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时间:2019-05-15 07:1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第一篇: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转播到腾讯微博

张宗益

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昨天上午,重庆大学原副校长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

张宗益,男,47岁,博士,重庆大学原副校长。去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公告,面向全球公选西南财大等两所高校校长。经过职业素养综合评估、面试、民意测验、组织考察、公示等一系列考评,张宗益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昨天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委员、常委、校长。

张宗益是如何在公选中取得成功的?他将如何当好一名大学校长?重庆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他。

三大原因助自己竞争成功

如何管好嘴成面试题之一

重庆晚报记者:您认为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最终获胜,有哪些因素?

张宗益: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全球公开选拨大学校长,最终我能够成功,有三个原因:首先是专业对口,我主要研究经济学科,对财经有一些思考。其次,西南财经大学和重庆大学有很深厚的历史渊源。重庆解放不久,邓小平同志在重庆主办了西南革大,后来有一部分院系并入西南财大,一部分进入了重庆大学。另外,川渝一家亲,重庆和四川是一家人,人才交流很正常。

重庆晚报记者:您觉得这次公选竞争激烈吗?

张宗益:比较激烈。这次公选一共有13人报名,经过前期筛选,有5人进入面试环节。5个人当中,有一人因为身体原因退出,剩下4个人参与面试竞争。

重庆晚报记者:公选过程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张宗益:应该是面谈环节。考评小组一共有9名组长和副组长,集体与竞争者面谈。这个环节你没办法准备,因为是海阔天空,什么都可以谈,主要是考察知识面、思维、逻辑思维等。

重庆晚报记者:都谈了一些什么话题?

张宗益: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话题很多。比如,如何管好自己的嘴?

重庆晚报记者:您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张宗益:要按照不同的层次来回答这个问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嘴巴首先是一个生理器官,要吃东西,有生理需求。所谓锦衣美食、食不厌精,就通过嘴巴表达了人对物语的追求。作为一名大学校长,你如何看待物欲?要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其次,人吃了东西之后,要议论,要发言,沟通,有思想,有性格,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

与重庆大学继续加强合作

施政之前先多听师生意见

重庆晚报记者:上任第一天,忙了些什么事情?

张宗益:新疆财经大学今天刚好来访问,我和他们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午一起吃了简单的午餐。这些事情是以前安排好的,有前期大量的铺垫,我这次出席感觉有点像“挂名首脑”。

重庆晚报记者:以后会不会打算和重庆大学加强合作?

张宗益:现在重庆大学和西南财大已经在紧密合作,比如可以互考研究生等,以后肯定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两所学校本来就是亲戚嘛。

重庆晚报记者:以后打算怎么在西南财大施政?有没有新的办学思路?

张宗益:我现在对西财还不够了解,要多听老领导、学校员工、同学们的建议,准备开展一些密集调研活动。

不同大学有不同学校精神

当好校长有三个衡量指标

重庆晚报记者:您如何看待西南财大的学校精神?

张宗益:西南财经大学的学校精神是“经世济民,孜孜以求”,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不同的大学可能精神不同,但都是各自的灵魂。衡量一所大学有很多方面,比如有没有培养出立足于民族之林的人才?有没有创新?有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庆晚报记者:您觉得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大学校长?

张宗益:要做好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着眼未来,增强未来发展潜力,营造好的发展环境。如果要从具体指标衡量,首先,要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其次,要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第三,要吸引更优秀的师资队伍,让年轻人脱颖而出,尽情施展才华。如果一个校长在任期间,年轻人没有得到培养甚至被压抑了,那么他一定不是一个好校长。(

第二篇: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在2016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张宗益在2016届学生毕业典

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见证一场青春的盛宴,并共同开启你们崭新的未来。四年前,我与在座许多同学一样,开始了与西财一生的缘分。作为曾经的“新生”,你们已经学成毕业,祝贺大家!而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守候你们的归来!

此刻,我想问大家,你还记得开学典礼时你在这里的位置吗?你还记得你曾经许诺自己的未来吗?现在,未来已来,两相对比,不知你们有何感想?据说,各个品牌的香水,95%都是水,基本相似;差别在于最关键的5%,那是各家的秘方——香精。人亦如此。你可曾想过,走出校园,当优秀的你遇上与你同样优秀的他的时候,你那“最关键的5%”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是知识,是能力,是思维,等等。在我看来,这些重要的东西属于必需的95%,而远见、气度与境界所构成的格局,是同学们未来生活中“最关键的5%”。

