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

时间:2019-05-15 07:2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

第一篇: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

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

2014年08月18日 02:18

来源:京华时报

十八大以来持续至今的反腐风暴,使大批官员落马,其中不乏众多副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官员落马后,由此出现的职位空缺如何填补?由谁接替?成为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已落马的40余位副省部级官员的职位,至少有17个已被填补,但仍有不少职位空缺,其中不乏省委常委、地方一把手之类的要职,这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担忧,对此,专家表示,中央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对选拔继任者十分谨慎。即使部分地区一把手暂缺,也不会对整体工作产生影响。

原标题:部分一把手暂缺不影响工作运行

十八大以来持续至今的反腐风暴,使大批官员落马,其中不乏众多副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官员落马后,由此出现的职位空缺如何填补?由谁接替?成为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已落马的40余位副省部级官员的职位,至少有17个已被填补,但仍有不少职位空缺,其中不乏省委常委、地方一把手之类的要职,这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担忧,对此,专家表示,中央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对选拔继任者十分谨慎。即使部分地区一把手暂缺,也不会对整体工作产生影响。

四省常委两市书记岗位待补

十八大以来,至少已有8名省委常委级官员落马,如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素毅;时任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时任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谭力;时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等。此外,还有4名兼任省委常委的市委书记落马,他们分别是遵义原市委书记廖少华;西宁原市委书记毛小兵;广州原市委书记万庆良;昆明原市委书记张田欣。

据公开报道梳理,在上述官员落马后空下的职位中,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遵义市、西宁市市委书记已有人选安排外,其他职位仍无人接替。也就是说,上述地区,至少有4名省委常委、2名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的职位无人接替,公开消息中也未有增补信息披露。此外,因高官落马而空缺的正省部级岗位目前也还有两个:分别是四川省政协主席(原四川政协主席李崇禧2013年12月被查处)、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即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主任,原办公室主任李东生于2013年12月被查处)。

六落马副省长职四个已接替

据统计,40余名落马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中,至少有6名,是时任地方副省长的官员落马。他们分别是原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2013年11月27日宣布被查);原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2014年2月18日宣布被查);原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2014年3月9日宣布被查);原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2014年3月22日宣布被查);原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2014年6月19日宣布被查);原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谭力(2014年7月8日宣布被查)。

在这些人空缺的职位中,湖北、云南、山西三地的副省长职务已经被补位。

此外,海南省其中一名副省长的职位也已有接替者。

据了解,原海南省副省长冀文林今年2月被调查后,海南省5月30日发布任命名单,任命陆俊华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不料,仅一个多月后,另一副省长谭力即因严重违纪被中纪委调查。至今,海南省未再有增补副省长一职的官方消息,在海南省政府网站“领导介绍”栏目中,目前只有5名副省长在列。

人大政协空缺职位少有替补

据不完全统计,落马的40余名副省部以上级官员中,至少有12人来自政协系统、5人在人大任职。

除2013年12月时任四川省政协主席的李崇禧以正职落马外,其他人大、政协系统落马的官员多为副职,如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苏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令政策、天津市政协原副主席、天津市公安局长武长顺等。同时,个别已从政协系统退休的官员,也仍旧难逃法网。比如已于2013年退休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阳宝华,就于今年5月26日被调查。

但是,这些空下来职位的替补者,公开报道的消息中少有涉及。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报道,人大、政协职务调整一般在当地下一年召开的人大、政协全体会议上有所变化,但因各省区情况不同,领导职务数量也有所区别。这也意味着,政协、人大中因高官落马而造成的职位空缺,或将持续到今年底。

部分职位“空降”补位速度快

京华时报记者统计发现,虽然多地官员职位出现空缺,但也有多个省市先后公布了人事任命,部分继任者是在一定时期后当地官员中择优提拔。比如,原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在去年11月落马后,4个月后的今年3月27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人事任免事项,任命曾欣为副省长。此前,曾欣任湖北省政府省长助理、省政府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厅长等职务。但郭有明此前分管的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等领域后被打散,由其他副省长分管。

