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公众讲话的5大硬伤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百思因为专业所以领先!
领导干部公众讲话的5大硬伤
各级领导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经常要开会发言,经常要发表演讲,经常要即兴讲话,经常要做重要指示。那么出众的公众表达能力、公众演说能力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现实中太多太多的领导干部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专业的训练,公众讲话能力非常欠缺,让人大跌眼镜。
根据珠海百思口才培训机构胡成江老师的讲座那么综合起来领导干部在公众讲话时通常存在哪些问题呢?
根据长期研究发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一、紧张
这个问题在领导干部公众讲话中表现的非常普遍,具体表现:心跳加速,面红耳赤,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思维钝化,说话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手足无措。
二、平淡
讲话的时候,声音小,语速偏快,很平淡,缺乏抑扬顿挫;目光与观众的交流不充分,要么从头到尾只看一个方向,要么看天。表情呆板,从头到尾只有一个表情。肢体方便除了头和口动一动,没有任何肢体动作。声音、目光和肢体的不规范造成了讲话很平淡。下面的人要么睡觉,要么窃窃私语,要么面无表情。讲得累,听得更累。气氛很压抑,沉闷。
三、冗长
说短话,开短会,很多领导发言讲起话来没完没了,像个臭婆娘的裹脚布,听起来如坐针毡。精彩的公众讲话都不会太长,象美女的超短裙越短越有感觉。
四、自我
讲话内容很多都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讲话的,对于观众的心理漠然置之,观众对什么感兴趣,爱听什么,喜欢什么样的讲话方式,知之甚少。观众心理是只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才感兴趣,对自己有用的话题才感兴趣。因为很多领导干部不注意,现场观众到最后可能只记住了你曾经讲的一个故事和几个数字。
五、繁琐
所谓繁琐,就是公众讲话的内容缺乏概括性和条理性。讲起话来完全天马行空,云山雾罩,让人提起来很难记住他讲的是什么。专业公众讲话的要求就是把自己所讲的内容概括为几点,让人听起来条理清晰。
口才培训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领导干部理论缺失是“硬伤”
领导干部理论缺失是“硬伤”
燕 林
2012年第3期 ——东湖文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硬伤”一词使用得最多、最热的领域莫过于语言文字方面。人们把电视剧、书刊中那些语言文字上的、知识性的毛病叫做“硬伤”,主要是由于它们是十分明显的,一看便知,是“常识性的错误”。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将领导干部理论缺失,不视为“硬伤”,那么也可以说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了明确部署,强调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重要依据。过去,我们没有把学习与执政能力联系起来。事实上,执政能力包括诸多方面,之所以把学习也列入执政能力范畴,是因为其他任何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达到。离开了这个基本功,其他能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此可见,说领导干部理论缺失是“硬伤”,恰如其分。领导干部理论缺失,这一“硬伤”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最直观的表现是讲话。有人概括有的干部讲话,说的是“模棱两可的含糊话、缺乏新意的陈旧话、人云亦云的重复话、不解决问题的原则话、不懂装懂的外行话、脱离实际的吹牛话”。更有的干部由于缺乏学习,讲话时闹出笑话,成为群众的口头舆论场的笑柄。事实再清楚不过地表明:领导干部不注意理论学习,思想就会缺乏灵气,讲话就会缺乏底气,一事当前,站不高、看不远,说不清、道不明。领导就是引导、先导、向导,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得先备一桶水。在我们身边,有不少领导干部令人钦佩,他们有先人一步的学习意识,认真学党的理论,研究党的政策,通过自己的思考,结合单位实际,用充满新意、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党的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说清、说透、说出水平。言为心声。讲话水平固然有表达技巧的优劣,可是在很多情况下,与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胡锦涛同志将精神懈怠的危险,作为当前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的“四个危险”之首,振聋发聩。为什么精神懈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论“缺失”,理想信念动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理论缺失就如同釜底抽薪,断了作为的底力。脑子混沌了,眼睛迷茫了,脊梁软塌了,一个人还有精神,还能领路吗?甚至不能行走!领导干部要靠思想“行走”,思想“行走”的力量,靠的是理论供给,一旦理论“弹尽粮绝”,方向迷失了,脚步也就磕磕绊绊了。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理论武装必从学习始,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是真用的基础。