格局,是着眼“当下”洞悉“未来”的远见。

时间是伟大的雕刻师。在热血沸腾的西财时光里,同学们通过锲而不舍的学习和探索,开阔了知识视野,培养了批判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深具学科烙印的思维方式,相信这些已足以支撑你们未来一段时间内仗剑天涯、笑傲一方。所有的未来都是无数个当下的日积月累,每个当下也都是对未来的预演。财经乃致用之学,若专趋实用,则乏远虑。困顿于当下,容易导致思维的近视或心性的浮躁,流连于转瞬即逝的悲喜或毫无意义的追悔,丧失洞悉未来的远见。视力0.5与5.0所能看到的世界迥然不同,后者更远、更深。但“看得远”并非远见,远见是“看得远”基础上的“洞见”。远见,是不为一时之利争高低的豁达,是不为眼前成败论长短的洒脱,是繁荣时看见危机、纷繁中看见规律、困境里看见希望,是SpaceX探索宇宙一往无前的执着。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时间的维度上,个体生命长度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也许我们当下以为重于泰山的在未来却轻如鸿毛,那些耿耿于怀的不过是庸人的自扰。我希望,在未来,同学们都要站在历史纵深的交汇点上审视、思考当下与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让每一个“当下”的累积都充满“未来”的方向感,成就自己卓越的远见。

格局,是跳出“自我”拥抱“世界”的气度。

在毕业生座谈会上,谈及对母校的印象,大家感触最深的是西财的开放与包容。母校如此,我们亦当如此。人之在世,本质上就是在自我与世界的相互对照中追寻生命意义的过程。一定意义上,世界不过是自我的投影:你狭隘,世界就是你;你开阔,你就是世界。如果拘于自我,就会拒世界万千气象于门外,或顾影自怜,或孤芳自赏;如果跳出自我看世界,苍茫天地尽收胸中,气度自然开阔。气度是对异己的包容,海纳百川闻过则喜;气度更是包容中取舍的智慧,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气度还是从容超然的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千古传奇,周瑜“既生瑜何生亮”的狭隘慨叹,正体现了两人不同的气度,也铸就了不同的结局。

孟子有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正是这种充沛于天地之间的生命之气不断地激荡着人生的宏大气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希望,在未来,同学们都要将对“自我”的关注融入对“世界”的观照中,在解决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问题中破浪前行,让每一个平凡的“自我”都折射出“世界”非凡的意义,不断涵养浩然天地的气度。

格局,是超越“小家”担当“大家”的境界。

“家”是什么?家是心灵栖居的地方。来到西财,西财是我们的“家”;踏入社会,社会就是我们的“家”。当你穿过光华大学的拱门,不知你是否读懂了“格致诚正”的校训所蕴含的“修齐治平”的无言期待。它寓意入则读书求学,出则齐“小家”、治“国家”、平“天下”。如果只追求个体“小家”,甘做家庭主妇或家庭煮夫,而忽略在此之上的“国家”以及人类这个更大的“大家”,这既有违先辈初衷,也辜负自身才华,我们也将永远不能成为精神的巨人和时代的引领。把灵魂安放在哪里,我们家就在哪里,不同的选择体现了不同的境界。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超越“小家”担当“大家”的至高境界。他曾被指定为酋长继承人,但他“决不愿以酋长身份统治一个受压迫的部族”;在判他终生监禁的法庭上,他用长达4小时的声明表明,他愿意为建立一个人人有平等机会、和谐共处的自由民主社会而牺牲自己。他就是纳尔逊·曼德拉。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在西财90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有首任校长张寿镛先生临终前“复兴光华、复兴中华”的谆谆嘱托,有汶川、芦山地震后诸多老师同学舍小家为大家的动人故事,有06级校友曹顿山为救落水战友献出生命的英勇壮举„„代代西财人超越“小家”担当“大家”,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去感知、介入和影响世界。我希望,在未来,同学们无论远处江湖还是高居庙堂,都始终怀揣着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的使命与责任,将“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播撒四方,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接力奔跑,去追求那份担当“大家”而“自成高格”的境界。

我以为,格局,体现在远见的有无,体现在气度的大小,体现在境界的高低。格局,无关乎出身贵贱、地位高低、财富多寡、年龄大小。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一粒银杏种子,种在花盆里变成盆景,撒在大地上长成大树。同学们,走出校园,你会发现,柴米油盐、上班下班、迎来送往„„周而复始,这就是生活。在我看来,生活就是“当下”,就是“自我”,就是“小家”;而“当下”更新后的“未来”,“自我”映射出的“世界”,“小家”升华后的“大家”,则是生活的终极存在——生命。诗性是生命与生俱来的色彩,进入生活就是摒弃“眼前的苟且”去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我希望,在未来,同学们都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将对个体生命诗性的追求融入人类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中,实现人生格局的不断突破与重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同学们,你们中有人说,你搬到开学典礼的凳子,和你从毕业典礼搬回的凳子,构成了你全部的西南财大。我想,在这一来一回之间,时光温柔入水,却从未停留:颐德经世的灯火依旧辉映青春的容颜,柳湖的波光涟漪年少多,钟楼依然敲打时间洪荒,无言地立着西财的和明亮只是,、是,亲爱的同学们,后会有期!

