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青春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修改版(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7: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顾青春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修改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顾青春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修改版》。

第一篇:回顾青春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修改版

回顾青春岁月重温师友情谊

“十一”是祖**亲的庆生日,也是校友返校的高峰期。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校友(董)会工作办公室及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成员和过去七年一样,在一号门搭建好校友返校服务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等待着校友返校,为返校校友服务。

今天,我们也迎来了第一批以班级为单位返校的校友们。

忆同窗尽显往兮风流聚此间共叙今朝情深 在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毕业30周年的82级电机系的校友回到母校,重温昔日美好时光。返校的校友在建工楼举行了的主题班会,重温课堂时光,找回昔日的青春记忆现场邀请到了以往的老师参加本次班会,并对返校的校友给予祝愿和寄语。

王院长表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内心有太多的感慨。走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再聚首必拥有更多辉煌的记忆,尽管历经岁月三十年,但是同学们依旧风华焕发,依旧充满活力。同时,这次集体返校也表现出大家对母校的爱意,对同窗的感情永不变,永远保持那份炙热。

徐老师表示:“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在这里;是情谊,让我们相聚在这里。”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一种缘分,我们相遇于此,情谊永不褪色。同时徐老师也感谢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的付出。

同学代表吴越表示内心充满了感激,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培养,培养了我们的初心;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没有祖国就没有如今的我们,并祝愿祖国蒸蒸日上;感谢母校给予我们的成长和蜕变,希望母校越办越好,越来越美。

为了感谢母校以往地辛苦培养,82级电机系的全体同学们筹资在信工学院的大门前修建了一个石碑,大家轮流合照。一个、两个、三个、一群„„你拉我我拉你,拍拍肩膀相视一笑就是一张合照,无不体现内心那分不舍的昔日同学情谊。

观光母校风景,体验母校变化

在协会志愿者的带领下,82级电机系的校友们来到了生物博物馆,参观了学校珍藏的珍稀动物标本;去到了一号门,并在一号门合影留恋,誓与南昌大学四个字紧命相连;

来到了艺术博物馆,体会清朝时代中国瓷器的魅力;

在经过龙腾湖、体育馆、体育场后,再一次回到了信工楼,结束了今天的观光之旅。

追忆似水年华只因有你在

三十年后,同学的情谊犹如涛涛江水,永不停歇。无论身在何处,依旧心系彼此,心系母校。即使离开了三十年,同学们依旧记得昔日青涩的脸,稚嫩的孩子气。如今,他们感恩母校,感恩青春岁月,追忆似水年华,只因有你在。

亲爱的校友们,照片里是否有你熟悉的环境,学校里是否有你眷恋的地方,现在是否想和曾经的他们重聚校园。回“家”吧,在未来六天的国庆假期里,我们依旧坚守在学校的一号门,等待着你们的到来!

第二篇:回顾峥嵘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

回顾峥嵘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

这个举国欢庆的国庆假期里,在校友(董)会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举办“十一”校友返校接待活动,我们相聚在一号门,为假期间返校的校友服务。“回顾青春岁月,重温师友情谊”,这是每一位返校校友心中的期望。

忆同窗尽显往兮风流 聚此间共叙今朝情深

在国庆佳期的第一天,毕业30周年的82级电机系的校友回到母校,重温昔日美好时光。返校的校友在建工楼举行了的主题班会,重温课堂时光,找回昔日的青春记忆。现场邀请到了以往的老师参加本次班会,并对返校的校友给予祝愿和寄语。王院长表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内心有太多的感慨。走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再聚首必拥有更多辉煌的记忆,尽管历经岁月三十年,但是同学们依旧风华焕发,依旧充满活力。同时,这次集体返校也表现出大家对母校的爱意,对同窗的感情永不变,永远保持那份炙热。徐老师表示:“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在这里;是情谊,让我们相聚在这里。”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一种缘分,我们相遇于此,情谊永不褪色。同时徐老师也感谢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的付出并告诉志愿者们做事情一定要持之以恒,只要是自己想做的就一定可以做到。

同学代表吴越表示内心充满了感激,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培养,培养了我们的初心;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没有祖国就没有如今的我们,并祝愿祖国蒸蒸日上;感谢母校给予我们的成长和蜕变,希望母校越办越好,越来越美。

为了感谢母校以往地辛苦培养,82级电机系的全体同学们筹资在信工学院的大门前修建了一个石碑,大家轮流合照。一个、两个、三个、一群„„你拉我我拉你,拍拍肩膀相视一笑就是一张合照,无不体现内心那分不舍的昔日同学情谊。

观光母校风景,体验母校变化

在南昌大学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的带领下,82级电机系的校友们来到了生物博物馆,参观了学校珍藏的珍稀动物标本;去到了一号门,并在一号门合影留恋,誓与南昌大学四个字紧命相连;来到了艺术博物馆,体会清朝时代中国瓷器的魅力;在经过龙腾湖、体育馆、体育场后,再一次回到了信工楼,结束了今天的观光之旅。

追忆似水年华 只因有你在

三十年后,同学的情谊犹如涛涛江水,永不停歇。无论身在何处,依旧心系彼此,心系母校,昔日的分离,为了如今的聚首,重新站在这生活了四年的土壤。即使离开了三十年,同学们依旧记得昔日青涩的脸,稚嫩的孩子气。如今,他们感恩母校,感恩青春岁月,追忆似水年华,只因有你在。

亲爱的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在未来的六天国庆假期里,我们依旧坚守在学校的一号门,等待着你们的到来!

第三篇:重温入党誓词 回顾入党经历

重温入党誓词 回顾入党经历

代林

2016年5月,当我又在党旗下举起右拳,宣读着那一句句入党誓词,不由泪湿眼眶。仿佛又回到了2011年7月那个火热的夏天,我第一次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那一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言至今回荡在我的心房。5年的风雨岁月,我紧紧跟随党的脚步,忠实的践行着入党誓词,履行着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今天,再一次面对庄严的党旗,又一次重温铿锵的誓言,精神在这一刻得到新的砥砺,思想随之得到新的提升。看着每一位宣誓党员的坚毅面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和自豪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回想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四载生命历程,实在是承载了太多的悲壮与艰辛。然而,历经“风刀霜剑”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受住了一次次的考验,一路高歌、精神昂扬。八十九年后的今天,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共产主义理想愈来愈坚定。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精神导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做一名共产党员就要随时准备牺牲。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每个熟悉的名字都让我们难以忘怀,都给我们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在血雨腥风之中以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共和国的旗帜。而在和平年代,做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雷锋留给我们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的精神鼓舞了几辈人,教育了几代人。雷锋的名字与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的事情连在一起。

然而,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无私奉献!