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学习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责任,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才能提高理论素养与领导能力,才能精神振奋,切实担负起领导干部的职责。一位领导干部,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既是领导素质高低的反映,也应是我们评价其优劣的标准。■
(摘自《前线》杂志2011年第8期)
第三篇:党外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大讲话心得体会
党外领导干部学习
习总书记十九大讲话心得体会
10月18日上午9点,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总书记在大会上作工作报告,对我国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作了总结。通过认真学习报告,我深刻认识领会到,总书记重要讲话,明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要问题。这次大会必将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党派及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里程碑。
一、明确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也出现过失误,也有过曲折的年代,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从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探索和开拓国家发展道路,才明确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国情,这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经历过从“走别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二、关于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前进的问题
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习总书记曾多次谈到精神状态。他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
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关于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的问题
历史使命,要放在历史中审视。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承前启后。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大历史任务的完成,自此之后,我们始终致力于完成第二大历史任务。
看清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清楚了解当下所处的阶段。总书记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来概括当下,可谓十分精准。
四、关于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
习总书记明确表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这个承诺具体写在了“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其中包括“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以及“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一系列目标任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既立足当下,也将眼光投向了更长远的未来。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学习总书记十九大讲话精神,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更加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才能让我们的祖国实现民族复兴。我们要学习中国共产党自我完善、永葆生机的智慧和勇气,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引导广大会员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即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深入思考、广泛调研,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我市的发展建真言、献好策,勇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
第四篇:公众即兴讲话技巧
公众即兴讲话技巧:“三定”、“四思”、“五借” zt 来源: 马京 Michael的日志
我们在平时演讲中,最难的是即兴发言,没有任何准备,要求现场就要能讲,而且讲得言之有理,不至于尴尬、语无伦次,或是词不达意、东拼西凑,没有主题,吸引不了听众。所以即兴快速构思非常重要。
即兴快速构思即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快速创作、打腹稿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然后头脑反应快速,现场抓住某一特点进行构思,快速组织语言,而且要自圆自说。——所以即兴演讲是最难的一种技巧。
今天给大家分享即兴构思的“三定”、“四思”、“五借”技巧。
三“定”:定话题、定观点、定框架