也有一些职位补缺非常迅速,其继任者则是空降。7月2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公安局局长武长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仅4天后,7月24日,天津市就公布相关人事任免事项,免去武长顺的天津市公安局局长职务,任命赵飞为天津市公安局局长。公开资料显示,赵飞赴天津就任前,担任湖北省武汉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职务。

此外,今年4月17日晚,中央纪委监察部官方网站公布,华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林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6天后,4月23日,华润官网就宣布,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傅育宁调任华润董事长,免去宋林职务。

“一把手”暂缺由二把手主持

在落马官员空缺的职位中,广州、昆明两地原市委书记被宣布免职后,职位分别已空缺51天、36天。而部分地方“一把手”空缺情况更不鲜见。记者了解到,地方“一把手”空缺现象并不少见,时限不定,且空缺原因也并不完全因为反腐,正常工作调动也会导致空缺。如去年12月27日,海南省委原常委、三亚原市委书记姜斯宪调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后,三亚市委书记一职就一直空缺8个月。

在江西省龙南县,还曾出现过同时长期空缺四大“常委”。去年有媒体报道,至2013年9月3日,龙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的位置已空缺约两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空缺约10个月,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空缺约6个月,县委书记空缺一个多月。但当地官员称,重要领导空缺期间,龙南未出现不稳定因素,运转基本正常。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一把手岗位暂缺,并不会对整体工作造成影响。一般来说,一把手职位空缺后,由二把手主持工作,如市委书记空缺,通常市长来全面负责,如果市长空缺,由常务副市长来主持工作。我国官员通常按行政排序确定主持工作的人选后,就算某个岗位暂时空缺,也不会对日常工作有太大影响,“退一步说,如果真的出现大的影响,中央也一定会快速调配人员接任。”

中央对继任者考察本着宁缺毋滥精神

汪玉凯表示,大力度反腐,导致官员落马,替补工作还是比较困难的,中央也非常慎重,特别是对于一把手的选择。

至于部分官员一查之后,其职位马上就有人替补,汪玉凯认为也很正常。他说,中央对腐败官员的调查,是早就开始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央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在调查同时搜寻合适的接替人选,两条线同时工作,这边被查,那边马上补上。

据了解,武长顺的落马,就被媒体解读为带有明显的“巡视组印记”。7月8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天津市进行反馈信息时明确指出,巡视组收到反映一些领导干部问题的线索。12天后,武长顺被宣布落马。4天后,其公安局长职务便由赵飞接替。

“目前的情况整体还是在常态中。”汪玉凯说,目前一些重要岗位尚没有合适的人选,应该是还在具体的筛选中,不一定局限于当地,可能从全国官员中进行调配。汪玉凯说,考察一名领导干部涉及群众基础、贪腐问题等多方面,一旦关键部分把握不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在替补官员选择上中央慎之又慎,哪怕一些职位出现空缺都不要紧,一定不要因为选人不当造成二次的负面影响。”汪玉凯说。

第二篇:于建嵘,汪玉凯:摆脱维稳困局,从脱敏开始.

于建嵘,汪玉凯:摆脱维稳困局,从脱

敏开始

【访谈对象】

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

【先驱语录】

于建嵘:现在的中国社会有太多的“敏感”事情、“敏感”人物、“敏感”话题和“敏感”时期,甚至把一些国计民生的问题,都搞成了所谓的“敏感”问题

汪玉凯:我们是把群体性事件妖魔化了,很多老百姓的利益表达其实是正常的,不应用维稳概念压倒民众的利益诉求

【访谈动机】

2010年,“维稳”成为中国政府治理的关键词。每逢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各级政府就会高度紧张起来。比如今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广州亚运会期间,确保社会稳定都是当地政府的头号任务。维稳投入的经费更是难以估量。