在党的队伍里,我只是一个有着5年党龄的普通党员。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以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来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与懈怠。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惟有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和表率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应该以优秀共产党员的品格来引领自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第四篇:选举法历次修改回顾

《选举法》历次修改回顾 选举制度逐步得到发展2010年03月08日 09:27中国网【大 中 小】

《选举法》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从1953年第一部《选举法》开始,我国的选举法律制度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进行规范。半个多世纪以来,《选举法》历经多次修改,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逐步得到发展,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选举制度是民主政治的支柱,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基础。我国目前的选举法律不涵盖国家机关领导人的选举,也不包括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前者主要由政府组织法(如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规定,后者由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调整。因此,我国目前还缺乏规范各种不同类型选举的统一的选举法。

现行《选举法》的核心是规范人大代表的选举,对《选举法》的回顾介绍也将以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为核心。

1953年:第一部《选举法》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此次制定通过《选举法》,是在普选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在普选产生正式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之前,由政协会议代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地方人民代表会议代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权,政协会议和地方人民代表会议由邀请、推选、协商等方式产生的人士组成。

实行普选的方式产生基层人大代表、召开正式的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提议,始于1952年底。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于1953年召开普选产生的乡、县、省(市)各级人大,并在此基础上接着召开全国人大;同时决议成立选举法起草委员会,进行选举法起草事宜。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了《选举法》,确认了建国初期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大和全国人大提供了法律基础。

第一部《选举法》规定的选举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如下:

1、选举权的普遍性。如《选举法》第一条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第四、五条规定,除依法尚未改变成份的地主阶级分子、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其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精神病患者之外,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选举权的平等性。1953年《选举法》体现“投票权平等”,如第四十三条规定,每一选民只得进行一次登记;第六条规定,每一选民只有一个投票权。

但是该法分两章详细规定了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农村与城市、汉族与少数民族每一代表代表不同的人口比例,因而也开创了“不平等投票”但在当时是“很合理、完全必需、完全正确”的立法先例,如第二十条规定,各省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八十万人选代表一人;中央直辖市和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省辖工业市应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按人口每十万人选代表一人。以此计算的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约为1200人左右。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如《选举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县和设区的市人大代表,由其下一级人大选举;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4、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并用。如《选举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乡、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大代表和乡、镇出席县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以举手代投票方法,亦得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县以上各级人大之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

5、候选人的提名采用等额方式。《选举法》没有明确规定等额或差额问题,但1953年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要求,基层选举委员会提到选举大会上的代表候选人名额,一般应与当选代表人数相等。此后长期实行等额选举。

1953年《选举法》的很多规定,为以后的《选举法》所继承、发展,例如: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少数民族、人民武装部队、国外华侨应选一定名额的人大代表;成立选举委员会办理选举事宜;选民登记与选民名单公布;按选举区域或选举单位提出代表候选人(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并用);关于有效选举、投票、当选的规定;对破坏选举行为的制裁。

1953年《选举法》根据《共同纲领》有关实行普选问题的规定、建国三年多的政治实践和具体情况制定,吸收了苏联选举的经验。1953年《选举法》的意义在于将普选的政治承诺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落实,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法律化,为顺利开展初次的全国性大规模普选,也为以后的选举法律制度,确立了法律基础。但很多重要内容并不完善,概括性规定较多,很多具体问题要留待实施细则解决。

1979年:制定新的《选举法》

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改革和完善了我国选举制度。该法后经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选举制度内容进一步改进和充实。

1979年《选举法》的重要变化,一是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即“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民公社、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第二条),但全国人大、省级人大、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的代表仍实行间接选举。

其次是规定差额选举,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都实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二分之一至一倍,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倍(第二十七条)。

其他方面的变化还包括:

1、在普遍选举方面,选举权的政治资格仅限定为“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者”(第三条)。

2、在平等选举方面,1979年《选举法》不再详细规定代表名额(因难以取得一致意见),仅具体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五百人。名额的分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情况决定”(第十三条),对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的确定仅作了原则规定,由省级人大常委会自行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第九条),规定“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也应有代表一人”(第十五条)。在人大代表的人口比例方面,《选举法》第十、十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为: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 5:1,全国人大为8:1。

3、代表候选人的提出和宣传介绍方面,沿用1953年《选举法》对政党、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的规定。不同的是,明确赋予选民、代表“有三人以上附议”就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规定“推荐时,应当向选举委员会介绍候选人的情况”(第二十六条);推荐候选人的政党、团体和选民,“都可以用各种形式宣传代表候选人。但在选举日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宣传。”(第三十条)

4、预选的程序方面,为确定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中的正式代表候选人,规定了预选方式:如果所提候选人名额过多,可以进行预选,根据较多数选民(或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第二十八条)。

5、选举程序方面,规定直接选举的选区应设立投票站或召开选举大会进行选举,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第三十一、三十三条)。此外,还专章规定了罢免和补选制度,强化选民、选举单位、公民或者单位对各级人大代表的监督。

1979年制定的《选举法》,是在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大转变背景下,基于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生活严重违背客观规律和历史潮流的教训而进行的。为清理专制与特权,遏制无政府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恢复久被压制的各项公民自由和权利,当时选取制定《选举法》和其他几个重要法律(包括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从建立健全正常有序的基本政治生活开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和法制秩序。

新的《选举法》保障人民政治权利,如直接选举扩大到县人大代表,任何选民有三人以上附议就可以提名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投票方法一律采用无记名,都是为加强人民对政权机构的参与、管理和监督而作的规定。为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需要,1979年《选举法》完善了地方政权体制,以发挥地方积极性。

1982年:《选举法》第一次修改

1982年12月10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对1979年《选举法》进行了较小的修改。

修改后的选举法将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方式改为“推荐代表候选人的党派、团体或者选民可以在选民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还增加了对代表资格终止情况下补选代表的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调离或者迁出本行政区域的,其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另行补选”。

