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会反思
精彩纷呈的年会,刻骨铭心的感悟 李浩
2014年12月28号,在校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年会。会上,即有专家的理论指导,又有一线英语教师的经验交流。年会的精彩纷呈,让所有的与会老师享受了一顿丰盛的英语文化盛宴。对自己而言,此次年会的参加使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更加清晰,英语教学需要创新的理念深入我心。年会虽然很短暂,但留给我的思考和感悟却是长久的。我想在以下方面和大家分享本次年会给我的触动。专家的引领必不可少。
在本次年会上,国内知名的英语教育和教学专家云集并纷纷发表了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当今英语教学的探索和体会;指出了各学段英语教学中的不足,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剖析了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使广大英语教师对教学改革和研究充满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程晓堂教授就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果,实现成绩与能力双赢发表了自己的十个观点,使得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和反思。程教授指出实现双赢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需要智慧、勇气和毅力。教师要敢于尝试敢于去改个,只要敢做,就不要担心。在阐述他本人的十个观点的同时,程教授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研究方向。例如:大量的做题有什么作用?应该做什么题,在何时做题,教师讲解有什么作用等。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所面对的,在教学中,我们将其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也未尝不可啊。刘兆义教师主要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英语教学方面给大家作了交流。刘教授提出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正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他指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思考、研究。刘教授呼吁大家要有新的观念,做三只眼的教师,预测到未来的发展。未来扑面而来,你准备好了吗?面对这一问题,我想每一位英语老师都有自己的思考。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更新的时代,要想跟上步伐,我们要走在创新的路上。会场上,互动最活跃的我想应该是Justin Kalley给大家做的交流吧。他以一名外教的身份给我们中国学生上了一课。给我触动最大的是一名外教教授的英语课堂是那么的轻松自如。这也让我想起了大学时代的外教授课。反思自己的现在课堂,脱离了真实的语言环境,为了测试的讲授知识,学生的真实体验在哪里呢?至此,我觉得年会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接受理论上的指导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诚然,任何学科的教育和教学活动都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帮助,英语学科也更不例外。许多国际和国内前沿的英语教学理论和理念不断在更新和完善。因此,如果我们整天闭门造车,对外面的动向充耳不闻,那么我们只会被先进的潮流远远地抛在身后,而成为孤家寡人,成为愚昧和无知的制造者,而我们的学生只能等待被无情地淘汰。
创新在路上。
如果说专家的引领给予了我新的理论支持,那么同行们一线英语教师的经验交流让我实实在在的看到了英语学科的创新。30号的互动交流都是来自于一线英语教师。青岛宋艳艳老师的初一英语课程整合让我印象深刻。首先我佩服这个团队的勇气和毅力。将教材整合,自编教程需要老师们多少额外的付出,可是他们没有放弃。其次,课程的整合不仅符合创新的理念,也适合现在的英语教学现状。作为一门第二语言,要想让孩子们自然的接受它并非易事。通过孩子的体验和灵动的课堂设计,让学生轻松的接受知识,在乐中学,我想这便是课程整合后孩子们最大的收益吧。其实关于整合教材,我们并非无作为。每年的初一集中识词,不正是在整合教材吗?为什么我们没有成功,因为我们没有坚持下去。再来看看烟台车笛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课本剧课堂教学模式吧。主要是把课本上呈现的文本内容,通过学生的自编自演,转化成口语表达。在看到孩子们真实的一场表演之后,大家都为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而臣服,我们惊叹于自己的学生怎么就没有这么流利的口语表达,怎么就没有这样大气的表演?反思自己,对于类似的课本剧表演我们也有做,例如课前的简短对话,英文故事交流等形式。为什么没有这等效果,因为老师没有坚持,更没有给孩子如此表演的机会。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让孩子把知识学活,能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一方小教室,一个小舞台,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是对我们自身英语教学的促动与强烈震撼。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老师,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以陈旧、老套的思想指挥着自己,而是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打破旧观念,活在当下,创新在当下。且行且思。
在聆听专家的指导和同行们的经验交流的同时,我也一直反思自己。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觉得就应该与其他中文学科的老师们与众不同,这样才能让学生向往英语这一学科。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最新的理念,流利标准的口语、字正腔圆的英语诵读能力等。所有的这一些,在自己的身上都曾有过但也都已经消失。没了这些,何谈真正的教学呢?所以我要找回这些本属于我的东西。首先,要求自己要不断地练习自己的口语表达,不仅仅是学生要读,自己也要刻意的模仿、练习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让更多的孩子因为喜欢听英语而爱上英语这一学科。其次,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借鉴同行们的优秀做法,在次基础上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例如此次外出学习后,感受到的很多东西自己都想实践一下,但是我想只要抓住一点去尝试,坚持下去自然就会收获到属于自己的丰硕果实。每次的学习,只要改边一点点,累积起来我们就成功了。另外,要充分合理利用时间进行自身素养的提升。工作时繁忙的,但是自己不仅仅要把工作做好,还得抽时间自学,多听课、多反思、多看书、多思考、多研究,不要一味的教授课本知识,更要学会提升学生的能力。要想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要尽快提升自身的能力,千万不能让自己淹没在平日的工作中而失去了自身素质提升的机会。