定话题——首先要找准自己要表达的话题。因为生活中话题太广泛了,你应选择你想说的、观众想听的、你能讲的、社会生活需要的话题。在我的《与卡耐基说再见》里写了八十个话题,都是平时我们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的。所以,我要求我们的学员把这八十个话题逐一做个精心准备,这样很多场合都可以信手拈来的。话题,和个人的知识积累有关系,需要平时认真积累。多看书,多学习,多实践,多交流,多积累,话题自然就多了。
定观点——话题找到后,要学习在话题中快速的找一个你要讲的论点。论点是演讲的核心,观点鲜明才能影响别人打动别人,如果观点陈旧,或是反动,那自然主题就错了,讲得再好也没有用。当然,角度不一样,话术又不一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要学习用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观点效果更好。观点要明确集中,每个话题只讲一个观点比较好。
定框架——就是确定演讲的结构,框架模式比较多,我们在口才培训中讲了很多框架,比如:现象分析框架、活动策划框架、理查德四步曲框架等等。大家可以参考以前的博文详细了解一下。下面再介绍两种常用的模式:
开门见山式:也叫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亮出主题,然后对主题作较详细地论证和分析说明。
倒金字塔式。方法为:先举例123,通过案例总结出一个主旨要点,再说理由,进行论证分析。
四“思”: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即一反传统看法,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这是一种反弹琵琶式的思维模式,它鲜明地表现为对传统的批判精神,但要注意观点必须持之有据,能够自圆其说。我之前列举了很多逆向思维的案例,比如,我们学口才就要做到“目中无人”——只有目中无人,心中有人才能放得开,才能解除紧张恐惧状态等等。各位朋友可以看看我以前的一系列博文。
纵深思维:从一般人认为不值一谈的小事,或无须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我们从一叶可以知春秋,从一滴水可以知环保。由小见大即是此理。这是非常实用的思维技巧,可以让我们的讲话有深度有蕴
含,充满智慧。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答案,在处理问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正确途径。多端、灵活、精细、新颖是它的特点。比如,我们说如何才能学好口才,那发散思维就可以讲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参加培训、朗读文章、与父母沟通、主动去假装面试、找陌生人问路、去讨价还价、去客串教学、去找人尝试对骂、去练小品、说相声、去模仿、去公交车上演讲、去找领导讲道理等等,你可以想太多太多的方法,也许有些方法无厘头,但是它可以打开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快速去构思内容。
综合思维训练:是前面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事实上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一般情况都是将各种思维综合在一起使用的。
五借:借题发挥、借人发挥、借物发挥、借事发挥、借景发挥。
“借”的东西很多,“五借”是泛指。它要求演讲者要善于观察现场,获取信息。比如,我们可以借一个字来做文章引发下去,谈天说地,围绕这个字尽情借题发挥。
举例,有位同学姓吴,我们可以借“吴”字展开话题,学口才就要向吴同学学习啊,“吴”这个姓好啊,上面是个“口”,我们必须开口,只有嘴巴张开了才能练好口才啊;下面是个“天”,而且要天天开口啊,必须坚持不懈的练习,这样口才自然来,所以要天天开口,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是练不好口才的。而且,吴者,无有,我们要能够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地去尽情发挥才能学好口才。
再如,如果某同学名字中有个“富”字,又可以借字发挥,我们要致富,那什么才叫“富”呢,上面有房屋不行,下面还要有自己的田地啊,那是你的基础啊,更重要的是要想富必须要有好口才,因为拥有好口才才能“富中富”啊!
亲爱的朋友,以上“三定”“四思”“五定”技巧,希望大家多多实践。在快速即兴构思时,要注意路线图:观察——抓话题——定观点——扩展观点(组织语言)——排列小论点——表达——总结。
练好口才是个长期实战训练的过程,希望大家多多练习,持之以恒,你必能拥有人人羡慕的魅力口才!
第五篇:公众讲话的瓶颈
常见的影响当众有效表达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说话“空”。讲话喜欢谈“面”上的事情。哲理、概念挂嘴边。即使谈具体事,也不重细节、情节,只是笼统地叙述,满口的形容词,副词,往往给人留下浮躁的印象,更很少能打动人。
●不知说什么。有时在一些场合,被人邀请当众说几句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说什么好。有时是自己想借某一场合,谈一下自己的想法或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一时就是找不到想要说的话。
●不知怎么说,在一些场合,有时自己是主人,或自己是主要嘉宾,也有话要说。可一到临场,就不知怎么说效果才更好些。想说服人时,不知说服人的技巧;想打动人,不知感动人的方法。
●说话条理性差。当众讲话,思路清晰,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突出什么,说的明明白白,这是起码的基本要求,可就是有人做不到。颠三倒四,东一啷头西一棒,前言不搭后语,有时甚至连自己也绕了进去。
●说话拖遢,缺乏激情。常见的表现是说话带口头语,车轱辘话来回转。叙述事情直来直去,语调平淡,少变化,说话无节奏感,让人听起来老想睡觉。
●说话欠机智,少幽默。思维单一模式,说话欠灵活,有时面对他人的提问,思维跟不上去,尤其面对一些敏感的话题,常尴尬地不知怎么说,在讲话的过程中,想幽默一下,可又往往运用的不是恰到好处,反而给人“画蛇添足”,“东施效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