1986年:《选举法》第二次修改

1986年12月2日,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重新修改和补充了1979年《选举法》的规定,但不涉及《选举法》的基本原则部分。

修改后的一些规定,是为了便于1987年底以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强地方政权机构建设。修改稿集中于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主要包括:

简化选民登记手续,确立一次登记、选民资格长期有效的办法,而之前的规定是每次选举都普遍进行选民登记,耗时耗力;“选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而修改前的规定为“三人以上附议”;缩小了直接选举的差额幅度,规定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间接选举的差额幅度仍为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倍,而修改前的直接选举差额幅度为二分之一至一倍。有关直接选举的这些修改,来自地方人大常委会提议,其后果在于控制产生更多的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候选人,使直接选举的组织者、管理者“便于”进行选举,但它也有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削弱了选民政治参与的力度,降低了直接选举的民主性、竞争性。预选的规定也是一例,在确定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正式代表候选人方面,修改稿规定选区选民小组(或全体代表)反复酝酿、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或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从而删去了1979年法律中预选的规定。这是因为一些地方提出,将选民集中起来比较困难,预选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删去预选,在以后的选举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和矛盾。

关于宣传介绍候选人,修改稿规定,“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

修改稿还有几个细节修改、补充,如修正了代表名额,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不超过三千人”,这一规定至今有效;在代表的监督、罢免和补选之外,增加了代表辞职的规定。

1995年:《选举法》第三次修改

1995年2月28日,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对1979年《选举法》的第三次修改。这次修改主要是总结近十年全国和地方选举的经验,完善选举法制。比较重要的修改有:

确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名额。1986年的修改稿确定了全国人大代表的规模,本次修改按“代表名额基数+按人口数增加代表数”的方法,以此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的规模,并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总名额经确定后,不再变动”。与1953年《选举法》规定代表名额的方法不同,这次的基数方法能够保证地方人大代表拥有基本规模,适应几十年间人口巨幅变动的社会变化,按人口数增加的方法又能反映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不均衡,保证代表与人口数在总体上的比例均衡。

统一代表与人口数的比例。缩小了1979年《选举法》中规定的比例,将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从原来的5:

1、8:1,统一修订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这一规定从总体上缩小了城乡选民投票权不平等的程度,是对我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一定反映。

其他还包括,恢复预选,但仅限于间接选举中;直接选举中选区的大小,按每一选区选一至三名代表划分;完善了人大代表罢免和辞职的程序。这些修改都是选举经验的凝结和反映。

2004年:《选举法》第四次修改

2004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四次修改《选举法》。要点如下:

比1995年的修改更进一步,恢复了直接选举中的预选,规定,“如果所提候选人的人数超过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最高差额比例,由选举委员会交各该选区的选民小组讨论、协商,根据较多数选民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对正式代表候选人不能形成较为一致意见的,进行预选,根据预选时得票多少的顺序,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在候选人介绍环节,增加规定“选举委员会可以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问题。”此前的多次修改,只规定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者“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本次修改越过了过去的公式化介绍形式,使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交流成为可能,使选举向着民主、竞争的方向实质性前进了一步。

另外,修改稿对罢免程序作完善,规定了破坏选举的行政违法和刑事犯罪行为的种类。

这次修改的内容多为细节补充,依然是对一段时期各地选举经验的一般总结,对于实践中提出的较为强烈的修改要求,修改稿没有急于给出回应。由此反映出《选举法》修改的较为一贯思路,那就是重要选举原则的修改非常谨慎,具体程序与内容的修改一般不是出于理论论证而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验证,因而《选举法》在技术上、规范上、内容上存有缺陷;《选举法》的修改与政治导向的联系较为密切,修改的目的主要在于保障和维护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体制,在政治上、法律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和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个体的公民的选举权利保障程度要落后于前一个目标。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张吕好

官员:城乡同比选举不会大增农村代表数量2010年03月09日 02:40新京报【大 中 小】

本报讯(记者 杨华云)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走过60年后,城乡“同票不同权”的状况将获得解决。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日上午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作选举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选举法此次修改最大的变化为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现行选举法规定,城市和农村人口按四比一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城乡按不同人口比例经历了八比一、四比一的阶段,从八比一到四比一这个阶段历时四十多年,而从四比一到目前即将实现的一比一,也走过了十五年。

不过此次选举法修改,在实现人人平等的同时,引入了同样重要的地区平等,王兆国表示,要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体现地区平等。此外,平等原则还包括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针对近些年出现的两地代表、候选人个人详细情况等新问题,此次修改亦有涉及,王兆国表示,一些代表和有关部门建议,应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候选人要填报是否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外国国籍等情况;并对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应规定相应处理办法,保证选民或者代表了解真实情况;同时还应对一个公民是否可以担任两个不同地方的人大代表问题予以明确。

对此,草案增加规定,“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应当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如实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基本情况。提供的基本情况不实的,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通报”、“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这次选举法修改对流动人口选举暂不做规定。

城乡同比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也作了类似的规定。

农村人大代表不会大增

新京报:大家都很关注“同票同权”的问题。但是什么是“同票同权”的真实含义,不是每个人都很了解。

陈斯喜(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实现城乡“同票同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一人一票;二是同票同权、同票同值,每一票所含的权利分量、价值一样。这个在1953年和1979年的选举法中没有完全实现。

新京报:为什么呢?

陈斯喜:因为解放初农民占多数,工人数量比较少,为保证有与其政治地位相适应的代表,1953年选举法对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作了不同规定。

新京报:这次修改要一步到位实现1:1。

陈斯喜:是的,通过这次修改就一步到位实行城乡同比例,完全实现“同票同权”。因为现在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占46%还多,而农民的文化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

中国历史上缺乏民主,推进民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从基层做起。实现城乡代表同比例,可以激发农村基层群众的民主热情,提高民主意识。

新京报:实行城乡同比,很多人理解成农村人大代表与城市人大代表同比例,农村代表会大量增加。

陈斯喜:城乡同比例与人大代表结构有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城乡代表结构同比例,而是指分配代表名额时,不区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都按照同样的原则进行分配。

具体讲,就是直接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时,代表名额要分配到各个选区去,要求人口大体相等的选区,代表名额要大体相等;间接选举上一级人大代表时,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如果人口大体相等,代表名额也要大体相等,与此相应,如果人口不是大体相等,代表名额就要有所不同。