此次年会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新了我们的观念,获取了崭新的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参加此次活动,我认识到:只有在不断改革和探索中的教育和教学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经得住考验和最有效、最长久的。三天的学习是短暂,三天的收获却是丰盛的,沐浴着课堂教学不断创新的春风,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沉下心来学习的虚心和诚心,拥有一颗勇于探索实践的潜心和慧心。三天中需要学习、需要总结、需要反思的还有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在课堂教学创新的阳光大道上不断前行!
第二篇:教学年会反思
2011-2012学年教科研年会反思
底静
回顾2011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本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值得深思。反思过去是为了将来的发展,“成长=经验+反思”。教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种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低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看到自身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四位老师的精彩演讲,我从中体会到上好一节课需要积淀的知识有很多,需要具备的课堂教学技巧有很多。从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挖掘自身潜力,弥补自身不足,在教学上形成风格,在教学效果上达到精益求精。
学校为教师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学校教科研工作真正引领学校稳步前进。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我坚信,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定能在坚持中不断完善,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第三篇:美术学科年会反思
美术学科年会反思
2011年9月的这次美术年会,是一次基础美术教育的盛会,首先是教研员刘老师对上一学年的美术教学工程作了总结并对本学年的美术教学工作作出规划并提出新的要求,然后分别由两位老师各讲一节示范课,活动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匆匆而过,对我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进,留给我的是满仓的收获和无尽的感想:
加强教师的直观演示,重视课堂的视觉因素
美术是视觉艺术,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片欣赏,能够获得更好的课堂实效,教师有创意、精美的板书设计也能传达给学生更多的教学信息。
深挖课程的人文内涵,设计有效的问题,强调课程的拓展延伸
美术课除了要进行造型技能的训练,更要有人文底蕴的烘托,而有人文内涵的课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尤其是欣赏评述领域的课,更要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由浅到深的将理性的思考与让学生积极参与美术作品的讨论和评论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体验,让学生深深领会欣赏作品的方法,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
这次年会,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学水平的提高,给我指出了努力的方向,而在这方面,我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第四篇:2013泰安数学年会反思[最终版]
思考课堂、思考人生
——山东省十五届小学数学年会学习体会
青岛安国路小学 杜晓贝 2013.12.25
今年12月20日至22日,有幸参加了在泰安市举办的“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本次年会,认真聆听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曹培英老师做的《小学生数学学业水平评价》及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的专题报告;并观摩了部分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的课和专家的课。回去之后,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郑毓信老师的《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的讲座,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课堂、思考人生。
20号上午,我们来到了泰山影剧院,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年会学习旅程,由于会场寒冷,大家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穿着都显得略有单薄,但是寒冷的会场没有阻挡与会人员的热情,不到八点,很快会场爆满,很多老师站在会场两侧,期待郑教授的报告。
郑毓信教授给我们作了《课程改革的回顾和展望》的报告。为我们讲述了新课改的一路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课改的展望,为我们在未来的教学指明方向。即让改革成为常态,将课改“做实”“做细”“做深”。
郑教授提出了许多问题,让我们与会教师思考,如:学生的座位,究竟应该排成传统的一行,还是合作模式的小圈?课堂上的“问题”应从学生种出来,还是由“教师适当的引导”? “先学后教”的顺序是否重要?上课时间是否要硬性规定老师讲多少分钟?是不是凡是学生能学会的,教师就一定不能教了?......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都会静心去深深思考,我是怎么去做的?回想完毕后不禁反思: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上课?我们究竟要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课堂?
