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九)宣传组 组
长:程传洲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负责开幕式文艺演出;对内对外各类媒体新闻宣传工作的组织和协调;负责公众宣传活动和氛围营造的统筹工作;负责来唐各媒体的协调联络工作。
(十)交通运输组 组
长:杜景磊
县交通局局长
负责赛事用车的组织和保障。
(十一)安全保卫组 组
长:刘永林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
负责农运会保卫、警卫、消防、维稳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负责交通管理和证件管理工作。
第二篇: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
为做好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下简称“七城会”)的传染病控制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和“七城会”卫生保障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属地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做到重大疾病早预测、早预防,确保传染病疫情平稳,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为“七城会”的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七城会”卫生保障部的领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传染病疫情平稳,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重点控制鼠疫、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流感、伤寒、不明原因疾病以及输入性疾病等容易造成人际间传播的传染病暴发流行;在“七城会”期间,预防和控制在参赛有关人员、工作人员、来宾、有关服务人员及观众(以下简称“七城会”相关人群)中发生传染病流行,保障“七城会”相关人群的身体健康,确保“七城会”顺利进行。
三、工作任务
(一)疾病监测
1、利用国家疾病控制信息网络信息,加强常规疫情分析。重点加强疫情预警预测工作,根据疫情动态适时组织实施症状监测和日报制度。
2、以县(区)为单位实行疫情周分析。运动会举办期间,承担赛事的县(区)实行传染病疫情日报告制度,启动专报程序。
3、对历史疫情进行回顾,系统分析疫情动态。2011年1月起,每个月市级专家组都要作出疫情的预测评估报告,同时报“七城会”卫生保障部传染病防控处。
4、对传染病暴发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对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重点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管理、动物源性基本监测和管理以及气候变化引发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
5、及时发现潜在暴发疫情,及时作出预警。运动会期间,“七城会”赛区所在地的县(区)级疾控机构要在辖区内各重点接待宾馆实施疾病症状监测。
6、系统收集国内、省外疫情信息,及时提出相关建议并组织落实。对可能发生的输入性传染病进行分析,做好相应准备。
7、加强与检验检疫、畜牧、公安、安全等多部门信息沟通,综合分析潜在危险因素,做好防控工作。
8、加强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常见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积极落实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
9、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做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保证“七城会”期间不受病媒生物危害的影响,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突发与流行的危险性将至最低,确保运动会期间能对各类病媒生物事件做出快速而有效的应急反应。
10、对所有“七城会”运动场馆,按照国家相关的卫生标准的要求进行监测暨评价,对三星级以上宾馆及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监测,防止传染病通过建筑物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空调系统)传播,控制空调系统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
11、加强媒体检索,及时发现相关信息,并组织核实和确认。加强社会和媒体沟通,及时对社会动态作出反应,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
1、做好法定传染病群防群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根据疫情动态分析结果,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人员物资储备。
2、加强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传染病预检分诊等各项制度,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切实防止医源性感染和传染病医源性传播。
3、强化疫情处置意识,提高疫情处置能力,各地要切实做好疫情前期处置,对报告的每例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4、严格分级管理和技术指导,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5、对所有的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调查,对人际传播的重大急性传染病进行个案调查,对流行周期的首发病例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
6、对报告的疑似重大传染病疫情进行进一步核实。
7、划分疫点、疫区,根据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关控制措施。
8、指导基层对密切接触者实施追踪、调查、管理。
9、制定相应工作程序和消毒技术措施,追踪实施与指导开展疫点、疫区消毒。
(三)卫生检验检测
1、保证实验室设备设施能够达到开展相关检测项目的要去,保障“七城会”期间全面开展工作。
2、加强实验室技术储备,重点加强霍乱等肠道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鼠疫、炭疽等人兽共患传染病是实验室检测技术预检测试剂的储备,完善新发或输入传染病的监测方法。
3、增强实验室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好实验动物及试剂、设备的准备,保证三大质谱的良好运行状态,以应对化学性中毒的监测需求。
4、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及菌毒种管理制度,“七城会”期间,菌毒种一般不向省及“七城会”赛区城市疾控中心送检,保证“七城会”期间不出现重大实验室感染或泄露事件。
5、负责可疑病例标本的检验检测、外环境疫源检索标本的检测。
6、对送检食品、水质、公共场所、不明原因物品等样品及时检测,出具正确可靠的检验报告。
四、工作重点
(一)重点内容
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以霍乱、手足口、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2、以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3、以出血热等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急性丙类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5、其他法定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重点环节
1、赛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加强传染病疫情的常规检测工作,及时掌握本地区各类传染病的疫情情况,同时注意了解国内外、省内外各类传染病的疫情动态。
(2)加强饮用水、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认真执行相关工作计划和方案,开展卫生监测与评价,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3)对参加“七城会”医疗保障工作的医务卫生人员开展传染病报告、诊治和应急处理的专项培训,提高识别各类传染病特别是罕见的输入性传染病的能力,落实传染病疫情专报制度。
(4)做好传染病诊断用试剂、预防用生物制品、预防用药盒器械的储备工作,做好传染病突发疫情调查处理的应急准备。
2、比赛期间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1)建立“七城会”期间的传染病疫情专报制度
①为“七城会”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其他工作人员为医务疫情报告人。
②为“七城会” 服务的医疗卫生人员密切注意“七城会”相关人群的身体健康情况,实行发热病例、腹泻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如发现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出血热等甲、乙、丙类急性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必须立即进行电话报告,并同时由收治医院进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2)做好“七城会”恰进的传染病疫情常规报告
①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做好各类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工作。
②各赛区在非 “七城会”相关人群中发现鼠疫、霍乱病例或者乙类、丙类传染病及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
“七城会”期间,一旦在“七城会”相关人群中发现传染病疫情,其疫情发生地的卫生部门应当立即指派传染病疫情印记处置对赶赴现场,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在疫情波及或者扩散的区域,当地政府应当根据疫情控制的需要,及时组织卫生、公安、工商、交通、城管、环保、、药监等有关部门,按照当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疫情控制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工作职责
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执委会卫生保障部内设传染病防控处,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制定“七城会” 疾病控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操作手册,并督导实施;
2、负责“七城会”期间全市疾病监测,有效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3、负责制定“七城会”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预案并负责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4、负责组建市级疾病控制专家组和疾病预防应急处置队伍;
5、负责开展有关疾病预防控制的培训与演练;
6、负责掌握全国尤其是我省周边省份的疫情动态,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重点防控;
7、负责全市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与国家有关实验室联系,及时做好可疑危险样品的运送和检验工作;
8、负责开展辖区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控风险评估工作;
9、负责定期上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信息;
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赛区所在地的县(区)卫生局也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吓阻,明确职责,在市卫生行政部门和赛区执委会的领导下,做好辖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防控物资储备
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负责制定“七城会”期间的疾病监测预警、传染病防治、检验检测工作的物资供应储备、设备购置维护以及交通通讯等保障工作。
(三)经费保障
要做好负责制定“七城会” 期间传染病控制工作经费保障,按照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落实人员培训、物资储备、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食品、饮用水安全风险监测、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及病媒生物疾病防控工作经费。
(四)制定有关的技术操作手册
承担赛事的县(市、区)卫生局依据本方案确定的工作任务分项制定具体的技术操作手册,并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