实行城乡同比例后,农村选区和农村人口较多的地方,分配到的代表名额会适当增加。但提名候选人和投票选举并没有区分城乡,所以从实际情况看,最后选出的代表还是城市人口会多一些,特别是间接选举更明显。

早先报道:

王兆国就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向人大代表作说明(全文)

《选举法》历次修改回顾 选举制度逐步得到发展

第五篇:重温汉语语法之八 (病句修改)

第八节 病句分析

【学习目标】

了解汉语病句的主要类型,能够导致病句产生的原因,并将病句修改正确。【知识点及考核】

了解常见的语法错误,能对正确修改病句。【教学建议】

一、重点

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

2、数词、量词的误用

3、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4、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5、由分句之间缺乏意义上的密切联系造成的病句

6、由结构层次混乱造成的病句

二、难点

1、主语残缺与主语省略的区别

2、句式杂糅

3、由多层定语语序不当造成的病句

4、由多层状语语序不当造成的病句

5、表示数量增减的数词和量词的误用

6、人称代词指代不明确

一、词类误用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的类别。

词类误用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词的词性和用法造成的,也有的是因为不了解词义造成的。

(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

1、名词的误用

例1:这个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县城,在一定程度上,缩影着整个中国。

例2:毕业之际,我面临工作和考研的两种选择。前者自然会对减轻家庭负担非常裨益。

例3:十七世纪法国的古典文学结晶了贵族语言风格。

例4: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例1中名词“缩影”误用为动词,可改为“„„是整个中国的缩影”。

例2中名词“裨益”误用为动词,可改为“„„非常有益”。

例3中名词“结晶”误用为动词,可改为“„„古典文学体现了„„”。

例4中名词“智慧”误用为形容词,可改为“„„很有智慧的人”或“„„很聪慧的人”。

2、动词的误用

例1:老人直起身子,那张黑黝黝的脸盘顿时绽出那憨厚的道歉。

例2: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拥有保密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例3:亏得这三年教书,他既不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有时间继续学习,对他喜爱的文科很钻研。

例1中动词“道歉”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歉意”。

例2中动词“保密”误用为名词,“保密”不能作动词“拥有”的宾语,可改为“„„拥有秘密„„”。

例3中动词“钻研”误用为形容词,“钻研”不能受程度副词“很”修饰,可改为“„„深入钻研”或“„„努力钻研”。

3、形容词的误用

例1:她很不经意的一句话让我心中产生了一种无可名状的沉甸甸。

例2:花朵每天一换,经常保持着鲜艳,花使这暗淡灰气的房屋有了一线活跃和生机。

例3:京城里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报刊社,玩这一类狡猾的早就不是啥新鲜事了。

例4:互联网作为十年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已经成功广阔。

例1中形容词“沉甸甸”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甸甸的感觉”。

例2中形容词“活跃”误用为名词,“一线”不能修饰形容词“活跃”,可改为“„„一线活力和生机”。

例3中形容词“狡猾”误用为名词,“一类”不能修饰形容词“狡猾”,可改为“„„一类伎俩„„”或“„„一类狡猾的伎俩„„”。

例4中形容词“广阔”误用为动词,“广阔”不能受“成功”修饰,可改为“„„已经获得广泛应用”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数词、量词的误用

1、数词“二”与“两”的误用

例1:巴以冲突并不是以色列的内部事务,而是二个民族的纷争。

例2:二个小点的娃娃硬撑着上学,烂衣薄裳,少吃没喝,在学堂里遭白眼,受委屈。

例3:你如果替我做完了,所有的文章,你都署第一作者,我排第两就行。

例4:在国际互联网市场上,目前只有中国能保持百分之百增长速度,其它市场增长都在百分之两十以下。

分析:

表示基数时,用在表示度量衡的量词前时候,除了重量单位“斤两”的“两”必须用“二”之外,其他用“二”或“两”均可;

在其他量词前面时,除了表人量词“位”前“二”和“两”通用外,其他两次前面只能用“两”,不能用“二”。

因此,例1和例2中的“二”都应该改为“两”。

表示序数时,能说“第二”、“初二”,不能说“第两”、“初两”。例3中的“第两”应改为“第二”。

表示分数时,只能用“二”,不能用“两”。例4中的“百分之两十以下”应改为“百分之二十以下”。

2、“俩”、“仨”的误用

例1:他们俩个人肩并肩从村中的小路上向川道里走去,都感到新奇、激动,谁连一句话也不说。

例2:夫妻俩个都是心地善良的老实人,一商量,说什么也要帮这孩子一把。可是家里哪有钱呀?

例3:仨个吹唢呐的人腮帮子鼓得像拳头一般大,吱哩哇喇吹起了“大摆队”。

例4:这一天,因为家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仨个人的情绪都很好。

“俩”是数词“两”与量词“个”的合音,后面不需再加量词。“仨”是数词“三”与量词“个”的合音,后面不需再加量词。因此,应作如下修改:

例1:或者将“俩”改为“两”,或者去掉“个人”。

例2:或者将“俩”应改为“两”,或者去掉“个”。

例3:或者将“仨”应改为“三”,或者去掉“个”。

例4:或者将“仨”改为“三”,或者去掉“个”。

3、表示数量增减的数词和量词的误用

例1:如今,许多商品的价格都由市场来“调整”了,有些以前卖十元的商品,现在竟然卖到了50元,价格足足增长了5倍。

例2:工资调整政策实行后,科级干部的月工资增加到10%。

例3:由于美日贸易摩擦的升级,美国与日本的外贸出口额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倍。

例4:北京市今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11.7万,比去年增长了近40%多。

表示数字增长时,“增长了”不包括底数,只指净增数,“增长到”包括底数,指增加后的总数。因此,例1中的数字从“10”增加到了“50”,只能说“增长了4倍”或“增长到5倍”,不能说“增长了5倍”。

例2中“10%”指的是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应将“增加到”改为“增加了”。

例3中数目的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说减少或降低了百分之几,“降低了2倍”可改为“降低了百分之二十”。

例4中“近”与“多”前后矛盾,应根据实际情况取其一,或“近40%”,或“40%多”。

(三)代词的误用

1、指代不明

例1:

他说你不知道昨天晚上他哥哥到底跟他说了些什么。

例2:

她似乎很听这位女看守的话,她支使她,不论什么事她都瞒过其他警卫和看守去照着办。

例3:

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因为老师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我的进步很大。

例4:

在校友聚会那天,他们一见面,他就说:“你还认识他吗?”