郑教授接着为我们答疑了“什么是新一代优秀教师的主要特征?---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有独立思考,不要迷信专家,更不应该盲目地去追逐潮流”一句话犹如一块石头落入我平静心湖之中,让我恍然大悟。
回想课改初期,就是突出强调“专家引领”和“理念先行”,每天这边听专家讲座,学习最新理念,跟着专家走;那边看名师上课,记录整个过程,照着专家上。但是从中深刻领会到自己对新课标思考的太少,反思的太少,质疑的太少。《人民教育》里刘发建老师说“其实,孕育独立思考的土壤,就是生活,就是日常教学,就是每天的课堂,就是和孩子们的每一句真实的对话。一个教师不一定要成名成家,但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全部尊严所在”“从某种程度讲,我的课堂有那么一点闪亮的思想,就是因为我远离了那些专业化的比赛,剔除了一些权威思想的干扰和传统思想的束缚,长期扎根于日常实践的田野式生长,保持了最为可贵的独立性。”所以,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不一定要走在最前面,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当心情刚要平复之时,郑教授开始了对当前“模式潮”的解读。顿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郑教授问道:我们的数学教学有没有跟风似的做过一些形式的教学模式?我们是不是还在依照形式在上着我们的数学课?我心里立刻“咯噔”一声,这几年,我们不是一直在做这个么?而且课题也小有了一些成就,难道我们又做“错”了?随着郑教授的慢慢讲解,我又“大彻大悟“了。其实,教学中是否运用某种教学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是否经经过我们的独立思考。模式不是镣铐,我们的教学模式是要解放还是要禁锢?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经过独立思考这个过程。只有思考过了,才知道我们到底应该给孩子们一个怎样的课堂。
当听完讲座回到宾馆,我闭上眼睛思考着我的课堂:我的课堂是否给了孩子们想要的东西?当年会结束,我在火车上闭上眼睛,重新思考着我的人生:我想要的人生到底是什么?一路思考下来,我确定自己不会“成名”,也不会“成家”,虽然现实中离不开专业化的比赛,但也不去盲目追随潮流,我的目标就是把我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课堂,成为他们心中“最美”的课堂!
第五篇:语文 教学年会反思
《一剪梅》教学反思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一个教书匠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
今年参加学校的“教法学法全面优化,民主参与高效课堂”教学年会活动,我授课的内容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心中既有如释重负的喜悦,又有对本节课几点遗憾的反思:
1、教学设计。虽说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案,但本节课的教学过于依赖教学设计,以致教学语言披上了僵化的外衣,缺少一种亲和力。如课堂导语是选取散文学者李元洛《宋词之旅》中一段文质兼美的文字,但因为导入时的语言缺少情感,更像是在背诵导语,没有达到预期的导课效果,渲染氛围,创设情境。《一剪梅》是一篇包含许多古典诗词经典意象的佳作,却没能以赏析意象为核心设计教学,人为的割裂开诗歌鉴赏时,意象、手法、情感三者之间的关联,走进了教学设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误区。
2、教学方式。本节课以导学案和学习小组为载体实施教学,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但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过于侧重课外材料的补充和问题的设置,缺少立足教材,梳理文本的环节。同时没有重视以学生为本的设计原则,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习小组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学习策略,是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但本节课上学习小组却没能真正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强势学生发言争先恐后,弱势学生则坚持沉默是金。对学习小组的运用还处于摸索和走向成熟的阶段。
3、课堂评价。新课程主张发展性的课堂评价,即课堂评价的功能由重甄别、重选择转向重激励、促发展。一个智慧的教师一定善于利用课堂评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纵观《一剪梅》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语言过于单一,用得最多的评价语是“回答的非常好”,缺少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回答的个性化评价,评价过于“千人一面”。如学生严禹昊在赏析《一剪梅》中表现手法时,只分析意象、情感,没有明确手法,我却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明显不够客观,甚至是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的评价。
特级教师袁容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走向成熟。“教然后而知困”,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走向理智,走向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