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

时间:2019-05-15 07:2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

第一篇: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

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

产业示范项目

2010年10月16日,由丽江市和云南文投集团携手打造的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在荣华片区开工建设。

此项目以纳西族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为内涵,以文化和旅游项目为载体,包含文化会展、文化培训、演艺娱乐、文化地产等业态。总投资概算为50亿元,占地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约6年。

项目规划设计分为城市公园、论坛和文化产业示范园3个功能区。其中,城市公园板块将依托中济海通过水系重新规划与布局,充分展示丽江高原水乡风光及自然生态面貌,再造一个“抬头看雪山,低头看湖景”的优美景致;论坛板块将以丽江文化论坛会址、五星级休闲度假和会议酒店、国际医疗健康检测中心为主,并打造一个拉斯维加斯式的并以茶马古道为内涵的现代演艺中心;文化产业示范区板块将以创意设计空间、工艺作坊、文化产品交易与展示台、企业远程工作站、低碳生境观光区以及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训基地为主要内容。

“努力把丽江旅游发展放在更加广阔的国际国内舞台上来思考和推动,把丽江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按照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思路,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旅游发展、扩大对外开放中的特殊作用,让丽江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为展示丽江特色、吸引投资、招纳人才的金字招牌,成为增强与外界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向纵深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摘自丽江市市委书记王君正致丽江民族文化示范项目开工典礼的贺电

这个项目是丽江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重要窗口的有力支撑,建设泛亚国际文化会展论坛基地、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休闲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云南第二大学城的重要载体,深入推进“文化立市”战略、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有益补充。

努力把项目建设成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把项目打造成引领丽江文化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的“航母”,带动丽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摘自丽江市市长和良辉在丽江民族文化示范项目开工典礼上的致辞

我们期待丽江项目能真正成为丽江城市品牌的再创平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平台、构建精品旅游城市的增色平台、市民休闲的生活平台、文化旅游的创新平台、国家文化人的聚集平台、民族工艺品的创意平台、固有城市建设模型的提升平台、国际文化传播的交流平台、国际高规格会展的举办平台、地方财政的贡献平台、地方劳动者的就业平台。

——摘自云南文投集团董事长赵云忠在丽江民族文化示范项目开工典礼上的致辞(记者 王鹏 实习记者 吴劲梅)

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简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挥文化产业对城市形象建设的促进作用,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平台,提升丽江城市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联手打造国际精品旅游胜地,云南文化产业投

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丽江市委、市政府决定携手在丽江建设开发“中国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

一、项目意义

项目规模大、功能多,定位清晰、规划明确,项目的开发,对云南文化事业与产业、对省文产及丽江市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中国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是丽江市委、市政府依托丽江旅游业发展文化产业,用文化产业充实提升旅游业,打造高水平的文化旅游圈,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省、市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对于丽江“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文化、旅游的结合,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丽江城市品牌的再创平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亮点平台,打造国际精品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增色平台,市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生活平台,文化旅游紧密融合的创新平台,促进产业转型的升级平台,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示平台,传播国际文化的交流平台,国际高规格会展活动的举办平台,是地方经济新增长点的贡献平台;是地方劳动者的就业平台。

2、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和文投集团的发展来说,是做实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我省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的首次落地;是国家级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的基础环节;是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意发展的示范与展示;是我省民族文化产业链建设的聚合与拓展;是金融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建设的着力探索;是国有企业有序参与市场竞争行业的大胆探索;是文化产业对丽江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品牌建设提升的模式探寻;是我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的积极尝试。

二、项目位置

项目拟建地点为云南丽江市荣华片区内。项目用地北接束河古镇、南邻丽江古城、西镶田园风光保护带、东连城市酒店聚居区。项目区域内远眺玉龙雪山,低俯中济海湖水,景观效果极佳。是丽江古城目前仅存的最为完整、最大面积的地块。良好的用地及区位条件,使其将成为新型城市的中心,为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项目内容

按照文投集团项目落地的地方,都要承担起建立一片文化聚集区的责任目标进行规划。规划设计三个功能分区,遵循分区独立、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城市发展与社会促进等多方面的原则,以道路系统建设作为有机连接,将示范园分为公园板块、论坛板块、文化产业示范区板块区。

1、城市文化公园板块:民族文化公园、市政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为内容的民族文化公园板块区。

本板块是造福于民、造福于子孙万代的项目。将依托中济海公园,通过水系的重新规划与布局,合理科学利用天然水系,将丽江高原水乡的风貌充分展示出来,在为市民提供一个生态文化的休闲公园的同时,也为项目地及其周围再造了一个“抬头看雪山,低头看湖景”的优美景致。

2、论坛板块:以丽江文化论坛会址、五星级休闲度假和会议酒店、国际医疗健康检测中心、拉斯维加斯式的以茶马古道为内涵的现代演艺中心、温泉SPA等为主要内容的论坛区板块。

本板块是丽江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载体。以丽江文化论坛为切入点,打造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国家级文化竞争制高点。项目将与国家级专业会展论坛组织机构合办。