例1中的后两个“他”指代都不明确。

例2中第二个“她”既可以指“女看守”,也可以指“这位女人”。

例3中“自己”指代不明,既可以指“我”,也可以指“老师”。

例4中第二个“他”指代不明。

2、人称代词误用

例1:

又是立交桥又是单行线,弄得他晕头转向,这才晓得我生活了四十年的这座城市,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是陌生了。

例2:

你做我的私人司机,我给他开的工资绝对会很高的。他这样的性格做司机最为合适,我很欣赏你。

例3:

他跟小张和小刘的个人关系都不错,但不能因关系好就容许他胡来!。

例1中两个人称代词“我”都属误用,都应改为“他”。

例2中两个人称代词“他”都应改为第二人称代词“你”。

例3中第二个“他”应改为表示复数的“他们”。

3、近指和远指混用

例1:

在农村时,我和小张住在老乡家里。当时,我对小张说:“那里就是咱们的家啊!”

例2:

走进屋里,他很客气地说:“我那里条件蛮差劲,没什么招待你的,你不要见怪啊。”

例3:

他似笑非笑道:“想不到你还有一手啊,告到我队长这里去了。”

例4:

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向操场看去,同学们正在这里做课间操。

例1中“我”回忆的是“当时”的情景,表示远指的代词“那里”应改为“这里”。

例2中“他”说的是“走进屋里”的情况,应该使用近指代词“这里”。

例3中“交警”说的“队长”不在场,应该使用远指代词“那里”。

例4中“同学们”是在远处“做课间操”,应该使用远指代词“那里”。

(四)副词的误用

1、副词误用为形容词

例1:

这话来得太忽然,与当时的时代环境完全不符。

例2:

这一天,校园内的师生都被这突其如来的偶尔事件所震骇。

例3:

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这种不闻不问的“老庄态度”是一向的。

以上例句都是副词误用为形容的情况,副词“忽然”、“偶尔”、“一向”都不能在句中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应改为意义相近的形容词“突然、偶然、一贯”。

2、副词之间的混用

例1:

对于他来说,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已经受了更大的精神创伤。

例2:

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该说他还是个稍微不错的人。

例1没有比较的意味。“更”表示程度增加,用于比较,这里不应使用“更”,可改为“很”或“相当”等程度副词。

例2中“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性格豪爽、敢做敢当”与“稍微”相矛盾,应改为“很”、“非常”或“相当”等副词。

3、时间副词误用为时间名词

例1:

我们对信仰是不干涉的。只要不影响即将的企业管理和发展,我们绝不要求任何是党员的人退党。

例2:

今天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一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修饰名词性成分。

例1中时间副词“即将”应改为时间名词“将来”。

4、否定副词的误用

例1:

难道你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

例2:

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转的。

例1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是“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是我们的责任”,“否认”和“不”是双重否定,再加上反问语气,相当于三重否定,与原句的意思正好相反,应将否定副词“不”去掉。

例2原句“谁也不会否认”是双重否定,加上后一句中“不”,形成三重否定,正好与原句所表达的意思相反,应将后一个“不”去掉,或将“否认”改为“认为”。例2中时间副词“刚刚”应改为时间名词“刚才”。

(五)介词的误用

1、“关于”与“对于”的误用

例1:

你到国外走一走,就可以在图书馆和书店,到处可以找到众多对于私人奖学金的信息手册。

例2:

辞职关于一个凡人实在不是什么小事。

例3:

采访开始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局长给我一份《对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材料。

例4:

我关于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一些。

“关于”与“对于”的作用不同,“关于”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对于”用于指出对象,因此例1中的“对于”改为“关于”,例2中的“关于”应改为“对于”。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标题,而“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加上名词后才能作标题,因此例3中“《对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应改为“《关于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通常放在主语前面。“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时,放在主语前后均可。例4应改为“对于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我了解一些”。

2、“对”与“对于”的误用

例1:

我想提醒对方,难道就不需要对于我进行一番起码的了解和考查了么?

例2:

你会对于这块土地产生一种亲切的感觉。

“对”与“对于”一般可以通用,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于”,“对”的使用更加广泛,而且“对”还保留着较强的动词性。例1和例2中的“对于”都应改为“对”。

3、“在”的误用

例1:

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下,全年的生产指标终于提前超额完成了。

例2:

在不见减少插秧丛数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肥料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例3:

在毫无精神准备下,突然失去了最亲近的人,那痛苦就格外深重。

例4:

中国软件产业如何在一个减速下继续发展,已经是最现实和最严峻的挑战。

“在„„上/下”中间应该插入名词性词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

例1“在„„下”中间插入了主谓短语“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可改为“由于全厂职工团结协作、日夜奋战,全厂„„”。

例2“在不减少插秧丛数下„„”可改为“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前提下„„”。

例3“在毫无精神准备下„„”可改为“在毫无精神准备的情况下„„”。

例4“„„在一个减速下„„”可改为“„„在一个减速的情况下„„”。

(六)连词的误用

1、“和”的误用

例1:

他嗓音浑厚,虽然未受过专业训练,但他的歌声嘹亮和美妙。

例2:

这部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得到专家的肯定。

例1中“嘹亮和美妙”不能直接作谓语,可改为“„„但他的歌声十分嘹亮和美妙”。

例2中“和”一般不能连接两个述宾短语,可改为“„„受到读者的欢迎并得到评论家的肯定”。

2、“和”与“或(者)”的混用

例1:

第一次购买月票者应持本人的学生证和工作证。

例2:

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和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

例3:

鲜花使这暗淡灰气的房屋有了一线活力或生机。

例4:

倘若个人或商家利益都受到损害时,挨板子的通常只会是那些无助的个人。

“和”表示并列关系,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所取舍;“或”表示选择关系,选择的各项有所取舍。

例1“学生证”和“工作证”、例2“纪念碑”和“纪念堂”都是选择关系,二者取一,不能用“和”,改为“或”。

例3“活力”和“生机”、例4“个人”和“商家”是并列关系,二者兼有,不能用“或”应改为“和”。

3、“或者”的误用

例1:

我们究竟是同学或者兄弟?