第三篇:18西南财大金融硕士考研导师之张宗益

18西南财大金融硕士考研导师之张宗益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

张宗益,男,1964年5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驻北京办事处)、发展规划处、档案馆。

1985年7月,成都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2月,重庆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在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担任教师;1993年4月,获重庆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10月,任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后更名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2001年4月,获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5年5月,任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2年4月任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校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中国青年科技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重庆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工商管理学科)成员,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宏观管理与决策组评委,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市金融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

主要从事转型经济及增长、技术创新及管理、金融风险管理、能源经济及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Economics of Transi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等国际、国内学术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12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60余项,作为第一获奖人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8项。

第四篇:张宗益:2012年9月7日在西南财经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张宗益:2012年9月7日在西南财经大学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来宾:

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西南财经大学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欢迎6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2012级新同学。在此,我代表西南财经大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向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欢迎!你们是我就任西财校长之后迎来的第一批新同学,作为新校长,我要向新同学们真诚地说一声,欢迎你们!欢迎加入西南财经大学这个大家庭!大学生活的开始意味着同学们独立生活的开始,为此,我还要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帮助你们成长的小学、中学的老师们诚挚地道一声:谢谢!

亲爱的同学们,大学是人生新阶段的起点。相比于中学,大学给同学们以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三十一年前,作为新同学,我怀着激动、好奇、一丝不安与对家乡的挂念,踏进了大学的大门,开始了追求梦想的历程。今天,作为曾经的新同学,我想与大家探讨:“大学是什么”?

大学有物化的一面,如大楼之于大学,但这里,我想强调大学文化的一面,这是大学得以存在的根本。

大学,是一种精神。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们所说的大学之道就是一种精神。每一所有历史的大学都有其自身的厚重积淀,大学传承着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并不断地发扬光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并将之植入青年人的血脉之中而代代相传。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西财人建立了自己的大学精神。自1925年创建起,西财人就以拯济民族命运、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八十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西财爱国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顽强拼搏、砥砺奋进,铸就西财“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大学,是一种希望。“当其他机构在令人沮丧、持续不断的经济萧条的时代停滞不前时,大学,滋养着世界的希望。”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如是说。历史证明,大学的卓越成就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卓越。大学通过培养人才影响未来,通过创新学术思想影响社会,这两者正是世界的希望之源。

大学,是一个未来。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是新思想的摇篮,是探索者的乐园,永远汇聚着充满人文理想与科学精神的青年,大学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大学是一个多棱镜,能让你发现自己的无数种可能;大学提供了动力之源,奠定你未来发展的人格、知识和能力基础。在大学,你将领略知识海洋的浩瀚与深邃,你将仰望人类梦想的高远与博大,你将结识社会的良心和脊梁,尤其重要的是你将通过学习发现你的爱好、志趣与坚持的方向,并最终从这里出发追寻自己的梦想。

在西南财大,同学们将度过三年、四年甚或是更长的美好时光,毕业时无论是“西财制造”的外在标签,还是“西财创造”的内在品质,都将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永远伴随你们一起成长。我希望同学们毕生致力于传承大学精神、播撒大学希望、建设美好未来。

今天,在同学们即将开启自己的大学之门的时候,我想跟大家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大学学什么?我认为:

一是要学“为人”。为人是人一生的使命,也是我们一生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要争取做到:

立身以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正直是做人的准则。只有正直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才能支撑自己的信念。新同学们,作为这个社会未来的精英群体和优秀分子,要正才能直,直才有力,有力才能作脊梁。财经学科本是经世致用之学,西财的目标是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要成为合格的建设者与领导者,有赖于心正。正己才能正人,正人才能成事,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待人要和。人生而平等,“君子和而不同”。形形色色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不同人的和谐相处,重要的是包容,是接纳。接纳社会也被社会接纳,你才能融入时代;接纳他人也被他人接纳,你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接纳自己也被自己接纳,你才能建立自我的认同。但在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勇于担当。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系于同学们的身上。作一个西财人,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唯有敢于担当,才能成为未来的栋梁。