高调维稳有一个潜台词,那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可是,当前的中国社会真的到了极不稳定的境地吗?不少研究者给予了肯定回答,但是,他们批评的矛头多指向政府的维稳作为。甚至有学者提出,政府的维稳才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在不少人看来,维稳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遮羞布,甚至成了一些地方官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的庇护伞。事实摆在眼前。今年8月发生的湖南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当地政府部门隐瞒检验结果的借口,竟然是为了社会稳定。今年9月,河南商城县蜱虫疫情导致18人死亡,然而当地政府同样以维稳为由,拒绝公布死亡者名单……甚至一些地方搞暴力拆迁,也名曰“维稳”。

显然,当前的维稳模式难以持续,“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需要与时俱进。

过度使用维稳手段适得其反

《国际先驱导报》:近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尤其强调维稳。这里面有什么特殊的社会背景?

于建嵘: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推进,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贫困与不平等、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群体性事件的快速增长,尤其是更多特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维系体制的稳定,并最终形成一种刚性稳定结构。当前的维稳出发点就是维护社会的刚性稳定。

汪玉凯:这是因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社会内在矛盾突出,呈现被激化的趋势。群体性事件数量逐年上升。并且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演变趋势。以前,民众多数都是为了维权争利,运用法律手段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后来发展成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再严重的泄愤就是引发群体骚乱。

换句话说,群众利益诉求以前是通过比较温和的方式,现在却是通过比较激烈的方式。这样的社会背景是政府强调维稳最关键的原因。

Q:如今政府对维稳工作“很给力”,为何社会反而越来越不稳定了呢?

于建嵘: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政府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维系体制的稳定,并最终形成一种刚性稳定结构。当前的维稳出发点就是维护社会的刚性稳定。

刚性稳定是以社会绝对安定为管治目标,把一切抗议行为都视为无序和混乱,都要采取一切手段进行压制或打击。在刚性稳定的情况下,社会管治的方式总是简单化和绝对化。

在很多情况下,地方政府还会以“维稳”绑架中央政府。有时,为了“维稳”,哪怕下级政府的行为违法,上级政府也不得不予以谅解。可以说,在中国,地方政府以“稳定”为借口侵犯民众的合法权益、破坏最基本的社会规则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所产生的社会危害十分巨大。

汪玉凯:政府在维稳的过程当中最大的失误,就是过度依赖警力、依赖外在手段。我认为,这不应该是我们的维稳思路,但是这样的思路现在却占据了政府维稳方式的上风。公安干警和武警增加的速度非常之快,维稳的成本也在急速上升。

其实,很多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是政策的不公平、不公正。如果出台的政策越来越有利于富人,越来越有利于垄断行业,那么工人、农民、打工者等弱势群体在政策中的博弈能力就会越来越弱。这些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如果没有话语权,没有利益表达的途径,我们的社会怎么可能稳定?

不该把维稳和维权对立起来

Q:国外发生所谓的“群体性事件”,比如今年的法国工人大罢工,以及英国大学生抗议学费上涨等,所在国政府并没有“维稳”一说。跟中国的情况相比较,当中有何不同?

汪玉凯:在国外,这样的事件被看做是正常的利益表达,是老百姓的自由,而不是所谓的群体性事件,更没有所谓的“维稳”概念了。我们是把群体性事件妖魔化了,很多老百姓的利益表达其实是正常的,不应用维稳概念压倒民众的利益诉求。我认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概念比“维稳”概念更好。

Q:这么说来,政府要维稳,民众要维权,两者并不是矛盾的?