例2:

是靠天等雨,或者靠人找水?是人定胜天,或者听天由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

“或者”和“还是”都表示选择,用在“无论、不管”之后可以互换,但“或者”不含疑问语气,不能用于疑问句中。例1中的“„„是同学或者兄弟”应改为“„„是同学还是兄弟”。例2中的“„„或者靠人找水„„或者听天由命”应改为“„„还是靠人找水„„还是听天由命”。

4、“而”的误用

例1:

他顾不得先为自己的感情而痛苦,却被师傅的死压得喘不过气来。

例2:

我们决不能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骄傲自满起来。

“而”表示原因、目的、依据等意义时,要与“为、因为、由于”等介词配合使用。

例1“„„顾不得再自己的感情而痛苦„„”应改为“„„顾不得再为自己的感情而痛苦”。

例2“„„决不能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骄傲自满起来”应改为“„„决不能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而骄傲自满起来”。

(七)助词的误用

1、结构助词的误用

例1:

商业银行要积极主动的与高校联系,转变作风,简化贷款手续,把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学校。

例2:

听见外面立刻刮起了大风,沙尘把窗户纸打的啪啪价响。

例3:

与国际惯例对接,按国际惯例运行,将使中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得发生一系列实质性变化。

例4:

一国的国家经济安全程度,其根本取决于该国地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

例5:

生活作风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表现,反映一个人精神境界、人格品行。

例6:

他现在机械拿着铁锨往架子车上装土,驼了背的高大身躯尽量弯下来。

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是定语、状语和补语的标志。

例1中“积极主动”是“联系”的状语,应将“的”改为“地”。

例2中“啪啪价响”是“打”的补语,应将“的”改为“得”。

例3中“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是“发生”的状语,应将“得”改为“地”。

例4中“该国”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定语,应将“地”改为“的”。

例5中“价值观”和“一个人”之后的“的”不能省略。

例6中“机械”之后的“地”不能省略。

2、动态助词的误用

例1:

国家制定着优惠政策,采取国家财政贴息的方法,由商业银行发放助学贷款。

例2:

太阳正在西边的地平线上下沉了。草原上的落日又红又大,把山、湖、原野都染成了一片绛红。

“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例1并不表示“优惠政策”正在“制定”,所以不能用“着”,应该改为“了”。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变化的实现,例2中“正在”与“了”相矛盾,应将“了”去掉。

二、搭配不当

(一)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例1:

他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著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例2:

这个县的小麦生产,由于改良品种,合理种植,科学管理,长势一直不错。

例3:

虽然家境贫寒,父母多病,但是学习千万不能荒废。

例4:

这家电厂的发电量,除了满足本市用电需要外,还不断向周边地区输送。

分析:

例1中主语“他对科研事业的无限执著”是抽象事物,与“浮现”不能搭配,可改为“他执著于科研事业的情景„„”。

例2中主语“这个县的小麦生产”与谓语“长势一直不错”不能搭配。“长势良好”的应该是“小麦”,而不是“小麦生产”,可改为“这个县的小麦,由于改良品种„„”。

例3后一分句中主语“学习”与谓语动词“荒废”不能搭配,可改为“„„学业千万不能荒废”。

例4“电”可以“使用”,也可以“输送”;但是,“发电量”既不能“使用”,也不能“输送”。在汉语中,“量”只表示事物的“数量”属性,而不表示事物本身。本句可改为“这家电厂发的电,除了满足„„”。

(二)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1:

市委和市政府责成工作组,务必竭尽全力抢救事故,认真做好善后工作。

例2:

《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例3:

中国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水平和风格,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4:

根据客流量日益增加的实际情况,航空公司新近开辟了从上海直达旧金山的航班。

分析:

例1中“抢救”与“事故”不能搭配,可改为“„„务必竭尽全力抢救伤病员,认真„„”。

例2中“塑造”不能支配“英雄事迹”,错误在于逻辑语义关系违背常规,因为“英雄事迹”是英雄创造出来的,不是别人“塑造”出来的。本句可改为“„„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形象”。

例3中“发挥”与“风格”不能搭配,“风格”一般只能与“发扬”搭配。本句的错误在于联合短语作中心语时,其中含有不能与定语配的词,可改为“„„发挥了自身的水平„„”。

例4中“开辟”与“航班”不能搭配,可改为“„„开辟了„„航线”。

(三)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

他本来有充沛的理由把事情推卸得一干二净,是他自己非负担起那一种责任感的。

例2:

小老头干干巴巴的,精致设计的头发,仍无法将头皮全部遮蔽。

例3:

我虽然比您年轻得很,却明白感情用事的严重危害性。

例4:

老师问清了原因,沉思了少许,慢慢地踱到我身旁。

分析:

例1中定语“充沛”不能修饰“理由”,应将“充沛”改为“充分”。

例2中状语“精致”不能修饰“设计”,应将“精致”改为“精心”。

例3中“比您年轻”与“很”不能搭配,应改为“我虽然比您年轻得多„„”。

例4中“少许”表示数量少,不能与“沉思”搭配,应改为“„„沉思了片刻„„”。

(四)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1:

中国政府在入世谈判过程中以合法手段争取来的正当权利,是保护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宝贵机会。

例2:

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

例3: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阶段。

例4:

这个持续了百余年的国际争端至今得不到国际社会应有的、严厉而有效的支持。

分析:

例1“权利”与“机会”在意义上不能搭配,可改为“„„是保护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有利条件”。

例2“世界”与“过程”在意义上不能搭配,可改为“世界的发展是„„”。

例3“改革和发展”与“阶段”搭配不当,可将“却是”改为“却经历了”。

例4“争端”与“支持”搭配不当,可将“支持”改为“介入”。

三、语序错位

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例1:

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

例2:

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大地的热闹纷繁突然沉寂下来。

分析:

例1中“消费信贷”与“助学贷款”的位置颠倒,“助学贷款”属于“消费信贷”的一种,应改为“作为一种消费信贷的助学贷款”。

例2中“热闹纷繁”与“大地”的位置颠倒,“热闹纷繁”是修饰“大地”的定语,应改为“热闹纷繁的大地”。

2、定语误用为状语

例1:

丰富的社会实践,使他广阔地开辟了生活空间。

例2: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分析:

例1形容词“广阔”应放在“生活空间”之前作定语,改为“开辟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例2“一连串”应当作“事情”的定语,不应当作“发生”的状语,因此,应放在“事情”之前。