二是要学“为学”。大学是探求学问、追求真理、塑造精神的地方。

大学之学在学问。陈寅恪先生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得以发扬。”王国维先生说:“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大千世界,一切皆变,大学不可能预知并为人储备足够一生的所有知识和能力。在大学,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世界一切的优秀人文与科学知识,还要学习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习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陈出新,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大学之大在大师。大师是大学的灵魂,是思想、文化和时代的创造者和先行者,是知识和人生的领路人,是智慧、是学术、是诗意。西财历史上涌现了诸多的大师,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的开拓者汤象龙先生,中国会计师制度的拓荒者谢霖先生,《资本论》首位翻译者陈豹隐先生等等,他们永远照耀着西财的天空。“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我希望同学们向大师看齐,学习他们的学养、品格与精神,不断提升自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无论是学“为人”还是学“为学”,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要有“见贤思齐”的勇气,要有“为者常成”的意志。此三者,不可偏废。唯此,才能达成卓越。

我要感谢同学们选择西财,西财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生机,生生不息。亲爱的新同学们,今天,我们相逢于金秋九月,相聚于美丽西财。作为一部永无结语的长卷,西财等待你们去品读,更期待你们去续写。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历代西财人的注目中,在同学们父母的期盼中,不辜负历史的重托,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站在历史的肩上,面向未来,努力学习,昂扬向上!

谢谢大家!

第五篇: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学霸学渣只在一念之间

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学霸学渣只在一念之间

编者按

“你可能成为学霸,也可能成为学渣。”

川报观察“校长开讲”如约更新!西南财大校长张宗益教你与“财”相伴,不忘初心!

演讲摘录

大学的开放、自由与包容如同多棱镜,会折射出你的无限可能:你可能成为学霸,也可能成为学渣。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如约而至,让我们漫长夏季的等待徐徐落幕,梦想岁月的起航即刻扬帆。

同学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情怀、大担当才能擎起我们读书人的宏大未来,才能让你在不安、不定、不平、不顺之时,能够不疑、不惧、不改、不悔,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大学是新思想的摇篮,是探索者的乐园,其通过专业知识的深化、思想认识的提升、人格修为的升华塑造健全的灵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让人“止于至善”。

你可能成为学霸 也可能成为学渣

也许有些新同学想直接冲向心中的学科专业。实际上,任何单一的学科专业都无法支撑起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强调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共通,本科同学要精修课,多实践,多读名著,多诵经典,既博览群书、又术有专攻。

对于研究生而言,重要的是专业的纵深拓展。学校正在推行的跨学科联合培养、校内外协同育人,让你们有更多机会立足学科前沿,融汇不同学科,创造性地寻找、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

世界上能够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你贫乏的知识、欠缺的能力、扭曲的性格,都是你人生道路前方的“地雷”。

大学的开放、自由与包容如同多棱镜,会折射出你的无限可能:你可能成为学霸,也可能成为学渣。

希望同学们坚守初心,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主学习,从博雅向专业深化,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爱好、志趣与坚守的方向,向着太阳追寻自己的梦想。

希望有一天,你是自习室或图书馆最后一个熄灭灯光的人,在这里明心见性,厚积薄发,让青春在大学飞扬。

与“财”相伴 不忘初心

财经学科,经世致用,要求你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希望你永葆初心,抵御功利杂念,固守自我本真,用勤奋浇开财经之花。

《说文解字》说:“财”者,“人之所宝也”,亦即人们特别珍视的东西,可泛指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经”本意为“织”,引申为管理、治理。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财经”就是管理或者治理国家、社会、人民所珍视的东西,关乎国计民生,可谓国之根基。

怎样才能真正学好财经?这不仅需要扎实的数理基础,敏锐的问题意识,见微知著的理性思维,系统全面的分析工具,以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更重要的是,财经学科本是致用之学,仅仅有理论知识、模拟实验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对生活中的经济社会问题有自己准确的认识,你所学才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学”,否则只是你夸夸其谈的素材。

因此,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扎根中国现实土壤,从现实中吸取营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做到知行合一。

但与“财”相伴,也可能滋生某些功利和短视,尤需同学们不忘初心,拒绝浮躁,保持真我。不要急功近利地去区分当下的课程、实习是否有现用,今日之无用或许会成为将来之大用。

从长远来看,只见眼前之“财”,就会丢失“财”之后的“经”,功利与短视之中既学不好财经,也难堪大任。因此,永葆初心,才能让你们敢于拒绝各种功利和短视的误导,用勤奋浇开财经之花,用所学所能服务国家、服务民族,实现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

不忘初心,经世济民。今天,与同学们欣然相逢于你们最美好的年华,这里将铭刻你飞扬的青春与最初的梦想。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此刻,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同学们从今天起暗下决心“要作最好的自己”,在几年后的毕业典礼上,你们能够骄傲地大声说出,“我已经变成了更好的我”。

让我们不忘初心,和舟共济,信守诺言,共同起舞,成就彼此最美的等待与期望!

下载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张宗益正式出任西南财经大学校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