汪玉凯:表面上二者有冲突,其实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因为,维稳需要在保障老百姓个体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否则维稳就没有基础。老百姓是社会的权利主体,国家的主人。政府是为主体服务的,只有维护老百姓的权利,执政才有合法性基础。在维护个体权益的前提下谈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维稳以及保障社会秩序是为了打击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而不是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因此,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是维权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对建设和谐社会缺一不可。

于建嵘:在社会转型期,本来应是民众大量“正常”表达意愿的群体行为,却由于地方政府的“刻意作为”而变成了“非法行为”。政府本来可以处于十分“超脱”的地位,但由于处理矛盾的技巧问题和体制性压力的影响,而陷入管治困境。后果就是政府要直面这些“非法事件”,没有任何缓冲和回旋的余地,更不能充分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在矛盾调解和纠纷化解中的作用。

Q:那为何政府当前的维稳方式比较容易采取压迫式的手段?

汪玉凯:是的。现在政府在维稳的过程当中过于强势,不是从政策上的疏导,而是以压制、出警的方式,造成民众与政府情绪上的对立,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把问题复杂化。现在网络的传播效应如此之快,很容易把小问题放大。

于建嵘:刚性稳定就是以压力体制为基础。中央政府要求地方实现当地的静态安定,为此,不惜采取各种责任追究制,用社会稳定作为地方官员升降的最主要指标。因此,当社会底层的抗争成为“事件”时,在众多的责任追究制的压力下,一些地方执政者惊慌失措,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不是采取暴力就是靠无原则的收买解决问题。

Q:政府“稳定压倒一切”的社会治理观念是不是值得反思?

于建嵘: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以“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来指导工作,现在到了反思这个观念的时候了。我一直在呼吁,执政党要反思“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这个观点是邓小平在国家处于特殊阶段时提出来的。同时,邓也提到了“改革压倒一切”、“发展压倒一切”。

而我们现在呢,我们因为“稳定压倒一切”忽略了其他问题。为了稳定,我们不惜牺牲民生;为了稳定,有些地方竟然把“文革”时游街批斗的一套都拿出来了;为了稳定,我们不惜滥用警力。稳定压倒一切,它究竟压倒了什么?压倒了民生,压倒了人权,压倒了法治,压倒了改革,而稳定却压不倒腐败,压不倒矿难,压不倒违法拆迁。

当下中国需要“脱敏”

Q:摆脱“维稳”困局的出路在哪里?

汪玉凯:首先要调整维稳的整体思路,不要认为社会成员的利益表达就是社会不稳定的表现。

其次,维稳的政策本身有可能存在疏漏,以政策调整来整合社会利益格局,实现利益表达,这样才能化解社会矛盾冲突。

另外,除了利益表达路径以外,通过制度建设均衡城乡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格局,不能用二元政策,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政策也要保证农民的利益,以此来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

于建嵘:现在的中国社会有太多的“敏感”事情、“敏感”人物、“敏感”话题和“敏感”时期,甚至把一些国计民生的问题,都搞成了所谓的“敏感”问题。大家均采取回避态度,不敢正视和讨论。事实上,这只是政府的过度反应,也是严重的不自信表现。我认为,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脱敏”。

另外,应该打开司法大门,通过司法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从理论上讲,信访只是包括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手段之一,而国家的司法救济才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主要的形式。必须看到,试图用行政救济替代司法救济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在客观上会消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这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但是,当前我们的法院处境尴尬,“书记管着帽子,市长管着票子,政法委管着案子”。司法地方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同时,可以设立专职人大代表,把信访集中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人民代表来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并系统地建立民众的利益表达组织。我发现,人大代表有一个特点,敢于“骂娘”,遇到故意惹事的“刁民”,人大代表可以把那些人骂得狗血喷头,并且对方还不会有太大意见。这就说明了专职人大代表机构可以起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缓冲作用。

改革可以先从县开始。比如可以选取几个县,改革试验几年看看,如果效果好,再扩大到省,再试验几年。这样至少可以做到以“空间”换“时间”。万一改革失败了,也不会对大局造成影响。

下载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汪玉凯:中央调查高官的同时已开始搜寻接替人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