3、状语误用为定语

例1:

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我们向厂方提出了关于工资制度改革的明确意见。

例2:

这家学校的MBA没有全国统一认可的学历文凭,其毕业生进入国企时不被承认,而流向了更多的外企。

分析:

例1形容词“明确”应该作状语修饰“提出”,而不是作定语修饰“意见”。因此,应把“明确”放在“提出”之前。

例2“更多”作状语修饰“流向”,应将“更多的”放在“流向”之前,并将“的”改为“地”。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1:

(这个)(盛产哈密瓜的)(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还以其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闻名。

例2:

(教学用的)(那一台)(去年刚从国外进口的)(中文系的)(数码)(录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了故障。

分析:

多层定语从远到近的顺序一般是:

(表领属关系(谁的)

(表示时间、处所(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表指代或数量(多少)

(表动词性词语、主谓短语(怎样的)

(表形容词性短语(什么样的)

(表性质、类别或范围(什么)

(中心语)

例1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示性质特点的定语应当放在处所定语之后。因此,本句应改为“这个地处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盛产哈密瓜的小镇„„”。

例2中多层定语语序不当,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应放在前面、表性质的定语映靠近中心语。因此,本句应改为“中文系的那一台去年刚从国外进口的教学用数码录音设备„„”。(其中“教学用的”作定语直接修饰中心语时,后面的结构助词“的”可以省略)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1:

国有商业银行要抓紧工作布置,把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大事来抓,[使这项工作][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例2:

以色列政府动[把阿拉法特][用军队]“软禁”起来,为和平解决巴以争端蒙上了一层阴影。

分析:

多层状语的一般排列次序应当是: [表时间][表处所][表范围][表情态方式][表对象]中心语

例1中表示对象的状语“使这项工作”应放在表示表示范围的状语“在全国范围内”之后。

例2中表示方式的状语“用军队”应放在表示对象的状语“把阿拉法特”之前。

四、成分冗缺

1、主语、谓语、宾语残缺

例1:

从中国人民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例2:

在政策问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国外资本对新兴企业投资基本停滞状态。

例3:

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

例4:

多元文化的素养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无论是在跨国公司工作,还是创立自己的国际型企业,都必须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

例1误将主语“中国人民”放到了介词短语“从„„起”之中,可将主语“中国人民”放在介词“从”之前。全句改为:

中国人民从认识到再也不能错过历史机遇之日起,就开始了新的长征。

例2谓语残缺,可在“停顿状态”之前加上动词“处于”。全句改为:

在政策问题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国外资本对新兴企业投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例3宾语残缺,“具有”应带名词性宾语。可在谓词性短语“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之后加上“功能”。全句改为:

根瘤菌具有从空气中吸取固定氮功能,并将其作为养料提供给作物。

例4宾语表义不明确,可在句末加上“文化”。全句改为:

多元文化的素养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无论是在跨国公司工作,还是创立自己的国际型企业,都必须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2、定语、状语残缺

例1:

发达国家校园内无障碍通道很普遍,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在其中活动没有什么不便,但是学校就做不到这一点,因此需要坐轮椅的考生就被认为是生活不能自理了。(缺定语)

例2:

调查发现:学生总是“睡不醒”与教室的空气质量有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供应不足是孩子们的主要原因。(缺定语)

例3:

一个人的见解代表他自己,你认为好的教材或许在别人眼里未必就好。(缺状语)

例4:

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客户”,通过委托和招标等各种形式为高等学校提供经费,由此使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缺状语)

例1“学校”之前缺定语,表义不完整,因此不能成句。可在“学校”之前用“我们的”或“中国的”等加以限定使之成句。

例2宾语“主要原因”之前定语残缺,造成表义不完整。可在“主要原因”之前加上“嗜睡”或“睡不醒”作定语。

例3动词“代表”之前状语残缺,与后一分句的表义不协调,可加上“只能”作状语。

例4“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之前缺乏必要的状语,可加上“更好地”。

3、主语、谓语、宾语多余

例1:

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些革命战士流了多少鲜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生命啊!

例2:

治疗炎症的中药,与西药相比,它不但能与一般抗菌类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较低。

例3:

这份期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面向中文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例4:

由于没有招聘到符合条件的员工,那家公司的招聘进行降低标准了。

例5:

高等学校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更多地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学科专业的配置工作。

例6:

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测量的是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和尚的倡议和领导下进行的。

分析:

例1已有主语“我们的革命先辈”,“这些革命战士”是多余的主语,应去掉。

例2已有主语“治疗炎症的中药”,“它”是多余的主语,应去掉。

例3谓语中动词“面向”是多余的,去掉后语句才通顺。

例4谓语中动词“进行”是多余的,应去掉。

例5“进行”带谓词性宾语“学科专业的配置”,二者搭配合理,表义完整,因此,“工作”是多余的,应去掉。另外,“进行”也不能带名词性宾语。

例6判断动词的宾语是名词性的成分“一行和尚”,后面的“的倡导和领导下进行的”是多余的,应去掉。

4、定语、状语、补语多余

例1: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真正具备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

例2:

这里物华天宝,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蕴藏着储量惊人的各种铁、铜、锡等矿藏。

例3:

这些学校的贫困生总数约为全国高校贫困生总和的三分之二还多,高校贫困生问题短时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

例4:

或许一桶水对已经茂盛的参天大树可能并不起什么作用。

例5:

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例6:

有一次他只穿一条脏兮兮的短裤,赤着两只脚丫丫就走进了教室去。

分析:

例1定语中“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与“优秀共产党员”意思重复,可将前者去掉。

例2定语中“各种”多余,应去掉。

例3“短时期”与“很快”意思重复,可将“很快”去掉。

例4“或许”与“可能”意思重复,可将二者之一去掉。

例5“略加”与“一些”意思重复,可将“一些”去掉。

例6“去”是多余的,应去掉。

五、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该结束的地方不结束,前后交叉错叠,句子结构混乱,形成病句。

例1:

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例2:

这次暑期学习研讨班的学员,除本研究所有关人员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例3:

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无论是办事还是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例4:

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分析:

例1前一句话是“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后一句话是“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可改为:

雷锋同志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或者改为:

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这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例2句式杂糅,“这次暑期学习研讨班的学员,除本研究所有关人员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与“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两句话混杂在一起,可将“也参加了学习”去掉。