3、文化产业示范区板块:以创意设计空间、工艺作坊、文化产品交易与展示平台、企业远程工作站、低碳生境观光区以及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培训基地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特色小镇板块。

本板块针对丽江已经形成文化创意原创基地及民族民间工艺品聚集地的客观现实,对全国文化人及产品研发机构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特点,建立一片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吸引全国文化人及产品研发机构到丽江创作、体验、居住、拍摄、创意、教学、订货、销售等,使丽江真正成为中国文化人的集群创意区。

四、项目建设与投资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各板块将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总投资概算为50亿元人民币。建设周期约6年,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第二篇:云南丽江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探索

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首先是民间自发兴起的。1986年,纳西族的宣科先生开始用现代商业手段运作纳西古乐,使纳西古乐成为世界知名的丽江民族文化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丽江加大了对外开放、旅游支柱产业建设和民族文化保护的步伐,丽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将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支撑,把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达到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成支柱产业,其财政收入达到地方财政收人的1/3。1996年“2·3”地震后,丽江市政府筹资5860多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360万元),恢复了明代丽江木氏土司衙署,并将其作为“丽江古城博物院”对外开放。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专程到丽江考察后认为,这一项目是中国使用世界银行贷款的示范项目,增强了世界银行投资中国文化项目的信心。随着丽江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民族文化产业效益的日渐显著,群众的文化产业意识不断增强,许多有识之士先后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1998年,“东巴宫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把东巴乐舞和纳西族歌舞推向市场。2001年12月,通过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丽江地区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合作组建“雪山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近800万元编排上演了大型民族服饰、民族舞蹈诗画《丽水金沙》,累计演出360场,观众达8万多人。目前,丽江家庭作坊或传统的“前店后家”式的民族文化工艺品市场(不含饮食业),年营业收入高于5000万元。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主、已成规模的民族文化产业企业有十多家,形成了以演艺业为主,兼有图书出版、音像制作、饮食、手工艺、博物展览、风情领略的民族文化产业群体。

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和民族文化产业品牌。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有力地推进了丽江的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工作。从1996年地震后恢复重建开始,丽江努力破解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两难问题,经过艰苦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保护、继承、利用、开发的良性循环体系。2001年5月,在丽江召开的第五届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年会上,中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把丽江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建设相互促进的经验誉为“丽江模式”,并在亚太地区推广。2003年9月,“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东巴文献古籍”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成功,使丽江在1995年-2003年短短的9年中拥有了三项世界遗产“桂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2003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考察丽江时,充分肯定了丽江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破格将丽江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

通过大胆实践,丽江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打造出丽江古城、东巴文化、纳西古乐、《丽水金沙》、摩梭风情、茶马古道、《印象丽江》等民族文化精品,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基本形成规模,丽江已经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吸引力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品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目的地。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文化需求以及由它带动的消费成为丽江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空间,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等产业及其产品所构筑的品牌体系,正在成为丽江全方位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强大推动力。总结丽江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其经验主要有:

观念要创新。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识到: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转变把文化装进象牙塔里存放起来,把文化和经济割裂开来的落后观念,树立“文化就是财富”的观念,努力探索民族文化市场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推动丽江的经济社会发展。

[FS:PAGE]

政策要创新。一是调整相关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对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的投入。各级政府集中财力,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建成一批重点公共文化工程。二是制定各种资金筹集政策,筹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民族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设立民族文化保护专项经费,用于民族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三是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力量投入。四是制定扶持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税费优惠、减免政策,保护和激发人民群众兴办民族文化产业的热情。

体制要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族文化产业体制,形成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文化企业制度,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丽江的纳西古乐会、东巴宫、雪山演

艺公司,以及其他民族文化产业企业,都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起来的,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规范,能够独立承担现代企业的权责。更多的民间作坊和民间工艺,则属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范畴,完全没有“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体制上的困扰,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机制要创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政府管理文化的传统方式也相应有所改变。世界贸易组织将文化纳入“服务贸易”范畴,列入这一范围的文化活动必须进入产业化运作范围。为适应这种情况,一方面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人,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独资或合资兴办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民族文化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宏观调控,积极有效地保护市场竞争力较弱而民族文化色彩又较浓的民族文化经营者,为其保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手段要创新。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与民族文化产业有机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使丽江的民族文化资源借助邮品、光盘、宽带网络、印刷等载体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十分注意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创造性地培育具有丽江特色、丽江风格和丽江气派的民族文化产业。

资源要保护。历经岁月的剥蚀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丽江的民族文化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从 20世纪20年代起,许多民族文化遗产就屡遭掠劫,比如东巴经书,就有不少流失海外。随着现代生活的多样化和丰富化,许多民间习俗正在减弱甚至消亡。随着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文物得不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为了确保民族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牢民族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丽江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民族文化保护教育,使“拥有一种民族文化就拥有一个世界”的新观念深入人心。

市场要开拓。在实践中,既着眼于国内市场,又努力开辟国际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不断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千方百计提高民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示现代丽江生机勃勃、充满青春活力的文化形象。

下载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丽江市与云南文投携手50亿巨资打造丽江民族文化产业示范项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