例3中把“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与“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两个句式杂糅在一起。修改的方法应当选择其一。例4中把“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与“感觉是颇难形容的”两种表达句式杂糅在了一起。修改的方法应选择其一。

六、常见复句错误

(一)分句之间缺乏意义上的密切联系

复句的分句之间在意义上应当紧密相关,不然的话,即使使用了关联词语,也无法构成复句。

例1:

这部作品虽然写的是农民,但却深刻地表达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例2: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也应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例3:

一方面钢材质量屡屡出现问题,一方面销售人员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例4:

这些人面临的不是死亡,而是在新的环境中如何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

分析:

上述例句中的两个分句之间,在意义得表达上都缺乏必要的联系,无法构成复句。

例1前后分句之间没有转折关系,应该去掉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可以改为:

这部作品描写了农民的生活,深刻地表达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例2前后分句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所以,不应该使用“也”作关联词。根据前后分句的意义,可以改为因果关系复句: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应该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或者改为:

教研组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组织形式,应该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为重点。

例3和例4分句之间的意思毫不相关,都无法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根据前后分句的意义,例3可以改为因果关系:

由于钢材质量屡屡出现问题,销售人员无法拓宽销售渠道。

例4可以改为并列关系:

这些人面临的是一场生存能力的考验,是在新的环境中如何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

(二)结构层次混乱

多重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层次比较复杂,容易出现层次不清、结构混乱的问题。

例1:

与会代表不仅见多识广,而且专业知识精湛,能得到他们的首肯,靠的不是溢美之词,而是材料、事实、理论和数据。

例2:

场院屋的门大开着,遍地是被践踏乱了的干草,屋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草上还有星星点点的几点鲜血和几颗亮晶晶的手枪弹壳。

例1颠倒了分句之间的递进关系。递进复句中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见多识广”比“专业知识精湛”所表达的意义更进一步,因此,应放在后面。应改为“与会代表不仅专业知识精湛,而且见多识广„„”。

例2是按照空间顺序排列的承接复句,分句之间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遍地是被践踏乱了的干草”应放“屋里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儿”之后。

(三)关联词语使用的错误

关联词语是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重要语法手段。关联词语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则,使用不当就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

1、搭配不当

复句中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不能随意搭配。

例1:

他不仅没有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而是使企业负债累累。

例2:

只有儿女们能活得好一些,他受罪一辈子也心甘情愿。

例3:

唯有在井下工作的煤矿工人,就能深深体会这一声叮咛有多么温暖。

例4:

因为作者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分析:

例1是递进复句,“不仅”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不仅„„而且”相搭配、“不是„„而是”相搭配,“不仅„„而是”不能搭配。

例2是条件复句,但“只有„„才”相搭配、“只要„„也/就”相搭配,“只有”与“也”不能搭配。本复句应将“只有”改为“只要”。

例3“唯有”与“就”不能搭配使用,应将“就”改为“才”。

例4是因果复句,“因为”表示原因,“反而”表示递进,两者不能搭配,应将“反而”改为“所以”。

2、残缺

许多复句中关联词语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就不明确,意思表达也不清楚,甚至无法理解。

例1:

一个投资者所应忌讳的的最大失误不是大胆冒险,过于小心谨慎。

例2:

一个经历了生活磨难的青年,如果没有因这磨难而倒下,可能会更坚强地创造新的生活。

例3:

远远望去,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一片,走近前已经能看到片片的残荷了。

例4:

我们把困难告诉群众,更好地得到群众的支持。

例1是并列复句,后一分句缺少与“不是”搭配使用的连词“而是”。

例2是假设复句,“如果”应该与“就”搭配使用。

例3是转折复句,后一分句应该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但是”。

例4是目的复句,后一分句应该使用“为的是”或“以便”等关联词语。

3、错用

不同的关联词语表达分句之间不同的结构关系或语义关系。关联词语的误用,就会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例1:

我这里的荷花,由于红色浓,所以花瓣多。

例2:

既然在思想和思想方法上经过苦心的锻炼,就能把文章写好。

例3:

他不是没有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而是使企业负债累累。

例4:

欧洲国家都希望波黑战乱早日结束,为的是影响欧洲的和平安全和一体化进程。

例1“红色浓”与“花瓣多”是并列关系,不能使用表示因果关系的“由于„„所以”,应当去掉。

例2的两个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不能使用表示推论因果关系的“既然„„就”关联词语,而应当使用“只要„„就”。

例3的两个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而是”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应当改为“不仅„„而且”。

例4中表示目的关系的“为的是”应改为“以免”,否则与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4、滥用

有些复句不需要使用关联词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用关联词语,就会使句子显得生硬拗口。

例1:

祥林嫂虽然是年轻少妇,但她也应该是美的。我想不仅应该表现它的愤怒与悲哀,也应该表现她对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表现她的美。

例2:

他对落后事物的斗争非常坚决,但是对新生事物非常敏感。

例3:

一方面,谦虚使人进步;一方面,骄傲使人落后。

例4:

因为河里结了冰,所以轮船开不出去了。

例1前面两个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没有转折意味,不需使用关联词语“虽然„„但”。

例2分句之间没有转折关系,不能使用关联词语“但是”。

例3使用表示并列关系的“一方面„„一方面”纯属多余。

例4不需使用关联词语,分句之间的因果关系也能清晰地表现出来。

5、错位

关联词语在复句中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当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位于前一分句的主语之后;当分句的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位于前一分句的主语之前。后面分句的关联词语,无论分句的主语是否相同,都放在主语之前。但只有副词充当的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之后。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对,会影响复句的表达。

例1:

不仅她在经济上给予我巨大支援,每月寄钱来,而且给我更多的是慈母的关爱。

例2:

不但这个回民学校不收学费,而且每人每月补6元钱。

例3:

地下军事要塞的建筑由于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因此,为防止军事泄密,劳工要么被折磨死,要么被秘密杀害。

例4:

如果一位游客不是自告奋勇送我回家,我就会迷失在香山植物园里。

例1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前一分句的“不仅”应放在主语“她”之后。

例2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前一分句的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主语“这个回民学校”之后。

例3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主语“地下军事要塞的建筑”应放在“由于”之后。

例4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主语“一位游客”应放在“不是”之后。

下载回顾青春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修改版(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顾青春岁月 重温师友情谊修改版(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